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臉書天價娶WhatsApp 真能回春?

2014-03-03  TCW
 
 

 

臉書(Facebook)在美國時間二月十九日宣佈,以一百九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千七百七十億元)的現金與股票,收購手機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公司WhatsApp。這是臉書歷來最大手筆的購併,也是繼微軟(Microsoft)二○一一年以八十五億美元買下網路電話公司Skype以來,新創公司被收購的最高價。為何臉書要如此大手筆購併一家即時通訊軟體公司?

根據彭博資訊(Bloomberg)估算,這筆交易代表臉書對WhatsApp的估值,乃是推特(Twitter)目前三百一十五億美元市值的一半以上,且交易價值約是預估營收的十九倍,與一家購併開發癌症藥品的藥廠價碼相當,因此也形容臉書像是在買「救命仙丹」。

在此購併案宣佈後的第一個交易日,臉書的股價未如看空者預期的大跌,盤中甚至還創下歷史新高七十‧一一美元,收盤價是以小漲二‧三%作收。

用戶數增幅沒它快不購併恐兩年後就被超越

為什麼投資人對這件購併案埋單?紐約券商傑弗瑞(Jefferies)分析師匹斯(Brian Pitz),形容這樁交易案是「防禦性購併」,因臉書每月活躍用戶數逾十二億,而WhatsApp用戶數雖只有四億五千萬,但以號稱每天新增一百萬戶的速度計算,再過兩年,其用戶規模將超過臉書,為避免WhatsApp造成威脅。

此舉正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挑選投資標的時最常說的:「要買有護城河的公司。」臉書等於是花一百九十億美元建立一個競爭優勢。更有華爾街人士形容,這起購併案如同當年Google花十六億五千萬美元購併YouTube一樣。當時Google宣佈購併案時,也被大家質疑買貴了,因此購併案宣佈隔天,它的股價在盤中一度下挫逾一‧五%。

但事實證明Google這起交易案換來一隻金雞母。因為YouTube後來成為線上影音霸主,Google股價在往後幾年也創下新高,目前已經突破一千美元價位。

營運模式沒它會賺免花錢行銷就有現金流入

另外一個事實是,WhatsApp和其他社群軟體不同:它沒有廣告、遊戲,提供使用者乾淨、純粹的聊天平台,只靠提供通訊功能,就能每年跟每位用戶收約一美元,當未來用戶數增至十億人口時,一年就是十億美元的現金流入。

這樣的營運模式,顛覆社群網站應該提供免費服務的迷思,也讓臉書執行長佐伯格(Mark Zuckerberg)相信,只要提供有用的服務,消費者還是願意從口袋掏出錢。這跟目前網路媒體必須與平面、電視媒體競爭廣告收入的紅海市場完全不同。

但為何WhatsApp會走這條路線?當初該公司共同創辦人艾克頓(Brian Acton)一再強調介面必須「No Ads! No Games! No Gimmicks!(不要廣告,不要遊戲,不要譁眾取寵的小花招)」工程師不發展新產品、新遊戲,只須把功能維護好,三十二位工程師每人負責一千四百萬用戶,保證使用者九成九的時間內都能正常操作。

同時使用者也不用再擔心個人資料外洩,也不需要申請帳號和密碼,只需要電話號碼做為認證,WhatsApp在行銷方面一毛錢也沒花到。WhatsApp等於什麼都沒做,一年就可以從使用者身上賺到約一美元,但據臉書法說會資料,臉書每一季才從使用者身上賺到一‧七二美元左右。

WhatsApp以極少的資本支出,僅靠單一產品就能維持穩健成長,這些小錢只要有足夠的量,就足以積沙成塔、聚少成多,這就是臉書的算盤,也是巴菲特最喜歡的公司營運模式。

年輕使用者漸流失出價拿現金+股票換成長

此外,臉書出價的方式也是「暗藏玄機」,因為臉書實際上只要拿出現金四十億美元(公司目前帳上現金約一百一十五億美元),其他的一百五十億美元,皆是以股票的方式提供,包括了一百二十億美元的公司股票,以及在未來四年內提供對方員工價值三十億美元的限制性股票(RSU)。

畢竟,網路公司的股價向來不看本益比,而是靠市場對未來使用者流量不斷成長的預期來支撐,流量的規模只有一億人,與十億人的廣告價碼自然是不同。

因此,當市場樂見臉書終於走上稅後淨利成長之路:二○一三年第四季營收年成長六成三,達近二十六億美元,稅後淨利五億二千三百萬美元,在股價創新高之際,用股票去換未來的更大成長是相當划算。

有人質疑這是不是網路科技泡沫再現?但是,就算用一個看似泡沫的股價,去換能帶進流量和穩定現金流的公司轉型機會,也未必是壞事。若一直等到被市場淘汰時,才想到轉型,臉書恐怕也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