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追踪呂樂神秘資產

2010-5-27  NM





叱咤五、六十年代的總華探長呂 樂,本月十二日在加拿大逝世,卅四年通緝令也總算有個完結。

呂樂逃亡前,曾在港購入大量物業,這些物業其後被政府凍結並拍賣,所得款項由廉 署和呂家共同管理及投資。

現今呂樂去世,相關的數億元款項如何處理?廉署發言人表示,會諮詢律政司法律意見,才決定如何跟進。

本 刊追踪呂樂的足跡,他除了在台灣有購買豪宅外,也攜帶大量現金遠赴加拿大,在當地買物業收租,透過兒子遙控管理在香港的財富。

一代梟雄,九 十年的人生路充滿傳奇。

有五億探長之稱的呂樂,本月十二日在加拿大溫哥華因胃癌病逝,雖然被廉署通緝卅四年,他仍享九十高壽。家人隨即在 上週五為呂樂舉殯,遺體被火化後即安葬在科士蘭墓園,與肥肥沈殿霞、名伶任劍輝為鄰。

整個喪禮有過百親友參加,包括了七十歲的妻子蔡珍和兒 孫,也有一班由香港專程趕來的親友,其間長子呂誠(Anthony)負責手捧亡父遺照,另一孫兒則手捧香爐,喪禮儀式以道教進行,事關呂樂相信自己是道教 始祖呂祖——呂洞濱的後人,而信奉道教。而呂樂成立的公司「渭濱」,估計取自宋朝詩人「呂渭老」及「呂洞濱」之名。

懷念光輝歲月

呂 樂共有七子一女,七名兒子早已成家立室,其中五名兒子叫呂誠、呂實、呂仁、呂義及呂禮,他們大多長駐加拿大,另一名女兒則居於台灣,在當地任職公務員。呂 樂在○四年之前亦一直居於台灣,由妻子和女兒相伴,直至本刊○四年發現其行踪後,才返回加拿大避居直至逝世。

本刊上週再訪呂樂位於台北的舊 式豪宅,單位內沒有人應門,信箱內插滿了信,替呂家清潔居室的鐘點工何先生告訴記者,呂樂的思憶看來仍停留在五十年代的黃金歲月,他的客廳中放滿了他以前 的「威水」照片,甚至掛了張有一個人高的軍裝照片,而港督頒獎給他的照片,亦珍而重之地放在大廳。

呂樂雖逃到台灣,但仍對香港的粵菜及飲茶 點心文化念念不忘,其居所附近的港式酒樓「雅苑酒家」,便是他每日必到之地。「呂樂依然成個大哥咁款,所有走佬來台灣的香港華探長,都會定期來酒樓拜會 佢,就算曾志偉老豆曾啟榮(同樣是走佬華探長)見到呂樂,都會恭敬走過來打招呼。」酒樓的侍應表示,這班老人家很念舊及重視階級,直到○四年呂樂被揭露行 踪後,便再也沒來酒樓飲茶,曾啟榮一班人也因年紀老邁少出來走動,一班華探長聚會場面已不復見。

平凡老人家生活

雅苑酒家是呂 樂一班華探長的聚腳點,他們也很重視自己的警察身份。酒樓侍應表示,曾有走佬來台灣的香港黑幫首領來飲茶,呂樂也不願意和對方交往。「不過依家冇人來酒樓 囉,呂樂○四年最後一次喺度同班華探長講,佢唔想再被傳媒搵到,佢決定避去加拿大,長住唔返來囉。」侍應阿泉說。

除了歎粵式點心,呂樂另一 嗜好便是打麻雀。記者在○四年採訪他時,便經常在門外聽到呂家中傳出麻雀聲,據知他亦愛相約一班華探長到家中竹戰,有時通宵大戰就會致電雅苑酒家叫外賣。 而不用打牌的日子,呂樂則過得相當清淡,並不時和太太到附近麵店食雲吞麵。

呂樂日常生活亦與一般老人家無異,他早上六時起床便會到中正紀念 堂晨運,有時腳痛便會取消晨運轉去醫院覆診。大多數時候,呂樂身邊也沒有工人或太太服侍,而經常一個人去醫院取藥,又或者獨自在街上閒逛。有時有熟人在街 上認出他,也會連忙過來和他打招呼,呂樂也神氣地點頭回應,氣派不減當年。

父母之名揸物業

呂樂一生的高峰都在上世紀五十年 代,五八年他已升為新界區總華探長,其後更調升港島和九龍區總華探長。位高權重自然豬籠入水,但呂樂深知財富來歷不明,五、六十年代在香港大舉掃入的物 業,都由父親呂君博(又稱呂古)及母親顏譚妹持有,其母是文盲,在樓契上簽名時只畫個「×」符號來代替;據廉署資料,呂樂用涉嫌賄款購置的物業,單位數目 多達四十個,住宅、商鋪都有,分布於灣仔、尖沙咀、觀塘、九龍城和港島半山,而有些財富更用其他馬仔代為持有以掩人耳目。

同時一九六七年 間,呂樂就以父母、老婆及兩名仍在求學的兒子——呂誠和呂實成立渭濱置業有限公司,並以這間公司名義購入沙田博雅山莊;而位於彌敦道的國際酒樓呂樂也有份 投資,但就是由現時澳門馬會董事的呂少文來出面經營。呂少文原來姓黃,後改姓呂以向呂樂「埋堆」,在呂樂任職華探長時,負責管理其財富,活躍於體壇,曾與 呂樂成立一隊「渭濱」籃球隊。

遙控酒樓業務

在呂樂離開香港後,呂氏家族在渭濱置業的股份就轉為由國際酒樓持有,所以沙田博雅 山莊後來因由國際酒樓持有而能避開被廉署凍結的厄運,八九年政府把地皮以一千三百八十萬元收回作興建城門公路,這筆款項呂少文有否交還予呂樂就不得而知。 而國際酒樓內有不少呂姓的股東,又有的士大王曾榕兒子曾佩釗,這盤生意在呂樂離開香港後依然經營得有聲有色,江湖人士都知道呂樂在背後遙控。在七十年代擁 有十五間,在加拿大也有分店,後來國際酒樓這間上市公司落入呂少文的華胤馨公司,並於九○年賣予楊受成成為英皇地產。

做事小心翼翼的呂樂, 在他四十八歲時就提早退休,當年是一九六八年,事關他早已嗅到腥味,知道香港政府準備成立廉政公署,整治警隊,先在加拿大溫哥華搭路搬錢走,而介紹他到加 拿大的是商人黃克競姪兒黃振輝。呂樂最初投資於黃振輝在加拿大的Barony Estate公司,涉足當地房地產生意;Barony其他的股東還包括則師阮達祖及退休沙展宋仲德等人。

落難探長加國聚頭

七 十年代尾黃振輝返港,以加拿大發展公司發展康樂園及錦綉花園,呂樂則與其餘四名著草探長在加拿大成立「五龍公司」Five Dragon Corporation。其餘四名探長分別是出生於長洲、有「長洲仔」稱號的鍾長有、蔡炳龍、張秀及韓森。

