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頻繁舉牌國內金融機構,今日成為了民生銀行第一大股東,而持有金融街的股份比例達到了20%。
金融街12月18日晚間公告,截至12月17日,安邦保險旗下公司合計持有公司股份比例達到20%。
公告披露,截至12月17日,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萬能產品”賬戶在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份累計達到375444386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2.56116395%;截至12月17日,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通過“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積極型投資組合”賬戶在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份累計達到222341623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7.43883697%。
今晚,民生銀行公告稱,截至2014年12月17日,安邦保險擁有公司表決權股份數量為3,404,014,005股,占比10.00%,為本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安邦目前在A股市場上持有9只股票,分別為金地集團、招商銀行、金融街、民生銀行、華業地產、吉林敖東、中國電建、工商銀行和萬科A。持倉股票的總市值達1000億元。
此前,安邦就已經在國內外“瘋狂掃貨”。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12月2日,安邦保險以平均每股12.312元人民幣,購入2401.2126萬股招商銀行A股股份,共耗資約2.96億元;12月3日,安邦保險又以平均每股8.308元人民幣,購入28051.2284萬股民生銀行A股股份,共耗資約23.3億元。在海外市場,12月16日,安邦宣布以2.19億歐元的價格並購德爾塔·勞埃德比利時銀行。這是安邦繼收購比利時百年保險公司FIDEA之後,又一次100%股權收購比利時金融機構。
德爾塔·勞埃德比利時銀行是荷蘭保險公司德爾塔勞埃德集團( Delta Lloyd NV)的子公司,管理的資產約為77億歐元,主要服務於中高端客戶,其在全球有55個分支,客戶規模約17萬。
該銀行的CEO Niek Hoek稱,這筆交易預計在2015年完成。
今年10月6日,安邦以19.5億美元(約120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希爾頓手中接盤久負盛名的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此舉引發極大關註。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除了原油、銅等大宗商品價格暴跌,目前市場還有一個值得關註的現象:全球長期國債收益率屢屢創新低。
昨日,10年期美債收益率盤中最低達到1.78%,創2013年5月來新低,後來跌幅收窄,收盤下跌5個基點,達到1.84%。而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跌至2.395%,創歷史新低。
此外,包括日本、德國、法國、加拿大在內的主要經濟體的國債收益率均不斷下挫。伴隨著歐洲央行QE蓄勢待發,德國國債收益率降至負值,但這依然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的湧入。
國債受追捧受到全球通縮壓力加大、世界經濟增速預期下調以及美國財政部購債速度放慢等因素的影響。世界銀行日前下調了全球經濟的增速預期,其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3%,低於6月預測的3.4%。
彭博引述堅定的債市多頭——Hoisington 投資管理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Lacy Hunt稱,3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會跌至2%。
