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筆思議】【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同班同學》之新導演的壓力
1 :
GS(14)@2015-11-02 00:09:37■除了特殊原因或製作非常大,才會使用搭景,而其餘則大多是實景拍攝。
電影拍攝的最大敵人,不是創作,而是天氣,它總像《歲月如歌》所說的︰天氣不似預期。荷李活製作的資金一般都比較龐大,因此即使有實景,他們大多仍會選擇用搭景方式去做,因為對他們來說,最大的成本是演員和工作人員的費用,搭景只是個有限的數目,一旦用了搭景,時間就容易控制,光線也好掌握。可是香港製作剛好相反,除了特殊原因或製作非常大,才會使用搭景,而其餘則大多是實景拍攝,因此就得跟天氣博弈。
■沒有藍天的話,實在難以運作。可是在拍攝的第一天,我們就已碰上了黑色暴雨警告。
開工首天遇黑雨
一開始,《同班同學》已經設定是一個比較陽光感覺的電影,正如導演所說,她要拍一個像寶礦力廣告一樣的青春片。因此要是沒有藍天的話,實在難以運作。可是在拍攝的第一天,我們就已碰上了黑色暴雨警告。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好見步行步,因應天氣轉變,去更改我們的拍攝場數和場景。當然,要是拍攝日數充裕,這個還好協調,但《同班同學》因為只能以純港片形式去做,加上是三級,因此製作預算根本定得不高;而且近年香港的工作人員大多都往合拍片跑,工資水漲船高。所以計算下來,就只能讓導演以十六個拍攝日去完成這部電影。電影少則有七十場,要以十六天去拍攝,那代表平均每天要拍攝四至五場,因此場景的選擇也得考慮。許多場景明明是喜歡的,但都因交通時間太長,只好放棄。幸好導演在大埔長大,對此地方認識頗深,這等如她從小就在勘景,加上是她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她也想把她長大的地方記錄下來,所以戲中有不少場景,其實都是導演自己提出來的,更沒想到她兒時經常流連的公園和攀爬架,至今仍然保留下來。我認為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為對一個新導演來說,這些都是她認識多年的東西,已有一種特殊感情,拍攝起來也會較為得心應手。
港片精髓多元化
可能有人會譴責,幹嗎拍攝純港片,就得粗口和色情,難道港片就只有這些嗎?當然不是。香港電影的精髓,就是多元化,類型片繁多,有鬼片、瘋狂喜劇、鬧劇、文藝片、社會性題材、動作片、警匪片、情色片等各式各樣。就是各自表述,才能海納百川,構成了精采多面的港產片特色。可是近年資金流向,往往都是靠攏內地,而合拍片要在內地公映,就必須通過審查,但目前內地的審查制度沒有分級,因此造成不少類型片只好選擇放棄,就像江湖片中的黑社會,也必須被繩之於法。不是說黑社會被繩之於法的電影就不能拍得精采,我絕對不是這個意思。但相對地,我們必須先削足適履,就像喜劇不能再說一些政治不正確的笑話或髒話,青春片也不能有中學生談戀愛或發生關係。
■導演第一部電影,她也想把她長大的地方記錄下來,所以戲中有不少場景,其實都是導演自己提出來的。
審查成製作束縛
當然,對一些抱着傳統主流價值觀的人來說,這不是壞事,甚至覺得是個健康發展,而這些「誨淫誨盜」的題材,本來就是異端,根本不值得鼓勵。但其實這些情色片、性愛題材或政治不正確笑話,也是構成香港電影多面的一部份。對許多新導演來說,要完成首部電影已經不容易,還得照顧審查的話,只會讓他們更感束縛。因此,當陸以心提出要當《同班同學》的導演時,我和公司就決定了,要協助她拍出一個完全屬於她自己的東西,讓她擺脫審查制度的束縛(可是也造成了製作成本的束縛)。本來電影就是一個藝術,那又何必一定要它帶着教育意味呢?這個不是教育電視應該做的事情嗎?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撰文:彭浩翔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本欄逢周六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1031/19354363
【七筆思議】慌張西望:柒個中港台戲名
1 :
GS(14)@2016-01-22 16:28:22第88屆奧斯卡頒獎禮最近公佈提名,個list其實跟本文冇乜關係,純粹借題嘲笑一下兩岸三地的電影譯名。你問為何分得那麼細?喂大佬,真係有文化差異嘛。
