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ongminglok.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_14.html
我不是蘋果迷。
沒有iPad,沒有iPhone,手提電話是早己絕跡的舊款。「i」產品變化之快,遲鈍的我連「i」和「p」是大楷抑或小楷都未搞懂,已經更替了好多輪。
然 而,喬布斯逝世,仍然牽動情緒。他在史丹福大學畢業禮的演辭,在youtube累積逾九百萬人次。而我永遠不會忘記,當年躊躇應否捨棄鐵飯碗,友人給我傳 來短片,第一次聽到那激盪人心的演說:「人生有崖,別把時間用來過別人的生活。不要讓別人的聲音,蓋過自已心底的聲音。」
震撼,不但因為他鼓勵年輕人「從心所欲」,而是他真的花上一生去開墾自己相信的。沒有付出的喜歡,不是真的喜歡。而只要義無反顧去付出,再不看好你的人,最終都會反過來欣賞你的堅持。
時光荏苒,近年開始教書,學生問我:「你總叫我追隨理想,但你怎確保我不會餓死?」然後,我又把短片拿來。連喬布斯也沒想過,當日輟學後,閒着學來的書法,多年後竟變成了電腦內秀麗的字体。他說,路,要回望才能看出端倪。預見不了不打緊,相信就是。
或許,喬布斯對世人的思想啟廸,甚至勝過蘋果產品對生活的改造。你我他與喬布斯無任何關係,但他的經歷,卻反覆在人生不同階段,啟發了我們。人大了,開始面對生離死別,喬布斯說,要把每天,當作生命的最後一天。因為,人之將走,便會明白,甚麼對自己最重要。
我 最近不住在想,是不是還有這一步:死過翻生,活着每天就是重生。重生,也就是萬事的開始。抱着初上工的心情去工作、帶着初戀的心情去戀愛、以初生的好奇眼 光去看世界...真正的「置之死地而後生」,是以最後的心情選最愛,以最初的心情去活着。活着每天,都是生命的第一天。這,才是真正的活在當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dz72.html
你可能很難想像各地還有「糖酒集團」這樣的機構存在,如果不是這次併購,你可能還想像不出來,它是光明的子公司。
光明食品集團是個龐大的公司。你以為它只是個賣牛奶的就大錯特錯了。
法國當地時間6月27日,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收購了DIVA波爾多葡萄酒公司70%的股份。上海糖酒集團為光明食品集團旗下子公司。該筆收購的價格並未公開。
DIVA是一家法國私營企業,也是波爾多地區最大的葡萄酒經銷商之一。
波爾多是全世界最為著名的葡萄酒產地,約有300家葡萄酒商,去年銷售額達3300萬歐元。
這實際上是光明集團第二次購進與酒有關的公司了。2011年,上海糖酒集團旗下的金楓酒業通過收購全興大曲進入了白酒領域。
購入葡萄酒業之前,光明的觸角已經伸向新西蘭新萊特乳業51%股權,澳洲品牌企業瑪納森食品公司75%股權、以及Weetabix60%的股權—Weetabix除了生產營養早晨外,還曾在迪拜銷售過世界上「最昂貴」的蛋糕。
這次的波爾多酒商收購不僅讓上海糖業煙酒有限公司進入一個新的領域,還與其他收購者有了旗幟鮮明的一張臉。
此前,中國公司,尤其是那些隱姓埋名的商人,往往更愛選擇購買波爾多地區的酒莊。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收購一家經銷商。
中國葡萄酒消費市場的快速增長,是達成這項收購的重要因素。
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中國葡萄酒進口量正在持續快速增加:2011年,葡萄酒進口量為36.16萬千升,比2010年同比增長27.6%—這與國際葡萄酒市場平均增速僅為1%至2%對比明顯。DIVA銷量的50%都來自中國。
「收購DIVA後,將結合上海糖酒集團下屬第一食品、捷強集團等企業的渠道優勢,首先在上海市場打開局面。」光明食品新聞發言人潘建軍對《第一財經週刊》說。
糖酒公司有自己的渠道特色。第一食品是集團的第二專業零售渠道—即區別於光明旗下的農工商、好德便利店等賣場、超市渠道,主要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的高
端產品;捷強集團,則主營食品分銷代理和煙酒專業連鎖,在上海地區有廣泛的專業銷售網絡。除了渠道優勢外,上海糖酒集團還將與DIVA共建葡萄酒培訓學
院。
一直關注葡萄酒市場的觀察人士孫文東對《第一財經週刊》評價說,「是否能做好葡萄酒,還取決於光明是否真正將它作為發展重?點。」
不過食品行業在中國一直是風險較高的行業,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讓多年積攢的品牌信任頃刻間全失。光明食品集團旗下的光明乳業最近遇到了點麻煩—它們正在召回混入鹼水的產品。
多元化戰略固然很好,但控制龐大的集團還需要一點技巧。這些貌似互不相關的產品背後會共享一套聲譽系統。
光明海外併購曾四次折戟
2010年7月
光明食品集團收購澳大利亞最大的糖業公司西斯爾,收購最後時刻被新加坡豐益國際「奪愛」;
2010年9月
光明食品集團與聯合餅乾進入排他性談判,收購價格約為31.6億美元,但在2個月後主動退出併購;
2011年1月
光明食品集團宣佈退出收購美國最大的保健營養品製造商和零售商GNC的談判;
2011年3月
光明食品集團在競購全球第二大酸奶製造商法國優諾公司的股權中失利。
光明牛奶酸敗門發生後第四天,9月11日,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楊俊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上海質監部門已責令光明公司全面開展質量安全整頓。目前, 上海市質監部門已向生產廠方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要求其嚴格按照規範生產,同時立即開展車輛管理、冷鏈管理大檢查,加強對駕駛員、配送工和倉庫管理員的崗 位培訓,提高冷鏈管理意識和食品安全意識。
四月四起食品安全事故,從生產過程中混入鹼水到芝士片菌落總數超標再到牛奶變酸奶,光明牛奶的發展之路還會一路光明嗎?
