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視生態沉淪下的文化大危機 電視亡國

2010-11-15 TWM




全球數位電視大戰正式開打,當世界各國紛紛搶奪數位主導權之際,台灣的數位電視普及率至今只有6%,遠遠低於中國的47%,更遑論香港電視已是百分之百數位化。

因此,台灣的青少年躲在房間觀看的,是中國的網路電視PPS,小朋友喜愛的卡通「喜羊羊與灰太狼」也是中國製,向來在科技、文化上自詡領先中國的台灣人,在不知不覺中,逐漸交出華人影視市場主導權。

長久以來,台灣有線電視被財團壟斷,業者荷包賺飽飽,20年都沒有競爭的電視環境,節目品質低落,自製節目愈來愈少,台灣文化逐漸喪失,最後將形同於亡國。

電視數位化嚴重落後、電視節目品質低落,馬總統,您看見了嗎?

撰文‧劉俞青 研究員.楊卓翰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經驗。一早坐上計程車,路上司機大罵:﹁現在台灣的電視真難看!﹂進到公司,隔壁同事也在談,﹁昨天晚上電視轉來轉去,就是轉不到一台好看的節目﹂。

類似的抱怨,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上演。

台灣電視節目難看,早已不是新聞,但你不知道的是,台灣電視難看的嚴重性,遠遠超乎你我想像。

在 全球數位電視大戰開打的今天,台灣電視產業至今還是一片數位荒漠。在數位媒體平台的爭奪戰中,台灣完全缺席,在數位影音內容的製作上,台灣也沒有角色。截 至今天為止,台灣的數位電視普及率只有六%,遠遠落後中國的四七%、更遑論香港的一○○%,在全球排名上敬陪末座,只與柬埔寨差不多,以至於台灣電視節目 的水平,在少數財團的把持下,近二十年來始終原地踏步。

台灣數位電視普及率全球倒數

台灣人成地球次等公民

然而,自始至終,看不到政府的角色在哪裡?

這麼多年來,市井小民對電視內容的抱怨,始終沒有被凝聚成有意義的發言,加上一個無能的政府,長期縱容財團的壟斷剝削,打開電視,你還能期待看到什麼?

台灣電視沒有數位化,設備不求翻新,近期就有一個令人難過的笑話,在電視圈流傳。

今 年六月世足賽在南非開踢,年初,年代電視台派人與南非洽談購買轉播權,當年代開出只要買SD(standard definition,標準畫質)影帶時,對方非常詫異,表示﹁現在全世界只有買HD(high definition,高畫質)送SD,早就沒有單買SD的電視台了﹂,主辦電視台還一再向年代確認,是否弄錯了?等到年代電視台明確表示,的確只要購買 SD的轉播權,南非電視台才為了台灣,特別重新研擬一份專為購買SD的買賣合約。

中國政府帶頭作多

PPS搶攻台灣年輕人的心這個小故事的背後,呈現的其實是一個殘酷得令人難過的事實:台灣整體電視環境沒有數位,幾乎要被邊緣化了,以至於台灣人成為地球次等公民,人家看高畫質,我們只能看標準畫質。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為推動電視品質提升而成立的博理文教基金會執行長陳浩難掩憂心地說:﹁台灣是全球電視科技製造最先進的國家,竟然也是電視應用最落後的國家。﹂再看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現象。

如果你也是網路一族,近年來,一定會震懾於PPS(PPStream)的影響力。

PP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網路電視平台,當台灣還停留在數位荒漠的同時,為了爭取全球數位的發言權,中國早已傾國家之力,支持PPS的發聲,在PPS上幾乎可以看遍兩岸三地所有當紅的電視劇。

最近PPS甚至跨海來台,在台灣︽動腦︾雜誌上刊登廣告,影響力還在快速擴散當中。根據統計,光是台灣,每天至少有三十萬人在PPS上看電視節目,是時下台灣年輕人最常瀏覽的網站之一。

但這個在中國官方默許下迅速壯大的網路平台,上頭有一堆台灣的自製節目,從﹁命中注定我愛你﹂到﹁那一年的幸福時光﹂,全都有,這些台灣屈指可數的自製節目,因為缺乏設備平台和周邊環境的配合,被迫必須藉由中國的數位平台發聲。

無論PPS上內容版權的合法性是否仍存在灰色空間,但PPS的壯大與存在已經清楚證實一件事:相對台灣,中國領導人顯然已經充分意識到掌握數位權的重要性,試圖透過掌握數位媒體平台,成為下一回合華人影視市場的主導者,這就是中國看到的機會。

從 平台到內容,中國的影視產業在官方強力作多下,在華人市場的表現確實越來越亮眼。近三年來,台灣外購自中國的影片數量直線上升,我們的生活周遭,幾乎被中 國影視層層包圍,小朋友每天守在電視機前看的卡通﹁喜羊羊與灰太狼﹂,是中國製的,青少年躲在房間從PPS平台上看電視,父母在客廳看的則是中國連續劇﹁ 蝸居﹂。在這場文化戰爭裡,台灣文化節節敗退,從退出客廳、甚至退出整個家庭,台灣文化的傳承不再,台灣的下一代怎麼辦?

過去許多台灣人一直自詡在科技、文化上領先中國,但今年一月,溫家寶以國務院總理的高度,在常務會議上正式宣布,將加快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三網融合,並在二○一五年全面實現。

在﹁計畫經濟﹂主導下的中國市場裡,溫家寶的這席發言,顯然已將這場數位戰爭拉上第一線。

不只中國,日本政府為了積極推動數位化進度,家中還沒有轉換接收數位訊號的電視,開機時螢幕下方就會出現一個方塊提醒,而且隨著二○一○年底的政策大限接近,這個提醒的方塊還會隨著倒數時間不斷放大。

無能的台灣政府

數位政策一片沉默

而英國尤有甚之,直接將數位政策入法,納入︽電信法︾的規範中,明言數位公民權是重要的國民權利之一。

當全世界不約而同以國家領軍,搶進數位進程的同時,只有台灣,悄然無聲。

然 而,在失去數位媒體平台之後,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失去文化發言權。過去只要打著﹁台灣出品﹂的流行影音文化,幾乎就是縱橫兩岸的﹁領導品牌﹂;但曾幾何時, 這個領先地位不再,從︽亞洲週刊︾的流行音樂排行榜上的消長,可以清楚看到這個趨勢,台灣歌手入榜的人數不斷下滑,這個令人不忍卒睹的現象,是否與逐漸失 去媒體發聲平台有關,答案不言可喻。

數位化其實是一連串的過程,從網路建設、終端設備到內容服務都必須全部更新,如果從公共頻寬的角度解釋,數位化之後,可以讓出更多的頻寬空間,去做更多的利用,因此在頻寬有限的前提下,數位之路是全球必然的趨勢。

對 電視觀眾而言,數位化可以讓電視畫質的解析度更高、更好看,還可以有隨選互動的功能;但除此之外,數位化對台灣而言,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就是藉由數位 化的過程,一舉打破將近二十年來有線電視把持台灣電視的僵局,重新啟動一個全新的電視世代。這,才是在爭取國際發言權之外,數位化帶給台灣真正的意涵。

「六百元吃到飽」是萬惡之首

數位化是打破僵局的契機

二十年來,台灣電視一直存在一個畸形的現象,就是有線電視普及率居全球之冠,高達八○%,全台擁有四百萬戶的收視戶。而二十年來,這四百萬收視戶只有一套收費制度,就是由頻道商與系統商共同建立、並傾全力鞏固的﹁六百元(至五五○元不等)吃到飽﹂。

如 果以每戶每月繳交六百元計算,台灣一共約五百萬戶收視戶,換算下來,我們一年共繳了二八八億元的有線電視費用,這塊將近三百億元的電視大餅,多年來就由系 統商、頻道商共同分食、壟斷,除了極少數目前仍願意自製節目的電視台之外,其餘絕大多數的業者,幾乎不費吹灰之力,每年可以坐收幾千萬元到數億元不等的權 利金。

多年來,所有的電視觀眾,幾乎都被這個﹁六百元吃到飽﹂所綁架,頻道商與系統商藉此把持、壟斷整個市場,利用黑白兩道的勢力,與層層包圍的政商關係,鞏固自己的利益,抵制外來者的侵入。因為幾乎沒有市場競爭,最重要的觀眾收視權益,完全被漠視。

這就是自一九九三年︽有線電視法草案︾公布以來,台灣電視產業的慘況。

對收視戶而言,每個月花六百元,就可以看遍近一百個頻道,似乎很划算,但陳浩形容,「吃到飽」的興起是破壞美食文化的元凶,因為吃到飽沒有美食可言。同樣的,電視頻道「六百元吃到飽」,則是破壞電視品質與進步的動力,是阻擋台灣電視進步的最大絆腳石。

前金管會主委、研究國內有線電視產業多年的中研院研究員施俊吉更指出,只要政府一天不介入,所有藉此封鎖市場主宰媒體的手段,還會持續下去。

因為橫豎都有六百元,所以大多數頻道商不會去設想,觀眾想看什麼?怎樣製作更精緻的節目?而只是想如何壓低成本,以創造更高的收益,更遑論投入高資本購買數位設備。因此導致了台灣電視節目品質始終停滯不前,也是台灣數位化進程淪為全世界倒數的關鍵因素。

但頻道商與系統商卻在這個寡占市場的保護傘下,坐地分銀,長期享受令人稱羨的獲利。以唯一上市的系統商大豐有線為例,近三年的每股盈餘分別是四.二三元、三.○九元、四.○一元,三年加總已經超過一個股本,獲利穩定、亮眼。

但是,觀眾真的喜歡六百元吃到飽?還是只因為沒有選擇,只能隱忍不發?

為此,︽今周刊︾特別委由一○四人力銀行,做了一個電視收視滿意度的調查,赫然發現,台灣的觀眾對這樣的電視品質和環境,已經隱忍多時。

調 查結果顯示,僅有一四%的受訪者,對台灣的電視節目品質感到滿意,大多數則表示不滿意,其中,又以對不斷重播的節目、以及同質性過高兩項現況,感到最反 感。此外,有將近八成的人對目前﹁六百元吃到飽﹂的收費方式覺得不滿意,並且願意嘗試新的收費方式,例如只要節目品質能提升,但改成﹁四百元只收看三十個 頻道﹂的方式;當然,如果有新的電視台加入競爭,也有七四%的人覺得,這對提升節目品質一定有幫助。

很顯然,觀眾早就對現況不滿,只是缺乏宣洩的出口。前消基會董事長、現任監察委員的程仁宏說,消基會其實經常接到民眾對於電視節目品質不佳的抱怨,台灣政府早就該大刀闊斧及早實施分組套餐制,用市場機制來篩選爛頻道,並取消系統分區限制,讓民眾有選擇的權利。

我 們調查歐、美以及亞洲主要國家的電視產業現況,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用吃到飽的方式,他們的消費者擁有選擇權。簡單的說,收視戶可以依個人需求,選擇二 十個或三十個最喜歡的頻道,再針對所選擇的去收費。也就是,觀眾可能每個月付三百元,看三十個頻道,四百元看四十個頻道,如此,頻道業者為了爭取收視戶, 就會努力做出好節目,以吸引觀眾的目光。

然而,台灣在﹁六百元吃到飽﹂的緊箍咒下,衍生電視怪象連連,其中最常見到的怪象之一,就是不斷重播。

怪象一

「唐 伯虎點秋香」重播超過八百次最有名的案例,當然就是已經重播超過八百次之多的周星馳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而根據︽今周刊︾的統計,以國內五家綜合台為 例,我們每天收看的電視,至少有八到十小時是重播的節目,等於一天之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段都在重播;而電影台的重播率更高,幾乎接近百分百,觀眾想要 在台灣的電影台上看到新片,得有很好的運氣才看得到(見表)。

另一常見的怪象,則是自製節目的製作成本不斷壓縮、再壓縮,導致﹁二一○○全 民開講﹂、「大話新聞」這類談話性節目大舉出籠,因為這種節目製作成本最低。據一位電視台主管透露,一般談話性節目,若不是請大咖藝人,一集大約十萬元就 可以搞定,以近年頗受年輕人歡迎的﹁康熙來了﹂為例,每集製作成本大約三十萬元,而這個行情在台灣,已屬上乘。

但是,你知道嗎?在亞洲市場掀起一片韓風的韓國古裝劇﹁大長今﹂,讓許多亞洲人包括你我,都因為此劇對韓國的歷史文化與民情有更深刻的了解,甚至還因此帶動韓國的觀光業成長,實質經濟效益難以估算;而這齣戲的製作成本折合台幣,大約是一集五百萬元。

怪象二

製作費相差懸殊 台灣節目節節敗退這場十萬元與五百萬元的遙控器大戰,你認為,台灣的勝算有多大?

製作成本一降再降,連知名節目製作人王偉忠也忍不住在他的新書︽不機車,很推車︾裡大嘆,製作成本不斷下滑,是導致電視節目越來越難看的關鍵。

他說過去在老三台的年代,製作成本高,他製作的春節特別節目裡,可以請來大牌如林青霞,表演擊大鼓等難得一見的精采畫面,讓他每次回到眷村老家,總有鄰居跟他大讚節目好看;但如今製作成本僅剩當時三分之一不到,頻道開放反而品質低落,當年鄰居的讚美聲已經很多年沒聽過了。

施俊吉一針見血指出,電視台採購或製作成本低廉的節目,就是多年來台灣電視節目品質低落的主因。

怪象三

中、 日、韓劇播出量是台劇三倍此外,成本低廉的外購節目氾濫,又是另一怪象。因為平均外購節目成本每集只要台幣十萬元,廣告收益又好,乾脆一路買下去;結果 是,台灣的自製節目比重一路下降,以二○○九年為例,台灣電視台播出的日劇、韓劇與中國劇片數,幾乎各是台灣自製戲劇的三倍之多,民視總經理陳剛信說,這 是頻道商長期在經濟效益考量下的結果。

﹁台灣電視已經落入一個結構性的惡性循環﹂,三立電視執行副總蘇麗媚舉例說,截至目前為止,台灣培養 出來許多優秀的大明星,隨著打開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價碼自然水漲船高,例如F4之首的言承旭,開出一集一萬美元的價碼,﹁依照台灣戲劇節目一集成本八十萬 元的平均行情,誰請得起?﹂最後的結果是,大明星也隨製作人的腳步出走中國,拿別人的劇本,領別人的酬勞,演出的,當然也是別人的文化。

但看這樣電視長大的台灣下一代心中,電視所傳遞的文化內涵會是什麼?不免令人憂心。陳浩強調,台灣在數位內容的競賽中,一定要強調本土文化,否則台灣的本土特質將消失在數位洪流中。

國內傳播學大老、政大新聞系教授馮建三說,自己家裡不裝有線電視已經快十年,因為電視裡根本沒有太多有用的資訊。

在六百元吃到飽的緊箍咒下,台灣電視節目陷入惡質、僵化的市場環境,而且還在迅速沉淪,台灣的電視文化,在亞洲市場上的發言權,就像電視機上的音量一樣,不斷被轉小聲,也許有一天,就聽不見了。

在這個全球數位競爭的時代,從電視這個黑黑的盒子裡放送出來的,早就不僅止於家庭裡的娛樂效果而已,一個國家的文化、觀光、甚至是國力,透過電視,分分秒秒都在競爭。

如此,台灣的未來會如何?著實令人憂心。

反觀中國現況,如果近期打開中國的電視頻道,無論湖南衛視、江蘇電視台等不同頻道,不斷從不同角度展現對全球通膨議題的關心、對歐巴馬期中選舉的結果分析,報導周延又詳盡。

但同一時間,打開市場機制長期被嚴重扭曲下的台灣電視,﹁大S戀情﹂、﹁偶像明星遭燒傷﹂的新聞,被數以百次計地不斷重播;試想,看著這不同電視長大的兩岸年輕人,將來會有怎樣不同的思辯能力以及國際競爭力?