在七十年代中,呂樂與一眾探長的 故事,傳遍溫哥華的華人社區,「一班探長經常喺唐人街嗰間富大酒樓飲茶,他們輪流請飲茶,唔使爭找數!」富大酒樓的侍應稱。

呂樂初到加拿 大,未敢大舉投資,恐怕香港與加拿大一旦實行引渡條例,他在當地的財富化為烏有。成立五龍公司主要是維繫住一班探長關係,方便「收風」,寄望日後有機會跟 廉署講數重返香港。公司購入商場、鋪面來收租,大多位於溫哥華唐人街的Cambie Street,而他的兒子,據聞在Waterloo大學唸書。

兒 子代父講數

廉署在七四年成立後,大舉打擊警隊貪污,對呂樂在香港的物業全部凍結,身在境外的他則透過兒子跟廉署周旋。於七八年,呂樂的兒子 呂實曾代表父親入稟法院,要求廉署撤銷其父親物業的凍結令,但敗訴,法庭還判處政府可沒收他部分財產,包括半山寶珊道金城大廈、尖沙咀喜利大廈八個單位, 現金八百九十萬,合共九百萬元。八一年,呂樂兒子不服氣,揚言父親已完成十萬字的回憶錄,大爆港府高官的黑幕,但至今仍未有出版。

但呂樂並 無放棄,至八六年兒子呂實再次入稟法庭提出申請撤銷凍結令,政府亦決定批准把其餘大部分物業「解凍」,由政府代為出售,所得的款項則暫由呂樂家人及廉署共 同管理,其中位於太子道西三三七號的兩層高洋房,屬呂樂大宅,政府把物業出售時,其子呂實就以四十二萬五千元來承接,至九四年兒子才以六百萬元賣出,而三 十項已出售物業共賣得九千四百萬元。這筆款項,估計會再投資以防資產貶值。投資界有傳聞,呂樂持有不少長實股票,假如九三年以九千四百萬元買入長實,未計 收取的股息,至今最少值三億零三百萬。現時呂樂已過身,相信其家人會向廉署申請如何處理這筆財產,即使是七、三分賬,呂樂家人亦分得一億元。

晚 年願望重返香港

依然緬懷昔日光輝的呂樂,約四、五年前透過五龍公司的拍檔蔡炳龍,與香港律師商討;希望與廉署和解在晚年時能夠回港,只是蔡 炳龍回港後不久就過身,事件又不了了之。呂樂此舉,可能是有見於○六年,韓森的親屬就與廉署達成和解協議,交出一億四千萬元資產以終止訴訟及將資產解凍。 而韓森名下資產近兩億,對分比例估計是七、三之比。

屬海陸豐人的呂樂,在幼年鄉間時只是靠「撐艇仔」餬口,父親呂君博是讀書人,人稱他「五 叔」,家中只有他一子,呂樂對友人說過:「我著軍裝時,就想有一日要做到Principal detective。」對於自己能登上Detective Staff Seagent One,即九龍區總華探長的官方稱號,甚為自豪,他的友人稱,呂樂的驕傲只藏在心裡,甚少表露於人前,對於一位老探長陳立,一手把他由散仔升上「兩劃」非 常感激,每年一定親自到其家拜年。「當權之時,警隊中的二、三、四號人物都與呂樂有親密關係,啲警司級鬼佬都買起晒,例如有某某人要『洗錢』,都必須經過 他,他就好似個經紀咁收番個佣。」呂樂的友人說。七三年被廉署控告貪污的灣仔警司韓德(Ernest Hunt),在他的回憶錄中就提到每月從一名華探長拿取奉獻,等於出糧一樣。

社團人脈廣

在任華探長期間,呂樂與「社團」關係 密切,他與新義安的龍頭家族向家還有親戚關係,他稱向前的長子向華炎為姑丈,而向華炎的外父呂六就是呂樂的叔父,不過向華炎與太太呂杏華結婚時,呂樂仍然 是散仔。兩家人都識英雄重英雄。

他還在北河街的渭濱樓成立呂氏宗親會,以維繫一班鄉里及商家的關係,而他的父親呂君博就是宗親會的會長,自 己則擔任副會長,叔父呂六任理事長。呂樂經常出席宗親會活動,又撰文題字,出席會務。

但呂樂個人生活甚為低調,住在太子道的他平日只開一部 英國Austin私家車,不見戴名錶亦不喜歡賭錢,應酬亦只是一個月一次。「佢個人好沉實,好有生意人頭腦,所以人家叫佢做老總,不像顏雄(另一華探長) 有枝槍都仲要威。」知情人士說。

呂樂的幾名兒子在加拿大時有返港,他們單是靠物業收租,已足夠維持生活,他們深知父親呂樂之聲名,所以作風 甚為低調,以免惹起注意。一九七三年,人稱「爛仔亨」被廉政公署控以貪污的警司韓德被判入獄,在庭上承認自己貪污,並指自己貪了數百萬元,爆響口指呂樂身 家最少五億元,從此呂樂就得了「五億探長」的稱號,但熟知呂樂財政的人說,六八年他離開香港時,身家大概數千萬,但時至今天,相信五億這數字雖不中亦不遠 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20

英之見:戒急用忍 黃國英

2010-05-30  NM
 
 
 

 

「投資一定是有 時贏、有時輸,重點是控制你的恐懼,保持一份飢餓;其實有如一場和市場對打的拳賽,過程之中一定有高有低,偶爾處下風,被對手連環抽擊,傷痕纍纍時,依然 不能退縮,要部署反擊。」一位多年朋友在上周最動盪的日子,特意來電鼓勵,說了以上的一番話。

這個5月份,對9成以上的基金經理而言,應該 都是相當難捱,甚至比金融海嘯更甚;因為當時的經濟前景看來極差,現在大半個地球的實體經濟仍是相當好,金融市場卻特級波動,在防守意識不夠下,難免受 創。

遇上挫折才會進步,其實朋友未來電之前,自己也重拾雄心壯志,吸取教訓之下變招再打過。忍痛大手減持中型股,再以衍生工具,例如期指, 作為持倉過市的主要工具,取其成交大容易撤退;另外增加買入期權,以及隨時沽外幣對冲等。穩住了組合價值,並追回部份失地。

今次經驗,體會 到做基金經理之難,當沒有太多再輸的空間時,仍然要夠膽下決定加倉反擊,壓力是相當之大;就算明知是一個贏面高的機會,要去馬不是想像中容易。

另 一個反思是困局全因自己種下禍根,好市時信心過大,一些次等項目也投入,以至持貨太多不能不斬;投資和賭博一樣,永遠要高度集中、保持紀律,寃枉注表面可 能雞毛蒜皮,但集成一條大數可以有頗大殺傷力,最慘是可以摧毀信心。戒急用忍比想像中重要。

文:黃國英

豐盛融資董事

電 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21

David Webb: 化妝敗露(2,更新中):聯康生物科技及高寶綠色科技的故事


(上續
此文)

