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韓服上位樓上店半年回本

2011-5-5  NM




開時裝店首要捕捉潮流。今年街頭 熱話非韓牌時裝莫屬,不但獲時裝達人徐濠縈力撐,更打入中環高級時裝百貨店Harvey Nichols。去年五月,三十一歲的黃綺華(Eva)食住「韓流」,伙拍三名表姐妹,合資十七萬,在中環開設樓上鋪Le Collection賣韓國衫,主攻區內OL,半年未夠已回本。創業路出奇順利,但背後其實充滿隱憂,競爭急增、客源狹窄,不但難以再發圍,更隨時拖垮小 店。本刊找來擁有七間分店,月入五十多萬的時裝店chapel老闆楊偉雄(Luke),為小店拆局把脈。

「我哋同好多香港人一樣,打工打到悶,想搵盤生意做吓,諗過做食肆,但無人有經驗;跟住就諗賣衫,傾傾吓發現大家衣櫃都有唔少韓國衫,就決定賣韓牌;地鋪 太貴,怕風險大就揀樓上鋪。」Eva幾句話便總結了開鋪始末,是典型的新丁創業故事,從興趣、能力出發,見步行步。甫開張,靠打「友情牌」加新鮮感,一個 月做二十萬元生意,半年不夠便回本,但蜜月期很快結束,生意額回落至十萬元左右,每月雖有四、五萬元盈利,但在競爭越趨激烈下,隨時變炮灰。已有十多年時 裝零售經驗的楊偉雄(Luke),直言韓國服裝有得做,Le Collection起步正確,目前關鍵是如何從入貨、客源及選鋪上,利用現有優勢,衝破樽頸位,站穩陣腳。

OL熱捧 中價韓牌上位

Le Collection的客源主要是二十至三十來歲的OL,為配合她們上班之用,鋪頭售賣的時裝以斯文、簡約設計為主,多為鬆身及立體剪裁,甚少誇張、性感 款式,有過半數的貨品是容易配搭的連身裙,「連身裙無咁易起皺,朝早起身一笠上身就返得工,十分方便。」全職打理鋪頭的Eva解釋,曾是廣告營業員的她, 和另外三位任職 會計、銀行及公關的老闆兼表姐妹,本身就是OL,從自身出發,不難捕捉顧客心理。Eva和表姐Loretta幾乎每個月都會飛到首爾入貨,另每星期向香港 韓牌代理睇相入貨;「本地代理提供嘅款式較大路,為增加競爭力,一定要親自去東大門搵一些特別款式。」Eva表示,位於東大門的四個商場,如UUS、 APM、Designer Club及NUZZON,一到夜晚就轉做批發,由晚上八點營業至翌日清晨六點,兩人每次都花兩晚通宵「尋寶」。每逢三、四月及十月等轉季日子,入貨量是平 時的一倍,約四、五萬元。Eva指,中價韓服OL最受落,因此店內定價大多在一千元以下,四、五百元佔大多數,毛利約八成。「貴過一千元,客人寧願買歐洲 衫。」店鋪的入貨準則是款多量少,每件貨只會入三至五件。「客人最怕撞衫,而且韓國時裝換款速度好快,每個星期都有新款,入得多分分鐘賣唔晒。銅鑼灣、尖 沙咀嘅鋪頭好快轉款,如果我仲賣緊舊款,客人好快悶。」每逢季尾,賣不清的貨,會以三、四折的價錢散貨。

Luke評語

「以OL為目標顧客群做法可取。一來消費力高,二來韓國衫剪裁較鬆身,能把手臂、肚腩及臀部的『鬼祟肉』遮住,至啱怕肥嘅OL。除了連身裙,不規則、剪裁 特別的大件頭闊身T恤,都深受OL歡迎。韓國衫質料唔差,但車工較遜色,要花多些功夫做『後勤工作』,包括剪線頭及熨衫,價錢牌也可自行設計,即使客人喺 其他鋪頭搵到同款衫,亦唔怕貨比貨。」

五十客包攬八成生意

上週五,午飯時間,中環街頭人流如鯽,Le Collection卻十分冷清,一個客人都沒有。對此,老闆Eva不以為意道︰「今日星期五,OL都掛住收工去玩,天氣又唔穩定,邊有心情 shopping。」事實上,Le Collection主要做熟客生意,在幾乎零宣傳下,全靠口碑及朋友介紹新客。「初時都有請人派傳單,但成效不大,反而facebook專頁變咗留客渠 道,OL個個都有facebook,返工第一件事可能就是開facebook。」Eva笑言。鋪頭索性連會員制都沒有,facebook專頁內約九百個 「朋友」,便是會員,有九折優惠,其中有五十名忠實擁躉,幾乎每星期都來幫襯,撐起店鋪八、九成生意。每當有新貨,Eva和鋪頭的店員兼表妹Vivian 就會充當模特兒,試衫並拍照,上載到facebook。Eva亦會記下每位熟客的喜好,每有適合對方風格的新貨時,會透過facebook私人訊息通知她 們,並附上照片。現店鋪有三成生意額是經facebook落單。「客人可留言留貨,先到先得,出面鋪頭未必間間有留衫服務,就算有都係一、二日,但我哋可 以留四、五日,一個星期都試過。」客人可親自上門取貨,或將錢存入店鋪戶口,Eva再找速遞送貨上門,每次收取二十元,滿一千元就免費。

Luke評語

「樓上鋪人流唔會多,店鋪生死取決於熟客的去留,平時多與客人傾談,入貨時最好針對他們嘅風格,既確保銷情,又可增加客人忠誠度。配飾毛利高,可設專櫃。 另外,入貨時可順道購買些小禮物送給客人,如韓國嘅襪便價廉物美。單靠facebook難吸新客,可考慮針對性派傳單去寫字樓,或主動借衫予雜誌拍照。」

樓上鋪做試金石

Loretta和另外兩位股東Venus及Lilian是三姊妹,Eva和她們屬表姐妹關係,佔五成股份。店名Le Collection中,「L」代表三姊妹柳姓英文譯音Lau,「e」則代表Eva。面積約四百呎的Le Collection,位於威靈頓街及閣麟街交界的商廈四樓,窗外便是中環半山電梯。說是四樓,但大廈地下對上有層閣樓,因此客人來幫襯,要爬足五層樓 梯,對踩着高跟鞋的OL來說,頗為吃力。「我哋第一次做生意,預算三萬蚊租金,睇過附近嘅地鋪,租金閒閒哋要八萬元。咁啱呢幢大廈重新裝修完,成幢都係做 生意,唔會有住客揪住餸上上落落,間鋪又有落地玻璃及獨立廁所,月租只係萬五元,一睇就鍾意。」負責搵鋪的Loretta說。樓上鋪人流少,四位老闆於開 業第一個月,落力召集朋友來撐場。「我哋嘅朋友都係三十來歲嘅OL,好多收到風來幫襯,唔喺中環返工都專登走過來,一個月做咗二十幾萬生意,好到我哋都唔 敢相信。」Eva指,可惜蜜月期好快過,朋友逐一流走,「唔會再長途跋涉走過來。」店鋪每月營業額由第三、四個月開始回落到十萬元左右,數月來都只能打守 衞戰,難以拓展新客源。「三年租約,希望兩年後租約屆滿,可進軍地鋪或商場。不過,營業額得十萬元,分分鐘未夠交貴租。」Eva一臉兩難道。

Luke評語

「開地鋪先要做足市場調查,包括區內同類鋪頭嘅售價、產品,自己是否有特色貨搶客等。另外,商場或街鋪對貨源嘅穩定性及流轉性要求更高,現階段應先開拓更 多入貨點,搜羅唔同品牌,測試受歡迎度。中環地鋪租貴,但又做唔到週六、日生意,浪費租金,同樣租金應選擇尖沙咀、銅鑼灣。」

開業資料(05/2010)

租金*$45,000入貨$87,000裝修$30,000雜費$10,000總投資$172,0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03/2011)

營業額$120,000租金$15,000人工*$16,000入貨$40,000盈利$49,000*包括老闆Eva及一名全職員工

老闆Eva回應

1. 每件衫都做足「後勤工作」,並配襯飾物再上架。2. 配飾無分季節,不怕「責貨」,會入多些貨,但店鋪空間有限,不會設專櫃。3. 今年五月公司一周年打算買小禮物送俾客人,但未決定送什麼。4. 中環區派傳單成效始終低,靠facebook吸客效果好,而且免費。5. 客路主打中環的OL,轉地鋪會考慮同區,以免流失儲了一年的客。正物色金鐘海富鋪位,而銅鑼灣、尖沙咀地鋪競爭大,客路不同,未必考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48

揭秘80後董秘:畢業就上位 年薪7千?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52418.html

2009年7月,時代科技董秘董宋萍的出現,曾讓一眾媒體興奮不已。那年,董宋萍24歲,剛從浙江的嘉興學院畢業。

兩年過去,80後董秘已經密集出現,僅在浙江,就已有3位80後董秘,且都為女性,而這三家公司都系家族控股型民營企業。

2009年10月創業板開通後,80後董秘更是成批出現,目前已有近10位之多。

這些80後何以這麼年輕就出任董秘,他們有什麼特殊來歷?