在長期來看,債券收益率可能走到2%,或者略微更低一點。
其實不止Lacy Hunt,新老債王均認為,債市收益率還會進一步下降。DoubleLine基金負責人、有著“新債王”之稱的Gundlach在接受《巴倫周刊》采訪時稱,利率可能會低於我們的預期很長一段時間。
如果油價繼續下跌(例如跌至40美元一桶),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可能從2014年的2.17%降至1.38%,為2012年來最低水平。
而老債王格羅斯也曾提到,美聯儲的主要利率可能被壓制在1%-2%,美國基準國債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將不會比目前“看來荒謬”的水平高多少。
他認為,國際油價下跌和美元走高限制了美聯儲加息的空間,直到今年年底,美聯儲也不會加息。
華爾街見聞此前還提到,全球經濟放緩正在對美國經濟造成壓力,2014年中以來美國通脹預期持續走低使得投資者開始押註美聯儲將推遲加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超強勢美元趨勢確立,今年來全球貨幣接連出現重貶,元月至今,已有逾十國央行無預警宣布降息,連帶造成貨幣貶值,而近期若有出國旅遊的打算,在各國貨幣跌跌不休之際,以穩步走升的美元做為換匯跳板,不失為降低匯損的好選擇。 別急換匯,但美元逢低先買 當各國貨幣幾乎只跌不升,出國購物到底該怎麼換匯最划算?外匯投資達人Joe建議:現在無論持有哪一國的貨幣,長期來看都在貶值,因此近期若有出國計畫,先不用急著換匯,倒是美元可以逢低先買,等到要出去了再換成當地貨幣,雖然還是要承擔手續費,不過與近期匯率頻繁變動的風險相比仍舊划算。 而目前海外旅遊消費,可分為現金支付與海外刷卡兩種主要模式。然而該如何換得方便又划算?如何抵銷手續費支出?以下綜合比較外幣使用的五大撇步。 第一,外幣ATM省最多。要取得外幣現鈔,許多人第一個反應是到銀行臨櫃兌換,但是台新銀行金融市場處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提醒,這是成本最高的換匯方式,因為國內銀行雖然同時告示現金匯率與即期匯率,但臨櫃換匯皆用較高的現金賣出價格計算,而且有的銀行還會加收手續費。 因此,外匯主管與旅遊達人們都不約而同建議,出國前可以先到國內的外幣ATM提領以新台幣存款結購的外幣現鈔,因為銀行通常會提供美元、人民幣、港幣與日圓的優惠匯率。 像是臺灣銀行的外幣ATM提供美元減免五分、其他外幣千分之二優惠。 例如想要換取三千元的美元,若以二月九日的匯率計算,透過臨櫃的現金賣出價,需要新台幣九萬五千零七十六元,但透過臺灣銀行的外幣ATM直接提領美金,還能優惠五分,直接現省一百五十元。 兆豐金則是美元、港幣與人民幣使用中價匯率(現金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平均)、日圓則用即期匯率計算,因此透過兆豐金臨櫃換鈔,以二月九日匯率計算,需要九萬五千零七十元,而透過外幣ATM以的中間匯價計算,則現省二百二十五元。 網銀換匯,美元換兌有優惠 第二,網路換匯最方便。如果不想特地尋找外幣ATM,陳有忠表示,他自己也常透過網路銀行來觀察匯率低點,再透過線上結匯系統適時換匯。而且網路銀行通常也有不同的優惠,像是臺灣銀行提供美元便宜二分、其他幣別千分之一的優惠 ,而千分之一的計算方式,就是以原本的匯價再乘上○.九九九(一減掉千分之一)的優惠價格。 以二月九日的匯率為例,若要兌換三千歐元,在臨櫃需要支付新台幣十萬八千五百一十元,透過線上結匯千分之一的優惠,則能多省一百零九元。 如果不想多跑一趟到分行領取,旅遊達人郭宜婷建議,臺銀與兆豐金提供的網路結匯,可線上付款後,直接到機場一起提領,不僅都沒有手續費問題,也能自行掌握匯兌比價。 第三,出國再領錢,要先挑銀行。有的人習慣到了國外再用海外提款機領錢,雖然海外是以國際匯率計價,但是大多數銀行會加收每筆一%至二%的國外交易服務費,對小額換匯的人來講,仍舊買貴了。 因此,郭宜婷建議可以找大型外商銀行像是滙豐等,透過跨國銀行的全球貴賓服務,可以辦理外幣提款卡,讓消費者到海外跨國提款免手續費,但前提是外幣帳戶內要有足額的外幣,不僅能省下信用卡結帳的手續費,又可避免現金攜帶過多導致遺失或者被搶的風險。 選對信用卡,多賺現金回饋 第四,刷卡前先看現金回饋。