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誰是傻瓜? 浪漫盧梭

http://xueqiu.com/3714977098/27886922
巴菲特對於投資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如果你在牌局上,5局還沒有看出來誰是傻瓜,那麼,你自己就是傻瓜!
巴菲特老先生說出這樣的話,實在很值得投資市場上老是爭論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或者說勢頭投機者們思考:不管是怎樣的投資,投機,你賺的是誰的錢?
我簡單說一下我的理解:
市場的投資參與者大致可以分成5類:
1.社保基金,財政部,平準基金。-----這類基金基本是屬於超級大象,而且,他們的目的不是為了賺錢,或者不僅僅是為了賺錢,其他的使命更重要。
2.大型公募基金,指數基金,平衡型基金,大型以資產規模為目的的私募基金。------這類基金以賺錢為目的,但是,主要目的還是收取固定管理費。賺錢多少因為有評判基準,所以,他們賺錢的模式必須隨大流,而且他們的規模非常龐大,某些品種和行業是必須配備的。特別是規模龐大的指數基金和平衡型基金,基本是跟隨市場的(反過來,也主導市場,或者說引導市場的。)
3,私募基金,主題公募基金。------這類基金是市場各類題材股炒作的主力。因為他們以賺取花紅為目的的,管理費可能只能覆蓋基本成本。所以,在行情劇烈波動的時候,很容易看到他們的優勝者賺了幾倍,而失敗者的淨值只有0.3。
4.中小專業投資者。------這類投資者的主要資金來源是自有的,也許還附帶一些別人的資金。這類投資者跟巴菲特的模式最類似,因為是自己為主的錢,關係到身家性命,所以,巴菲特的格言牢記心頭:第一:不要虧損,第二第三,請牢記第一條。
5.中小散。------投資是一門易學難精的生意,誘惑也特別多,開戶,買賣,賺錢都非常容易。但是,長期取勝很難,因為投資是有成本的,,摩擦成本的存在導致在一個平衡市場裡面,贏面不到50%,不管新手,老手,如果你沒有形成自己的理念,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投資體系,大部分人要麼最後失去興趣,把一隻虧死的股票留在市場裡而不理,要麼就因為無錢投資離去。(這裡面也有倖存者偏差的,很多人聽說炒股的朋友來了。就說自己也炒過股,但是,這位朋友一詳問,則是10年前的事情了。呵呵。)

那麼。在投資市場中,誰是傻瓜呢?我想,上述5類投資者,誰也不會承認自己是傻瓜的,而且,每類投資者對自己的優缺點,都有一定認識。可是,在市場上,從K線回頭來看,確實傻瓜很多,為什麼明明做了傻事,後來看得很清楚,可是,在當時,卻沒有人承認,沒有人退卻呢?這就是過度的自信或者自負造成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大多數人對於自己身處何處,其實並不清楚,所以,如何做出反應,就更不用說了。
而股票的價格,是合力造成的,就存在論來看,任何時候的股票價格,都是合理的。萬科6.62的價格,已經包含了買方和賣方對房地產市場的一致看空預期。買方因為看空房地產,所以,不願意買,賣方因為看空房地產,所以,很有慾望賣,在這種預期下萬科A從7元以下崩潰到6.62元。這就是合力表現成市場先生給出的價格。而網宿科技141元的價格,也包含了買賣雙方對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期待!
但是,如果我們跳出這個圈子,我們假設萬科A股不能買賣。萬科一切照常運營,這時候,我們有了足夠的錢,買下整個萬科,那麼,我們花了多少錢呢?1101373萬*6.62=7291082萬。也就是729億元。
好了。我們現在買下萬科了。把王石,郁亮趕下台,我們來做董事長,總經理。我們該怎麼做呢?第一件事:就是清查賬面資產。但是,這樣很麻煩。我們也不懂財務,那麼好吧,我們就相信萬科,等2014年3月7號他們的公佈,一切以他們自己公佈的為準,相信他們也沒有做假。下一步呢,既然萬科已經這麼賺錢了。現在房地產也不好做了。那麼多分些紅吧?反正我已經買下全部公司了。分紅都是分給自己,肥水不流外人田!每股分個5毛,怎麼樣?哈哈哈----笑醒了。原來是做夢呢!
有·人說,你才是傻瓜呢,現在經濟不景氣,政府為了維持就業和社會穩定,也鼓勵創新,維持資本市場活躍,所以,中小板,創業板才是根本。我說好啊,你隨便挑一隻股票出來,我們來評判評判。那好,我們就選龍頭:網宿科技好了!
好了。現在我們也按照萬科的標準,把網宿科技全部買下了。而且,管理層也一個不走,全部照常幹活。花了多少錢呢?15529*106.3=1650732萬,也就是165億。這次我們態度好點,不趕走董事長,但是,要請他來講講,怎樣賺錢?讓我這165億投資回本?還有一切以董事會的公告為準,大家耐心去讀讀年報,總可以做到吧?
呵呵。傻瓜與否,在於平常心而已。我2004年在研究折價45%的封基時,就發現了這一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32