【壹】《The Revenant》
香港:復仇勇者台灣:神奇獵人內地:荒野獵人主角在荒野茹毛飲血,旨在復仇,不在狩獵,「復仇勇者」自是優勝。老實講,港人習慣活在飢寒交迫之中,日日有冤情,雪都落得成,難怪「復仇」二字常掛在口邊。
【貳】《Spotlight》
香港:焦點追擊台灣:驚爆焦點內地:聚焦根據當年《波士頓環球報》揭示天主教性醜聞報道改編。在沒有新聞自由的國土,未聽過普立茲新聞獎不足為奇,將「Spotlight」硬譯作「聚焦」也無話可說。只是,我嫌「焦點追擊」未夠傳神,未能反映當今新聞工作者要說出真相的無畏無懼精神。
【叁】《Room》
香港:抖室台灣:不存在的房間內地:房間題材涉及「禁室培育」,講述阿媽帶兒子離開禁室,劇情觸動人心,硬譯叫「房間」太不近人情,總好過甚麼「不存在的房間」。至於「抖室」,大概想食「斗」室和「顫」抖的意思,幾有創意。或者,這一代的小孩都在抖室長大,特別有親切感。
【肆】《The Big Short》
香港:沽注一擲台灣:大賣空內地:大空頭以08年次按引起的金融海嘯為背景,財經白癡如杜秋棠者,看這類電影有如看《Interstellar》般無法參透其中。「沽注一擲」擺明玩食字,而我知台灣和內地對「Short」都有各自譯法,不過呢,我認為內地版應該叫「暴力大空頭」更貼題,又或者索性被禁上映,以免影響後市,你懂的。
【伍】《Brooklyn》
香港:布魯克林之戀台灣:愛在他鄉內地:布魯克林這是一個關於異鄉人的故事,講述愛爾蘭女子隻身遠赴美國追求生活,在愛情、文化和宗教作出選擇和取捨。香港和內地穩陣譯作「布魯克林」沒甚驚喜,我覺得「愛在他鄉」別有詩意,腦海甚至浮現出河國榮的影子呢。
【陸】《Steve Jobs》
香港:時代教主:喬布斯台灣:史帝夫賈伯斯內地:史蒂夫.喬布斯電影講述我們熟識的Steve Jobs,一些不為人知的事情。但其實杜秋棠最想知,到底幾時開始,港人學內地人將Steve Jobs譯作喬布斯,以至戲名都無可避免地二仔底死跟。
【柒】《Joy》
香港:歡姐當自強台灣:翻轉幸福內地:奮鬥的喬伊
Joy,即係發明神奇地拖的師奶Joy Mangano,香港和台灣都在耍小聰明,將人名和歡樂兩個意思結合,於是有了「歡姐」和「幸福」在戲名之中。不過,「歡姐」和「當自強」太老餅了吧;而「翻轉幸福」更是莫名其妙。最劣還是「奮鬥的喬伊」,喬伊是Joey,不是Joy囉,好嗎?
慌張西望
撰文:杜秋棠@抽水站原諒我只是一部國產抽濕機。
https://www.fb.com/freakingwestlook本欄逢周五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122/19461695
【七筆思議】失敗的Man:不死鳳凰中森明菜(下)
1 :
GS(14)@2016-02-10 14:19:22在八十年代中,香港無人不識中森明菜,觀乎她的人生,說她是不死鳳凰絕不為過。她的人生起伏甚大,之前也談過她成名的經過,自八四年後她亦開始進入另一階段,開始走成熟路線,外形上也擺脫少女形象,曲風也變得滄桑,在排行榜創下亮麗成績,更獨創「明菜式震音」的唱腔,對於舞蹈、服裝、造型都加入大量自己意見,選曲上亦大膽起用新人,從八五年至八七年可說稱霸了日本,但女人的成敗,往往都跟男人拉上關係。山口百惠的成功是因為她跟三蒲友和婚姻的成功,同樣,中森明菜的下滑亦因為與近藤真彥的破裂!八七年的九月三十日,中森明菜推出了她的經典單曲《難破船》,這亦是她與近藤戀情危機公開的時間,中森明菜甚至在電視上演唱這首悲情歌時忍不住硬咽和流淚,她的形象從這時開始變得悲情。八八年開始,她的事業亦開始走下坡,除了戀情外,她亦開始招來很多負面新聞,妹妹拍全裸寫真,父親事業不順,母親身體欠安,一連串的事件令她走入了人生的低潮,她的身形亦明顯快速地消瘦,面上的神情變得灰暗。終於來到八九年,她推出了令她從回排行榜第一的單曲《騙子》,並於四月二十八日舉行八周年紀念演唱會,卻想不到七月十一日,她卻因為近藤真彥與死對頭松田聖子幽會而在近藤的住處割腕自殺。這事之後,中森便一直未有在公開場合露過面,直至同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中森近藤聯合舉行記者會,中森以為是近藤的求婚記者會,卻想不到是近藤的分手記者會,這戲劇性的記者會令中森幾乎完全崩潰!