時代科技董宋萍:畢業當年成董秘

「之所以被關注,說白了是年齡問題。」這是董宋萍對自己成為「明星董秘」的理解。

2009年7月28日,時代科技公告,董宋萍出任公司新一屆董秘。董宋萍,1985年12月出生,2009年畢業於嘉興學院金融專業。2009年6月20日,董宋萍取得董秘資格證書一個多月後,即出任時代科技董秘。即使到現在,董宋萍仍是A股最年輕的董秘。

「雖然今年剛剛畢業,但是在時代科技的工作已經將近一年的時間了,一年的時間裡包括在時代科技工作和參加董秘資格培訓班。」斯時,董宋萍這樣回應媒體質疑,稱自己可以勝任董秘工作。

時代科技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董宋萍成為時代科技董秘,與紹興老闆濮黎明成為時代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有關。

2009年5月18日,濮黎明控股的浙江眾禾投資有限公司受讓時代科技大股東時代集團持有的時代科技1100萬股。加上2008年12月受讓的3900萬股,浙江眾禾投資以15.54%的持股,成為時代科技第一大股東,濮黎明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濮黎明系紹興安昌鎮人,1966年出生,在濮家三兄弟中排行第二。濮氏三兄弟號稱安昌第一家族,濮黎明入主時代科技後,時代科技的高管幾乎都變成了紹興人,辦公地點也由呼和浩特遷到了紹興安昌。就是在這一背景下,董宋萍成為時代科技董秘。

但很少有人相信董宋萍無緣無故會成為時代科技董秘,有人甚至懷疑濮黎明是董宋萍的舅舅。甚至有記者找到了董宋萍的老家浙江省上虞市湯浦鎮,向董宋萍的家人和鄰居求證。查證的結果,董宋萍和濮黎明沒有任何親屬關係,也看不出兩人此前有何交集。

如今兩年時間過去,董宋萍何以成為時代科技的董秘,還是個謎。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貴為董秘,但董宋萍的待遇極低,2010年年薪僅1.72萬元。這或許與時代科技高管集體低薪有關,32歲的財務總監羅守偉,年薪亦只有1.5萬元。

「來自農村的我從小就學會自立,勤奮努力,認真對待學習,在大量實踐中學會待人接物的技藝和為人處事的道理。」這是董宋萍在一份求職簡歷中對自己的介紹。或許,從這裡能找到她成為董秘的一些原因。

浙江廣廈:兩任女董秘不到30歲

今年2月21日,浙江廣廈召開六屆二十次董事會,審議同意聘任包宇芬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秘書。

包宇芬,女,1984年出生,浙江杭州人,大學本科學歷,預備黨員,助理經濟師。2007年6月畢業於浙江大學新聞傳播學專業;2007年7月至2008年9月任職於浙江廣廈母公司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辦公室;2008年10月至今任職於浙江廣廈董事會辦公室。

因出任董秘未到一年,浙江廣廈未披露包宇芬的薪酬情況,包本人亦不願透露。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在擔任董秘之前,包擔任的是董秘助理一職。而不少上市公司,並沒有這樣一個職務。

包宇芬自稱擔任助理幾年間,已經對董秘的工作有了較多瞭解。談及27歲即出任董秘要職,包宇芬稱:「目前還在學習階段,肯定會有壓力,但應該可以把工作做好。」

事實上,包宇芬並不是浙江廣廈第一個年輕董秘。公司前董秘張霞擔任這一職務時,比包宇芬還年輕2歲。1979年出生的張霞,2004年5月擔任浙江廣廈董事、董秘時,只有25歲。次年12月,張霞還升任浙江廣廈副董事長。

張霞曾在廣廈控股的金華廣福醫院、廣廈建設集團董事局秘書辦、戰略發展部工作。出任董秘前的2002年11月,23歲的張霞即已出任浙江廣廈職工監事。

2010年8月27日,「因工作變動原因」,張霞辭去浙江廣廈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職務,由公司董事長彭濤代為履行董事會秘書職責,直到今年2月包宇芬接任。

伴隨董秘換人,浙江廣廈母公司亦出現變動。6月22日,浙江廣廈公告,經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第一大股東「廣廈控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更 名為「廣廈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樓忠福」變更為「樓明」。這似乎說明,樓忠福已經放手將龐大的廣廈集團,交由大兒子樓明掌舵。

亞太股份:27歲董秘年薪7000元?

同樣在浙江,2009年8月上市的亞太股份,亦出現80後董秘。

亞太股份位於杭州蕭山,上市時董秘為朱自平。朱長期在亞太股份工作,除擔任董秘外,還擔任公司辦公室主任。2010年9月10日,朱自平突然「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職務,並離開公司。

亞太股份的公告稱,公司將盡快聘任新的董事會秘書,在聘任新的董秘之前,公司董事會指定董事長黃偉潮代行董秘職責。

而此前的2010年6月2日,亞太股份剛剛續聘朱自平為公司副總經理、董秘,並聘任邱蓉為證券事務代表。

邱蓉,女,1983年生,大學學歷,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在泛信企業工作,擔任業務主管;2009年11月後在亞太股份證券辦工作,並在2009年12月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辦的董事會秘書資格考試。

2010年12月2日,就在朱自平辭職3個月後,邱蓉出任亞太股份董事、董秘。直到2010年年報提及這一內容,邱蓉幾乎沒有引起任何媒體關注。

如果說27歲出任董秘不是特例,那亞太股份年報披露的邱蓉「7000元」超低年薪,一定刷新了董秘的薪酬新低。有媒體統計,國內A股董秘的平均年薪為34.03 萬元,廣發證券董秘羅斌華的年薪甚至高達514萬,邱蓉的待遇何以如此之低呢?

7月19日,邱蓉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這是她不瞭解董秘年薪的含義給弄錯了。7000元是她擔任董秘到年底這一個月的薪酬,而她將之誤認為2010年的年薪。按此計算,其年薪當在8萬元以上。

「你最好不要報導,我不希望被太多關注。」邱蓉一再向記者表示。除了告訴記者自己為江西人,與亞太股份實際控制人黃來興、黃偉潮、黃偉中父子沒有任何關係,她甚至不願透露自己畢業的學校等信息。

華神曾云莎:31歲董秘熱衷微博

相對於前述三位浙江上市公司的80後董秘,華神集團的董秘曾云莎要有趣許多。

2010年5月13日,上海華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受讓上海同功投資有限公司、上海佑昌實業有限公司持有的四川華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而四川華神持有華神集團25.42%的股份,系華神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隨著上海華敏的入主,華神集團董事會進行了改組。今年4月1日,華神集團公告,37歲的四川華神董事長周蘊瑾當選公司董事長,31歲的曾云莎出任公司董事、董秘。

公開資料顯示,曾云莎,1980年11月出生,碩士,曾任職於上海萬盛龍邦實業有限公司、元祖(上海)食品有限公司、上海長揚投資有限公司。2011年3月10日剛剛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組織的2011年董事會秘書資格考試。

曾云莎曾任上海長揚投資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該公司註冊資金500萬元,成立於2007年6月。2010年3月,上海長揚將其持有的四川華神24%股份轉予上海同功,其後再轉給李曉敏控制的上海華敏,顯示曾云莎與華神集團董事長李小敏或有某種關係。

這位27歲就曾擔任投資公司法人代表的80後董秘,會是怎樣一個人呢?曾云莎兩個月前開通的微博,透露了一些秘密。

5月9日,曾云莎在開通微博並加V,其身份認證為「華神集團董秘」,簡介為「我以為我會是一名文藝青年,可人生不是想出來的」。

「文藝青年」曾云莎很討厭開會,其發佈的第一條微博內容即為:頭痛。還要開個頭痛的會,討論個頭痛的問題,結果必將是,更加頭痛。某天開完一整天會後,曾又發感慨:如果我成了殭屍,一定是坐著的姿態!

到7月17日,曾云莎已經發佈了30多條微博,粉絲超過6300位。在其發佈的微博中,既有自己的大頭照,也有做瑜伽和旅遊時的照片,即使在會議中,也曾發個小照片。

在這位80後董秘的微博中,不乏充滿童趣的內容,如6月1日兒童節的微博:臆想,又是臆想,哪門子熱你們臆想哪門,我不跟你們玩,我跟小盆友過節去!

一個討厭會議、充滿童趣的女生,何以成為要跟交易所、投資者頻繁打交道的董秘,或許只有曾云莎本人才瞭解背後的秘密。

天龍女董秘:曾為電視台記者

與董宋萍、包宇芬、邱蓉、曾云莎四位董秘半路出家出任上市公司董秘不同,有兩位80後董秘,早在公司上市前,即已出任董秘職務。

2010年3月,位於廣東肇慶的天龍集團在創業板上市,25歲的萬可此時已經在公司擔任董秘多年。

萬可,女,1985年出生,畢業於暨南大學,2006年曾任湖南衛視新聞中心記者。2007年後,22歲的萬可出任天龍集團董事會秘書及行政總監。目前,萬可與時代科技的董宋萍並列國內上市公司最年輕董秘。

據知情人士介紹,萬可與天龍集團實際控制人馮毅為湖南衡陽老鄉,經人介紹到天龍集團工作,但更多情況不詳。目前,萬可的年薪為12.4萬元,為董宋萍的7倍多。

與天龍集團的萬可一樣,新寧物流的董秘張瑜雖然年輕,卻已是公司的超級元老。

張瑜,女,1982年出生,是董秘中少有的大專學歷。2005年起,張瑜任職於蘇州新寧公共保稅倉儲有限公司財務部、上市辦,直到2009年10月新寧物流上市。目前張瑜年薪12萬元。

2000年6月即已上市的浪潮信息,也湧現了80後董秘的身影。2009年12月29日,經公司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同意李凱聲由於工作 變動原因辭去公司董事會秘書職務。經董事長提名,聘任李豐為董事會秘書。此時,1981年出生的李豐,剛28歲。李豐此番出任董秘,已有兩層鋪墊。 2007年5月,李豐任浪潮信息證券事務代表,2008年5月,李又出任公司財務部副經理兼證券事務代表。李豐的年薪與萬可、張瑜不相上下,為12.3萬 元。

