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朗生醫藥(0503)的2014年大約估算

(筆者現持有約20%的朗生醫藥持倉,估計可能有偏頗,希望大家留意。)

筆者前幾天對朗生醫藥(0503)做了一個大約的估算,圖示如下:


內中的假設:
1. 營業額按去年上下半年的營業額比例計算。
2. 毛利稍為下降至54.5%,反映較低毛利精提業務的比例提升,以及原藥料成本下降,綜合導致毛利放緩下降的的影響。
3. 銷售開支假設為29.5%,較去年上半年營業額比例略增,反映銷售增加及加強推廣的的影響。
4. 行政開支按去年上下半年的營業額比例計算。
5. 其他收入反映新收購表現及補貼增加的影響。
6. 聯營公司利潤反映司太立去年上下半年貢獻比例增加影響。
7. 利息支出反映借款增加之趨勢影響。
8. 稅務支出約22%,和過去表現一致。
9. 派息比率維持70%,亦和之前派息比率相若。

可以見到其預期市盈率只是仍不足11倍,息率6.43%,尚屬嚴重低估水平,可以跟進。下一個星期如果有時間,和大家談談他的最近代理的藥片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963

談股票市場的賺錢陷阱 青城山中鳥

來源: http://xueqiu.com/1447263435/35158756

談股票市場的賺錢陷阱:年輕人,你活著不是為了觀察K線做布朗運動2015-01-10                                李曉鵬                                新財富最佳投行                                新財富最佳投行
   這篇文章本來是該兩年前寫的,奉勸大家不要去玩股票。因為那個時候我的《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這本書剛剛出版,里面用“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的理論來 分析了中國經濟。在寫作過程中我發現這個理論也可以順便用來解釋股票市場,讓大家看清楚股票市場的本質。但當時的大盤指數才1980點,我怕寫出來很多人 會被我“忽悠”,把手里的股票“割肉”賣掉,回頭會恨死我。所以就忍了。

  現在股市終於漲到了3200點,差不多可以寫這篇文章了。

   我的觀點很簡單:股票市場不是年輕人應該去的地方。對年輕人來說,玩股票就跟愛上賭博一樣,是在浪費生命。年輕人最大的資本是自己,一旦把自己有限的積 蓄投入到股市中去,就會被行情的波動死死的抓住,然後在里面虛度光陰:原本應該學英語的時間,卻拿來研究波浪理論;原本計劃去聽一場學術講座的,卻跑到證 券公司去被各種股票大師洗腦;原本可以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一些,卻敷衍了事然後偷偷打開行情軟件看股票;原本可以在自己喜歡並擅長的領域取得成就的,卻跟 成千上萬的“股民”一樣天天守在電腦前面想著一夜暴富,淪為庸碌之輩。

  總之,炒股,你損失的不僅是錢,最重要的是會耽誤你自己最寶貴的財富——個人才幹的價值提升。而後者才是你可靠而長遠的財富來源。

   我進入股市的時間是2006年7月,也就是我研究生畢業的時候。因為幾個月前中國股市跌破了1000點,許小年吳敬璉等人炮轟中國股市還不如賭場,應該 推倒重來。我卻覺得被他們轟到1000點的中國股市的價值被嚴重低估,到處找人推銷我的觀點,但是沒有人相信,所以就自己找人借了10萬塊錢去炒股。本來 打算早點進去的,但是因為碩士論文的事情折騰了好久,答辯通過的第二天我就去銀行開戶了,這時大盤已經漲到了1500點了。

   總之,就是這麽誤打誤撞,不經意間,竟然闖進了中國股市歷史上最大的一輪牛市之中。那個時候掙錢真好掙啊,不管買什麽股票都在漲。每隔幾天就能撞見一次 漲停。但是我並不滿足於跟著大盤漲,還想賺的更多。就開始買書來看,把什麽《股票作手回憶錄》《波浪理論》《巴菲特致股東的信》……等等有關股票投資的 “名著”都翻出來看了一遍。

  那個時候就有了一種幻想,覺得股票賺錢很容易,以後就可以靠這個吃飯了。也就懶得去找工作,此前還打算自己跟幾個朋友一起創業的,那10萬塊錢既然被我用來炒股了,創業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2007年股市到6000點的時候,我大概賺了有20萬。上證指數漲了300%,我掙了200%,沒有跑過大盤,但是也很令人滿意了。畢竟那是借來的 10萬塊錢啊。我大概在4000點的時候,就已經把錢還給別人了,所以剩下的錢就都是純利潤。而且這一年的吃喝也都是從股市里出的。如果從這個時間點來 看,我一年零三個月掙了20多萬,對一個碩士畢業第一年的人來說是很不錯了。

   但是當大盤指數從6000點開始下跌的時候,我這過去一年多掙的錢就開始一點一點往回吐了。這時候我發現,自己曾經非常得意的那種“炒股技術”,沒有一 個是真正有用的,買什麽股票都在跌。吐啊吐,吐啊吐,一直回吐到3600點,虧得還剩不到十萬塊錢了,終於受不了,斬倉出局,把剩下的錢全部轉回到了銀行 卡上。退出股市。這個時候算下來,我接近兩年的時間,實際上只掙了大約10萬塊錢。即使純粹算一個收入帳,也變得非常不劃算了。

   更要命的是,這個時候我再去找工作,就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同年畢業的同學們,都已經工作了一年多快兩年了。一般很好的大公司大企業會給應屆畢業生提供一 些很好的崗位,一旦不是應屆生,就會對工作經驗有要求。我既不是應屆畢業生,又沒有足夠的工作經驗。連續給一些大企業投了一輪簡歷,沒有收到一個回複。那 個時候真的好慘啊,別說面試什麽的了,連面試通知都沒有一個。只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小公司給了我面試機會,我跑過去一看,好多都是騙子公司,有做傳銷的,還 有忽悠人炒外匯的……當時覺得自己前途一片渺茫,本來是重點大學的本科、碩士畢業,混了兩年變成這個鳥樣,哎,有何面目再見人呢?

   這個時候沒有辦法,才想起來重新回學校去讀書。還好我考試的功力還是在的,經過幾個月的準備,終於考上了博士。後來突然就一帆風順起來了,去了劍橋、去 了哈佛、去麥肯錫、出版《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瞬間整個人都變了,從一個到傳銷公司找工作的無業遊民,變成了一個集各種高大上於一身的學者。

  這一段經歷,讓我刻骨銘心。我知道了什麽叫做“珍惜生命,遠離股市”。

   人的一生,從20歲到30歲之間這一段時光——如果你不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的話,是比較難熬的。包括像任正非、柳傳誌、馬雲、劉強東這些白手起家的大牛 人,他們在這個年齡也是生活比較黯淡的。因為這一段時間,從學校這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走進社會了,要自食其力了,但是資歷、經驗、關系網絡什麽的都不 夠,付出和收獲很不成比例。不管是創業還是工作,其實都很難。你的個人期許和社會對你的承認程度,往往有很大的差距。

   這段時期其實不是一個學習了很多年以後,開始收獲的時期。應該是一個一半工作、一半學習的時期。就是說你即使去機關企業工作,你這種工作也帶有學習的性 質。所以機關企業並不會按照你的付出程度支付“足夠”的報酬,因為你的工作能力各方面還很不成熟,他們同時也在為你提供一個學習進步的環境。嚴格來說只能 叫做“半工半讀”。通過一段很長時期的“半工半讀”之後,等你對於本職工作十分擅長了,人際管理的資源網絡也比較健全了,才能度過這一段考驗期,進入一個 比較好的發展時期。

   如果不考慮家庭因素,同齡人之間在20歲到30歲這段時間並不會拉開很大的差距,都差不多,工資高點低點也就是那麽一點,農民工和碩士畢業的收入差距不 是很大。沒有飛來橫財的話,大家都過著一樣平凡的日子,默默的為自己的理想奮鬥著、努力著。但是過了30歲以後,差距就會拉大了,成功的人可能非常成功, 變身土豪名流,而沒有進步的人可能會原地踏步,還是原來那樣的地位或收入。這種差距可以是天上地下的區別。

  正因為如此,年輕人如果把時間放到炒股票上去,每天被行情的波動折騰得對本職工作心不在焉,最大的損失不是錢,而是耽誤自己能力素質的積累。對於那些一無所有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最值錢的東西是自己的學識和才幹。

  股票上掙的錢能夠立竿見影的看到:行情最火爆的時候,一兩個月就能翻一倍,刺激的很。但是時間長了你會發現,這個東西根本不掙錢、掙到的還會賠回去,得不償失;

   在工作學習上所花的時間,短期內很難掙到什麽錢,你做工作努力一點、還是敷衍一點,上班時間是在有空就看看本職工作相關的書籍,還是偷偷摸摸的打開電腦 看股票,每個月都是那麽一點工資收入,並不會增加。但是,長遠來看,平時的一點一點的積累,最終會在關鍵時刻讓你脫穎而出,並因此而受益終身。這種回報, 比股票市場上能夠掙到的錢,不知道要多出多少倍,不知道要可靠多少倍。

  這里邊的利害計算,我們一定要想清楚。更何況,我們的理想,難道是一個每天坐在電腦前面看股票行情的人嗎?

  我覺得,這不僅是20-30歲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的事情。任何年齡段的人,只要他還沒有對自己的事業失去信心,還想著取得比現在更大的進步,那麽就不應該去玩什麽股票。股票,要麽是專業人士玩,要麽是退休了沒事幹的老爺爺老奶奶去玩,除此以外的其他人都不應該去玩。

  股票市場這種制度的設計,本來就不是給普通人賺錢的。我在《中國崛起的經濟學分析》里面提出一個理論,就是:一個人,要想穩定的獲得任何形式的收入,都要對應一種這個人所能掌握的資源。他要麽掌握生產性要素進行創造獲利,要麽掌握破壞性要素進行破壞獲利。

  比如,你精通計算機軟件,那麽就可以從編程中賺到工資;如果你精通企業管理和市場營銷,你就可以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這些都是你利用自己的能力——也就是你能掌握的生產性要素參與社會分工,獲得的合理的報酬。

  還有一種相反的,就是你身強力壯,可以晚上找個偏僻的地方攔路搶劫,或者精通攀沿技術,晚上可以入室盜竊把別人的錢變成自己的……這些就是你個人掌握的破壞性資源,從別人手里掠奪財富來獲得收入,這叫“破壞性要素參與分配”。

  不管是生產性還是破壞性要素,你總得占有一樣。如果你一樣都不占有,純粹就是去賭錢玩,那麽最後一定是得到一個平局:一會兒輸錢,一會兒贏錢,最後不輸不贏。

  但是在真正的賭場里邊,輸錢的總是賭徒,賺錢的總是莊家。這是因為莊家掌握了“破壞性要素”,就是可以通過操縱規則和作弊來掠奪賭徒的錢。

   那麽到了股市里,這個不停波動的市場里面,我們可以問問自己,我們掌握了什麽資源可以參與股票市場的財富分配呢?有生產性要素嗎?沒有。那些能夠經營企 業上市的企業家才有。有破壞性要素嗎?還是沒有,那些操作股市的莊家才有。那這些我們普通的年輕人,憑什麽能賺到比把錢存在銀行吃利息更多的錢呢?相信什 麽波浪理論、什麽趨勢線,你能玩的過那些金融、數學專業畢業的研究團隊嗎?