在收購後,2005年9月22日,唐先生成為主席,而劉先生則為該公司的行政總裁(即首席執行官)。這就是他們兩位首次在香港股市中出現。唐先生, 「 自1997年起一直於中國從事金屬及廢金屬貿易業務」,以及「自2001年起一直投資於中國一家主要從事開發污水處理系統之公司」,而劉先生則「於中國東莞擁有一間酒店, 並自1999年起出任總經理, 參與酒店之日常業務及管理。」

金利豐證券有限公司代表Automatic Result提出收購,而財務顧問為金利豐財務顧問有限公司,亦可以假定他們的認識的,而巧合的是當年的牽頭包銷商亦為金利豐證券有限公司,該要約在2005年10月13日截止, 當時無接獲任何有關收購建議之有效接納。

2005年11月5日,聯康建議易至現名,以反映其「朝著科學技術應用業務作多元化發展之全新業務策略」,並「一直物色及與若干人士就若干藥劑業務之建議收購或合作計劃進行最早期磋商。」

同時,因
浩勤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浩勤」)接納聯康之聘任, 對其進行內部監控審閱,故自願辭任聯康的的核數師職務,並委任陳葉馮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陳葉馮」)為新任核數師。在此後,但並未能找到任何持續內部監控審閱的事宜。

陳維端先生為該公司的首席董事,他及陳葉馮因太元集團(620)(雖公會並未指出,但David Webb已發現)一筆約2,300萬港元的資產重估盈餘,在該等資產變賣後被錯誤地入賬為收入,因而嚴重錯誤呈報公司的年度業績。已被香港會計師公會轄下紀律委員會作出譴責,並命令他們支付罰款共四萬港元予公會。

陳葉馮在2008年8月21日辭任核數師,浩勤又在2008年8月26日獲委任填補陳葉馮之空缺。自上市以來,聯康及其前身的核數師報告均是沒有保留意見的。

聯康在2001年上市以後,並無發行任何新股,但在新人上任之下,他們很快就開始印公仔紙。在2006年2月15日,公司宣佈以公開發行方式,以1股供2新股,集資1.755億元。

(待 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22

商譽與成長股的關系(四)---完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546

巴黎:

修正文:  12/June/2010




從上圖看來,以Balance Sheet資產值的IRR計,美銀的將會較富銀的中短期吸引,不過假如按Graham的ROI計數原則,因為Graham從不把低水的資產部份例為回報, 所以美銀的低水,在Graham看來,只有增加安全性,美銀的ROI和IRR並沒有很大的分別。
反觀,高ROE的企業,例如WFC,高溢價部份 Graham們都會把它長期分還,所以它的ROI和資產值IRR便相差很大:

                                        Gramham ROI             資產值IRR
                       第一年                16.6%                    -2%,
                       第十一年是        16.6%                    16%

由此可得出,資產值的作用在買股票時,可以是很重要和很不重要

1. 它的重要是,企業的每年盈利的基礎是必須建立在資產負債表淨值上而非空談;
2.它的不重要是,如果企業的ROE高,不應強迫買平水的資產淨值股 票,因為ROE大的企業的資產值會較另一間快速補回,使條件(1)發生作用。

所以投資人必須在兩者中尋找安全的平衡。

Warren Buffett的想法

Warren Buffett曾經說,市場會繼續長期給于高ROE企業溢價,因此他把市場無型的溢價也作ROI考慮,我把Warren Buffett的溢價部份一起加上,計算Warren Buffet的最後ROI回報可能如下:
                              18%ROE                                        可能                按購入價      
年度      期初淨值   盈利   期末淨值      市場溢價     股價    $28的總回報  ROI
1              23.3           4.19     27.49            28 %           35.2         26 %             26 % 
2              27.5           4.95     32.4               "                 41.5         48                 22
3             32.4           5.8        38.3               "                 49.           75                  20
4             38.3           6.9        45.2               "                 58          106                 20
5.            45.2           8.1        53.3               "                 68          144                 20
6.            53.3           9.6        62.9               "                 80.5        187                19
7.            62.9         11.3        74.2              "                  96           239                19
8.            74.2        13.4         87.5              "                112           300                19
9.            87.5        15.8        103.3             "                 132          372                19
10.        103.3        18.6        121.9            "                 156          457                 19
11.        122           21.9        143.8           "                  184           557                 19

按Warren 的想法,以USD28元高於每股資產淨值23元,購入ROE是18%的企業,居然可能穫得大於18%的ROI,這是否他長期尋找高、或有證據會高ROE企 業的原因呢?

Margin of Safety是投資神杯
雖然我這篇修正文和之前的數字有很大的分別,前文的很多原則,仍然不變,例如好的企業,股價 越跌,越吸引,其結果引致最後選WFC,仍是相差不大,或至少買入WFC仍是一個很吸引的投資,這就是Graham所強調的Margin of Safety的作用。

評估股票的標准Margin越大,回報越可能達到自已目標,例如PMI當天的資產值可能是18元、7元、8元或6元 和ROE是10%、11%、17%或7%對以0.6元的當日市價,也沒有很大引致投資決定不同的分別,買入它並持有就是最正確的投資之道,這不就是離開群 眾、市場,莫問牛熊,以Margin of Safety投資的最好例子嗎?









舊文:








富國銀行和美國銀行平均股本回報比較
上 述的圖表是巴黎以富國銀行和美國銀行過去多年平均Return on Equity,去引申未來的回報可能變化,其中兩者因溢價與折讓引致在年度0(現在)出現起步的分別,圖表是按Warren Buffett的"複利"方法,而非Graham 的平均方法。

按照Graham的方法,他會先把富國銀行WFC的溢價部份 (Goodwill)按20-25年分攤,例如28%的WFC溢價會是每年以1.4%(20年)在ROI中扣減,即投資人的Return on Investment會是18%-1.4%= 16.6%。但 Graham未有在扣減Goodwill後有關複利增長對長期回報影響再作文章。

如 果以這Graham簡單的計算法,另一間沒有溢價而ROE是16.6%的企業,和有28%溢價的WFC,其Return on Investment都是一樣16.6%,可是從上面的曲線,我們可看出,其長期投資回報兩者是有強烈的相差,尤其對一些高ROE而又現股價有高溢價的企 業。

不妨假設第11年企業能以帳面價變成全現金分發回股東作為辦別差異:

以Warren Buffett的複利對WFC的評價:


市 價       高水溢價%              在第11年變現後            IRR 平均年回報 
                                                      總回報
28元          28%                              490%                              17.5%
46.6         100%                              417%                              16.1%

以Graham的平均攤 分對WFC的評價:

28元        28%                                441%                              16.6%
46.6       100%                                284%                              13.0%   

股票投資最藝術的地方是
未 來的生意數字都可能不與當下的計數相同,所以總明的投資人應該是作最好的期望,同時又應作最壞的打算。

例如以100%溢價$46.6元購 入WFC ,上圖顯示要5年後,帳值才能回本,但是以接近30%溢價的28元買入,卻只需1.5年後,就能取回100%帳值,之後就是一條康莊大道,尤其是WFC的 過去成績,並不是一般靠大行吹捧那些IPO企業的預期數字,而是真實地長期受過嚴峻環境考驗而來。

