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麻將運 光明女樂

http://wongminglok.blogspot.hk/2013/02/blog-post_11.html
新年流流,少不免打返幾圈。

人生第一回麻將,究竟是何時學回來的?聽說上一輩的小時候,都是在麻將桌旁長大的,打牌的基因都在血液裡,哪用學?

大家庭的熱鬧早成歷史,我輩卻成長於忙碌的小家庭別說齊人開,人齊吃頓飯都好難。麻將都是在友儕聚會中,偷偷學會的。

求學時期搞課外活動,不知何故,最後總是由幾圈麻將作結。記得第一次,幾十人窩在天,開了足足八麻雀來打。生手的我,專當站長。麻將如輪轉,轉眼輸清光。

我像敗鬥小雞般拱手向高人請教大名,對方說,高章明是也。我笨笨的信以為真,後來方知,他叫阿明,但不姓高,「高章」是用來揶揄小女子「水皮」的,可惡!

學生打麻將,光切磋不賭錢。輸了沒後果,當然沒進步。踏足社會後,一年只一次,大年初一在親戚家打牌,人人愛找我「戥」腳,因我是超級魚腩。

而我,總是好生羨慕別人每每入章,次次「叫幾飛」,福至心靈,隨時食出。麻將腳都說,運來的,恨不來。

直至某年雀局後,我看見小舅舅和舅母對牢麻將桌,捨不得收拾。隨手撈起十隻八隻牌,互問 :「有糊?無糊?叫邊隻?」,鬥快砌鬥快度,仿彿這是世上最好玩的遊戲般。

原來如此。運者,工多藝熟也。不是他倆特別聰明,只是把要動的腦筋,一早動好而己。

走筆之際想起某攝影師朋友說,他的眼,就是鏡頭,看見甚麼,條件反射就知該怎麼拍。也有填詞人說過,詞寫得多,人就像水,遇上甚麼形狀的旋律,都能順勢而為將之填滿。

看來,新晶頭的最大反省,大概是為甚麼鄙人由打牌到寫稿,都只能以花的速度去完成。欠缺的,該不是運氣與靈感,而是熟練的手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3925

無私與否,重要嗎? 光明女樂

http://wongminglok.blogspot.hk/2013/03/blog-post.html
很多人都說,反國教之成功,全賴一群無私的學子和家長走出來,發揮帶頭作用,感動了香港人。

「你試下由政黨發起丫嗱,有無咁多人響應?」──是大部分人的論調。繼而推論,「佔領中環」若要成功,也必須有「無私」的帶頭者。

坦白說,我不認同這個想法,卻又不得不同意,這是一個現實。

如果某些行業,注定被標籤,政治這一行,必然是重災區。

某人對醫理有興趣,他學醫、行醫,賺取可觀收入,別人通常誇獎他一表人才。

但是,喜歡政治的人出來從政,抱負未必有人欣賞,卻往往惹來「利用民意上位」、「政客個個有私心」等指控。

究竟甚麼叫私心?如果是指利益回報,試問哪個行業是完全不求回報的呢?

而回報,又該如何介定呢?嚴格來說,推翻國教,免受洗腦,都是「回報」。去到極端,我們一樣可以說,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才走出來,也是「自私」,而非無私。

當然,我不認為反國教的參與者自私,因為猜忖任何人自私與否,於群眾運動來說,根本沒有意義。

有人行醫,為了利益。有人行醫,為了懸壺濟世。重要的,不是背後的動機。而是,他能不能把人醫好。

有人從政,為自己。有人從政,為社會。重點是,他爭取的,是不是你認同的制度,例如普選。

老老實實,對公共事務有興趣的人,已經不多。不問情由把這些人抹黑,對推動社會改變,有幫助嗎?

香港人常常強調對事不對人,其實大部分人都是對人不對事的。只要是政治人物提議的,一律覺得居心叵測。然而,無私與否,重要嗎?