   把這個道理想清楚,我們就不難發現,我們去股市賺錢,最好的結果,就是不虧本,能夠不被別人掠奪,掙點跟銀行利息加社會最低工資標準差不多的收入就到頭 了,有時候看起來一夜暴富,其實很快又會吐回去去;但大部分結果是,被那些掌握了“破壞性要素”的人掠奪,浪費了時間還虧了本。

   不管是哪一種結果,我們的時間都耽誤不起。有人會聽信關於“價值投資”的謊言,說我就長期投資,學習巴菲特,放在那里不動,又能掙錢又不耽誤本職工作。 這種想法是同樣行不通的:如果你只用很少的一點錢去炒股,比如收入的10%,這點長期“價值投資”的收益其實對你沒有影響,那麽為什麽要花那個時間呢?如 果你投入大錢去炒股,股票的波動會影響你的生活,那麽你雖然心里想著價值投資,但還是會變成一個賭博一樣,每天除了關註股市行情以外什麽事情也做不好。而 這就會毀掉你的生活。不管是那一種,你都應該遠離股市。所以,與其“價值投資”,還不如把錢存銀行,旱澇保收。

  總之,最好的選擇,就是把我們的錢安安穩穩的放在那里,別去想什麽理財之類的事情。在我們年輕的時候,能夠掌握的那一點點資金,根本不值得浪費時間去“理財”。最需要“理”的“財”,是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如果我們真的要玩股票,學習巴菲特、索羅斯,那應該做的不是拿著自己的錢去玩,而是像他們一樣,學一個金融或者數學的學位,然後進入金融行業工作,爭取 成為基金經理,然後拿著別人的錢去玩,賺了提成,虧了不管。這樣,你就可以掌握“生產性要素”——也就是運用各種專業知識和組織專業研究隊伍來進行價值判 斷,真的為企業發展融資,促進企業成長;或者掌握“破壞性要素”,就是具備影響股票走勢的能力,玩死那些小散戶。

  如果你不打算這麽幹,那麽,請遠離股市,最好是碰都不要去碰一下;如果你已經進入了股市,最好是馬上清倉,把所有的錢轉回到銀行卡里面。然後專註於自己的夢想,把它一點一點變成現實。

  如果你還是對股市戀戀不舍,還做著一夜暴富的美夢,那麽,你生活的價值,無非就是花一些時間在電腦屏幕上觀察布朗運動罷了。

  現在大盤正在蠢蠢欲動,很有可能再現2006年、2007年的盛況,又會有一大波還在校園里或者剛剛工作的年輕人會面對我當年面對的那種誘惑了。我寫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幫助一些看到它的人,不要再走一次我當年走過的彎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43

期權讓A股進入三維時代 阿爾法工場

來源: http://xueqiu.com/8818667120/35149645




本文為阿爾法工場線上活動分享內容

主講人:盈創世紀總裁 韓冬

整理人:廣州康達木業副總經理 魏長虎

非常榮幸,感謝阿爾法工場能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能給大家分享我對期權的理解,正好最近我現在也有一本書要出,書名《期權就這麽簡單》。

我們也是想無論是ETF期權、個股期權,還是股指期權,跟大家分享就像這本書名一樣,期權就是這麽簡單,它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我們今天用這種方法,讓大家簡單容易地去理解期權,並不是像理論書上那麽複雜。



以目前我們了解的消息,很有可能在1月28日,ETF期權會跟大家見面,我們現在也是在準備著當期權出來的時候,我們能看到市場會帶來一個什麽樣的變化。

我們今天開篇的一個題目,我想用這句話:期權讓中國資本市場進入三維的時代,通過這個角度我們要去了解、去學習期權的必要性。

去年年底的時侯有一個大片叫《星際穿越》,大家都去看了那個電影,很多人都知道講的是一個從一維到十二維的世界,大家在微博里面也轉了很多。

我記得有一個螞蟻的例子:說螞蟻是二維的生物,它只會走直線,如果你給它一張紙,螞蟻只會延著直線走從A點到B點,但是人類是三維的生物,人類告訴它把這張紙折在一起就可以從A點走到B點了,螞蟻會說:“唔,這麽神奇!”同樣的,期權也是讓中國的資本市場從一維到二維到三維的一個變化。

對於在過去二十幾年的資本市場里,摸爬打拼的各種投資者,牛市喜悅、熊市憂傷,好像我們很難逃脫這樣歷史的輪回;市場總是在一片歡騰中被套在了高點,然後要經歷慢長的熊市縮水痛苦。

作為中國的普通投資者,我覺得他們一直是這個市場的弱者,因為他們沒有機構的資金優勢,也沒有機構專業的投資能力,包括快速的信息獲取。所以在沒有股指期貨的時代,他們只能用自已的熱情,追逐市場的熱點。

但是當市場降溫的時侯,很多投資者都會因為過高的成本被套在高位,而風險來的時侯,如果他們沒有很好的資金管理,他們又會經歷漫長的熊市帶來的痛苦,如果他們沒有止損,會一直被套在很高的位置。

我個人認為,這種情況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講,在股指期貨出現以後也沒有得到解決,雖然說股指期貨意味著這個市場從能夠單邊做多獲利轉變為可以做空獲利,可以對沖風險,但是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似乎意義不大。

股指期貨的做空,對沖風險的功能,相對於機構更有優勢;股指門檻相對較高,而且股指跟部分個股是有弱相關性的,所以更加凸顯了這種對沖的武器是掌握在機構手中,普通投資者很難用股指期貨來對沖它的風險。

但是期權的出現可以改變這種情況,期權的本質相當於市場給普通投資者提供的一種金融保險,它可以保護投資者在這個市場里資金的安全。

期權將改變整個中國金融市場交易的結構,在沒有股指期貨的時代,市場的交易策略是以配置持股的品種,調結持倉的結構為主,被動地應對市場的變化。在股指期貨出現以後,市場的交易策略變得相對靈活,湧現出了各種基於股指期貨的對沖交易策略,通過配置不同的品種和比例的股票,同時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指期貨。

但是期權出現以後,中國的金融市場將演化出無窮無盡的交易策略,你可以持有不同比例的股票,持有不同比例的個股期權,持有不同的價位的股指期貨的多倉或者空倉,你可以在不同的行權價、不同的合約月份、持有不同方向的期權。

那麽我們就可以這樣推導一個市場,如果說沒有股指期貨的市場是一條直線的一維市場,那麽有了股指期貨的市場就是由線及面的一個二維市場,期權出現以後將把中國金融市場推進一個三維立體的時代。


我們來看上面的圖,首先我們來看一下K線圖,K線就是我們做股票也好,做期貨也好,我們持倉根據這個K線的變化,我們的收益曲線會發生變化。

下面這個是一個三難立體的圖,這就是加入期權以後我們持倉的變化會變成一個三維立體的狀態。



所以在這里我們會說,期權能夠實現什麽呢?在一維和二維的資本市場里,我們很難實現穩賺不賠的交易策略,在期權出現的交易市場里穩賺不賠的策略非常多,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的一種組合。

這種狀況就像是我們對螞蟻說,從A點到B點,只要你把紙對上去就可以了,螞蟻會覺得很神奇。如果我們了解期權的話,那麽在資本市場可以讓我們的資金曲線變得非常平緩,穩定盈利、穩賺不賠的策略可以非常容易地去實現。

如果你只是了解股票交易,或者是股票和期貨的一個結合,那麽你很難去理解有了期權以後的三維的金融市場;這就是今天我們大家坐在這里聽我講,為什麽我們要學習期期權,了解期權的必要性。

當中國的資本市場進入一個三維世界的時侯,如果你不了解期權,很容易被這個三維市場打敗了;我們今天拋開各種期權複雜的數據模型,拋開各種理論,我們想用最簡單的方式,把期權的本質和一些基本的交易的方式,還有期權可以做什麽,分享給大家;


首先我們了解期權是什麽,期權實際上就是你的權力。你有一個權力在某種價格買入,或者賣出一個標的的權力;你可以選擇行權,也可以選擇放棄行使這個權力。舉個簡單的例子:

假設現在我們渴了,手里拿一個杯子去喝水,那麽這個杯子現在市場的價格是10塊錢,我們擔心它未來的價格會變,可能明年這個杯子會漲到20,也可能會跌到5塊;

如果我們想買這個杯子,今年這個杯子10塊錢,我們不希望這個價格發生變化,我可以花1分錢,買一個10塊錢買這個杯子的權力。如果第二年這個杯子漲到了20塊錢,那我可以選擇行使這個權力,以10塊錢的價格買入這個杯子,我還可以把這個杯子以20塊錢的價格在市場上賣掉;那麽我的成本只有1分錢,我的收益卻達到了10塊錢。

如果明年這個杯子價格跌到了5塊錢,我要不要行使這個權力呢?當然是不要了,因為沒有必要,市場價已經是5塊了,我還要行使這個權力10塊錢去買這個杯子?我直接去市場上以5塊錢去買到這個杯子就好了,那麽我們的損失是什麽呢?我們的損失只是一分錢,非常非常的少。

但是如果沒有期權的話,我們可能要囤一個杯子,買了一個杯子如果漲了的話,我們會賺10塊錢,如果跌了的話,我們會虧5塊錢,一個杯子是5塊,十個杯子是50。

同樣的,如果你是一個手中持有杯子要去賣杯子的人,那麽你選擇買入一個賣出它的權力也是一樣的。如果明年這個市場漲了,現在這個杯子是10塊錢,我花一分錢買一個10塊錢賣這個杯子的權力。