近藤真彥這個人渣中的人渣,與中森公開分手幾個月後便和一個女富商結婚,近藤的臭史可謂說之不盡,有說他為了避狗仔隊,母親車禍也拒絕送她去醫院導致母親不治身亡;黑道威脅他,要是他夠膽去領唱片大獎就拿走他母親的骨灰,結果他還是去領取了,他母親的骨灰也至今下落不明。他害的女人除了中森明菜和松田聖子外,還有我們的梅艷芳,不要以為人渣就會有報應,他現在還是JOHNNY事務所的股份持有人之一,在音樂界的地位仍是老大哥的級數,一直還有做音樂。回想起我兒時的八十年代,每個男生都梳近藤真彥的髮型,又愛扮他的造型,有誰會想到數十年後,這個人會成為了情場人渣的代表!中森明菜經歷了那麼多,但還是沒有放棄過音樂事業,她不斷在音樂上擴展領域,九三年開始開設自己的經理人公司,雖然唱片銷量已與以往相距甚遠,但她仍是沒有放棄過,不論之後她的新男友又再出賣她,和母親逝世的巨大打擊也再沒有把她擊潰。從九七年開始,因為續約和各種負面消息,她的唱片跌至四千多張的新低紀錄,直至之後跟環球簽約推出《歌姬2》與《歌姬3》專輯,銷量卻出奇地好,讓她再次踏足久違了十四年的紅白歌唱大賽。○七年她的專輯《艷華》得到了日本唱片大賞的企畫賞!於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她宣佈因過勞而暫時停止演藝活動,卻想不到四年的休養後於二○一四年,中森明菜這不死歌姬又再宣佈復出推出兩張精選專輯!中森明菜數次在人生中重重倒下,但倒下又再起來,無論多少次被擊倒都死不放棄,這種精神讓我十分敬佩,亦令人憐惜和心疼,亦因為這種不屈的意志,令我比愛山口百惠更愛中森明菜。可惜的是,她愛的人,從來沒有真正的愛過她。
失敗的Man
【撰文:郭子健志願保護人類,維護世界和平的電影性工作者。本欄逢周三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210/19485348
【七筆思議】失敗的Man:東洋魔性之女—松田聖子(上)
1 :
GS(14)@2016-03-02 15:16:57已分別在之前說過中森明菜和近藤真彥了,當然不能不提這位堪稱八十年代偶像三巨頭,亦是這段哄動一時三角關係的主角,人稱東洋魔性之女松田聖子了。常說性格決定了命運,松田聖子和中森明菜可說是代表着兩種極端性格的二次元對立,一個代表明亮光彩,一個代表黑暗死晦,現實往往跟漫畫小說電影很不一樣,中森明菜癡心一往,卻被近藤真彥弄得幾近死去活來,縱使一再努力亦只能在低谷中徘徊,厭食消瘦憔悴可悲。松田聖子水性楊花,見一個鍾意一個,人生中三段婚姻和無數不同國籍的緋聞男友,但她卻活得歡天喜地,長春不老,作品不斷,不單能和女兒神田沙也加同場表演,更在剛過去的二○一五年紅白合戰與近藤真彥這老情人對戰!這分明是一個正派和一個邪牌的對決,但現實往往是邪牌才大獲全勝!
一直誠實表達感情
說她邪牌,當然只是一個戲謔,事實上,松田聖子個性恨愛分明,事事主動,從不被任何東西牽絆,也不會賣任何人的賬,為了找尋自己的人生,就是自己父母的話也可以不理。她生於一九六二年的福岡縣久留米市,原名蒲池法子,在高一的時候得知唱片公司和出版社搞了一個Miss seven day的選舉發掘偶像歌手,優勝者不單能得美國之旅,還能出版唱片,主持人更是當時聖子迷得癲三倒四的鄉廣美,所以她毫不猶豫便錄了一餅卡式帶和附上照片寄出,很快便收到合格的通知,她知道古板的父母一定不會准她參加,於是便撒謊說去看演唱會,卻想不到聖子竟取得九州區的代表資格,父親聽聞怒不可遏,決不讓聖子出席全國大賽,加上若需在電視演出就必須得到學校的許可並提出休學,在一切看似沒可能的情況下她只得被迫放棄。但聖子的天份已被唱片公司製作人若松宗雄看中,決定親自登門溝通,但父親態度異常堅決,把聖子關了兩年,這時聖子看到夢想真的有可能達到,哪能輕易放棄,她一點不像舊日本電影的悲劇女主角讓一切跟自己擦身而過,她立場堅定,經過兩年和父親的戰爭,連唱片公司也打算放棄了,但聖子卻仍然死不認輸,跟父親鬥到底,終於,兩年後父親同意聖子與唱片公司簽約,開啟一個平凡學生妹搖身一變成為耀眼明星的飛夢旅程!松田聖子的一生就如她自己所言「我只是一直誠實表達我的感情」她的確很誠實,她一進入娛樂圈馬上就把她的夢中情人鄉廣美泡到手,她雖說是因為鄉廣美才決定成為偶像的,但瞬即又很快失去興趣,只拋下一句「如果有來生,我希望能和他永遠相守」的名言,不過轉瞬間卻又因拍戲期間與年長她十二年的神田正輝結婚!這種突如其來的轉變不僅給以為自己殺死多少無知少女的鄉廣美來個一大記耳光,甚至當時部份聖子的歌迷都不滿!但又有甚麼所謂,就算到了今天,松田聖子依然是雜誌讀者票選最喜愛藝人和最討厭藝人的第一位!