【案例】美拍為什麼這麼火:圈住女人+傻瓜操作+誠意營銷

http://news.iheima.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113782

圈住女人,是第一步

2013年4月,蔡文勝(著名天使投資人)出任美圖秀秀的董事長,從4399、暴風影音、58同城到現在的美圖市場,蔡文勝歷經了一場又一場波瀾壯闊的商戰。馳騁商海,蔡文勝一直秉持著一個理念:有了用戶就一定會有商業模式,而絕不是想好了模式再來找用戶。

所有人都知道,圈住了女人,就意味著滾滾財源。而在美圖市場,女性是一個龐大的手機拍照群體,任何的攝影攝像應用都不會忽略這一點。有了高使用率,緊隨其後的分享、社交與導購等一系列商業活動就水到渠成。

在各大軟件都在不斷更新變革的今天,美圖軟件也在經受著洗禮與成長:從原始的簡單調光調色、風格變換,到人像高級美容、美膚濾鏡,再到後來的增加邊框文字、直接應用到社交平台,還有最近幾款軟件相繼改進智能補光,添加美容秘笈等等。

這都是軟件開發商們對於女性用戶最人性化的改變。這些貼心的功能和濾鏡,在女性用戶群中評價都很高。

可以說,美圖秀秀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號稱擁有7.4億用戶和4.22億移動端用戶,單日活躍用戶超過1800萬,其中將近70%的用戶是女性。

有業內人士這樣分析:美拍要是能轉化美圖秀秀用戶的10%,就比微視等一系列微視頻軟件現有用戶要多得多。且美圖秀秀導入用戶以愛自拍女性為主,這批用戶身邊天然圍繞著很多男性用戶和同樣愛自拍的女性用戶,這形成了良好的傳播鏈條。#p#副標題#e#

離不開「傻瓜」式操作

女人在軟件操作方面天生不喜繁瑣與複雜。這一點,美拍正好迎合了女人的需求與口味。

從2013年開始,微視頻浪潮初現,微視、秒拍、樂播等一些微視頻軟件紛紛出現,但整體行業卻不溫不火。美拍iPhone版上線僅1天,即登App Store免費總榜第一;香港、澳門、台灣、馬來西亞等多個地區總榜第一。

為什麼?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美圖秀秀龐大的用戶群體撐起了半邊天。而恰好,美拍產品的定位就在「人人都是明星」,視頻界的「美圖秀秀」。簡單的說,美拍要告訴大眾的就是,它是一款效果特棒的攝像機——將剪輯,濾鏡,水印,音樂,高清畫質這五大要素融合成MV特效,把視頻處理所有複雜的後期工作,變成一鍵式的簡單操作。只要按一下,普通視頻一秒就能變身精美MV。