那麽如果明年這個杯子漲價從10塊漲到20,我要不要去行施這個權力,當然不要,我直接20塊錢把我的杯子在市場上賣掉就好了,但是我花1分錢買的這個權力可能就沒用了。

但是如果明年這個杯子從10塊錢跌到5塊錢,對於我來講意味著什麽,市場價這個杯子只有5塊錢,但是我可以行使這個權力,以10塊錢把這個杯子賣掉,這樣的話我10塊錢買的杯子10塊錢賣出去,我一分錢也不賠。


我們知道了期權其實就一份權力,那麽我們現在來了解一下期權的本質,期權的本質實際上就是一份金融保險;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沒有期權的話,我們買了股票漲了賺錢,跌了賠很多,如果有了期權的話漲了賺錢,跌了的話賠很少,甚至不會賠錢,這就是期權可以達到的效果。


我們看這張圖,我們買保險花錢,發生風險被賠付,賣保險是收錢的,如果風險發生的時候你要賠錢給別人,期權也是一樣的,在期權的交易當中,作為期權的買方你是要花錢的,當風險發生的時候就會得到保護,作為期權的賣方是收錢的,發生風險的時候就要支付別人的風險。

我們舉一個股指期貨的例子,假設在2200點的時候,我買入一手股指期貨,那麽我怕市場下跌,我買一個在2200點的賣權,也就是說我2200點買了,我再買一個以2200點賣的權力,比如說花了20塊錢,那麽這個時候市場下跌了,市場從2200跌到了2100點,在沒有買期權的情況下,我虧了100個點,一個點300塊錢,那麽我虧了30000塊錢。

但是買了期權之後是什麽結果呢?我的虧損為零,我只付出了20塊錢的期權費用,因為我可以2200點買入再2200點賣出;那麽這3萬塊錢的虧損由誰來承擔,是由賣期權的人來承擔。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就能知道期權的保險功能,期權和你的持倉之間是一個正負的關系。如果你做多股指期貨,你就要買賣權、買PUT,如果你做空股指期貨,你就要買買權、買CALL,同樣在ETF的交易當中也是這樣的,如果我們買入ETF,我們就要買一個賣權、一個PUT,如果我們融券做空賣出ETF的話,我們就要買一個買權CALL。

在期權的交易概念當中有三種期權:平值期權、實值期權、虛值期權,我們在實際交易當中如何來判斷它們之間的區別呢?




我們還是用剛才水杯的例子,比方說你買水杯的這個權力,如果現在市場價是10塊,我們可以看到有不同價格購買水杯的權力,市場價是10塊。如果你擁有的是以10塊錢去買到的權力,它就是平值期權,如果市場價是10塊你以20塊去買這個杯子,這就是一個虛值期權,因為是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去買這個杯子的。如果你能夠以5塊錢買到市場價是10塊錢的杯子,那麽這個權力就是實值期權。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如果是賣出的話,你以市場價去賣出這個杯子就是平值期權,你以高於市場價來賣出這個杯子,可以賺到錢的,這就是一個實值期權,如果你是以低於市場價來賣出這個杯子的權力,它就是一個虛值期權。

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個大家在做期權交易時候的一個T形報價(如下圖),左邊是買權CALL也叫看漲期權、認購期權,右邊是賣權PUT,也叫認沽期權和看跌期權,根據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到紅色的部份是實值期權,綠色的部份是虛值期權,劃一條橫線藍色的部分是平值期權。


講到平值期權,我們現在要講的是一個根據平值期權而發生的期權行權價的合約生成,首先交易所的規則規定,如果標的資產的收盤價,例如50ETF它的收盤價離哪個行權價格最近,那麽第二天哪個價格就是平值期權。

在平值期權上下會各掛出一定數量行權價位的期權合約,如果標的資產50ETF的價格發生了變化,50ETF的平值期權的價格也會發生變化,這個時候它上下的行權價的報價合約就會不夠.根據交易所的規則,當平值期權價位發生變化的時候,就會新生成更多的行權價位的期權合約;大家來看這張圖:


我們來看最左邊一列,它是一個當月合約開始時的樣子(如上圖),最右邊豎列它是當月合約到期的樣子;當這個市場價格上漲的時候,它會形成新的行權價的合約,當標的資產價格下跌的時候,它生成了新的下面的行權價格的合約。

根據這張圖,我們可以想像,當50ETF的價格大幅波動的時候,你可以看到左邊是50ETF當月期權合約月初時的樣子,最右邊到期時的樣子,也就是開始的時候可能只有7個行權價位的合約,到了合約到期的時候有十幾個,甚至二十幾個、三十幾個行權價位的合約。

期權新的行權價格形成的過程大家一定要記住,當我們做期權交易的時候,我們上面這張圖會幫助大家去分析,我們賺錢的交易機會會在哪個點位出現,什麽樣的價格會讓你利益最大化。

期權最難即定價

我們說期權最難的就是定價,定什麽價呢?定的是期權的時間價值。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期權價格的構成;通過上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期權報價都是由內含價值和時間價值構成的,內含價值是它標的資產和行權價格的差,實值期權有內在價值,虛值期權沒有內在價值,虛值期權全部都是時間價值。時間價值是期權價值減去內在價值的差。

我們可以看兩個例子,在這個交易的軟件當中我們可以看到時間價值和內含價值是如何計算的。



我們看這兩張圖,我們還是以CALL買權為例來看,標的資產性的價格是2272,我買一個2250的買權,也是就現在價格是2272,我以2250去買到它,那麽通過這個公式可以看到內含價值是22,時間價值是75.3。

目前在市場上除了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以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模型對期權進行定價,那麽我們可以看到標的資產的價格是確定的,內含價值也是很容易計算的,最難計算的就是期權內部所包含的時間價值,無論你是用Black-Scholes模型還是其他的模型,在我們做期權交易的時候,期權定價定的最難的就是它的時間價值。

了解完期權的本質、期權的特性、期權的時間價值之後,我們再來了解一下簡單的一些期權交易,在講交易的時候我們先講一講交易的軟件。古人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交易軟件是我們在這個市場上拼殺的一個基本的武器,但是目前來講,中國國內的軟件商給投資者用的這些軟件是參差不齊的。





首先來看這幾張圖,第一張圖是我們在韓國做期權交易時的一個軟件,它的好處是在於,右邊可以做期權的交易,我左邊可以做期貨和現貨同時對沖的交易,我可以同時在現貨、期貨和期權上同時下單,我可以看到它收益的曲線,還算一個不錯的軟件。

第二張和第三張是IB在國外的軟件,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收益曲線,倉位,持有的國債、期貨、黃金、股票、債券、外匯的總體的收益曲線。以及期權加入以後,我們收入曲線的一個變化。

還有就是在期權交易的時候,我可以看到市場波動率,根據它現在的報價、到期時間周期估算出來的,未來標的資產波動的一個範圍,每筆期權交易的收益曲線、盈虧平衡點,以及我賺錢賠錢的概率是多少,都是可以計算出來的。

在2013年期權模擬開始到2014年個股期權的模擬開始之後,我們對中國市場上出現的、所有軟件商提供給期貨公司、證券公司的交易軟件做了測試,以下我們能看到的是各家軟件公司的一個截圖。







當然現在這些公司也有一些改進,但是比較遺憾的是我們發現作為一個交易軟件的提供商,他們不懂得期權的特性,所以編出的軟件竟然還是按照一個交易股票、交易期貨的方式呈現期權的交易,這是一個痛苦的事情。

目前在ETF期權的交易市場上,有五六家公司,比如說像通達信、錢龍、匯點,還有我們最後看到這張圖的叫奇拳詠春。這個叫奇拳詠春的軟件是目前我們測試出來之後,覺得是一款最友好、簡單易操作的一種軟件。

就算是這樣,基本上目前國內的軟件還是不太滿足我們對於期權交易的需求,至少跟國外的軟件比起來差距還是很大的,但就目前來講至少奇拳詠春這款軟件已經算是非常不錯,可以滿足我們交易需求的一款軟件了。

為什麽要講軟件呢?這是我們今天接下來的重點,就是如何拋開期權的各種公式理論來看待期權的交易。

像我們說的期權就這麽簡單。我的理解就好比說,我們大家都不會特別精通編程,大家很難說我自己編一個WINDOWS出來操作的。那麽期權的這些複雜的理論、公式、模型也好,對普通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非常痛苦的事情,包括我們看這些期權的理論書籍,里面有非常複雜的高等數學公式,你讓普通的投資者去學這些複雜的公式,是很為難的。

所以我們只要會用WINDOWS就好了,不需要懂編程。那麽期權交易也是一樣的,我們接下要講一些簡單的期權交易,然後我們來接合我的一個手指操作,很容易記住期權的交易。那麽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交易期權就像玩遊戲一樣,你只需要對市場有一個判斷,那麽接下來根據你的判斷去點幾下鼠標,選擇合適的相應的策略就好了。





我們來看期權與其他品種的不同,股票是一個方向做多,期貨是兩個方向做多和做空,期權上是四個方向;如果大家現在有興趣的話,可以對著期權的T形報價,伸出你的雙手左右和右手,我們用最簡單的方式去練習記住這個期權的簡單交易;當我們面對T形報價的時候左手買權,右手賣權,拇指向上代表買入,拇指向下代表賣出,拇指向上代表的是獲利無限,拇指向下代表的是虧損無限。


那麽變成最後一張圖就是我們對期權交易的四個方向的看法;買入買權看漲,買入賣權看跌,賣出買權看不漲,賣出賣權看不跌。


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就不做這個遊戲,大家有興趣的時候可以試一下用這個手勢,也就是說你在做期權交易的時候買方、賣方、買權、賣權、CALL和PUT,根據你對市場的看法不同,你可以選擇四種方向的操作:看漲、看跌、看不漲、看不跌;

我們說完了期權最簡單的四個交易方向,我們來把期權稍微結合一下,做一些期權簡單的組合。




我們可以看到,基本上這個市場上會有這樣的介紹,跨式、寬跨式、牛勢價差,熊市價差的策略、鷹式套利和蝶式套利;那麽實際上我們發現,如果要是把這些收益曲線和一些交易的策略方法,加入剛才我們講的這種通過手勢來去記憶和判斷交易的話,是一個非常容易和簡單的過程;

所以基於手勢的這種方式,相對於我們做期權的投資者來講,我們就是在用玩遊戲的方式,來做這種期權的簡單交易的操作。



我們來看這個圖片左邊的部分,它其實都在程序里已經設定好模塊,你對市場的看法漲、跌、不漲、不跌;包括突破,盤整、盤漲、盤跌,你只要選擇你對市場未來走勢的看法,相應的就會選擇一些期權報價的交易,然後你再根據盈虧平衡點和收益曲線,包括收益、賺錢、賠錢的概率就好了。