表面上看,這是一場世界各國的數位內容之爭,但骨子裡,卻是一場國家下一代競爭力的世界大戰,這場攸關國力的關鍵戰役,台灣的勝算正在點滴消失中。

最糟的時代是最好的機會

黎智英看準商機,壹電視強力叩關弱化的市場就是侵略者最好的機會。台灣電視的停滯不前,看在外來競爭者的眼中,反而成了最滋養的沃土,所以,黎智英的﹁壹電視﹂帶著雄厚的資本與數位技術,強力叩關!

壹傳媒旗下的︽壹週刊︾與︽蘋果日報︾,對台灣的衝擊與影響力無須多說,但這一次,他看準台灣電視市場被財團長期壟斷、加上無能的政府、隱忍不發的觀眾,共同培育出的絕佳機會,決定直搗黃龍,挑戰台灣的電視市場。

事實上,在黎智英之前,已有中華電信的MOD挑戰現有的有線電視市場,但中華電信的商業競爭能力有待加強,後續效應還要持續觀察。

生 意腦袋靈光的黎智英卻有不同的戰略思惟,據悉,他已擬妥多套劇本(詳另文),包括與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簽下合約,未來新上映的電影,只要在院線一下片,壹 電視的觀眾第一時間就可以看得到;並從香港借貸超過三十億港元(折合台幣約一四○億元)的雄厚資金,引進先進的數位設備,在台灣建立七百人電視團隊,誓言 打下台灣電視一片江山。

對電視業者而言,一場﹁黎智英時代﹂風暴,眼看即將啟動,但對所有的觀眾而言,只要是可能打破既有壟斷局面的衝擊,帶來刺激節目品質提升的動力,結果都令人期待。

然而,在可能的大破壞來臨之前,我們還是對台灣近年來一路從影視、音樂、文化到網路平台節節敗退,處於落後挨打的局面憂心忡忡,近期︽中國時報︾一篇︿輸掉寬頻布建,就有「文化亡國」之憂﹀的社論,引起許多網友熱烈討論,其中不乏許多父母對於下一代的憂心。

文化亡國絕非危言聳聽,身為教育專家的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政府再不覺醒,台灣文化就要淹沒在這場滾滾數位洪流中,什麼都聽不見了。

電訊盈科now TV 收視戶全球居冠香港12年前的政策,台灣何時能趕上?

台 灣和香港只有一海之隔,但兩地的「數位落差」卻是天壤之別。香港有線電視的數位化進程是全亞洲發展最快的,其中機上盒數位電視(IPTV)更是全世界普及 率最高的地區。在香港二百多萬收視戶中,不但所有的家庭收看的都是數位電視,更有超過150萬戶的家庭有機上盒。而香港最大的電訊業者「電訊盈科」推出的 機上盒「now TV」,就擁有120萬收視戶,居全球之冠。

now TV對香港人而言,不只是電視,更是數位生活的中心。想像你在9點回到家,點選今晚因為上班錯過的「康熙來了」節目來看;當主持人介紹牛排餐廳時,你可以用遙控器查看該餐廳的電話和地址,還可以用遙控器把餐廳的地址存在用電視接上網路的Google地圖。

而且now TV的收費自由,裝機之後就有33個免費頻道,其他高畫質的電影、運動頻道等加值包都在40?80元港幣不等。香港收視戶平均每月花150元港幣(約600元台幣)看now TV,並不比台灣貴,卻能享受完全不同等級的品質。

香 港能夠在數位匯流的競賽中領先世界,最關鍵就是政府的大力推行。曾擔任香港鳳凰衛視副總經理、如今在台灣經營網路電視頻道的王尚智就說,香港政府在上個世 紀就開始積極整合電視產業,1998年的香港廣播局局長鄺其志力排眾議,統合各部會擬定了「電視政策」,奠定往後十幾年的發展。

鄺其志最關 鍵的政策,就是准許「有線電視業者」經營「電信服務」,並允許「固網服務業者」提供「電視節目」。這等同開啟了數位匯流的第一道大閘門,讓網路、電信及電 視領域相互融合。其次是以寬鬆的管制政策來鼓勵競爭,既沒有收費限制,也完全沒有分區限制,交由市場決定。因此2003年才正式從固網進入電視產業的電訊 盈科,才能在已經飽和的市場闖出一片天,並扭轉香港的有線電視發展。

首先,電訊盈科從國外找來有產業融合經驗的經營人才,集團總經理就是澳 洲電信管理局的開山元老艾維朗(Alexander Anthony Arena),港台業務都有經驗的王尚智表示,香港人才國際化是業者能夠發展數位融合的主因。他說,「我和now TV談頻道業務,像和神仙在講話,他們什麼都懂,而且視點很廣;和中華電信MOD談,就像和山洞裡的土道士講話。」另外,電盈還花了大筆的資金買斷如 HBO、ESPN等當紅頻道,以及用15億港幣的天價買下香港人最愛的英超足球賽3年轉播權,讓now TV市占率大舉擴張。

反觀台灣,今年NCC再度將電視數位普及率目標延後到2015年達到50%。「政策沒有方向的一天,台灣就沒有站上起跑線的一天。」公共電視董事兼研究員程宗明道出內心的憂慮。香港12年前就決定的政策,台灣何時能趕上?

(楊卓翰)

數位電視

傳統的電視叫「類比電視」,而數位電視就是將「類比」訊號轉換為只有0和1的「數位」訊號,更省頻寬,並可傳送「高畫質電視」。數位訊號還能雙向傳遞,所以能互動應用,如購物、選片,甚至轉帳、理財等。

台灣電視沉淪Ⅰ

─ 數位化進度嚴重落後

排名 國家名稱 各國數位電視普及率(%)

香 港 100

英 國 98

澳 洲 95

印 尼 66

新加坡 66

美 國 66

日 本 51

中 國 47

越 南 26

泰 國 25

韓 國 14

台 灣 6

菲律賓 4

印 度 3

資料來源:亞洲有線與衛星電視廣播協會(CAS BAA)

台灣電視沉淪Ⅱ

─被壟斷的電視產業,業者坐地分銀

每年有線電視大餅

300 億元

頻 道商:東森、三立、八大、TVBS、緯來、中天、年代、衛視等角色:自製節目或向國外購買節目,提供系統商播放,並收取授權費現況:每年坐收廣告收入與數 千萬到億元不等的授權金,根本不想投資數位設備五大系統商:凱擘、中嘉、台固、台寬、台數光角色:取得頻道的授權,透過自己的網路播放節目,並向收視戶收 費現況:掌握每年300億大餅,挾持頻道商、政府和觀眾外來競爭者:PPS、中華電信MOD、壹電視、Google TV、iTV 角色:數位化的電視平台及內容供應者現況:看準既有市場品質低落,有利可圖,挾資本與技術優勢搶占市場政府:國家領導人、新聞局、NCC 角色:擬定國家產業戰略,加強電視產業發展現況:沒有方向,缺乏具體政策,坐視系統商和頻道商剝削觀眾20年

五百萬收視戶:

沒有選擇,每月繳錢、默默接受劣質節目台灣電視沉淪Ⅲ ─政府數位政策一團亂發言人 時間 發言內容 現況

行政院長

吳敦義 2010/10 數位匯流目標為2015年有線電視數位化普及率達到50%,並將自2012年起補助低收入戶裝置數位機上盒。 ??

NCC 2010/02 2012年政府要全面回收無線電視類比頻道。 跳票

行政院長

吳敦義 2009/11 準備砸下30億元補助數位機上盒,在2011年回收全台無線電視類比頻道,成為電視的「數位化元年」。 跳票NCC 2008/11 長期的有線電視數位化政策可能從2009年開始推動。 ??

NCC 2007/06 2011年要完成四大縣市全面數位化,並在2013年底達成全台有線電視數位化。 跳票交通部 2002/01 2006年收回無線電視類比頻道,全面數位化。 跳票各國領導人將數位匯流視為具戰略高度的政策美國總統歐巴馬2009年發表「國家級寬頻計畫」美國電信資訊署以13.4億美元預算(約402億台幣), 補助每戶80美元更換數位機上盒。10年內達9成家庭都有每秒100MB寬頻網路的目標。

中國總理溫家寶2010年發表「三網融合政策」溫家寶在國務院會議表示,將「加速推進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三網融合」。今年7月開始,在12個大陸城市建設IPTV(寬頻電視)、手機、電視和網路視聽節目播控平台。

英國前任首相布朗2009年發表「數位英國報告」目標在2012年,英國每個家庭都擁有傳輸速率至少每秒2MB的網路服務。2015年回收類比廣播,全面轉換成數位訊號。

台灣電視沉淪 Ⅳ

─節目重播率超高

電視台 11月以來主要電視台每天重播率(%)

緯來電影台 98

LS TIME電影台 100

東森電影台 92

好萊塢電影台 95

東森綜合台 67

三立都會台 73

中天綜合台 71

TVBS 64

緯來綜合台68

國興衛視 84

八大戲劇台 49

緯來戲劇台 68

東森戲劇台 77

2010年「電視滿意度」調查調查顯示,多數民眾不滿意目前台灣電視節目品質,也對每月600元吃到飽的付費方式感到不合理,希望能有更高品質以及合理的付費收看方式。

1.你滿不滿意目前「台灣的電視節目品質與整體環境」?

非常滿意2.5%

滿意11.7%

普通50.3%

不滿意25.1%

非常不滿意10.4%

2.你覺得目前台灣有線電視以「每個月550?600元吃到飽」的收費方式合不合理?

合理22.2%

不合理77.8%

3.如果打破現行收費方式,例如改成「400元收看30個頻道」,但是給你更高品質、讓你按自己需求選擇自己喜歡的頻道節目,你願不願意試著接受?

願意試試看77.3%

不願意22.7%

4.如果有新的電視台加入競爭,你認為電視節目會不會變得比較好看?

不會74.3%

會25.7%

5.你覺得電視節目好看與否的要件是什麼?(複選)節目類型要更多元 49.1%不要一直重播 62.5%後面沒什麼人看的頻道不用那麼多 39.6%談話性節目太多 36.3%新聞的質與量都不足 41.5%

其他4.5%

註:本調查由104市調中心調查,有效樣本數2463份,調查時間自10/22至10/29止。

專家憂心台灣的數位未來

博理基金會執行長 陳 浩中國國家媒體內容透過全球平台發聲,建立前所未有的滲透力。台灣數位內容產業將從品牌淪為代工,永遠失去華人文化的話語權。

《工商時報》總主筆 鄭 優韓國電視把盈餘用於投資在製作好節目上,1小時戲劇節目平均340萬台幣,台視目前1小時只有80萬元,談話性節目1小時節目幾萬元就能做起來。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施俊吉落實頻道分組制度(套餐制),不再以劣質低價頻道節目搪塞收視戶,應加速有線電視頭端及用戶端設備的數位化,也使電視節目類型更加豐富多元,讓收視戶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掌控權。

前消基會董事長 程仁宏許多民眾投訴電影頻道節目品質不佳、重播舊片 ,業者每月還照收5、6百元的有線電視收視費,實在可惡。NCC應督促早日實施分組付費,讓消費者可自選想看的頻道和付費模組,才能有效抵制這些爛頻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9

上網本沉淪

http://www.21cbh.com/HTML/2011-5-30/2MMDAwMDI0MTE2MA.html

上網本沉淪

Wintel聯盟讓上網本陷入價格戰泥沼,谷歌的系統和ARM的芯片能夠讓其捲土重來?

本報記者 曾航 上海報導

上網本的銷量正江河日下,從世界各地電子賣場傳來的消息不斷顯示,商家紛紛把原本屬於上網本的貨架撤下,換上各種平板電腦,

「總有一天上網本會捲土重來。」5月26日,坐在上海婁山關路的ARM上海辦公室,之前多次唱空上網本的ARM總裁都德·布朗(Tudor Brown)卻向記者拋出了這句出人意料的話。

再過幾天,備受矚目的台北國際電腦節(COMPUTEX)就將開幕。正是在幾年前的COMPUTEX上,英特爾聯合一些PC廠商推出了號稱要改變整個PC產業的上網本。

此後幾年,以宏碁、華碩為代表的台灣地區廠商確實在上網本上嘗到過一絲甜頭。但這段故事的結局以蘋果推出iPad作為了結。

但近期的一些跡象表明,如果PC廠商真的下決心變革上網本,這塊市場很可能會重拾生機。

江河日下的上網本

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上網本在全球主要市場的銷量大減

「上網本在兩年前很好賣,但是最近幾個月來,銷量已經明顯下來了。」上海藍坤科技董事長詹前明告訴記者,他的公司代理著多家PC廠商的產品,「平板電腦對上網本的衝擊很大」。

他向記者分析道,平板電腦目前的價格比上網本貴500到1000元左右,許多消費者選購了平板電腦來代替上網本原來的瀏覽網頁的功能。

和詹前明反映的情況類似,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上網本在全球主要市場的銷量大減,許多商家都將上網本下架改賣平板電腦,上網本的庫存開始越變越高。到2010年第四季度時,宏碁的上網本銷量下滑了10%以上,終於被戴爾超越再次跌落為世界第三大PC廠商。

受EeePC銷量下滑影響,華碩今年前4月營業收入比2010年同期大幅下滑了18.96%。宏碁4月份營收較上月下滑30.3%,較2010年同期衰退23%,公司仍身陷上網本庫存泥沼。

宏碁前CEO蘭奇的下課,更是一個標記。2010年,PC品牌廠商宏碁的淨利潤居然只有可憐的2.3%,還不如做代工的富士康(3%),而蘋果的淨利率高達28.19%。對於宏碁來說,可謂成也上網本,敗也上網本。

宏 碁曾在蘭奇的帶領下,一直依靠上網本衝量,並於2009年底達到頂峰,超越戴爾成為世界第二大PC製造商。但這背後卻隱藏著深深的危機——宏碁靠上網本衝 量是以犧牲企業利潤為代價的。由於幾大PC廠商的上網本產品本質上大同小異,持續不斷的價格戰一路拉低宏碁的利潤,也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品牌形象和業績表 現。

在蘋果推出iPad後,平板電腦迅速衝擊了上網本的銷量,對上網本最為依賴的台灣地區廠商宏碁和華碩受到的衝擊最為明顯。

在這種情況下,PC廠商只好一再調低上網本的價格。記者在京東商城上看到,以宏碁、華碩為代表的相當一部分上網本已經降價到1700-1800元左右,可謂已到「白菜價」。

台灣拓墣產業研究所駐上海負責人李大衛告訴記者,10英吋以下的上網本現在受平板電腦衝擊很明顯。

「在消費電子領域,尺寸的概念很重要。」李大衛表示,消費電子產品一直有兩條不同的發展路線,一種是沿著商用方向發展,更多地滿足人們的辦公需求;另一條是沿著滿足個人消費所需方向發展,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明顯衝擊了後者的空間。

為何節節敗退?

