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下 推演 推演從來不是預言從反身性角度考慮現在的行為在影響未來的結果。結果是未知的是會被現在影響的。
所以推演注重的是過程和邏輯反對預知未來。反對未卜先知。那個是神的世界。我是有神論者。
我個人喜歡推演的目的更多的是事前的預案性質。
就是預先準備一些標誌 標尺等待未來時間到達後 矯正。 防止臨時的偶然的波動。
這更理性些。
所以我一直說推演最後一定被證偽的。
關鍵來了 創業板
1.背離
我在雪球貼過一個帖子 從3.21開始創業板指數和上證指數是背離的
走勢反向。我用googlefinance疊加兩個指數得到的這個觀察。
2.資金偏好
可見未來 進入市場的大資金會帶來和過去不同的風險偏好。
這個說來話長不展開
在風險偏好 更注重大市值 流通性好的公司
特別是三低一高的
低價格 低pe低pb高分紅。
這樣市場的風險偏好會有所調整
這樣前提下 主板會更具吸引力 相反創業板會逐步顯示出增長乏力。 導致資金的專向。
3.時間點和checkpoint
這個地方是最難把握的
我個人覺得幾個時間點比較重要
1.2014年年底2015年春節
會是兩個重要點 會發生踩踏 創業板資金業績效應
2.6月底年中也會發生一次波動同樣也是資金業績效應。
3.Q1業績出來以前會發生大宗和減持。
這個2000年 鄧普頓做空nasdaq就用過這個玩法。預測到必然減持 順勢做空。
4.核准制的進程從時間表到執行
這個一些列進程會影響創業板的PE賠率
那麼如果嚴重程度2014年底會有人跳樓 2014年Q3會有老鼠倉被爆 發生至少一次踩踏。內部分賬不均 相互爆料。必然引發一系列動作。
差不多就寫這點 2015年春節回頭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