你可以選擇一個期權的交易,這是在交易初期最簡的一種交易方式;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就不講太多的一些實戰當中的案例,如果有機會的話,未來我們跟大家分享這種實戰的案例。








我們今天想簡單分析一個期權的應用跟普通交易的不同,大家來看我發的最後面這幾張圖,這幾張圖講的一個是震蕩收窄的走勢、一個是震蕩突破、還有一個是這種震蕩期間上升下降的階梯式走勢。

在沒有期權的時候,我們做這樣的交易往往是很難賺錢的,比方說一個震蕩收窄的結構,可能我們是要等到它突破,我們再去做這筆交易,趨勢已經確定。

或者是說我們稍微激進一點,我們先做一個交易,比方說對這個市場看漲,我們先買入,那如果跌破了下面的支撐線,我們要賣出止損; 但是有了期權以後,我們就可以選擇突破的策略或者是盤整的策略,就可以賺到錢了。

基於這部分我們可以做一個總結,在沒有期權的市場里面,我們做交易其實是判斷價格的變化漲跌,就是你買入如果它漲了你才能賺錢,跌了你要止損,但如果有期權的交易,我們判斷的不是漲跌,判斷的是市場的結構,它是一個震蕩的結構,還是一個突破的結構,只要你把市場的結構判斷正確了,你就可以賺錢。

所以我們剛才看到的兩種:買入跨式和買入寬跨式的策略,它適合市場突破;賣出跨式和賣出寬跨式的策略適合市場盤整,尤其是我們看到的這種震蕩收窄的結構。

我們看到的這些價差策略,牛市價差牛市套利,或者熊市價差熊市套利,適合的是剛才我發的最後一張圖,這種震蕩區間像上臺階一樣,這種市場結構,特別適合牛市價差策略或熊市價差策略,

交易期權的三大要素

如果我們不做這種組合的策略,只是剛才我們說的那四種手勢簡單的策略,那麽我們在做期權交易的時候要註意三大要素:市場變化的方向、盈虧平衡點、還有風險收益的概率。

我們還要想講的是期權跟普通交易在交易邏輯上的不同,股票和期貨交易的是過程,期權交易的是結果。

交易的邏輯

無論是股票還是期貨,我們在做交易的時候,我們是判斷它上漲下跌,價格變化的一個過程,我們在交易的過程中希望是低點買入,高點賣出,低點做多,在高點賣空。但是我們交易期權,面對的只有兩種結果:行權,還是不行權。

我的理解,我們把期權跟易經做一個對比,我說期權就是易經,看到下面這張圖,這個圓形的期權的各個收益曲線的圖,它看上去就實際上就相當一個太極圖。






實際上,期權是一個像易經一樣無窮無盡的組合,道家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期權也是這樣的,如果我們說股市生了股指,股指是一個方向做多,股指又生了股指期貨兩個方向做多和做空,股市期貨又生了股指期權,期權有四個方向,看漲、看跌、看不漲、看不跌。

那麽就像這張圖一樣,如果我們把買入做多買權看做是陽,我們把賣出做空賣權是陰的話,我們可以想象,就像我們現在發的這張圖一樣,它是一個太極八卦最基本的六爻的一種形式。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你把現貨、期貨和期權結合在一起,你就可以演化出無窮無盡的投資組合。

你在不同價位持有不同股票的現貨,你在不同的點位做多做空股指期貨,你在不同行權價、不同的合約、不同的點位價格、做多或做空期權的CALL和PUT,你可以想象這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投資組合。

如果你沒有一個完整的模型,如果你這樣做的話,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倉位是做多還是做空,你甚至不知道當價格變化時,你的收益曲線會發生什麽樣的變化。所以今天這些朋友在剛剛接觸期權的時候,我們可以先學一些簡單的期權交易。



我分享個人對投資的理解,就是我把股票當做定存,期貨用程序化來做,期權當做固定的收易;股票作為定存是什麽呢?是因為這個市場有漲有跌,不可能有一直上漲的市場,所以它漲的時候你就做多,它跌的時候你就空倉,所以它像定存一樣,市場價格比較低的時候我買進去,市場價格比較高的時候我賣出來,相當於存了一筆錢一樣到期了我取出來;這是一個定存的概念。

期貨為什麽要用程序化呢?是因為期貨它加入了非常大的杠桿,它把人性的弱點充分暴露和加倍呈現出來,我經常看到身邊有一些人做期貨,虧了錢以後非常瘋狂地滿倉殺進殺出。

一個投資者可能一年365天里真正最虧錢也就那麽幾天,那幾天是他人性的缺點暴露的時候,可能有點理智失去的時候,瘋狂的時候很容易爆倉。

程序是可以摒棄掉這些人性的弱點的,所以我把期貨定義為程序化,並不是說用程序來跑,你可以通過程序的方式輔助你做一些回撤的設置,包括一些止盈止損的設置,這些都是可以摒棄掉人性弱點的東西,我們也是這樣做的。

期權叫固定收益,是因為期權的最大優勢一個是可以管理風險,一個是可以獲得無風險的利潤。在期權的世界里,你可以零風險的獲得回報。無論是用期權跟期權之間的投資組合,還是期權和期貨、期權跟現貨跟股票之間的投資組合,你都可以去獲得一些無風險利潤。


我們看到這張圖形,是我們現在一個模型,做的一個指數波動預估的一個情況,基本上我們每天會對上證指數、50ETF或者是滬深300股指期貨的波動有一個預估,基本上我們一年下來這個準確率還是非常高的;2014年的數據我們統計了一部分,基本上比2013年的準確度還要高。

交易前的定位

在大家最初做期權的時候,你一定要給你的交易的角色做一個定位,你是做期權的買方,還是做期權的賣方,定位你做買方還是賣方,接下來定位你賺什麽錢,最後定位你的風險在哪里,作為買方你希望你持有的ETF基金或者是股票當市場風險發生的時侯獲得保護,你扮演的是一個買保險的角色,風險發生的時侯有人來保護你。

作為期權的賣方,實際上你扮演的是一個保險公司的角色,比如說車險,賣了10輛車的車險,收了10個車的保費,可能一年當中10個車只有1輛車發生的剮蹭,它要賠付這1輛車,剩下9輛車沒有發生剮蹭,那麽它賺剩下這9輛車的保費的錢。

作為期權的賣方你要做的就是扮演保險公司的角色,哪些期權會不被行權,到期的時候你賺得大量的權利金,也就是說你賺得大量的時間價值。


我把期權的交易分成三層境界,第一個境界就是我們今天所學的只交易期權,第二層境界是期權加期貨,或者ETF期權和ETF的現貨,第三層境界就是剛才我們說的做市商、或者像我們這種專業機構,我們在不同價格持有不同的現貨期貨期權,用模型來計算我們的收益在哪里。

無論是哪一種都可以演化出無窮無盡的組合,都有無風險獲利、穩定的零風險獲利的交易機會。


其實做期權交易最簡單的獲利方法,是以下這四點:第一首先你判斷接下來會是一個什麽樣的行情結構,根據你判斷的行情結構來確定用什麽樣的策略方法去做這筆交易,你確定了獲利方法以後你確定通過對行情的判斷和策略方法去賺什麽錢,最後最重要的是評估這個策略的風險在哪里,投資一定是永遠要把控制風險放在第一位的。

今天我們用一些最簡單的方法,就像書名一樣期權就這麽簡單,把最簡的一些期權交易的方法跟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一些幫助,最後我想把我這本書第一頁寫下的這三句話跟大家分享,也是我這十幾年來做交易的一個心得的體會:Trading is simple, People is complex, So make it difficult!交易其實是很簡單的,只是因為人的思想太複雜了,所以讓它看起來很難!


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只能是講的稍微簡單一些,然後我的這本書明天進印刷廠,這個月大家就可以在京東、當當、卓越、淘寶上買到,可以去看這本書里面寫的一些關於期權的一些比較簡單好理解的,就像書名一樣你可以很簡單去理解期權的交易。

如果以後有時間的話,我們可以分享稍微在深入一點,如何在不同的時間節點和時間段時候抓住不同的期權的交易機會,其實我們理想的狀態是期權是很容易獲利的,如果我們有一個比較簡單好的方法,其實每個月用3到7個交易日,賺取一個1%至2%的收益,一年下來20%是一個很容易實現的結果。

未來期權出來的話,我會跟媒體進行合作,到時候大家經常可以在節目上看到我對市場的一些解讀,包括期權一些交易的機會跟大家分享,因為我現在還想做的事情就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來把期權這種交易的方法在中國對所有的投資者做一個推廣,讓我們中國的金融市場更加繁榮。

真的非常感謝大家,聽我在這里講了這麽多,我還是真的希望大家能通過對期權的理解,去改變自己投資收益的曲線。

另外還想說的事情就是我在跟英國的投資機構做交流的時候,大家對期權的一個定義,其實期權是真正能讓普通投資者去賺機構錢的一個投資工具。

因為在市場大幅波動的時候,這些大的機構持的龐大持倉,需要用期權來對沖風險,所以這個時候每當市場有一個大波動的時候,期權的內含波動率會大幅上升,這個時候期權的時間價值非常巨大,報價都非常高,這個時候我們去賺機構的錢是很容易的事情。



最後這張圖是我十幾年交易的總結,我把它總結為三句話一個字,是“順勢而為,知足常樂,是為不爭”。

在所有的交易過程當中一個精神就是“讓”,我們不做市場里第一個抄底的,也不做市場里第一個摸頂的,我們把不確定的交易機會讓出去,只做那些我們能夠看的懂,能夠做的好的交易機會;希望這13個字對大家的投資也會有一些幫助。(阿爾法工場:alpwork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44

【來個簡單的】分分鐘明白什麼是期權 雲蒙

來源: http://xueqiu.com/3037882447/35139043

【來個簡單的】分分鐘明白什麽是期權    來源:東方財富網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1月9日表示,證監會批準上交所開展股票期權交易所試點,試點範圍為上證50ETF期權,正式上市時間為2015年2月9日。在A股處在多空激烈搏殺的今天,3400點剛得而複失,雙向對沖工具就在高位推出,作為投資人的你,立刻了解股票期權怎麽玩是當務之急!