瞄準用戶的「美」需求,美拍提供了短視頻應用的基本功能:一、採用了和美國短視頻應用Vine相同的可停頓拍攝方式;二、拍攝完成後,用戶可以添加濾鏡或內置MV模版,它提供了多種MV特效模式,包括情書、摩登時代、櫻花、百老匯等;三、內置了大量背景音樂,用戶可為拍攝的短視頻配樂。

和美圖秀秀類似,通過提供這些內置模板,美拍提供一鍵「傻瓜」式操作,對軟件運用再陌生的人操作起來都不會感到困難。

此外,美拍的用戶關係借助了社交媒體。目前其提供新浪微博或Facebook帳號登錄,用戶可以導入新浪微博、facebook和手機通訊錄的好友,同時也可以一鍵邀請微信好友。除了通過社交分享擴大影響力,美拍還添加了類似遊戲的解鎖模式:除了普通MV特效外,美拍還推出「巴塞羅那」、「Juno」、「Clash」三種鎖定MV模式,用戶需要推薦美拍到微信朋友圈才能解鎖該效果。

大眾的偶像都在走「親民」娛樂路線

不僅操作簡單,美拍的概念也很容易讓用戶所接受。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同為短視頻App的騰訊微視和百度美拍。

先說美拍發佈之初的強勁對手——騰訊微視。作為騰訊去2013年年底推出的重點產品,微視擁有騰訊微博、朋友圈、QQ空間、騰訊視頻很多資源,儘管途徑很多,但論資源,美拍僅一個美圖秀秀的用戶群就足以秒殺它,再加上美拍以新浪微博作為主戰場,其傳播速度遠遠領先實屬太正常。

更何況,微視最初的設計思路是效仿Vine,以全民創意製作為內容導向,其短視頻媒體屬性大於社交屬性,但是在中國,用戶更喜歡娛樂而非創作,門檻太高,大家都懶得跨,什麼簡單,用戶追什麼。

再來說百度美拍,百度美拍先正式發佈而且是iOS和Android兩版都有,結果更風光的卻是後發布且只有iOS版本的美拍。這樣的結果讓大眾的腦袋裡劃上了滿滿的疑問,同樣的APP,且百度美拍的用戶群體在發佈之初顯得更為完善,可是怎麼就落後於美拍了呢?

其實在美拍的概念裡,是希望基於地理位置形成社交圈,並通過自拍、圖片等信息,讓位置接近的用戶之間能夠更容易的相互瞭解,循序漸進的在陌生人之間建立聯繫,這種不求集中反希望資源得以零散分佈的做法,讓人感覺到「親近」。

相比之下,百度美拍這個被定義為「美女綜合個性展示的平台」, 正嘗試著成為網絡紅人、明星的新承載平台,顯然這種「高大上」路子就顯得比較有「距離感」,如今的時代已是一個全民娛樂的時代,倘若民眾不能參與進來,那結果就只能是被放棄。

美圖秀秀向來擅長走娛樂路線,美拍也是一樣。它不僅受到大眾的追捧,也吸引了大眾的偶像,王菲、李小璐、羅志祥、李晨、陳坤、陳建州、莫文蔚、Angelababy等眾多明星的入駐,加速了美拍的火爆。美拍上線僅15天,李小璐的粉絲數已經超百萬,「且還是只有iPhone版客戶端的情況下達到的。」美拍相關人員說。很顯然,在受歡迎度上,這是一個可喜的數據。

誠意營銷牌打得太漂亮

當品牌定位、用戶群體及用戶體驗都處於成熟且穩定的狀態時,這樣的美拍,頗有萬事俱備的架勢,而東風--美拍的情感營銷也令人折服。美拍iphone版的爆紅,已讓其安卓版用戶有點急不可待,他們在微博上發出呼喚信息,「iPhone用戶都玩那麼久了,你怎麼還不來?」