Wintel聯盟讓PC廠商只能拼價格

「上網本」是英特爾在台灣Computex展會上創造的一個名詞,在此之前它並沒有中文名字,國內商家都直呼其英文名「Netbook」。當時PC廠商們對「上網本」的目標用戶定位為需要第二台筆記本電腦的商務人士,或者經常需要出差的職業人群以及一些時尚人群。

在上網本概念提出早期,曾經有一些廠商推出了ARM芯片加上Linux操作系統的產品,但由於消費者們希望在這些產品上能夠兼容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所以這些Linux產品全部失敗。

此後幾乎所有的上網本都配備上Windows的操作系統加上英特爾的芯片,因此上網本最終演變成一個縮小版的筆記本電腦,而並沒有成為一款革命性的產品——它的待機時間仍然很糟糕,依舊依賴風扇來散熱,使用體驗和筆記本電腦區別不大。

「人們把上網本視為一個更便宜的,更小一點的電腦,其實它還是一個筆記本電腦。」ARM總裁都德·布朗評價道,這塊市場並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

「Wintel聯盟有一個問題,它讓所有的產品都變成一個樣,不同廠商出的產品差別都不大。」李大衛評價道,因此PC廠商們只能比拚電腦物理性能的提升,以及價格的下降,這雖然推動了PC市場快速進步,但是PC廠商的利潤卻越來越薄。

這種狀況終於在iPad面世之後受到嚴重打擊,上網本市場在短短一年之內就受到平板電腦的巨大衝擊,將相當一部分市場拱手相讓。

「市場認為上網本是一種過渡產品,可能很快被平板電腦所取代。」詹前明表示。

捲土重來的邏輯

上網本不能還是縮小版的筆記本電腦

對於一些依賴上網本的PC廠商來說,現在進軍平板電腦,正面臨著更大的不確定因素——隨著蘋果在軟、硬件結合上的全面領先,其它廠商希望在短期內追上會十分困難。

今年全球第一季度平板電腦出貨量為640萬台,其中蘋果一家就佔了74%——剩下的幾十家廠商,去搶奪為數不多的市場份額,競爭十分激烈。

在蘋果以低價推出iPad2後,市場普遍預測,至少在短期內平板電腦仍然難以改變蘋果一家獨大的現狀,因此對於一些在平板電腦上起步較晚的PC廠商來說,徹底轉投平板電腦的懷抱,或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變革現有的上網本,或許會被一些PC廠商接受。

出人意料的是,此前一直不看好上網本市場的ARM總裁都德·布朗,也認為將來上網本市場會重新起來。

「iPad並沒有涵蓋人們的所有需要。」都德·布朗表示,iPad可以被用來上網、收發郵件、玩遊戲,但是對於一些商務人士來說,iPad還不夠方便,商務人士需要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更輕薄、更便宜、待機時間更長——這些看上去都像是上網本早期提出的概念。

李大衛也指出,「iPad更多的是被人當做一個玩具」,人們還需要一些產品來滿足商業辦公所需,這在業內被歸為「生產力工具」。

他認為「生產力工具」永遠都是市場的主流,不會被其它產品替代,這些都是上網本可能面臨的機遇。

但這很可能意味著,上網本要在微軟和英特爾把持多年的Wintel架構上做一些取捨。

近期的一些跡象表明,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可能發生。在操作系統方面,由谷歌推出的全新概念Chromebook近期正式由宏碁和三星發佈,首批產品先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西班牙與意大利推出。

從硬件規格來看,宏碁與三星的Chromebook在硬件規格上並無太多過人之處,但這些全新的上網本的待機時間最長達到一週,電池續航時間達到8個小時,沒有硬盤設計,只用8秒便可以開機。

Chromebook和現有上網本最大的不同在於取消了桌面的概念,依賴谷歌的Chrome瀏覽器作為操作系統,大量依靠云計算服務,任何應用都是通過網絡完成——用戶可以用云計算的Google Docs處理文件,利用網絡聽音樂,利用網絡空間存儲文件和照片。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還很難預測此類產品是否會獲得成功,但至少它讓人們看到PC廠商變革上網本的決心。

都 德·布朗表示,微軟近期宣佈將在未來的Windows8操作系統中支持ARM芯片——這很可能意味著未來的上網本也會採用ARM的芯片。這對於把持PC產 業多年的英特爾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過去幾年ARM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市場已經衝擊了英特爾相當一部分市場份額。

為保衛這塊市場,英特爾近期大幅降低了應用於上網本的Atom處理器系列的報價,大幅降價30%-50%,同時功耗也大大降低,讓上網本能更加省電。

對此李大衛強調,明年很可能是微軟和英特爾關鍵的一年,如果Wintel聯盟能夠做一些讓利,並且大膽對自己的產品做一些改革,拿出一些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很可能在這塊市場重拾輝煌。

但是幾乎所有接受記者採訪的人士都表示,上網本要想重新崛起,必須真正變成繼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之外的另一類產品,而不再是現有的縮小版的筆記本電腦,這意味著,PC廠商們還需要做很多的革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91

[環球企業家]「天使」沉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f1fe090102duk9.html

他是一個居住在倫敦的年輕 人,31歲,年薪60萬英鎊,從事金融業,住在月租4000英鎊的寓所,常常舉辦數十人參加的奢靡派對,邀請專業人士主持,屋子裡從不乏漂亮的女性客人。 他還很喜歡運動,偶爾參加慈善活動,也十分懂得人情世故,有一次因為開通宵Party吵了鄰居,他次日便送去一瓶上好的紅酒以示歉意。

但在9月15日的凌晨,一切都變了。三點半,在微冷的倫敦清晨,他被警察從工作崗位上帶走。次日,英國警方對他提出指控,稱他的違法行為造成了其僱主至少20億美元的損失。不過,三天後,損失就被追加至23億美元。

他就是卡瓦庫·阿杜伯利(Kweku Adoboli),瑞士聯合銀行(UBS)倫敦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業務部門總監。他的罪名為濫用職權進行欺詐和偽造賬目。瑞銀稱,他通過偽造賬戶進行了大量未授權交易,造成了銀行的巨虧。

消息一經公佈,阿杜伯利「一虧成名」,成了各地媒體重點關注的人物。9月24日,瑞銀CEO郭儒博(Oswald Grbel)宣佈引咎辭職,塞爾吉奧·埃爾默蒂(Sergio Ermotti)擔任代理CEO。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和標普都已將瑞銀集團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驚訝嗎?一個年輕人居然能夠撬動二十幾億的損失!但如果當你熟悉他的職業—交易員,也許就不必大驚小怪了。

交易員是金融界的寵兒,他們身 上總是籠罩著神話般的光環。如果用幾個關鍵詞來形容交易員,無疑就是:高智商,思維敏捷,概率天才,薪酬豐厚。身處資本圈的風口浪尖,他們與市場零距離接 觸,而且權力巨大,手中運作著上億資金。但正因為如此,他們距離罪惡只有咫尺之遙—在交易的零和遊戲裡,贏了,他們便是天使,輸了,他們便是魔鬼—尤其是 當他們輸了不該輸的錢。

莎士比亞說,金錢是最有魅力的魔鬼,而交易員,是離魔鬼最近的人。

賭徒遊戲

根據瑞銀公佈的細節,阿杜伯利是通過製造虛假的對沖交易,越過他所獲授權的風險限額。損失主要來自其對標準普爾500指數、DAX指數和EuroStoxx指數未來走勢的錯誤判斷。過去三個月,德國股市指數DAX指數跌幅超過20%,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超過7%。

畢業於英國諾丁漢大學計算機科學與管理專業的阿杜伯利,被朋友們形容為計算機天才,2006年便進入瑞銀,曾在後台工作,熟悉交易監管工作。媒體認為,他也可能是利用了自己精湛的電腦技術和後台經驗進行欺詐。

就在幾週之前,阿杜伯利還從自 己的鄰居、39歲的澳大利亞銀行家威廉·皮特那裡借了一本書《華爾街之狼》,該書講述了一個年輕交易員因為放縱貪慾最終被繩之以法的故事,他大概未曾料 想,書中的故事,竟在自己身上應驗了。阿杜伯利在9月的兩次出庭中,都曾經落淚,他將於10月28日再次出席聽證。

像阿杜伯利這樣因違規交易而引發巨額損失的人,被稱為「流氓交易員」(Rogue Trader),中文也形象地稱之為「魔鬼交易員」。

金融市場從不缺乏魔鬼交易員, 他們的作案動機、手法、事發的原因,驚人的類似:都是渴望獲得成就的普通人;都無法正視自己的失利,被「總能贏回來」的賭徒心理驅動,不擇手段違規交易, 或是虛擬造賬戶,或是盜用賬戶,不斷追加賭碼,大大超過公司規定的持倉上限;結果由於誤判形勢,愈陷愈深;都為金融機構帶來了巨額損失,最終受到了懲罰, 或是被逐出金融圈,或是鋃鐺入獄。

其中的「明星」當屬1995年弄垮了巴林銀行(Barings Bank)的尼克·李森。從1992年到1995年,時任巴林銀行新加坡期貨公司總經理的他,未經許可以銀行名義認購了價值70億美元的日本股指期貨,投機失敗,讓銀行虧了14億美元,結果,有233年歷史的歐洲銀行帝國頃刻崩塌。

而如果按損失數額衡量,巴林銀行還不算輸得最慘的。曾任法國興業銀行交易員的傑羅姆·凱維埃爾(Jerome Kerviel)違規動用了超過728億美元的頭寸購買歐洲股指期貨,在2008年引發法興銀行71億美元的曠世虧損。

亞洲也不乏魔鬼交易員的魅影。就在巴林銀行倒閉半年後,1995年9月,時任日本大和銀行紐約分行的執行副總裁井口俊英(Toshihide Iguchi)承認自己在12年間隱瞞了11億美元的巨額虧損,大和銀行紐約分行隨即倒閉,被美國金融監管機構逐出美國市場。

「魔鬼交易員」固然讓金融機構頭疼,但值得深思的是,為何並不新鮮的行騙招數能屢屢得手?金融機構的風險控制體係為何未能從過往的經驗中吸取教訓?此外,這樣一個事實也不可忽視:每一個「魔鬼交易員」的背後,都有一個熱愛投機的銀行;魔鬼交易員們,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投行明星

「華爾街和好萊塢是一樣的,都是捧明星,為了成為明星,交易員可以不顧一切地去冒險。」瑞銀事件爆發後,現任加拿大皇家銀行擔任風險管理顧問的陳思進絲毫不感到驚訝—交易員前仆後繼地進行「魔鬼交易」,就是為了成為「明星」。

31歲的交易員凱維埃爾就告訴檢察人員,他想讓自己看上去與眾不同,拿到更高獎金。尼克·李森也坦言,他進入新加坡時,只想著可以引人注目。

那麼明星交易員的頭上究竟有著怎樣的光環,讓這麼多年輕的聰明人願意為此鋌而走險?

「當一小部分人可以創造公司一 半的利潤時,你會覺得他們是明星,他們的工資非常高。」曾在法國興業銀行總部從事銷售工作的杜曉舟告訴本刊記者,法國興業銀行巴黎總部有一萬號員工,交易 員只有三四百人,卻給整個公司貢獻了近一半的利潤。當時,他非常希望能夠成為一名前台交易員。但因為一些個人原因,杜曉舟沒有被錄用,當時還頗有點遺憾。

交易員的薪酬制度,簡單來說就 是「多賺多得」。投行內部員工的基本工資彼此相差無幾,但如果能夠為銀行創造更多利潤,就可以拿到相應的分紅。在法興銀行,一個前台交易員可以拿到賬面利 潤的2%到5%,年薪從幾十萬到幾百萬歐元不等;而中台員工的年薪只有三萬到四萬歐元,後台更少,只有兩到三萬歐元。曾在美國前五大投行之一工作的前台交 易員徐先生(化名)告訴記者,他們的獎金,可以達到賬面利潤的7%到10%。

曾在華爾街做交易員,後來成為 揭露華爾街內幕的暢銷書作家邁克爾·劉易斯在《大賣空》一書中提到,摩根士丹利的明星交易員豪伊·許布勒的團隊,在2006年時貢獻了公司利潤的20%, 而許布勒本人,可以在年底拿到2500萬美元的紅利。可即便如此,許布勒還嫌賺得少,考慮自立門戶。

明星交易員十分吃香,投行間為了挖角爭得不可開交。2008年,托德·埃德加(Todd Edgar)的團隊曾為摩根大通賺取1億美元,巴克萊資本為將其吸引過來,給整個團隊開出了5000萬美元的現金和股票作為加入條件。托德跳槽後,摩根大通還氣憤地向英國金融服務監管局(FSA)提出申訴,指控巴克萊違規誘使職員跳槽。

為了留住「明星交易員」,一些銀行還與其簽訂了「保底獎金」協議,這意味著,即便交易員為公司和股東造成了損失,投行也必須向其支付獎金。

陳思進認為,這樣的薪酬制度十分危險,「明星交易員們的獎金是沒有上限的,可是如果發生了損失,就由銀行、股東承擔,這樣,違規的成本就太低了。」

瑞士央行(Swiss National Bank)理事兼金融系統主管丹尼爾·赫勒(Daniel Heller)建議,應該取消「保底獎金」協議,獎金機制也必須著眼於長期,不應僅僅考慮上年業績,而應該綜合過去幾年的業績,在利潤豐厚的財年也只應該發放部分獎金。

有趣的是,每一次魔鬼交易員案件發生後,銀行業都會開始反思明星交易員制度,但徐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明星交易員的薪酬制度並沒有什麼改變,因為薪水給少了,交易員們就會毫不猶豫地跳槽。

不過,明星交易員的壓力也很大。陳思進告訴記者,交易員這個行業中不可能有常勝將軍;維持「明星業績」非常困難。因此,許多交易員都會為了創造交易神話,不顧一切地造假。

不少「魔鬼交易員」還認為,只要自己在賺錢,公司就會鼓勵造假行為。凱維埃爾便在法庭上抗辯:「一個交易員根本無法用正常的投資規模賺很多錢。這讓我相信,只要我能盈利,我的上司就會對我的交易手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尼克·李森表示,公司其實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所作所為,但他們為了利潤,裝作視而不見,「有一群人本來可以揭穿並阻止我的把戲,但他們沒有這樣做。」