出國避免攜帶太多外幣,信用卡就成為出門在外最好的消費工具。然而在國外以信用卡消費時,會依結匯日的大盤匯率轉換成新台幣,再加計信用卡國際組織的一%作業手續費,及銀行的○.五%手續費,因此只要踏出國門刷卡一筆,就要額外負擔一.五%的額外成本。 因此,消費者可以先了解各家信用卡的優惠,透過海外現金回饋,補償這筆額外支出。例如元大銀行的鑽金卡在海外消費最高享有二.二%的現金回饋,國泰世華現金回饋御璽卡、台新銀行的商務白金卡也有二%海外消費現金回饋。加上農曆春節來臨,各家銀行莫不加碼現金回饋,最高甚至上看三%,不僅讓時常出國消費的旅客免除手續費困擾,甚至還倒賺了不少。 第五,雙幣信用卡免匯兌風險。去年四月,金管會開放美元、歐元和日圓三種幣別的信用卡業務後,玉山、中國信託、兆豐銀行和國泰世華銀行陸續推出美元雙幣信用卡。 玉山銀行副總經理林榮華表示,海外消費以新台幣結算,通常隱含匯兌風險,而雙幣信用卡讓本身就有美元、日圓等外幣戶頭的旅客,直接從帳戶中扣款,省下匯兌成本。 而旅行回來之後,手中如果還有多餘外幣,陳有忠建議不要再存回新台幣,否則光是手續費又被多剝一層皮,玩多少就花多少才是最實惠的旅遊方式。 在匯市劇烈波動的一年,從外幣兌換到信用卡消費,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消費方式,才能玩得盡興又划算。 【延伸閱讀】海外刷卡現金回饋,最高上看3%—各信用卡加碼內容 ■ 元大銀行卡別:鑽金卡海外消費現金回饋:2.2%加碼內容:今年第1季日本、韓國消費達新台幣2萬享3%現金回饋;第2季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消費達新台幣2萬享3%現金回饋 ■ 國泰世華卡別:現金回饋御璽卡海外消費現金回饋:2%加碼內容:5月底前海外消費達新台幣1萬元再享海外消費1%回饋,最高可達3%現金回饋 ■ 台新銀行卡別:白金商務卡海外消費現金回饋:2%加碼內容:每筆消費2%無上限回饋 ■ 華南銀行卡別:旅鑽個人商務御璽卡海外消費現金回饋:1.6%-1.8%加碼內容:消費超過5萬元,可享1.8%海外回饋金 ■ 兆豐銀行卡別:利多御璽商旅卡海外消費現金回饋:1.6%加碼內容:新卡友核卡後12個月內國外消費現金回饋最高2% ■ 台新銀行卡別:昇恆昌聯名御璽卡海外消費現金回饋:1.5%加碼內容:每期帳單回饋上限最高1,500元 資料來源:Money101整理:夏嘉翎 | ||||||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4-22 13:40 編輯 港股High不停,到底多少解放軍過江? 導論:港股3、4月份的行情已經賺足了眼球,不管你參沒參與,收益就在那里,不管你相不相信,漲幅就在那里。當你45度仰望恒生綜指漲幅時,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曾經資金從哪里來(遊擊隊從哪里來)?將來內地又會有多少資金過來(有多少解放軍會過江)?恒生綜指的歸宿又是哪里?數據說話,小編梳理了三月初來的資金與指數的相關數據,並對將來有多少解放軍過江做了一些在嚴謹假設基礎上的合理估計。 資金從哪里來 如下圖,3月中旬至今港股走勢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3.13-3.20、3.24-4.2以及4.8-4.15。 ![]() 第一階段(3.13-3.20):觸底回升,外資流入 這一階段恒生綜指漲幅2.5%,上漲原因有二:一是指數觸及120日支撐線,觸底反彈;另一個原因是外資流入,間接表現在港幣匯率上,期間美元兌港幣跌幅0.1%,即港幣走強。而資金流入港市,一般有兩個渠道,一個是滬港通渠道,這是新增的,特殊的制度安排使得其對港幣匯率影響極小;另一個是傳統渠道,需要換匯(不管是美元還是人民幣),這個渠道對港幣匯率的影響較大。 ![]() 對於全球配置的大行來說,港股估值仍然是一個“宇宙窪地”,09年始恒生綜指觸底回升,至今的走勢是一個持續走強的過程,因此外資大行配置港股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這一階段外資的加大流入可能與深港通預期以及A股強勢行情有關。 因此可以認為第一階段恒生綜指的走強是港股自身性走向掀起的一個小浪花,而外資配合流入隱約可以看到外資大行對深港通預期和A股強勢行情下港股後市的積極預期。 第二階段(3.24-4.2):港市資金回撤,地方遊擊隊自high停不下來。 