於是,美拍安卓版在6月6日一上線,一封致安卓用戶的「道歉信」——「I'm sorry 我來遲了!」出現在了《新京報》頭版,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除了報紙頭版,之後幾天美拍還通過線下的公交、萬達大屏幕等,及線上的蘑菇街、啪啪、掌閱、訊飛輸入法等App大幅開屏及Banner向用戶道歉。這樣隆重的道歉在App中尚屬首例,期盼已久的安卓用戶處處能感受到這份誠意,也在第一時間知道了安卓版上線的消息,僅是美拍小助手發佈的美圖團隊道歉視頻就獲得超過12萬個贊。

這樣一來,不僅滿足了用戶的心裡需求,更讓大家看到了一個生氣勃勃的美拍工作團隊,無疑,這張誠意牌打得漂亮而令人心悅誠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702

低市盈率傻瓜投資法 之對銀行類股票的思考 何純在南國

來源: http://xueqiu.com/2657407918/31997057

低市盈率傻瓜投資法 之對銀行類股票的思考

在深滬兩市上市的公司中,銀行類股票是所有行業中估值相對最接近的。從2003年到2014年,市盈率數據一直相差不大。銀行類的上市公司在A股中也沒有退市的先例,如果進行分析,也可以避免幸存者偏差。
那麽,在估值相差不大的銀行類行業里面,低市盈率投資方法是否有效呢?

我從2004年到現在,做了一個簡單的數據分析。
方法如下:
1  以每年的5月1日到第二年的4月30日開始計算相關數據,包括市盈率和年度漲幅。
2  每年選擇估值最低的三家公司與行業基準進行比對,以過濾個別銀行非正常損益的影響。

結果:




除了2007年低市盈率投資法以微弱優勢跑輸整個行業基準外,其他每年都跑贏行業,這就不應該是偶然了。
而且凈值在這11年中也增長到4.73倍,遠高於同期大盤的1.55倍。
有興趣投資銀行業但不知道如何分析每個銀行具體優勢的朋友,不妨可以選擇這個辦法試試看。
$工商銀行(SH601398)$ $光大銀行(SH601818)$  $交通銀行(SH601328)$ $民生銀行(SH600016)$   $農業銀行(SH601288)$   $浦發銀行(SH600000)$ $興業銀行(SH601166)$ $招商銀行(SH600036)$ $中國銀行(SH601988)$ $中信銀行(SH601998)$
@東博老股民 @黃建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093

散戶牛市賺錢的傻瓜方法 刺蝟吃大餅:

來源: http://xueqiu.com/2100654541/33842570

每個人都抱著發財的願望來到股市,但殘酷的事實是:絕大多數人都是來給股市捐錢的。股市不是給老百姓發鈔票的慈善機構,而是人和人互相搶錢的殘酷戰場。股市中執行的是狼吃羊的叢林法則,草原上永遠是羊比狼多,而不可能是狼比羊多。絕大多數人都過度高估了自己的水平,都認為自己是狼,但一輪牛熊輪回下來之後,發現自己還是羊。

散戶們上漲時或者是踏空,或者是買錯了股總也不漲,而下跌時散戶們一定在場。牛市里散戶們偶爾能憑運氣賺到點小利,但一輪大跌下來就往往都全部虧回去,然後就是漫長的套牢,接下來或者是底部割肉,或者是苦熬幾年解套賣出,然後重新開始下一輪虧錢的循環,最終其實是玩了一場極其昂貴的遊戲。

進入股市的門檻極低,但長期盈利的門檻極高。一個奇特的現象是,很多人平時在淘寶上買個小東西都要貨比三家研究半天,去商場買件衣服要在各個櫃臺反複試穿挑選,但一旦拿著多年來辛辛苦苦攢下的積蓄來到股市,卻很少有人願意真正投入時間精力去仔細學習和研究,僅僅是憑著一兩條利好消息、朋友的只言片語、網上高手的一段文字,就輕率地投入巨資買入股票,就像一個老農民扛把鋤頭就沖入了炮火紛飛的阿富汗戰場,你不當炮灰誰當炮灰呢?