另一方面,即使美國銀行BAC現價與帳 值有20%以上的折讓,圖表卻戲劇化地程現中長期投資角度與WFC的優異的分別,所以巴黎便下定決心轉部份持有的美銀到富國銀行。

價值優良的股票股價下跌,只會增加吸引,而非風險
最近看到黃 師傅說打算在跌市中清空股票,巴黎認為,如果股票的價值是優良,例如WFC,其股價下跌,只會令它更加吸引,而非風險增加,投資人只應買入,而非賣出,上 述的數據不是很有說服力嗎?(當然希望低買高賣,捉形勢的已經不是基礎證券分析的方法)。

假如硬要在跌市時做點東西,不如檢查組合內的一 部份的股票,是否"相對"地較另一些的股票吸引力較低,於此時轉換組合成份也是很合理和聰明的做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28

百萬倉 . 自由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http://philipleung168.blogspot.com/2010/05/blog-post_31.html




今個月最低跌十幾個, 啲二三線都跌番去未升時或更低處, 散仔係咁平倉,癈事輸突上年賺嗰啲. 今個月最低點為 5/25/2010 18986 點, 收稍低於黃金位 19126 點, 之后就彈番上去無再落番. a 股呢兩星期除一交易日外, 全都能收高過中位. 道指則追跌破中位, 調回牛熊線附近. 如以內房股做領先指標, 既然再跌唔落, 冉冉上番, 可視為調整完既訊號, 睇番各指標亦頗脗合. 而家阿爺變咗做房產稅同歐元專家, 大把人做佢代言人, 猶其倫敦班鬼仔.

都諗過以信號嚟睇, 而家真係有幾多見熊信號, 例如 ah 同港股跌破牛熊多時, a 仲調多過十巴仙遠牛熊同離高位二十添. 之所以大把 blogger 話要清倉去反手食熊咁話, 上年波動咁大, 如無走既話蟹咁多, 都唔好話受得了, 都唔怪得啲人驚青既. 自己坐咗咁多貨, 話唔少少担心就呃你既, 但事實比起零八年坐咁少, 都係無嗰時咁担心. 既然坐嗰啲都係有實力既同分散持股, 就算惡劣如今次海嘯, 挨過了還不是一樣, 唔好畀波動大到就得. 其次, 亦重複反思投資既原意, 就係以合理既價錢, 以長期策略持有及調整優質既證券組合, 以作長期資產增埴及保存. 當然筆者唔會否定而家會再跌回萬七, 甚而仲低啲. 但打開過購物表, 真係樣樣都好鬼吸引, 就算蟹咗都幾有信心三五年內都去得番啩. 其次, ta 前提就係每個循環都會重複, 但以經驗睇, 每個 cycle 都有自己特性同波幅, 如只用上次路紙去估, 咁都幾危囉. 所以今次都係會以盈利線增長趨勢為主, 如大圍仲升緊, 同股價唔係偏高得太離譜, 咁就當係牛, 唔會點避險, 好似先前話齋, 睇到而家既離泡沫還遠呢, 但讀者如怕咗波幅, 就適量調整存貨比例囉.

瑞安跌勢以喘定, 反而信和追跌番, 香江對政策啲敏感度點都低啲. 各資源股都做咗大底, 中鋁都買得過了, 上高口氣都鬆咗好多. 惠理同中旅都升番, 其實係人都知今年咁鬼多人換回鄉證, 盈利必然爆升, 但係啲人都係咁沽, 真係無哂計.

李生話通脹一定嚟緊, 睇番連歐央行都要印銀紙買番歐債, 好似花旗咁量化寛鬆, 最尾又係水淹金山嚟多濟, 亦為本人無睇得咁淡一原因. 但佢話功能組別有功於香港, 咁又係, 佢既香港係唔同於小市民既香港, 小市民唔會係 target 買嘢食, 只想係街邊檔買吓菜揾歺晏仔, 但而家李生都食埋. 以前啲人收割, 都會唔會攞盡啲禾穗, 等啲孤兒寡婦都可以拾啲為生, 而家連餅碎都唔畀你, 唔通個個都要炒股同做 sales 先可以係香江生存. 最搞鬼就係泰國整咗個實彈射擊區, 合法殺人咁話, 各國都噤聲, 但債係要還既. 民主行咗咁多年, 實會遇到爭論同鬥爭, 但唔係體制鬥爭同改善其機制, 而係用第三者武力打壓自己玩哂, 咁又算係乜民主. 諗番臺灣忍咗阿扁咁多年, 雖然眼寃, 但真係太值得囉.


震撼富士康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148376&time=2010-05-30&cl=115&page=all
 
新生代农民工不会像父辈那样轻易成为机器的附属品。直接受冲击的是富士康,被撼动的是整个中国代工业
《新世纪》周刊 记者 赵何娟 兰方 郭惟地 王嘉鹏 特派台北记者 唐家婕


 

2010年5月25日,清晨6点半,19岁的湖南人李海,翻过华南培训中心五层走廊的栏杆,纵身一跃。

这距离他来到富士康做工,仅有42天。在留给亲人的遗书中,他写道,现实与他对前途的期望差距较大,以及家庭的因素,让他“失去生活的信心”。

5月26日,郭台铭首次对公众表示道歉,也首次向大陆媒体开放了深圳园区采访。然而,就在当天晚上11点20分左右,又一名男性员工贺某选择跳 楼。他加入富士康亦未满一年。

1月23日,19岁员工马向前“生前高坠死亡”,是深圳富士康今年发生的第一起员工坠楼事件,但并未给企业和外界敲响警钟。随后的数月,类似的 自杀如魔咒般继续笼罩着总共拥有42万员工的富士康深圳园区。

连续发生七起跳楼事件后,郭台铭按照故里风俗,请来三名五台山高僧,准备在公司布置法事,祈福求安。次日,即5月11日晚,又一名富士康女员工 因为感情问题跳楼身亡。七天后,21岁的一名男员工从工厂宿舍跳下身亡。

至5月27日上午再次发生的一起割脉自杀事件,今年共有13位年轻的打工者走上绝路。10死,3伤。

他们的离去,让家人伤心欲绝,更将富士康推向舆论风暴的顶端。

举国震惊。地方工会组织,警方、地方政府的各种调查组陆续介入。5月27日,中央部委的调查组亦紧急奔赴深圳。焦灼的氛围弥漫在园区内外。

高大的围墙和铁丝藩篱内,自1996年建立至今的龙华科技工业园区依旧秩序井然,高速运转。一些打工仔物伤其类,打算离开;另一些年轻人仍在川 流不息地涌来,争相进入这个“从不拖欠工资、保障良好的”最大代工厂的“围城”。

直到今天,代工制造企业仍是以深圳、东莞为龙头的珠三角的经济支柱,也是在此求职谋生的底层工人最主要的去处。地处深圳宝安的富士康龙华、观澜 园区,是富士康在大陆20余个生产基地中最重要的一处,为它带来少有匹敌的质量管理、垂直整合及成本优势。

