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洋以股抵債 遠洋盡顯母愛 戴孤劃
1 :
GS(14)@2017-02-12 00:07:182017-02-03 HJ
送猴迎雞,戴Sir謹祝「鐵哥們」踏入新的一年,事事順利、大吉大利、財源滾滾。除了新年祝福語之外,中國有兩句話也是歷久彌新的,這就是「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
農曆年新年前夕,盛洋投資(00174)建議以逾兩倍的高溢價,發行一批可換股優先股,認購人不是別人,而是母公司遠洋集團(03377),把股東貸款資本化,反映到「母愛」真的很偉大。
先介紹子公司,盛洋投資是一間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其股份於1998年在本港主板上市,主要從事基金平台投資、物業投資、基金投資及證券投資業務。盛洋於2010年10月中完成重組,遠洋集團間接全資附屬盛美管理以逾5億元入主,成為集團的控股股東。
再談母公司,遠洋集團是內地在港上市房地產公司10強之一,其股份於2007年在本港主板上市,業務範圍涉及中高端住宅、高級寫字樓、零售物業、酒店式公寓開發、工程及園林建設、物業管理、創新型客戶服務、養老產業、酒店及會所經營、房地產金融業務等。
強化基金證券投資業務
盛洋投資於1月底公布,與母公司遠洋集團旗下盛美管理訂立資本化及認購協議,向其發行最多5.97億股新可換股優先股,認購價為每股可換股優先股3元,較普通股前收市價0.89元大幅溢價約2.37倍,涉及代價將以資本化本金額17.83億元股東貸款及相關利息悉數償付。
原來,母公司遠洋集團之前向盛洋投資提供了3筆股東貸款,包括本金額最多為10億港元貸款、本金數額最多為1億美元貸款,以及本金數額最多為1.25億美元貸款,利率分別為2.04%、2.04%及1.9%;目前,3筆股東貸款尚未償還本金數額約22.46億元。
對於以股抵債,雙方各有不同的說法。盛洋投資表示,集團通過訂立資本化及認購協議,可結算結欠母公司的部分貸款,又不會影響集團的營運資金。發行可換股優先股後,股東貸款金額約17.83億元將終止確認為負債,而可換股優先將確認為權益,從而降低資產負債比率、擴大資本基礎及改善淨資產狀況。
遠洋集團則指出,集團透過提供強大的資本基礎,可支持盛洋投資發掘多個投資機會,包括投資於基金投資及/或新投資種類、投放更多專注力於海外市場,以及參與更多集團的非核心業務。
戴Sir認為,根據發行條款,可換股優先股不可贖回,5年後才可行使,股息參考10年香港政府債券息率(現時約為1.85%),盛洋投資董事局有權決定派息與否,相比起3筆股東貸款的利率,可換股優先股顯然是更加優惠,可以節省到不少利息開支。
再者,母公司以超過兩倍高溢價認購可換股優先股,除了給予盛洋投資相當大的好處之外,也反映其對盛洋投資前景的極大信心。因為,倘若悉數兌換所有及現有可換股優先之後,遠洋集團所持有盛洋投資股權,將由現時69.29%大幅增加至94.1%,屆時又要費盡心機,才可以恢復公眾持股量。
總括而言,盛洋投資建議以股抵債的交易,是盡顯了遠洋集團母愛偉大之處。
戴Sir下周五將與大家繼續「嘮嗑」。
#戴孤劃 #財經拆局 #蠱壇辨虛實 - 盛洋以股抵債 遠洋盡顯母愛
周顯﹕以股代息騙人把戲?
1 :
GS(14)@2017-05-19 05:20:45【明報專訊】話說長和(0001)主席李嘉誠在股東會上說過,股票高低他無法控制,不過自己的股票不會賣,「只會買,會在適當時機買入」。他會考慮回購,但以股代息則不大可能,但「派息會一路加啲。」
多半可折讓價買股票
通常,一家公司進入了成熟期,利潤穩定了,就會增加派息,甚至是回購,不過以股代息是騙人的玩意,李嘉誠當然不屑這樣做。可是,公司不派息以股代息是一回事,但通常,派息也會有一個以股代息的選項,如果選這一項,多半可以折讓價買到股票,那就不妨了……我指的是買長和系的股票就不妨,如果是以股代息購其他股票,就要小心了。
我一直認為,政府是有心限制在新樓興建停車場,以達到抑壓新車增長的目的。這當然是錯得不能再錯的政策,因為可以用一百種方式來壓抑汽車增長,如加稅,加燃油稅,電子道路收費計劃,但是減建停車場,甚至是減建道路,卻是邪得不再邪的邪路。
誰知在5月5日,運輸署長楊何蓓茵卻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亦有意見認為政府是以壓抑泊車位數目來控制車輛增長。我們必須指出,政府並沒有採取這措施作為控制車輛的方法。事實是香港有限的土地不可能不斷提高泊車位以配合私家車數目持續高增長」。
香港各種用地均缺 笨蛋才集中關注住宅
在此,我不得不很遺憾地指出,香港將會興建多少個停車位,是政策問題,並非由運輸署長可以決定的,而是由運輸及房屋局決定的。楊何蓓茵又從何得知,政府的政策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至於香港的土地究竟能不能應付私家車數目的高增長,其實相比北京、澳門等地,香港的增長率已經不算高了。如果以每年增長2萬架汽車來計算,需要大約4000個住宅單位的面積,這當然是很驚人的數字。不過,正如我一直強調,住宅單位的不足,只是土地問題的其中一端,香港真正的土地問題,其實是每一種土地,包括了休憩場所、商業用地、道路,統統都不足,只因為滿街都是笨蛋,才會把焦點集中在住宅之上罷了。但這又是另一條題目了。
[周顯 投資二三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481&issue=20170519
鷹君兩大陣營齊以股代息
1 :
GS(14)@2017-06-29 08:04:23【明報專訊】鷹君(0041)近排派息,家族各兄弟、集團創辦人羅鷹石遺孀羅杜莉君同羅氏家族基金都有得收息,好似小琴呢啲小股民,有息收梗係收現金啦,不過,唔知係咪因為而家大家都望實鷹君個股權,家族成員都寧願以股代息,呢個時候,梗係股權大於一切啦!
關鍵時候 股權大於一切
據港交所(0388)股權披露顯示,羅氏家族基金收到302.9萬股股份,持股由33.33%增加到33.42%。長子羅孔瑞、羅杜莉君同三子羅嘉瑞同時亦都有以個人身分或家族基金以外身分收取股息,而四子羅康瑞呢,就只有以家族基金成員身分收息。
值得留意嘅係,個個今次都係以股代息,每股股息價值相當於35.94蚊。最新股權分佈係,羅杜莉君持股由34.21%增加至34.31%;嘉瑞同孔瑞喺鷹君嘅股權就分別升至60.49%同33.57%,你多咗股票時我又多咗股票,學掌門人話齋,打和,SUPER!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869&issue=2017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