這一階段恒生綜指漲幅4.55%,滬股通由每日凈流入10億人民幣急轉為每日凈流出10億人民幣,即每天有10億人民幣由A股回撤到港市,而港股通則由每日凈流入2億人民幣劇增至每日10億人民幣。同時,這一階段港幣兌人民幣反而有一定的跌幅,即港幣相對人民幣走弱,在資金流向層面可以解釋為人民幣撤離港市。 外資在這階段持觀望態度,美元兌港幣數據在這階段沒有發生較大的變化。因此,從匯率數據上看,幾乎沒有資金從滬港通以外渠道進入香港,這一階段從大概率上可以解釋為原有投資者的自high行為(滬股通資金回撤+加倉),而從成交量上看,恒生綜指成交額從年初日均400億放量到600億。 ![]() ![]() 第三階段(4.8-4.15):香港地方遊擊隊打配合,解放軍先頭部隊攻占山頭 這一階段恒生綜指漲幅10%,港股通資金日凈流入由上一階段的10億人民幣劇增到40億人民幣,而滬股通日凈流出資金(即回撤資金)由上一階段的10億人民幣略增至12億。同時,這一時期港幣兌人民幣上漲明顯,港幣相對人民幣走強,暗示通過各種渠道進入香港的內地資金劇增。 因此,這一階段的主力為解放軍的南下先頭部隊,而香港地方遊擊隊僅僅打個配合。 有多少資金已經江 內地資金過河有三個渠道,港股通、QDII和其他渠道。滬港通由於存在特殊的交易和結匯制度,對港幣匯率影響較少;而QDII和其他渠道都需要兌換港幣進入香港市場,對港幣匯率影響巨大,因此可以通過香港金管局的資金註入推算出這部分大致的數額。 ![]() 假設滬股通凈流出資金都回到香港市場,因此不妨定義這麽個一個指標:港市日資金凈流入(滬港通渠道) 港市日資金凈流入(滬港通渠道)=港股通日資金凈流入+滬股通日資金凈流出 按照這個口徑計算,3月24日至4月15日,一共有437億人民幣資金過江南下到香港(包含滬股通的回撤資金),折算為540億港元。 ![]() 同時根據香港金管局近期披露的數據,4月10日至4月15日,金管局已承接44億美元沽盤(341億港元),即近期進入香港的外資大概為341億港元。 因此,預估的數據如下: ![]() 也就是說,解放軍只用了540億港幣的先頭部隊就把恒生綜指炒翻天,後市會有多大的漲幅,想象空間巨大。 以後內地可能會有多少資金過江以後內地可能會有多少資金過江是本文小編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如上文所述,在現有制度下,內地資金過江主要依賴兩個渠道:滬港通(將來還有深港通)和QDII(不說其他渠道是因為很難統計) 。現在我們分開來講,預估每個部分可以進入香港的資金會有多少: QDII渠道: 截至3月26日,外匯局一共批準了899.93億美元的QDII額度,2014年年末增加66美元。現在做出兩個基本假設: 假設1:每季度QDII額度增加66億美元(與2015年1季度相同),即本年新增198億美元額度; 假設2:截至3月26日,QDII額度已經使用60%,即可使用額度為360億美元; 基於以上假設,可供使用的QDII額度將為558億美元。 ![]() 滬港通(深港通)渠道: 中金發布報告稱,港股通還剩下約1800億元額度待用,即將宣布的深港通可能會有3000億元額度,因此港股通渠道可能有4800億人民幣的額度。 因此,預計內地可能流入資金為: ![]() 總結:根據我們的判斷,樂觀情況下,近期內地可投入港股的資金將近5200億港幣,相對於已經過江的700億資金,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因此,同誌們,安心守好自己的籌碼,大部隊馬上會到來! (轉自港股頭等艙,數據來自Wind,國家外匯局等)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
夏普液晶部門持續虧損,去年度就大虧五九四億元新台幣,因此正在考慮如何善用外部資金,但是花落誰家?會是台灣的鴻海?還是日本官民合資成立的JDI,公司?國內外都在密切關注中。 「關於那件事,現在不是適合發言的時候。」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留下這句話後,就飛離日本。十月的第二周,他都在日本度過。 就在郭台銘赴日之前,夏普剛提案要在十月把液晶事業獨立出去,並讓鴻海取得過半的股份;但多家媒體報導,據傳鴻海也找了蘋果一起投資。
郭台銘在這當下來到日 本,原本大家認為,他會和夏普社長高橋興三,以及夏普的主要往來銀行三菱東京UFJ 銀行及瑞穗銀行的幹部碰面。 妙的是,郭台銘沒和這些人碰面就回台灣了。開頭的那句話,就是他回答《東洋經濟週刊》記者的提問,這次行程,似乎是為了和其他日本企業談生意。
