📖 ZKIZ Archives


複星、三胞超60億投資細胞免疫治療

一紙征求意見稿將沈寂半年的細胞免疫治療再度在資本市場催熱。

過去一周,三胞集團、複星醫藥相繼以收購、合營的方式豪擲超過60億元,布局海外技術的細胞免疫療法。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堯水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16年12月16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出臺了《細胞制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這一意見稿的出臺意味著,未來對於細胞免疫治療將采取加快推進的政策態度,而不再是觀望和保留。

細胞免疫治療是指依托細胞提取並經過精準的工程設計後再將細胞放回人體中的一種全新的治療方式。8年前,Kite Pharman創始人 Arie Belldegrun親歷了這一最新的治療手段在癌癥患者身上的應用,目前部分患者仍然存活。

 

1月10日,複星醫藥公告擬投資不超過8000萬美元與Kite Pharma共同設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複星醫藥凱特生物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布局淋巴癌細胞免疫療法。Kite Pharma的主打產品KTE-C19是一種研究中的T細胞治療產品,用於治療B細胞淋巴瘤及白血病。該產品也是這次合作擬引進的首個產品。

Kite Pharma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KTE-C19的ZUMA-1(研究代號)臨床研究中期結果顯示,KTE-C19大幅提升了複發/難治性淋巴瘤患者的 完全緩解率,相比較常規挽救性治療手段,完全緩解率從8%提高到了39%。其中最早使用該治療的患者,完全緩解的持續時間目前達到了22個月,且處於持續緩解狀態,接近治愈。

複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透露,此次複星醫藥與美國細胞免疫治療明星企業Kite Pharma的合作談判緣起於去年6月其在美國對於Kite的考察,由此推測,雙方戰略合作的談判期約為6個月。

此前一天,三胞集團公告擬斥資8.19億美元收購美國生物醫藥公司Dendreon100%股權,這是繼去年完成對中國臍帶血庫集團的收購後,三胞集團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又一布局。

Dendreon的重要產品——Provenge是首個被美國FDA批準上市的前列腺癌自體細胞免疫療法產品,也是目前治療晚期前列腺癌的唯一細胞免疫療法產品。

“我們是在2016年9月30日拿到與Dendreon相關的並購信息,隨後開啟了與項目方以及上市公司的接洽,在11月進行了赴美考察後,2017年1月9日敲定了這筆8.19億美元的並購。”推動三胞集團與Dendreon並購案的幕後投資者高特佳投資集團合夥人錢瑋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這起海外並購耗時僅3個月。

無論是兩次談判的時間還是資本數量,這兩筆交易都足以顯示中國資本家對於細胞免疫治療這一領域的熱情並未因為“魏則西”事件而受影響,第一財經了解到,經過半年沈寂,此前國內亂象紛呈的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已有所淘汰。

“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有望結束產業魚龍混雜的局面,使細胞治療產業走上正軌。使用早期被淘汰的技術、質控水平低下甚至毫無質控的公司將首先退出市場。”複星醫藥首席執行官吳以芳表示。

 

從表面上看,這兩筆交易中的海外公司似乎在估值和價格談判方面占盡了便宜。

以三胞集團並購的Dendreon為例,美國輿論一致認為賣方Valeant賺大了。

根據臨床信息,使用Dendreon旗下產品Provenge的患者三年後存活人數相比未使用的患者多出37.8%。但其平均延長患者的壽命僅有4個月,代價卻極其昂貴:單個療程的總價高達9.3萬美元。

從銷售數據來看,除了第一年賣出4.8億美元之外,Provenge之後的銷售額便難有起色,始終在3億美元上下徘徊。可以說Dendreon在美國的增長已經機會不大,且成本一直是一個致命的問題,2015年,加拿大企業Valeant能以不到4億美元買入Dendreon。

“Provenge的銷售一直都比較平緩,自2010年上市以來,每年的收入都維持在3億到4億美元,其中90%~95%的銷售都是在美國完成,目前亞洲還未放開針對此款藥物的治療。”錢瑋透露。

業內人士指出,斥資8.19億美元收購究竟是接盤還是翻盤,最關鍵還在於三胞如何撬開中國市場。

三胞集團透露,將幫助推廣Provenge到中國和亞洲地區。在中國,老年男性是前列腺癌的高發人群,且年齡越大患病幾率越高。截至2015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群已超過2.2億,占總人口的16.1%。