        




        期權的推出將明顯利好A股市場,將進一步拓寬證券公司的業務範圍,收入渠道將更趨多元化,同時進一步打破券商和期貨公司的業務屏障,金融機構在混業時代背景下的競爭將更激烈。股票期權推出以後,有助於期權合約標的交易的活躍和風險對沖,對券商板塊、期貨概念類、交易軟件類和期權標的類股票構成利好。

      首先,券商板塊。股票期權若推出無疑是利好券商股,平安證券認為未來一年券商行業仍將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重點關註有國企改革預期的,如山西證券、國元證券、西南證券、東吳證券、中紡投資等;有提升杠桿、募集資本預期的,如$中信證券(SH600030)$ 、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廣發證券、光大證券、興業證券等;互聯網券商,如錦龍股份、國金證券等;以及參股券商的泛海控股、中山公用等。

       其次,期貨公司或者參股期貨類個股。股票期權屬於金融衍生品,期貨公司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專業優勢。相關個股如中國中期、廈門國貿。

       第三,交易系統維護商和開發交易軟件類個股。相關個股如:恒生電子、大智慧、金證股份、同花順、東方財富等。

      第四,被選為股票期權標的證券的個股。從海外成熟資本市場的經驗來看,股票期權合約推出後,標的證券的交投通常會趨於活躍,大藍籌有望受更多資金關註,相關個股如: $上證50(SH000016)$    $中國平安(SH601318)$   $招商銀行(SH600036)$   $興業銀行(SH601166)$   $民生銀行(SH600016)$   $浦發銀行(SH600000)$   $中國石油(SH601857)$   $工商銀行(SH601398)$   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45

2015全年全球市場展望:顛簸的一年 年紀不輕輕吳向軍

來源: http://xueqiu.com/6246827362/35130121

新的一年開始,按照傳統要回顧去年,展望來年。我們先把2014年回顧一下。

2014年開始的時候,我的預期是美國經濟繼續好轉,房地產市場終於進入牛市,全年美國股市將會在全球主要市場中表現最好。歐洲和日本經濟平平,股市表現較差。新興市場經濟繼續減速,帶動工業金屬等大宗商品價格下降。

雖然我的上述預測大多正確,但是2014年不可能就這樣沒有“surprise”,平平靜靜地過去。首先,歐洲經濟在年初出乎意料地出現全面複蘇,尤其是以前南歐希臘、意大利、西班牙等比較困難的“歐豬”國家,也在“歐債危機”以來首次進入增長,讓人感到雖然在嚴重的財政緊縮(為保持預算平衡)下,“歐豬”國家也還是有自行可能走出自己挖下的大坑。但“其興也勃焉,忘也忽焉”。“歐豬”國家的“複興”僅僅持續了兩個季度,又迅速退回衰退。不僅如此,整個歐元區的通脹逐月下降,面臨通縮邊緣。指望“歐豬”國家繼續執行現在的財政緊縮計劃自行爬出通縮已經不太可能,德國的強悍立場在2015年必須有所改變。這是2014年最大的“Surprise”。

2014年第二個大“Surprise”的是沙特阿拉伯發動價格戰,原油價格大跌超過50%。沙特的目的是現在大幅降低油價,“逼死”高成本的美國頁巖油產業,使得以後在高油價的時候,歐佩克(也就是沙特)的市場份額保持穩定。原油價格大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有效,全球石油公司的股票和債券價格大幅跳水。頁巖油公司倒閉潮已經開始。同時,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的俄羅斯等國出現貨幣大幅貶值,經濟危機迫在眉睫。

2014年第三個“Surprise”是中國A股在下半年暴漲。對此的評論已經連篇累牘,這里就不在贅述了。

下面是2015年預測。

首先,歐洲央行將在1月下旬舉行的例會中宣布史上第一次“量化寬松”,即以歐洲央行購買債券的方式印錢,釋放流動性。美國2008年經濟危機之後使用了三次“量化寬松”——QE1,QE2,和QE3,持續時間長達5年,對美國的經濟刺激非常明顯。歐洲央行在歷史上一直為德國央行所左右。而德國央行嚴謹的貨幣政策一直是歐洲央行大規模進行“量化寬松”的最大阻礙。但是現在歐洲情況如此危機,德國再怎麽阻擋也無濟於事。另外,“歐債危機”中受傷最重的國家希臘人民終於受不了為平衡財政預算而施行的大規模財政緊縮,要求提前大選新總統。而主張增加赤字,甚至不惜退出歐元區的極左派政黨Syriza現在遙遙領先。如果Syriza在大選中獲勝,則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認為可能性超過50%)。即使德國最終讓步,允許希臘增加赤字,歐洲市場的大幅震蕩,歐元兌美元繼續貶值也將會是大概率事件。2015年將是歐洲問題再一次主導市場的一年。

第二,美國經濟複蘇的步伐將會持續,仍然是全球經濟的領頭羊。美股仍然會上升,並且是全球發達市場表現最好的。美聯儲將會在6-7月開始把利率從零的水平不斷調升。整個利率曲線都會上升,不利於美國國債。美國股市已經連續6年上漲,並且在2014年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美股波動會加大,在估值已經不便宜的背景下,升幅會弱於往年。去年表現弱於大市的住宅房地產市場將在2015年有較好的表現。美國住宅地產銷量已經連續6年大大低於歷史平均水平。市場積累的大量需求遲早將會爆發。美國經濟持續增長,財富效應逐漸顯現,2015年應該利好住宅地產。

第三,石油價格將會觸底反彈。現在原油價格在每桶50美元以下,這是沙特打價格戰的結果。而要滿足全球市場的長期需要,原油的邊際成本(全部成本都計算在內)在每桶80美元左右。原油價格終究會回升到這個水平。但是要等到多久沙特才會停止價格戰?現在已經有美國頁巖油公司破產,要等到美國的頁巖油產業大規模破產,新的頁巖油項目被大規模取消,沙特才會停止價格戰。這個過程應該要有12個月左右,也就是在2015年4季度沙特會結束價格戰。而俄羅斯,這個原油出口依賴度最高的國家,現在的外匯儲備是否能支撐12個月,大家都非常擔心。如果俄羅斯撐不下去,再次出現債務違約,不僅對本國會造成大規模動蕩,也將會對處在通縮中的歐元區形成內外夾擊。所以,俄羅斯很有可能在烏克蘭問題上做出讓步,以換取歐美減輕制裁,並且獲得一定的外部援助,幫助自己熬到沙特結束價格戰那一天。

第四,新興國家的經濟將繼續減速,相關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下跌。中國的經濟不會有,也不可能有大規模刺激。股市的繁榮並不能很快地傳導到實體經濟中去。煤、銅、鐵礦石等工業大宗商品價格遠遠沒有到底,在國際市場上的售價還是要高出成本1倍左右。相反的,農產品價格近兩年下跌較多,2015年可能會比較穩定。
總結一下,在2015年,歐洲的動蕩會加劇,進而影響到全球。美國一枝獨秀,股票估值較高,表現會弱於前幾年,但房地產會最終走出陰霾。新興市場繼續減速,雖然不是整個市場的最重要的主題,但對金融市場的影響也不可小覷。2015年註定將會是一個更加顛簸的一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46

投資第一課(10)為何是七虧(下) 那一水的魚

來源: http://xueqiu.com/2074020838/35124424

上一節我們講到了,在一輪牛市中,大部分初入者無法跑贏指數,而且由於倒金字塔式的加倉,使得買入成本積壓在高位。但只要牛市還在繼續,股指還在上漲,初入者虧損的可能性並不大。在牛市盛宴最瘋狂的時候,往往十個倒有九個賺。也正是所有人都能賺到錢的時候,卻是我們應當加倍小心的時候。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許多騙局。如果你常看新聞,就會發現幾乎所有的傳銷,都是給到初入者一個“暴富”的夢想。例如:“這是國家XX金融工程(計劃),只需投入6.98萬元,最多可獲得上千萬元的回報。”像這種說法,凡是腦子清醒一點,幾乎不可能上當。但是經過傳銷人員無比熱情的氣氛感染,以及組織里“先富起來”那撥人的“示範”作用之下,還真有不少人上當。
除此之外,我們身邊也充滿了詐騙電話和短信。這些騙局總是利用了人們的兩個心理,一是短期內就能撈到大錢;二是機會難得,再猶豫就沒有了。如果此刻冷靜下來,仔細想一想——與其他人相比,我有什麽不同之處,為何這個“大錢”我能賺到別人不能?
在股市中,也是一樣的情景。到牛市中後期,新進的初入者,什麽都不知道,甚至連K線都不認識,卻認為自己能夠在這片市場上“賺大錢”。此時人們的心理,一是短期內能夠撈到大錢,二是再不買就漲上去了。有沒有發現,這種心態其實普遍存在。當你買房的時候,你的置業顧問也是通過兩種方法逼定的:一是房價馬上就要漲了,或者優惠馬上就結束了;二是你中意的好房源被其他客戶看中了,還不買就沒有了。
牛市的拐點是很難判斷的,誰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麽原因,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當股指掉頭向下時,幾乎沒有人警惕,大家都還像身陷傳銷組織一樣,沈浸在即將“暴富”的憧憬當中。
之前牛市每一次下跌,都有人喊“狼來了”,使得真正狼來了的時候,已經沒有人相信了。幾乎所有人依舊認為這一次的回調,跟以前一樣,是買入的最佳良機,後續股指仍然會漲到更高的點位。
心理學有一個詞語,叫“錨定”。在股市中,人們總是記得一只股票最近的價格,並且以這個價格作為參考點,來指引自己的行為。比如一只股票,如果從10塊上漲到20塊,人們會覺得這只股票已經很“貴”了。但也還是這同一只股票,從48元跌到38元的時候,人們往往忘記之前10元的價格,而以48元的價格作為參考(錨),認為“38元”的價格很便宜。正是這種心理,在牛頂的右側,同樣會套牢一大波資金,這波資金看中了“看起來便宜的”股價。
很多人都自信自己有“逃頂”的本領,認為自己不會是最後那個傻瓜,但實際能做到的微乎其微。在牛頂的一片熱鬧聲中,一方面受氣氛的感染,還沈浸在“我能賺大錢”和“再不買就沒有了”的心態中;另一方面由於“錨定”的心理在作祟,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不斷抄底,直至耗盡可用資金。
不管你信不信,大多數人的買入資金(包括借錢買股的資金),都集中在牛頂的左側和右側。此外,由於初入者往往是產生“賺錢效應”以後,才進入股市,而此時往往距離熊市底部已經有一段距離。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雖然在牛市後期,大部分人都賺錢,但相比最後套在牛頂左右側的倉位來說,浮盈的比例其實並不高。初入者的這些浮盈,在熊市初期的下跌中很快就會耗盡。
在股市中,還有一種很有意思,而且比較普遍的心理,就是將浮盈當作真實的盈利,還不時計算自己的賬面資產,心里美滋滋的;但遇到浮虧,則認為只要不賣,就不算是真實的虧損。這種心態,使得在上漲過程中,人們不斷地落袋為安,不斷變換買入標的,交易活躍,成交量放大;而在下跌的過程中,人們則選擇死拿。因此,上漲的股票拿不住,下跌的股票可以拿很久。這是造成“七虧”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等到熊市到來,買在高位的資金,根本經不起股價下跌的侵蝕,很快就會變成浮虧。在下跌過程中,普通人在兩種情況下,能夠忍痛賣出:一是10%為界限,下跌不超過10%的情況下,不少人還是有“割肉”的勇氣。一旦浮虧超過10%,許多人就不再願意賣出股票,因為一旦賣出股票,就變成“真虧”了,不甘心。另一種情況,則是在“盈虧平衡點”的位置,“就當沒玩過”,“收手算了”。“一贏二平七虧”中的“二平”,很大一部分來自此時的“收手”。
大量的資金,買入價集中在牛市山頂左右側的。等熊市到來,這些昂貴價格買來的“籌碼”,一小部分能夠在盈虧平衡點之前逃出來,一部分在長期的熊市之中,忍不住煎熬,非常低的位置拋出;還有一部分則被持有者所遺忘,直至下一輪牛市到來。
這樣的故事一輪又一輪的上演。但走過一輪牛熊的老股民,大多還是難以記住這些教訓,又走入新一輪的“一贏二平七虧”。並非是我們不具備記憶力,而是人的本性決定的。個人投資者要想跳出這個循環,最起碼需要做到的,就是摒棄掉將浮盈浮虧和現實生活中的消費能力聯系在一起的心理。投資只是一個數字遊戲罷了。


