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燕青視窗讀後感 Pune的碎片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54e96a0101fjco.html
第一財經日報的的燕青視窗是我一直喜歡的欄目 屬於需要精讀的。
這期是專訪IMF副總裁
因為涉及中國問題 讀得特別仔細 記錄下 有感

1.三中的評價是很正面 改革難點也看的清楚
特別提到所謂改革難題

利普頓: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改革難題」(Conundrums)。如果改革要獲得成功,政府就必須領導它,因此政府必須變得強大,要先上前一步引導改革,之後才能退出並交棒於市場。政府著手執行改革,必須要採取強有力措施,因為許多改變都是巨大的,涉及到艱難的政治選擇,過程中需要權衡強大的利益集團,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各省市地方政府,又或是中央政府,政府都需要更加強勢地推動改革。但如果這些改變能夠按照三中全會的路線順利執行,就能優化政府治理、形成良性競爭、打造更為可靠的市場機制。隨著時間推移,私營部門的力量也能得以釋放,逐漸成為轉型、發展、收入增長的強大驅動力。」

這是非常圓滑的回答但是可以看到 對三中的路線是肯定的 但是對改革難度有清晰認識。和我的觀點一致這是政治改革。會觸動靈魂。
這裡最重要的是看到世界對中國的期待。

2.對技術官僚的評價證明
「我有機會與樓繼偉部長(財政部部長)就財政改革計劃的三個具體方面進行了詳細交流,他的一些想法非常耐人尋味」
耐人尋味是啥子東西,我從上下文的語境中判斷應該是接近激烈的改革措施和市場化路徑。

3.對債務的看法
和我的看法基本一致
無非三點
1.不是問題且可控
2.存量no problem 害怕增量
3.地方財政的來源需要轉換
這基本是老生常談。也說明大家看法一致所有人都知道問題在哪裡 就是如何實施如何觸動既得利益。
4.影子銀行 他的角度是利率自由化的方向很有意思。
以下是全文。

專訪IMF第一副總裁利普頓:中國需建立「快速可持續」的增長模式

作者 楊燕青 嚴婷

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時間 2014-02-28 05:41

字號 

將本文分享至: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

思考的碎片--20140301 <wbr>燕青视窗读后感中國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建立一個既快速又可持續的增長模式。這與單純的快速增長不同,只求速度會產生一些負面結果,比如污染環境、經濟失衡等。

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如何改變中國的未來?中國激增的地方債務有多危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與治理提案遭最大股東美國否決,改革生效將再待何日?

針對上述問題,不久前,IMF第一副總裁大衛·利普頓(David Lipton)在北京接受了第一財經和《第一財經日報》的聯合專訪。

利普頓認為,對於中國而言,目前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建立一個「既快速又可持續」的增長模式。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成果將有助於建立這一模式,並為中國發展注入了核心潛力。

談到債務問題,利普頓表示,中國債務規模增速過快,儘管目前尚不構成威脅,但應當採取改革措施將其置於可控範圍之內。而更關鍵的問題在於借貸資金的用途,他建議地方政府應該更加智慧和高效地運用資金,避免過度投資。

2010年12月,IMF批准了新一輪的治理改革方案,一旦生效,中國的份額將超越德國、法國和英國,躍升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第三大份額國。但佔據17%投票權的美國今年1月否決了IMF的改革方案,令這項改革的生效再次顯得遙遙無期。

「我們對美國還未能批准改革而感到失望。」利普頓說,「美國政府已向我們表明,他們會繼續努力推動法案盡快通過,最終將落實這項改革。」

三中全會注入「核心潛能」

第一財經日報:中國目前正在積極推動「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改革藍圖,你對三中全會的成果整體印象如何?在你看來,哪些信息最為關鍵?

利普頓:對於中國而言,現在最重要的目標在於建立一個既快速又可持續的增長模式。我認為這與單純的快速增長不同,只求速度會產生一些負面結果,比如污染環境、經濟失衡等。我認為三中全會成果包含了多個方面的內容,若能夠落實這些改革措施,能夠幫助中國建立既快速又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在需求方面,將資源從投資、出口轉向提高家庭收入和消費;在供給方面,建立更可靠的市場價格機制,這主要依靠促進生產率,讓生產率成為擴大社會供給的驅動力。我認為三中全會為中國發展注入了核心潛力。這將是中國的巨大飛躍。三中全會決議有許多細節,需要時間去觀察政府如何執行。

日報:你對哪一項改革議程印象最深?財政、金融、國有企業改革還是其他?