談復合郭董擬找蘋果助陣 不過,五月他因相同的目的赴日時,不但親自走訪銀行幹部,也表達希望協助夏普的意願。為何這次他就這樣回台灣了呢? 關於夏普的液晶事業,仍一再充斥各種猜測性的消息。 這也難怪,夏普在上年度(二0一五年三月底止)最後虧了約二二00億日圓(約五九四億元新台幣),還是透過債務股票化(DES),也就是重新整理人力與資產後,才勉強免於破產的。但公司的重建之路,目前看起來依然沒進展。
本年度第一季(四到六 月),由於液晶事業的不振,虧損三三九億日圓,再次傷到因為DES而改善的自有資本。 預計在十月底發表的上半年度(四至九月)業績也是,雖然公司原本預計可在合併報表下有營業利潤,但業界人士評估,很可能繼續虧損下去。 七月底,高橋社長針對出售液晶事業等活用外部資本的手法,明確表示「正在考量其可能性」,一反過去一向否定的態度。假如上半年依然未能由虧轉盈,「為爭取主要往來銀行與股東的理解,也會被迫在發表財報的同時,提出一些重建策略。」一位市場人士認為。 其中,外界認為最有可能的選項,就是鴻海對夏普的液晶分公司出資。高精密面板的生產技術對鴻海來說,很有投資價值。雖然鴻海接蘋果iPhone的組裝單,但液晶仍未能內製化,目前是向夏普、日本顯示器JDI,(Japan Display Inc.)以及韓國LG顯示三家公司調貨。
鴻海旗下的群創光電也生 產液晶,兩家公司在高雄投資共約四千億日圓,興建生產智慧型手機用液晶的新工廠。但群創的液晶未獲iPhone採用,因此供貨給蘋果的夏普,甚受鴻海青睞。
但「鴻夏戀」仍有諸多阻 礙。一二年夏普陷於經營危機時,雙方曾商議由鴻海出資給夏普母公司,後來由於夏普的巨額虧損等因素,計畫告吹。 對夏普經營團隊來說,那時的芥蒂到現在還很深。再者,夏普內部也傳出擔心技術外流,以及擔心能否維持雇用的聲音。
新勁敵JDI有官方靠山 找蘋果共同出資,就是為去除芥蒂及擔憂而做的。鴻海相關人士說,「假如光由我們出資,夏普的反對意見很多,包括怕技術外流等。但如果再加上大客戶蘋果,對很多人來說,應該會比較容易接受。」 過去蘋果也曾針對日本龜 山第一工廠等夏普的液晶生產設備提供資金援助,不過,出資就是另一回事了。雖然鴻海態度積極,而蘋果會不會答應仍是未知數。 但如果鴻夏戀成局,JDI,這家面板製造商就會受到打擊。JDI,是官方投資基金的產業革新機構,INCJ 主導下,由索尼、東芝及日立製作所的液晶事業整合而成的製造商,主要營收來源之一就是iPhone用的液晶。鴻夏戀若實現,搶走iPhone用液晶的市占 串,JDI的業績可能將驟減。因此,也有人認真在討論JDI,與夏普整合的方案。 左右此案走向的是JDI,的大股東(出資比率三五.五%》INCJ,其執行幹部暨兼任JDI,董事(非常任)的谷山浩一郎,曾表達出希望液晶廠商重整的強烈期盼,因此INCJ很積極談整合。
但最大問題在於《獨占禁 止法》。夏普JDI與LG 顯示已寡占了iPhone等高精密中小型液晶市場,有些地區可能會因為整合而觸法。這時會變成其中一方的工廠,要先出售給第三方。
收購金額也是討論重點之 一。由於夏普陷於經營危機,目前液晶面板的售價低於其實力,再加上零組件的進貨價又變貴,因此收購的話會很難鑑定資產,「對收購方來說,恐怕會覺得免費收 下也行吧,」一位證券分析師指出。但對夏普來說,賣掉液晶事業既是去除虧損的好方法,又能同時拿到現金。若以「免費收下」的角度交涉,夏普不會輕易答應 的。 無論是鴻海或INCJ,要進入實際交易,還有許多阻凝要克服。
譯者 江裕真 |
我們不只賣產品,還賣服務,我們可以往前幫客戶做供應鏈管理,將來還會發展供應鏈金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今年的股東會上,揭示了不甘只是代工大王的轉型之路。 郭董的布局像八爪章魚展開,舉凡最火熱的工業四.○、機器人、電動車、電商,甚至在日月光與矽品之爭軋一腳。 軟銀今年開賣的機器人Pepper,是鴻海代工,預售搶購一空;郭台銘也搭上騰訊這個互聯網巨頭,進攻車聯網,再搶電動車的一席之地;過去幾年在飛虎樂購與賽博數碼投資失利的電商夢,郭台銘今年也打算雪恥,將旗下「富連網」從天貓旗艦店,移回自身的網站,展現衝刺電商的決心。 今年夏天,他一個月去了兩趟印度,見了總理莫迪,宣布投資印度十年計畫;相較廣達董事長林百里、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幾位同期的電子老闆,這一年來顯得低調,鴻海一整年在科技版圖上插旗不斷,郭台銘的征戰雄心,片刻未曾停歇。 撰文 / 周品均 |
