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魚“擴編”之爭:學術研究結果還是利益驅使?
連日來,上海市消保委突然接到了大量消費者的咨詢電話,咨詢的話題都集中在一個點,虹鱒魚到底是不是三文魚。在相關協會制定團體標準將國內淡水產的虹鱒魚認定為三文魚之後,大量消費者對三文魚的概念產生了困惑,作為三文魚消費的主要城市,上海很多消費者不得不向上海消保委進行咨詢和求助,甚至表達不滿之情。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日前發布由13家業內企業參與起草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此前不為外界所熟知的虹鱒魚“躋身”三文魚隊列,引發外界爭議,而傳統三文魚——大西洋鮭魚一方則表達了不滿,各方各執一詞,孰是孰非一時難以分辨。
三文魚一詞早已有之,為何相關協會會在此刻突然出臺團體標準?背後到底是為學術討論結果還是利益驅使?

三文魚的“前世今生”
20世紀70 年代,養殖的大西洋鮭登陸中國香港,根據英文名的粵語發音及美麗的脂肪紋理,將其信達雅地音譯為“三文魚”。隨著時間推移,三文魚作為大西洋鮭魚的商業俗稱進入更多市場,成為眾多食客口中的一道美味,尤以生食為主要方式。
那麽,此次陷入爭議的虹鱒魚怎麽也成為三文魚了呢?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主任陳舜勝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大西洋鮭魚傳入中國,並以三文魚為俗名在市場銷售多年後,大西洋鮭魚學術上的近親虹鱒魚在國內廣泛養殖起來,一開始主要用於出口,國內銷量並不高,後來有一些企業開始嘗試把虹鱒魚也作為三文魚來賣,並做成三文魚刺身,一下子打開了銷路,於是虹鱒魚在商家口中搖身一變成了三文魚。”
一位水產品行業從業多年的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在中國幾十年的虹鱒魚養殖歷史上,虹鱒魚一直被當成一種供垂釣和燒烤用的淡水魚,從來沒有被用來做生魚食用。這是因為,以前的虹鱒魚養殖到0.5~1公斤的規格,就直接上市了,這個規格的虹鱒魚,魚肉是白色的,與大家通常吃的三文魚(大西洋鮭魚)完全不一樣,因此也沒有人用它來作為三文魚那樣的生魚片食用。但近幾年來,在青海省和甘肅省的黃河上遊幹流水域,有一些企業開始養殖大規格的虹鱒魚(3~5公斤),且產量在短短幾年中不斷擴大,並且會添加蝦青素,蝦青素可以使虹鱒魚長到一定規格後,肉色逐漸變成橘紅色,很接近三文魚(大西洋鮭魚)的橘紅色,普通消費者很難分辨,因此一些商家覺得可以用虹鱒魚來代替原來的大西洋鮭魚,以三文魚的名稱來銷售給消費者,於是漸漸虹鱒魚混入了三文魚市場。
本來市場上的三文魚都是大西洋鮭魚,供應商、商家、消費者都只知道三文魚就一種,然而,隨著虹鱒魚混入三文魚編隊,引發相關部門的註意。2004年,上海市水產行業協會曾把虹鱒魚冒充三文魚作為假冒偽劣打擊。“因為在當時消費者以及上海水產行業協會認知的三文魚就是大西洋鮭魚,虹鱒魚突然混入肯定會引起相關部門的註意。”陳舜勝表示。
由於三文魚並非學術名,是一種俗名,隨著虹鱒魚也被部分商家當作三文魚銷售之後,漸漸地,在行業內也就成了大家秘而不宣的既成事實。“很多商家會采購虹鱒魚作為三文魚來加工銷售,但行業內約定俗成的是,供應商必須說明這是虹鱒魚。特別這幾年,隨著三文魚消費量不斷增加,而大西洋鮭魚產能增加有限,價格也很貴,一些商家就只好用虹鱒魚來代替。”前述水產業資深人士向記者表示。

1/3三文魚國產
雖然近年來,虹鱒魚被當作三文魚售賣已成為行業內沒有公開的秘密,但不代表消費者接受了這個事實,很多消費者心中三文魚是來自法羅群島、挪威、智利等地進口的大西洋鮭魚,現在突然加入了一種叫做虹鱒魚的淡水養殖魚,顯然心理上無法接受,這也是為何央視報道稱“國內市場上三分之一的三文魚都是國產”後,頓時讓網友炸了鍋的原因。
正當消費者對國產虹鱒魚變成三文魚感到困惑、憤怒,甚至要維權時,相關協會卻站出來為虹鱒魚“正名”。近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發布由13家業內企業參與起草的《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中,將大西洋鮭魚及虹鱒魚都歸類為三文魚。某水產行業協會的前負責人向記者感嘆:“三文魚並非學術名,一直以來都是市場俗稱,並沒有權威機構通過明文來下定義,這也讓虹鱒魚沾了光。”
陳舜勝指出,三文魚雖然不是學術名,但一直是大西洋鮭魚的俗稱,而現在相關協會把虹鱒魚也歸為三文魚,一方面,給人以幫助虹鱒魚“傍名牌”的感覺;另一方面,也有些不尊重消費者飲食習慣。
“消費者並不認為三文魚和虹鱒魚是一條魚,但協會認為公眾已經接受了,這是爭議之一。”陳舜勝說。上海市消保委的數據也反映了消費者並不認可協會的標準,83.6%的消費者認為團體標準將虹鱒列入三文魚是“指鹿為馬”,73.43%的消費者擔心將虹鱒列入三文魚類別後,企業會借此誤導消費者。
一位多年從事三文魚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初挪威出口商開始向中國香港出口大西洋鮭魚,並被消費者稱為三文魚之後,三文魚就逐漸成為大西洋鮭魚的商品名,挪威海產外貿局一直在中國推廣大西洋鮭魚,挪威海產外貿局方面曾討論在中國市場使用什麽商品名稱推廣的事情。當時候選的名稱包括:挪威三文魚、挪威鮭魚等,最後大家討論決定采用挪威三文魚這個商品名進行宣傳。之所以這麽做,主要還是考慮到三文魚這個名稱朗朗上口,也符合中國消費者的認知習慣。而鮭魚、大西洋鮭魚,都顯得過於嚴肅和學術化,不易被大眾記住。此後,別的國家進口的大西洋鮭魚都沿用了三文魚這個名字,但在名字前冠以國家名,比如智利三文魚、蘇格蘭三文魚、加拿大三文魚等。但其實無論出口商、進口商、零售商,還是普通消費者,都清楚地知道所謂三文魚,就是指養殖的大西洋鮭魚,幾乎沒有任何人會把三文魚與虹鱒魚聯系起來。”
很顯然,等大西洋鮭魚把三文魚炒火了之後,虹鱒魚跑過來稱“我也是三文魚”,難免讓業內覺得有些“傍名牌”的感覺,消費者更是困惑。據悉,《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發布後,消費者的咨詢電話潮水般湧進上海市消保委,光有統計的就有165個。消保委在微信公眾平臺發布調查問卷,僅兩天就有2000多人參與調查。

多國禁止虹鱒魚“入籍”三文魚
中國消費者的抗議並不無道理,在國外,虹鱒魚一直是作為跟大西洋鮭魚乃至三文魚不同品類在市場上銷售。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明文規定,虹鱒魚的商品包裝上不得標註“三文魚”“銀紅點鮭”等名稱,因為這屬於“錯誤標識”。
挪威海產局中國區總監博薇婭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挪威,虹鱒魚和三文魚是兩個不同品種的魚類。根據挪威的相關規定,虹鱒魚(Oncorhynchusmykiss)和三文魚(Salmosalar)的名稱和商品標簽都必須嚴格區分。事實上它們是兩種不同的魚,因此虹鱒魚並不能被稱為三文魚。挪威虹鱒魚平均售價也略高於挪威三文魚。在挪威,我們會註明產品信息,讓消費者了解所購產品的種類。我們密切關註對於中國虹鱒魚商品標簽的討論,並期待進一步說明出臺。”
本質上來說,虹鱒魚與大西洋鮭魚並非同一種魚,更重要的是,國產虹鱒魚與大西洋鮭魚的養殖環境也不一樣。大西洋鮭魚在海洋中養殖,而國產虹鱒魚在淡水中養殖。“這就決定了國產虹鱒魚在價格、口味、食品安全等方面與大西洋鮭魚不一樣。”某水產協會前負責人表示。
陳舜勝更是指出:“由於三文魚普遍用於生食,這就對魚的寄生蟲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一般海魚含有的寄生蟲相對少一些,淡水魚寄生蟲的風險更高,我們不能說淡水魚一定比海水魚安全,但從系統風險角度來看,淡水魚生食風險更高。”
對於國產虹鱒魚是否安全的問題,國內最大虹鱒魚生產商之一青海民澤龍羊峽生態水殖有限公司董事長應米燕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龍羊峽養殖的三文魚完全可以做刺身。我們還有不少這類魚是用於出口的,檢驗檢疫報告均合格。”
陳舜勝表示,龍羊峽地處青海,汙染較少,目前看在龍羊峽養殖的虹鱒魚安全性可能會比較高,但目前國內養殖虹鱒魚的並不只是龍羊峽,全國多地都有養殖,如果將虹鱒魚歸為三文魚,那麽全國各地的虹鱒魚都可能被作為三文魚做成刺身等生食菜品,食品安全風險較大,相關部門亟須針對淡水養殖的虹鱒魚進行更完善的監管。

學術研究結果還是商業利益推動?