冷鏈不冷鮮奶變酸奶
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恆對乳製品抽查「抽死人」的抱怨猶在耳畔,光明牛奶又陷入牛奶酸敗門,也用事實說明:質監部門對於光明乳業的抽檢不是太多而是還不夠。
9月8日,上海多個區的「光明隨心訂」訂戶發現,收到的220毫升裝的光明小口瓶鮮牛奶(食用生產批號為20120907)味道怪異,疑為變質。光明乳業隨後通過官方網站公告稱,截至當天下午,公司共接到關於小口瓶鮮奶的投訴952起。
根 據光明乳業澄清公告顯示,2012年9月8日早,公司接到消費者投訴,反映上海乳品四廠有限公司生產的小口瓶鮮奶口感出現酸敗的情況。經初步分析,產品發 生酸敗的原因是:該批次產品從工廠下線後集中存放於大冷庫,為滿足9月8日的送奶上門服務,在配送前進行移庫的過程中,因車輛溫度沒達到標準導致其中部分 產品發生酸敗。
與之相矛盾的是,此次涉事的送奶公司給出的解釋為:牛奶出現異味因「昨天(送奶)公司員工有一個失職,關冷庫門的時候把冷氣關掉了」。
面對如此說法,光明乳業新聞發言人龔研奇表示,公司公告的解釋是經過調查研究給出的真實原因,「之所以事故發生當天的下午才正式對外公告,就是因為一直在調查真正原因」。
中 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向健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生鮮奶對奶源的要求高,而且需要冷鏈輸送,市面售價比常溫奶一般高20%左右,利潤空間較大,不過其保質期 較短,易造成損失。常溫奶成本小,保質期較長,有利於庫存周轉,所產生的整體淨利潤略高。蒙牛伊利以生產常溫奶為主,而光明乳業則是生鮮奶企業的代表。
「號稱每日全程低溫直送的鮮奶出現問題,但是光明乳業的回答不僅自相矛盾,還含糊其辭。」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專家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生鮮奶的生產技術不難,關鍵就是冷鏈的建設,即強調所有環節都在冷藏環境下(0-4攝氏度)進行並保持不中斷。
此次涉事的鮮奶,其生產銷售路徑應該是:鮮奶生產後應在冷庫中存放,使用冷藏車將產品從工廠送到配送中心,然後直接送到社區奶站,放入社區小冷庫,再由送奶工送到每個門戶。在市區,平均每個送奶工負責200戶人家。
因 此該專家質疑:鮮奶的用戶分佈在上海各處,一天之內就有近千個投訴,如果按照光明乳業的解釋是車輛溫度出現問題,為何會有這麼多車輛同時出現問題?另外, 如果是車輛出了問題,上海目前的高溫和冷鏈要求的0-4攝氏度差距之大,即使不用什麼儀器測量也能直接感受到,光明乳業為何還會將運輸中明顯溫度不對的牛 奶繼續送達消費者手中呢?