股市里沒有五年以上的深入鉆研,沒有無數次虧損的慘痛教訓,沒有經歷過一輪牛熊市的完整過程,基本不可能形成一套持續盈利的方法。即使是泡在股市多年的老股民,絕大多數也還是在錯誤的道路上一錯再錯。

如果你是來到股市不久的新股民,或者盡管炒了多年股票但還是沒有找到穩定賺錢的方法,我強烈建議你先不要用你的大筆積蓄去玩這場昂貴的遊戲了,即使你在有時能僥幸賺到一些,那也只是股市暫時借給你的,不久的將來會讓你加倍還回去。

如果你確實不願錯過這一輪牛市的大好機會,我建議一個簡單的方法,它不一定能讓你賺到暴利,但有很大概率是可以賺到不錯的利潤:

- 首先保證你的資金是3年內不會動用的,近期可能需要用的錢不要投入股市。

- 開兩個股票賬戶,其中一個作為學習賬戶,只放很少的資金,用你自己的思路操作,目的是摸索學習各種操作方法。在你真正找到正確的方法、形成一套自己的投資體系之前,這個學習賬戶基本上肯定是會虧錢的,既然不可避免要交學費,就盡量少交些吧。

- 另外一個賬戶作為你的投資賬戶,放入你的絕大部分資金,買入幾只大盤指數基金的組合,把它當做一個死期存款的賬戶來看待,買入後就不管漲跌都不再操作。指數基金的最大好處是避開了選股錯誤的誤區,絕大多數開放式基金和大量個股都跑不贏指數基金。假如你今年持有大盤指數基金,已經有了40%的收益,你身邊有多少人今年賺到了40%呢?

如果你對券商有充分的信心,也可以買入幾只券商長期持有。具體買入的價位不必過於糾結,你不可能買在最低價,對於長線持有者來說,買入位置對最終收益的影響並不是很大。

- 忽略漲跌的過程,滿倉不動,耐心等待大盤到達5000點,如果你相信中國經濟不會崩盤,地球不會爆發世界大戰,那麽5000點是早晚都會到的,也許是明年,也許是後年,也許是三年後,也許是五年後,反正總有到的一天,你等待的是一個必然。

- 到達5000點時,你至少已經有了70%的收益,這時你可以賣出1/2,收回大部分本金,賣出的錢存到銀行里,無論漲跌都不再進股市了,等待下一輪大熊市之後的抄底機會。

- 賬戶中剩下的錢繼續等待,大盤每漲1000點,就賣出1/5,到10000點時徹底賣光。如果到不了10000點就見頂了,賬戶中剩下的資金也不太多了,本金早已取光,只剩下純利潤了,做的是不可能虧損的無本生意,就可以安心放著等待下一輪牛市。

上面方法的具體操作點位和賣出量可以根據你自己的判斷來調整,但關鍵是要制定一個機械化的操作原則,在到達賣出位置之前堅守不動,忽略漲跌過程,等待必然出現的點位;在到達賣出位置後堅決執行操作,鎖定利潤,不貪心不戀戰。

也許你期望的盈利水平是每年翻一倍,覺得這個方法賺錢太慢、太笨、太侮辱你的智商,那我就只好祝你好運了。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改變一下兩個賬戶的資金分配比例,大部分資金你自己操作,小部分倉位用我這種方法(或者用我這種方法建個雪球組合或模擬賬戶),每周記錄一下兩個賬戶的盈虧狀況和買賣操作思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少則幾個月,多則一年,就會發現用我這個笨辦法比你自己操作的盈利多得多,而且差距還不是一點半點,不信你可以試試。然後你可以分析一下差距是怎麽一點點累積出來的,就會悟出很多東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880

市價由「傻瓜」決定?(2016/3/17) 林本利

2016-03-17  NM

金融海嘯已過了七年多,全球央行不斷推行量寬(QE),收購政府債券和垃圾債券,但經濟依然未見起色,正處於衰退和通縮的邊緣。電影《沽注一擲》在香港上畫期間,適逢全球股市大跌,「沽空」股市的投機者財源廣進,不禁令長線投資者感到欷歔。

