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本周二,美國國會的中期選舉就將啟動。投票前的多數分析預測,中期選舉後,共和黨會保住眾議院的多數席位,還很可能奪回對參議院的控制權。假如共和黨人把持了參眾兩院,民主黨人耶倫領導的美聯儲會受到什麽影響?
業內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Jon Hilsenrath認為,美聯儲將面臨從嚴監管和制定貨幣政策兩方面的多重挑戰。
擺在眼前的一項挑戰是,兩位共和黨的眾議員Scott Garrett與Bill Huizenga今年7月曾提出一項議案,要求美聯儲制定管理利率的特定政策原則,並授權國會監督機構美國政府問責局(GAO)評估美聯儲是否遵循該原則。
考慮到制定政策原則的複雜性和美聯儲堅決抵制國會幹預的態度,Hilsenrath預計,假如共和黨人占主導地位的國會力求讓美聯儲采用政策原則,美聯儲與國會之間將爆發一場大戰。
事實上,美聯儲早已陷入多種政策原則的爭論中。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希望,美聯儲制定貨幣供應量的增長目標。而首創美聯儲傳統貨幣政策理論依據“泰勒規則”(Taylor Rule)的經濟學家約翰·泰勒(John Taylor)早就主張,應該讓央行遵循一套法則。
進入21世紀,美聯儲的利率行動偏離了泰勒規則,泰勒就曾指責美聯儲讓利率過低,催生了房產泡沫。泰勒規則要求美聯儲在經濟活動與通脹偏差之間調整利率,實現平衡。根據該規則,美聯儲的短期利率現在不應還停留在接近於零的水平,應該遠高於零。今年5月底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泰勒說,泰勒規則目前仍適用。
可現在制定一套規則絕非易事。許多經濟學家一致認為,美聯儲的經濟模型過去幾年並不擅長預測經濟走勢。當模型無法把握經濟真正的去向時,怎能放心讓美聯儲制定利率的規則?
均衡利率是泰勒規則的關鍵數據,它是指讓通脹保持在2%的利率。經濟學家如今的一大分歧是,當前的均衡利率是否比經濟更穩健時期的低。在何為傳統泰勒規則適宜背景方面,經濟學家也有些分歧,比如應該對“產出缺口”(實際與潛在經濟產出之差)施加多大壓力。即使是這類壓力的微小變化,也會極大影響泰勒規則對均衡利率的判斷。
除了確定均衡利率,泰勒規則還對美聯儲提出了一些挑戰,其中之一是該規則並未涉及央行資產負債表問題,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現已高達4.5萬億美元。這部分源於創立該規則時全球利率還從未接近於零,央行也並未采用非常規措施刺激經濟增長。
另一項挑戰是怎樣應對金融大動蕩。2007-2008年,基於市場的短期利率和美聯儲的利率目標差距急劇擴大。泰勒本人今年4月接受采訪時表示,可能要允許偏離政策原則。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