失敗的Man
撰文:郭子健志願保護人類,維護世界和平的電影性工作者。本欄逢周三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2/19512169
【七筆思議】【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記那還要寫信的年代
1 :
GS(14)@2016-03-19 22:16:20記得我第一個寫信的對象,是幼稚園一個叫姚展雄的男同學。那時候剛知道世上有寫信這回事,於是就向姚展雄要了他家地址,和問我媽要了個郵票和信封,便寫下了我人生的第一封信,信中內容非常簡單,就是「姚展雄:你好嗎?我很好啊。彭浩翔。」直到今天,我還能隨口說出姚展雄當年的地址,是牛頭角定業街安德大廈X樓X室(樓層和座號我是記得的,但當然不會在這裏寫出來啦,雖然我相信姚展雄早不住那兒了)。自從有了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後,大家都彷彿失去了許多記憶。就如現今長大的一代,不會再像我們那樣記得同學的地址,因為朋友的電話號碼和地址都記在手機裏,一按就能找着,沒必要用自己的大腦去記住。同樣地,大家寫過的文字和跟朋友說過的話,都在Wechat或短訊中,一旦遺失了手機,這些東西就灰飛煙滅。或許有人會說,都可拉到雲端啊!但試問有幾人會把這些東西保留着呢?
■昨天舊同學晚飯聚會,他突然從包裏掏出大堆信件,給我們幾個男生看。
保持通信
電郵也是一樣,不再使用的郵箱或是忘了密碼的,便意味內裏的東西都會失去。記得九十年代初剛開始使用電郵時,我還刻意把每次的電郵列印出來存底,可能那時候心存幻想,將來自己會像海明威一樣,有一個自己的紀念館,到時候這些文字就彌足珍貴了。當然,這個跟我人生大部份半途而廢的事情一樣,沒多久,那些電郵就不知丟到哪兒去了。話說回來,Form1那一年我認識了生命中一些重要的朋友,其中一個叫黃景威。那時候我住花墟,他住又一村,大家都很投契。他在新法書院念了一年後,就到了澳洲升學,但我倆一直有保持通信。他在澳洲待了好幾年後,回來香港,我們會偶爾見面,是大半生的好朋友。昨天舊同學晚飯聚會,他突然從包裏掏出大堆信件,給我們幾個男生看。原來我們從前寫給他的信件,他都保存了下來,還把它們帶回來香港,放到他家裏的一個紙箱中。可惜的是,被漏水的洗衣機弄濕了,經他辛苦晾乾後,便拿來跟大家分享。看着這些信,我不禁有點遺憾,因為他寫給我的,早在不知甚麼時候就遺失了,他卻把我的文字好好的保存下來。我問他借了這些信件回家,看着看着,不禁有點陌生,怎麼也記不起自己曾寫過這些東西,而更有趣是,一個男生寫信給另一個同班一年的男同學,幹嗎感覺信中充滿了gay的味道?
■原來我們從前寫給他的信件,他都保存了下來,還把它們帶回來香港。
寄聖誕卡
就在這裏分享一封我在一九九一年寫給黃景威的聖誕卡。那時候他大概離開了新法四年多。死仔︰嘩!自從你上次走後,便音訊全無。我仲以為你AIDS病發死咗,又可能返澳洲時撞機釘咗添!後來因為知道你仲有和阿倫通信,才得知你仲在人世,我都冇咁擔心。自從上次你走後,我便忙着搬屋;(不知道為甚麼會在這裏用上「;」,為了表示我懂得用標點符號嗎?不清楚。而且在這裏使用,也好像有點不合適)雖然搬咗屋,但係離開舊屋也不過是一條街。本來在三月就想寫信給你,但又忙着會考,會考完咗又要做暑期工,跟着會考放榜又忙着找學校重讀中五,所以一直未能寫信給你。真是有點不好意思!現在我正努力重讀中五,希望能夠在明年升上中六。你呢?考試未呀?有冇媾女呀?寫信話我聽啦!好啦!唔寫太多!下次再寫,最後祝聖誕快樂!你契哥彭浩翔91冬
■在火鍋店中,我和舊同學一面看着這些信,一面大聲地朗讀出來,大家都笑得人仰馬翻。
人仰馬翻
還記得那時候為了省錢,聽人家說可在郵票上先塗一層膠水,待乾後才貼在信封上,這樣郵局在郵票上蓋印時,墨迹就只是附在膠水層,沒有真的印到郵票上。然後我吩咐黃景威,在收到我的信件後,就拿那個信封去浸水,把郵票從信封上輕輕撕下來,放到寄給我的回信中,這樣我便能重用那個郵票了。除喜歡自稱是別人契哥外,因為很喜歡《秋天的童話》,我還老是在下款署名為船頭尺,甚至迫他回信時,要在信封上寫寄給船頭尺(難得我媽在收到這些信時,都知道是給我的)。在火鍋店中,我和舊同學一面看着這些信,一面大聲地朗讀出來,大家都笑得人仰馬翻,恍如從時間囊中掘出了那些年的遺物。昨天晚上吃過些甚麼,我忘了,但卻得到了一個美好回憶。謝謝你,黃景威,把這些東西都保存下來。
【我來了,是要叫人得過癮】撰文:彭浩翔祖籍番禺,生於觀塘。集作家、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及藝術家於一身之處女座。尚且幹活,只為供養其網購血拼及極限運動。本欄逢周六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19/19535788