行動,比動機重要。何必揣測背後的「為什麼」,反正咱們永遠不會知道真正答案。(佔領中環.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183

雲端辦公室 光明女樂

http://wongminglok.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12.html
老人痴呆,愈來愈嚴重。交稿,少不免有烏龍事。

文友試過,一時錯手,一稿多投。為幾個地盤,寫了幾篇文,發送那刻,誤click同一篇。

也有人試過,甲專欄的稿交了去乙專欄,還好兩者字數相約,題材不限,神不知鬼不覺。

聽得多,我學精,每個檔案均付註報章名稱欄名和見報日期,自己烏龍,編輯一眼關七。

托賴,交錯稿未試過。試過更弊的,寫好,就以為交了。編輯追到,才想起文章平白躺在電腦內。趕回家發送,死線早過,仍能出街,一額汗。

現在都流行雲端科技,在電腦設個drop box,另一端在手機存取,救急扶危。我反而想起,曾幾何時,為自己發明的山寨版dropbox。

唸大學人人在電腦室趕功課,完事就複製到USB存底。烏龍的我,存了底卻忘記帶回USB,帶了出街又忘了帶回家。做一份功課就丟失一隻手指,好肉赤。

多隻香爐多隻鬼,索性連手指都省掉。開數個電郵信箱,每學科一個,把功課都當成電郵發給自己,到哪裡都用得着。山寨版的雲端科技,重點是,雲端不會忘記帶自己出街。

開始寫稿後,就想過是不是要故技重施。想想又不妥,如果我記得發電郵去備份,不如索性交稿給編輯。Drop box可以,但容量有限,掛一漏萬,每每最需要的,就偏偏不存在。

反而一直幻想,如果有個搖控,可以跨地域跨時區,操控家中電腦,隨時工作隨時存取隨時修改,超迷你不佔空間不佔重量,才是智能產品的終極目標。

聽說,科技是有的,只是未能蛻變成電腦白痴都懂得用的商品。誰想得出,就是下一個Bill Gates或SteveJobs。不大鍾情智能手機的我,倒很期待一個全自動的雲端辦公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535

人格品牌 光明女樂

http://wongminglok.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21.html
教通識的拍檔鄧Sir和我,常有這討論。

大家都是自由人,傾工作接工作,已是生活一部分。我習慣思考好多問題:工作性質、目標理念、合作伙伴、時間地點、自己的能力、報酬的高低……

理念相近,報酬不是問題。報酬高,時間地點盡量遷就。時間許可但信心不大,無妨一試。有信心的,即管反建議修正目標……萬千思考點,萬千可能性,我一相情願以為,審慎衡量、認真決定,是對人對己負責任的表現。

鄧Sir見我苦腦,總是頭擰擰,還我一個「nocomment」的眼神,另加未說出口那句:「唉……你,累不累?!」

他,剛相反。取捨於他,好簡單。做人做事,只重視只考慮一點:跟對手的關係。

不是官商勾結私相授受的關係,也不是有錢駛得鬼推磨那種關係。而是,可以讓自己很安心很信任的關係。信任可能來自出生入死肝膽相照,也可能基於認同對方的處事作風。

有信任,關係就好;關係好,合作就差不到哪裡──他總是如此掛在口邊。這個信念帶着他,走過了好多個自由生涯的年頭,於鑽牛角尖的我看來,倒是要再轉好多個彎才明白的。

例如,他只看關係,不看報酬。自由人,總還是要生活吧。後來,我懂了。他信得過的對手,通常做事君真,錢銀也不會搵他的笨。

不在乎錢,總得在乎工作性質吧,說到底,也是為理想才當自由人啊。放心,你信任的人,價值觀與工作選擇,跟自己通常相去不遠。

「關係」,是條「一站通」的門匙。選對對手,就是做好把關。信任推薦人所推薦的,就像跟着品味相近的人入場看戲,或者購買相熟品牌,質料設計手工都在預期之內。自由工,你選人人選你,首選品格。人格,就是品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30

聽不到的說話(上) 光明女樂

http://wongminglok.blogspot.hk/2013/04/blog-post_30.html
上周,跟學生閒聊之際,有個很感慨的發現。

如果學習不外乎「聽讀寫講」四大範疇,最重要的是甚麼?孩子們最弱的,又是甚麼?

是「講」吧。填鴨式教育,沒有甚麼發表機會。公開演說,手軟腳震期期艾艾的,多的是。

非也。如果深入認識每位孩子,會發現大部份私底下都是口不停的,要他們安靜遠比說話難。

是「寫」吧。在表情符號取代文字表達的年代,要孩子拿起一枝筆,難比登天。

非也。寫字,其實不是問題。死到臨頭,拉牛上樹,總有幾百字,內容如何另作別論。

最弱的,其實是「聽」。弱成甚麼樣子?一條新聞,三十秒,沒有多少人,能覆述當中的三、四句。

同學用一分鐘講近況,時間到了,聽眾除了主題(例如看了哪套戲),當事人所有演繹,都沒仔細聽。

玩「以訛傳訛」遊戲,幾句說話,經歷了二十個人覆述,沒有一隻字,是一樣的!