2004年爆出的澳大利亞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外匯產品欺詐案,則是徹頭徹尾的團體做案。指揮交易員進行虛假交易以隱瞞損失、賺取獎金的部門領導與其手下的員工共四人,都鋃鐺入獄。

被告之一大衛·布蘭(David Bullen)表示,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屈於「同伴壓力」的結果。審判該案的法官Chettle 對此表示認同,他說:「你們的工作環境要求你們去冒險,以達到公司要求你們達到的目標。為了推進你們的事業,你們必須成功。」

衍生品鴉片

瑞銀爆出魔鬼交易員事件後,加拿大皇家銀行的CEO戈登·尼克松( Gordon Nixon)對媒體表示,這是投行過度鼓勵投機行為的必然結果,因為銀行都仰賴明星交易員去創造超級利潤。交易的回報,遠比投行的另外兩塊傳統業務證券承銷和資產管理來得誘人;同時,購買資產衍生品的風險看似要比直接購買資產小得多,而且,買下它們只需要少量前期資金。

於是,從衍生品中獲利頗豐的投行,已經離不開這個金融鴉片了。據路透社的報導,多年來,美國投行的交易收入都佔其業務總收入的三分之二。據高盛銀行(Goldman Sachs)的財報顯示,近幾年,以衍生品主導的交易收入佔到公司總收入的35%到48% 。根據瑞銀2010年財報顯示,交易收入也佔到其總收入的23%。

銀行對衍生品的熱情仍在持續高漲。美國貨幣監理署(又稱為財政部金融局)(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最近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各銀行持有衍生品的金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1%,美國的四大銀行—摩根大通、花旗銀行、美國銀行和高盛—共持有總量的95%。

因此,從本質上看,愛好冒險的 交易員與愛好投機的銀行,其實一脈相承。「觀察瑞銀近些年的表現,完全有理由問這樣一個問題:究竟阿杜伯利就是魔鬼交易員,還是他的僱主—瑞銀,就是一個 魔鬼銀行。」《金融時報》的編輯約翰·加普在專欄中寫道。2008年,瑞銀也曾因投資衍生品的損失而接受了瑞士政府562億美元救助;而由於對有毒債券的 大舉投資,法國興業銀行被迫在過去3年減記約136億美元的資產。

「其實,金融衍生品本身並沒有罪過,它的出現是符合市場需求的。」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告訴記者。

只不過,衍生品市場膨脹得太快,長成了誰也看不懂的怪物。聰明的銀行家開發出各種衍生品,使其具有套利、增加金融機構槓桿、投機等功能,從信貸違約互換(CDO)、信用違約合同(CDS),到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各種包著「安全」外衣的產品層出不窮。

根據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ISDA)的統計,2002年底,全球衍生品市場未償付合約的總量約為100萬億美元,而到了 2009年底,這個數字已經達到615萬億美元,是2009年全球GDP總量58.13萬億美元的10倍多。

巴菲特稱,金融衍生品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瑞銀和法興的「魔鬼交易員」事件就是證明衍生品破壞性再生動不過的例子,二者都反映出Delta One平台可能包含的巨大風險。Delta One是衍生品交易的一種,其精髓是將多種衍生品進行組合,追蹤標的證券的走勢,便於客戶能對各種資產類別建立風險敞口。此前,Delta One平台曾以安全著稱,大受歡迎,尤其是其交易的ETF類產品,在過去十年間的平均年增長率達到了40%。

雪上加霜的是,金融機構為了與同行競爭,不斷將衍生品複雜化,這樣一來,外界就很難估量其中的風險,自然也很難模仿。《泥鴿靶》的作者帕特諾伊—一個十幾年前於摩根士丹利摸爬滾打的經紀人在這本記錄華爾街交易內幕的書中回憶,自己經常向客戶兜售連自己都看不懂的金融產品。

衍生品的「不透明」已經將商業銀行、投行、對沖基金、保險公司、評級機構之間緊緊連在了一起,形成了利益輸送的鏈條。比如,評級機構會為了獲取數百萬的年費,給投行打包的垃圾債券評為AAA級;而銀行之間也為了利益,幫助同行做空獲利。

如今,受經濟形勢和監管政策的 影響,衍生品的生意已經不太好做了,高盛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交易和資本投資的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39%,而交易的疲軟也讓摩根大通、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的 二季度盈利遭受了影響。摩根大通投資銀行業務主管斯塔利九月稱,預計第三季度該行交易收入將環比下降30%。

「衍生品市場將會經歷一場痛苦 的自我調節。」趙錫軍認為,銀行的健康發展方式還是應該服務於實體經濟。《金融時報》引用的一組數據顯示,在英國,銀行業的資產和負債超過6萬億英鎊,是 英國國民收入的4倍;但面向製造企業、零售商、建築公司、農民等提供的貸款僅為2000億英鎊,相當於總額的3%。於是,金融市場出現了怪相—中小企業需 要獲得銀行融資,而銀行的資金卻在銀行間轉來轉去,沒有流入實體經濟。

內控漏洞

「我們嚴格的風險管理制度對成功至關重要。」瑞銀在2010年年報中自豪地宣稱,而最近的魔鬼交易員案,無疑是對這句話莫大的諷刺。其實不只是瑞銀的這次醜聞,每樁魔鬼交易員醜聞爆出後,人們都會發出同一句疑問:銀行的內控機制到哪去了?

對此,一家著名跨國銀行高管私下表示:「對於交易員違規操作這樣的風險,儘管大型銀行設置了一系列嚴密的管理流程,但實際效果是相當有限的。」

銀行的風險控制系統一般都有量 化控制與人為管理兩套系統。在量化管理方面,各大銀行幾乎都採用了「在險值(VaR)」來控制交易風險。所謂VaR,就是根據市場歷史數據,計算出銀行損 失的發生概率,比如,瑞銀的日均「在險價值」為7500萬瑞郎(8283萬美元),也就是說,在單個交易日內瑞銀可能發生的最大交易虧損是7500萬瑞 郎。

而計算機系統在交易中的普遍應用,也會放大操作風險。去年5月6日,僅僅由於一位花旗銀行交易員在操作時誤將交易命令中的million(百萬)打成billion(十億),道瓊斯指數就出現了史上第二大單日波動。

但人為的操作風險,會對數字化風險管理的準確性形成干擾。比如,如果有交易被隱瞞,那麼VaR值就會被扭曲。瑞銀這次「魔鬼交易員」事故引發的損失就大大超過了7500萬瑞郎。

在風險的人為控制方面,一般的銀行交易部門都採用了區分前、中、後台的方法:前台做出交易決策,中台監測前台的決定,後台負責處理交易,並由中台和後台負責監督前台交易行為的制衡體系。

但這套系統也有不小的侷限性。「中台和後台人員大多沒有交易經驗,看不出前台的疏漏。」杜曉舟表示。

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大多數銀行的自營業務團隊中,前台交易員的話語權要遠遠超過中台和後台人員。一家跨國銀行交易員就曾表示:「中台會給我發來提醒,可是我會把這些提醒全部扔進垃圾箱。如果按這些人的建議,我就不用做交易了。」

人為風控系統也有一套預警體 系,銀行內的監管部門、業內同行以及政府的監管部門,都會對異常交易發出警告,但可悲的是,在日常操作中,並非所有銀行都重視預警。日前,瑞銀的代理 CEO塞爾吉奧·埃爾默蒂就在瑞銀官方網站上表示:「我們的內部調查表明,風險系統確實查到了未經授權或是未能解釋的交易行為,但這些行為沒有被充分調 查,這是不可接受的。」

在凱維埃爾的「魔鬼交易」引發巨額虧損前,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就曾警告興業銀行高層,該行有異常交易出現;但這卻沒能引起法興銀行的重視。

「從理論上講,任何違規交易, 都會在交易系統中留下痕跡,假如是經過交易所平台進行,那就更容易被外部機構所發覺。」全球風險協會成員、前美國銀行證券部董事張海云教授認為,「假如交 易員的這些違規行為能夠長期不被發現,那麼就不應是技術上的原因,而是管理流程設置上出了問題。」

為了強化風險管理,美國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中,有一套損益核對解釋制度,以幫助銀行去發現異常交易—交易員賬戶的損益均被規定了動態的合理浮動區間,一旦賬戶的盈虧超過預設值,系統就會自動要求交易員作出解釋。但這套系統,由於成本高昂,並未被所有銀行採用。

值得一提的是,凱維埃爾、阿杜伯利和尼克·李森在前台工作之前,都具有後台監管工作經驗,這一管理漏洞,大大便利了其舞弊行為。正因為如此,據說在凱維埃爾事發後,幾乎歐美所有大銀行都不允許中、後台人員應聘前台職位了。

流程設置已有缺陷,銀行內部在風控環節方面的麻痺,則進一步導致了風控失效。相當數量銀行的監管部門,對交易員的監督都僅僅是例行公事,蜻蜓點水。

尼克·李森在1993年7月的一次內部審計時,居然通過每晚灌醉審計員過了關。大和銀行的井口俊英,多年來未休年假,也違反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交易員每年至少休假10天的規定。

張海云就認為,大多數銀行對於內控工作的疏忽,更多是態度問題,而非能力問題,「在風險管理問題上,大多數金融機構只有在問題暴露後才會修修補補。」

全能銀行反思

「銀行偏愛衍生品沒有錯。」趙錫軍說道,不能因風險而否定衍生品的意義,問題是要控制風險,因此,一方面,衍生品要透明化,另一方面,投行有必要實施「分業經營」,也就是將商業銀行的業務與銀行用自由資金進行投機的業務分離,以免將自營業務的損失轉嫁到儲戶頭上。

一家在某外資銀行存有大筆款項 的企業負責人在聽聞瑞銀魔鬼交易員醜聞後,就表達了對銀行保管資產安全性的擔憂:「雖然交易員虧掉的是銀行自己的錢,但誰都不能保證我們的存款完全不會流 入高風險的自營業務中。萬一銀行因此虧慘了,我們的錢能不能全部拿回來,同樣會有很大的風險。」

不僅如此,全能銀行對交易員某種程度上的「縱容」,甚至還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利益衝突,而使客戶資產面臨更大的風險。

高盛基礎戰略部(Fundamental Strategies Group)負責人Thomas Mazarakis表示,高盛經常靠和客戶對賭來賺錢,也就是一方面,他們幫客戶賺錢,而另一方面,他們又在做空客戶所購買的金融產品。一位跨國銀行前交易員也表示,部分大型銀行金融機構確實在鼓動零售銀行業務客戶購買期權進行保值的同時,其自營業務部門卻進行反向操作。

從某種意義上講,全能銀行的發展模式,為魔鬼交易員提供了永不消逝的生存土壤,也讓魔鬼交易員對普通銀行客戶造成的威脅進一步放大。美聯儲前主席保羅·沃爾克(Paul Volcker)更指出,全能銀行如果到了大而不能倒的程度,那麼意味著這些大銀行的自營業務賭博享受著一種荒唐的公共補貼—來自納稅人的隱形支撐。
有鑑於此,歐美各國呼籲反思全能銀行模式的呼聲日益高漲,而外部監管的變化也悄然發生。奧巴馬於去年7月簽署了多德-弗蘭克(Dodd-Frank)金融改革法案,其中的「沃爾克規則」(Volcker Rule)禁止美國的銀行從事自營交易,即用自有資金投機。高盛、大摩、美國銀行都紛紛剝離了相關業務;在英國,約翰·維克斯爵士(Sir John Vickers)領導下的英國銀行業獨立委員會(Independent Commission on Banking)9月12日發佈報告,建議大型英國銀行到2019年應該將投資銀行業務與主流業務分割開來,以降低納稅人承擔的風險。

「笨貓戲鼠」

「但問題或許依然存在。」澳大利亞銀行家、暢銷書作家薩蒂亞吉特·達斯(Satyajit Das)表示,自營交易與做市交易的界限已經十分模糊,難以界定。即便銀行在做市,也需要押注一定的自營資本。

而且,據國外媒體報導,「分業經營」並不徹底,從投行中分離出去的自營業務團隊,仍與原先的東家共享信息,形成利益輸送的鏈條。

「你確實能夠減小風險,但是,風險總會從哪兒冒出來,這是一個永恆的追逐遊戲,政府最終會輸。」曾經在華爾街從事衍生品設計的Steve Kohlhagen 如是說,監管者不如參與銀行的交易員熟悉金融產品,很難去有效監管。

最優秀的人才永遠處於交易一線,監管者與魔鬼交易員的關係更類似於「笨貓戲鼠」。

陳思進則認為,另一個影響監管 效果的因素是,銀行家們一直在努力影響政府的決策。去年7月美國通過的金融改革法案大大軟化了原先草案中的提議,原本草案中規定限制華爾街金融巨頭進行自 營交易,禁止銀行擁有高風險對沖基金;而這樣的條款最終變成「允許3%的銀行資本投入高風險的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

Federal Financial Analytics公司的合夥人Karen Shaw Petrou也撰文表示,銀行試圖影響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撰寫的衍生品條款,許多細則的起草都被延遲了。CFTC主席Gary Gensler說,相較於金融危機前,規則框架並沒有實質改變。

在瑞銀的故鄉瑞士,博弈也在進行。針對瑞銀魔鬼交易員醜聞,瑞士左翼政黨近日提出議案,要求投資銀行禁止部分高風險交易。不過,這項議案在9月19日被否決了,55票反對,42票贊成,6票棄權。

「正是因為銀行界始終在與政府 的博弈中處上風,『魔鬼交易員』們才敢於冒險—因為機會成本太低了。」陳思進說道。大部分交易員犯事之後並沒有受到十分嚴重的懲罰,反而借此出名,尼克· 李森在獄中完成了回憶錄《我是如何弄垮巴林銀行的》,由此改編的電影《魔鬼交易員》1999年在全球放映。在新加坡的監獄裡度過六年鐵窗生涯後,他開始到 處演講,甚至還從2006年到今年1月間擔任Galway聯合足球俱樂部(Galway United Football Club)的CEO。凱維埃爾也在獄中完成了自傳《惡性循環:交易員回憶錄》,這本書即將被拍成電影。

如果將這場博弈比喻為一個遊 戲,那麼,可以預見,遊戲參與者—政府、銀行家和普通民眾—仍將進行長時間的較量;他們會使出各種博弈策略,可以說「佔領華爾街」遊行便是其中之一;他們 的目的,則是改變遊戲規則。那麼,規則會改變嗎?銀行業會回歸服務於實體經濟的正常軌道嗎?這一切,都且看遊戲的參與者以行動來回答。

「妓女」OR「替罪羊」

一直夢想著一鳴驚人的法國青年傑羅姆·凱維埃爾(Jerome Kerviel)終於在2008年1月,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引起了世人的關注—加入了「魔鬼交易員」(Rogue Trader)的行列。

時任法興銀行前台交易員的他,一年多的時間裡違規動用了超過728億美元購買歐洲股指期貨,在2008年引發僱主71億美元的曠世虧損,這也是全球範圍內有史以來涉及金額最大的交易員欺詐事件。

那麼,一個30出頭的年輕人,是如何越過公司設置的重重防線,闖了這麼大的禍?