創業板80後董秘云集

包括天龍集團董秘萬可在內,在高管團隊普遍比較年輕的創業板公司中,80後董秘所佔比例明顯比非創業板公司要高。

青島創業板上市公司特銳德董秘劉甲坤,是80後董秘中待遇較高的一位,其年薪為24.6萬元。

1980年9月出生的劉甲坤,2002年7月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在加盟特銳德前,劉在青島海爾工作多年,曾任海爾金融集團境外資本運作中心科員、 項目經理,青島海爾證券事務代表,曾參與海爾集團多項重大資本運作項目,「於資本運作、企業重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擁有較豐富經驗」。

2010年初,劉甲坤加入特銳德,隨後接替原董秘杜波(兼公司副總、財務總監),出任董事會秘書、辦公室主任。而此前的2009年10月30日,特銳德剛剛作為創業板的NO.1成功上市。

「很多人一提到80後首先想到的是朝氣和青澀,其實我也30歲了。」在接受青島媒體採訪時,劉甲坤對媒體聚焦80後頗有些不滿,表示自己願意把朝氣的一面帶進董事會工作。

另一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寶通帶業的董秘陳希,情況與劉甲坤有些相似。

1981年10月出生的陳希,畢業於蘇州大學廣告系,曾在無錫太湖傳媒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工作一年多。2006年1月,陳希加盟位於無錫的寶通帶業,2008年7月任寶通帶業董事會秘書兼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全程參與了公司的上市工作。

而像劉甲坤、陳希這樣的80後創業板董秘,還有不少,如萬順股份[的韓嘯、數字政通的陳睿、盛運股份的劉玉斌、騰邦國際的周小鳳(女)四位董秘,都出生於1982年。其中一位為海歸,兩位具有研究生學歷。

是青澀青年,也是上市公司高管。這些80後董秘帶給投資者的, 或許一半是質疑,一半是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96

新潮海味鋪 上位靠「發」

2011-8-25  NM




新一代家庭「煮婦」,白天上班, 晚上下廚,煎炒小菜猶可應付,鮑參翅肚就有心無力。四十二歲的黃紹華(Dilys)和五十四歲的三哥黃紹龍(龍哥)睇準商機,○七年九月於九龍城開設「好 東西」高級雜貨店,以代客浸發海味做招徠,兼賣貴價食材及零食,吸引各區「中產」師奶搵上門,旺季勁賺廿多萬,二百多萬投資,年半已回本。

上週四下午,幾個三、四十歲的少婦走進位於九龍城衙前塱道的「好東西」,負責收銀的黃太(Dilys大嫂)一眼認出熟客,笑着招呼道:「施小姐,又來買嘢 呀?」大哥黃紹彪和數名店員即埋位,「人釘人」服侍客人,大嫂則轉身走到店後的廚房,端出數碗花膠糖水予施小姐等人,熱情地說:「趁熱試吓。」記者上前做 訪問,大嫂插口道:「佢成日來o架,買親都過萬。」家住觀塘的施小姐,一臉受落地邊揀貨邊說:「我唔識煮嘢食,呢度會教埋我點煮,以前會買浸好嘅花膠,學 識咗就自己浸。」埋單時,大嫂又出馬:「呢款花膠剩番兩包咋,買唔買埋佢?」對方即「聽話」地再買了包花膠,VIP九折後約三千元。

闊太識吃唔識煮

在店鋪所見,客人大多三十幾歲的少婦,既想煮幾味給家人吃「威番次」,但對着「硬繃繃」的海味又苦無對策,就算位置「唔就腳」,都專程驅車來買。店內亦放 置了不少貓紙,教授炮製海味方法,不少客人都拿着貓紙揀貨。

老闆Dilys出身海味世家,現三哥仍有一家海味店,已退休的大哥黃紹彪更是海味行內的老行尊,退休後便和大嫂來「好東西」幫忙,負責海味加工部分。店內 有已發好的海味「水盆」賣,亦會代VIP免費發海味,以及代扣鮑魚服務。記者拿發好的花膠,請教人稱「大師姐」的飲食界名人麥麗敏,她摸過後指質素不錯: 「摸落有彈性,不像有些鋪頭用梳打粉發。」

雖然方便,但好東西的價錢較在同一條街的老字號金城海味為高,一斤大小相若的日本瑤柱,金城賣約千三元,好東西則賣約千七元,但後者包裝得體,大小色澤明 顯揀過,闊太都不介意多付點錢。

由於走高級路線,要一次過買滿八千元,或兩個月內買滿一萬元才可做VIP,有九折。開業時撞正「魚翅撈飯」的樓股高峰期,第一年已有三百多個會員,現增至 七百人。

七、八月是海味生意淡季,中秋後至農曆年最旺,店內最受歡迎的是貼上自家品牌標籤的南非罐頭鮑,佔海味類生意額的兩成。「我以前喺南非住咗半年,識得嗰邊 嘅廠,原本每次要訂一個貨櫃嘅貨先肯做,佢哋肯俾我減到五百箱(每箱二十四罐),一年訂兩、三次貨,我叫佢哋煮得腍身啲,客人鍾意買二十幾頭嘅當小吃。」 三哥說。

加價前谷客儲貨

每日坐鎮店中的Dilys,會細心記着客人的喜好,一有新貨即拿給客人試食。「開鋪幾時都係講人際關係啦!」Dilys笑說,有幾個熟客不時會打電話和她 聊天,講吃講八卦,「我每個月都會SMS(手機短訊)俾VIP,宣傳有咩抵買。」近年海味價格颷升,Dilys會在加價前發短訊提醒熟客。如果家裡雪櫃不 夠位,Dilys便免費代客存貨,店內擺放着數個大雪櫃,裝滿一包包寫上名字的急凍海味。「小財唔出,大財唔入」,海味毛利高達八成,店內經常以「試食」 引客上釣。「開鋪初期,我成日開罐頭鮑俾客人食,依家佢哋罐頭鮑當罐頭湯咁買啦!」龍哥笑說。這天,店內預備了一大煲花膠糖水予客人試食。每逢大時大 節,Dilys亦會為會員預備茶葉和曲奇等小禮物,逗得客人十分開心。雖說是雜貨店,但醬油、調味品等都是配角,利潤只有一至兩成。「來呢度買嘢嘅客人都 係貪方便,一定要賣埋煮海味用嘅醬料。」Dilys解釋。

買貨靠關係

人際關係好,不但可以儲客,更方便入貨。經營海味生意已三十多年的三哥,與不少海味批發店有交情,將賒數期由個半月延至三個月。龍哥自己的海味店和「好東 西」,會聯手大手入貨,降低入貨價,然後把最靚五分一貨放到「好東西」賣,「呢度啲人唔問價錢,最緊要覺得好食就得,客路唔同。」龍哥表示,他只會在過年 後至中秋前的淡季買貨,趁其他行家未睇清市場,價格較低時入貨。早前日本地震後,日本海參價格急升五成,他立刻大手購入澳洲海參,「日本貨升得咁勁,好快 大家就要搶買其他地方嘅貨啦!」龍哥當時信心十足,之後澳洲海參價格果然勁升。創業前,Dilys原是個人成長課程的導師,教授溝通技巧,但工作忙,私人 時間全失,因為自己鍾意吃,便轉行開設高級雜貨店。九龍城出名多「識食」之人,所以第一時間到九龍城搵鋪。現時地鋪連二樓共千四呎,月租五萬元,年多前續 約時加至八萬元。Dily指,做海味生意要「睇市吃飯」,○七年開業時,恒指衝上三萬點,店鋪每月勁賺三、四十萬,翌年金融海嘯,生意即急跌兩、三成,如 今即使旺季,生意額亦只是過往的一半。「你睇今日個市!又跌啦!就嚟跌穿萬八啦!」Dilys緊張道。

【開業成本】

(09/2007)租金:$150,000#入貨:$950,000裝修:$1,200,000▲雜費:$500,000*總投資:$2,800,000 #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連二十萬防盜*包括試食、出國入貨等費用

【營業成本】

(07/2011)營業額:$630,000租金:$80,000入貨:$300,000人工:$120,000#雜費:$70,000*盈 利:$60,000 #七個全職員工*包括員工膳食及試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73

衍生潮州佬 洗腦上位做一哥

2011-2-9  NM

將開奶茶賣到街知巷聞的衍生行,雖是地道香港品牌,卻經常被誤會為國產。原因很簡單。先看其洗腦式廣告陣勢,有穿古裝賣蟲草膠囊的小生馬浚偉,還有 光着上身打功夫賣護肝丸的甘草張國強,老土得來夠頂癮。再看老闆彭少衍,一口帶有濃重「家己冷」(自己人)口音的廣東話,頭髮油亮整齊,瞇眼一笑,模樣似 足內地高官。 十八歲從潮州來港的彭少衍,在藥廠從洗廁所、打雜做起,後來自立門戶,專門代理「無人識」的國產護理牌子,成功將澳雪、花世界、珍妮詩等國產品牌打入香 港,攻陷公屋市場。四年前轉型賣藥,主攻競爭最小的「小兒科」,打敗百年老字號登上一哥。現衍生每年生意額達三億元,白手興家,全靠一句座右銘:「人棄我 取」。