過去十多年,全球股市有波幅,無升幅,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正是衍生工具氾濫。香港恒指1964年起步時是100點,到2000年升上18,000點,但近月重返18,000點水平,16年來沒有寸進。其他歐美及新興市場股市亦有類似情況,更不用說日股早於30年前,即1986年,日經指數已處於15,000點。投資者購入房地產或股票,自然是期望資產價格穩步上升,並且定期收到租金或股息。若然投資者對房地產市場或持有的股票缺乏信心,擔心價格下跌,他們可以選擇把物業或股票出售套現,等待價格下跌至合理水平時再入市。投資市場本應由持貨的投資者,以及沒持貨的準買家組成,他們在市場上放盤買賣,最終市價由他們決定。只可惜市場不純粹由投資者和準買家組成,還有所謂做對沖和套戥的人,以及透過價格波動而賺快錢的投機者。財務學說這些市場參與者,幫助市場尋找出合理價格,令市場更有效率。

但事實告訴我們,這些所謂市場參與者,總體而言不過是社會的寄生蟲,不單未能幫助市場尋找出合理價格,反而不時令市場大幅波動,完全偏離合理價格水平,誤導真正的買家和賣家,令他們變成「傻瓜」,高價接貨,賤價沽貨。2014年初,本地樓價由2013年高位下調約5%,中原指數由123點跌至117點,同期市民收入上升約5%,正好讓過熱的樓市軟着陸。財金官員在2014年5月卻突然放寬地產商賣樓花,買家入伙後才計算半年換樓期(可豁免繳納雙倍印花稅)。由於樓花買家不急於出售手上物業,以致二手成交銳減,每月跌至只得三千宗。在二手盤不足的情況下,樓價大幅颷升,中原指數在一年間上升兩成多。不少市民擔心樓價繼續颷升,恐慌地搶購樓花和二手樓,竟然願意付出數百萬元認購百多呎劏房,變了「傻瓜」。有從事地產業的人告知筆者,一些地產商為了高價開盤,找友好在同區抬高二手樓價(然後撻訂),又在一手市場人為地製造超高認購數字,請君入甕。

電影《沽注一擲》提到有基金經理預期美國樓市爆煲,便想到與投資銀行對賭,透過信貸違約掉期(CDS)這類衍生產品,在樓市下挫中取得巨利。結果是CDS氾濫,就連貸款給業主買樓和發行次按債券的金融機構也大量認購,賭自己公司破產,整個金融市場已完全扭曲,「賤精」橫行,如此市場,到底又有何效率可言?至於股市,交易所和監管機構容許無貨的投機者可以「借貨沽空」,實在很富想像力。持有股票的投資者,又有哪個「傻瓜」願意把股票借出,賺取些微利息,讓投機者把股價推低至賤價水平而自遭損失?由於市場容許借貨沽空,故此市價並不真正反映持有股票的人對投資前景的看法。事實上,股市每月成交金額不超過股市總市值的半個百分點,由一小撮「傻瓜」,以及借貨沽空和造市的人去決定市價,又如何說得通?正如其他賭博一樣,投資者之間的得失不過是零和遊戲,他們甚至要輸掉交易費用。筆者始終相信,長線價值投資法,才能為投資者帶來真正利潤。

林本利

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www.livingword.edu.hk)

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401

人工智能達到“傻瓜機”的狀態還要3~5年

被AlphaGo迅速科普的人工智能一直是當紅話題,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機器人、無人車正在“入侵”普羅大眾生活的消息。但真實的人工智能並非會下圍棋的AlphaGo,也不是科幻電影里顛覆人類的存在。

由第一財經聯合主辦的人工智能主題論壇上,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複、第一財經CEO周健工、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系主任楊強教授以及第四範式首席執行官戴文淵從投資人、資深媒體人、學者以及企業代表的角度揭開最真實的人工智能現狀。

黃金時代?