很奇怪吧。填鴨教育下,莘莘學子不是一直被批評,是背書機器麼?怎可能幾句說話都記不住?不擅長背書,卻被迫背了這許多年書,可以想像孩子有多痛苦!

更諷刺的是,我們最弱的是聽。但從來九成的上課時間,都是單向的聽講。即是十多年來,幾乎沒有接收過甚麼。漫長的求學生涯,豈不是都浪費掉了?

早前日本有個調查發現,八成中學生,坦言完全不記得老師課堂所講的。一成,接收少於一半。餘下一成,接收一半左右,通常是班中名列前茅的幾位。

香港的情況,恐怕不遑多讓。更大的問題是,這裡指的「聽」,還只限於接收,未包括理解、消化以及批判思考。接收,作為求學的第一步,竟被廢了武功,餘下的路,如何走才好?(待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08

聽不到的說話(下) 光明女樂

http://wongminglok.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4.html
上回談及,九成學生九成的上課時間,都在聽講。然而,同學的聆聽能力,卻比我們想像的,都要弱。


或許,不只孩子,成年人也好不了多少。試過無數次,接一個電話,才談了幾分鐘,掛了線,咦,剛才對方劈頭一句,說了甚麼?


我想過很多次,是自己的耳朵有問題,抑或腦袋有問題。最後發現,真正的原因,或許是城市人已許久沒試過,專心去做一件事。


聆聽,其實是個意志力高度集中的練習。一不留神,就甩了頻道。偏偏,耳朵關不掉,我們一廂情願以為,分分秒秒都在聆聽甚麼。


記得一位曾任職電台30年的主持說過,當他放了工,在家收聽節目,同一時間,甚麼都做不了,頂多拖地!一旦分心,隻字聽不進耳。開咪搵食的資深傳媒人尚且如此,何況你我。


反觀今天的人,隨街所見的,耳朵聽歌,腿在走路,手撥電話,口裡還嚼着糖。課堂上,聽書之餘,擔天望地,任何風吹草動都可打斷思路。


曾幾何時,做過一個淘氣實驗,着學生全程閉上眼上課。吸收的效果,竟是平日的幾倍!難怪失明人士,總是比開眼的人,心水更清。


從前在大學參加辯論隊,教練一天到晚強調,學辯論,其實是學聆聽。擅寫講稿,口齒伶俐,都不是最重要。三分鐘之內,留心聽好對手說的每一個字,找出破綻,一矢中的反駁,才是致勝之道。


全神貫注聽別人說話時,甚至會缺氧,因為,氣也不敢抖,生怕走漏耳。所以,聆聽有配額。經驗告訴我,如果學生很集中很用心聽,20分鐘已是極限。老師,長話短說,永不重覆,走寶自理。


女生說,男生專注幹一件事時的神情,最美。在老師眼中,飢渴地專注地等待知識的孩子,最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209

鴨仔回憶集體追憶 光明女樂

http://wongminglok.blogspot.hk/2013/05/blog-post_9.html
香港人,許久沒有這麼興奮。

鴨仔──不──仔,合該是小的,巨鴨才對。巨鴨一隻,漂入維港。耀眼的鮮黃,為灰濛濛的維港、陰沈沈的香港,打一打氣。男女老幼,就爭相去現場,打一打卡--一隻鴨,在面書的爆光率,撼贏了梁振英湯顯明李嘉誠,終於有幾天,可以暫停收看吾不欲觀之爭議,謝天謝地。

鮮黃巨物,若非鴨仔,比如說,是比卡超,感染力一定差很遠。因為,鴨仔是你我兒時洗澡的共同回憶。不,其實是你的回憶而已,我只有羨慕的份兒,所以對鴨仔總有無限想像。

玩鴨仔,要有浴缸,浴室不會太少。玩鴨仔,要有伴,爸爸媽媽跟你邊玩邊擦背。有伴,就有話題,所以洗澡時間也是故事時間。故事,天天講,會乾塘。大人即席創作,就地取材,鴨仔在周圍浮下浮下,故事就離不開動物與大自然。聞說,有些朋友小時候,爸爸媽媽還會跟他們和鴨仔一起赤裸浸浴,媲美日本人一家大細浸溫泉。

浴室的鴨仔有壽命,某一天突然功成身退,你知道,你終於長大。再看一眼,它不過是一舊膠。這個過程,很奇妙,就像一個你曾經愛得要死的人,某天再看,也就不過人一個而已。然而又過了許久,某天在很突然的情況下重遇,失驚無神漂進維港,你又再度為之瘋狂。你想念的,不是鴨仔,而是那些有鴨仔相伴沐浴的歲月。