而複星與Kite Pharma的合作則更有點“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意味:根據協議條款,複星醫藥將另向合營企業支付4000萬美元用於支付相關專利和技術費用,合營企業將根據研發進展及市場情況向Kite Pharma支付3500萬美元的里程碑及就KTE-C19產品支付銷售提成。這對於Kite Pharmae幾乎不存在任何財務風險。

無論是三胞集團還是複星醫藥,中國市場能否打開是這筆“入門費”花得值不值的關鍵。

此前,複星醫藥旗下的單克隆抗體研發平臺複宏漢霖已經在該單抗領域取得了研發的重要進展,其在研的第一個品種的非霍奇金淋巴瘤適應證和第二個品種的乳腺癌適應證均已進入三期臨床階段。

複星醫藥方面透露,希望借由此次擬引進的首個淋巴瘤領域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KTE-C19與此前已經布局的以CD20為靶點的單抗產品結合,形成覆蓋整個B細胞淋巴瘤治療階段的完整解決方案的產品。

“在做CD20的推廣時,我們已經有了相關的病人和醫院的信息,所以此次戰略合作的首款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在做推廣時我們會有很多已有的信息和優勢,對於複星而言,單抗+免疫治療的解決方案,是複星未來很重要的戰略點。”吳以芳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759

免疫力低 缺鐵質 易生痱滋

1 : GS(14)@2014-10-03 13:38:04



【本報訊】痱滋雖然不是大病,卻會令人疼痛難當,影響進食。醫生指出,痱滋沒有特定成因,但上班族常睡眠不足兼有壓力,會影響免疫力,增加生痱滋風險,使用外用藥物能有效舒緩症狀。惟患處若反覆不癒,則有可能是患上其他疾病的警號,如口腔癌,切勿掉以輕心。記者:伍雅謙



痱滋屬小型口腔潰瘍,患處小於一厘米,呈圓形或橢圓形狀。聯合醫院高級牙科醫生甘振聲表示,痱滋的傷口甚淺,表面呈平滑或微微凹陷,傷口中央是白色或黃色,周邊則是紅色,一般7至14天會自行痊癒,也有部份痱滋傷口較深,「7、8日都未好唔需要擔心,有時成個月先好番」。


食薯片 刷錯牙 易刮損


甘醫生指出,痱滋沒有特定成因,一般由多重因素引起。當口腔黏膜有破損,身體會有發炎反應,若再感染細菌就會形成痱滋,需待一段時間才會痊癒。口腔黏膜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有角質的黏膜,位於舌面、口腔上顎及牙齒附近的牙肉,這些地方不易破損,故較少出現痱滋。第二種黏膜沒有角質,較易有痱滋形成,如舌底、舌部邊緣、遠離牙齒的牙肉及嘴唇。部份人如兒童特別容易患有痱滋,他稱可能與免疫力較低有關。兒童免疫力低,成年後因免疫力增強,有機會減少痱滋形成,而睡眠不足及壓力也會導致免疫力降低。部份人則因血液內的鐵質、維他命C及維他命B12不足,令口腔黏膜易受破壞而有痱滋,可透過驗血了解缺失的物質,補充後便會得到改善。另有研究指出,口腔衞生較差人士,痱滋情況也較差。刷牙方法出錯及經常進食熱氣食品如薯片等,也容易刮損黏膜引起痱滋。



芒果 菠蘿 消化口腔黏膜


坊間認為進食芒果、菠蘿及木瓜均易引起痱滋,他表示雖未有相關研究,但曾有發現這些食物內,有消化口腔黏膜的木瓜蛋白酶(Papain),故建議進食後最好立刻用清水漱口。痱滋不能一時三刻便能解決,他表示藥物只能舒緩症狀,不能加快痊癒,一般使用具殺菌及減痛作用的外用藥物。嚴重者則需使用類固醇,以減低發炎及紅腫情況。他提醒,若使用含Chlorhexidine的殺菌漱口水,建議可用棉花棒蘸上少量,再點在患處,避免使用過多而影響味覺,並不建議使用超逾兩周。不少人會用鹽治療痱滋,他提醒鹽水雖能殺菌,但過濃會令唾液減少。唾液有殺菌及潤滑作用,太少反會助長痱滋形成,所以如要使用鹽水,一茶匙鹽混合一杯溫水已足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03/18887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809