作為一名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交易員,凱維埃爾供職於「德爾塔1」(Dleta One)平台,幫助客戶對一攬子證券進行投機或風險對沖,也涉及銀行的自營交易。他需要在購買一種股指期貨產品時,賣出一個相近的產品,實現風險對沖,而他卻侵入計算機系統,對每筆真實交易輸入方向相反的虛假交易,再偽造電郵確認,騙過了風險管理部門。

成為前台交易員前,他曾在後台工作五年,充分瞭解如何操作才能掩人耳目。比如,他會刻意買入那些沒有保證金補充警示、不需及時確認交易的金融產品。

在2007年,由於賭對了德國DAX指數將大漲,他幫助公司賺了14億歐元。但好景不長,2008年初,DAX一度跌幅高達15%,1月18日,其瘋狂投注的行為暴露。此後三個交易日裡,DAX仍然「跌跌不休」,興業銀行只好忍痛平倉,巨額損失不可挽回地發生了。

隨後,凱維埃爾被告上了法庭, 去年10月,巴黎輕罪法庭宣佈凱維埃爾「濫用信任」、「偽造及使用虛假文書」和「侵入信息數據系統」三項罪名成立,判處其5年有期徒刑,緩刑2年,罰款 49億歐元(67億美元),規定他終生不得再從事金融工作。銀行稱,這筆罰款只是象徵性的,從未指望他還掉這筆錢。

不過,凱維埃爾頗有點死不認罪的派頭。在法庭上,他稱:「只要我們賺錢,沒有太張揚,見好就收,就不會有人說什麼。」在去年出版的自傳《惡性循環》中,他稱自己是銀行的「替罪羊」。接受媒體採訪時,他更是將自己比喻為「銀行縱慾派對裡的妓女」。

法興銀行在2008年發佈的事 件調查報告中承認,凱維埃爾的作案可能得到了同事的協助。報告顯示,從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銀行28個部門的風險控制系統,曾自動針對凱維埃 爾的交易發出75次報警;歐洲最大的期貨交易所Eurex也曾警告法興銀行存在異常交易頭寸。同時,強制交易員休假的規定也未能被執行,凱維埃爾雖然連續 8個月沒休過假,銀行方面也沒有任何反應。

頗讓人費解的是,凱維埃爾並沒從欺詐行為中賺到錢,法國總工會的解釋是:他可能希望賭一把,成為一個明星交易員。案發時,他年收入不足15萬美元,與動輒拿幾百萬美元年薪的明星交易員相比,實屬平庸。
凱維埃爾坦言自己「渴望出人頭地」,「曾經因為自己學校背景和職業經歷而被別人看低」。如今,他終於成了名人,只不過,這樣的走紅路徑,頗有點悲劇色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5

《經濟學人》:上市公司的沉淪

http://news.imeigu.com/a/1337671261231.html

導讀:最新一期《經濟學人》5月18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是《上市公司的沉淪》。上市公司是資本主義發展 的源動力,一個多世紀以來不僅創造了大量財富,而且它還是社會創新的源泉,而如今嚴格、苛刻的監管措施阻礙了上市公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退市或者 根本不上市。

就在本期《經濟學人》出版之際,Facebook已經成功上市。它將創造股票發行的歷史之最,這家社交網絡巨頭希望從投資者手中籌集到1000億美 元左右的資金。這一新聞引發了很多疑問:從它值不值這麼多錢?到它下一步將走向何方?但是最有意思的就是Facebook讓我們瞭解了上市公司的現狀。

乍看起來,一切正常。19世紀中葉,為了給工業時代的巨頭們提供資金,人們發明了上市公司制度。如今Facebook也加入了微軟(微博)和谷歌(微博)的行列,這證明即使在互聯網時代上市公司也可以演繹同樣的傳奇,要知道並不是所有19世紀的發明都能如此永葆青春。

但是仔細分析,事情遠非這麼簡單。Facebook的年輕創始人扎克伯格一直儘可能拖延上市的時間,不僅是因為很多上市公司的領導給他的建議。扎克 伯格如此孤注一擲是因為美國法律規定:不管是否上市,股東人數超過一定數量的公司都要公佈季報。就像谷歌以前一樣,Facebook的治理結構更像是一傢 俬人企業而不是上市公司:比如扎克伯格控制著絕大部分的表決權。

過去十幾年裡,上市公司的數量急速減少,自1997年以來,美國減少了38%,而英國減少了48%。1980-2000年期間,美國股市IPO的數 量為平均每年311家,而2001-2011年期間則降為99家。上市前,年收入不到5000萬美元的小公司所受衝擊更大,1980-2000年期間,平 均每年有165家小公司準備啟動IPO,而2001-2009年則降為30家。

Facebook的成功可能會給IPO市場帶來短暫的繁榮,因為許多公司會跟風效仿,但是這並不能改變長期的下降趨勢。

扎克伯格很快就要有麻煩了。自從2001年安然公司倒閉以來,對上市公司的監管就越來越嚴。大公司的領導不斷抱怨,挑剔的監管者和苛刻的基金經理讓 他們無法關注公司的長期增長。股東也非常憤怒,在上市公司裡,他們的利益很少能和經理人們同步,這些經理人經常在商業擴張和奢侈的特權上浪費巨額經費。通 常股東都是分散的,他們無法監管在位的管理者,而試圖通過給經理人股份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也宣告失敗。

而與此同時,其他企業形式正蓬勃發展。曾經將企業上市一度是每個CEO的夢想,而如今人們對私有化津津樂道,比如漢堡王、博姿還有其他數不清的知名 企業。國營企業也開始復興,現在世界上最大的通訊公司是中國移動(微博),最成功的港口運營商是迪拜世界,增長最快的航空公司是阿聯酋航空公司,而最大的 13家石油公司也是國營企業。

不可否認,萎靡不振的股票市場確實是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其他形式的企業已經解決了一度困擾它們的結構性弱點:無法獲取資金?風險投資家和受益於各 種稅收優惠的私募基金有的是錢,更不要說還有像SecondMarket這樣私營公司股票交易市場,2008年以來這個市場已經換手了大約10億美元的股 份;承擔有限責任?合夥人不需要再承擔全部責任,企業想要多少個合夥人就可以有多少個;沒有職業經理人?那些在哈佛商學院畢業生扎堆的公司或者國有大企業 裡任職的經理人,家族企業同樣可以僱傭他們,而且不再只是用來充門面。

這一切有問題麼?企業組織形式增加是好事情,多樣性才能保障生態系統的強健,但是人們仍有理由對繁榮了150年的組織形式的衰落表示擔憂。

首先,上市公司是創新和創造就業的核心。企業家之所以拚命工作、風險投資家之所以願意承擔極大的風險,就是希望公司上市以後大撈一把。IPO為初創 企業提供了資金,它們可以借此僱傭新員工,還可以打破既有市場的壟斷。如果這新初創公司被出售給老企業,就絕對不可能出現創造性的破壞,試想一下初出茅廬 的蘋果或者谷歌被IBM(微博)收購會怎樣。

其次,上市公司更加透明。他們必須發佈季報,召開股東大會,對付分析師並且用比較公開的方式管理自己,而私營企業和家族企業卻相反,它們的運作都非常隱秘。

第三,上市公司給了普通民眾機會,他們可以直接投資資本主義最重要的財富創造機器。整個20世紀,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以及共同基金的激增使得股權迅速 擴張。但是如今大眾資本主義節節敗退,更少的IPO意味著普通人投資下一個谷歌的機會也更少。私募基金的興起以及私營股權市場的擴張將投資的權利再次交到 了一小撮特權投資者手中。

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改變思想,尤其是那些給西方上市公司制定規則的政治家,他們總是覺得從長遠考慮,商業人士最終都會選擇上市。但是如今很多公司為了避免各種繁文縟節開始退市或者乾脆不上市。結果是更多商業活動在私下裡進行,富有的圈內人開始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19世紀,上市公司鋪設了鐵路,後來他們還讓世界充滿了汽車、電視機和電腦。它們讓商業活動變得透明,給小投資者帶來了機會。因為上市公司向普通人 出售股票,所以同其他企業組織相比,決策者就可以執行更加嚴格的監管,可如此嚴格的監管開始讓企業家擔憂上市公司的未來。一直以來上市公司都是資本主義的 火車頭,政府不應該讓它脫軌。(鹿城/編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0

Zynga沉淪探因:遊戲從桌面轉向移動設備

http://news.cyzone.cn/news/2012/10/08/233357.html

導語:國外媒體今日撰文指出,社交遊戲開發商Zynga今年的表現就像是過山車,市值在短短10個月的時間裡縮水四分之三,使得它將被收購的傳言甚囂塵上。Zynga從硅谷炙手可熱的「明日之星」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同行業四個重大轉變密不可分。

以下即是文章主要內容:

2008年,Zynga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似乎完全掌握了天時地利:Facebook成為那些以前從不玩遊戲的用戶的「遊戲門戶」;在這個網站的 病毒式增長不可遏制;Facebook廣告每次點擊費用很低,購買流量的成本便宜。大多數遊戲都是在桌面上玩的。然而,行業趨勢瞬息萬變,Zynga也在 這種變化中走向沉淪,再未恢復元氣。

以下即是造成Zynga迅速隕落及股價暴跌的行業四個重大轉變:

1、開發商人滿為患核心玩家人數不足

在Zynga迅速崛起的前幾年,視頻遊戲被看作是核心玩家的上佳選擇,而像《Pong》和《Pac-Man》這樣容易上手的街機遊戲也吸引了大量擁 躉。但隨著遊戲機功能越來越強大,以及家用遊戲機的開發,遊戲變得越來越複雜,玩家的水平也隨之提升。媽媽級玩家不玩《Halo》或 《FinalFantasy》,或者更為準確些說,她們也玩不來。

但是,Facebook基本上為數以百萬計的非玩家用戶打造了一個遊戲平台。Zynga聯合創始人馬克·平卡斯(MarkPincus)正是從這種潮流中發現了商機,為大眾市場打造易玩遊戲。這種遊戲的難度不大,老少皆宜。但是,隨著其他創業者的不斷湧入,這個市場開始分崩離析。

在之後的5年間,玩家也變得越來越聰明。最熱門的遊戲仍然相當簡單,但像戰爭策略遊戲《戰爭指揮官》(WarCommander)這樣的中間核心遊戲逐漸流行起來。那些最初只是在《FarmVille》上面種菜養豬的用戶,已經轉向更為複雜的遊戲。

2、廣告成本劇增

時間回到2008年,Facebook數量龐大的用戶都是潛在遊戲玩家,而且這一龐大的市場還沒有得到開發。Zynga需要另闢蹊徑,與這些用戶建 立聯繫。但是,品牌廠商對Facebook廣告不感興趣,而其他遊戲開發者也未發現Facebook作為遊戲平台的潛力。這意味著,Facebook廣告 每次點擊成本很低,你不必從玩家身上賺太多錢,投資就能獲得回報。

於是,Zynga竭盡全力去融資,在短短7個月的三輪融資中募集資金4000萬美元。隨後,Zynga從Facebook那裡購買了大量廣告,在Facebook當時的公司營收中的佔比最高達到10%。

最終,廣告商、品牌和其他遊戲開發商開始紛紛在Facebook上面投放廣告,每次點擊成本自然水漲船高。有報導稱,2009年Facebook的 每次點擊成本約為0.27美元,今年則增長三倍多,達到0.88美元。也就是說,Zynga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那樣從Facebook輕鬆獲得新用戶,這迫 使其不得不依賴病毒式有機增長,但不幸的是,Zynga未能實現這種增長。

3、Facebook限制「垃圾遊戲」

Facebook推出新聞信息流NewsFeed和應用平台之時,的確沒有考慮如何整合這兩款產品。Zynga通過病毒式營銷獲得了急速增長,其開 發的遊戲玩法獨特,用戶需要要求好友幫忙並分享才能贏得比賽,從而將遊戲情節與他們每一位好友分享。這意味著,Zynga通過廣告購買的每一位用戶借助 NewsFeed宣傳其嵌入的遊戲,至少能吸引兩名好友加入。

Zynga等開發商推出的垃圾遊戲(Gamespam)由於傳播非常迅速,甚至可能會吞噬好友的狀態更新和照片,毀掉Facebook的用戶體驗。於是,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erg)對此作出了回應。

他在接受採訪時說:「大量用戶喜歡玩遊戲,但也許多用戶討厭遊戲,這使得我們面臨著一個巨大挑戰,因為喜歡玩遊戲的人希望在信息流中發佈與遊戲進程 有關的更新。但不喜歡遊戲的人則不需要這些更新。所以,出於利益平衡的考慮我們必須做出調整,如果你不是遊戲玩家,你會看到更少的更新,」

4、屏幕變小利潤率下降

多年來,Zynga一直在Facebook桌面遊戲上銷售虛擬商品,而且後者不從銷售額中提成。它基本上是在銷售虛擬產品的低價版本,收得卻是貨真 價實的鈔票,利潤率很高。2011年7月份,Facebook最終強迫所有開發者採用Credits虛擬貨幣,並從中抽成30%。雖然經過與 Facebook的談判,Zynga支付的分成比例略微低了一些,但仍然對其營收帶來衝擊。

在Zynga的黃金時期,大多數用戶都是通過桌面設備訪問Facebook,而Zynga的遊戲恰恰就在那裡。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用戶正通過移動設備訪問Facebook。這種趨勢不僅讓Facebook大吃一驚,也給Zynga帶來了衝擊。

Zynga只有免費增值模式,並未開發預付費遊戲,同時還不得不學著開發每一季都能激發玩家互動性的遊戲。此外,雖然成功登陸iOS與Android兩大平台,開闢了新的營收渠道,但Zynga也必須付出30%的分成代價。

Zynga試圖通過收購來解決這一障礙,但未能奏效。它為了獲得熱門遊戲《WordsWithFriends》而收購了Newtoy,但這家遊戲開 發商並未給Zynga創造大量營收,幾位創始人還選擇離開了公司。Zynga在《你畫我猜》最流行的時候收購了該遊戲的開發商OMGPOP,但這筆交易同 樣沒有達到預期效應,Zynga被迫在第三財季減記最多9500萬美元。

在Zynga迅速隕落的過程中,財務因素肯定也是罪魁禍首。平卡斯售股套現、Zynga的IPO價格和時機以及FacebookIPO失敗,這些都 為Zynga股價暴跌埋下伏筆。10個月以前,Zynga以每股10美元的發行價實施IPO,在下調了營收預期以後,該公司股價再次下跌0.23美元,如 今只有2.48美元。

我們認為Zynga可以找到一條復甦之路,只是這並非易事。Zynga或許會收購更多的熱門遊戲,同時專門針對移動平台推出創收計劃。但在實現這些目標之前,Zynga需要先阻止人才流失的局面,尋找認同Zynga使命——通過遊戲將世界連接起來——的新鮮血液。(揚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8398