荷蘭藝術家說,大鴨宣揚快樂。然後你一再問自己,甚麼才是快樂。浴缸變企缸,洗澡速戰速決,伴着孩子入浴的是工人姐姐,正一雞同鴨講,回頭投訴鴨子的曲線積藏污垢,水洗不清。那一刻你知道,真正的快樂,原來是當天的純情與從容,然而這份情懷,早已變成一舊硬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476

存保包 光明女樂

http://wongminglok.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12.html
看肥媽瑪利亞拍短片教人整包,以為是宣傳烹飪節目,卻原來,是存款保障委員會宣傳存款保障。

想來,又有道理。甚麼人最需要存款保障?餐搵餐食餐餐清的打工仔,連存款都無,遑論保障。賺大錢的,大部分財產用來投資,錢搵得多,但存款其實不多。剩下中間那批,辛勞一輩子,儲了一點錢,捨不得花,留作不時之需,例如子女讀書,或者老來醫病。

要數存款的信徒,又少不了家庭主婦。上一代男主外女主內,老公每月給的家用,精打細算剩下一點點,儲儲埋埋,積少成多。風險冒不起,唯有做定期。認識很多自稱「師奶仔」的長輩們,興趣之一就是轉銀行,哪一家高息就把錢搬去那家。

民間智慧,少數怕長計,密食當三番。平日煮飯,也是平食當三餐。煮婦看慣肥媽教煮飯,順便跟她學做包,一邊聽她唱:「包包包……港紙都包加紙都包紐紙都包……」存保的概念,不知不覺入了腦。

宣傳存保,其實很難。一般宣傳都是鼓勵行動的,要你消費、要你減廢、要你捐錢、要你捐血……試過一次,就有下次,慢慢養成習慣。但存保卻鼓勵你毋須行動。有甚麼風吹草動,毋須擔心、毋須去銀行、毋須排隊……然而,在緊急關頭,人一恐慌,就甚麼都記不起。今時今日幼稚園報名表都會擠提,何銀行。

聞說,存保會有時巡迴做宣傳,市民走夾唔,還以為是保險公司兜客賣保險。可能,除了肥媽,應該找鬍鬚曾來拍片。有個高官出來,人人都知是政府包底的保障,而不是銀行叫人借錢。

談起包底,師奶Auntie教路,存保只包五十萬。有積蓄,記緊拆開多個五十萬,分散存放不同銀行。血汗錢,一毛都不能少,這才是真正的「全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999

【創業者說】黑馬營學員魔漫相機創始人黃光明:還在街邊畫漫畫?快轉行吧!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5718.html

一個月前,百嘉智匯的王挺與朋友任曉倩和黃光明共同合作的新項目魔漫印象近期成功尋得融資,項目估值2億,成功融資3000萬。該項目依託互聯網,並結合線下,開闢了一條新型O2O之路。

黑馬哥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看到了朋友圈一個好玩的個人漫畫,還以為那兄弟自己在街邊畫完拍照片傳上來的,後來才知道,這是一個正在風靡移動互聯網行業的APP產品叫魔漫相機。出於好奇,自己玩了一把,然後悲催的發現,原來哥還可以更醜。

找靈感、挖黑馬、評熱點、抄本質-這裡是黑馬通訊社!為了找出變醜背後的真相,黑馬哥找到了黑馬營學員魔漫相機創始人黃光明,並深入分享了這款火爆產品背後的故事。

「研發這款產品的時候還是一年以前,完全沒有想到目前能夠火爆到現在這種地步。藝術行業本身已經存在了很多年,而且計算機和互聯網行業經過30年的發展也已經非常成熟,但是二者的有效嫁接並得到大眾市場的廣泛關注還沒有成熟的案例。」

說到藝術,黑馬哥還是有瞭解的,為什麼從藝術領域選擇了漫畫這樣的形式跟互聯網對接,黃總您讓戲劇怎麼想?讓文學怎麼想?讓音樂怎麼想?