從微軟、谷歌到創新工場,這些年看了太多創業項目的李開複最為“執念”的似乎還是人工智能。

來自李開複的感嘆是,他已經在人工智能領域經過了好幾個貌似的黃金時代,然後又進入了黑暗時代。但1980年就開始了自己第一次人工智能的科研項目的李開複如今堅持現在是人工智能的黃金時代。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人工智能是被AlphaGo與李世石的五番圍棋大戰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

於是,一時間被各種電影充分演繹過的人工智能“未來”場景成為討論的焦點,人工智能威脅論甚囂塵上。

但在李開複看來,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工智能科學家,不應該探討沒有科學證明揣測的未來現象。雖然現在還不能證明上述場景在遙遠的未來絕對不能發生,但它絕對不是我們今天需要關註的現象。“因為人工智能有很多內容,但人工智能絕對沒有自我意識、沒有情感,也沒有欲望。”

對於當下的人工智能熱,李開複關心的是在人工智能還沒有“統治”人類的時候,人工智能就是奴隸和工具,應該討論的是怎麽樣好好利用這個工具為人類創造更多的價值,讓更多人免於饑餓,讓我們有更好的生產力,“讓人生活得更快樂,讓我們追求真正有價值的工作,而那些重複性的工作應該讓人工智能取代。”

因此,人工智能商業價值的體現也意味著一些從事重複性勞動的人可能會失去工作。畢竟在一些領域,人工智能是一個遠超人類的存在,因為人工智能就是不會累、不會休息,可以一天24小時、一周7天進行工作,這是正常人類無法做到的。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到底有多少領域會被來勢洶洶的人工智能顛覆?

李開複認為,人工智能最有價值投資的是大數據領域,應用最快的是互聯網領域,而能在3年或5年後會產生巨大價值的是金融領域。不論是結構化數據還是非結構化的數據,人工智能可以將多領域的數據進行結合,繼而應用到金融領域投資、保險、銀行等細分領域之中。

不過,作為資深媒體人,第一財經CEO周健工已經清晰地感受到人工智能技術對媒體的沖擊與重構。

“可以看到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它的每一次長足的進步,首先影響和顛覆的都是跟媒體有關的行業。”在周健工看來,最近這幾年整個媒體行業產生了很大的改變和顛覆,各種各樣的人工智能技術對媒體的影響特別多,尤其是機器學習讓機器會變得越來越聰明,它會重新定義知識,如果媒體不考慮這些問題,不理解、不掌握這樣的技術,就永遠處在被動挨打的狀態。

初級階段

盡管AlphaGo成功普及了人工智能的價值,但是對於在這一領域從事多年研究工作的學者們而言,目前的人工智能還很初級。

在戴文淵看來,如今大眾對人工智能的認識可能更多還是來自於科幻電影。不過,科幻電影描述的這個人工智能叫做“通用人工智能”,就是說有一個真的像人類大腦一樣的“大腦”,什麽都能幹。而今天的人工智能其實不是這樣的,今天的人工智能需要人類告訴“他”要解決什麽問題。

“今天是要下19×19的圍棋這樣的問題,人工智能就能夠成一個19×19圍棋的高手,但今天如果說讓AlphaGo去下17×17的圍棋可能還下不過我,所以它只能幹這個事情,你讓它去幹和定義的不一樣的事情它是幹不了的。”戴文淵認為,人工智能的特殊性決定了它是一個大數據的問題,這意味著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在大數據場合下可能都是比較困難的方法。盡管過去的十年誕生了很多分布式計算的解決方案,至少目前看到的大多數解決方案都不能解決機器學習的問題。

不過,在戴文淵看來市場教育使得人工智能的邊界越發清晰,而互聯網解決了大數據的問題,目前頂尖的數據科學家設計各種各樣的算法來更適合人工智能的分布式計算框架,既分工又有協作,在外部反饋方面也研發了自學習系統,一邊犯錯一邊自我調整自我修正。