綜合上述內容可以看出,不同於學術名,三文魚作為並不嚴謹的商品名,一直沒有很好的定義,只是對大西洋鮭魚約定俗成的商業稱呼,因此探討誰屬於三文魚並不具備太大的學術意義,也不是一個學術討論的範疇,更多是市場行為的結果。
至於三文魚定義的範疇是否可以加入其他魚類,正如語言的演變一樣,主要依賴於受眾的認知,如果大部分受眾都認同了大西洋鮭魚與虹鱒魚都屬於三文魚,那麽虹鱒魚成為三文魚也就不會有任何異議,今天的探討也就毫無意義,然而一系列的市場反應顯示出大眾還沒有能真正接受虹鱒魚也是三文魚。
既然消費者都還沒有接受這樣的觀點,相關行業協會又為何匆匆出臺團體標準來為虹鱒魚“正名”?
因為“真假三文魚”引發的輿論爭議,上海市消保委召開了自成立以來的首個“消費聽證會”,會上,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三文魚分會理事鄭維中解釋了為何出臺該標準:“三文魚是個約定俗成的說法,沒人能判定俗名的對錯。在市場上,有不少虹鱒、粉鱒和其他鮭鱒類以三文魚的名義銷售。我們所做的,就是要規範市場。協會最初也曾考慮將標準命名為《生食虹鱒魚》團體標準。但消費者會想,虹鱒魚跟我有什麽關系?取名三文魚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消費者理解虹鱒。”
陳舜勝認為:“這樣的標準顯然忽視了消費者的意見。”相比之下,市場終端已給出了答案。8月22日,京東下架虹鱒產品,並開始排查產地、養殖方式等信息不全產品。對此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為保障消費者權益,已暫時下架平臺在售的淡水養殖虹鱒,同時對產地、食用建議、養殖方式等產品屬性信息未標註完整的產品進行排查。盒馬鮮生方面也沒有將淡水虹鱒魚當作三文魚來賣,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我們不去做虹鱒魚是不是三文魚的判斷,但至少從消費者角度來看,消費者希望購買到的三文魚是大西洋鮭魚,因此我們盒馬鮮生的三文魚產品都是大西洋鮭魚。”
前述三文魚資深從業者向記者指出:“如果從學術角度來探討何為三文魚,本就不需要進行這麽多探討。如果從幫助消費者區分、規範市場的角度來看,把虹鱒魚與傳統的大西洋鮭魚區分開,不統稱為三文魚其實更能方便消費者清楚自己消費的是哪種魚,如果硬要把虹鱒魚也加入三文魚,反而會引起消費者的誤解。但這樣做,虹鱒魚的銷量必然會大受影響,這背後不排除協會有幫助虹鱒魚企業乃至整個虹鱒魚行業發展的意圖。”
隨著中國消費者對三文魚的喜愛度提升,中國三文魚市場這幾年一直處於高速增長。
博薇婭向記者表示:“中國是挪威海產重要的市場之一,挪威三文魚和其他挪威海產品的消費量都在增長。2018年7月,挪威海產品對中國的出口額為20.08億挪威克朗(折合人民幣約為16.48億元),相較2017年同期上升22%。而挪威三文魚對中國的出口額為5.18億挪威克朗(折合人民幣約為4.2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上升550%。”
“預計未來三文魚市場還會保持更大的增長,在巨大的市場利益面前,國產虹鱒魚也會想要分一杯羹,而能夠分得三文魚市場份額的前提就是虹鱒魚先要‘成為’三文魚,這也就更好理解為何在此刻會有這麽多企業聯合相關協會出臺為虹鱒魚‘正名’的標準。”前述水產行業人士表示。
目前來看,將虹鱒魚變成三文魚,對於生產企業、經銷商、終端零售商都是獲益的。生產企業自不必說,經銷商、終端零售商也可以擺脫對價高、供應還不穩定的大西洋鮭魚的依賴,以三分之二的價格就可以買到國產“三文魚”,並且國產的產量還有巨大的擴容空間,對這幾方而言何樂而不為?只有消費者被蒙在鼓里,需要想方設法辨別自己吃的三文魚到底是海里的大西洋鮭魚還是淡水來的虹鱒魚。“即便相關協會此次標準中也提出要標註清楚是哪一種三文魚,但對於終端餐飲渠道的消費者而言,面對餐桌上的加工好的三文魚刺身,又如何辨別?”陳舜勝表示,無論是規範行業行為也好,為推動國內水產行業發展也好,但有一個前提,必須站在消費者立場上考慮問題,必須兼顧消費者的意見。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走出「三文治」困境 踏上百萬大道
1 :
GS(14)@2010-08-22 22:42:142010-8-16 MT
研究顯示中港兩地的「三文治世代」財政壓力指數在亞洲區稱冠,面對如此困境,還可創出百萬大道嗎?
三文治大家可能食得多,但有否想過自己原來是過着「三文治」一族的生活?「三文治世代」——即需要同時供養父母及撫養孩子的一群,他們工作比上一代勤奮,但是儲蓄能力卻較少,而且由於要同時照顧父母和子女,可以承受的風險也較低,財政壓力嚴峻。
富者業主也
要擁有財務自由成為富翁有何辦法?在香港最容易和直接的方法只有投資物業,道理有如玩大富翁,要勝出就必須起小屋收租,但擁有物業不等於富有,《富爸爸窮爸爸》書中亦提到,如果物業不能提供現金流的話,其實物業和負債並沒分別。
投資有道,必有其門而入。以往在銀行工作,遇到有錢的客戶,大部分的財富主要也是靠投資物業得來的,而當中部分人只是一個月入不到兩萬的打工仔,職業毫不起眼卻能腰纏萬貫,逐請教其心得。
要得必捨
每次小弟都屏息靜氣預備聽取投資至寶,最後得到的都是簡單答案,成功方程式原來並不複雜:買樓收租,收租再買樓;樓價升到高位沽出,到低價再買回;最後不停重複。
以上方程式是總結數十人得出來的經驗,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而且要懂得取捨。舉個例子,假設手上有70萬元資本,有兩個選擇,選擇一是用70萬做首期買層 230萬樓(自住,每月供款8,094元),選擇二是分別用40萬和30萬做首期買一層130萬(自住,每月供款4,553元)和一層100萬的樓(投資,每月供款3,541元)。(註:假設年息2厘,20年按揭)
選擇一當然會住得較為寫意舒服,但卻不會創造現金流,而選擇二可以滿足住屋需要之餘,也可以每月帶來約5,000元的租金收入。從支出睇,選擇一每月要付出8,094元,選擇二每月只需付出3,094元(4,553元+3,541元-5,000元),而且在樓價高時可以沽售圖利,在低位再購回。
認清實力致勝
樓價不一定會升,大家必需接受。所以,最終留下來成為贏家必定實力雄厚,但實力不是財力,而是精於計算。孫子兵法有云,多算勝,少算不勝。
以上例子中選擇一和選擇二每月按揭供都是8,094元,還款額不高,也未過入息一半(假設月薪2萬),而且這只是計及一位還款人的能力,如果配偶有工作的話更不用擔心供不起。
再者,選擇二每月實質付出只為3,094元,即使物業租不出也絕對供得起,而且對於租不出的擔心,小弟也有請教,高人說:「我個單位唔係差,我唔信用市價低價錢都租唔出。」的確,除非撞着租霸,否則沒甚麼值得擔心。
投資不忘風險
投資物業,有人致富,也有人輸到怕,即使再建立起財富也堅決只是租樓,小弟也有見過。但回望輸的原因很多時是守不住,按揭比例做得太高,小弟見太多做按揭者會用盡夫婦兩人的還款能力供一個自住單位,例如兩人總月入4萬,每月按揭已要還2萬。遇上這類個案不免心生疑問,當經濟差有一方失業時點供?