更多好文請關註我,我的目標是:只發幹貨!
我的主頁地址:http://xueqiu.com/nysdy [笑]

下節預告:投資第一課(11)熊市路線圖

本系列可在我的主頁上搜索“第一課”,不再單獨發鏈接了。(連找都懶得找的人,把鏈接放這里也是無用的。)

@今日話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47

期權的不同應用,對A股意味著什麼? 價值at風險

來源: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5109171

周末大家對期權的話題討論的熱火朝天,其實不管是期權、期指、融資融券、外匯、期貨,我都沒什麽興趣,也不會是主要參與的對象,債券也一樣。更別說有些具有強烈賭博性質的衍生品,我更是一輩子都不會碰。做多股票才是回報最高的投資品種,我一輩子都會致力於尋找“三好”股票。

上面一句話說出後,我看到評論中有好多人說我偏激,還有的說我完全不懂(其實絕大多數人沒搞懂期權)。於是我覺得有必要開一貼專門解釋一下。

1.買入看漲期權(long call):用於多頭行情中。最大獲利:無限制,價格漲得越多,獲利越大。最大損失:權利金。

假設上證指數ETF現為3000點,投資者繼續看好上證的後市,買入1手執行價格為3020點的上證看漲期權,支出權利金30(假定)。若幾天後,上證ETF漲到3150點,看漲期權漲至60。那麽此時賣出平倉,獲利30。反之,如果ETF一直不漲,你自然不會行權,於是虧損的上限是全部權利金。

2.買入看跌期權(long put):用於空頭行情。最大獲利:無限制,價格跌得越多,獲利越大。最大損失:權利金。

邏輯和long call 完全相反。上證指數ETF現為3000點,投資者看空後市,買入1手執行價格為2980點的看跌期權,支出權利金20。若幾天後,上證ETF跌到2900點,看跌期權漲至50。那麽此時賣出平倉,獲利30。

3.賣出看漲期權(short call):多用於上漲到壓力位後可能會出現的回調行情,或橫盤下跌行情。最大獲利:權利金,最大損失:無限制,價格漲得越多,虧損越大。

上證指數ETF上漲3000點阻力位,投資者看淡或看平後市。賣出一手執行價格為3020點的看漲期權,收到權利金30。若數天後,上證ETF仍維持3000點,看漲期權略跌至20點(為什麽會跌?因為期權的時間價值在減少)。投資者買入平倉,獲利10點。若把期權保留至到期日,只要上證ETF低於3020點,買入看漲期權的人自然會放棄行權,因此你可以將30點利潤全部收入囊中。當然一旦指數繼續上漲,你又做了死空頭,那麽你的虧損理論上會是無限的,比如半年內上證ETF漲到了10000點,到時候你只能買入10000點的上證ETF平倉了,並且理論上上證指數在我黨英明的領導下,可以上漲至正無窮……

4.賣出看跌期權(short put):多用於下跌到支撐位後可能出現的反彈行情,或橫盤向上行情。最大獲利:權利金,最大損失:價格跌得越多,虧損越大,但並非無限制。

上證指數ETF下跌至2000點支撐位,雖然在空頭行情中,但投資者看好出現反彈,於是賣出一手執行價格為1990點的看跌期權,收入權利金30點。若數天後,上證ETF漲至2050點,看跌期權跌至5點。投資者買入平倉,盈利25點。若持有至到期日,只要上證ETF不低於1990點,看跌期權都沒有價值,買方不會行權,於是賣方可以賺取全部的權利金。當然指數如果繼續下跌,理論上指數只能跌倒0,所以虧損還是“有限”的。這也是為什麽很多人說short put 是價值投資者的最愛。

除了上述4中最常見的,期權還多幾種模式。比如:

看漲期權之間的套利:操作方式是買入較低執行價格的看漲期權+賣出較高執行價格的看漲期權(同月份)。最大獲利:執行價格差-權利金,最大損失:凈權利金支出。

假設上證指數ETF現為3000,投資者看好後市,買入一手執行價格為3000點的看漲期權,支付權利金30點;但又認為價格不會突破3100點,所以賣出一手執行價格為3100點的同月份看漲期權,收入權利金10點。凈支付權利金20點。假設預期成立,那麽你的最大獲利會是最終的執行價格差-權利金,最大損失:凈權利金支出。

同樣,如果你看空後市,但又不是看得太空,就可以進行看跌期權之間的套利。買入較高執行價格的看跌期權+賣出較低執行價格的看跌期權(同月份)。最大獲利:執行價格差-權利金,最大損失: 凈權利金支出。

其他的套利方式還有很多,但基本和一般的投資者沒多大關系了。

上文雖然以指數ETF為例,但個股是一模一樣的邏輯。所以,通過上文的解釋,我覺得我已經非常明確了,按照我自己的投資體系,是絕對不可能把期權作為主要投資方式的,只可能在極少數極端情況下(比如缺錢,或是指數個股在極端位置)才會用一些期權,大部分時候,仍是尋找“三好”公司,這些衍生品,都是浮雲。

扯句題外話,其實buy和long基本就是一個意思,sell和short也是一樣,估計好多人會搞的暈頭轉向。

雖然我並不會參與期權,但期權對A股意味著什麽呢

由於之前國內衍生品市場不發達,資本市場又采用閉關鎖國的策略,才導致了A股長期不同於成熟市場的風險偏好,即不確定性越高的股票獲得的溢價越大(小市值題材股代表),反之確定性越高的股票獲得的溢價越小(大市值爛醜股代表)。現在上證50ETF期權的推出是一個信號,雖然短時間對個股資金的分流影響不大,但心里的影響肯定有,還記得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貨推出後市場是怎麽走的嗎?這次的50ETF的期權只是一個導火索,不用著急,未來各種衍生品都會慢慢出來的,註冊制也會出來的,退市制也會完善的。

以港股過去走過的路為參考:96年香港推出認股權證以前,香港的小盤股又稱為神仙股,因為小盤股大起大落,受散戶歡迎,估值水平往往是大藍壽的三至五倍。港股的這個時期就對應了A股08年後中小板和創業板,小盤股的價值在於其股價的高波動率,因為高波動率意味著小資金的散戶可能會有一夜暴富的機會。從這一點看,A股成為賭場也並不完全是國家和市場體制的關系,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部分原因。

96年後,香港的期權慢慢開始普及,炒權證比炒神仙股來的更刺激,於是小盤股慢慢被邊緣化,估值從30-50倍降至最低時的3-5倍,“神仙股”變成了“仙股”,即便20年後的今天,有一半的小盤股股價仍沒有回到97年的水平。那麽2015年的A股會走30年前香港的老路嗎?

我的觀點來看,不論小盤股是40倍PE(創業板750點),還是75倍PE(1500點),未來還會怎麽走,個人始終都會一直堅持個股大熊市的觀點,只有極少數個股能夠脫穎而出,大部分小盤股最終必然都是“仙股”(當然創業板指數可能會繼續走牛,個股哀鴻遍野不妨礙幾個龍頭的脫穎而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48

致投資人的信——2014 梁劍

來源: http://xueqiu.com/8186325164/35153285

2014年全年,道指上漲7.5%,標普500指數升11.4%,納指漲13.4%,中概指數則下跌3.1%。我們在大部分時間里,保持非常低的持倉比例(扣除私有化套利),因此在中概公司4、5月份大跌時,我們回撤很小。2014年最後兩個月,中概公司再次持續大跌,包括一些我們一直等待買入的或者原來已經被低估的公司,我們未能提前清倉(也不太可能),相反,在下跌的過程中,陸續加倉,我們倉位也保持在歷史的最高位。 按截至12月31日當天收盤計算,iMeigu Fund 2014年的回報不是很好,特別是12月的凈值發生了大的回調。上市公司的管理層沒變、產品沒有變、盈利和營收甚至還在增長,行業前景可期,變的是只是市場的看法。於是,我們買入。我們的確無法預估股價的最低點或者反轉的時間點,如果從更長的時間跨度來看,亦無太過精確的必要。

股價上漲的時候,到處是看多的信息;股價下跌時,反而大家都悲觀,這就是市場。前景看好,市場悲觀,正是好的買入時機。

支撐我們買入的具體判斷,除了公司本身的估值更加便宜以外,還出現了我們此前曾預設了一些條件,包括:市場出現了中概公司IPO不久破發甚至IPO失敗的案例,不滿市場估值而發起私有化退市也開始,某些中概公司凈現金已和市值接近而且業務仍持續盈利。