「活的藥物」94%病人徵狀全消失改造免疫細胞 治末期血癌

1 : GS(14)@2016-02-18 00:36:48

■英國女童理查茲,前年秋天3個月大時證實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靠基因改造免疫療法擊退癌細胞,接受骨髓移植後,去年底宣告「奇蹟痊癒」,是全球首例。資料圖片



末期癌症,有望有藥可救。最新臨床實驗顯示,數十名只餘數個月性命的血癌末期病人,靠着經過改造的免疫細胞攻擊癌細胞,竟然有多達94%病人的徵狀完全消失;研究員形容是重大突破。


美國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里德爾(Stanley Riddell),在前日結束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周年大會,講述以CAR-T細胞療法對付血癌的實驗結果;其中最令人鼓舞的一項研究,是35名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的病人,在接受這種治療後18個月,有94%病人的病情處於完全緩解期(remission,即徵狀完全消失,惟以後有可能重新出現)。
CAR-T細胞療法並非新技術,但近年才開始改良用於臨床治療,而有如此優異的治療成果,更屬破天荒頭一次。



■有嵌合抗體的T細胞會針對攻擊癌細胞。設計圖片





高反應率前所未見

所謂CAR-T細胞,全名是「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是指從病人身上分離出免疫T細胞,然後用基因工程技術,給T細胞加入一個能識別特定腫瘤細胞的元素,令T細胞具有殺死該種腫瘤細胞的嵌合抗體;這種CAR-T細胞要在實驗室中大量培養,之後輸回病人體內。參加實驗的那群病人都試過各種療法、包括高劑量化療,而病情無改善,估計「大部份只能再活2至5個月」。里德爾說:「在病情如此嚴重的病人身上有這樣高的反應率,是前所未見的。」另兩組共40多名患淋巴癌的病人,在接受CAR-T細胞療法後,亦有逾80%病人徵狀減少,當中一半人徵狀完全消失,而且情況已維持長達18個月。意大利米蘭聖拉法埃萊大學血液學家博尼尼對於有關實驗成績更是滿懷希望,形容是一次「革命」。「T細胞是活的藥物,有機會長伴我們終身。」這意味這些「殺手細胞」隨時候命,一旦癌症復發,它們可再次出手對付。目前CAR-T細胞療法仍在起步,暫時只做過對付部份血癌的測試,至於對付腫瘤的成效、以至緩解期有多長,都有待進一步研究。雖然里德爾不想揣測這種療法幾時完成臨床測試,但博尼尼有信心「相關產品出現在市場的日子很接近」。



料成主要療法

里德爾指出:「雖然CAR-T細胞療法像化療和電療一樣,不會成為所有癌症剋星,但我認為免疫細胞療法已成為對付癌症的主要療法之一。」以CAR-T細胞療法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的研究報告,將於本年稍後出版。英國《衞報》/《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7/194940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82

激活患者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

1 : GS(14)@2016-02-18 00:36:49

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被視為近幾十年來最先進的抗癌症治療,旨在刺激患者體內的免疫防禦機制,針對癌細胞作出攻擊,同時將正常細胞保存得完好無缺。科學家在免疫療法研究上有兩大方向,部份利用由免疫系統產生、負責攻擊入侵病毒及細菌的抗體,作為抗癌的工具;或以同樣可產生免疫反應的淋巴細胞,當中的T細胞可攻擊血液及淋巴系統內的病原體。



解除抑制蛋白

人體的免疫系統本來就有攻擊癌細胞的能力,但由於攻擊力可以很強大,平日會有抑制蛋白控制住,避免「自身免疫」出現,即系統攻擊體內健康細胞。惟癌細胞具有避過免疫系統偵測的能力,因此免疫療法研發的重點,就在於解除抑制蛋白的控制,激活免疫系統,將其攻擊力提升至可消滅癌細胞的程度。皮膚癌藥物易普利姆瑪(ipilimumab)正以上述原理抗癌。另一免疫療法,就是抽取患者淋巴細胞內的T細胞,在其外膜貼上可以辨認癌細胞的嵌合抗原受體後,再將它重新注入患者體內,於是患者就會具備針對癌症的抵抗力。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7/194940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83

