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開口 就讓老闆說Good job

2014-03-17  TCW  
 

 

情境1:部屬提案,如何判斷是否過關?

PayEasy總經理林坤正:為什麼(連問5次)?

解析:一般人通常會說「你打算怎麼做?」高竿者會先問清楚Why,讓公司上下懂得把每一個問題問到透,確定策略的假設正確;一般人則是還沒搞清楚是不是該做的事,就埋頭進入How的執行面,最終可能白忙一場。

「過去,我們覺得一件事可行就立刻去做,失敗後才發現一開始的假設就不對,根本是白忙一場!」PayEasy總經理林坤正舉例,曾經,有部屬提出新行銷策略,建議將溝通客群鎖定為三十至四十歲女性,提供VIP熟客優惠等。當時,他提問:「為什麼是三十至四十歲?」對方回答:「因我們最大客群就是這塊。」

「當時,我覺得這個假設成立,便開始問執行細節、成本等『How',」林坤正說:「一直到成果不彰,我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我少問了太多『Why'。」

他反省,當初如果多問一個問題:「她們第一次在PayEasy消費是幾歲?」將會帶出完全不同的答案,因為這群人早在二十多歲時就開始網購,若PayEasy要再追求成長、吸引新客,行銷策略應該針對新加入網購市場的二十五至三十五歲族群,而非三十至四十歲女性。

從此,林坤正規定自己,每次聽部屬報告,他的口頭禪變成了連問五個Why以上: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客人需要這個?為什麼我們做得到?為什麼對手不做?為什麼我們比對手有優勢?……一層一層確定彼此的假設正確後,才進入執行層面的討論。

「一開始的確有很多同事會被問得啞口無言,但下一次再報告,他們就能想得更清楚、準備更充分。」他也認為,高階主管最缺的就是時間,所以,當部屬事先知道「會被問哪些問題,」就能更直指重點、縮短彼此的溝通時間。

情境2:部門間爭搶公司資源,怎麼擺平各山頭?

晶華酒店集團執行長薛雅萍:如果你是總經理,會怎麼做?

解析:一般人常會說「你就這麼做。」但高竿者說法讓員工換位思考,在理性前提下,有助各退一步、找出解決之道;一般人說法讓員工只顧解決自己問題,無法顧全大局。

晶華酒店採利潤中心制,每位一級主管都希望爭取更多資源做出業績,但飯店資源固定,同個時段內,究竟要讓宴會部辦婚宴,一次賺進一百多萬元的現金,還是留給客房部包成專案以爭取會展來賓來提高住房率?相關部門主管經常為此相爭不下。

晶華酒店集團執行長薛雅萍之前的老外執行長,會分別跟兩邊說「你這麼做……,」以求決策效率,但時間一久,各部門只顧自家生意,經常重複衝突。

「如果你是總經理,會怎麼做?」薛雅萍上任後最常這樣說,部屬會冷靜的轉從集團營收穫利角度來看這件事,自動調整做法;諸如錯開宴會廳使用天數,各退一步;如果最近集團獲利超乎預期,現金需求量不高,先讓給客房部。

只要遇到跨部門利益衝突的狀況,現在一級主管已養成習慣知道薛雅萍會先來這一句,就不會再只單方面強調自己的貢獻度,也會事前準備集團數據,從高角度看決策,才懂得支援別人、不要計較。

情境3:遇到急性子老闆,要你三天內提出業務評估報告……

星展銀行副總裁程佩珩:老闆,10分鐘跟您報告。

解析:一般人常會說「老闆,不好意思,請您指示一下。」高竿者說法化繁為簡,在一句話內點出時間、內容,讓老闆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一般人說法代表你沒有想,老闆覺得你在浪費他時間,會說「要我指示?那我要你幹嘛?」你馬上掛。

「不好意思,」是全台灣人最愛用的口頭禪之一,如果你有這個口頭禪,千萬別在性急老闆面前用,性急老闆的心目中的「地雷」就是你沒有重點,所以一開口就要有重點。

常說「不好意思」會讓人覺得你很弱、很遜;就算嘴巴沒講,他心裡的OS會是:「幹嘛不好意思?重點重點!」

部屬只想到要報告,老闆看的面向廣,所以報告的資訊要非常精準,否則會誤導他的決策。所以跟性急的老闆報告,要包含四步驟:一、把結論當成口頭禪來破題;二、報關鍵數字,好比達成率、跟預期比較;三、分條列點講原因;最後,至少提出三條解決之道或未來方向(不能只提一條),並指出建議方式。

如果沒有準備上述四步驟,你說的每句話都可能被「ㄉㄧㄤ」回來,同時被蓋上「unqualified」(不合格)的標籤。

情境4:跨部門會議,老闆要你發言……

IBM軟體事業群總經理賈景光:個人認為此項業務……,我觀察到……。

解析:一般人常會說「昨天剛好跟朋友聊起……(從過程談起)」 高竿者會回答結果並提出看法,但一般人常回答過程,且結果不明確;此外,最糟糕的是回答「我不知道」,老闆和你都尷尬。