講話最沒特色,卻是韓國最受歡迎、令人信賴的主持人,劉在錫不靠煽動言詞逼來賓打開話匣子,反靠聆聽讓人安心的侃侃而談。 「說話」是傳達自己想法最簡單也最直接的方式,也是他人可以將想法傳達給我們最容易的方法。 想像一下,和一個聽不懂你的話的人見面時那種鬱悶的感覺吧!是不是憋出一肚子氣呢?再回想一下當你有想要說的話,卻無法好好表達出來的時候吧!是不是悶得像快要死掉了一樣呢? 「說話」雖然是最常見的溝通方式,但真正把「話」說得好的人卻比想的要少很多。 學習劉在錫的說話方式,可以為這種能言卻不善道的人帶來很大幫助。 對一個國民MC(編按:主持人)來說,最重要的資質,無庸置疑的就是「口才好」。不過,光看演藝圈就有這麼多表達好手們。不過比起這些人,為什麼我們真正要學習的,是劉在錫的說話方式呢? 他說話風格平易不善言辭的人也能輕鬆學 最關鍵的原因,是劉在錫講話的時候沒有「特色」。他的說話術不帶有太多的個人色彩,是不管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平凡又普遍的對話。平凡人說話的時候不太可 能像金九拉一樣馬上切入要點,或是像盧弘喆滔滔不絕的說出那些個人特色的話語。融合個性和特徵之後產生的說話方式,不是想模仿就模仿得來的。 相反的,劉在錫平凡的說話方式,是任何人都可以學習而且可輕鬆說出口的說話方式。因為這些話並不特別,一般人使用的話也不太會有違和感。大家都可以輕鬆說出口,並且也不難運用在日常生活上,是劉在錫說話術的最大優點。 他天生聲調搞笑靠正確咬字增加說服力聲音越低沉、說話速度不快,聲調維持在適當的強弱時,聽者對說話者的信賴度會上升。然而,劉在錫聲音較尖銳,語氣聽起 來有點吊兒郎當,他說話的聲音或語氣非常適合製造笑果,但從給予大眾信賴度與說服力層面上來說,是相當不利的,身為需要將娛樂效果和說服力的比重均衡分配 的國民主持人,這也曾經是劉在錫需要克服的問題。不過,劉在錫透過運用標準的字詞(編按:精確的用詞與正確的咬字發音)說話,逐漸克服了這個缺點。就算語 氣有點漫不經心,但因使用標準詞語,為他所說的話增添不少分量。 劉在錫的話很多,不過只有在需要自己一個人講話的時候,他才會說這麼多話。在與人交談的時候,他會減少自己說話的量,讓對方可以充分的說出想說的話,這也是人們喜歡和劉在錫說話的原因。 溝通不是一個人自言自語可以完成的事,聽別人說話,也說出自己想說的話,再傾聽對方說的話,雙方透過這樣的過程互相了解;按照自己希望的樣子慢慢引導對 方,使雙方在這個過程中都能厭到滿意,這就是溝通。所以溝通的首要之務,就是先將對方引導到溝通的情境中,之後才能開始進行訴說和聆聽的交流過程。 劉在錫為了引導對方說話使用了多樣的技巧,在所有方法中,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聆聽」,聆聽是溝通成功之母,劉在錫在這方面做得比很多人都優秀。對方說的 話,他盡可能的一句不漏,甚至連自己說話的時候也一邊聽其他人在說什麼。不管對方說得有不有趣,他都有認真傾聽別人說話的好習慣。劉在錫到底有多麼擅長傾 聽呢?看他主持的實境節目,我們就可以輕易了解。 《無限挑戰——雨天特輯》裡,鄭亨敦對著吉說:「你真是一個天生就很無趣的傢伙欽!」劉在錫聽到這句話,馬上做了反應:「天生就很無趣的傢伙。」他將鄭亨 敦講過的話再說了一次,藉由強調這句話,把吉塑造成一個「天生無趣」的角色。正在進行遊戲的劉在錫,是很有可能漏聽鄭亨敦這句話的,在實境節目的特性上, 也不可能對所有參與藝人說的話做出反應,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他沒有忽略掉那句話,還藉此塑造出一個角色。 聆聽他人說話真的是一件這麼了不起的事嗎?事實上我們都會聽別人說話,這是再當然不過的事了,但真正的問題從聽了別人說話之後才開始。就像前面提到的一樣,比起聽別人說話,人們更喜歡自己說話,所以聽完對方說話之後,該我們回話的時候會使我們想說話的欲望爆發。 「少女時代好漂亮喔!」 「我以前和Sunny。是朋友。」 以上的對話是很正常的反應,因為說到少女時代,自然就會產生想強調以前認識Sunny這件事的欲望。這就是典型忽略對方話中所想表達的意思,只忠於自己想說話的欲望的結果。以這種方式繼續對話下去,對方容易感到無趣。 他懂得美化對話引發來賓談話欲望 然而劉在錫卻不是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是盡可能的說出可以回應對方的話。