【七筆思議】失敗的Man:軌迹(此文只有在屯門長大才看得明)
1 :
GS(14)@2016-03-30 14:42:16因為好友肥狗得結婚,我們一行屯門仔又再得以聚首屯門,我的好友全都是屯門人,多年來結婚的結得八八九九,但如肥狗得一樣全程由接新娘行禮擺酒全在屯門的好像沒有,更甚的是我們離開畢業已經廿年,他娶的好老婆也是屯門人,那份情懷更甚。我們從一大清早接完新娘後就到男家愛義樓,井字型的屋邨依舊,但走過的感覺已跟年少時差很遠,那時每戶都不閉門,偶有鄰居嫁仔嫁女都過來恭喜一番,但現在每戶家門緊閉,還記得那時來友愛邨的同學家,在升降機大堂都有幾枱師奶在打麻雀,有時甚至在井字型地面或天台燒嘢食,但現在天台都被鎖住了。我們一行十人在廿二樓抽着煙吃雞批等屋內的敬茶,旁邊的鄰居走出來,我們十個八個阿叔全都看着走出來的年輕女孩,那女孩就別過臉急急腳走,我們一臉自我感覺良好,然後又繼續如年少時的把口水和煙頭拋下井型地面,又再無聊地想着,若然從這裏跳下去,要怎樣才能跳到井字的中央位置,應該沒可能吧。大家在這研究了好半天終於等到敬茶完畢,接着便大夥兒回到中學梁銶琚拍照,想起廿年前的畢業照,我們站在同一個位置,一切就像往日,還想起同學謝俊義那時做童軍在學校宿營,因深夜從學校偷走被警察發現以為是賊而被圍捕的情景!拍完照後又浩浩蕩蕩的走去茶樓吃飯,他們說在V city吃飯,我根本不知甚麼V city,原來就是位於以前新發邨的位置,以前這裏有何福堂小學,有YWCA,還有球場,士多和很多擺街小販,那時對面的天主教小學的十字架下還佈滿很多燕子窩!新發邨再過一點是個很大的球場,每年的年宵都在那裏,所以過年時新發新墟都熱鬧得可怕,那時新墟地面廣闊,五月有大量的木棉花在空中飄逸,像下雪。現在新墟人稱V city的地方非常密集,完全沒有空間,走在裏面會完全蕩失路,不知為何裏面的店舖和屯門市中心的完全一樣!
在屯門蕩失路
之後便到現在叫彩晶軒的昔日友愛大酒樓,友愛酒樓和安定酒樓是以往這區頗大的酒樓,現在安定酒樓沒有了,友愛酒樓亦只餘下很小的空間,安定和友愛也變成走在裏面會完全蕩失路的商場,一個原本閉着眼也能走的地方竟然會蕩失路,那種感覺真的非常奇怪。因為新郎哥想在不被新娘知道的情況下彈唱一首,所以我們一行人在等入席的過程中偷偷到友愛的平台練習,以前這裏是古惑仔的集結地,簡陋的平台已變成有好幾片草皮地的公園,古惑仔也全變了一家大細,空間頗廣闊,樓下位於輕鐵站旁我十七歲時擺小販檔的地方也變成了商場的一部份,完全找不着昔日的痕迹了。一夜熱鬧後賓客各自離去,我們大概十個兄弟,拿着四支紅白酒和結他走到那草地平台hea,我們在草地上坐着彈結他喝酒,偶然會有保安叫我們細聲點,警察走過也不敢過來,想起年少時警察總愛查我們身份證,但今天我們這班阿叔中有督察有大律師有消防區長,我們引首以待這幾個僆仔過來查我們證!最後,四支酒只喝了一支,喝到最後的是葡萄適和寶礦力,然後一如廿年前,曲終人散,各自回家!我們很多人到現在還住在屯門,但像這樣的一日遊實在少有,我也一直沒有好好地走一走現在的屯門,今天我們的軌迹就如回到少年時代,學校、新墟新發安定友愛、天台平台,這些當年每天都走的路線,如今恍如隔世。
失敗的Man
撰文:郭子健志願保護人類,維護世界和平的電影性工作者。本欄逢周三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30/19549351
【七筆思議】失敗的Man:AV的真諦(上)
1 :
GS(14)@2016-04-13 17:09:08我深愛日本AV片,亦只會看日本AV片,其餘國家的一概不會觀看,少年時因為朋友的爸爸的櫃桶裏發現了一餅鹹帶,一班同學便在放學後湧去該同學的家,緊張又興奮的去一睹所謂金髮大波妹的露毛四級片,同學們買定了可樂、零食,總數應該有七人左右,錄影帶一開,全部人全神貫注,但越看下去我越覺得不對勁,這是一套真真正正的打真軍四級片,真實劇情其實已不記得,只記得大部份性器官的大特寫,進進出,出出進進,所有同學都瞪呆了眼,彷彿發現世界上原來真的有神秘百慕達一樣神往,我看了大概半個小時,忍不住衝入了廁所——嘔!沒錯,我真的在嘔,我實在無法接受這種血肉模糊的生態交配鏡頭,不但毫無美感而且非常惡心,胃內實在不適得過份,還有一股非常濃烈的臭味在肚子直達喉頭,是吐也吐不出的難受!我是到那時才知道人原來要經過男女生殖器交合才能生育(其實我是比較遲熟,一般那個年代所有小學生都明白這回事的)這可算是一個童年陰影,深深的烙印令我無法磨滅,我自此亦再不敢看四級洋妞露毛鹹片,但作為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當然不會不看鹹片,我和一兩個志同道合的同學便特別愛日本AV,日本AV個個楚楚可憐,含蓄中帶點躍躍欲試,傷感中帶着嫵媚的神態,實在是非常對我們的胃口,最重要是沒有Come on baby! Hit me和Who's your Daddy這一類hard core對白,劇情通常都是較被動一點,然而最重要是——有格仔!