「因為漫畫本身的娛樂特性,一般人對漫畫是不會拒絕的。這樣的嫁接更能貼近普通大眾的生活,形成主動傳播的效應。而且人們是有表達自己的慾望的,以前是通過文字、通過別人的圖片,現在有了另一種選擇。而且,我們都知道,手機上的時間是碎片時間,魔漫相機能夠在匆忙之間抓住兩點,使用簡單、快速產生結果,而且這個結果對很多人來說是個驚喜。」

談到漫畫,街邊有很多漫畫家,黑馬哥還曾經心血來潮畫過一幅,可惜……

「街邊漫畫有2個致命的弱點,一是時間太長,二是要在眾目睽睽之下進行。並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夠的時間安靜坐在那裡當MODEL,最重要的是,對於很多性格內向不太喜歡』秀』的人來說,這個事情還是蠻尷尬的,所以我們這個產品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快速便捷,私密性很強,在廁所也都可以拍照片作漫畫。」

作為一個移動互聯網的新產品,毫無疑問,魔漫相機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受到了很多用戶的認可,但是作為創業項目,黑馬哥還是非常關注它長線發展的盈利模式問題。

「目前來講,受到用戶的認可是我們團隊最大的收益,因為移動互聯網本身是一個高速發展的行業,對商業模式的探索也是在不斷的摸索中,而且我們現在也已經在跟中國電信在洽談合作,魔漫相機以後的盈利模式應該也會越來越清晰。」

有了前段時間3000萬資金的注入,黃光明魔漫相機團隊能夠將更大的精力放在產品完善和用戶需求滿足上,同時他表示,「產品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後的困難在滿足用戶需求上」。

市場的反應永遠都是非常靈敏,一個產品引起廣泛關注,市場上會湧現出各種各樣的競爭產品,這個問題黑馬哥明白,魔漫相機團隊同樣心知肚明。對於後來者,黃光明持這種態度:

「任何一個行業都不可能一家獨大,就拿微信來講,4個億的用戶仍然不能威懾競爭者,來往、易信等產品不還是鑽了進去。但是,抄襲是不行的,抓住自己的特點,差異化發展才行。互聯網創業不能急躁。」

回想自己的創業過程,黃光明有些話想要跟創業者說。

「這不是我第一次創業,以前我在微軟工作過,做過風電項目、綠色照明項目,也做過全球性的設計大賽,都是大項目,聽起來很誘人,但是都沒有魔漫相機這個項目做得踏實,受到這麼多普通用戶的認可。大項目誘惑大,但是風險大,成功幾率小。一些面向大眾的小項目到用戶手裡不貴,又能解決實際需求,成功幾率反而比較大。」

「作為一個創始人,首先為人要正,正直、正氣,人品要好。只有自己正了,才能聚攏一個好的團隊,所有人為一件事兒努力,沒有私心雜念。一個事業走的多遠不在於計謀,而是在於真實。」

分享到這裡,黑馬哥依然沒有找到自己在魔漫相機上變醜的原因。但是,總結來說,魔漫相機能夠取得現在的成就就在於把主動權交到了用戶的手裡,用戶學習著怎麼用這個產品,開發這個產品到最後主動宣傳這個產品。但是,黑馬哥有一個擔心,再好的產品如果沒有人買單,這也不是成功的創業項目,套用電影行業的一句話就是,「叫好不叫座」的事情也是屢屢發生,魔漫相機團隊,還是應該在贏利點上做些功課。

不是有句話麼,不以賺錢為目的的創業都是耍流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139

2014未上市100強 電子式微、生活崛起、新藥放光明 提前佈局 下一波新明星

2014-06-02  TWM
 
 

 

從《今週刊》》2014年未上市100強名單中可以看出,電子產業不再一枝獨秀,傳統製造業、餐飲食品及文創等生活產業持續發光,至於新藥類股也在過去一年大放異彩。

因此,今年未上市100強調查,除了製作傳統的EPS排名50強外,也首度以興櫃市場的市值計算,製作出未上市市值排名前50強。

在趨勢成形前,領先佈局新方向,正是這份投資尋寶圖告訴我們的投資邏輯。

製作人.林宏文 撰文.林宏文、周品均、許瓊文仔細檢視二○一四年EPS前五十強名單,可以發現過去未上市一百強常客的電子股,仍有不少公司上榜,包括擁有富爸爸題材的公司,如驅動IC公司瑞鼎(明基友達集團)、光通訊廠華信科(華宇集團)、LED封裝公司榮創(鴻海集團),仍有不錯的獲利。

在百強榜單中,銳捷去年繳出每股稅後純益五.六八元的亮麗成績,EPS排第二十名。此外,今年第一季,銳捷自結單月EPS都超過一元,由於股價大漲帶動市值增加,在未上市股市值排名也居第十五名。

去年十一月,美商蘋果公司宣佈與極特先進︵GTAT︶簽訂藍寶石供貨合約,蘋果並預付五.七八億美元給GTAT,引發市場預期蘋果新款手機將採用藍寶石作為保護蓋材料,也讓國內相關股票飆升,在興櫃交易的銳捷,股價甚至一度漲至除權前的二九七元。