如果說整個中國互聯網經濟的市場規模,未來10年增長超過10倍,估計不會有太大爭議。中國經濟的整體增長、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比例相對較低的互聯網用戶、互聯網經濟自身的繁殖和革新、互聯網模式對傳統行業的顛覆等都是讓我們樂觀的因素。

2014年大部分時間里,我們重倉投入的機會並不多,更多是做私有化套利,包括瀾起科技和巨人網絡私有化的套利,半年前我曾詳細介紹過。此外,我們逐步縮小投資標的的範圍,雖然我們主要投資於在海外美國、香港上市的中國公司已是個細分市場,但里面仍有不同行業的跨度。除了互聯網,還有金融、地產、微電子、機械工業、醫療醫藥等,大部分行業超出我們的能力範圍,即使僥幸賺到錢,也基於超出自身判斷能力的、錯誤的決定所獲得的回報。這種回報最大的問題是讓人盲目自信,不斷擴展投資,但運氣並不會總和我們站在一起。市場里每天都有N多公司起伏,我們能力範圍之內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能把握住中國互聯網這一塊肥田,足矣。

因此,展望2015年,除了套利,我們將可能很少涉及到非互聯網以外的投資。在中國互聯網範圍內,我們將重點關註一直等待而未有機會買進的電商、在線旅遊、汽車、移動社交等細分領域。

電商對傳統零售行業的侵蝕和革命,顯而易見,加上中國人口紅利,以及傳統商業地區差距巨大,電商的天花板還很難看到。在北美一個偏僻的幾萬人的城市,都會被沃爾瑪等傳統零售巨頭搶占,對於配送速度長達一周的電商,很難讓人看到優勢。中國一座二三十萬人口的縣級市,基本看不到大型連鎖超市的影子,曾經流行的商品為“老幹爹”、“非常可樂”。現在,這些小縣城與大城市在商品流通上的鴻溝,已快被電商抹平。而在一二線城市,除了配送速度秒殺北美外,電商的市場份額,離整體零售行業半壁江山還有遙遠的距離。只是電商上市公司的股價也是顯而易見的,好公司仍需要等待好的買入機會。

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另一個難以缺失的行業是在線旅遊。相對這兩年興起的O2O,在線旅遊其實目前最成功、也是最賺錢的O2O,相對電商,無需配送,而且市場前景也巨大,是居民收入增長消費升級的直接受益行業。在線旅遊出現寡頭化,而且寡頭之間為了搶奪市場正在開展真槍實彈的價格戰,會導致短期利潤的喪失,如果市場持續悲觀,也就是極好的買入時機。 

如果說,在未來還有什麽原則需要特別遵守的,那就是對管理層實行一票否決制。與一級市場投資一樣,對管理層無從了解或者無法信任,只有一票否決,無論公司的數據看起來多誘人。

最後,感謝大家的支持。

iMeigu Capital 梁劍 

附:關於歷史凈值和持倉的披露,見 @i美股 或者 http://www.imeigu.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49

電商創業如何選擇品類?謹記“三高一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2/148881.html

現在“草根”電商創業選什麽品類比較合適?服飾雖然市場大,但過度紅海,十個做九個半虧。生鮮品類雖然新,但市場太小,且競爭依然不小,各種倉配售後問題。紅海的不好做,藍海的又做不好。想電商創業發個財,真難!

然而電商創業並非無路可走,要想做好品類選擇,做到“三高一低”一定沒有問題。打算電商創業的童鞋,尤其是打算在淘寶天貓創業的,建議收藏分享反複領悟學習。

\高客單價

2010年10月,當當網登陸紐交所,京東借機做圖書炒作,和當當網大打價格戰。當時的京東毛利潤率在5.5%左右,而當當網的毛利潤率是22.5%。一個虧錢的京東,一個用戶規模訂單規模遠不如當當的京東,而且一個資金實力還不如當當網的京東(2011年5月才有巨額融資),這京東不是自找死路麽!是的,至少當時李國慶的言論就是這樣子想的。結果是京東圖書一戰成名,是後來諸多電商中擴圖書品類唯一成功的一家。

當然東哥重要說的不是圖書大戰!雖然京東毛利潤率低得多,但不等於賺錢能力比當當低。當時京東客單價在800元左右,而當當網的客單價不到90元。如果算客單毛利額,前者是44元,而後者每單不到20元。而如果都是用普通第三方物流,一個手機訂單和三本書合並訂單,配送費用都一樣。當然了,京東自建配送,費用會貴一些,也是在20元以內。剔除掉配送費用,京東每單賺得毛利還是比當當網高。如果不是京東加大市場物流技術等投入,積極擴張,那個時候就賺錢了。而當當網看似毛利潤率很高,但客單價低,即使已經有不錯得毛利潤率了,但這種盈利能力也是非常薄弱得,尤其是遭遇價格戰後,一年後當當網得毛利潤率跌至10%多一點,虧的一塌糊塗,股價也攔腰再攔腰折斷!

2010年,騰訊之所以在眾多B2C電商中投了易迅網,就是易迅網本身是一家現金流非常健康,而且還賺錢的電商。2006年50萬資本起家,四個創始人用了四年時間做到了5個多億,中間沒有拿任何風險投資。增長快又賺錢,就是3C通訊產品,庫存周轉速度快,客單價高,毛利潤率雖低,但還是可以賺錢。

高毛利潤率

記得兩年前,在鞋品類發生了價格和口水大戰,樂淘網創始人畢勝說,B2C電商是一場騙局,因為根本不可能賺錢。然後畢勝先生以樂淘網作為樣板分析,為什麽是采銷類B2C電商是騙局。樂淘的毛利潤率30%,已經做到很高了,但是比起費用,根本打不平。其中倉配費用11%,退貨成本2%,營業成本9%,包裝費用1%,還有最要命的營銷費用30%,到最後是-22%。

有人說,這是采銷B2C又不是在淘寶天貓開店的賣家,首先技術費沒了,自己和老婆上,所以勞動力費用沒了,五險一金啥的也都不要,用的是自家租房,租金也沒有,包裹用塑料尼龍的。當然了,這種級別的草根創業者,的確很多顯性成本消失了,但實際依舊是存在的。

淘寶創業者稍微規範化,稍微做大一些,該有的成本都會有。賣家且不管大小,都會面臨一樣的營銷成本高漲的問題。也是因為常規的鉆展直通車廣告投放太貴,所以很多賣家轉向了刷單,無論是大賣家大品牌,還是草根創業者。費用這麽高,如果沒有足夠的毛利潤率支撐,別說產品研發創新,就連維持正常經營都是問題!

賣東西,真的別太便宜,給自己留足夠利潤空間!

高複購率

低頻購買的用戶,基本談不上什麽用戶黏度,很多時候都是一錘子買賣。所以大家電,包括一些電子產品,都很少有做好自己官網的。小米算是第一家跑出來的,但也還是不得不增加產品線,提升用戶品牌黏度。

反過來增長快速,並且拿到大額融資的淘寶賣家,為數不多的被投資人特別看好,還在保持較高增長速度的賣家是三只松鼠。因為我知道不少拿了風險投資的淘品牌,已經不如往日風光了。零食這東西,尤其是好這口的,用戶黏度高的不得了,每周都得買一次。

2013年中的時候發生過一件事情,當時東哥還在騰訊電商。有幾個月時間,以商超品類為主1號店的通訊產品銷售額反而超過了以3C通訊起家的易迅網,從全渠道價格比較來看,易迅網幾乎是最便宜的,而1號店是賣的最貴的。很多人可能很難明白,怎麽會這樣!簡單的解釋就是一個高頻打低頻的生意,1號店通過商超品類建立了和用戶親密的信任,很多用戶在1號店幾乎每周都有買東西。而易迅網的用戶,兩三個月有一次就不錯了。1號店的用戶規模也比易迅網大的多,很多用戶壓根就不知道易迅網,習慣了1號店就自然下單了。這也是為什麽後來,天貓貼錢虧本也要做天貓商超,而且還挖了1號店非常多的核心高管。

低更新頻率

時尚女裝雖然做不到高客單價,至少能夠做到高毛利潤率,高複購率。但這個品類也是淘寶天貓里面最難做的一個品類,尤其是自己想做一個有調性的品牌的。為什麽做時尚女裝怎麽就那麽難?既然是時尚,那麽一個月就要上兩次新是至少的。什麽是時尚,什麽是用戶喜歡的,很難把握,很辛苦!設計好了,交給第三方工廠生產,訂單小不接,訂單大庫存多。好賣,補貨慢補貨難。不好賣,又要被庫存壓死。自己建工廠,庫存是少了,補貨是容易了,但是工廠管理和時尚設計完全不是一回事,即使是少一顆扣子,一條拉鏈,整個生產線都得停著等著輔料到位。做服裝難,做女裝難,做時尚女裝難上加難。一位女裝賣家,堅持了5年之後,決定不做時尚女裝,改為做中高端的運動裝,做了小幾個月,就已月過100萬。運動裝,有一些基本的款式,所以他再也不擔心什麽設計、庫存了,日子也安逸多了,也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人生和健康了!

如果你稍微總結一下,具備這其中三到四個要素的產品就會發現有奢侈品、中高端白酒、煙草、能源、毒品。這樣的企業,真是坐著躺著睡著也賺錢!電商創業怎麽選品,您學到了嗎?絕大部分創業者的慣性思維,依舊是便宜爆款,刷單燒廣告走量!

作者為專欄作家、電商天使投資人,前騰訊京東電商戰略分析師。微信公眾號是dgjdds,創業者聯系請加個人微信號78797747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50

重整門戶!50歲的張朝陽尚能飯否?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2/148880.html

i黑馬:古語雲“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互聯網大佬張朝陽過得全然相反。張朝陽從“而立”到“不惑”這黃金十年的都給了搜狐,這期間,他從未擺脫過“焦慮”,而今五十歲的他仍不認命,在新浪總編輯陳彤出走新浪,外界紛紛感慨門戶的終結時代已到來的情況下,張朝陽先是在新浪微博承認搜狐做sns已成敗局,繼而又連發重磅,放言要重整門戶。
 
問題接著就來了,重整門戶之前,張朝陽也曾兩度閉關、兩度複出,均值壯年。而今,生於1964年的他已50歲有余。此次重整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麽?50歲的張朝陽尚能飯否?