有格三仔是一種藝術
可能很多人不能夠理解,但有格三仔是一種藝術,重要的出入位當然是以看不到為妙,但同時亦要顧及想看的激動,十多年前的AV,格仔都大得要命,但現在的格仔已經很薄很細,讓你處於看到和看不到之間,很是過癮,在日本,有格的女星亦比無格的女星來得馨香一些,如果一個女星當紮,基本上你是沒可能看到她的沒格作品,若然市面出現她的沒格作,即證明她已是明日黃花!我當然極愛看格仔片,但亦有很多人不愛格仔,在九十年代初,就有很多人研究如何能破格,坊間有很多傳說可以破格的器材賣,活像很高科技,但其實到今天我還未看過真正有一套從有格變成無格的破格片,一切只聞樓梯聲。曾經有一個女同學問「為甚麼你們男孩總愛看鹹片!」現在如果有人再問,我會直截了當的答他「是為了打飛機(雅稱自瀆自慰)!」這是我們少年時代極度忌諱的三個字,等同是變態、鹹濕和媾唔到女的廢物(其實可能今天也一樣),我們會用作笑其他人但不會以此為內容認真談論,成長後可不一樣了,還有很多朋友都認為其實自瀆是一種比性愛還更有高度的享受,以前看雜誌的性知識專欄,很多也說這是傷身的行為,亦看過有些報道說有些人於家中以綑綁及自縊的方式自瀆而意外死去的人,但這一切都是悲哀而不切實際的例子。其實自瀆能有益身心,提神醒腦,提高集中力,減低生活壓力,紓緩情緒,更能培養個人品德,加強想像力,也是訓練耐力,控制個人慾望和保持思考冷靜的好方法!是一個不傷害別人又能紓解壓抑的好習慣,只要不過量(過量飲水都會死),根本是一件好事來!
失敗的Man
撰文:郭子健志願保護人類,維護世界和平的電影性工作者。本欄逢周三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413/19568363
【七筆思議】慌張西望:睇黎明騷,今生不再
1 :
GS(14)@2016-05-08 02:09:19黎明總比一般人走得前,你永遠猜不到他的想法,就如你永遠參不透他的金句一樣。所以,當一般歌星只想到食老本,標榜入行幾多個十周年,然後在紅館開騷大撈一筆時,他偏要花幾千萬搭一個用完即拆的舞台,堅持搞新花樣娛賓。杜秋棠不確定這是否「要贏人先要贏自己」的獨門秘訣,只知他用行動來闡釋「勇氣」定義——做些不慣做的事,從挑戰產生樂趣。好肯定,這個4D演唱會令他開心到極點。
一日兩次奇蹟
相信黎明發夢也沒想到,開騷一刻萬事俱備之際,卻因為一塊made in China帳篷,不符合防火安全而不獲發臨時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筆者發夢也沒想到,我觀看的場次變成頭場,亦因而變成同事追訪對象:「驚唔驚冇得睇?」、「怕唔怕冇冷氣?」、「會唔會退飛?」老實說,當我得悉黎明忍痛拆帳篷,已知「魚柳變了就不是魚柳包」,但還是真心期望他能奇蹟開騷,就如期望李斯特城英超封王一樣。臨時拆篷再掛布,消防放行,騷開得成,坎坷過後有艇搭。黎明說過,生存在世,最幸福是尋求解決難題方法,遺憾是問題比想像中還要多。當晚安排混亂,開騷時間早過了半個鐘,核心內外圍仍塞滿人,人龍打蛇餅至金鐘。那刻,其實已不計較是否4D,心裏只想5D。奇怪是,觀眾不單沒有鼓譟,還有秩序乖乖進場。誰想到一日可見證兩次奇蹟?排隊玩了一小時,終於見到黎明。一曲《DNA出錯》便全場起哄,觀眾大概已忘記因場館流失冷氣而弄至大汗淋漓,亦不介意投射畫面換上白布至不夠立體,不太符合商品說明條例(唱《送你一瓣的雪花》時送我番梘泡)。「要convince到觀眾,一定要令觀眾不覺得你在convince佢。」大概如此。至於歌藝基本上無可挑剔,畢竟那個年代的天王,絕不會揸流攤蒙混過關。我只是驚訝,當唱到《眼睛想旅行》時,全場無論男女老幼包括杜秋棠在內,都站起來跟這位年近半百的大叔一齊扭動身肢。或許,鍾意就鍾意,唔鍾意就唔鍾意。這晚,黎明傾情盡唱多首歌曲,幾多金句未曾講,但感動筆者還是這一句:「遇到好多困難時候,都要嘗試keep住微笑……keep住微笑……keep住微笑……」相信港人尤其感受更深。演唱會沒encore是意料中事,別忘記黎明宗旨是「做好自己唔好理人」,也「未必要討好歌迷」。這個騷並不完美,但因為有缺憾,才變得有價值,才會終生銘記。
慌張西望
撰文:杜秋棠@抽水站原諒我只是一部國產抽濕機。
https://www.fb.com/freakingwestlook本欄逢周五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06/19599432
【七筆思議】【詩與胡說】日式澡堂之洗澡的藝術
1 :