初次接觸彭少衍,坐在衍生位於元朗工業邨的辦公室,雖然有問必答,但從外表到答案,都正經八百,也就是所謂 的「悶」。攝影師最頭痛,彭少衍一拍照就端起樣子,不管用貨倉或藥廠來做背景,出來效果還是「悶」。終於,拖到聖誕節。記者隨彭少衍到湖南扶貧,才發現他 除了工作投入外,玩起來更放更狠。去到山區仍將頭髮「蠟」得一絲不苟的彭少衍,換上潮牌Evisu牛仔褲配Gucci皮帶,立即醒神起來。這次,他自備了 一支三公升裝芝華士北上,午飯已四處「乾杯」。晚飯見到當地官員,更扔掉小杯子,拿起二兩半小瓶,與女官員鬥喝白酒。十一時散席,官員已醉醺醺,意猶未盡 的彭少衍,還約記者到酒吧暢飲。 這扶貧之旅由軒轅基金會籌辦,除了彭少衍,同行都是香港藥房商會會員。他已第三次隨基金會到湖南扶貧,邀請他加入建校行列是仁愛大藥房的老闆鍾錦榮,「呢 個係我大佬,我哋識咗廿幾年,佢叫我做咩我就做咩㗎喇!」原來,彭少衍九六年創辦衍生行,做奶粉、洗頭水等批發,有次公司被爆格,損失十多萬現金,差點 「執笠」,得鍾錦榮無條件借出五十萬應急,自此以兄弟相稱。 雖是年做過億生意的大老闆,彭少衍人前人後都以「彭仔」自稱,人緣好、人脈廣。過時過節他都專程找人用公司名寫作祝賀詩句,親自發短訊予各界朋友,農曆年 就有﹕「喜象連綿穹蒼衍,樂韻千千貫眾生……」彭少衍亦是推銷王,手提電話的鈴聲是公司主題曲﹕「有至愛衍生行,無論內或外都可見……」在內地「劈酒」, 更帶備自家出品的護肝丸,在席上邊介紹邊狂飲。

開奶茶一哥 月賣十萬盒
做代理出身的彭少衍,試過賣即食燕窩、雞精等 保健食品,「嗰陣興嘛,人賣我又賣,但一樽靈芝蟲草六十粒,人哋有牌子嘅賣一千元,我哋無人識就賣三百,利潤得一成。」想跟風卻鬥不過老字號,沙士後,○ 四年他決定轉行做中成藥及保健品,「香港品牌,有品質保證,係最大優勢。做人跟班好辛苦,要做一啲人哋做唔切嘅嘢,做藥要申請,想跟都要兩年。」 當時行內競爭最激烈的是成人及老人中成藥及保健品,彭少衍自知「本小、經驗淺」,於是轉而發展行內最不重視的「小兒科」。「都市人繁忙,很少自己煲中藥, 但小兒產品唔同,無得飲你就好頭痛,佢無得瞓,你都無得瞓。」於是,彭少衍投資六百萬夥拍本地中藥廠,出產保嬰丹等「香港製造」嬰幼兒中成藥產品。○八年 再推出開奶茶、七星茶,迅速成為王牌,現月賣近十萬盒,打敗余仁生、位元堂等百年老店。據Euromonitor市場調查公司資料,衍生行去年奪得小兒保 健產品市場第一位。「我哋起步遲,人哋搭電梯,我哋搭直升機,唔係追唔到。」彭少衍笑說。 衍生用的藥材主要來自南寧、雲南、山東等地,聖誕到湖南扶貧,他順道在邵東藥材批發市場辦貨,目標明確,只問太子參。「開奶茶成分有一成係太子參,近年因 為被同行扣起晒,炒到好貴。」當地價錢每公斤三百六十元人民幣,比兩年前高出十倍,他問老闆要一噸,但整個市場加起來只有幾十斤,惟有作罷。

二千萬廣告攻入屋
最 快令品牌入屋的方法就是在電視賣廣告。去年單是衍生品牌的廣告開支已達二千八百萬元,帶來一億元生意額。電視廣告每分每秒都在「倒錢」,為加強洗腦效應, 彭少衍計到盡,「旺季廣告位較平時貴,所以我一次過買全年,可以傾平啲,廣告一般每節三十秒,我就濃縮到每次播五秒,分六次播,咁就可以全年咩時段都有得 播。」因此,近年不論亞視或無綫,由晨早、午間、晚間新聞,到深夜的宣傳易,都見衍生的廣告。尤其亞視,衍生是大客,幾乎「包台」,但自新老闆王征入主 後,去年衍生抽起全線廣告,「以前十蚊嘅嘢忽然要賣一百蚊。」彭少衍不屑道。 可惜在香港賣廣告,內地市民卻「睇唔到」,「內地雖然睇到香港電視台,但廣告時段就全部插播當地廣告。」於是他用成本高兩成的劇集冠名作宣傳,後來更索性 冠名深圳節目「衍生特約:飯沒了秀」,「攝入」內地市場。近來他主力發展中山市場,「我一日賣六十二個廣告,從未試過。」產品代言人大部分是二線明星, 「我哋廣告日播夜播,唔紅都變紅,好像李彩華,我哋好早已經搵佢拍護膚廣告,有份捧紅佢。」有見及此,彭少衍索性開間經理人公司,由太太關麗雯 (Carman)負責,旗下藝人有電台DJ范振鋒及新星何紫綸等,既捧產品也捧藝人,「暫時都係使錢為主,因為藝人難度期,自己公司藝人有咩活動要佢幫手 都容易啲,幫佢哋接job又可以分佣。」Carman說。

斥三億建藥廠
中成藥產品分為固有方和藥典方,前者是傳統古 方的加減方,如開奶茶,後者則自行研發新藥方,要由有中藥批號的藥廠出產。衍生目前只有一間位於元朗、規模很小的廠房太和堂,主要申請保健產品批號和包 裝。彭少衍沒有宗教信仰,但每到太和堂都會上香求平安,初二、十六還殺雞做禡,「我哋做藥嘛,平安好緊要。」至於中成藥產品,則交由附近一間藥廠康恩堂製 造。所謂香港製造,其實是將半製成品從內地運到本港入袋及包裝,不過香港衞生署有三檢,原材料檢驗,包裝前抽驗,包裝後再送檢,確保品質,「連由內地運輸 嚟香港用嘅包裝箱都有嚴格規定,而且好貴。」彭少衍稱。 為擴充業務,去年彭少衍投資三億在元朗買地建廠房,目標是將坊間祖傳藥方標準化出產,預計明年投產。新廠房佔地五千四百多平方米,位於出了小彎鱷的沙貝河 旁邊,建築物計劃面向河道,「呢幅地係病星位,最啱做藥,風水學嚟講門口食正北水,阿爸見到最開心。」

代理國貨起家
做藥投資大,彭少衍的本錢來自代理生意,如今仍佔公司三分二的營業額。公司代理的國產護理及清潔產品牌 子,多達十八個。年輕時在貿易公司毅生行打工的彭少衍,採購、銷售樣樣做,認識到P&G、白蘭氏等供應商及藥房等。九六年自立門戶,為向舊主僱致 敬,公司取名衍生行。不過,分銷大牌子的利潤微,要做獨家代理更是難上加難。於是,彭少衍轉而向國產牌子入手,憑着覆蓋全港一千個點的藥房網絡,於○○年 取得內地三大品牌之一的澳雪。 衍生的洗腦式廣告作法,早於代理國產沐浴露已經開始使用,不過,當時用的是生產商的錢。「我哋幫佢做宣傳策劃及分銷,錢由佢哋俾,我保證一年賣到一至二千 萬嘅貨,佢哋計咗唔會蝕,就放手俾我做。」首隻代理品牌澳雪,○二年的廣告費已達三千萬元。為加快去貨,彭少衍見市面的沐浴露多以兩公升為主,他看準師奶 的貪便宜心態,引入四公升特大家庭裝,容量大一倍,售價相若,變相平一半,令澳雪成為藥房暢銷王牌之一。當時,他亦親自出馬,在零售據點派試用裝觀察市場 反應。澳雪報捷,迪西茵、珍妮詩等品牌代理陸續到手,更吸引一些內地人來港掃貨。 不過,特大家庭裝產品的運輸成本高昂,佔零售價達一成,限制了公司發展。另外,產品所佔面積大,上架費亦成為負擔。「好似屈臣氏,喺門口擺一個堆頭(產 品)要三百至五百蚊一個月,全港幾百間屈臣氏加埋就好襟計。」因此,彭少衍苦思轉型,走上做藥之路。

潮州仔捱出頭
四 十七歲的彭少衍祖籍潮州揭陽,祖父有兩名太太,其中一個獨居香港。十八歲時受父親之命,來港陪伴六十六歲祖母。兩人無血緣關係,但相依為命,感情要好。祖 母去年十月突然離世,「佢九十幾歲,雖然有心理準備,但真係走嗰陣都幾難接受。」說來傷感。彭少衍回憶初來香港時,一句廣東話也不會,溝通不來,唯有由掃 地、洗廁所、執貨倉、雜務做起,生活艱苦。 在毅生行打工,改變了彭少衍的一生,除了打下生意根基,更經朋友介紹認識任職皮具手袋店收銀的太太Carman,他的廣東話,就是太太所教。問 Carman當年為何睇上這個鄉下仔,她即甜笑道﹕「以前佢好靚仔㗎,係依家肥咗四十磅,我最欣賞佢好勤力。」二人結婚二十一年,育有兩名十三及十六歲的 女兒。二人裡應外合,打理公司及家庭。彭少衍每日工作十多小時,家住大埔滌濤山,但並不「黐家」,經常在外吃飯應酬,流浮山歡樂海鮮酒家一間VIP房是他 的飯堂,有時一日吃足兩餐。太太主管市場推廣及財政,晚間寧可陪女兒,謝絕應酬。 過去半年,衍生已開始減少洗腦式廣告,主力建廠及做分銷。相反,老字號余仁生等卻大賣開奶茶廣告。打到埋身,彭少衍卻「無有怕」,「連百年老店都要跟我 哋,但我○九年已經開始做,今明兩年將會係收割期。」他表示,隨着去年打入內地市場,預期明年衍生品牌的銷售額將增至一億五千萬元,佔生意額一半,「我哋 依家都係睇內地,呢個時勢呢個目標唔算難,不過呢場仗都難打㗎。」彭少衍笑言。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74