電子業LED照明夯

銳捷 聚焦藍寶石基板加工,創造高獲利不過,生產圖形化藍寶石基板廠︵PSS︶的銳捷,脫穎而出的關鍵並非手機,而是LED照明。

銳捷加工的藍寶石基板,能讓LED晶片廠成本增加最少,做出更亮的產品。LED越亮、價格越好。銳捷在董事長許榮俊及總經理洪文慶的帶領下,憑藉半導體技術與專利,聚焦藍寶石基板加工服務,創造驚人獲利。

「PSS會成為主流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是目前提升LED亮度最便宜的方式。」一位LED業界人士不諱言,透過基板的加工,LED晶粒亮度至少能增加一五%至二○%。銳捷掌握的技術與專利,就是讓客戶寧願花錢購入,也不願自己跳進去發展的一大門檻。

此外,電子產業中做背光模組的云光、掃瞄機與事務機資料讀取鏡頭廠的景傳光電、生產磊晶片廠的聯亞光電、以無線傳輸及筆電擴充基座為主的東碩,以及類比IC設計的富晶、生產記憶卡為主的立達等,也表現不俗。

至於搶到移動互聯網商機的手機遊戲商如F-通訊、隨身遊戲,在軟體領域也有提供監控軟體平台的京晨科技,這些輕薄短小的軟體網路類股,也都躋身高獲利族群,也可以算是台灣電子業競爭力的延伸。

不過,若再仔細推敲這份未上市高EPS名單,傳統製造業的高獲利企業更多,從同屬長春石化集團的大連化工、長春石化及長春樹脂,以汽車組件為主的台全電機,還有大東樹脂、和平電力,自動化設備的迅得等,耀眼程度不輸電子股。

傳統製造業獲利不俗

迅得 以自動化優勢,穩坐PCB龍頭位於桃園中壢的迅得從PCB(印刷電路板)自動化設備起家,母公司為德國一百五十年歷史的大廠SCHMID,如今迅得已是台灣最大收、放板機自動化設備的製造商。去年EPS四.五二元,在未上市股獲利排名第三十九名。目前迅得有五成以上營收來自PCB訂單,其他則來自太陽能與面板產業。

智慧化被喻為第三次工業革命,而要發展智慧化,必須要有自動化作為基礎。迅得總經理王年清強調,「迅得的目標就是以自動化基礎與優勢,發展智慧工廠。」王年清分析,迅得能做到PCB自動化設備龍頭,憑藉的是充足的產能、規模與技術能力。這個市場一年大約有新台幣二十億元的規模,國際大廠不想競爭,其他競爭對手規模太小,讓迅得能夠穩守市場龍頭寶座,而且迅得不但要做收、放板機自動化設備,維繫製程單站內的高自動化發展,更要發揮機械手臂的優勢,取代人力,達到以自動化銜接各個製程。

今年的未上市一百強中還有一個重要族群,就是以餐飲食品及文創等內需服務為主的概念股,包括德麥、維格餅家、六角國際、霹靂,再加上傳統上一直居高獲利的汽車代理、有線電視,以及富邦集團旗下的富邦媒體等,都可以列入成長速度最快的「生活產業」。

生活產業成長迅速

六角國際 深耕東南亞,建立茶飲王國以去年EPS七.一七元、排名未上市EPS百強第十一位的六角國際為例,旗下拳頭品牌日出茶太,去年主要成長的力道來自於東南亞市場的深耕。六角國際財務長林照峰說,「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都有大幅展店,澳洲、北美市場也大有斬獲,持續看好。」外帶茶飲店,在台灣隨處可見,市場已呈飽和。但六角國際把茶飲品牌推向國際,走「高價」策略區隔市場,「從定價、服務到店面設計,都要做出價值感,才不會輕易就被模仿。」林照峰說。

此外,出身科技業的董事長王耀輝,以科技業的標準化、資訊化作法,運用在茶飲事業上,希望珍珠奶茶也可以像科技業一樣,成為台灣的代表產業。

目前「日出茶太」已躍居東協市場連鎖休閒茶飲第一大品牌,在韓國以及中東地區也有新的突破與發展。此外,六角國際也多元經營品牌,La Kaffa Café六角咖啡將進入中國市場;「仙Q甜品」也預計在印尼、美加等地拓點。至於台灣市場,六角國際去年取得「銀座杏子日式豬排」台灣代理權,目前有兩家門市,今年也預計開出三到五家。