國美之殤:線上尷尬 線下沉淪!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8607.html

國美一聲吼,業界要抖三抖的時代已成歷史。國美在線總裁國美在線總裁牟貴先近日高調發表了電商「悼詞」, 哀悼那些因為價格戰而倒掉的一干電商,並呼籲「活著」的電商不要再打價格戰。但同期卻又在國美在線發起「最強店慶月」活動,號稱超級讓利風暴,打的還是低價牌。

除了價格還是價格。不過,遺憾的是,除了引起媒體一片喧囂,這一舉措並未引起其太大他反響。事實上,國美影響日漸式微的遠不止電商。對國美而言,儘管2012年底終於也像蘇寧一樣摘掉了企業中的「電器」二字,但未來發展的桎梏卻顯然不太可能像拿掉「電器」那麼容易。

線上尷尬

國美「在線」嗎?是的。但他們(國美在線的競爭對手)在意嗎?答案卻未必肯定。

在線上陣地,國美從來就沒有線下曾經的輝煌。而數據上的差距就更顯而易見:2012年,國美在線加上庫巴的總業績是44.1億元,蘇寧易購為183.36億元,國美的線上業務不足蘇寧的1/4。與京東的600多億銷售額就更可望而不可及。

被邊緣化

國美的電商業務雖然開展並不晚,使用收購手段(庫巴)也很早,但卻一直未能有太大起色,某種程度上說其地位早已被邊緣化。

以這次「悼詞」和「最強店慶月」為例,所謂的「悼詞」更多是一種吸引眼球的噱頭。而 「最強店慶月」活動與去年京東和淘寶發起的價格戰引起同行紛紛競相跟進和緊張應對相比,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但國美顯然對其抱以很大期待。這場從4月8日開始的活動同時覆蓋國美在線和庫巴網,時間將持續到「五一」以後,國美預計在在4月18日店慶日達到高峰。國美在線還想把「4·18」打造成一個類似淘寶「雙11」光棍節的盛大購物節。

可惜,「雙11」至少還能與節日沾上邊,「4·18」卻根本不是一個節日,更重要的是,國美在線尚不具備造節的實力。與全民「瘋狂」、四海皆知的淘寶相比,國美在線對很多人來說簡直有些「陽春白雪」──這簡直是個有些致命的軟肋。

戰略不定

國美在電商業務上的尷尬,根源在於戰略上的搖擺不定。國美電器網上商城早在10年前的2003年1月就已成立,視野不可謂不前瞻。2010年末以4300萬元併購了庫巴網,相比蘇寧通過併購擴大電商份額(紅孩子)早了2年多。但讓業界不解的是,收購庫巴後,國美在兩年多時間裡一直未將其與自身網上商城進行融合,而是以雙品牌運行,直到2012年底才下定決心將庫巴整合進「國美在線」,但庫巴仍然作為一個購物網站存在。

這樣做的結果是什麼?分兵兩路使國美失去了集中力量做強電商業務的先機,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戰略失誤。本來,對於缺乏線上業務運營經驗和成熟團隊的傳統零售企業而言,就算之前國美電器網上商場不值一提,也可以通過併購庫巴後(前身是2006年創立的世紀電器網,在業內頗有名氣和影響力),利用其在這一領域的客戶、團隊與經驗積累,迅速實現模式嫁接,做大規模。

但電商業務的持續虧損讓本就對這一領域「一頭霧水」的國美更加畏手畏腳,再加上黃光裕家族與陳曉當年因爭奪控股權導致的國美持續內鬥,國美電商業務錯失了良好的發展機遇期。

等到電商已成趨勢,傳統渠道日漸沒落,國美開始醒悟時,在線上,京東已將昔日的家電連鎖巨頭們遠遠甩在了身後。就連不曾「出事」的蘇寧凝聚全力奮起直追,也還差老大一截。

盈利艱難

在國美今年1月份的新戰略中,核心是推進線上線下協同發展,除了將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和庫巴網兩大電子購物平台進行整合,並將前者更名為「國美在線」,還計劃未來3年電商佔總銷售額的20%~30%。

服務對於遠遠落後於京東和蘇寧易購的國美電商而言,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過,家電類產品未來的主流渠道必然是電商,20%~30%的比例,也就是200~300億的規模,並不是一個不可企及的目標,關鍵是國美能否恢復以往的攻勢,奪回市場,但顯然不是引入家居、母嬰、文化體育等非電器類產品就能實現的──國美在這些領域本就弱勢,電商上要想與強者一爭高下,更難有勝算。

其實,更大的亮點在於國美提出要打造一個盈利的電商,並希望在半年至一年實現盈利。但在強手環伺,稍不留神就會被圍剿的現狀下,國美電商盈利如何實現?轉型平台電商?裁員增效?降低成本?看起來似乎都不大可行,短期內盈利只能是夢想。

不過,在經歷了幾年裡無休止的燒錢、口水戰、價格戰後,包括京東在內的很多電商企業都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是繼續在「自殺」的路上狂奔,還是找一條可以活下來的路?或許,國美提出的電商盈利,未必一個理性的戰略,關鍵在於戰術上是否有可行之策。然而,從國美在線的打法來看,並無推陳出新之處,倘若只是這般水平,不管是不是黃光裕在幕後主導,都很難有奇蹟出現。

線下沉淪

不僅是線上,在線下,國美電器與昔日家電連鎖巨頭的地位也漸行漸遠。

虧損困局

國美出現上市以來的首席虧損是其不得不面對的一大窘境。根據國美電器公佈2012年年報顯示,去年銷售收入478.7億元,相比2011年同期的598.21億元下降了20%,淨利潤方面,去年國美整體虧損5.97億,而2011年同期為盈利18.4億。

兩年對比,如此大的差距,顯示出國美在戰略和戰術上出現的問題已經不容小覷。

國美對於2012的業績虧損解釋是,受到中國宏觀經濟放緩、刺激政策退出所帶來的消費透支、消費者的消費意欲和信心不足,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對實體門店發展造成了一定壓力,以及公司電子商務處於業務整合期和投資培育期。

而在今年3月國美電器的內部工作會議上,國美電器管理層對今年的業績預期是:保底目標為實現年度盈利且按年業績同比穩步增長,最高目標是按年同比增長30%。按照國美的計劃,未來3年的戰略是鞏固一級市場優勢地位、擴展二級網絡,計劃2013年在二線市場開200家新店;重點進攻三四線城市,使其未來或佔收入的25%;實現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構建可盈利電商平台、強化供應鏈舉措。

但是,要想做到這一點何其難?

多重挑戰

從外因來看,家電零售市場的疲軟在2013年並不會好轉,宏觀經濟形勢也不會太樂觀,國美仍將承受2012年所遭遇的所有問題。

傳統家電連鎖靠門店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國美仍固守開店戰略,恐怕會得不償失。事實上,國美前兩年一直在關店,對國美來說,與其開200家新店,不如沉下心來,提升目前門店的業績更為緊迫。

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並不好進攻。各地都有本區域的強勢企業,這些企業在總體規模上或許不如國美、蘇寧,但就單一區域而言,國美蘇寧都討不到好。如石家莊北國電器,國美蘇寧加起來的業績也不如,在這樣的市場上,生存尚存問題,談何佔據優勢?

國美要面臨的另一大挑戰,還在於其在10餘年前開設的門店,在2013-2016年間將大批(數百家)到期,屆時租金將大幅上漲,再加上人力成本上升,續租還是關店又將是個兩難選擇。

國美首要面對的挑戰就是經營模式,在蘇寧已朝全品類轉型,並在商業地產大干快干的同時,國美卻通過放緩地產、投資等項目,包括去年8月將地國美商都被以五折60億元價格出售給海航,儘管這些舉措均是試圖恢復零售主業的元氣,但在經營模式上,國美卻永遠慢人一拍,截至目前,外界仍難以看到其在經營模式未來轉型的前景。

家族弊病

事實上,國美在這幾年先是被蘇寧超越,隨後家電零售在電商的高調中,國美甚至一度被業界忽略,除了市場方面的原因,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輸在了氣場。

與外資企業不同,中國本土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家個人的作用仍是決定性的,企業家的眼光、格局、胸襟、戰略,往往決定著企業的興衰成敗。國美在「後黃光裕時代」幾年的發展同樣證明了這一點:當年的「霸氣側漏」,在黃光裕出事後,無論是具體經營還是長遠戰略,都變得唯唯諾諾、謹小慎微,企業風格也與往昔完全迵異,從猛虎變成了睡獅,甚至可以說變成了睡貓。

對於一個必須時刻保持領先的領域來說,這樣「雙重」的「打擊」對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或者說,單純從信心上,國美被超越已是必然。再加上宏觀環境惡化,業績持續下滑根本無法避免。

換句話說,如果黃光裕當年不出事,一直掌舵國美,今年的家電零售江湖,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或許是另一番格局。但是,時過境遷,就算現在黃光裕「復出」,雖然能夠提升國美的士氣,但誰又敢保證其在戰略與戰術上還具備足夠眼光,能使落後已遠的國美急追趕上?

或許,國美最需要解決的是管理問題,避免像黃光裕家族與陳曉這樣的內鬥,真正放權到管理層,並降低由於企業家出事引起的發展風險。而把寶都押在黃光裕一個人身上絕非國美之福。沒有誰可以否定黃光裕在國美以前、現在乃至未來發展中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國美也迫切需要新的領軍人物,只是,這在一貫「獨裁」風格的國美何時能夠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04

啟示二》荒謬 ── 低效政府壓抑民間活力的無奈 台灣豬 向下沉淪的奇幻漂流 五大惡劣環境重創養豬產業

2013-05-27  TWM
 

十七年了,曾經叱吒國際的台灣豬業,淪為口蹄疫疫區已整整十七年;近日,農委會主委陳保基更進一步宣布:全面取消口蹄疫疫苗補助,此舉無異放棄讓台灣脫離疫區。

「豬」是國內產值最高的經濟動物,也是僅次於稻米的重要糧食;政策無能,官僚殺人,「豬」不只是「豬」,我們在此發出最沉痛的嘆息!

撰文‧劉俞青

四月底,南台灣嘉義的空氣中已經有一絲燥熱,車子開進「泰宏榮畜牧場」,一下車,空氣中泛著一股揮之不去的飼料發酵味。對我們這些「只吃過豬肉,沒看過豬走路」的城市人而言,氣味的確不好聞。

「養豬沒有什麼不好,沒有豬農,大家哪有好的豬肉吃!」一九七五年生的盧建男,是這座畜牧場的第三代,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畢業後,直接返鄉接手養豬場。「不好的是這個產業環境,我不懂,政府為什麼要這樣對待豬農?」他一邊抱怨,一邊舞動拿在手上的報表,上面一筆筆密密麻麻記錄著養豬場的收支細項。

惡劣環境一:

豬肉價格直直落 豬農為生計咬牙硬撐去年,盧建男畜養的兩萬頭豬,一共賠了一千多萬元;今年,情況可能更糟。「隔壁村的很多人不堪虧損,去年已經改為幫大廠代養,養了一輩子的豬,最後變成幫人打工;有更多人甚至乾脆收掉養豬場去打零工,我也不知道還能撐多久?」盧建男的口氣裡有很深的無奈。

在嘉義當地,泰宏榮或許不是技術最進步的養豬場,也不是經常上媒體受訪的「樣板」業者,但盧建男的感觸卻可能最貼近全台六千多戶養豬農的心聲。

去年,台灣豬肉價格慘跌,不見政府出手救助;今年,豬肉價格持續探底,兩年下來,台灣豬價最高跌幅三成。以一頭一百公斤重的肉豬而言,每公斤的成本約在六十三元左右,但去年肉品拍賣市場裡的成交價紀錄,最低時大約只有五十五元;換句話說,豬農每賣掉一頭一百公斤重的豬,就要虧損八百元。

市況這麼差,為什麼還願意回來接手?「我們家兩代都是養豬,父母年紀大了,許多新的養殖技術跟不上去;政府的輔導政策又無法深入每戶豬農,如果我不回來,最後只有收掉一途。」盧建男對我們說道。

盧建男剛回家接手時,豬價還沒那麼差,每公斤豬肉還有七十多元;但近兩年,豬價像溜滑梯一樣直直掉,即使年輕人願意返鄉接手,也看不到產業的明天。但情況還會更糟,今年四月以來,幾道政策的寒風再度狠狠地從豬農的心上颳過,將原本已經站在懸崖上搖搖欲墜的豬農,一下吹落谷底。

最令豬農心寒的是,農委會竟然下令取消口蹄疫疫苗的補助!

惡劣環境二:

農委會自暴自棄 取消打口蹄疫疫苗補助一九九七年,台灣爆發口蹄疫疫情之後,豬農的生活就從天堂掉入地獄。

當時,農委會每年都會編列六千多萬元的口蹄疫疫苗預算,每頭豬只要施打疫苗,農委會就會補助一半的疫苗費用,以此鼓勵台灣豬農全面施打疫苗。相較於鄰近的中國,採全額補助,施打疫苗完全免費,台灣雖然遠遠不如,但也聊勝於無;更重要的是,這還能表明政府對抗口蹄疫的決心。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農委會竟決定今年四月一日起,全面取消口蹄疫疫苗施打補助。農委會副主委王政騰在公聽會上表示:「因為有一○%的豬農沒有落實施打,台灣長期下來很難徹底脫離疫區,疫苗補助目標無法達成,所以決定取消!」這種近乎「自暴自棄」式的政策思考邏輯,充分反映政府的顢頇,以及對台灣養豬產業的漠視。

「沒有了補助,每頭豬的成本至少增加十四元。」豬農業者解釋,過去因為政府統一採購,所以每支疫苗只要約十三元,扣掉補助,每位豬農實際支付的成本約六元;但現在補助取消,又沒有大批採購優勢,疫苗價格直接漲到二十元。一來一往,豬農要負擔的成本,每頭豬整整增加十四元之多!

「十四元還事小,如果因為補助取消,疫情又起,那就不是計算幾元的損失,而是全台灣的浩劫了。」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楊冠章神色嚴肅地說。楊冠章經營的「合豐畜牧場」,在彰化當地是頗有名聲的養豬場,花費巨資打造的廢水處理廠,經常有人前來觀摩。這兩年,他忙於協會的事務,為所有豬農發聲,整天跑立法院,養豬的事務全數交給叔叔楊武柔打理。

「即使是口蹄疫爆發時,雖然損失慘重,但都沒有比現在更慘,因為當時我知道我會再起;但是現在,我看不到未來。」有三十多年養豬經驗的楊武柔,談起每頭豬的神情,就像在談自己的孩子一樣真誠;他憂心這樣的環境,如何叫年輕人接手?