事實上自住者買樓時,通常也是在經濟好股樓暢旺的時候,買家往往去得太盡,忽略了經濟轉差時可能出現的變數。其實不論自住或投資者想從投資物業獲利,都要懂得要得必捨,認清實力的道理。
如何可透過投資工具累積財富爭取8厘回報,請看後另文——「向第一桶金出發」。
﹏﹏﹏﹏﹏﹏﹏﹏﹏﹏﹏﹏﹏﹏﹏﹏﹏﹏
香港「三文治世代」壓力爆煲
根據基金公司富達(Fidelity)委託經濟學人信息部(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在亞洲做的研究發現,中、港兩地的「三文治世代」在亞洲區面對最大的財政壓力。
經濟學人在亞洲區7個地方進行研究,當中包括澳洲、中國、香港、日本、新加坡、南韓和台灣,在整個亞洲區有36%「三文治世代」表示,照顧家庭令他們面對龐大的財政壓力,而香港受訪者感壓力比率更高達53%,高据榜首。
照顧家庭和教育開支較其他地方多,是港人需承受較亞洲其他區更大財政壓力的主因。報告指出,49%的香港受訪者用收入的11%至25%照顧父母,比率高於區內的39%。有26%的香港受訪者更會用收入的26%至40%照顧父母,遠超區內的12%。
憂退休後生活水平下降
雖然「三文治世代」辛勤工作照顧家庭,但是面對退休問題,42%亞洲區受訪者擔心退休後現在的生活質素難以維持,而且大部分的受訪者均表示,不期望子女會在他們老年時給予支持。
「三文治世代」擔心退休其實不無原由,因為他們要照顧家庭,所以在儲蓄和投資方面都受掣肘,而且難以承受風險,退休資本也因而薄弱,同時也突顯了亞洲區國家缺乏全面的退休金制度。
人口老化趨「公司三文治世代」
「三文治世代」在香港的壓力已非常沉重,但由於醫療先進,人口變得比以往更長壽,而社會競爭劇烈也令到這一代遲婚和生下一代,照顧子女時間亦更長,因此,就?生出較三文治更受壓的「公司三文治世代」,這一群既需要照顧父母,同時需要照顧自己子女和孫囝孫囡,要承受三重壓力。
生活壓力愈來愈重,看來港人都要及早準備,迎接挑戰。
2 :
自動波人(1313)@2010-08-22 23:00:02他在說緊我

3 :
GS(14)@2010-08-23 21:08:432樓提及
他在說緊我
me too
4 :
學習者(1436)@2010-08-26 16:43:27me 3,

我要下集"向第一桶金出發"

熱辣辣美式三文治 「焗」住賺
1 :
GS(14)@2010-10-25 08:00:322010-10-21 NM
在加國長大的范顯龍(Eric,二十四歲),隻身回港創業,獲父母打本,投資近二百萬元在大角咀開設新派三文治專門店,產品標榜新鮮熱辣,麵包每日自家製,三文治亦在客人面前即叫即烘,連舊區的老人家也來捧場。一改三文治冷冰冰形象,不但三歲至八十歲市場都一「包」打盡,更極速成為人氣食肆,半年前開業即賺,上月穩袋七萬七千元。
星期六早上十一時,位於大角咀亮賢居地鋪Hero Sandwich店面,幾位老人家零星坐在鋪內細嚼三文治,與Hero新潮的快餐店環境相映成趣。七十五歲李婆婆是Hero Sandwich的忠實擁躉,這天剛與丈夫在隔籬港灣豪庭飲完早茶,忍唔住口痕,又來吃三文治,「呢度三文治熱辣辣,麵包又香又脆,餡料又足,十八蚊仲有杯熱咖啡,好抵食。」李婆婆表示每隔一日就會過來幫襯,貪這裡坐得舒服又有音樂聽,適合老人家打發時間。
老闆Eric笑言,半年前開業第一台客就是一對老夫婦,本來飲完茶路過打算飲杯咖啡,現在卻成為熟客,「佢同我講:『後生仔,我幾十歲人淨係食飯唔食麵包o架,但你呢度麵包真係好好食。』」他指,有一班耆英熟客不時會來「打躉」。
店面烘包吸客
平日中午十二時許,是鄰近幾間學校的放學時間,大批學生湧入店內,加上食午飯的上班族,店內三十個座位一下子爆滿,三文治製作外圍亦人頭湧湧,排隊取外賣。
一個學生點了該店的王牌產品 —— 燒肉眼牛排三文治套餐。接到柯打,店員先將一堆薄燒肉眼片沾上燒汁,鋪在已塗上牛油並放滿芝士碎的法國麵包面,然後置於三文治製作中央的焗爐輸送架上。這部焗爐是有名堂的,叫Conveyor Oven,投資八萬元,是Hero Sandwich的招牌架生,「爐內上下有出風位,穩定地吹出攝氏二百五十度熱風,外國通常用來焗pizza的。」老闆Eric介紹道。麵包從一邊送到另一邊約兩分半鐘,旁邊客人的眼睛就會齊齊跟輸送架活動,看麵包由另一邊輸出時變得熱辣香脆。店面推廣從沒提過「新鮮」二字,但親身經歷這排場,客人無不認同。
Eric指,目前店內提供八款三文治,全都是製作簡單、口味大眾化的款式,如吞拿魚沙律、煙三文魚雞蛋沙律、熱狗等,單買售價從十九到廿八元,加十元跟餐有薯條汽水,毛利達七成,開業一個月至今,王牌燒肉眼牛排三文治保持日賣超過二百份。
放權廚房退幕後
食品有質素,但店鋪始終位處大角咀舊區,若食物定價太高便會不切實際。Eric表示,為保持毛利便要控制原材料成本,「我會用紐西蘭的肉眼扒取代美國牛,因為價錢平一半,除了較腍身,其實新鮮程度是相若的。」Eric稱,多供應商策略亦有助控制價錢及食物品質,「我一共有十多個供應商,揀平又得,揀靚又得,亦方便比較和控制食物質素。」
除了三文治由麵包到醬汁都自己做,餐廳更設有麵包及蛋糕專櫃,出品自家製產品,確立品牌形象。「我整麵包唔加糖,完全靠兩次兩個幾鐘頭的發酵帶出香甜,是酒店級的做法,比普通麵包製作費時但亦更好吃。」A-1麵包店出身的師傅阿樂,道出靚麵包秘訣,「入焗爐前用清水噴灑麵團,法包外皮就會更香脆。」另一廚房重臣是半島酒店出身的輝叔。輝叔有幾十年的做餅經驗,目前每週推出二至三款新蛋糕,藍莓芝士、木糠芝士、特濃朱古力等都熱賣,每件蛋糕售價廿一元,依然日賣五、六十件,毛利達八成。由於他年資較深,Eric亦委任他兼任經理職務,管理廚房工作。
短短半年,生意已上軌道,Eric每日都返店鋪,但只是設計菜單,簽支票等瑣碎事務,甚至悠閒地在店內踱步。年紀輕輕管理全店十六個全職員工,Eric自言並不吃力,「如果我有睇唔過眼地方都會出聲,只要擺番一個老細款,認真講,同事都會記得我係老闆。不過我主力籌劃業務拓展開分店,管理工作一般都放手同事負責。」這位二十四歲的年輕老闆說得頭頭是道。
父母力撐開鋪
Hero Sandwich做得有板有眼,但其實Eric只是創業初哥。Eric自小一家移居加拿大,去年二月祖母過身回港奔喪,其間走遍全港找不到加國常吃的新鮮三文治,心想:「產品凍冰冰的店鋪都可以有咁多間分店,新鮮即製的三文治更加會有得做。」於是萌生開鋪念頭。Eric在加拿大多倫多Ryerson University修讀酒店管理,一直希望學以致用,但也顧慮自己沒有社會經驗,這時母親說了一句話:「時間唔等人,睇準機會就要去馬。」他遂決定留港發展,父母打本一百八十多萬順利開到第一間店,四月父親更親自回港幫忙申請牌照。