爭搶HTML5先機 手機瀏覽器上位大戰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5/yNNDEzXzQyODIyNQ.html

移動時代的HTML5成了一個新起跑點,國內各手機瀏覽器廠商已圍繞其展開持續不斷的跑分大賽。據記者查閱到的HTML5test.com最新數 據,截至2012年4月,UC瀏覽器在Andriod4.0上的HTML5跑分為346分,歐朋瀏覽器HD為378分,百度手機瀏覽器為320分,海豚瀏 覽器則為474分。

「跑分實際上只是個噱頭,各手機瀏覽器廠商都在爭比跑分,之間的競爭變成比誰對HTML5的支持好。為的是提前搶佔HTML5的高地。」海豚瀏覽器副總裁李森告訴記者。

換 言之,HTML5的出現,將給各手機瀏覽器廠商帶來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從長遠來看,在HTML5基礎上,對手機瀏覽器,中轉壓縮省流量的方式意義變得 不大,這一技術方式很難適應3G時代大屏幕、強處理能力的需求。」歐朋首席架構師羅志宇指出,未來隨著帶寬的增強、WiFi的普及,手機瀏覽器廠商比拚的 是對網頁的顯示效果,而不再是「省錢省流量」。

入口變平台

「作為一項開放的網絡語言,未來HTML5給富媒體的網絡呈現提供了很大空間,能支持跨平台視頻、交互等富媒體應用。」羅志宇介紹,手機與平板電腦可以無障礙訪問互聯網。PC網站的視頻只要支持HTML5,手機瀏覽器就能清晰、流暢地播放。

HTML5 還能百分百「重現」PC上的頁面,包括視頻、圖片等大像素內容,用戶可以用瀏覽器在農場類的遊戲中「偷菜」。羅認為,遊戲應用豐富、交互性強。HTML5 推向市場後,遊戲會最先出現爆髮式增長,如編程人員將遊戲腳本語言寫好後交給遊戲引擎運行,而HTML5手機瀏覽器可以替代一部分甚至全部遊戲引擎功能。

「借 助HTML5的技術,手機瀏覽器從流量入口變成平台,這一仗打贏了。」李森認為,借助HTML5,手機瀏覽器的勝算多了幾分。此前,UC優視CEO俞永福 就曾指出,隨手機和瀏覽器能力的提升,APP能實現的功能在手機瀏覽器中實現,所以PC時代瀏覽器的地位會在移動互聯網上重現。

「而從平 台到生態系統又是一次升級,這將開啟各手機瀏覽器廠商的競爭。」李森認為,接下來這場戰爭不可避免。據艾媒諮詢數據,2012第一季度,UC瀏覽器以 49.5%市場份額排名第一,QQ手機瀏覽器佔比29.7%、歐朋瀏覽器是4.9%、海豚瀏覽器是3%。從這一數據來看,UC瀏覽器、QQ手機瀏覽器遙遙 領先。

但海豚瀏覽器CTO劉鐵峰認為,市場份額還有變數,「HTML5帶來手機瀏覽器的改變。通過服務器中轉,對手機廠商來說,這些優勢都會慢慢消失。對HTML支持好、頁畫渲染能力強、GPU加速能力強的瀏覽器會成為主流。」

羅志宇認為,「手機瀏覽器要全面支持HTML5需要一個更新的版本。」目前,HTML5對手機硬件的性能支持並不是很好,如同樣的芯片處理能力,PC端打開網頁速度就比手機端快。

這個問題需手機瀏覽器廠商解決,且市面上現有能做到「免除適配難題」的手機瀏覽器版本很少,讓市場還存在不少機會。羅告訴記者,今年4月發佈的歐朋瀏覽器HD版支持所有Android移動設備。

細化分戰場

在這場戰爭中,首先爆發的是內核之爭。羅志宇舉了一個例子描述上述幾家手機瀏覽器廠商的不同:歐朋採用自己內核體系,UC、騰訊都是在Google改進的Webkit內核基礎上繼續做研發,海豚瀏覽器則全部採用Google內核。

這幾種模式有好有壞,如海豚瀏覽器可以專注做體驗較好的用戶界面、專攻用戶體驗,而不必投入大量人力研發手機瀏覽器內核,但無法擺脫對Google的依賴。

如果海豚想更改某個章節裡功能,幾乎不可能;而UC、騰訊手機瀏覽器是在Google基礎上撰寫,如果與Google新標準不相符,要不就要做大量修改,要不堅持自主研發。這些都是不小的研發投入。

「海 豚瀏覽器在原有內核基礎上,添加整合Chrome內核,增加GPU加速的能力,使海豚瀏覽器在網頁渲染速度和網絡訪問速度上有突破。」劉鐵鋒認 為,Chrome for Andriod支持Andriod 4.0,擁有超快的渲染速度、HTML5的跑分達到400多分,只要搭上Google的船,就可以在產品上領先。

事實上除了產品,各手機瀏覽器廠商在市場上也開始分道揚鑣。據瞭解,UC瀏覽器一直採取產品與渠道皆重的策略,較早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目前開始走國際化策略,向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國家市場邁進。

而海豚瀏覽器則完全採用Google瀏覽器的開源內核,專攻用戶體驗、產品UI設計的提升。2012年3月,海豚瀏覽器宣佈,其iOS平台版本在全球App Store總下載量接近1000萬。

挪 威的Opera則一直向中國市場做提供技術支持的B2B服務。2011年Opera與天音通信合資成立歐朋公司,並針對中國市場推出歐朋手機瀏覽器。 Opera希望借天音通信的渠道力量突入中國手機瀏覽器的B2C市場。據易觀國際數據,2011年,歐朋活躍用戶達2000萬至3000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95

閻焱回應雷士照明上位風波

http://companies.caixin.com/2012-07-09/100409022.html

【財新網】(記者 郭瓊 屈運栩)港交所上市公司雷士照明控股有限公司(02222.HK,下稱雷士照明)自一月前突然發佈公司創始人吳長江辭職消息以來,便成為媒體和投 資界關注的焦點。上週,吳長江接受媒體採訪坦露其「不想下船(離開公司),但被逼下船」之意。隨後,媒體又披露了一封匿名郵件,矛頭直指繼任董事長、基金 股東代表人閻焱,稱其刻意逼走創始人股東繼而上位,成為投資界一個「壞的先例」。受此影響,公司股價持續大跌。

  對媒體一直保持沉默的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閻焱,於近日接受財新記者專訪,對風波中的數個疑點作出回應。

  閻焱稱,吳長江接受中國政府有關部門協助調查之事,對他本人及其他董事會成員來說都非常意外,鑑於吳長江可能在難以預期的時間內滯留海外,無法 在國內履行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的職責,無法預見其被調查事件的後果,按照香港上市公司相關規則,律師建議吳長江應馬上辭掉所有職務。因此,吳長江在5月25 日於海外簽署辭職文件,提出辭去雷士照明的一切職務,公司對此進行了即時公告。

  當日,雷士照明股價跌逾20%。

  雷士照明第二條令市場意外的公告在6月19日午間發佈,稱「公司董事會已知悉近期部分媒體就有關公司前任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吳長江涉及中國政府 機關調查所作報導的傳聞。董事會正對此傳聞展開調查」。閻焱解釋當時的背景是,聯交所看到媒體報導後,給公司正式發了公函,要求公司進行披露說明,並要求 公司和律師進行相關的內部調查。「按照香港上市規則,在這麼大的事情上,我們必須披露並採取行動。」閻焱說。

  吳長江辭職以及被官方調查等信息的陸續披露,令雷士照明股價急挫。7月9日股票收盤價1.5港元,距離5月25日開盤價2.16港元,短短四十多天已跌去了近30%。

  為穩定公司局面和市場波動,5月27日雷士照明發佈了一項股份回購計劃,稱可自聯交所購回不超過總股本10%的股份(約3.1億股),回購金額最多3.88億港元。這份購回股份授權於6月19日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結束時失效。

  閻焱對財新記者說,回購計劃在董事會通過後即同步對外公告,期間執行的回購很少,且二級市場回購操作是由公司三位獨立董事決定的,什麼時候買賣 他個人並不知情。針對私下通知機構逢低買進公司股票的傳聞,閻焱稱,「任何關聯交易都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我做基金20多年,從來沒有給任何證劵公司打過 (買賣股票)的電話。我不可能做這種給自己留把柄的蠢事。」

  閻焱對財新記者稱,雷士照明董事會並沒有對吳長江「關上門」,他完全可以回來,只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必須跟股東和董事會解釋清楚被調查事件;第二,處理好所有上市公司監管規則下不允許的關聯交易 ;第三是必須嚴格遵守董事會決議。

  閻焱同時解釋,6月19日的股東周年大會上未通過吳長江弟弟吳長勇的董事會任職提案,原因是吳長江沒有在港交所規定的時間內提出提名。「我們同意他弟弟進董事會,他是大股東是可以提名的。」

  雷士照明董事會共有九個席位,代表管理層的執行董事兩名(吳長江和雷士照明副總裁穆宇),現吳長江辭職後,可以再提名一位人選替代;非執行董事 是賽富基金的閻焱、林和平(賽富合夥人),高盛(亞洲)直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許明茵,施耐德電氣中國區總裁朱海,以及三位獨立非執行董事。