紅疹未癒免疫系統錯亂陳瀅疑抱污糟狗 惹蝨上身

1 : GS(14)@2016-02-28 16:39:23

■陳瀅身上紅疹仍未痊癒,昨日她穿上長boot和外套遮實雙腳和腋下的紅疹。


陳瀅早前因皮膚敏感,身上出現一撻撻紅疹,令她要看醫生和食藥。昨日她現身銅鑼灣出席活動,坦言身上的紅疹症仍未治癒,她更懷疑有可能是狗蝨所致。她說:「我由細到大身體都好健康,醫生就指我今次係因為免疫系統錯亂,但係就唔知原因嘅。不過我就懷疑係生蝨引起,因為我記得出疹之前曾經帶過兩隻狗去公園,但事後冇同佢哋沖涼。」曾表示過要將感情事低調處理的陳瀅,於活動上每當談起男友何猷亨時,均顯得甚為避忌。至於和女友言行一致的猷亨,昨晚現身保良局周年慈善餐舞會時,與現場人士影完合照後,即使記者再三叫他做訪問,但他都沒有停下腳步,急急走入會場。



■陳瀅懷疑自己身上的紅疹,是因為愛犬身上的狗蝨所致。互聯網圖片

■早前陳瀅出席活動,身上出現一撻撻紅疹,十分慘情。資料圖片



諸葛吸小鮮肉自薦

與猷亨同場的還有黃浩徐淑敏夫婦、黃百鳴和諸葛紫岐(Marie)等,其中諸葛穿上一條側面see through的粉紅公主裙,率領旗下藝人莊端兒和黎美言等現身活動。Marie早前表示公司所簽的藝人全部都是女生,故此希望將來會簽一些小鮮肉,達至陰陽協調。誰知報道一出,即吸引唔少壯丁自薦,她說:「好多90後send email自薦,搞到電郵信箱都爆,我睇過佢哋啲相,好多都唔差,或者有機會組隊男團甚至男女組合都得!」採訪:曹家誠攝影:仇志德



■猷亨(右)昨晚現身保良局活動,影完合照便匆匆走入會場。

■徐淑敏和老公黃浩昨晚撇甩3個寶貝女,現身舞會。

■已為人妻的諸葛紫岐(中)難得騷少少性感,但她就謙稱身材不及身旁谷胸的莊端兒(左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228/195084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334

新癌症免疫療法或5年後可用

1 : GS(14)@2016-03-06 16:09:50

英美科學家日前公佈在治療癌症(圖)的免疫療法上取得進展,稱找到癌症「死穴」。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陳亮祖指,這嶄新研究屬起步階段,有待臨床確定,估計要至少5至10年時間,才能應用在病人身上。



期望減輕副作用

研究發現,癌症有一種類似「個人指紋」的蛋白質,而每個病人的蛋白質結構都不一樣,經找出體內可識別該蛋白質的免疫細胞,進行體外大量培殖,再重新注入病人體內,冀能殲滅癌細胞。陳亮祖指,免疫療法在近年才有突破性發展,多用於已擴散、第四期的癌症上。新療法理論比較新穎,透過刺激病人免疫系統攻擊癌症屬「主動式」療法,若最終能確定有效,估計至少5至10年才能作臨床應用。他又指,免疫療法的副作用之一是令免疫系統過強,或會錯誤攻擊正常細胞,增加患腸炎、肝炎等風險。他期望新研究能減輕對病人副作用。他強調,現有免疫療法價錢普遍高昂,估計日後若推出新免疫療法,價錢也趨向昂貴。記者梁麗兒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06/195184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22

【男女之間】越親密免疫系統越相似 同居三分險

1 : GS(14)@2016-03-14 01:44:48

有研究證實,相處越久而又越快樂的夫婦情侶,樣子會越相似,但原來不只樣子會似,連免疫系統都會變得相近。比利時魯汶大學(University of Leuven)最近進行研究,邀請670位健康人士進行血液測試,分析他們的免疫系統。期間再觀察當中的150位,看他們六個月內身體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最後發現70對夫婦的免疫系統非常相近,與陌生男女相比差異少過50%。


負責研究的Dr. Adrian Liston指,人的免疫系統25%來自遺傳,75%受外在環境影響,包括飲食、運動、壓力、酒精攝取量和睡眠等等。同居男女多數有類似的飲食和睡眠習慣,所以他們的免疫系統都會變得相似。另外,同一屋簷下有着一樣的細菌,還有別忘記,每次親吻都會交換180萬個細菌,所以通常一個病,另一個都會跟住病。但千萬別以為病痛只限於傳染性疾病,原來一些非傳染性疾病都有影響,例如糖尿病、癡呆和心臟病等等,同居都可能會增加或減低你患病的風險。記者:陳倢資料來源:Glamou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13/195271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849