雖然父母打本,但Eric亦絕不願繞埋手做二世祖,開鋪由食物味道、定價、鋪面設計、裝修……大小事務都自己處理,「依家諗返轉頭樣樣都好難。」他憶述,當時一心想搵商場鋪,但因為太幼嫩而無人理睬,「打電話去旺角、尖沙咀一帶商場的租務部,對方第一句就問咩牌子?以前有冇做過、未聽過一概唔考慮,講唔夠兩句就收線。」三個月後才接洽到新落成的亮賢居,這裡所處的詩歌舞街人煙稀少,Eric亦曾擔心客流不足,但發現附近有三間中學及一間預科,亮賢居和港灣豪庭也提供了住客客源,再加上附近工廈寫字樓林立,應該夠「撐場」。同時店鋪面積達千四呎,滿足Eric首間店要有中央工場以支持未來分店的要求,最終去年十二月敲定鋪址。
選鋪裝修皆撞板
月租四萬,Eric以為「執到寶」,怎料原來揀來一間名副其實的「吉鋪」,「所有通風、電線、水喉都冇,簽合約的時候亦無經驗去留意及爭取,結果單是安裝這些基本設施就多花了十幾萬。」誰知「好戲」還在後頭,裝修更難搞,「俾錢裝修師傅一定唔可以俾得太順,未完成分期工程計劃就要完成先好過數,唔係好容易被拖延工程。」這個道理他到第三期工程才發現,但已經太遲,兩個月免租期過去仍未完工,最終白蝕一個月租金。
幸好食客反應較預期好,收支平衡階段由預計的半年縮短至一個月,個別月份盈利更超過十萬元,店鋪營運進入「自動波」狀態,Eric已開始留意尖沙咀、銅鑼灣等旺區商鋪,計劃開分店,「呢種食物好易被人抄,所以要站穩腳就要盡快開分店打響品牌。我唔怕競爭,相信高質素的正餐食物肯定會有市場,希望有一日可以衝出香港,分店開遍全亞洲。」Eric雄心壯志地說道。
開業資料(2010年4月)
租金:$120,000 *
裝修:$1,100,000
工具:$500,000
入貨:$20,000
雜費:$80,000
總投資:$1,820,000
*兩個月按金一個月上期
營業資料(2010年9月)
營業額:$380,000
租金:$40,000
人工:$130,000
水電:$23,000
入貨:$80,000
雜費:$30,000
盈利:$77,000
2 :
vickson(179)@2010-10-25 21:38:59wow好勁
三文魚講輪
1 :
GS(14)@2011-10-01 11:40:21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page=17&tid=23635
2 :
GS(14)@2011-10-01 14:49:35引用:
文魚先生:此觀點小弟不認同!假如如煤氣那些股票,(因發行輪商必少現在只有4隻,20元行使价的卻只有1個月便到期,以其公用股身分更不會沾手...)印象深刻的有一例-煤氣在07年因2,3月的下跌浪影響,導致其股價下行,並且在其支持位,此股在該月公佈業績,因其派息幾定全年為35仙,且突被扭曲的機會渺望,更何況其前一年重新派後紅股,有了這些誘因,是否以權代輪更合適?如當時為月中計,(該股同年3月19日公佈業績)正股報16.6,即月16元認購權為74仙、17元說購權為8仙,以前者為主;後者為輔...結果業績正常,亦如期送紅股,股價亦回升至17.xx,更令人驚喜是恆發停牌,市場寄望四叔再次私有恆發,於是曲線增持媒氣...並於到期前攀上18元...如持有至到期日(因期權為美式與輪的歐式硬性結算顯得更靈活且更是實物交收也可坐貨)16元的權贏近200%;17元的權回報達11倍...炒窩輪是近乎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庄家要考慮交投且要保障自身,會迴避於一些敏感日子結算,便使其爆發力減大半
魚:我相信你說的是對的1. 實際上,我說的「輪」只針對恒指,但因為那是公開的對話,我不想(a) 太嚴謹; (b) 冇必要教精cdrom。2. 關於個股,其實場上的輪都是垃圾;當然,垃圾的輪都可以爆,正如此前330急跌,有不少put輪都可以升7倍或以上一般(隻輪去到$1以上…)。這情況,是因為正股的波幅實在太誇張,使垃圾輪都有得發圍,不過大家都明白,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好細。基於以上,我只曾買恒指的輪,而我說的跌1000點但call輪仍升的,當然也是講恒指。
3 :
Hierro(1191)@2011-10-04 19:28:54Say hi to all of you
4 :
Hierro(1191)@2011-10-04 19:34:48睇下有冇人回先,有人回再吹多兩句
5 :
Hierro(1191)@2011-10-04 19:36:20testing[auth=輸入等級(如:10)][/auth]
6 :
Hierro(1191)@2011-10-04 19:37:142樓提及
魚:我相信你說的是對的1. 實際上,我說的「輪」只針對恒指,但因為那是公開的對話,我不想(a) 太嚴謹; (b) 冇必要教精cdrom。2. 關於個股,其實場上的輪都是垃圾;當然,垃圾的輪都可以爆,正如此前330急跌,有不少put輪都可以升7倍或以上一般(隻輪去到$1以上…)。這情況,是因為正股的波幅實在太誇張,使垃圾輪都有得發圍,不過大家都明白,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好細。基於以上,我只曾買恒指的輪,而我說的跌1000點但call輪仍升的,當然也是講恒指。
為何湯你會有這一段?
7 :
游浪潮(3792)@2011-10-04 19:41:086樓提及
2樓提及
魚:我相信你說的是對的1. 實際上,我說的「輪」只針對恒指,但因為那是公開的對話,我不想(a) 太嚴謹; (b) 冇必要教精cdrom。2. 關於個股,其實場上的輪都是垃圾;當然,垃圾的輪都可以爆,正如此前330急跌,有不少put輪都可以升7倍或以上一般(隻輪去到$1以上…)。這情況,是因為正股的波幅實在太誇張,使垃圾輪都有得發圍,不過大家都明白,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好細。基於以上,我只曾買恒指的輪,而我說的跌1000點但call輪仍升的,當然也是講恒指。
為何湯你會有這一段?
這一段沒見過... 留名跟進先﹗
8 :
CHAUCHAU(1254)@2011-10-04 19:53:44留名
好野緊係set權限
thanks for sharing
9 :
Hierro(1191)@2011-10-04 19:55:00積極考慮以後把好野set權限講,謝謝chauchau提醒!
10 :
Hierro(1191)@2011-10-04 19:59:16
11 :
游浪潮(3792)@2011-10-04 20:06:17三文魚兄,小弟以前睇過一些 blogger 寫輪,其中一位指出三種可考慮
一﹒價錢十分低的輪,指的平是將價錢用剩餘交易日攤分那種
二﹒末日輪,大概是過大海賭錢咁上下
三﹒千日輪,但現在越出越少了
關於第一點,十分平其實很相對,請問閣下有何看法呢?
另外,有些時候看到一些資料如槓桿比率仲有 conversion ratio,這又應該點去理解?