惡劣環境三:

財政部落井下石 取消飼料關稅補助在豬價低迷,以及農委會取消口蹄疫疫苗補助的傷害下,沒想到又一道金牌砸下,宣布從今年四月起,取消對進口玉米飼料的營業稅補助。台灣養豬業有近八成仰賴進口玉米飼料,這也是養豬成本中,比重最高、最關鍵的元素。近年,玉米價格一路上漲,○七年,進口玉米飼料每公斤只有十三元,如今已經漲到近十八元,漲幅高達四成;而政府此時卻以財政困難為由,取消原本的營業稅補助,對豬農而言,無異雪上加霜。

這一取消,以楊武柔養豬場裡養殖一萬八千頭豬為例,每個月的飼料費用至少增加四十萬元,一年就要增加近五百萬元。「這五百萬元要找誰去要?豬農只能含淚吸收。」楊武柔無奈地說。

兩年的時間,一個反轉,將豬農的生活從口蹄疫之後,又推入更深的底層。相較兩年前,每公斤豬肉價格七十多元,當時成本只有四十多元,豬農還能稍喘一口氣;而如今,光是玉米飼料價格飛漲,成本直奔六十三元,但去年豬價最低只剩五十五元,這還不計入近期接二連三取消補助的成本。

「這些補助,本來就像政府加在豬農身上的一件件外套;如今,外套一件件強行剝除,要豬農怎麼度過冬天?」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系教授陳政位批評,政府不能把養豬產業當作一般的「夕陽產業」對待,因為這是「絕對不能放棄的產業」。

陳政位直言,「豬農產業事關台灣的糧食政策,是戰略地位極高的農業經濟政策;但這幾年,我看不到農委會的努力。」台灣是全世界最依賴豬肉的國家之一,每人每年要吃掉四十二公斤的豬肉;如果政府不扶植養豬產業,有一天,台灣人都得吃進口豬肉,等於主動放棄糧食的制高主導權。

惡劣環境四:

農委會畜牧業發展預算 十年近乎腰斬數字會說話。攤開農委會每年編列在畜牧業的發展預算,十年下來,近乎腰斬。○四年時,農委會每年編列八千多萬元的發展預算,到今年,只剩下四千二百萬元。

事實上,農委會轄下的中央畜產會、動科所不是不做事,但一來經費有限,更重要的,台灣對豬隻的總量管理做得不徹底,「研發結果根本無法落實到每位豬農的實地養殖現場。」楊冠章說。

「我回來接手之後,自己找數字、做實驗,從不同飼料、不同時間、不同天氣、不同育種之中,找出最好的配種,提高遺傳率,也拉高育成率,才勉強撐到現在。」盧建男是少數有高學歷的年輕一代豬農,攤開厚厚的一疊資料在我們面前,把每頭豬編號、統計,自己當起「豬博士」。

但不是每位豬農都像盧建男能當「豬博士」。根據農委會評估,豬農平均年齡超過五十歲,這些老農擁有豐富的經驗與養殖技術,可以養出品種最好、口感最佳的豬;但是他們不懂研發,不會是「豬博士」。

更要緊的是,「豬農」本來就不該是「豬博士」。以丹麥為例,「豬博士」要由政府機構(如農委會的單位)來當,「豬農」的角色是致力把養殖技術做到最好,把「豬博士」的研發成果發揮到極致。

但台灣是「超級豬農」,一手懂養殖,從育種、接生、到育成全部自己來;還要自己研發,嘗試各種可能提高成績的新方法。政府,充其量只剩下檢疫的角色,定期到場檢查豬隻的健康狀態,再多也沒有了。

「汙染防治又是豬農心中另一個痛!」台灣養豬最大縣──彰化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張勝明說,外界對養豬戶的最大批評,就是豬的糞便造成重度汙染。但事實上,為了建造符合環保標準的汙水處理設備,許多知識不足的養豬戶因此受騙,甚至被環保人員恐嚇取財的情事,時有所聞。

「養豬戶不懂汙水處理,更不可能是專家。」陳政位表示,其中投機閃躲,想要因此省下一筆汙水處理費用者固然有之;但更多的養豬戶想要好好處理,不過一來不得其門而入,二來受騙者多,才造成如今許多台灣養豬的汙染問題。

惡劣環境五:

設置千萬防汙設備 政府把責任丟給豬農即使如此,我們實地參觀了楊武柔花了兩千萬元蓋的汙水處理廠,楊武柔說,這還不包括先前因為不符環保規章,拆掉、重蓋的成本。「但有幾個豬農可以花兩千萬元做汙水處理?」陳政位說,汙水處理絕對和規模經濟密切相關,換句話說,養豬未超過一萬頭的豬農,幾乎不可能做出合乎環保標準的汙水處理設備。

「這又回到政府政策了。」楊冠章無奈地說。無法用政策主導做出規模經濟,台灣養豬的汙染問題,終究無解。

在北歐、北美等畜牧業發達的國家,政府以「園區」方式,形式類似台灣的新竹科學園區,當地政府將所有畜牧業者集結在一起,汙染問題也統一解決,才是根本之道。

但政府長期以來將汙染問題丟給養豬戶去承擔,將汙染的「惡名」留給養豬戶自己去面對;豬農在這樣的產業生態下,還要追求自我成長,多麼不容易。

從豬價低迷、取消補助,到汙染防治,長期下來,養豬戶背負太多無法承受的成本;於是,許多不堪負荷的小農,只好轉而尋求各式各樣投機的養殖方式,施打各種抗生素、違法藥劑,力求降低養殖成本,過去屢次被測出含有瘦肉精,就是著名案例。

表面上看,這是少數不肖業者壞了一鍋粥,但更深一層探討,又何嘗不是政府長期漠視養豬產業下釀成的悲劇?

一旦被抓到,媒體一曝光,更多人不敢吃豬肉,豬肉價格繼續往無底深淵跌去,也從此跌入惡性的循環裡。

「其實台灣擁有全世界最好吃的豬肉。」楊冠章說,只有用台灣的豬肉,做「蒜泥白肉」這道菜才會好吃;因為相較北歐、日本等地養出來的豬,只有台灣豬沒有腥味,清香好吃,能夠直接以白肉入口。

近幾年來,除了國營事業的台糖豬肉打出品牌,雲林的「快樂豬」、彰化的「健康豬」各有擁護者,證明台灣其實有極佳的豬農,透過優良的養殖技術,生產出好吃又健康的豬肉。只是,豬農們說,這是所有豬農結合地方政府資源,並肩打出的一片天,和遠在天邊的中央政府,沒什麼關係。

這是台灣豬農的悲哀,卻也是台灣豬農最值得驕傲之處。下一次,吃下一口豬肉的同時,想起彰化、雲林一帶的豬農,他們在資源貧瘠的產業生態下,還想力爭上游,我們心存感激,口中的豬肉,不只清香,還會回甘。

蘇治芬帶隊取經

養豬高汙染難題 靠沼氣發電解決台灣養豬產業最為外界詬病的問題,就是豬糞便的汙染。但近年來,有很多人共同努力,讓這個幾十年來的難題,終於看到一絲曙光。

日前,養豬大縣雲林縣長蘇治芬親自帶隊,赴丹麥取經,就是希望將丹麥的沼氣發電廠經驗,在台灣實現;而據悉蘇治芬幕僚也正在研議,將斥資2億元,在雲林縣蓋一座可以處理8萬頭豬糞便的沼氣發電廠。如果順利運轉,將是台灣第一座公有的沼氣發電廠。

此外,頂新集團也有類似的規畫,頂新在台南柳營養了1200頭牛,魏家也是仿照丹麥經驗,想要興建沼氣發電廠。而台糖公司、屏東縣業者也有相關的計畫。

事實上,沼氣發電之所以遲遲未在台灣發展,讓養豬汙染問題延宕至今,最大的問題不是設備投資,而是台電的「買電價格」。

按目前經濟部能源局的規定,台電對沼氣發電等生質能源的購電價格,每度電只有2元多,不僅遠不如對太陽能發電以每度11元購電,連日前爆發台電向民營電廠高價購電的平均價格每度4元,都有一大段差距。

就是卡在價格,讓沼氣發電無法順利推展。「沼氣發電並不是單純地發展再生能源,另外一個重大的機會成本,就是解決養豬汙染問題。如果將此成本納入計算,一定值得台電訂出更高的收購成本。」台灣廚餘堆肥發展協會理事長黃育徵表示。

目前丹麥有100多座沼氣發電廠,德國、中國、瑞典、美國等國的沼氣發電都在遍地開花,台灣養豬業汙染能否因此找到解決方案?就看政府的決心與魄力了。

吳季剛家族也是豬農 首創「一條龍」銷售台灣豬農臥虎藏龍,其中,讓美國總統夫人蜜雪兒幾度穿上他設計衣服的設計師吳季剛家族,也是豬農產業的重要成員。

吳季剛父親吳昆民開設的祥圃實業,是賣各種動物營養品的公司,其中,又以「豬」為最大宗。祥圃的年營收約在10億元,是本土最大的營養品公司。

吳昆民的兩個兒子個性南轅北轍,弟弟吳季剛在紐約時尚圈闖出一片天,而哥哥吳季衡從小卻老愛往鄉村跑。這幾年,在吳季衡希望實現在地健康食材的理念下,祥圃開始往下游發展,而發展出台灣豬業首見的「一條龍」銷售模式。

吳季衡幾年前先在南投草屯買下一座豬場,飼養1500頭豬,接著在雲林豐田工業區蓋了一座豬肉的分切場,再從日商伊藤忠的手上買下「藝多廚食材物流公司」;最後,選在台北京華城裡,開了一家「良食究好市集餐廳」。

吳季衡的想法是,從上游營養品開始,到養豬、分切、物流運送,最後開設餐廳,把好的食物送上桌,一貫式的經營模式,讓消費者可以直接吃到對健康無虞的好豬肉。

吳季衡從小出國讀書,是典型的ABC,但從進豬場工作、分切場的建構,到餐廳與賣場的成立,處處親力親為。他說自己從小就喜歡鄉村生活,豬場的工作難不倒他;如果祥圃能建立一條透明的產銷制度,讓消費者吃到更乾淨、更好吃的豬肉,就是他最大的願望。

豬價偏低 豬農幾乎不敷成本── 近年養豬生產成本與拍賣價格

台灣豬

甚至比中國豬還便宜!

中國豬72.6元╱公斤 >台灣豬61.9元╱公斤註:為2013/02/04價格

資料來源:畜產會企畫組

取消口蹄疫疫苗補助

年賺400億外匯時代回不去了!

── 近17年台灣豬肉出口重量與產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264

《選後檢討》空前慘敗後 搶救台灣沉淪的最後機會 馬總統最後五百天 非做不可的三件事


2014-12-08  TWM

這次九合一大選慘敗之後,到馬英九正式卸任總統,還有五百多天,在立法院擁有多數席次的國民黨,仍然有推動改革的條件。

馬英九若有心挽救自己的歷史定位,就從最該推動的改革下手吧!

撰文‧楊卓翰、蔡曜蓮

還沒結束!這次選舉,執政黨雖大敗,不過從選後第一天開始,到後年五二○總統卸任,還有整整五三七天,這段時間若做得好,二○一六年大選仍有一搏機會。

總統馬英九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的敗選感言說:「勇往直前,加強改革。」確實,選舉結果顯示人心思變,台灣需要啟動徹底的大改造。但問題是,方向在哪裡?要改造什麼?

五百多天不可能什麼都做,找出最重要的三件事,集中火力才可能成功。

推動憲改︾把握國會優勢,一次終結政治亂象首先,行政院院長江宜樺辭職,承認敗選是因為「施政未獲民眾滿意」,施政和民意有這麼大的背離,反映出的正是台灣憲政體制問題。施政單位是行政院,但行政院院長卻是總統任命,也不用經過民意機關同意,結果就是為了實踐總統意旨,而背棄民意。

總統有權無責,不需要到立法院面對質詢,行政院長有責無權,台灣落入一個「既非總統制也非內閣制」的權責脫軌制。

這樣體制的荒謬性,在前總統陳水扁主政期間最為凸顯。當時陳水扁雖然是總統,但民進黨在國會是少數黨,許多政策遭國民黨杯葛,施政難以展開。

現在國民黨已經輸掉地方選舉,到了二○一六年,不論國會與總統選舉誰能取得執政,問題都可能重演。當總統與國會是不同政黨,更可能發生立法院多數黨為反對而反對,再空轉四年。

反觀內閣制的日本,就文明地面對這個問題。在今年十一月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為延後消費稅造成黨內外爭執不下,眼見立法機制就要停擺,他毅然決然宣布解散國會,重選議員及首相,將重大爭端的決定權還給人民。

選後已有不少政治人士倡議,應立即著手進行修憲,如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國民黨立委賴士葆。

台灣要走向內閣制或總統制,需要社會共識,但修改中央政府的體制和配套,例如下修二十歲的投票年齡門檻至十八歲,都是當務之急。

馬總統應該把握國民黨在立院多數的優勢,推動憲政改革,根本解決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執政者無法獲立院支持的政治亂象。

年金改革︾「少拿、多繳」,不再剝削下一個世代這次選舉展現了公民力量,是對台灣政治長期以來無法反映民意的大反撲,而種種議題中,又以世代間的不正義最受關注。事實擺在眼前,年輕世代要領到退休金,幾乎不可能。勞保將在二○二七年破產,軍公教最快一九年破產。從台灣少子化的人口結構來看,退休金都應該往「少拿、多繳」的方向改革,年輕一代繳的公勞保費,才不會被這一代取用殆盡。

勞工保險在○九年改為年金,退休的一輩,什麼都不用做,就可多領一.五倍退休金,潛藏負債就因為這項政策,增加二兆元。

軍公教退撫制度方面,在現有的體制下,台灣軍公教是全世界數一數二所得替代率最好,少部分甚至超過一○○%。不僅如此,他們平均退休年齡不到六十歲,退得早領得好,總共已經有六兆元規模的潛藏負債。原本改革透露曙光,考試院前院長關中在一三年將年金改革方案送進立法院,但至今仍被立法諸公束之高閣。

現在主政者已經知道,靠增加負債來成就上一個世代的選舉勝利,在下一個世代的選舉就會慘敗。執政者要結束世代剝削的惡性循環,唯一的辦法就是完成馬英九的承諾,推動年金改革。

組織再造︾政府瘦身、人事精簡,才能提高效能馬英九上任後,大力推行歷任總統都推不動的「政府組織再造」,把原來三十七個部會降到二十九個。表面上看,改革好像往前跨一步;事實上,從公務人員的數目與政府效能的提升,都看不到成果。

先拿部會數目來說,即使台灣降到二十九個,但日本政府部會數字是十一個,韓國與美國相同為十五個,中國二十七個,台灣還比對岸的中國多。

《行政院組織法》於二○一○年修正公布,一二年實施。一○年,台灣中央與地方的公務員總數為八十三萬,政府人事預算是三八八三億元;現今公務員人數約九十萬,最新出爐的人事總預算則為四○九三億元。也就是說,在《行政院組織法》公布四年後,部會名目上是少了八個,但政府瘦身卻功敗垂成,公務員不僅未減少還反增,人事費用也節節升高。

而台灣公務員占勞動人口七%到八%,對比日韓皆在六%左右,台灣公務員占總勞動人口比率偏高。

政府組織再造的目的是要根除組織疊床架屋,事權不統一,但如今改革只是換了部會名稱,花錢重新印名片。例如:原本外界期待很高的海洋委員會,是為了台灣海岸線整體的規畫保護,但結果卻只是被裁掉的海巡署所組成,海岸地區的規畫還是落在環保署與營建署等其他單位。政府改造只有花錢卻沒解決問題,這種改革當然得不到民心。

除了以上三件事,眼前馬英九將面臨的挑戰,就是十二月二十五日當選人就職後的「議長選舉」。

這次執政黨不只輸了縣市首長選舉,在縣市議長選舉中,藍營在地方議會勢力也大幅衰退。在台灣二十二個縣市中,國民黨首長與議會雙贏的「完全執政」,只有新竹縣、苗栗縣、台東縣;另一邊,民進黨只在高雄市全面執政。

兩黨議員席次都未過半又不相上下,這次議長選舉恐怕是最激烈的一次。

在市議員選舉時,幾乎各縣市都有檢調單位偵查賄選、收押候選人;甚至有不少議員,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晚上當選時,還在被檢調單位羈押,蹲在牢房裡慶祝。

馬英九政績乏善可陳,唯一只剩「清廉」形象,議長選舉如何根絕賄選,不僅考驗執政黨,更是檢驗馬英九長期以來高喊「清廉政治」的關鍵時刻。

馬主席交棒前仍未兌現的支票:

遵守承諾 黨產歸零

馬英九在2005年8月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宣示要在2008年前,即他正式競選總統前,將國民黨黨產處理完畢,當時外界解讀為「黨產歸零」。但馬主席當了快10年,這項承諾至今沒有兌現。

根據去年內政部政黨財務決算,國民黨在2012年的總投資金額為233億元,當年度賺了17.8億元的股利收入,這還只是國民黨持有的股票而已,若加計其他資產,國民黨絕對是全世界最有錢的政黨。

過去,國民黨拿著龐大黨產競選,對上沒有黨產靠山的民進黨,猶如大鯨魚與小蝦米,台灣的民主政治其實是ㄧ場立足點就不平等的政黨競爭。

但這次選舉結果證明,過去黨產對國民黨是資產,但現在可能是負債與包袱,因為年輕人對世襲的權貴財富深惡痛絕,更討厭不公平、不正義的事。而年輕人利用網路,不用花大錢也能打贏選戰,國民黨何須再緊緊抱著「黨產」不放?