  閻焱並未對吳長江個人做出更多評價,他稱,「我們不願意過多談論個人,只是希望按照規則做事,這點很重要。雷士照明因為吳長江突然辭職事件股價大跌,我們股東也有很大的損失,但我們並沒有抱怨他,而是齊心協力把公司穩定住。」

  對於另一位戰略股東施耐德(Schneider Electric),閻焱的評價十分正面。他認為,吳長江當初引入國際戰略投資者施耐德,確實是雙贏之舉。施耐德在業務領域上與雷士照明毫無重疊、競爭之 處,且對公司經營管理與業務拓展等方面都有很大幫助。此次讓朱海牽頭緊急治理小組組長,也是想借助施耐德的管理經驗。目前,緊急治理小組已經完成任務並解 散,公司進入正常運營。

  閻焱對財新記者透露,事實上,在吳長江被官方協查之前,包括吳長江在內的董事會成員均已達成共識,決定吳長江只擔任公司董事長,而總裁一職要向 市場招聘職業經理人。現在臨危受命的總裁張開鵬,就是閻焱在這輪總裁招聘面試中認識的,其在應聘者中得分最高。張開鵬在加盟雷士照明前,是施耐德中國區低 壓終端運營總監。閻焱稱,張開鵬接任雷士總裁後,已與施耐德毫無關係。

  閻焱表示,自己對節能行業非常看好,中國在全球照明領域中擁有約70%的份額,他希望雷士照明不但做到中國的行業第一,也能夠成為全球最大。 「這個行業是有潛質的,這個公司如果沒有外界的非正常影響正常地走下去,是非常有希望的。」閻焱說,這也是賽富基金堅定持有雷士照明股份的原因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887

叛逆詠春派搶攻上位

2013-06-27 NM
 
 

 

詠春講求:以柔制剛、以小勝大。

「呢啲形容詞絕對錯!」今期生意主角,研習詠春逾二十年的楊永勣(Jerry)斬釘截鐵地說。

Jerry師承葉問六大弟子之一黃淳樑,師傅離世後,他在師兄的武館義務擔任助教,一教十年。多年來,Jerry一直嫌師兄的教學手法保守,終在三年前與師弟王威健(Mark)自立門戶,成立「純‧詠春」。

他用五花八門的方式,不斷在市場搶攻;教學上他強調系統、實用,不重視傳統武術講求的尊師重道。

舊生跟他而去,謝霆鋒及伍允龍等藝人都加入他的拳館。

但他與師兄的恩怨,卻隨着他生意愈做愈大,愈難化解。

「傳統詠春要你寒背開馬,但要拉近攻擊距離,其實要挺起胸膛,唔係俾人推一推就跌。」上週四,在二十人的班上,Jerry正在教學生們「開馬」,然後大家又一同練習基本招式「小念頭」、「黐手」等,每個動作維持數分鐘,Jerry和Mark逐一上前,測試學生的姿勢是否正確。做得不好的,就須單獨指導,直到每個同學都掌握該動作。學生Man指︰「我之前學嗰間,入到去兩、三小時,師傅都唔理你,想做咩都得。但有時又會突然走過來教你一招,之後又係自己練,頭三個月好悶。依家一齊練,感覺團結啲。」

半小時後,Jerry把學生分組,一名資深學生跟一名初學生一組對練;Jerry利用這時間教導首次來上堂的五個新人。記者未學習過詠春,當日首次來學,Jerry先教紮馬,講完一輪動作指示、背後原因,並叫新生觸摸他的大腿肌肉,感受紮馬至肌肉拉緊,下盤穩固的感覺;練習一小時,記者馬步已站得很穩。其中男學員紮馬不太穩時,Jerry輕易抱起他們;當紮行馬,Jerry則難以抱起他們。Jerry扮鄉音說:「係未呢?係未呢?」他揶揄老牌拳館說:「其他拳館啲師傅,你一做唔到淨係識講呢句。」

YouTube教學吸學生

雖然「葉問」系列的電影上畫後,學詠春的學生愈來愈多,但Jerry指教詠春的武館亦非常多,「剛剛開始時,晚晚都好擔心,究竟今日有幾多人嚟上堂呢?有堂試過得四個學生,點算呢?」為了吸引學生,他和其他教練,把部分詠春的招式拍片,放上YouTube,找人為他們設計手機app介紹詠春,「條片upload咗上Facebook,兩星期就有七千幾人睇過!」他試過花數千元,在小巴站賣廣告,「我而家好後悔,覺得降咗grade咁,根本無一個學生係因為個廣告而上來。」他笑說。幸好,靠網上軟性宣傳及口耳相傳,每一個月平均都有十個新生報名。

Jerry指吸引學生難,但留住學生更難;他着重每一個學生,會跟每個新人聊天,了解他們的背景及學詠春的原因,「我唔會淨係記住每個學生嘅中文名,仲要記得職業同住喺邊區,令佢哋有存在感。」在Jerry的iPad內,有一份試算表,記錄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他把詠春招式拆細,分成一百多個項目,如「小念頭」,他會分成小念頭第一節、發中線拳、護手用力訓練等,以「DONE」和「LEARNING」來表示學生是否達到要求,有什麼動作須改善,一切資料都在他們Facebook的私人群組內公開,增加課堂透明度。「純‧詠春」的收費亦與傳統收費不同,第一年學費最貴,每月八堂,約八百元;第二、三年每月減一百,第四年再減一百。「詠春係愈學愈簡單,一開始投入嘅時間應該最多,再學反而好多時間係練習。佢哋愈學愈平,亦會覺得唔好浪費之前金錢上嘅付出,而選擇留低。」他心中的計劃是這樣的:「總之我能夠留得低一個學生四年,教晒佢成套拳,我就喺佢身上賺到三萬蚊。」Jerry粗略估計,其拳館的學生流失率約一半,現有一百個穩定的學生。

「散打」租館

現時「純‧詠春」的拳館只是「寄人籬下」,包括位於佐敦山林道的拳館,日間這裡是人家的拳館,Jerry以月租一萬元租下一星期四晚,每晚八時後任用。「呢個場係我一個師兄嘅,佢用唔晒,可以租俾我哋;如果我哋要喺呢區租一個千幾呎嘅地方,一萬蚊一定唔得。」其實在剛開業時,Jerry曾租過一個屬於自己的拳館,「當時旺角商廈要九千蚊一個月,不過我學生唔多,最後改為租人哋studio用幾晚,三千幾蚊搞掂。」除此以外,Jerry分租銅鑼灣一個私人會所場地、觀塘及荃灣的studio,由Jerry及其他兼職師傅任教。他發現這樣反而令他收到住在不同區的學生,「有啲九龍人唔鍾意過海,港島人又話唔想出新界。」不過觀塘studio即將約滿,「二包租」打算在夏天舉辦跳舞班,不能再續租。長遠來說,Jerry希望擁有自己的拳館,不再做無殼的蝸牛,他說:「而家扣除晒所有人工、租金開支,淨袋三萬幾,我哋每個月都將呢筆錢儲起,希望兩年後可以買個工廈單位,唔使再捱貴租。」去年尾,美國一個專發行武術影片的公司,找他們合作在當地推出詠春教學DVD,於今年八月在當地推出,Jerry視之為一個賺錢的機會,「我哋投資咗廿八萬,希望可以大賣,賺到二十萬,加埋之前儲落就夠錢俾首期。」

師兄弟反目

Jerry努力搶攻市場,除了賺錢,亦因為心中的一條刺。十多歲已經跟葉問徒弟黃淳樑學習詠春的他,自師傅離世後,落腳師兄歐陽劍文的華夏武館,那時候他一邊在貿易公司工作,晚上就到華夏做助教,一教十年。但他的內心一直對師兄的教學諸多不滿,他有一套想法:「人哋鬧你屋企人,你都唔還手,有乜唔啱,咪一個直拳打出去,功夫要嚟用,唔係睇o架。」加上他一直不認同傳統詠春教學方法,「講咩尊師重道,我啲學生都係叫我Jerry,唔使叫師傅。以柔制剛亦只係概念,唔係技術,上擂台咁被動,好危險。」三年多前,他眼見一個根本未夠班的學員,自行出來開班授徒,擔心損害師傅名聲,故跟師兄反映,意見卻不獲接受。因此Jerry毅然離開華夏,自立門戶,現時的拍檔Mark亦追隨。

開業後,Jerry的師弟、藝人伍允龍及師姪謝霆鋒亦加入。在明星效應下,愈來愈多人認識Jerry。一直以來,都有華夏舊生過檔,這令歐陽師兄不滿,認為他惡意撬走其學生。歐陽曾向他提出協議方法,要求他回應,唯Jerry則認為︰「我無搶,佢哋過來係因為我教得好,回應咩呀?」雙方正式決裂,去年歐陽一方發出聲明,內容是「本院有為數不少的學生被他用計奪走……他確有挑撥離間及出言中傷本院其他學生」,記者找到歐陽師傅,他說和Jerry相識十多年,一直當他「細佬」,他不願再提聲明一事:「如果日後佢諗通,搵我傾番偈。佢搵到佢自己條路,咪祝佢好運!」Jerry回應說:「佢曾經話張聲明可以毀滅我,無人再支持我,我喺呢個圈立足唔到,會食蕉!我死都會記住佢講過!第時我一定喺佢對面開一間!」

開業資料(7/10)器材:$16,000裝修:$20,000租金#:$27,000網站:$3,000印Tee:$22,500總投資:$88,500#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5/13)營業額:$87,000租金:$19,000人工*:$31,000雜費:$2,000盈利:$35,000*包括四個教練及三個助教