另某些朋友更會打電話去叫輪商開價,小弟則不知如何操作,只知道計數會用 Black-Scholes Model,應該是用於計引伸波幅的
期待閣下可以分享一下,謝謝﹗
12 :
hsts(1521)@2011-10-04 20:11:45留名了解...
13 :
GS(14)@2011-10-04 20:36:476樓提及
2樓提及
魚:我相信你說的是對的1. 實際上,我說的「輪」只針對恒指,但因為那是公開的對話,我不想(a) 太嚴謹; (b) 冇必要教精cdrom。2. 關於個股,其實場上的輪都是垃圾;當然,垃圾的輪都可以爆,正如此前330急跌,有不少put輪都可以升7倍或以上一般(隻輪去到$1以上…)。這情況,是因為正股的波幅實在太誇張,使垃圾輪都有得發圍,不過大家都明白,這種情況發生的機會好細。基於以上,我只曾買恒指的輪,而我說的跌1000點但call輪仍升的,當然也是講恒指。
為何湯你會有這一段?
拔刺者給我的
14 :
Hierro(1191)@2011-10-04 20:40:57del
15 :
GS(14)@2011-10-04 20:42:28他又有道理的..你用心答就好,顧慮太多就不用
16 :
Hierro(1191)@2011-10-04 20:45:52del
17 :
GS(14)@2011-10-04 20:51:32他無話可公開,只是我問題吧
18 :
Hierro(1191)@2011-10-04 20:53:00del
19 :
GS(14)@2011-10-04 20:55:30都可以的
20 :
拔刺者(4132)@2011-10-04 22:41:12文魚先生:我給亞湯時只說給點東西他看,這沒有什麼敏感東西,對話間也相敬如賓,沒問題吧?
21 :
Hierro(1191)@2011-10-04 22:44:39del
22 :
拔刺者(4132)@2011-10-04 22:45:4017樓提及
他無話可公開,只是我問題吧
有時我pm給你的東西,最後你也公開了,有些是可賣錢,有些很敏感的...但我發雨潤那段,我都照發給三文魚先生的
23 :
草帽(1253)@2011-10-04 22:46:39我以前都好鐘意玩末日輪.
24 :
拔刺者(4132)@2011-10-04 22:46:4121樓提及
20樓提及
文魚先生:我給亞湯時只說給點東西他看,這沒有什麼敏感東西,對話間也相敬如賓,沒問題吧?
有,我和你之間的對話,我沒有想過你會給其他人看的
那...對不起了
25 :
游浪潮(3792)@2011-10-04 22:48:0323樓提及
我以前都好鐘意玩末日輪.
小弟的理解是末日輪同過大海差不多,草帽兄認為呢?
26 :
Hierro(1191)@2011-10-04 22:51:52del
27 :
拔刺者(4132)@2011-10-04 22:58:3026樓提及
22樓提及
17樓提及
他無話可公開,只是我問題吧
有時我pm給你的東西,最後你也公開了,有些是可賣錢,有些很敏感的...但我發雨潤那段,我都照發給三文魚先生的
1. 我應沒有把你給我的東西在rf 公開過
2. 我回你pm時,真沒有想過你會給第二個的;縱使這次內容沒有甚麼,但若以後再有pm,我會小心,沒有當時人的permission,決不公開
3. 若那些是可賣錢的,敏感的,可以不send給我,謝謝了
我重申一次,這只是非常普通和學術性的討論,其它的我涉及任何私人關係的我都沒有pm過予任何一人。我剛才那段賣錢和敏感的非指雨潤和閣下,無論如何,這次是我不對,唯有以後討論也公開吧
28 :
草帽(1253)@2011-10-04 23:04:3125樓提及
23樓提及
我以前都好鐘意玩末日輪.
小弟的理解是末日輪同過大海差不多,草帽兄認為呢?
遊兄, 我冇掂5年, 玩法好多唔記得了. 有D啦, 但係末日輪其實都唔算末曰囉. 多數有得走. 不過我係有一個想法. 玩輪係必需要大上大落市, 好似而家就0岩晒. 你如果睇佢幾個月內會升兩三倍, 妳穩一D佢幾個月前set定左既call輪. 個行駛價差唔多既. 而家就狂掃定D call輪, 放埋一邊等佢到期. 如果升得勁, 隋時幾萬變幾百萬. 唔升或者唔到價當然變廢紙....哈哈...
29 :
拔刺者(4132)@2011-10-04 23:56:03DEL
30 :
拔刺者(4132)@2011-10-05 01:39:56文魚先生:這次就對不起了,希望你也像我樓上一樣del事情。
這幾天與一朋友談起,一些成功獨立的財經網絡如何組成?其實數年前已成名,主攻價值投資的,且收費不菲,如fool.com
因為其獨立性關係,且收費(1年數佰美元)故它們會定期出些研究報告以及推介,因為尋找股票(正經的,不會一落飛遊戲便結束的),一定程度需求創意。而在萌芽和大眾未接受初期,是否要先揚名?恕小弟無能,迄今仍未能為自己尋找正確的投資方向,是故需要令大眾知悉rf更多,閣位有能之士又能否傾囊相授?起碼,我自己儘量想做到。
31 :
Hierro(1191)@2011-10-05 01:57:14想成個post delete,但我沒有權限
拔兄,其實我是配服你的
在歷史上,的確,香港也沒有多少人能有你這般詳盡的記憶
這些知識,相信我這一生也不會有
得閒聽你講下故仔也不錯
至於rf的前途,遲點出來可以一齊傾下的(若你有興趣)
投資方面,我真的只是初哥,很多東西還要學;不過方向我倒很清楚
對於一個300萬以下的profolio,相信現時的策略應該不錯
我可以講俾你聽,暫時我買入一隻細股的最大一次注碼,是廿十多萬;至於number,不說太多了。
32 :
龍生(798)@2011-10-05 02:20:44拿拿拿
我留名為睇回覆咋
吾知會唔會又俾人起底呢
33 :
GS(14)@2011-10-05 10:43:2622樓提及
17樓提及
他無話可公開,只是我問題吧
有時我pm給你的東西,最後你也公開了,有些是可賣錢,有些很敏感的...但我發雨潤那段,我都照發給三文魚先生的
照出啦,港交所自然會叫公司解釋,你無買驚乜
34 :
GS(14)@2011-10-05 10:44:04澄清了就更好,就等你地有理據的罵戰,橫掂個市悶,提高下自己水平的好時間來了
35 :
GS(14)@2011-10-05 10:45:2830樓提及
文魚先生:這次就對不起了,希望你也像我樓上一樣del事情。
這幾天與一朋友談起,一些成功獨立的財經網絡如何組成?其實數年前已成名,主攻價值投資的,且收費不菲,如fool.com
因為其獨立性關係,且收費(1年數佰美元)故它們會定期出些研究報告以及推介,因為尋找股票(正經的,不會一落飛遊戲便結束的),一定程度需求創意。而在萌芽和大眾未接受初期,是否要先揚名?恕小弟無能,迄今仍未能為自己尋找正確的投資方向,是故需要令大眾知悉rf更多,閣位有能之士又能否傾囊相授?起碼,我自己儘量想做到。
有D野未整好,不用太急,就等人慢慢發現好了... 一整好,有個基礎才大手壓下去都未遲
36 :
calvinx(8907)@2011-10-06 01:09:47我又八下先
37 :
Hierro(1191)@2011-10-06 01:33:46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25644
去呢邊講啦
38 :
glassfund(802)@2011-10-06 08:11:4710樓提及
Hidden Content1317859881
登入都睇唔到
39 :
Hierro(1191)@2011-10-07 20:46:1638樓提及
10樓提及
Hidden Content1317859881
登入都睇唔到
level 未夠?