一位无线通讯业务部的一线员工,面对3平方公里的园区对本刊记者感叹,这里与外界,犹如孤城内外。城外的斑斓生活对他们来说太遥远,“出城只是 看看”,“到头来还是要回到城里去。”

然而,震撼人心的连续死亡事件,已经激荡了城内城外。变革势在必行。

新生代

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与上一代在价值观念、工作期待、权利意识等各方面都有着明显区别。理想和现实存在巨大落差

与许多代工厂一样,富士康是许多打工者从不发达的乡镇农村通往大城市的驿站。

每天凌晨,不过四五点钟,长长的人龙就已经排在了富士康园区的普工招聘点。即使在2010年春节后,全国“民工荒”最严重的时期,富士康招募人 数最多的一天仍可达8600多人。

普工招募处附近的湘菜馆老板说,有些生于80年代、甚至90年代的年轻人,隔夜就到这里排队,睡在地上,就怕第二天排不上号。

另一些同样年轻的身影,则不断地从园区走出,流向城市的另一处。按富士康PCEBG人力资源部资深副理万红飞的说法,企业基层工人的流失率每月 高达5%。

在2010年2月28日出版的富士康内刊《鸿桥》中,一篇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文章便提到,“新生代民工崛起改写劳资博弈局面”。文章说,这些 80、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和上一代在价值观念、工作期待、权利意识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区别。他们习惯了城市生活方式,更愿意融入城市。

“新生代民工要求有更多自由,虽然他们也会因为钱而接受加班,但对加班大多有种本能的抗拒。他们渴望有可供支配的个人时间和收入,有大型超市、 网吧、KTV的企业更吸引他们。和前辈相比,更多新生代民工在发工资的第一天最先想到的是找个去处消费,而不是把寄回家。”

对于青春,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会去公司的网吧上网,但是网吧每次都爆满;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他们更愿意看书,以“提升”自己。富士康一 名在职只有高中文凭的女工说,她最喜欢的作家是龙应台和海子,最喜欢的诗句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他们也向往着财富上的成功。很多男工会选择在中饭或晚饭后的短暂休息时间,买彩票、买马;很多女工则盘算着将来用在富士康打工积累的资本金做点 小生意。

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在沿海大量外向型的加工企业,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线岗位,难以为工人提供优质的工资。

在这里,工人们用“屌毛”来称呼除自己外所有其他人,这一称谓具有精神胜利法的功用,在他们心里抹去种种人为的等级层次,使自己跟所有人变得平 等。

“屌毛”们一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各自背负着一定的家庭经济责任,或是要在家乡盖上新房,或为了让弟弟妹妹有钱读书。他们习惯了漂泊,大多仍保 持着“农村户口”身份。他们读了中专、大专乃至大学,毕业走出校园后,却依然像父辈那样,走进工厂的流水线,成为中国廉价的加工产业链上的一环。

19岁的云南工人小杨,抱着赚钱补贴家用的愿望来到富士康。4月刚刚入职,底薪只有900元,不加班便难以完成工作任务。富士康自杀事件发生 后,他说准备辞职了,“下个月就走,回家乡继续读书。”他看不到实现理想的通道。

“产业升级的速度滞后于劳动力升级的速度。”一位劳动经济学家向本刊记者指出。传统的生产模式,遭遇了新工人们的反弹。

流水线上的青春

所有的产量标准,由内部的IE部门制定。生产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都分解开来,制定时间标准,然后确定每一个员工应该在一天内完成多少工作 量,允许5%的浮动

在地理上,富士康在深圳的园区分为两处。一是位于深圳宝安龙华镇油松第十工业区的龙华园区,占地3平方公里,拥有30万员工;在其西边,则是观 澜镇观光路以北的富士康鸿观科技园区,有10多万员工在这里工作生活。

每天早晨七点,晚上九点,“两班倒”的员工接班前后,10万余着装整齐的工人,在富士康园区里浩浩荡荡穿梭,却安静肃穆。他们大多在十八九岁的 豆蔻年华,鲜有欢笑和嬉闹,沉默地应付着生产线上的单一工序、难以避免的加班和复杂的制度与纪律。即使回到宿舍,大家也鲜有交流。

在他们到来之前,他们的位置和行为,已经在这个“完备”的社会中被设计好了。所有的产量标准,由内部的IE(Industrial Engineering,工业工程简称IE)部门制定。他们把生产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骤都分解开来,制定时间标准,然后确定每一个员工应该在一天内完 成多少工作量,允许5%的浮动。

最基层的普工,超过全部员工的85%。每天千万次重复一个动作的普工,占据这一个个1平米见方的工位,连成日夜不断的生产线,以代替价格昂贵的 机器手。

这种泰勒制的管理模式,在中国南方的制造业工厂运用普遍。它是被称作管理学之父的美国工程师泰勒,在20世纪初发明的一套建立在细致分工基础 上、以劳动方法标准化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在实际运用中,IE的模型往往以一条全是优秀工人的生产线为标准制定。而工人素质实际上参差不齐,尤其刚刚进厂、工作尚未熟练的新工人,要想实 际上达到IE规定的水平,加班几乎不可避免。

常年拥有大量的订单,并往往“来者不拒”的富士康,生产线更是绝无停顿。加班加点极为常见。这对于绝大多数抱着“赚钱”目的的普工来说,不完全 算坏事。刚入厂的普工基本工资是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900元,大多数人都要靠超时加班费维持稳定收入。每月加班超过120小时的普工,月收入可以超过 2000元。

在富士康,员工具有超长加班的充分条件。每天吃饭和休息时间被严格规定,早班从7点30分开始,12点至13点吃饭,过时不候,你不会有更多的 吃饭闲聊时间;换洗的衣服要在规定的时间送到规定地点,由洗衣公司统一处理;园区里提供医疗设施、运动设施、休闲娱乐的电视和网络,以及图书馆,使你不需 要到外面耗费可以用来干活的时间。

已经离开富士康的女工青桐(化名)告诉本刊记者,离职前,她每天在厂房的时间超过16个小时,时间被安排得很满,十几个小时是全负荷运转。即使 休息,也根本没心情去玩。回到宿舍,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睡觉。

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上完夜班后又被叫去开会培训,一连25个小时没有休息。“用两个词形容富士康的工作,那就是紧张、压抑。”

“工人的神经随时处在高度紧绷的状态。” 中华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郭军对这种现象评论说,在这样的管理机制下,企业的生产效率自然很高,也无违规违法之处,“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与当前以人为 本的理念相去甚远。资本效益的最大化,必然意味着劳动力剩余价值的最小化。在泰勒制下,劳动者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而是机器的附属,不是一个社会组织的 成员,更谈不上是这个组织的主人。”

郭军介绍,资本主义国家走到现在,仍然采取泰勒制的企业不多了,转而采取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但在中国,这显然不是富士康的专有。在珠三角大大小小的代工厂中,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富士康的条件甚至优越得多。比如按时发工资,提供必要的 社会保障,生活设施显然也优于一般小企业。