利普頓:我認為三中全會的一大優點就在於其非常全面,涵蓋了廣泛議題。但是領導層也確定了一些優先改革方向。一個就是財政改革,我們都相信這相當重要。這次來到北京,我有機會與樓繼偉部長(財政部部長)就財政改革計劃的三個具體方面進行了詳細交流,他的一些想法非常耐人尋味。此外,正如我們一直指出的那樣,現行的金融市場存在一些風險,需要改革和市場化,同時改進金融市場監管,這些都可以讓市場變得更安全、更具活力。

日報:在一些西方評論家看來,三中全會強調要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但同時也強調國有企業和政府的作用,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利普頓:其實這就是所謂的「改革難題」(Conundrums)。如果改革要獲得成功,政府就必須領導它,因此政府必須變得強大,要先上前一步引導改革,之後才能退出並交棒於市場。政府著手執行改革,必須要採取強有力措施,因為許多改變都是巨大的,涉及到艱難的政治選擇,過程中需要權衡強大的利益集團,無論是在企業內部還是各省市地方政府,又或是中央政府,政府都需要更加強勢地推動改革。但如果這些改變能夠按照三中全會的路線順利執行,就能優化政府治理、形成良性競爭、打造更為可靠的市場機制。隨著時間推移,私營部門的力量也能得以釋放,逐漸成為轉型、發展、收入增長的強大驅動力。

債務問題關鍵在資金用途

日報:中國國家審計署的統計顯示,包括實際債務和或有債務在內,2012年中國債務總額佔GDP比重接近40%。而IMF在去年的第四條款磋商中,估算中國的增擴版(augmented)債務比率達45%,你如何解讀這兩種不同結果?

利普頓:從大背景來看,包括地方債務在內的中國債務總額增長十分迅速,可能成為未來隱患,因此需要加以控制。但無論根據哪種算法,中國債務目前並不是問題。中國不僅有債務,同樣也有許多資產,包括實體資產、國有企業所有權、外匯儲備等,完全足以處理現有債務存量,但關鍵是不能讓債務不斷擴大以致失控。

至於你提到的數字方面的不同,這可能是由國家審計署和IMF的計量方法有所不同,我們的方法可稱為「自上而下」的估算,其特點是高度概括。而國家審計署有數萬人,自下而上去進行統計,深入地方政府,這樣可以比我們關注到更多細節。儘管如此,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我們雙方的數據很接近。儘管數據略有不同,但大方向是一致的,即債務增速過快,儘管目前尚不構成威脅,但應當採取改革措施將其置於可控範圍之內。

日報:風險可能不在信用風險上,而在於流動性風險?

利普頓:我認為問題並不在於債務本身,而在於借貸資金的用途。中國一直用很大一部分的國民收入進行投資,以獲得更快速的發展,其中一些投資很有價值,但你不能永遠拿大半國民收入進行投資,因為一些地方的投資可能是不明智的,或者並沒有好的投資項目。很明顯,中國需要更多投資,比如城市要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醫療教育體系,等等,但鑑於資源具有稀缺性,因此節流乃重中之重。地方政府應該更加智慧和高效地運用資金,並且有節制地投資,避免過度投資,尤其是不要將資金浪費在不值得的項目上。

日報:在地方政府的資金來源方面,市政債券和房產稅是好渠道?

利普頓:這個問題十分有趣。我認為更好的政府治理將帶來更高效的決策。你提到了改善治理的一些決定因素。目前,地方政府尚未有屬於自己的收入從而決定如何支配,他們只能向外舉債用於投資。因此,改變稅收系統可以讓整個體系更加合理。如果中央政府徵稅用於支持社會保障系統,而地方政府徵收房產稅以支持地方投資項目,這就是更為合理的方式。這能將財權和事權在中央及地方進行更合理配置,這也在三中全會和財政部的計劃之中。

此外,地方政府應該讓舉債更加透明化,使當地人民也能清楚瞭解繳納稅款的用途,財政部正計劃落實一項制度,若要發行市政債券,需要滿足某些條件,如公開地方政府預算、投資計劃和舉債規模,才能滿足發債資格。我認為這是引導中國改善治理、加強政府支出效率的關鍵一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9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