40 :
GS(14)@2011-10-07 20:51:33睇到啦
雪球CEO方三文在線訪談暨新產品發佈會(全文)
1 :
GS(14)@2011-11-19 23:38:49我只想在港股贏這個網
http://news.imeigu.com/a/1321609133746.html
(雪球財經訊)2011年11月11日11點11分,雪球(xueqiu.com)召開了一場線上新聞發佈會,關於雪球這一產品,CEO方三文(@不明真相的群眾)及雪球團隊與各位用戶做了交流。
以下為在線訪談內容:
方三文:咳咳,大家開會了啊,我要作報告了,我主要講三點。
1,選擇今天開發布會,並不是說我認為我們的用戶都是光棍,或者用戶的錢會成為光棍。我是希望大家的錢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2,選擇在線上做發佈會,並不是因為我長得太醜,或者我們租不起會議室,而是我認為互聯網產品發佈會就應該這樣搞的。新浪的發布會應該在微博上搞,騰訊的發布會應該在QQ上搞。同學們學好了。
3,今天並不是我一個人在這裡得瑟,我們的團隊會在一起跟大家交流,有很多問題我會讓我的同事來回答。所以產品做得不好,也不要罵我一個人
好了,現在大家提問吧。
一、為什麼要做雪球?
@專注經濟:你的i美股搞得挺好,為什麼多搞一個雪球財經網呢?
方三文:1,我們認為投資者的需求,是跨市場跨品種的。所以需要用雪球來覆蓋更多的市場和品種。
2,我們認為互聯網能給投資者提供的最主要服務,是交流,所以我們需要用2.0的雪球來強化交流功能。
3,我們認為投資者的需求是個性化的,所以需要用個性化的雪球來重新組織信息。
@海洋洋:A股市場上有太多的競爭者,用戶為什麼來雪球呢?為什麼不去東財,去金融界,去和訊
方三文:我告訴你為什麼是沒有用的,用戶選擇我們才能證明我們是對的。
@海洋洋:怎麼給A股股民服務啊?提供哪些服務?
方三文:1,個股價格、資料的查詢。2,個性化新聞推送。3,投資者之間的交流。
@serialno:雪球對於美股,港股,A股的內容和用戶都是怎樣規劃的,能否透露一下
方三文:這個我們都在摸索之中,說不上清晰的規劃。
@caton:雪球最棒的是i訪談系列,希望今後能擴大到美股以外的上市公司!
雪球團隊:會的。其實我們已經開始做港股A股的訪談了,這也是我們試圖予以突破的方向。雪球上線以來,創業板上市公司合康變頻副總經理王冬先生已經和雪球網友有過一次深度交流,訪談整理稿件請見鏈接。
我們近期也就光伏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請了兩位專家和雪球網友交流,18號上午保利協鑫國內投資者關係部負責人汪滿健先生會來交流三季報的情況。國內上市公司開放性和美股公司有差距,我們會盡全力促進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之間的有效溝通,這也需要廣大雪球網友的大力支持。
@一隻倉鼠:雪球做A股的思路是什麼呢?炒A股的散戶,大多數是不去看公司基本面的,而在A股市場上,公司價值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在股價中。雪球的A股版塊對於散戶來說有什麼價值?
方三文:1,我認為長期來看,股價還是公司基本面決定的,哪個市場都一樣,復盤看一下A股持續增長的公司,是不是都是優質公司。2,有什麼價值,也要用戶說了算。
@張一男Leander:雪球在高端用戶的定位上是否有具體的標準?是否會有資金量或者行政級別的准入或確認? 大體用戶會定位在什麼樣的人群?
方三文:我們從來不用「高端」、「低端」來評估用戶。
二、雪球的發展思路?
@王采臣:我想從創業的角度問些問題。由i美股到雪球財經,方向不變,但平台更寬廣了。一、創業近兩年了,你有沒有總結過你們吸引人的產品是什麼?公司研報?基於SNS的社區平台?(你們是廚師,哪些菜是客人最喜歡點的,你們應該最清楚)
方三文:過去最受用戶好評的是我們i美股的內容,將來希望是雪球提供的互動體驗。
@張曉帆:雪球現在的用戶及發言質量都很高,請問在擴張用戶群的過程中雪球計劃怎樣維持質量?
方三文:我希望大家發言質量能比現在更高一點。我們發展用戶的思路是先求質再求量,所以現在還需要邀請碼才能註冊。在拓展用戶的過程中,我們會特別重視產品氣質的形成。
@virushuo:目前雪球覆蓋了A股港股美股,但港股美股投資者佔中國人口中比例肯定遠遠小於A股,投資方式差距也比較大,這樣把用戶混在一起將來會不會造成A股投資者遠大於後兩者,以至於社區氛圍也更傾向前者?用什麼方式來保證本站不會像其他A股社區一樣充滿投機/小道消息/買賣指南之類的信息,削弱目前偏重價值投資氛圍?
雪球團隊:我覺得現在這個產品最好的地方之一是個性化,你通過個性的訂製,只關注你自己的股票,你喜歡的用戶,這樣你只看到你喜歡的內容,享受你喜歡的氣質。當然整個產品的氣質形成和維護確實是需要小心謹慎的,所以我們寧願步子走得慢一點,讓氣質影響用戶,而不是用戶影響氣質。
所以預計邀請制會持續很長時間。另外,未來如果你說的信息氾濫的話,會考慮用技術手段屏蔽或者限制。
@maomaoding912:恭喜雪球上線!感謝雪球團隊做出那麼好的產品。方總是否有足夠的霸氣說一句「雪球不是中國的stocktwits」呢?哈哈!另外如何採用更多機制鼓勵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內容?(終究有一天是要開放註冊的呀)i美股投資研報這樣的重量級產品,以後是否也會推廣到A股和港股?
雪球團隊:1,連stocktwits的人也不認為我們是「中國的stocktwits".stocktwits的產品經理也在雪球,不過他不會說中文。2,鼓勵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內容,核心是讓提供了高質量內容的用戶感到爽。
@海洋洋:有什麼辦法讓他們爽,求詳細解答,呵呵!
方三文:1,用戶行為成本低,查詢、訂製、交流在一個頁面上實現。2,交流質量高。
@laconian:能否透露下你們未來基於這個平台,還會提供什麼類型的產品、服務?
方三文:在很長時間內,交流是我們提供的核心服務,將來會可能會拓展上下游的一些服務。
@luuyamm:方總什麼時候在南方尤其是廣州或者深圳甚至香港開分部,然後開始招內容編輯之類的?
方三文:現在沒有計劃,我們是個線上的公司,我們給能接入互聯網的用戶提供服務,並不需要在線下設很多點。
@葉永寧:方兄,雪球發展下去,願景是如何?
方三文:成為中國人的全球化投資交流平台。
@Canon:首先恭喜雪球財經哈!!然後主要有兩個問題,首先是雪球未來將提供哪些服務;其次是想瞭解雪球財經進行媒體合作(財經週刊)可能的方式是什麼樣的?
方三文:雪球提供的核心體驗是交流。我們會使用財經媒體的內容(跟別的網站不同,我們會鏈接到財經媒體自己的網站上去),我們更歡迎財經媒體的記者、專家到我們這裡與用戶交流。
@巴剋星:雪球目前人員組成結構如何?分哪幾個功能?人數大約是多少?分析師的角色很有意思,如果是媒體的定位,只需要有編輯。現在這麼安排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方三文:大概分成兩大類:產品技術類,內容運營類。人數,30多個吧。我們發現編輯的工作很多可以靠機器來完成,但公司分析的工作很難靠機器完成,所以我們組建了分析師團隊。
三、雪球打算怎麼掙錢?
@燈泡:最大的疑問! 你們到底想通過這個網站幹嘛? 不會是股票界的雷鋒叔叔吧, 或者隱藏著天天從網友留言中選PICK,悶聲發大財?
方三文:我們想通過給大家提供服務賺到錢,但怎麼賺錢現在還沒有想清楚,所以先把服務做好。
@楊宇:你們準備做代客理財嗎?你們歡迎各路神仙在這個平台上招攬客戶嗎?
方三文:不準備;很歡迎的,希望雪球能幫你達到你的商業訴求。
@無名指:那你們的商業訴求在哪?
方三文:我們的商業訴求,就是通過給用戶提供服務賺到錢。
@張一男Leander:是只要走收費會員制路線嗎?
方三文:沒有這樣的計劃。
@raineast:有沒有推出雪球基金進行跨市場投資的想法,預期多久可以實現?