如果事情仅止于此,就无法解释如此频密的自杀事件会在一家尚算优秀的泰勒制工厂中发生。因为随着生命跌落的,不止是疲累的灵魂,还有黯淡的自 由、尊严和希望。

宿舍劳动体制

宿舍体制是一种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临时性的安排。一天劳作完,第二天再继续。工作之外无法开展生活,生产和再生产相分离

生产模式与劳工状况的矛盾,在一个由企业自行管理的42万人的“国度”中,被放大和激化。这一切,已经超乎了概念设计者郭台铭的想象。

事实上,郭在十多年前携着台湾的经营经验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已不可能完全复制带有社会使命感的台湾代工文化。

台湾经研院副院长龚明鑫在其2008年发表的《台湾经济的奇迹与挑战》一文中写道,“台湾的产业转型过程中,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厂房并不大,工 人们的关系是紧密如一家人的。加上台湾小,即使到加工出口区上班,周末还是能够回家,甚至像我的母亲,也是天天通勤的,并不像大陆的状况。”

也因此,台湾大学社会系教授陈东升指出,台湾腾飞依赖的不是大型的外来企业。工人除了赚钱,还会有一种为台湾打拼的使命感。

今天的富士康,完全不是这样的境况。在这个外来企业驻扎的超大园区,42万青年人生活在一起,却并没有正常的生活。他们共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但彼此疏离。几乎所有接受采访的在职和离职员工都提到:没有朋友。言语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感。

或许,这不应全归罪于富士康。个体的原子化以及人际关系的疏离,是每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命题。但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卢晖临 看来,“中国的工厂管理制度将这种原子化推向了极致”。

当前的用工制度,并未把这些有着农村户口的年轻人看作真正的新生代工人。“政府没有向他们提供得以在城市扎根的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工厂也未向 其支付可以在城市生活、发展的合理工资。他们来到城市,只有生产,而没有生活。”

卢晖临介绍说,正是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产生了宿舍劳动制度。这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富士康最自然的选择。

严格意义上,“宿舍体制是一种劳动力简单再生产的、临时性的安排。一天劳作完,第二天再继续。工作之外无法开展生活,生产和再生产相分离。真正 的再生产要在多年后回到农村去才能进行。” 卢晖临说。

卢晖临表示,这样一种制度安排下,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得以降低,企业不需要向员工支付维持其生活的福利。但这种制度,最终将劳动者推向了 一种只有工作,没有生活、没有家庭、也没有社区的生存困境之中。

当然,在很多方面,富士康也对宿舍劳动制度做了一些“改进”。

5月26日,进入龙华园区的本刊记者来到 “JQ”(即“街区”)宿舍区,只见两栋14层的银红相间的新楼与三栋旧楼,合围成一个半圆状,中间是一个小花园和一个露天的游泳池。楼间距宽敞,颇有一 般公寓小区的态势。

这里居住着4998名员工,两栋新宿舍楼的最下面三层是商铺,标有J9的宿舍楼下设有图书馆,并且每个宿舍楼都有小型的阅览室、乒乓球室、电视 机房,供员工消遣。园区里有银行,有医院,社区设施一应俱全。

尽管如此,长期研究中国劳工问题的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潘毅指出,宿舍劳动制度的本质,是完全由资本来提供生活空间,“而资本不可能满足一个完整 的人的所有诉求”。因为宿舍制度,根本上是配合生产方式运行的。

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业设计,使工作占据了工人最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细分的工种和倒班制度,让工人们无暇交流。富士康工会副主席陈宏方说,在近期开 展心理辅导讲座时,工会发现,绝大部分工人说不全自己宿舍室友的名字。

社会资源研究所所长李志艳说,在住宿困难的大城市,企业能够提供宿舍,并不是坏事,但关键是怎样为这种住宿体制建立好的沟通网络。

富士康也不算无所作为,园区内新设有员工关爱中心,还有3000多个“相亲相爱组”,每50人形成一个关爱网络的计划。此外,企业将培训 1000名心理辅导师,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不过,一位在代工厂担任义工的网友撰文指出,“心理辅导师这种角色在打工者的世界里是多余的,更不用说台湾来 的或学院派的心理辅导师。”

这位网友说,由企业建立关爱中心,很难起到预想的效果。“没有员工能够毫无顾虑地在企业的关爱中心里埋怨、投诉”。潘毅强调,独立的关爱中心, 才有可能真正赢得工友的信任。

然而,在严格的企业管理下,外界的组织难以走进工厂大门。“连工人都接触不到,很难开展活动。”对于处于严格军事化管理下的富士康,尤其如此。

被挤压的个人空间

在培训室,贴着富士康的语录,“走出实验室,就没有科学,只有执行的纪律”

在富士康,除了超强度加班和快节奏工作,让员工感深恶痛绝的,是无处不在的约束。

代工的保密要求,是富士康“门禁管理”异常严格的理由之一。

在这里,工厂所有公共和工作区域都设有摄像头监控,进出厂区的所有物料、物品、文档等均被要求依据流程提出申请,并主动接受各级门岗警卫的监 督。从工厂大门到各厂区,每一处都设有门禁。电脑、笔记本电脑、光碟、磁碟、移动式存储设备、多媒体拍摄设备、可拍照手机、智能手机等,都是被列出的要受 到严控的设备。

和严格的门禁相应的,是如军队般的铁的纪律。对纪律的强调,在进入园区的第一天就让“屌毛”们印象深刻。

多位富士康员工给本刊记者讲述说,入职体检是让他们难忘的第一幕。上千人在烈日下,由教官大声呵斥。大家同时在教官的指令下,抬手抬脚,下蹲起 立,左转右转,不允许掉队,不允许慢节拍。

入职之后,有两到三天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基本以企业文化、价值观为主。 “纪律、责任心、执行力是富士康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这句话被写入了富士康的培训和征文主题。

培训室里贴着富士康语录,其中一句是“走出实验室,就没有科学,只有执行的纪律”。这句话也被公司各级管理者运用到极致。

一位员工告诉本刊记者,MIBG EMD制造部的一位管理干部常对他们说,只有将责任心与纪律性化为一种自觉,才能编织一张执行力的巨网,将最细小的管理问题也网罗于其中,并最终予以解 决。

维系强大纪律文化的,是严苛而复杂的等级制度。在富士康,仅对大陆籍员工,就分管理职位、薪资资位、岗位职系三条线管理,以多重标准定岗定编, 考核员工。

最简单的是岗位职系,意即“工种”,分为“全叙”和“不全叙”;“全叙”又分为员级和师级,员级分为员一、员二、员三,师级又分为师一到师十 四。每个级别薪资都不同,这套体系师自台湾军队的等级划分方法。

至于管理职位,也从组长、课长、专理,到经理、协理,再到副总经理、总经理、副总裁等,一个事业群的级别高达12层。

下级对上级要绝对服从。富士康常见的体罚方式,是罚站。上至协理,也可能在最高领导的怒火中象小学生一样在会议室站足数小时。

一位已经离职的工厂女工称,基层主管是员工们接触最多的领导。他们经常教训员工,有时候一教训就是半个小时,“谁受得了?”