乳業專家王丁棉也提出質疑:上海市內的配送,早晨時間一兩個小時完全可以到達,即使配送車輛出了問題,鮮奶離開冷庫兩個小時內也不可能發生酸敗,此次事故或許另有原因。
向健軍表示,光明乳業存在的漏洞主要有:第一,管理方面,該企業應該加強內部管理機制,使生產各環節銜接通暢,及時反饋產品信息;第二,內部監管方面,此次問題的出現主要是由於內部監管不力,沒有嚴格把控住「質量關」,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大內部監測力度。
嚴查還得重罰
這已經不是光明乳業第一次因產品運輸而導致的質量問題了。就在今年7月20日,光明乳業就被廣州工商局查出產品菌落總數超標,對此光明乳業稱,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為長途運輸過程中擠壓受損、加上銷售環境的溫度不穩定所致。
不 僅如此,6月15日,安徽潁上縣6名小學生在飲用光明牛奶後出現嘔吐等不適症狀;而就在同一月的28日,光明乳業因27日的生產過程中混入鹼水,導致其優 倍牛奶出現質量問題。事發後,光明乳業對「問題牛奶」進行了賠償召回。另外,在7月20日,廣州市工商局發佈二季度乳製品及含乳食品抽樣檢驗情況,由奧德 華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生產的光明奶油(2012年4月23日生產)、上海光明奶酪黃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製品分公司2012年2月23日生產的50%減脂 芝士片菌落總數超標。
對於這些生產運輸中犯下的低級錯誤,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恆還在8月28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第18次年會上表示:中國 乳企生產硬件配備世界領先,管理水平也不差,檢測手段、質量控制等都很先進,不應妄自菲薄。現在國家對乳製品的抽查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麼抽 (查)會抽死人啊!」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目前關於食品安全有不同的法律,這些法律中對同樣違法行為的懲處力 度也不一樣,甚至相差很大,這就給企業留下很大的操作空間;即使按照最嚴厲的《食品安全法》,對於出現質量問題的食品最高可以給予十倍的價格賠償,對於年 營收以億元計算的乳品企業來說也是小打小鬧的懲處,因此食品安全方面應該用嚴刑峻法。
過度擴張導致屢犯低級錯誤
剛 剛披露的光明乳業2012年中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共實現收入64.61億元,同比增長16.49%;淨利潤9668萬元,同比增長31.89%。這一成績 遠遠好於伊利和蒙牛等其他國內大型乳品企業。光明稱,收入和利潤的增加來源於實現鮮奶銷售收入快速增長,同時推動常溫產品的結構升級。
與 此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為63.63%,財務費用4519萬元,同比增長99.34%;廣告及營銷服務費佔銷售費用的63%,其中廣告費為3.32億元; 營銷及銷售費用為8.74億元,分別較上期增長26.9%和26.7%。如此高的負債率和快速增長的財務費用已經明顯影響到公司的利潤和發展。
如 此高的負債率則源於公司的大舉擴張。2010年7月3.8億元人民幣收購新西蘭Synlait乳業51%股權;2011年上半年新西蘭公司又增加超過2億 元的銀行貸款;此外,公司從2010年上半年就宣稱要自籌資金14.68億元,建設國內乃至亞洲最大的乳製品生產線「馬橋工業園區項目」,一直拖了兩年項 目到賬不足一億元,直到9月5日,光明乳業剛剛完成定向增發,募集資金淨額13.9億元投向閔行馬橋光明乳業工業園區建設項目,進一步擴大產能。光明乳業 去年年報顯示,光羅列出來的在建工程就有22個。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食品企業的安全問題要從根本抓起,應落實在奶源收購、乳製品儲藏、加工、運輸、銷售全過程中。
向 健軍認為,這件事情給光明乳業帶來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使消費者對其品牌信賴度降低,造成客戶大量流失、利潤水平大幅下滑的局面;第二,不利於光 明乳業生鮮奶的發展,生鮮奶市場目前需求量日益增加,行業估算的市場容量突破140億元,然而此次事件將使其生鮮奶產品的發展受限。
楊俊表示,目前,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已要求光明公司妥善處理消費者投訴,並責令光明公司全面開展質量安全整頓,保障乳製品安全。下一階段將繼續開展執法調查工作,以進一步查明原因。如有涉嫌違法違規行為,將按照「五個最嚴」要求依法處理。
或許相比A股而言,國內投資者很少能切身體會到在中國概念股大跌的寒意,但這些公司的創始人及目前的擁有者們,卻切切實實地體驗了一把財富上的垂直墜落。
根據新浪SEC文件顯示,新浪董事長兼CEO曹國偉個人持17.05萬股,佔流通股0.3%;新浪管理層控股公司New Wave所持的433.60萬股由曹國偉代持。曹國偉本人合計控制450.64萬股,佔流通股的6.8%。一年時間裡,新浪股價跌去了98美元,曹國偉持有的450.64萬股總計縮水4.4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高達27.60億元。
和Facebook的上市造富一樣,人人網的上市也曾經讓其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長陳一舟身家飆漲。公開資料顯示,陳一舟持股比例為22.8%,為公司第一大個人股東。按上市當日人人股價最高值22.11美元計算,陳一舟的身家一度達到了19.92億美元。面對全球通脹、中國互聯網市場蓬勃發展以及中國經濟一枝獨秀的背景,人人網的上市可以說是創造了一個財富奇蹟。然而隨著人人網市值的泥沙俱下,陳一舟的財富也在不斷縮水,截至昨日,陳一舟的持股市值已經縮水至3.07億美元。也就是說,陳一舟一年間財富縮水了16.8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04.98億元,足夠買下一家A股的光明乳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