至於近兩年已成為上市櫃交易主流的生技醫療產業,同樣也在未上市股交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去年營收成長超過六成、EPS也達四.一八元,排名未上市百強第四十八位的訊映光電,就是醫療器材產業的代表公司。訊映以血糖儀產品起家,並且同步發展ODM代工及自有品牌歐克︵OK︶,去年除了與最大客戶美商Prodigy公司交叉投資持股,深化合作,穩住最大血糖測試產品訂單來源,另外也成立中國分公司,積極佈局中國市場。

生技醫療產業持續發熱

訊映光電 強打品牌,積極佈局中國市場訊映董事長賴家德表示,過去台灣大部分血糖儀廠商都以製造起家,因為產品精良,都能拿到代工訂單,但訊映很清楚要朝自有品牌發展,因此很早就以歐克為品牌,並且到世界各地參展,強打品牌知名度。

賴家德說,選擇品牌最好是通俗、好記的名字,「買OK,就對了」的歐克,如今已深植消費者腦海中。展望今年,訊映仍積極開發新產品,包括在藥物霧化器、隱形口罩、智慧生活健康管理系統等新產品,希望維持公司持續成長的動能。

今年未上市百強名單中可以看出,電子業不再一枝獨秀,企業品質也在下滑,倒是傳統製造業、餐飲食品業、文創產業等,都陸續有後起之秀出現。華鴻創投投資長鄭明松觀察指出,在過去一年的未上市股投資中,生技新藥產業更成為另一個投資亮點,包括浩鼎、中裕、藥華、寶齡、泉盛、法德等公司,股價漲勢都相當驚人,幾乎已成為目前未上市投資的主軸。

不過,由於生技新藥股幾乎都沒有獲利,因此,在今年未上市百強調查,除了在EPS排名五十強外,也首度製作出未上市市值排名五十強。從排行來看,前二十名之中就有八家是生技產業,而且幾乎都是新藥股。

四大創投看趨勢

生技新藥產業成投資亮點

其實,向來走在趨勢之前的創投業者,對於生技新藥產業的投資早已展開。早期把投資重心押在面板產業的益鼎創投,最近幾年也朝向生技佈局,目前已投資九家生技產業公司,其中有七家已掛牌,另外杏國及展旺也將在近兩年內掛牌,目前投資的九家生技公司幾乎都已獲利,而且幅度驚人。

益鼎創投總經理邱德成說,最近益鼎又投資以精神科用藥為主的心悅,這家新藥公司是由哈佛大學教授主導,已進行到臨床二期,主要目標是青少年精神分裂症,這種症狀在全球青少年染患值平均是一%,近來台北發生的捷運殺人事件,也讓這種潛藏的精神疾病更加引起重視。

不過,邱德成也指出,台灣的創新產業逐漸枯竭,讓創投找不到優質的投資標的,而生技新藥因為產業特性,也無法提供很多的工作機會,為了讓更多創業團隊得到協助,益鼎已調整過去以投資晚期公司為主的策略,未來每年要投資至少十家仍在早中期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創業家更多的機會。

進行產業佈局調整而轉虧為盈的,還有永豐創投總經理黃俊傑。七年前,黃俊傑接手永豐創投時,當時基金出現虧損,投資標的幾乎以電子股為主,黃俊傑積極轉進生技新藥產業,重押永豐餘集團旗下的太景生技,以及潤泰尹衍樑為主要大股東的台灣浩鼎,兩支股票回報率都在十倍以上,如今已退還股東十億元,帳上還有二十億元以上的潛在獲利。

黃俊傑說,台灣生技新藥產業如今已經站穩腳步,接下來他看好的是農業生技,近一、兩年他拜訪過兩百多家農業生技公司,台灣農畜產業展現了相當的競爭力。例如將雞屎肥料進行無味處理的公司、進行種子改良的公司,或是讓石斑魚育種交配等,都讓他如獲至寶。不過,如今要面對中國的快速崛起及大量挖角,台灣投資界可能要更加緊佈局才是。

物聯網、醫療電子、汽車電子

可作為下一波佈局主軸

至於在台灣具優勢的電子產業中,黃俊傑選擇物聯網、醫療電子及汽車電子,作為下一波佈局的主軸。近年來他也積極拜訪這些產業,還猛K物聯網及醫療相關的書籍,希望能夠在這些領域先行佈局。

此外,投資範圍不僅限於台灣的中經合創投,從二○○○年就投資生技產業。中經合創投總經理朱永光說,十四年前中經合就投資美商臍帶血幹細胞的永生生技,如今永生已於去年中取得工業局審核,將於今年以科技事業在台送件上櫃。