GS(14)@2016-05-19 02:33:59機緣下在上周生日到達日本,去參加三天尊者達賴喇嘛的公開授課,去大阪前抽了三天,先回到我最愛的京都走一趟。三年內重訪了三次,之所以這麼喜愛京都,是因為她獨有的歷史痕迹加上人文的文化氣息,以及街道上充斥着詩意的溫柔步調,到了這個地方,就是連毛孔細胞都會瞬間被感染得浪漫起來。而每次到達後,最不能錯過的重點活動,並不是吃東西看景點,而是:洗澡。大家似乎都知道去日本一定要去溫泉,倒是很少人會嘗試去澡堂泡澡,這卻其實是最能夠體驗地道日本文化的活動之一。
■街道上充斥着詩意的溫柔步調,到了這個地方,就是連毛孔細胞都會瞬間被感染得浪漫起來。
大方肉帛相見
第一年到京都旅遊,住在左京區一個日本家庭的家裏,發現他們的浴室小得可憐,這才理解到何以日本人那麼愛到公共澡堂泡澡。第一天晚上,路過一家超級地道,就是那種用光管照明,外面大個「㶭」(yu,也就是日文的「湯」的發音)字的家庭式澡堂。探頭探腦在外面研究了許久,日文看不懂又缺乏實戰經驗下,怕遊客身份丟人實在有點卻步。幸好好奇心戰勝陌生感,鼓起勇氣伸手拉開簾子,膽粗粗闖進這個神秘的地方。一進門,先把鞋子脫下,放到門口自助的鞋櫃裏。那掌櫃的媽媽看到這兩個明顯不是本地人的物體,有點錯愕,但本着日本人天生內置的好客之道,只會幾個英文生字的她,對着只會幾句日文的我,指手劃腳的終於搞懂費用毛巾肥皂甚麼的,跟朋友興奮又好奇地掀起寫着「女湯」那塊布,準備走進京都人的日常裏。就如大部份溫泉,這些澡堂都會分開男和女,進去澡池後不能穿任何衣服,也不能倦着毛巾,有些更嚴格的連小毛巾都不容許(有紋身的也不能進去),如果跟朋友一起去就要有肉帛相見的心理準備。有趣的是,儘管你平常不太習慣在人前赤裸,走進去後,那個人人大方的氣氛會讓你瞬間感覺到「坦蕩蕩也沒怎麼樣啊」起來。
■慢慢的專心的去做好一件事,是日本人的哲學,也是他們最令我嘆服的一點。
仔細洗刷乾淨
走進去,先是更衣的空間。這是本地人日常用的澡堂,看到的都是一家大細,有帶着小baby的年輕媽媽、拖着少女孫子的老奶奶,也有獨自前來的職業女性。大部份人都互相認識親切地打招呼,純熟地把衣服脫下,拿着寄放在這裏的洗澡用品,就走進澡堂去。澡堂分開兩個部份,先是核心外圍的左邊一排排供大家洗淨身體的位置。先拿一個澡堂提供的塑膠椅子和臉盆,就可以走去一個位子前面坐下來洗澡,洗乾淨後才可以走進右邊的浴池中泡「湯」,這是到哪個浴堂都劃一的規矩。日本人長壽不是沒道理的,他們把洗澡在一天的雜事中排到一個幾近神聖的位置。不像我們笨笨的,只會用光速隨便沐個浴便敷衍了事。他們可是會慢條斯理、正正式式、從頭到腳仔細地把身體好好洗乾淨。眼看一些老奶奶,洗了好半個小時還在擦,皮沒被擦破還真是奇蹟。洗乾淨後,就可以到另一邊的澡池去泡澡。這些澡堂大多位於市中心,一般都不是天然溫泉水,幾個加滿熱水澡池,也會特別放一些備長炭、溶岩石或各種功能的湯;另外也有電療池、冰水池、桑拿等設備,每個人反反覆覆進進出出,每天晚上就這樣享受把一天忙碌洗走的時光。只是在旅途上插播進來的我,正是為了感受這種生活智慧而走進來的。
■當你長期處於一個高速前進的狀態下,其實你的時間會比別人的耗得更快。
專心一致放鬆
慢慢的專心的去做好一件事,是日本人的哲學,也是他們最令我嘆服的一點;不只是工作或是服務他人,就是洗澡這麼日常普通的一件事,也能進行得那麼認真和盡致,並且會花時間去仔細完成。這種態度也伸延到他們每個生活細節上,有沒有發現他們的餐廳和設備無論如何舊,也能保持如新的整潔,這就是仔細做認真活的成果。有說「時間」不過是個概念,而且是相對的。當你長期處於一個高速前進的狀態下,其實你的時間會比別人的耗得更快,反之,懂得慢慢過活的人,時間更能被延長,光陰相對地走得更緩慢。我們常被時針秒針的劃一性誤導,以為跑得快能賺來更多的時間,其實這在根本上是對時間的一種普遍誤讀。專心一致的工作,和專心一致的放鬆,同樣重要。現代人何時若能真正體會這一點,才是我們能真正把握時間的時候。
【詩與胡說】撰文:何韻詩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
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本欄逢周二刊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517/19614644
【七筆思議】【詩與胡說】迷信標籤與標題的年代
1 :