方三文:沒有,哈哈。
@郭穎哲:再問最後一個吧……在您心目中,雪球要發展到什麼程度是比較適合開始在一些服務上進入用戶付費階段呢?為什麼?
方三文:具時我沒有量化指標。反正還遠。
@徐潔云:之前你說雪球還沒想明白商業模式 現在明白了沒?或者有線索了沒?
另外對雪球員工的激勵方式是怎樣的?之前看你說會對外與財經媒體合作,那麼對雪球本身而言,未來是不是會弱化媒體屬性呢?
方三文:1,大方向是有的,具體還需要嘗試。2,員工激勵主要靠忽悠。3,我想雪球的傳統媒體屬性(自己生產內容)會比i美股弱。
@王采臣:盈利模式是個問題,雖然你已被問了無數次。由創始人決定,雪球財經是個很有風骨的團隊。但不可避免,雪球財經有著媒體的屬性。走媒體傳統廣告的老路嗎?——呃,我期盼雪球財經能走出一條不同於目前網站媒體的新路
方三文:我希望我們不要走傳統的廣告路線。「很有風骨」?千萬不要這樣誇我們了。我們希望,很有實力。
四、用戶意見及建議
@美股新手: 還是比較關心客戶端什麼時候出
雪球團隊: 客戶端正在緊張開發中,近期就會推出 iPhone 版本,未來移動產品也會是雪球的一個重點;現在的主要優化重心在桌面瀏覽器,下一階段主要針對移動設備,請期待;iphone、android的客戶端和手機web app都不會少:)
@巴剋星:對以下幾點有何想法?1)增強資料的可檢索性。現在雪球剛開始,資料不多,好像問題不大,以後若干年下去,如何讓用戶以最少的時間檢索到過去的資料,不帶上特別多的垃圾信息?2)增強資料的精華度。雖然說現在信息很多,但是質量差別很大,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當浪費的時間太多的時候你就在變相謀殺了。如何節約用戶的時間?3)有用戶的隱私條款嗎?4)如何處理敏感的政治問題?討論經濟問題離不開政治。
雪球團隊:1.搜索是持續的探索,我們現在也開始有專門的同事負責研究和開發;2.從我的理解來說,信息的過濾器,應該從技術爬蟲到技術與用戶推薦互補的方式來實現。信息爆炸下,算法和人的過濾,都是我們研究的方式。3.關於隱私條款和政治,用戶在註冊的時候有服務條款見
http://js.xueqiu.com/terms.html
@virushuo:繼續提問:雖然微博形勢對人們信息獲取方式有較大改變,但微博的信息流動速度過快,很多重要消息轉眼錯過。就投資情況來看,我個人情況是每天還必須看幾次傳統門戶的財經首頁以關注重要信息。(這是follow上「i美股頭條」之類帳號也不能解決的。而我個人已經是2.0媒體的狂熱支持者了,相信普通用戶這種依賴會更大。目前雪球個人首頁設計過於削弱這些消息,對這方面是否有考慮。
方三文:一方面靠newsfeed和好的媒體賬號來優化,二是在信息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我們會做幾個1.0型態的首頁,當然內容跟傳統的門戶網站還是會有區別。
@Iwaving:請問對bbs怎麼打算?另外有些有價值的帖子在微博這種模式下很難快速找到,請問方總是怎麼考慮的?
雪球團隊:1,只要還有人用,bbs會繼續提供服務。2,優質內容的留存的查詢,我們正在優化。我們相信新做的1.0首頁會讓你覺得比論壇首頁更爽。
【埋身擊】低調好老闆 撐員工行善 捐三文魚頭 讓貧苦食好啲
1 :
GS(14)@2013-06-29 17:11:12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628/18315353
捐出三文魚的,是本港一間大型日本食品批發公司,主力售賣刺身和壽司;為免被指博宣傳,不願公開公司名字,老闆也拒絕出鏡。
該公司物流部經理盧樹堅,負責管理冷凍貨倉的存貨。他指出,公司每周開近百條三文魚,但只選用最靚的部位做刺身;剩下的魚頭和魚骨,會放在凍倉冷藏等候運往堆填區,平均每兩周「清倉」一次;每次約丟200份魚頭魚骨,但魚骨還黏着很多肉。他皺着眉嘆道:「雖然係下欄貨,但仲食得,就咁丟咗真係好嘥!」
效法明哥派飯善舉
早前,盧看到《蘋果》報道明哥派飯的善舉,深受感動,「我真係好敬仰佢!想學佢咁,對社會做啲嘢!」便想到效法明哥捐食物,膽粗粗找老闆商量,獲老闆支持。「我哋連運輸、送貨都包埋,諗住幫呢啲慈善機構慳番回收成本!」盧滿意地笑着說。
但原來,「你想捐,都要有人肯要㗎!」他原意將三文魚交給明哥,但未能聯絡對方。他再致電數家機構,竟惹人懷疑另有企圖。「有啲說話好難聽,問我『咁你想點?』可能佢哋覺得世上冇呢啲儍人啩!」其後本報記者協助他聯繫,有些機構表示「不收凍肉」、有些「沒有廚房」、有些「沒有人手」,但專門回收過剩食物捐給有需要人士的惜食堂,卻大表歡迎。
記者隨惜食堂參觀該公司的凍倉,在零下20℃翻開盧口中的「下欄貨」:每個三文魚頭獨立包裝,三文魚骨「幾乎見肉不見骨」,色澤紅潤、脂肪分佈平均,看似比超市賣的更優質。但該公司表明不賣下欄貨。
鼓勵同業捐出食物
盧說,還有「貴價貨」俄羅斯蟹腳及甜蝦,甚至鯛魚、油甘魚、煙肉、雜菜等,老闆都願意捐出。以甜蝦為例,食用期限9個月,但蝦頭位置儲存3個月開始變黑,「唔係變壞,只係唔靚仔啫!」日本餐廳不會收貨,「啲魚放耐咗,都係變垃圾,而家社會資源咁缺乏,不如捐畀有需要嘅人!」
他透露,不少批發商都有丟掉食物的情況,盼望是次捐物行動,能鼓勵更多同業捐出食物。
受惠的惜食堂營運經理周頌文表示,第一批接收到的三文魚頭和骨腩,重750公斤,最保守估計市值五、六千元,夠煮500個飯盒,若被丟到堆填區,實在十分可惜;以後每兩、三星期就會接收一次,而且捐贈者包送貨,可大大減輕惜食堂開支。
惜食堂現時每日煮2,000個飯盒免費送給有需要人士,包括長者、露宿者、貧童等;周指,現雖有40多家機構送贈食物,但份量仍然不夠,尤其在暑假,一星期要用數以萬元來購買食物。
2 :
GS(14)@2013-06-29 17:11:29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628/18315356
【特稿】
惜食堂接收了三文魚頭和骨腩後,廚師全哥說:「我咁嘴刁都覺得好食呀!」他以前是五星級酒店的熱爐部主管,「魚鰭腩位最好食,又香又爽口,啲脂肪喺晒度」。
惜食堂行政總廚陸其君也說:「啲三文魚肉通透鮮紅,質素同喺街買冇分別,唔似要丟嘅貨色。」他以往是比利時駐港總領事館的餐飲部總管。昨日他們把魚腩炸了、把魚尾煎了,再配以南瓜椰汁,記者試食也認為非常美味;魚頭和魚骨則留作日後煲湯。
路德會富欣花園長者中心是受惠機構之一,昨日接收了65個免費三文魚飯盒,派給區內長者。73歲的歐婆婆即場試食後大讚:「三文魚魚腩啱晒我,又甘香,有少少骨!」75歲的劉婆婆也說:「三文魚好好味!」
惜食堂營運經理周頌文表示,三文魚處理簡單,又有營養,而且很多婆婆不吃牛肉,魚類很受歡迎。
《蘋果》記者
脂肪比野生高逾3倍養殖三文魚肥過薄餅
1 :
GS(14)@2014-09-16 00:32:19煙三文魚(圖)向被標榜為健康食物,但原來脂肪比例隨時比薄餅還要高,消費者選擇時就要注意三文魚是人工養殖還是野生,因為人工養殖的脂肪比例較野生高3.375倍。以Pizza Express的特級瑪嘉麗塔皇后薄餅為例,每100克有6.4克脂肪,不過人工養殖的三文魚每100克竟有14克脂肪,比薄餅高逾1倍;而野生三文魚則僅有3.2克脂肪。專家指人工養殖的三文魚空間狹小,缺乏運動下脂肪會較高,不過正因為多脂肪,其奧米加-3脂肪酸亦較高。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15/18866480