 
虛榮心回歸  重整門戶再次複出

 
來看張朝陽最新發表的一篇文博:久違的虛榮心又回來了。
 
昨日(1月9日),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的新浪微博ID 搜狐charles通過了認證,還一連六發,加上1月8日連發的兩條微博,兩天一共發布了九條微博,這距離charles上一次發微博中間間隔一年之久。(上一次微博的時間是2014年2月)通過微博,他公布了兩個重磅消息:一個是搜狐的SNS沒有做起來(搜狐放棄做微博業務);一個是宣布搜狐2015年的大事是門戶改革,確認陳朝華加盟搜狐也從側面反映了張的“改革”並非空喊口號,實際行動已經提上日程。
 
此前,在媒體的一篇報道中,張朝陽的好友、美通電子總裁王維嘉曾給過他這樣的評價:“多年來Charles一直在尋尋覓覓,試圖在賺錢和自我放松中達到平衡。”這里如果要談一點創業情懷的話,作為互聯網老兵的張朝陽在過去十年里曾錯失過兩次與互聯網“齊飛”的機會,他需要重新證明自己,帶著搜狐一起。
 
2014年10月,新浪總編輯陳彤出走微博,轉投小米的大事件曾在業界造成不小的震動,外界對此一片唏噓時,有關“門戶時代終結”的言論一時間甚囂塵上,而如今,50歲的張朝陽要用實際行動與此番言論博弈,“重整門戶”這場實驗能否給其他門戶在新時代指引一條新路?
 
在探路之前,張朝陽或許得先思考一個問題:重整門戶是不是好的方向?
 
1月9日消息,南方都市報總經理陳朝華已經提出辭職,並爆料下一個去向是擔任搜狐副總裁。隨後,搜狐公司CEO張朝陽則確認了這一消息,並表示陳朝華將任搜狐內容副總裁及總編輯,原總編輯吳晨光任執行總編輯,向陳朝華匯報。張朝陽還稱,“我與眾多產品技術人員致力於打造各端媒體容器(container),陳朝華吳晨光團隊將負責容器里的水及水的品質(quality of water)。”
 
互聯網觀察者、《沸騰十五年》的作者林軍,據說是最早采訪張朝陽的IT記者之一。他曾對媒體說:“在中國早期的互聯網創始人中,張朝陽的方向感一直很好。”
 
跟馬化騰,李彥宏相比,張朝陽不是技術大牛,但作為第一波互聯網門戶的締造者之一,搜狐在他手中雖然錯過了幾次大的互聯網變革浪潮,卻也一直堅韌地存活著。林軍對其有相對中肯的總結,“張朝陽具備良好的方向感,且有很強的掌握進退的能力。”
 
不能忽略的一個事實是,搜狐這幾年做新聞不如新浪、網易有特色;做視頻又陸續被優酷、愛奇藝這樣的視頻網站迎頭趕上;至於做SNS,張朝陽也終於大方表示自己沒趕上趟,落後於新浪微博,不擅長就大膽承認,放棄不做就是了。
 
近期,媒體爆料其又漲“工資”了,常年被“焦慮”,“危機感”情緒包圍的張朝陽卻還是不能安於現狀的,他選擇了“重整門戶”作為重出江湖,重新爆發的方向。
 
方向對不對,道路行不行得通或許還言之過早,但既然選擇了,挑個好夥伴一起上路總是能增加安全感的。在這場“遊戲”里,他邀請了具備南方系內容基因的張朝華一起入局,眾人的好奇應該是一致的。這一次,他是為了遵循其內心“心有所依”的踏實而試圖來一場自我顛覆,還是新的焦慮催促他來要來一點新的刺激?再來就是,他與陳的此番牽手能否“基情四射”?
 
此前曾兩度閉關  50歲的張朝陽尚能飯否?
 
張朝陽是一個怎樣的互聯網大佬?前前後後圍繞著他的評價大致是這樣的:最糾結的一個,活得最久的一個,最焦慮的一個......一直在自我設問、求解、封閉又自我打破的循環狀態中。
    
2007年時,張朝陽就被問到過關於自身弱點的問題,他的回答是:我並沒有達到100%,我現在還有一些內疚,有一些自我,我現在越來越銅墻鐵壁、刀槍不入了。如果我沒到今天這個名聲和地位,我可能就不可以隨自己的性格來,唾沫星子會把我淹死。“我好像一直在年輕的車站”
 
時隔8年,這期間的經歷有沒有磨滅他的慷慨激情呢?
 
在“重整門戶”之前,“重出江湖”的篇章在張朝陽的生活里出現過兩次,作為中國互聯網第一代的創業者,從1995年開始回國創業到今天,他先後錯失了兩次與互聯網時代共同進階,齊飛的機會,兩次閉關,兩次重出江湖。
 
在一期主題為“張朝陽:一個成功者的告白”的《楊瀾訪談錄》中,他曾袒露了心聲,“錯失了微博和微信像是左右扇了我兩個耳光。”
 
2010年,新浪在微博上異軍突起,搜狐處於戰局中的劣勢成員之一,2011年《外灘畫報》發表了一篇題目為《我就是為了那一點點虛榮心》的報道,文中張朝陽表達的不甘心:“抱憾!本來微博沒有新浪什麽事兒的,這個機會應該是搜狐的,我要把江山給奪回來。”並放言,“用1年的時間,讓搜狐微博能夠有一個和新浪微博旗鼓相當的市場份額,同時又有自己的特點,我認為這場仗就算打贏了。”他如此誓師。到了2000年的話,新浪4月份已經上市了,但是搜狐還遙遙無期,到上市的最後關頭還差點沒上去。
 
2010年,張朝陽第一次“重出江湖”的序幕,當時有媒體做了如下紀錄:許久未發聲的張朝陽高調表示要和新浪打一場微博之戰。他把這一仗看得很重,親自出面拉自己的那些明星朋友來助陣,並宣布在資金的投入上不設上限。“如果輸了,搜狐會很危險。已經沒有中間地帶了,我們要麽輝煌,要麽滅亡。張朝陽認為搜狐還有機會,打算先猛打一年再說。他決定不惜工本向新浪微博宣戰,他甚至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It is a good day,微博之戰開打。”來聊表決心。
 
根據公開資料,搜狐加急追趕已經是2010年4月的事了,上線微博服務後雖然也曾擁有王力宏,劉燁、崔永元等眾多名人捧場,但勢頭已經對新浪微博的市場位置造成不了任何威脅。
 
2012年是中國互聯網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新浪的微博之後,騰訊的微信也開始呈爆炸性地增長,各互聯網巨頭間的交叉競爭日益加劇。
 
正當大佬們搶占,分食互聯網市場的大蛋糕時,此時的張朝陽選擇遠離戰火,消失在互聯網戰場,閉關長達一年半。
 
張朝陽掀開“重出江湖”第二篇章是在2013年1月,他通過微博宣布出關,決定重新進入地球,但整個互聯網江湖已不能與彼時同日而語,微信這一局多有些“不戰而敗”的傷感。
 
2015年開年之際,張朝陽決定要再發力,他選擇了堅守門戶的這條道路,重整卻並不比重新選擇賽道容易。不過,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爭而不得”,“避而不搶”的狀態似乎並沒有讓張喪失鬥誌,且讓我們帶著美好的祝福輕輕地督促著問一句,50歲的張朝陽尚能飯否?
 
遊戲低迷視頻虧損  搜狐的未來?

最近半年,狐高層大換血:

10月底,搜狐宣布收購56網,後者將成為搜狐視頻分享業務的組成部分。

11月,張朝陽考察廣州56總部,談了門戶的四個重整方向:一是包括搜狐門戶、新聞客戶端和手機搜狐網等在內的媒體平臺、二是視頻、三是搜索、四是遊戲。這些資源都會深入產生關聯,讓不同用戶群深入使用,這些也會讓56網的視頻用戶群產生提振, 實現新增長。

最重點的是視頻,張朝陽稱自己現在50%的精力都花在視頻上。再看看最近幾月的人事變動,發現也與之相符。12月,搜狐視頻內容中心尚娜離職。同月,公司晉升了三位高管:一位副總裁、兩位高級總監,分別負責搜狐媒體、移動視頻、大數據廣告系統。1月,原南都總經理陳朝華出任搜狐總編輯。

以上能看出,未來搜狐的重整主要在內容,尤其是視頻。為何?因為其它業務中,它的急迫性最強,且看分析。

搜狐的三大收入來源——廣告、搜索、遊戲:廣告占據最主要部分,主要靠視頻拉動。搜索增長穩定。由於錯失手遊紅利,遊戲收入持續低迷。這可以拿去年第三季度的業績來佐證。

據財報顯示,搜狐總營收4.3億美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17%,較上一季度增長8%。

廣告收入中,視頻的占比越來越高。2.47億美元的營收中,品牌廣告為1.49億美元,主要是在線視頻廣告。搜索和其它為9800萬美元。

搜狗增長勢頭良好,此業務由王小川主抓,張無需操心。營收為1.06億美元,同比度增長17%。

在線遊戲營收低迷,為1.50億美元,同比下降2%。主要是PC端的頁遊已日漸成熟,如《神曲》和《彈彈堂》,《天龍八部》降低遊戲難度後營收下滑。與微信、微博一樣,這是與時代失之交臂,很難扭轉。

相較而言,廣告收入的盤子最大,業務最複雜,涵蓋的產品線最廣:搜狐網、新媒體客戶端、搜狐視頻... ...搜狐網是上個十年的產品,現狀已無法改變。搜狐新聞客戶端發展良好,在去年時,下載量就已躍居四大門戶第一。

至於視頻,搜狐也是四大門戶中發力最猛的一個。網易不屑於視頻,新浪聚焦在新聞、體育、軍事等少數領域。騰訊家大業大,通訊、社交、遊戲隨便哪個地位都強於視頻。

雖發力最猛,但搜狐投入多年,仍未迎來豐收季:視頻業務一直是個成本中心,主要體現在兩塊:1、因電信運營商的不充分競爭,視頻網站購買帶寬的成本較高;2、在視頻內容方面,版權購買的成本也不斷提高。

從去年的業績來看,搜狐視頻一季度虧損、二季度虧損、三季度虧損... ...以前虧損,還能有遊戲業務養著,現在手遊時代來臨,一刀把肥油給砍掉了,靠什麽養?它自己都得投入成本,全面轉向手遊。去年第二季度,張朝陽曾明確表示:暢遊、在線視頻業務上面的巨資投入,已對公司利潤形成壓力。

第四季度的財報還有幾個月發布,若猜測沒錯的話,它還會是虧損的,這應該是搜狐重整的最直接壓力。

文| i黑馬卡西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05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