层级森严下,员工关系微妙。贴在富士康厕所的员工意见卡,写满了工人泄愤的恶语,而工人在私下也对每天恶语相向的主管怒骂不已。

一位车间男工人说,“他们白衣的看了我们蓝衣的都掉头就走。”他解释说,办公室和技术人员男性工服为白色,生产线男工人制服为蓝黑色。

在另一个层面上,园区混淆了生产与生活功能,使得本应局限在工作中的纪律文化被强推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中,一举一动亦在纪律规范之内。

5月26日,富士康在压力下对媒体开放厂区。本刊记者在富士康的一处厂房参观,看到楼梯的每一个拐角处都有很明显的黄色标识,将楼梯分成了左右 两个相等部分。左边画着下行的箭头,右边是上行箭头,用以指定员工上、下楼区域,维持走路秩序。

在食堂,员工吃饭不许浪费,会被强制吃掉剩余部分,否则一次记小过,两次记大过,三次除名;私人物品带进宿舍后,则必须要有宿管办开的放行单, 才能往外拿。这种工作纪律的无限扩张,在富士康环安课保安私自“执法”中登峰造极。

在富士康的管制体系中,基本职责为维护秩序的环安课,被指直属于郭台铭。高墙之内,纪律之所,环安课尤显得权力强大。

2009年8月,深圳园区负责清点iPhone样机的员工孙丹勇,因被指要为一部样机的丢失负责后,跳楼自杀。

孙丹勇的同学在其死后,公布了他最后与同学的网上对话。孙丹勇有些语无伦次地称:“我只是有嫌疑而已,亲爱的环安课顾钦明课长,你们有什么理由 和资格扣留我在你那,对我动手?”事后得知,孙在内部调查时遭到了环安课课长类似“刑讯逼供”的处罚。

几乎在同时,富士康北京厂区ELXL6制造部门两名员工在刷门禁卡时与保安发生争执,被20余名保安群殴。视频后来被曝光,引发巨大争议。

保安丑闻,令深圳园区今年以来的12起员工跳楼事件蒙上疑云。其中不乏死因可疑者,如来自安徽的21岁梁姓员工,从高楼坠下时身有四处刀伤。5 月26日,在富士康工厂向媒体的开放当天,今年1月第一位跳楼自杀的员工马向前的家属突然出现,跪地陈情喊冤。他的双亲及姐姐称,至今警方未公布死因,家 属也未获赔偿。

无论结果如何,过度扩大的工作纪律,正在侵占比父辈更多想法、也更为敏感和脆弱的新生代农民工本已不多的个人空间。

3月17日上午,富士康龙华园区女工宿舍一名田姓女工从宿舍楼跳下,跌在地面摔伤,她被抢救后说道:“活着太累了。”

困局谋变

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证实,正在研究员工加薪问题,幅度可达两成。尽管公司强调这与自杀事件无关,却不失为缓解当下危机之举

汹涌的社会舆论下,富士康仍显平静。在敞开园区大门的当天,生产线上工人默默地继续劳作。

从台湾赶来的郭台铭力求让外界相信,他正在以最大的努力完善富士康构建的小社会,让其更为完备。这包括检讨部分基层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并在政府 的支持下,提供内部更为审慎的保安体系,提供内部更为有效的心理干预。

但效果恐怕是南辕北辙。已经离开富士康的青桐直言:“富士康为员工建立的那么多设施,还不如领导的一句‘大家辛苦了’更有用。”

更严密管制的宿舍劳动制度,与急盼融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的诉求相悖。即便再完备的设施,亦难在同质性的工厂园区,复制多彩的城市生活,让工人 获得公民的尊严感。

郭台铭在5月26日的记者会上也说,将考虑减少对自杀者的补偿,以免这些绝望的年轻人将人生最后的价值押注在40万元的抚恤金上,变相鼓励自 杀。而可以补充的措施,则是让生者能更为体面地劳动和生活。

5月27日,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集团证实,正在研究员工加薪问题,幅度可达两成。尽管公司强调这与自杀事件无关,却不失为缓解当下危机之举。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不应将进城谋生的新生代农民工简单地推进企业的小社会。应为农民工提供住房、教育和医疗等相应的政策保障,给他们创造能够 长期驻留的空间。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翟玉娟说:“富士康有42万员工,龙华片区就有27万。这个地区的外来务工者,46%都是富士康的员工。但这个区域的地方 政府,有没有给他们提供相应的文化、生活、娱乐方面的公共服务?这些为地区发展、企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的员工,可不可能在城市中留下来?

在富士康之外,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更为积极的抗争方式。5月27日,在深圳数百里外的佛山南海,200多名本田零部件工厂员工继续为争取提 高薪酬而罢工。

企业、政府、社会、员工,方方面面共同努力,或将迎来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走出“围城”的希望之光。



择日再亡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article/4678/


  “All I want to know is where I’m going to die, so I’ll never go there.”   ---Charlie Munger        “我只想知道我将在哪里死去,那么我将永远不去那里。” ——查理·芒格       “低买高 卖,市场择时”是很多投资人的梦想。但是在实际中极少有人能够做到。在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一书中,他认为“我们的观点是股票市场的择时无法取得普遍的 成功,除非购买的时间点与有吸引力的价格水平相关,而且价格有吸引力要用分析的标准来衡量。”(It is our view that stock-market timing cannot be done, with general success, unless the time to buy is related to an attractive price level, as measured by analytical standards.     
择日再亡

      格雷厄姆的观点可以解释为与其择时,倒不如以空间换时间,选择有安全空间的股票,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买 入。这样一来,市场择时就变为了估值选择,通过对股票的价值判断实现择时。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估值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模糊的正确。想要根据估值精 确判断个股的买入时间点并不容易。价值投资者普遍容易过早进入,过早退出。因为当股价低到有安全边际后,很多价值投资者就会进入。而由于市场的原因,股价 可能不会上涨,甚至进一步下跌。而当股价涨到目标价位后,很多价值投资者就会退出。而由于市场的波动,股价还可能进一步上涨。巴菲特从中石油上市开始就购 买中石油,但是股价在2000年曾经从最高点跌了37%,而且从2001年一直到20035月都只在1.28-1.82港币之间徘徊。巴菲 特以11-12港币持减中石油后,股价曾经一直涨到接近20港 币,又上涨了70%左右。     因此,仅仅通过估值分析而对个股进行择时根本无法做到精确,因为估值是估计股票的内在价值,而股价则 受公众心理影响而波动。理性的分析标准无法对人的心理作出精确预期。     虽然对个股无效,但对于整个市场的择时,估值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因为市场择时更多的是看中长期,通 过资产配置的调整进行择时,不需要非常精确的估值。比如,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市场泡沫无法判断,但是当股市通胀调整后10年 平均P/E达到4.2Sigma时,泡沫就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好象对于“高个子”大家有不同理解与定义,但是看到姚明,不用精确的 电子尺,大家都知道他属于“高个子”。因为在统计学意义上,姚明的高度在平均身高1.78米的美国成年男子的人群里属 于6Sigma的位置,极为罕见。相比之下,大鲨鱼奥尼尔、张伯伦、贾巴尔属于5Sigma,拉里伯德和卡尔马龙属于4Sigma,迈克尔乔丹和柯比是3Sigma。       
 