他聆聽的技巧就是:聽對方說話,說出與對方說的話相應的回答。 「少女時代好漂亮喔!」 「哇?你的眼光很棒!真的很漂亮對吧?你覺得誰最漂亮呢?」→劉在錫式的反應。當我們感覺到我們說出來的話,被聽話的對方重複並且重新包裝過,我們更容易 想要繼續說話,也就是說,當對方附和你並且對那個話題感到有興趣時,說話的人會更安心的開口說出自己想要說的話,也會更積極的進入溝通的情境中。 劉在錫聆聽的功力,有時候更像是一種偏執。有一次金泰希上《來玩吧》這個節目時,對某個東西感到好奇,很小聲的問了一句。劉在錫聽到這句話之後,立刻就 說:「泰希小姐好像真的很好奇,還小聲的問『逗要怎麼做』呢,」他馬上解釋了當時的情況。連很有可能聽不太清楚的一句話都不放過,還有對每個人說的話都表 現出興趣、並且重新美化過的對話方式,是讓不常上節目的藝人放心的上節目的原因。 想說話的時候,稍微忍住,仔細的再聽一次對方要說的話才是好的「溝通」的基礎。只要能做到便可以完成一次不錯的溝通;如果可以再做出對方喜歡的反應,便可 以完成一次完美的對話。稍微收斂一下自己想說話的欲望,讓對方想說話的欲望得到滿足,設置好一個使對方可以說出所有想說的話的環境,這就是我們可以向劉在 錫學習的溝通方法。 來函照登 針對本刊一四七〇期,第六十八頁,<東南亞生鮮電商 搶賺台灣人買菜錢>一報導,吉甲地好市集股份有限公司來函澄清如下: 本公司創立五年來,致力於網路行銷推廣在地好物,先後獲頒經濟部金網獎即時大企業金鉅獎,然因本公司考量營運狀況始終未能轉虧為盈,為重新審視營運模武及 經營方針,乃決定暫停營業,除於一〇四年十二月底先向農委會主管報告暫停營業的決定,並於一〇五年一月四日以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向全體會員、供應商及合 作廠商公告上情,同時於網站公告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九日後暫停營業通知——吉甲地致會員與供應商合作夥伴之公開信,詳細說明暫停營業之理由,並對善後處置 做妥適之交代與安排,以確保所有會員及供應商之權益,不致受有絲毫損害,期待於不久將來能再為消費大眾提供服務。 |
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歷年來,春節都是各大保健品企業年度PK的主要戰場,在今年的大戰中,補鈣類保健品成為了最終黑馬,牢牢占據了各大電商、零售網絡的銷售榜首。
每年30%的增長速度
來自天貓醫藥館的銷售數據顯示,在春節期間的保健品銷量之冠是湯臣倍健的液體鈣軟膠囊,月成交量達到3.2萬筆。而在京東商城和亞馬遜,哈藥三精牌葡萄糖酸鋅口服液(藍瓶)、哈藥六牌鈣加鋅口服液以及善存複合維生素片持續熱銷。在2015年拿下“雙11”行業銷量第一的康愛多連鎖藥店,近一個月以來,健力多系列補鈣保健品、康美中藥飲片系列產品以及同仁堂滋補系列均成為熱銷產品。
補鈣類產品正在取代傳統的複合類營養品,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歡迎。
補鈣類保健品牢牢占據各大電商、零售網絡的銷售榜首(網絡資料圖)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的調查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5年,我國鈣劑市場規模增長了2倍多,今年這一數字仍在不斷擴大。
業內人士指出,伴隨著“運動熱”、“老齡化”、“二胎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在未來幾年,鈣劑產品將依舊保持可觀的增速。
中國保健品協會保健品應用推廣工作委員會會長尹誌超此前表示:“2014年鈣劑市場銷售額近160億元人民幣,保健品市場每年都以30%增速在增長。”而根據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補鈣保健品市場行情動態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補鈣品市場銷售額在前幾年就已達到120億元人民幣。
藥企布局
增速30%的市場讓外資、國內藥企巨頭垂涎,尤其對於近幾年飽受基藥降價、仿制藥痛苦爭奪的化藥企業來說,轉型做補鈣類的OTC產品成為了最優的出路。