被老闆點名站起來發言,大約只有一分到一分半的時間,時間很短,所以破題的第一句話就要給結論,而且是判斷式的結論:是,或者不是;然後提出理由。

因為事出突然,萬一被點到當真答不出來,要回答:

「這件事我有聽說,但細節不清楚,兩小時後回報。」點出現況以及解決方法。或者「老闆,這問題很關鍵,其中有幾段我昨天晚上才study(研讀),研究再徹底一點明天回報。」肯定提問加上提出解方。

有的人愛面子,會選擇胡扯,運氣好就掰得過去,如果全世界(包括老闆)都知道你在胡扯,只有你自以為高明,當場面臨被戳破的窘況,風險太高。另外,千萬不能答「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表示「你的問題幹我屁事」,是很負面的用詞,等於在現場當眾拒絕了老闆,讓他尷尬,會造成無法預期的負面效應。

情境5:案子遲遲未獲老闆答覆,怎麼開口催?

星展銀行副總裁程佩珩:老闆,這麼好的結果就等你同意!

解析:一般人常會說「不好意思,老闆,能趕快看一下公文嗎?」高手說法則是化焦慮為輕鬆。直接把結果展示給老闆看,迅速取得認同並加速決策流程;一般人的說法會把老闆推回原來的思考脈絡,繼續不處理。

老闆不喜歡被催,因為被催讓他感覺自己沒做好、面上無光,但老闆也是人,遇到自己沒興趣或與業務面無關的事,老闆會選擇性忽略,能拖多久是多久。

有一次星展銀行副總裁程佩珩要為同事製作學習手冊,需要經老闆同意才能送印。她在期限截止前一個月內用e-mail提醒三次、私下遇到也提醒兩次,都沒有回應;再拖下去,來不及印,這件任務就算失敗。

就在樣本送來那天,程佩珩拿著樣本到老闆辦公室,輕鬆的說:「你看,這是我們新的員工手冊!我們都好興奮!」

「印好了?」老闆問。

「當然沒有,因為沒有你的同意,我們不可以印。所以現在,拜託老闆,只要你按下OK,就可以了!」程佩珩立馬得到OK。

催促老闆的關鍵在無論你多火燒屁股,用輕鬆的語氣溝通,可以降低老闆的內疚感,他便容易做決定,否則你的焦慮會讓他繼續逃避,問一百次也得不到同意。

情境6:動腦會議裡,大家正評估新產品貢獻度……

一○四人力銀行創辦人楊基寬:對你做的事情,你感動嗎?

解析:一般人常會說「你做的事情,有多少獲利?」高竿者會多問一句,提醒產品設計除了利潤還要有同理心去考慮人的感受,多數主管只看「利潤」一個角度。

身為企業創辦人,一○四人力銀行創辦人楊基寬看重經營績效,不過除了商品導向的KPI(關鍵績效指標)之外,他總會在專案經理報告完新商品可創造多少新履歷、流量和工作機會後,加一個問題:「對你提的事情,你感動嗎?」或者「站在對方角度,你覺得他們會不會感動?」

一○四人力銀行協理陳力孑第一次被問,愣在當場,心想:「上一○四(人力銀行)找工作的人不就是要看到很多工作機會嗎?要感動什麼?」對楊基寬來說,這個問題因為跳tone,有沒感動一看便知,所以專案能否過關很好判斷;另方面,「感動」的意義是,他想確認新產品能否讓使用者覺得「與我有關」,所以背後牽涉的是貼身觀察、焦點團體實驗、網友回應等非數據資料的分析與累積,是理性的證據,而非自由心證的感覺。

「感動的人才做得出感動的事,」楊基寬說,「老闆要確保員工做的事情都有新的感動元素,才能用熱情解決社會問題。」

情境7:員工帶問題來請示老闆如何處理……

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機率多少?成本多高?

解析:一般人常會說「可以,你們自己判斷」或「不可以!為什麼要花這些錢?」高竿者則用反問法刺激員工找出思考盲點,下次便可自行判斷;一般人說法容易養成員工依賴。

去年底,有家店收到偽鈔,店長做主只要客戶拿出千元大鈔結帳,便要驗鈔。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反問店長:「收到偽鈔的機率是多少?」

「一年大概兩到三張。」店長答。「偽鈔機多少錢?」戴勝益再問。「兩千多元。」

「聽出問題沒?」戴勝益對店長說,「一年有七萬個客人,只有兩到三張是偽鈔,可驗鈔對每個客人都是傷害,你要不要做?」

「人是問題的動物」,戴勝益說,「但主管一定要忍受瑕疵。」如果不能忍受瑕疵,就會很潔癖;潔癖就會把人弄走、把資源弄壞,這個部門就完了。

兩個反問,正是為他們的「慣性盲點」對症下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40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