另外,中經合還投資包括一一年在深圳掛牌上市的精密儀器開發商理邦儀器、提供臨床體外診斷試劑技術服務的北京科美、在中國具有手術臨床醫療IT壟斷市場的蘇州麥迪斯頓醫療科技、個體化醫療檢測公司康聖環球、台灣的美兆健檢,以及今年四月成功於美國那斯達克掛牌、提供高端醫檢服務的愛康國賓等。

朱永光說,中國的醫療環境與台灣、美國鼓勵顛覆性創新的成長有很大不同,在中國有關新藥方面的投資時機還未成熟,並非缺乏資金,而是藥物開發環境的產業鏈和基礎設施還不完備。許多對消費者而言能被升級取代的產品,甚至包括品質高的繃帶類基本耗材,都還沒被滿足,每年都有兩成的成長率。

朱永光認為,未來幾年,中國在醫療設備器材,包括心臟調節器、人工關節、體外診斷等領域,以及醫療服務方面,包括專科診所、療養院,以及高端個人醫療健康服務等,都將是值得投資的高增長領域。

︽今週刊︾從○二年開始製作﹁未上市一百強﹂專題,過去都準確地預測了產業趨勢,更抓緊了歷來許多股王的崛起,例如最近的大立光、漢微科及碩禾等公司,再遠一點也有如聯發科、晨星,以及最近兩年最夯的新藥股如台微體、基亞、安成、浩鼎及中裕等公司,未上市股的投資邏輯,永遠要在趨勢成形前領先找出新的投資方向,從今年的未上市一百強專題中,我們再度印證了這個永遠不變的投資哲學。

未上市公司申請上市上櫃進度代碼 公司名稱 申請進度

申請上市

2634 漢 翔 103/05/22董事會核准3437 榮 創 103/04/16董事會核准1592 F-英瑞103/04/29送交易所審議8443 阿 瘦 103/04/25送交易所審議5288 F-豐祥 103/04/11送交易所審議1261F-華福 102/12/19送交易所審議2930 F-八哥 102/11/12送交易所審議4759 F-中國鹽102/11/07送交易所審議5223 F-安力 102/09/30送交易所審議

申請上櫃

5276 F-達輝103/06/12上櫃(暫定)2067 嘉義鋼鐵 103/05/26上櫃4541 晟 田 103/05/07董事會核准6404 F-通訊103/05/07董事會核准4753 F-中晶 103/04/11董事會核准5255 美桀科技 102/04/07董事會核准4178 F-永生103/05/09送件OTC審議8420 明揚國際科技 103/04/30送件OTC審議5284 F-jpp103/04/29送件OTC審議2641 正德海運 103/04/23送件OTC審議4433 興采實業 103/04/18送件OTC審議6419京晨科技 103/4/14送件OTC審議8450 霹靂國際 103/4/2送件OTC審議4991 F-環宇103/3/31送件OTC審議4542 科 嶠 103/03/31送件OTC審議3272 東 碩 103/03/31送件OTC審議4171瑞基海洋 103/03/28送件OTC審議2726 F-雅茗 102/12/31送件OTC審議資料來源:證交所、櫃買中心 整理:周品均

四位創投專家評選

未上市最具潛力TOP 10 《今週刊》特邀四位創投專家,從未上市100強的標的中,挑選最具上漲潛力的新明星共10家,其中生技新藥類股佔5家,食品餐飲類3家,光電及文創各1家。

光電類 銳捷

銳捷的藍寶石PSS加工技術,搶佔LED照明商機,今年兼具高獲利與高成長題材,股價有高度上漲潛力。

食品餐飲類

德麥、六角、維格 食品餐飲類憑藉品牌優勢,進軍台灣內需服務及海外市場,其中德麥取得國內高市佔率,六角及維格則進軍東南亞及中國等地市場。

文創類

霹靂國際 霹靂在台灣坐穩傳統布袋戲龍頭地位後,將搶攻中國文創市場,申請影片製作並在電視台播映自製劇集,持續拓展商品直營店等多角化經營。

生技新藥

浩鼎、寶齡、藥華、中裕、法德新藥研發已成近兩年未上市股投資主軸,這五家公司除了法德為第一學名藥公司外,其餘均為新藥研發股,隨著臨床實驗逐漸開花結果,生技新藥股仍是投資主軸。

中經合創投總經理 朱永光

益鼎創投總經理 邱德成

華鴻創投投資長 鄭明松

永豐創投總經理 黃俊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