台麥記三文治餡料少 網民熱議
1 :
GS(14)@2015-03-06 08:22:52
■台灣麥當勞推出新款三文治,有網民發現餡料不及麵包五分一(右圖)。互聯網
【本報訊】為搶攻早餐市場,台灣麥當勞推出三款新的三文治,有網民昨日早上前往嚐新,買了其中一款,誰知他拆開包裝並且揭開兩塊麵包,俯視三文治的平面時,只看見夾着的蛋、火腿和生菜等材料都十分「小巧」,佔麵包總面積不足五分之一。他把照片上載到討論區,隨即引來網民熱議,有網民直呼這三文治根本是欺詐,並調侃「付錢是買刀功的」。
有網民買到足料吐司
前日起台灣麥當勞推出的三款「早安Q吐司(麵包)」,售價分別為三十九至四十九元(新台幣,約九點六至十二港元),配一杯熱飲。有網民買了其中一款,從橫切面所見,蛋跟肉均厚身,菜的份量頗足,該網民把照片上載到互聯網,指十分化算。另一名網民見狀,亦買了一款「蛋嫩火腿」三文治,但「同人不同命」,他揭開兩塊麵包,只見原本夾着的蛋、肉和菜等材料份量十分少,加起來佔麵包面積不足五分一,該名網民無奈表示「我怎麼覺得是買咖啡送兩片吐司啊」。台灣麥當勞昨回應,可能是工作人員手滑切不準,向消費者致歉。台灣麥當勞指出「早安Q吐司」用了一年研發,用上厚切火腿或鮮嫩雞扒,搭配生菜及太陽蛋,就連香港和內地的麥當勞都前往取經學習,有香港網民擔憂,難道香港麥記亦將推出該款量少三文治?■記者黃兆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06/19065572
【街市驚喜】無敵煎蛋魚片三文治
1 :
GS(14)@2015-05-26 17:02:44兩仔爺放假親子覓仔團...今日去跑馬地吃多士。事緣因為睇錯飲食男女,網題為2吋厚多士,我就以為2吋西多士...(唔通咁快有老花??)
跑馬地熟食街市,今日才是第二次光顧, 甫一坐下,我便向昌記的蓮姐說:「我要食『飲食男女』介紹嗰2吋厚西多」
蓮姐說:「牛油砂糖多士呀?唔係西多嚟喎,你要唔要試埋我哋最出名嘅魚片蛋治呀」(好呀! 你話好食,我一定要叫啦)
原來蓮姐說,所有多士都是自己整條返貨,之後自己切...(即是其實你可幾付雙倍價錢,要份4吋厚版本一樣可以??)
之後大廚將麵包烘成多士,就如同普通多士一樣,塗上牛油,撒上砂糖。超級厚多士便面世...
今日忘記了帶間尺,所以就用我部老爺Note3對比厚度。SY二話不說己經開餐
好好人的婆婆走來,對SY說:「慢慢食啦...小朋友,你要唔要點煉奶,仲好食喎...(SY問...咩嚟㗎? 我向婆婆點頭, 再答SY...總知好食啦)」
果然無甜不歡的小朋友,不停添加煉奶,吃得津津有味...老實說, 本來麻麻地,好在有婆婆的煉奶,否則多士太厚,只有面層塗了味,其餘白麵包實在太多啦/(難怪婆婆也說薄啲好食啲!)
之後的魚片蛋治才是驚喜之泉源,原來這款三文治於昌記已經賣了15年,可能我一向愛吃魚片,所以配煎蛋,夾牛油三文治絶對天作之合
店員說:「我哋靈感來自鯪魚肉煎蛋角,差唔多遮,你得閒叫你老婆煎畀你食吖,不過係嘥油啲」
(我老婆煎蛋都唔識,仲話要煎鯪魚肉添喎...講笑咩)
不過,我問了店員下次可否加多點牛油,他答:「梗係得啦,你下次嚟開聲就得,無問題嘅,唔駛加錢...」
(早知頭先叫你啦,今次牛油真係少咗啲)
蓮姐收錢時說:「你彩你平日嚟,星期六多人多到位都無得坐,我哋5點就截單,如果唔係7點就收唔到工囉」
(咁我下次都識平日先嚟喇!!多謝蓮姐教路)
https://hk.lifestyle.yahoo.com/-054538833.html
再有13人中毒 港即時禁進口出事 洪瑞珍三文治料來自彰化北斗
1 :
GS(14)@2015-08-04 08:26:04■台灣衞生局人員昨到洪瑞珍北斗店取樣本檢驗。台灣《蘋果日報》
【本報訊】一份三文治震動港澳台。本港昨新增13宗涉及台灣洪瑞珍三文治的懷疑食物中毒個案,「元凶」相信是沙門氏菌,食物安全中心宣佈即時禁止該產品進口和出售;澳門同日爆出2宗個案,其中一人出現感染性休克,當局呼籲業界停售相關產品。台灣以「洪瑞珍」命名的糕餅店逾10家,本報發現是次涉事的產品,極有可能來自彰化北斗店。記者:張嘉雯 陳凱迎
衞生防護中心昨公佈新增13宗懷疑涉及洪瑞珍三文治的食物中毒個案,患者6男7女,年齡3至69歲,於上月25至30日期間進食洪瑞珍三文治約6至31小時後,陸續出現腸胃炎病徵,包括腹瀉、腹痛、嘔吐和發燒等。該批三文治分別於7月24至28日,從網上、手機即時通訊應用程式、黃大仙一商場內的展銷攤位和尖沙嘴city'super購買,當中12人曾求醫,2人需入院。衞生防護中心指連同上周個案,受影響人數達46人,化驗結果顯示其中6名受影響人士的糞便樣本對D組沙門氏菌呈陽性反應,所有受影響人士目前情況穩定。本港食安中心即時禁止所有台灣生產的洪瑞珍三文治進口和在港出售,又懷疑個案源於上游處理食物過程出現問題。有代理洪瑞珍中山店三文治的Honey Granny,其位於鰂魚涌的店員指,自上周六停售後不時有客人查詢,「我哋冇貨都冇得賣」。位於旺角銀城廣場地庫的九里香台灣食品店在facebook貼出通告,指涉事的是彰化北斗店,而非他們的來源中科店,但因應當局措施已停止入貨。
港公司向台分銷商購入
澳門民政總署食品安全中心昨晚公佈,兩名居民分別在上月28日及29日進食香港友人由台灣購入的洪瑞珍三文治後,出現腸胃炎症狀,其中一人出現感染性休克,需在鏡湖醫院接受重症監護治療,現病情穩定。彰化縣衞生局長葉彥伯指,北斗店無直接出口三文治,但台北市的凱郁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曾向北斗店大批採購三文治,再運送到香港出售,凱郁未有辦理相關的食品業者登記。台北巿衞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王明理則指,凱郁解釋每次收到香港「佳作」下訂後,就會從洪瑞珍取貨送至台中機場。台灣衞福部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德原指,洪瑞珍三文治在台從未被通報過食物中毒,將全面清查15家店。
懷疑食物中毒的巿民購買三文治的地點包括網店Peachy Sweet、尖沙嘴city'super、太古城APITA和同系的九龍灣Piago,以及多個商場展銷攤位,其中尖沙嘴city'super和太古城APITA均由金福華食品(香港)有限公司供貨,金福華的創辦人和董事劉沛娟和王兆恒,是一所名為佳作國際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極有可能就是王明理口中的香港公司「佳作」,意味部份出事三文治的源頭正是彰化北斗店。洪瑞珍餅店北斗本舖負責人洪峻聲強調,若該批貨有問題,同日生產三文治也在台銷售,卻從未接獲消費者反映,希望對方拿出科學檢驗證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804/1924275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