一點意見

「Jerry好叻仔、好勤力,全港只有六人獲得香港詠春聯會二級教練資格,佢都考到。」但冼國林卻語重心長地補充:「但做人一定唔可以忘本,你唔尊師重道,第日你啲徒弟都會一樣。」在營運方面,他有兩點意見:要盡快自置會場:「二包租」見你生意好一樣會加租;你亦可能搶走其他武術班如跆拳道、柔道的徒弟,令「二包租」不滿而不再租給你。多教私人班:開班教拳難搵食,扣除教練人工,可以賺的不多。最賺錢就是一對一私人班,可以收過千蚊一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0369

獵豹欲踩12306上位,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0316.html

首先得強調下,筆者是資深金山用戶,PC和手機安全軟件均是金山的,同時也是WPS和快盤的忠實擁護者。但這兩天看獵豹瀏覽器沒完沒了的踩12306來樹立自己高大偉岸的形象,實在有些看不下去了。

獵豹玩煽情

十一長假即將到來,近期又到了火車票搶票高峰期,自從可以網絡訂票後,每到這個時候都會出現瀏覽器搶票插件的身影,而且非常火爆。本次購票季,獵豹出盡了風頭,先後向發佈了兩封公開信《12306,我想和你談談》、《12306,我把自己獻給你》來向12306叫板,同時又發佈了《致瀏覽器同行的公開信:這一刻,我們手挽手》來彰顯大氣。三封公開信中字裡行間流露著煽情的字眼,「摒棄前嫌」、「手挽手」、「絕望」等等酸掉牙的詞層出不窮,瞬間提升了自己高大偉岸的形象。公開信叫板是阿里慣用招數,這次金山學的淋漓盡致,最後結果是過猶不及。

三封公開信將矛頭直指12306,一口一句為用戶,一口一句自己可以犧牲,大義凌然之氣浩然長存微博間。其實又何必這麼不實在呢!誰都清楚煽情叫板鐵路總公司是為推廣自己的瀏覽器,直接說就好,何必拐彎抹角把自己裝飾成為了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受害者?誰都不相信獵豹的做法完完全全為人民,不夾私。發一封公開信炒作一下就夠了,效果已經有了,在沒得到鐵路總公司正面回應下,緊接著又發兩封公開信,玩的有些過火了。金山公關只學到阿里的皮毛,不知道如何拿捏火候才能做到恰到好處啊。

獵豹能幫得了12306?

獵豹三番四次的要幫12306建站,把12306建的再好就能解決購票問題麼?12306最大的問題是運力不足,網站做的再華麗沒有足夠的運力也就賣不出足夠的火車票,總有人會買不到票。

12306網站確實做的不怎麼樣,被吐槽再正常不過了。不過12306屏蔽搶票工具並沒有做錯,獵豹用不著感覺委屈。一來,12306網站本身就弱的一塌糊塗,搶票插件不停的刷票讓12306承壓加倍;二來,搶票插件就是外掛,用他搶到票的人都說好,但因為他沒搶到票的人該怎麼辦?別說12306,獵豹也可以想一下,那些因為獵豹搶票插件而失去搶票機會的網民滿臉失望的表情。

炮灰12306夠渣也夠黑

12306網站做的確實夠渣,才給獵豹留下口實,不過12306也夠黑,在沒有任何提示下屏蔽了那些準備用搶票插件搶票的用戶。其實12306就是想告訴用戶,這些瀏覽器所謂的搶票插件根本不靠譜,還是老老實實的走正常的購買流程吧。

用戶使用帶搶票插件的瀏覽器沒搶到票,是會怪12306還是怪瀏覽器不靠譜?首先肯定是瀏覽器,怪不得獵豹在被12306屏蔽之後異常的暴躁。12306夠黑、夠狠!

獵豹連續叫板 越危險也就越與機會

今年初春運搶票期間,獵豹就曾因搶票插件火了一把,公關上大獲全勝,獵豹一炮而紅,不過當時獵豹被還未被分拆的鐵道部約談了。

這次獵豹敢主動約談12306,一來是鐵道部已經分拆,12306歸不具行政職能的鐵路總公司管理,獵豹不怕被談了;二來就算鐵路總公司利用自身影響力讓交通運輸部或者工信部約談獵豹,獵豹也可以裝成受害者博取網民的同情來再火一把。從這點上看,獵豹咄咄逼人的公關做法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結語

在獵豹瀏覽器的公關橫少下,筆者也下載試用下了,感覺還不錯,如果不是在用谷歌瀏覽器沒準會選用獵豹。筆者還會一如既往的支持金山產品,只是這次獵豹的公關做的太過了,實在看不下去了吐槽兩句,相信與筆者有同感的也不在少數,獵豹公關今後請慎重吧。

微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tucaokej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43

$180爆房 茶餐廳調情 新地爛滾王郭炳燊上位

2014-02-20  NM  
 

 

踏入馬年,市值二千六百多億元的新鴻基地產(16),烏氣未消。過年前,郭氏兄弟正式分身家,老大郭炳湘公開「多謝阿媽」,全退新地職務。以為皆大歡喜,怎知上週四,律政司再向新地聯席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及郭炳聯,追加涉及貪污案的兩條控罪。郭氏第二代官司纏身,第三代則仍青澀幼嫩,帥印隨時懸空。

然而,本刊發現,郭氏中仍有一位作風低調的郭氏成員異常活躍,資歷豐富,因郭氏家變而在新地的角色日漸吃重。此人正是六十出頭的郭炳燊,他是郭氏三兄弟的堂兄弟,專做舊樓收購,屬新一代落釘天王。新地近年發展的港島區重建項目,收樓過程都見他的足跡,甚至在已落成的項目中分一杯羮。現時已在全港落了逾五十口釘的郭炳燊,拍住新地太傅雷霆,裡應外合,儼如新地「攝政王」。

本刊連續數日貼身跟蹤郭炳燊,發現已婚的他風流成性,先與一名中女到平價時鐘酒店「爆房」,又與另一女伴在茶記捽手仔。看來,爛滾王郭炳燊要坐正,還有排「洗底」。

年約六十歲的郭炳燊,每朝十點多便返回中環歐陸貿易中心,他的私人公司辦公。年初八,身穿黑色西裝及黑白色格仔冷衫的郭炳燊,如常上班,傍晚六點未到,便獨自落樓。奇怪的是,這天,他沒有由司機接走,反而直接走進旁邊的港鐵站。正值繁忙的放工時間,郭炳燊與大批市民逼港鐵,但他卻神情輕鬆,嘴角含春。兩個站後,在灣仔落車的他,熟悉地沿駱克道出口走出地面過馬路。這時,突然有一名身穿黑絲短裙的長髮中女迎上前,親密地挽著郭的手臂。二人沿著駱克道,步向銅鑼灣方向,邊行邊閒聊,甚為熟絡,郭炳燊則全程冧笑。

帶中女爆房一小時

數分鐘後,兩人突然停在灣仔京城大廈前,望著面前的酒樓廣告談了一輪,隨即搭電梯上樓。記者尾隨他們,乘坐同一部電梯,以為他們到三樓的酒樓吃飯,怎知二人直上四樓的比華利酒店!比華利酒店屬時鐘酒店,心急「開餐」的郭,與中女直接走向櫃檯開房,完全沒留意跟隨在後的記者。一小時後,即晚上七時,二人雙雙落樓,完全不避嫌。短裙女士獨自離開後,郭炳燊走前一個街口等司機,其間他從公事包中拿出早上曾穿著的黑白色格仔冷衫穿上。變身回覆「原狀」後,才登上由司機駕駛的Land Rover四驅車。七時半,已返到薄扶林的豪峰複式豪宅「交人」,剛好可陪老婆開飯。記者事後返回比華利酒店,發現該時鐘酒店設備簡單殘舊,每一小時收費僅一百八十元,經濟實惠,兼且地點方便,而且一至三樓都是餐廳酒樓,容易掩人耳目。知慳識儉的郭炳燊,似乎是識途老馬。

泌尿科求診

星期後,情人節翌日,已婚多年的郭炳燊,和老婆坐車離開寓所,直駛至養和醫院。二人走上二樓,原來郭炳燊要看泌尿科,醫生是黃偉生。等待期間,戴上口罩冷帽、面容憔悴的陳月湄甚為不耐煩,並以責怪口啟道:「叫咗你早啲嚟睇o架啦!之前嗰個醫生都唔知係咪揼波鐘!」在醫生房內逗留了個多小時,兩公婆才離開醫院,由司機載到中環環球大廈對出,接載兒子及其女友,再一齊到上環榮記潮州粉麵開餐,吃二十三蚊一碗的魚蛋粉。之後,再齊齊返回薄扶林住所。以為是普通家庭日,但剛睇完泌尿科的郭炳燊返家後又再出動,先到上環一間叫「高等髮院」的髮廊剪頭髮,該店門口標示的價格,洗剪吹只是一百一十八元,延續慳家本色。兩個鐘後,離開髮廊的他並非回家,而是叫司機送他到灣仔會情人。只見他走入譚臣道一間茶餐廳,會合一名樣貌清秀的長髮女人,但並非早前「爆房」的短裙女子。此長髮女人已幫郭叫定下午茶,嘆茶期間,郭笑瞇瞇地捉著長髮女隻手「捽手仔」,狀甚親密,情到濃時更忍不住親吻女方面珠。二人短聚近一小時後埋單,在門口仍依依不捨,郭更在坐駕前攬抱女方,來個「goodbye kiss」,完全當自己的私人司機無到。之後,郭即回家「交人」,沒有再外出。