而人工智能協會首位華人會員、第四範式首席科學家、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系主任楊強的觀點是現在的人工智能只是一個很初級的人工智能,因為它利用大數據的存在來補足算法的不足,所以現在如果數據足夠大的話,很多算法上的補丁都不用去打了。但當數據變小的時候,這些漏洞和補丁就顯得尤為重要,不補就很有可能失敗。“在人工智能的研究上如何在小數據的情況下也能讓人工智能用起來,這是技術研究人員責無旁貸的,我也相信我們一定能研究出來,我們研究的遷移學習也是其中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機器學習在日常生活的應用中比比皆是,然而看似離生活很近的人工智能實則與我們頗有距離感。如何將人工智能的門檻降低,讓更多的人應用人工智能,這目前對科學家們而言依然是個難題。

楊強的觀點是對於人工智能的普及需要足夠的耐心,目前可能只是在程序員領域和平臺領域推廣,而真的到傻瓜機的程度又需要等上個3到5年。

盡管人工智能技術目前對於普羅大眾還有著一定的距離,但是李開複已經給出了創新工場投資這一領域的標準,而這里面最為剛需的是要有閉環、壟斷性的數據,擁有很多深度學習的科學家和架構師,在此基礎上還要有商業計劃和變現計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6027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又開嘴炮 稱潘基文是“傻瓜”

據法新社報道,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格•杜特爾特表示,他沒有侮辱美國總統奧巴馬,但立即又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是"傻瓜"。

9月9日,由於聯合國就菲律賓違反人權問題發表聲明,杜特爾特為此稱潘基文是"傻瓜"。“我告訴自己,這是又一個傻瓜,我將繼續打擊犯罪,我不會同情他們。"杜特爾特說。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來源:俄羅斯衛星網)

早些時候,杜特爾特稱美國總統奧巴馬是“狗崽子”,原因是奧巴馬在他們二人的會晤中提到杜特爾特當選先菲律賓總統後在打擊犯罪鬥爭中導致超過 2000人死亡的問題。

但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在菲總統杜特爾特“辱罵”美國總統奧巴馬、白宮取消雙方會談計劃後,7日二人在萬象東盟峰會的晚宴前依然進行了簡短對話。 一名白宮官員稱“兩人的對話中還包含了愉快的寒暄。”

法新社稱,菲律賓領導人之前還侮辱了教皇弗朗西斯和美國駐馬尼拉大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414

周顯:大陸炒家非傻瓜 莫將叔父當羊牯

1 : GS(14)@2016-08-17 07:32:19

【明報專訊】話說在不久前,萬亞企業(8173)的控股股東楊榮義,增持公司股份至32.9%,由於超過了30%的觸發點,因此有責任全面收購,但他並無意提出任何收購,因此可能遭到證監會提出紀律處分。

不過問題是,原來全面收購責任並沒有任何法律上的強制約束力,因此,法庭不會強迫他作出全購,更加不會因此而坐牢,最大的「處分」不過是冷淡對待,他以後不能在港交所的平台買賣股票,如此而已。不過,如此公開挑戰證監,以後這家上市公司要想發新股集資,又或者是注資之類,當然也會遇上麻煩,但我想他本人做得出此事,也應該不會介意這種小小的麻煩吧!

無畀證監嚇窒 應是「識嘢」之人

有很多香港傳媒報道說,這是因為內地股民多不熟悉香港的法例,所以往往買過籠也不知道,甚至因而遭受損失。但我的高見是,這名仁兄一定是「識嘢」的,比任何人都懂得更多,傳媒的報道肯定是錯的。姑不論一個人有過億元去買股票,究竟會不會是傻瓜,你哋咁醒識得話人,又唔見你哋有過億元身家?假如一條茂利,真的傻瓜瓜買了超過30%的股票,觸發了收購點,證監出信,叫他履行全面收購的責任,他都嚇到腳軟,馬上照做啦!就算問過律師,都不會敢同證監撐到行啩?

所以說,有些無知之人,是真的叔父當羊牯,家陣大陸佬炒股票,好多都叻過香港人!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807&issue=2016081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14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