GS(14)@2016-07-06 08:11:37何韻詩在《蘋果日報》的專欄《詩與胡說》同大家闊別一段時間後,今日終於回歸,以後逢星期二會在《蘋果》娛樂即時新聞看到,之後會在星期三的《蘋果日報》刊出,大家記得留意喇。身處今年的七一遊行,無可否認感覺是怪異的,但也不只是人數多寡的問題,我嘗試說明。和明哥約好從維園出發,到達時人數明顯少得不正常,大家互望一眼,看得出心中共同的憂慮。起步後,我倆快步先抵達大愛的街站。從同一個位置觀看,對比近年最高峯2014年的人數,人流當然差很遠,但也說不上是最少。那年的51萬人,直到晚上七點多才見到龍尾,今年大概五點半已經到達。客觀地看,說只有維園那零落的兩個足球場的人,也是不止的,有些人從街上各處加入,目測總人流應該是14年的五六分之一吧。
■有些人從街上各處加入,目測今年總人流應該是14年的五六分之一吧。
■2014的51萬人,直到晚上七點多才見到龍尾,今年大概五點半已經到達。
很多人變得消極
數字是其次,倒是整體古怪氣氛令人不安。群眾中的年輕人明顯大幅度減少,眼看大多是二三十歲或以上的成年人。顯然,近年網上盛行的「遊行無用」、「和理非非無用」論述,在年輕人的社群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不認同遊行或非暴力路線的,其實也沒大不了,就各自進行自己覺得有用的方法。但在這裏,問題就來了:一些基於「遊行唔型」、「遊行無用」、「做咗會俾人笑」的壓力而卻步的年輕人,其實又不至於全部能轉型為激進行動派。真正的激進抗爭需要投入更大程度的犧牲、也需要付出,而很殘酷的現實就是,香港真的沒有那麼多願意用這種方法付出的人。兩面為難揀無可揀的狀況下,許多本來還有意欲發聲的人(不只是年輕人),索性甚麼都不做,去行街食飯好過。
網上世界趨狹窄
這就是香港此刻最真實又尷尬的局面:面對各種分裂和僵局,很多人都變得消極,不想再理了。坦白說,現在這個時候,要單憑「型唔型」以及別人眼光去決定自己應該如何運作,不如真的返屋企瞓覺好了。就以我為例,「港獨」、「左膠」、「激進」、「搞事」、「太溫和」甚至「建制」的字眼都被不同派別貼上了,令人啼笑皆非。真要回答,我會告訴你,這些標籤都是多餘的。香港人習慣把事情歸類,卻總是搞不懂,不是甚麼都能那麼膚淺地歸納於某一個類別之下。我就是我,是個獨立個體,沒有任何一個標籤派別可以代表我,這麼簡單的道理,真有那麼難懂嗎?獨立思考和判斷,真是這麼陌生的概念嗎?網上的世界,不只充滿標籤,更讓人人的世界觀越來越狹窄。前陣子Wall Street Journal的網站,推出一個「Blue Feed,Red Feed」功能,讓大家親自體驗網上世界的兩極。讀者點選了一個社會議題,畫面就會模擬兩個陣營的人會看到的新聞,並列出來。我分別試了Donald Trump及Hilary Clinton,結果是讓人吃驚的。同樣的新聞,在兩個派別的news feed中,完完全全是相反的語調,這邊覺得離譜過份的事情,在另一邊卻振振有詞。
不斷發酵博點擊
這就是我們現在身處的「現實」。根本就是以無限個被操控又自我的「現實」虛構而成。你有你的「真相」,我有我的「證據」,你不聽我,我也不信你,互不相讓下,每個人所看到的「真實」都只能變得越來越單一、片面。剩下就只有辱罵和指摘,甚少看到有建設的理性討論。網上平台和傳媒也一樣,以爭取點擊率(而不是以對錯)的方針,去預設系統及斷章取義;既然大家都只看標題,就拿一兩個soundbite無限放大,務求達到是非不斷發酵,讀者不斷回來點擊按讚的效果。真的以為自己能倖免?Think again。以我們人類僅有的智慧,加上各種致力發放Propaganda的平台,普羅大眾的思想被操控、情緒被操控,看來是無可避免的過程。友人說,看着現在的昏亂,世界根本已經進入第三次大戰,我認同。這個戰爭,不用槍炮、不用武力來壓制人民;這場戰爭嘗試潛入人們的生活,掌控你的社群,以思想上的腥風血雨來摧毀每個家園,比起真槍實彈的戰爭更是無孔不入,陰險恐怖。整天活在手機中,把屏幕上看到的「部份」視為「一切」的你,是時候想想如何反超越這個已經入侵我們全部的工具了。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
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逢周三刋登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706/1968265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