择日再亡


    从中长期看,对市场进行择时比个股择时更容易些,可以通过对整个市场的 估值做到。这种市场估值可以是非常粗线条的,但仍然是通过分析而不是主观的标准来衡量。这种择时也许难以选择市场的最佳买点,但是判断股市高估的泡沫,避 开投资的死亡陷阱还是有可能的。这就象一般人的身高说不好是高是矮,但是当乔丹出现时还说不高就是自欺欺人,不要非等到姚明出场才说高。     对于一个股票市场,如果通胀调整后10年平均P/E超过2Sigma,那么这个股市就有些危险,如1929年的美国股市。超过3Sigma,那么有很大概率这个市场是高估了,市场非常危险。超过4Sigma,那么股市已经极度危险,而且未来很长时间的投资回报都不会理想。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这些时候就不应该再进行盲目的指数投资,而应 该减少股票资产的配置。在整个股市普遍高估,而且维持很长时间的情况下(如19983月 至20012月的美国股市),即使是定投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定投只不过把超高的非理性市场价格作了一个积分。     因此,我的观点是:市场择时在个股和短期内不可行,但在中长期至少可以通过估值来间接进行,对整个市 场进行择时,调整资产配置,从而避开泡沫的死亡陷阱。




給國內的網友們


如果想看文庫和論壇的內容,可以看看這個詞語的解釋,然後找找有沒有相應的辦法解決。


泉州民企:卖衣服不如投资股权? 东方愚


http://www.econzhang.com/?p=3813


东方愚 2010年6月3日 南方周末 http://www.infzm.com/content/45910

6月1日A股有4只新股上市,其中两家收盘跌破发行价,两家收红。最为抢眼的是3G概念股三元达,涨幅超过25%。开心的不仅是三元达的老板黄国 英,还包括福建劲霸投资公司的两位掌门:洪肇明和洪忠信。劲霸是三元达的第三大股东。

劲霸的主业是男装,但同时玩起了PE投资。洪氏父子投资三元达时,每股成本不到2﹒5元,现在的股价是25元,3年实现10倍的账面盈利,比倒腾衣 服强多了。

泉州另一家族最近也尝到了投资甜头。雷士照明于5月20日在香港上市,基础投资者中除了软银赛富和高盛,福建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夫妇等家族成员也在 列,他们曾认购逾亿元的雷士股份。

周氏家族是股权投资的老手。最漂亮一役莫过于七匹狼6年前受让兴业银行股权,后来让其大赚数十亿元。

截至2010年5月底,泉州上市公司数量近50家,其中晋江这一县级市就占了半壁江山。“上市”一直是泉州企业圈的高频词汇,我去年到泉州采访,所 见民营业主无不情绪高亢,不管是在A股还是到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甚至马来西亚挂牌,均乐此不疲大谈股票长短。现在,“股权投资”成为另一高频词汇。七匹 狼和劲霸等先行者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泉州民企喜欢豪赌,而相对于上市,财务投资乃至股权投资一直以来并未引起他们足够重视。现在,他们终于苏醒了——对同行企业的股权投资,意味着行业 并购重组拉开帷幕,而对其他行业的股权投资,则等于将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而且还能源源不断为主业输血。当然,这也可能是美国管理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所 说的多元陷阱。

泉州模式、温州模式和东莞模式,是企业界、学界及政府部门常提及的三种发展模式。温州民间金融发达,到PE领域掘金的嗅觉要更灵敏一些,他们虽然也 有大品牌,但“炒×团”的盛行,让人记住的角色是资本输出者;东莞是“世界工厂”,他们对上市和股权融资兴趣不高,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打破“藏富于厂”的 传统;泉州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品牌塑造及上市与股权投资并行。

问题在于,泉州民企实在太爱跟风。我打电话给曾辅导多家晋江企业上市的财务顾问公司老板,他的话印证了我的推测——很多企业都派出“小分队”,四处 寻找优质的种子公司,其中不乏上市后手握大笔资金为之发愁的企业。想想看,创业板平均市盈率超过60倍,种豆得瓜的圈钱大戏在持续上演,谁不想分一杯羹 呢。

但其中一定会有一些民企,所动用的不是闲置资金,也一定会有一些尝到甜头的企业家,从派小分队到亲自挂阵,从夯实主业到痴迷资本杠杆,于是不免让人 替其捏把汗:本末倒置是否会给泉州产业带来灾难?

人们常看到那些他们愿意看见的成功案例,却有意忽略掉失败的例子。股权投资可能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也会带来风险。最大的风险不是投资失败,而是企 业家因此豪赌成瘾,失去了自我节制的能力和对主业精耕细作的重视。如此,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许是一个企业家群体演进和成 熟过程中所必须要趟的河流。

中細價股投資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6407


昨日,中國國務院批准逐步推進房產稅改革,令國內A股跌超過2%,但港股先急跌,到國內收市後,港股尾市反彈,證明有心人趁壞消息吸貨,其實 中央只係話比炒家聽,現在有把上方寶劍拿出來,如果樓價再升,就會人頭落地,中央的目的是希望國內樓價平穩發展,避免樓市泡沫形成,不想再重蹈八十年代日 本與現在美國之覆轍,其實內房股只佔國內A股市值7%,只要國內樓市不至崩潰,長遠不會對中國經濟有巨大影響。

在港股投資方面,我通常建議一般散戶投資股票以大藍籌為主,本人的港股投資策略亦如此,這是經驗之談,原因是香港股市風高浪急,波幅巨大,雖然買中 細價股的潛在回報可能更高,但買藍籌股相對穩陣,如果有人能夠在香港股票市場以買賣中細價股為主,而又能夠持續跑贏大市,又能夠經歷十年牛熊而不敗,那個 必定是一等一的高手,可能中國人社會裡的高人通常都隱姓埋名,不希望公開自己的投資心得,除了一堆欺世盜名的財棍外,我實在找不到可以引用的例子。

上世紀的美國基金經理彼得林奇(Peter Lynch)是投資中細價股的能手,他經常能夠買到一些十倍股(Ten Bagger),由1977-1990年,他管理的基金由二千萬美元增長至140億美元,每年複利增長29%,是歷史上最出色的基金經理之一,他的幾本著 作例如:  Beating the Street (1993)與One Up On Wall Street (1989),大家可能已經睇過,那麼近代有無其他高人以投資中細價股成功的例子? 近十年美國有個印度裔美國佬叫 Mohnish Pabrai,他以模仿巴菲特的投資技巧為名,其投資策略主要是以價值投資法買進不超過十隻的細價股,由1999-2006年,其基金的複利回報達 28%,跑贏當時99%的基金,可惜獵犬終於山上喪,到2008年金融海嘯,其基金市值也大跌超過六成,不過上年的投資回報又再倍翻,投資細價股的風險由 此可見,不過高手的心得亦值得大家參考,他有兩本著作: Mosaic. Perspectives on Investing(2006) 與 The Dhandho Investor(2007),大家可以一看。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