以去年底斥資26.46億人民幣重組收購康遠制藥的振東制藥(300158.SZ)為例,此前,振東的主要產品均為中藥腫瘤藥物,董事長李安平對記者透露,此次高價收購鈣劑產品企業康遠制藥,目的就是為今後轉型補鈣類保健品市場打下基礎。
不僅僅是國內的上市公司,外資藥企同樣對鈣類保健品市場虎視眈眈。去年6月,輝瑞宣布在蘇州投資9500萬美元的新廠正式破土動工,該新廠區將主要生產鈣爾奇、善存系列健康藥物產品。
“輝瑞健康藥物部在過去六年的增速均為雙位數,其中主力品牌就是鈣爾奇和善存。此次新建的蘇州工廠將主要用於布局輝瑞的健康業務,滿足不斷增長的國內外市場需求。” 輝瑞健康藥物部大中華區總經理蔡寶光此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價格水漲船高
補鈣類產品銷售量開啟高增長模式,在種類不斷增多的同時,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過去十幾元一罐的鈣片產品如今在市場上難覓蹤影,而號稱“補鈣效果最好”,同時也成為今年鈣類產品銷售翹楚的的液體鈣軟膠囊相較其他劑型,價格更是高出了近三分之二。
“今年補鈣類產品尤其熱銷,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運動風的興起,受眾現在對骨骼健康的重視程度相較以前有所增加。”一位外資保健品銷售的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在他看來,節日的送禮需求以及城市白領運動需求的高端屬性決定了現如今不少補鈣產品的“高端定位”。
而對於企業來說,廣告投入則成為了漲價背後的主要推手。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哈藥集團“藍瓶的鈣”無處不在電視廣告,其實早在2003年,為了取得央視黃金時段的廣告席位,哈藥付出的代價就已經高達兩億元人民幣。而在去年趙薇主演的電視劇《虎媽貓爸》中,鈣類保健品牌迪巧為做深度植入,也付出了相當昂貴的代價,根據業內人士透露,如今保健產品如果想做電視節目的冠名、贊助以及配套推廣,沒有兩三億根本就做不下來。
根據哈藥集團在今年2月6日公布的2015年財報,2015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8.56億元,其中歸屬於保健品類的銷售收入為5.57億元,但反觀其銷售成本,以保健品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廣告宣傳費卻高達2.38億元,接近保健品總銷售額的40%。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隨著力霸集團創辦人王又曾在美國車禍身亡,他所剩餘的十五年通緝時間、被起訴的十四項刑事罪名、被求處的三十年刑期外加十七億元罰款,以及掏空力霸、東森媒體七三○億元所留下來的百億元起跳呆帳金額,恐怕也都跟著灰飛煙滅。從縱橫政商到客死異鄉,八十九歲的王又曾,最後的命運頗具警世意義;而家族事業版圖的今昔對比,同樣令人不勝唏噓。 全盛時期,王又曾掌控五家上市公司,集團橫跨金融、製造、電信業,最高市值五千億元。現在論及王家事業版圖,僅堪討論的是四子王令麟所掌控、市值四十億元的東森國際。而目前東森國際又正積極處分電視、土地與飯店等資產,事業版圖持續縮水。 為了專注電視購物與新媒體事業,近年東森國際不停變賣資產,其中最受矚目的待售資產為東森電視。持股二一.?三%的東森,去年搭上私募基金凱雷獲利了結便車,原本打算以交易金額一八三億元賣給私募基金美國DMG娛樂集團執行長丹密茨。不料,此樁交易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遲遲未審,原本預計今年第一季拍板定案,如今購併案能否通過仍充滿變數。 此外,原本打算興建媒體園區的關渡土地,去年本已談定以八十至八十五億元賣給外資,沒想到又因無法獲得金管會同意,導致交易案告吹。除了上述資產,列入待售名單的還有楊梅度假酒店與海洋溫泉酒店等旅館事業。 整體來說,扣除待售事業,東森國際未來版圖將僅留存散裝航運本業,以及零售購物、網路媒體等,對比當年家族盛世,景況的確落寞許多。 今年第一季東森國際每股稅後虧損○.?三九元,較去年同期的虧損○.?六三元有所改善;但公司營運能否隨著王又曾的離世擺脫此前種種陰霾,王令麟的挑戰仍然不小。 撰文 / 梁任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