喚醒免疫系統「掃走」蛋白斑

1 : GS(14)@2016-09-02 05:49:29

人類腦部由近1,000億個稱為神經元(neuron)的腦細胞組成,每個神經元之間有狹小空間稱為突觸(synapse),神經元之間會取道突觸傳送電子訊息作溝通,以建立記憶、思想及情感,若類澱粉蛋白斑在腦內累積,令神經元及突觸受損破壞溝通機制,記憶與認知力就出問題。


蛋白斑影響神經元溝通

腦退化症常見於年長人士,過去被稱為「老人癡呆症」,但一些老人即使年齡增長,但記憶及認知力仍絲毫無損,引起Neurimmune的興趣,結果找到這群長者體內都有單克隆抗體「Aducanumab」;Biogen於是大量培植這種抗體,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研究。當呈Y狀的「Aducanumab」被注射入人體後,只有千分之一至二的劑量能進入腦部,但足以讓抗體辨認出類澱粉蛋白斑並將其鎖住,喚醒免疫系統將蛋白斑「掃走」。但其實類澱粉蛋白斑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在醫學界至今仍存雞與雞蛋的爭議,美國班納阿茲海默症研究所研究員賴曼期望,研究下一階段能夠弄清類澱粉蛋白斑,究竟是導致阿茲海默症的元凶,還是這個病的其中一項副產品。英國《每日電訊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2/1975763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56

【動畫】英女癌症復發得半年命赴德試免疫療法執番條命

1 : GS(14)@2017-01-05 08:01:02

英國一位抗癌鬥士經歷了兩次乳癌復發,連政府醫生都放棄治療,要她回家寧養,但她沒有放棄,籌錢到德國接受免疫治療,短短6周後判若兩人,再一次戰勝癌魔。住在西約克郡的坎寧安(Claire Cunningham)去年1月接到乳癌第三度來襲的噩耗,但化療、放射性治療及切除雙乳都沒有效果,國民衛生服務(NHS)的醫生說她只剩下半年時間。直至11月中醫生着她回家寧養,她的情況立即轉差,變得無法走路、說話及進食,6星期前她已經有一隻腳踏入鬼門關。她的朋友堅持到底,「我們承諾明年一起慶祝50歲生日,我不打算放棄」,更為她籌得1.1萬鎊(10.5萬港元)送她去德國就醫。坎寧安當時已經非常虛弱,連德國醫生都擔心她連第一晚都捱不住,但免疫治療及時救了她一命,幫助她的身體對抗癌症,現在初期測試顯示她的脊椎已經再沒有癌細胞。坎寧安興奮地說:「這是奇蹟,難以置信我仍然在這,數個月前我承受很大痛苦,我懇求死神盡快來帶我走。」她強調NHS應該要包括免疫治療這一選項,「每個人都值得一次生存下去的機會」。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3/198851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235

醫生:免疫治療屬最後一着

1 : GS(14)@2017-07-09 12:10:45

【本報訊】港大外科學系名譽教授潘冬平指,肝癌患者常出現門靜脈癌栓,肝臟內有左、右門靜脈,伸延至肝臟外成為一條主門靜脈,再伸延至小腸。門靜脈供應肝臟三分之二血液,若肝癌入侵門靜脈致門靜脈癌栓,會影響肝臟供血及肝功能,及有嚴重腹水,治療非常困難。


門靜脈癌栓礙肝臟供血

門靜脈癌栓可影響肝臟供血,而門靜脈癌栓介入治療是內地常用的方法,不過並非國際標準療法。方法是在X光或超聲波引導下,經皮膚放入導管,經過肝臟其中一條門靜脈分支伸延到主門靜脈,將門靜脈打通。但因腫瘤生長速度快,門靜脈很快再阻塞,治療效果有限。另外,肝癌對放射治療敏感度低,對門靜脈癌栓作用也不大。另一種用特別放射同位素的體內放射治療效果較好,但內地未有這種療法。潘表示,病人若有肝癌且全身多處轉移,加上門靜脈癌栓,病情非常嚴峻,相信專家希望利用門靜脈癌栓介入或放射治療「拖多陣」,「睇吓有冇機會肝功能好番,再做免疫治療」,屬最後一着,估計生存時間或僅兩至三個月。■記者陳沛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09/200838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