風流慳家成性

出身望族,父親為新地創辦人郭得勝弟弟郭得標,主理YKK拉鏈業務,郭炳燊身家以億元計。但他不但風流,而且非常慳儉。有地產界行家爆料,郭炳燊除了公然在香港「覓食」,亦鍾意返大陸「娛樂」,而且連北上都要慳,「佢話去東莞玩一次只係四百蚊,唔使喺深圳玩,要六百蚊咁貴。」該行家透露,郭為搵藉口返大陸玩,曾借舊下屬過橋,「以前有個職員喺大陸開酒樓,佢藉口話跟同事上去睇鋪,但其實係去玩。」行家中還有公開的秘密,指郭炳燊有一名二奶叫Betty,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年約十多歲,「Betty圓圓哋有啲肉地,早年喺大埔開髮型屋,跟咗郭生後,就轉行幫手收樓,而家係郭生嘅左右手。由於佢住筲箕灣,所以嗰頭嘅項目都係由佢跟嘅。」郭炳燊作風低調,地產界只有少數人聽過其名字,大多亦只知他是小型發展商「寶輝控股集團」的老闆,曾與永光地產發展跑馬地永光苑、西灣河悅軒及曾傳出中聯辦洽購的跑馬地壹鑾。至於是郭氏兄弟的堂兄弟這個身份,卻少人知曉。科達地產主席湯君明憶述:「八十年代就識佢,當年大家一齊入大嶼山睇嚇有咩發展機會。佢嗰時身份係一間公司嘅話事人,唔係打新地牌頭,但圈內嘅人都知,要同新地做買賣就一定要經佢,呢個『郭生』就係代表新地。不過當時啲村代表唔係好喜歡佢,所以都無次傾得成事。」

化身落釘天王

郭氏家族以地產起家,但資料顯示,八、九十年代時,郭炳燊於物業市場並不算活躍,他踏上落釘天王的轉捩點,是○六年底至○七年間,正好是新地郭氏三兄弟暗中鬧不和的時期。當時仍是新地主席的郭炳湘,不滿公司管治,懷疑有人於新界地皮收購時賺取差價,於是透過其紅顏知己唐錦馨(Ida Tong),找人入新地查數,觸動其弟炳江及炳聯的神經。當時,不在新地系內打工的郭炳燊,在半年間開了六間公司,包括嘉輝發展、恆信發展等,並以該等公司名義買入十三項物業,且全部物業的按揭都由新地旗下的忠誠財務承造。此外,該六間公司的股東之一羅尚燕,早在九十年代開始替新地於屯門、大圍、元朗等區份收地,而她亦代新地持有新界東北粉嶺北太平山村約一百四十萬呎土地。由此可見,郭炳燊已於新地收地業務上,佔了重要席位,與另一幫新地收地、專攻新界西北的鄉紳陳國鉅的角色相類似。前年負責新地收地事宜的執董陳鉅源,與郭炳江及炳聯,以及前高官許仕仁等人,同被落案起訴。郭炳燊及其相關人士,及後最少五十七次入市買下港九市區舊樓,並多集中於筲箕灣、西灣河和北角一帶,亦即落釘。

項目獲「分紅」

郭炳燊與過往的落釘天王不同,發展商出身的他,深明起樓賣樓的利錢比收購更豐厚,再加上獲新地「特別優待」,有指經郭炳燊參與的重建地盤業權,他都「有份」。如郭炳燊曾在新地的譽都落釘,還要由忠誠財務造按揭。根據新地年報,這個筲箕灣道的項目,新地只佔九成二權益,餘下的百分之八權益,市傳就是由郭炳燊旗下公司持有。而按譽都套現約十億五千萬元計,持有百分之八權益的郭炳燊,可望分得八千四百萬元。根據新地年報,除譽都外,筲箕灣譽.東、西環Imperial Kennedy及西環卑路乍街及西邊街項目,新地都只持有九成二權益。翻查資料發現,以上地盤都涉及郭炳燊手下收購或落釘,據一名收樓經紀透露,郭炳燊一系的人士,落釘有兩手準備,「現時強拍門檻為持有業權嘅八成,所以佢哋買夠兩成就收手。新地要,就可以傾『分紅』,就算新地唔要,佢哋一樣可以搵其他發展商要,甚至乜都唔做,等發展商搵上門收購,做個真正嘅釘王。」

恃靠山作風霸道

另一名收樓經紀則直指郭氏的作風霸道:「郭炳燊會代表新地向經紀要求收邊幾幢先,邊幾幢就唔好收住,甚至要求減收購價,總之就操控收購過程,益佢自己嘅人。㩒住嚟搶咁,好多行家都敢怒不敢言!」市傳一一年新地鎖定目標要西環西邊街三十八至五十二號,當中涉及樓齡約三十年的翰林閣和英賢閣,以及一排近五十年樓齡的唐樓。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英賢閣舊業主憶述:「起初係田生收嘅,仲請我哋成班業主食飯。都有業主肯制,點知後來又話唔收啦,只係收隔籬嘅唐樓。」據知情人士所講,田生是被郭炳燊叫停收這兩幢洋樓,再由郭炳燊自己去收。根據公司註冊處地址,英賢閣部分單位的收購公司董事登記地址,亦是郭炳燊相關公司的常用地址。此外,有經紀還踢爆,郭氏的手下經常以「後補價」來補足收購交易價錢,以西環保發大樓某單位為例,土地註冊處的成交價為三百八十萬元,但印花稅卻為十四萬四千元。如此推算,實際成交價應為四百八十萬元,即「後補價」達一百萬元。該經紀解釋 「佢哋想啲街坊睇公開成交資料時,以為收購價錢較低,咁郭炳燊再收購其他單位時,就唔使咁貴。但地監局三年前已針對收購舊樓發出執業通告,後補價呢招唔用得喇。」對於郭炳燊在新地的角色,新地本週二回覆本刊指,該公司認為不適宜披露合作夥伴或相關股東資料。

傳為過繼子

據知,郭炳燊不時到新地總部,與郭炳江及郭炳聯開會。事有湊巧,郭炳燊沾手新地王國生意時,正正是郭氏第二代不穩之時。天時地利,郭炳燊在郭氏家族地位愈來愈吃重。有熟悉郭家的富豪更爆料,指富豪間對郭炳燊的身世,早有傳言,他透露:「好早已經有傳,郭炳燊乃郭得勝所出,因當時佢細佬郭得標未有仔,先過繼俾佢。」本週二早上,記者到歐陸貿易中心找郭炳燊,起初跟他打招呼,他還笑容滿面,但一聽到記者提及新地和郭氏兄弟時,他便木口木面說:「對唔住,我哋唔講呢啲。」記者提起他到灣仔爆房時,他更以手遮面,只不斷說:「唔好意思。」無論如何,兩位新地主席的官司將於五月開審,各路人馬虎視眈眈,屆時郭氏王朝隨時變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366

“美聯儲通訊社”:共和黨上位恐掀起美聯儲與國會大戰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92

美聯儲,美國國會,共和黨,利率,Taylor Rule

當地時間本周二,美國國會的中期選舉就將啟動。投票前的多數分析預測,中期選舉後,共和黨會保住眾議院的多數席位,還很可能奪回對參議院的控制權。假如共和黨人把持了參眾兩院,民主黨人耶倫領導的美聯儲會受到什麽影響?

業內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Jon Hilsenrath認為,美聯儲將面臨從嚴監管和制定貨幣政策兩方面的多重挑戰。

擺在眼前的一項挑戰是,兩位共和黨的眾議員Scott Garrett與Bill Huizenga今年7月曾提出一項議案,要求美聯儲制定管理利率的特定政策原則,並授權國會監督機構美國政府問責局(GAO)評估美聯儲是否遵循該原則。

考慮到制定政策原則的複雜性和美聯儲堅決抵制國會幹預的態度,Hilsenrath預計,假如共和黨人占主導地位的國會力求讓美聯儲采用政策原則,美聯儲與國會之間將爆發一場大戰。

事實上,美聯儲早已陷入多種政策原則的爭論中。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希望,美聯儲制定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目標。而首創美聯儲傳統貨幣政策理論依據“泰勒規則”(Taylor Rule)的經濟學家約翰·泰勒(John Taylor)早就主張,應該讓央行遵循一套法則。

進入21世紀,美聯儲的利率行動偏離了泰勒規則,泰勒就曾指責美聯儲讓利率過低,催生了房產泡沫。泰勒規則要求美聯儲在經濟活動與通脹偏差之間調整利率,實現平衡。根據該規則,美聯儲的短期利率現在不應還停留在接近於零的水平,應該遠高於零。今年5月底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泰勒說,泰勒規則目前仍適用。

可現在制定一套規則絕非易事。許多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美聯儲的經濟模型過去幾年並不擅長預測經濟走勢。當模型無法把握經濟真正的去向時,怎能放心讓美聯儲制定利率的規則?

均衡利率是泰勒規則的關鍵數據,它是指讓通脹保持在2%的利率。經濟學家如今的一大分歧是,當前的均衡利率是否比經濟更穩健時期的低。在何為傳統泰勒規則適宜背景方面,經濟學家也有些分歧,比如應該對“產出缺口”(實際與潛在經濟產出之差)施加多大壓力。即使是這類壓力的微小變化,也會極大影響泰勒規則對均衡利率的判斷。

除了確定均衡利率,泰勒規則還對美聯儲提出了一些挑戰,其中之一是該規則並未涉及央行資產負債表問題,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現已高達4.5萬億美元。這部分源於創立該規則時全球利率還從未接近於零,央行也並未采用非常規措施刺激經濟增長。

另一項挑戰是怎樣應對金融大動蕩。2007-2008年,基於市場的短期利率和美聯儲的利率目標差距急劇擴大。泰勒本人今年4月接受采訪時表示,可能要允許偏離政策原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5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