在給黨工合理退休金的前提下,讓黨產歸零,不僅讓台灣的政黨政治真正邁向良性競爭的資源結構;同時民進黨再也沒有藉口,把選舉失敗歸咎於國民黨龐大資源而不深省自身問題,台灣政治才能邁向健康的下一個階段。

兩黨議會過半少 議長選舉更添亂──各縣市議會兩黨議員席次比率藍營議會席次過半僅有六個縣市、綠營過半僅有高雄;藍營完全執政僅有三縣、綠營僅有高雄。縣市議員賄選案件已頻傳,加上大多數議會兩黨未過半,議長選舉更考驗兩黨反賄的成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2804

華菱漣鋼的沈淪與再生:“蒼蠅式腐敗”成樣本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7-14/929874.html

湖南最大的國有企業華菱鋼鐵集團下屬子公司漣源鋼鐵,曾因幹部“左手與右手做生意”、職工肆意偷盜企業合金、購進假進口設備也無人敢監督等從上至下全方位的“蒼蠅式腐敗”導致企業命懸一線。

中央巡視組近期曬出今年首輪央企專項巡視問題清單,國內部分鋼企“巨頭”“靠鋼吃鋼”、以“鋼”謀私等問題引起廣泛關註。而湖南最大的國有企業華菱鋼鐵集團下屬子公司漣源鋼鐵,曾因幹部“左手與右手做生意”、職工肆意偷盜企業合金、購進假進口設備也無人敢監督等從上至下全方位的“蒼蠅式腐敗”導致企業命懸一線。在這背後,企業關鍵領域制度缺失、權力缺乏監督導致裙帶關系關聯交易突出、企業“拜金文化”盛行成為漣源鋼鐵腐敗叢生的主要原因。

相關調查顯示,在這類體量巨大、歷史悠久的鋼企中,存在資本與權力高度融合的現象,如無嚴格監管,極易成為腐敗“重災區”。近年來,華菱集團痛下決心“刮骨療毒”,以反腐為抓手促進企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華菱漣鋼”的沈淪與再生,很多方面堪稱鋼企反腐的“活標本”。

“要小康,偷漣鋼”成流行語

2011年,震驚華菱上下的“合金偷盜大案”浮出水面,漣鋼職工內外勾結,偷、運、銷一條龍作案,涉案人員達150余人,涉案金額1000多萬元,最後到了“再抓下去車間就沒人能開工”的窘境。查案期間,合金消耗直降近8000萬元,以此計算,包含未查明案值,損失的合金約為1億元。

上世紀90年代,漣鋼發展十分迅猛,憑借號稱“印鈔機”的板材,每年輕輕松松賺五六個億。“那時搞銷售的只要在家里等著,鋼材還是燙的就被人拉走了,就差搞拍賣了。” 漣鋼常務副總經理劉繼申告訴記者,在企業高速發展的同時,管理和監管滯後帶來的腐敗問題日益凸顯。

漣鋼監察審計部工作人員王寶輝原來是貪腐“重災區”的大宗原燃料管理科科長,他告訴記者,“合金案”只是漣鋼貪腐問題的冰山一角——無孔不入的“蒼蠅式腐敗”才是真實寫照,“吃漣鋼的飯砸漣鋼的鍋”使全廠從上到下混亂不堪。

在管理層,“左手與右手做生意”成為部分幹部的“生意經”。一些漣鋼領導幹部、管理人員、敏感崗位人員的親屬,在本地註冊的各類鋼材貿易公司多達數十家,業務對象無一不是漣鋼。漣鋼紀委聯合監察審計部曾發現大量夾雜摻渣、成本偏高、超量申報以及高價采購問題。其中,同類型塑殼斷路器輔助觸頭采購單價竟然相差100多倍。

貪腐的風氣也延伸到基層,普通工人也想盡辦法“索拿卡要”。用於吸收煤中苯的洗油每噸4000元,在車內設置暗板以劣質油代替好油,收買檢查工人,兩車下來可賺幾十萬元。腐敗甚至蔓延到了民工,裝卸工人為難提貨人,不想耗時間就必須“意思意思”,往往是香煙或百元大鈔一塞,貨就可以裝了。

內憂與外患勾結,漣鋼以其富庶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光顧”,“要小康,偷漣鋼”成為當地的流行語:一萬多噸返礦粉光天化日之下不翼而飛、需要調動龍門吊和重型卡車才能搬走的鋼板竟不止一次地被偷出廠門。

“蒼蠅式腐敗”不僅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還損害了產品的品質和品牌的聲譽。曾經的明星企業從2008年開始持續虧損,到2010年累計虧損23億多元,企業生存命懸一線。

買了假進口設備竟無人敢監督

企業“拜金文化”盛行,“愛廠如家”觀念缺失。漣鋼的官本文化、拜金文化在部分幹部職工中較為盛行,產生內外勾結損公肥私、規章制度執行力差、權力監督疲軟等問題,其根源在人事任免、薪資差距等出現偏差。

僅婁底檢方2011年開始查處的漣鋼系列貪汙受賄案中,就有14名領導幹部相繼落馬。記者梳理案例發現,漣鋼腐敗高發的原因主要有:

企業規章制度關鍵環節缺失,既有管理條例執行力差,有章不循現象突出。據檢察院調查,漣鋼一些部門負責人利用擔任招投標評委的便利,在招投標過程中會見供應商,采取投關系票、推薦中標單位從而收受賄賂;或者是避開招標程序,利用議價采購等形式指定供應商從而收受賄賂。此外,還存在未經招標的總承包和邀請招標比例大、委托招標監督管理力度不嚴、子公司和改制企業招標監督管理力度不大、輔助材料招標市場競爭不充分、供應商入備選庫難度大等問題。

除關鍵領域制度缺失外,規章制度“掛在墻上、印在紙上”是另一突出問題。漣鋼僅內部管理規章制度就多達5000多份,漣鋼紀委指出:“像漣鋼這樣的大型國有企業都有一整套門類齊全的規章制度,但基本上沒有認真執行,甚至根本沒執行,只是出了問題尋找處罰依據時才會去查看。”

此外,權力監督不力失控現象較為嚴重。漣鋼在權力監督過程中出現了“不能、不願、不去”監督的問題。一線職工“不能”參與到權力的監督過程;同事與同事、部門與部門“不願”監督甚至相互勾結;掌權者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不去監督”。

如漣鋼動力廠在采購離心空壓機過程中,代理美國“易利達”離心空壓機的某公司中標,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漣鋼進出口公司發現該產品並非原裝進口,而是國內組裝,按照合同的約定,漣鋼有權更換新的廠家,在內部人員的“公關”下,漣鋼進出口公司並未對采購部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導致漣鋼繼續使用“假冒機器”。

漣鋼系列貪腐案中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在二煉鐵廠籌備部任設備負責人期間,集經辦科長、廠領導於一身,憑一己之力負責設備采購工作,這種左手監督右手的模式,使得監督疲軟無力。

權力缺乏監督導致漣鋼裙帶關系關聯交易突出,內外勾結損公肥私。眾多的幹部職工本人或親屬與漣鋼進行關聯交易,成為漣鋼成本管理失控的重要原因。漣鋼曾經內部通報,共有6名公司領導、1名公司總經理助理、7名中層管理人員、108名基層管理人員和敏感崗位人員填報了本人或親屬在漣鋼從事業務的情況。

由於幹部職工親屬甚至是本人或在供應商、或在內部支持企業任職,為了牟取經濟利益,部分幹部職工就不可避免地采取內外勾結的方式,泄露手中所掌握的工況條件、環境參數、標底、配礦方案、采購信息,收受巨額賄賂,從而滑入職務犯罪的泥沼。

根據調查,漣鋼對內部企業進行支持的規定已成為個別人牟取巨大經濟利益的工具,而一線職工並未享受本應屬於自己的利益。如漣鋼大同工貿有限責任公司某廠法定代表人本身就是長沙、福州、新鄉等三地電器公司的產品代理商,通過將這些產品做進漣鋼而獲取利益。漣鋼福利企業原副總經理顏某在詢問筆錄中提及:“我以福利公司的名義在漣鋼承攬業務,利潤由福利公司扣除開支、管理費之後,再將剩余的利潤返還給自己。”

經過股份制改革後,漣鋼取消了企業行政級別,原有的幹部提拔程序被打亂,幹部任用出現了混亂,憑關系不憑能力,一些業務能力強的職工不能獲得提拔,逐漸形成了“小圈子”、“小山頭”等不正之風,打消了許多幹部職工的積極性。

在薪資差距方面,漣鋼曾因幹部與普通職工之間薪資的巨大懸殊而發生過群體性事件。由於貧富分化現象嚴重,使得廣大職工對漣鋼喪失了信心。致使幹部職工逐漸喪失了“愛廠如家”的觀念,將損害企業利益牟取私利視為尋常,毫無羞恥感和法制觀念。

犯罪嫌疑人王衛東在交代了收受賄賂20余萬元的犯罪事實之後,居然還向辦案人員提出:“我現在是廠長助理,我把錢退了,你們把我放了,我還要回去競爭作副廠長呢。”

漣鋼某職工針對多次發生的偷盜廢鐵廢鋼行為,發出感慨:“廢鐵廢鋼也是公司的財產,是大家的財產,憑什麽讓別人白伸手拿去。假如把公司比作你自己的家,你會隨便讓遊手好閑的人自由進出你們的家嗎?”

  • 經濟參考報
  • 劉小英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87

沈淪17年,微軟股價創出歷史新高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10-23/1047114.html

1ofj_w_1_l3__98qd3_2w_3.thumb_head

每經記者 王嘉琦 趙娜

1999年12月30日,這是微軟最高光的時刻。當天其股價創出歷史最高位59.97美元/股,市值達到了6130億美元,是有史以來最值錢的公司——直至13年後,蘋果公司的市值才超越這一紀錄。

處在新千年之交,意氣風發的微軟為對人類未來的智能生活進行了設想:微軟發布了一部視頻短片,其中有面部識別、遠程通訊、網上購物、智能家電等等,在當時,這些都是極為大膽的設想。

如今,這些曾經看似高大上的技術已是再正常不過的現實,但這和微軟無關,微軟幾乎“完美地”避開了這些領域。對絕對大多數人來說,微軟給人的印象還是Windows、Office、Xbox。

由於業務平平,加之互聯網泡沫破滅,1999年後,微軟的股價表現只能用“微軟”來形容,後起之秀谷歌、亞馬遜、Facebook生機勃勃,成為互聯網行業新的主宰,微軟度過了“失去的17年”。直至本周,微軟才超越1999年,創出歷史新高60.45美元,那些被套整整17年的人終於解套了!

是什麽原因讓微軟得以鹹魚翻身?

失去的17年,微軟去哪了?

從1995年到1999年,是互聯網泡沫的5年。2000年起,隨著泡沫破裂,以及美國聯邦政府聯合20個州向微軟發起的反壟斷訴訟,使微軟股價長期處於30美元以下。

隨後,互聯網進入了移動互聯時代,蘋果和安卓智能手機的普及,加上Twitter,Facebook,Google以及中國的微博,微信社交平臺的崛起,讓PC時代的霸主微軟漸漸落後於時代。

從2007年至今,蘋果iPhone已經發展到了第十代(iPhone7),股價也從當時的不到20美元一度漲到了133美元左右。而2004年才上市的谷歌股價已經漲到了799.37美元,漲幅1467.58%。

眼看自己被甩在了時代的後面,微軟在2013年9月做出了一個頗有爭議的決定:以54億歐元(約合71.1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部門,以及諾基亞智能手機和功能手機的品牌使用權。當時,微軟給出的一個理由是,借力智能手機發展形勢,抓住一次巨大機遇。

但就目前來看,微軟做了個賠本買賣。今年5月,諾基亞宣布將把諾基亞功能手機業務以3.5億美元出售給富士康,同時重組智能手機業務,硬件制造部門將裁員1850人。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查看微軟2015和2016財年報告發現,2016財年微軟對手機業務資產減計6.3億美元,計提手機業務重組費用4.8億美元;2015財年,對手機業務商譽和資產減計75億美元,超過了諾基亞的收購價。

10月21日,微軟2017財年第一財季(截至2016年9月30日)財報顯示,得益於手機業務成本的降低,該季度營銷成本減少了2.45億美元,降幅18%,研發費用減少了1.39億美元,降幅9%。這對微軟及其投資者來說,算是難得的好消息。

“雲計算”拯救微軟?

2014年2月,微軟高層重組,印度裔的薩提亞·納德拉成為CEO,創始人比爾·蓋茨也正式卸任微軟董事長。

在前一任CEO鮑爾默治下的13年里,微軟接連失去了智能搜索、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而此前就在微軟負責雲計算和企業業務的納德拉果斷采取“雲為先”的戰略。雖然總體利潤沒有什麽實質性增長,但微軟股價卻連攀新高,從2014年2月初的36美元左右漲到如今的60美元一線,同時雲服務超越了Windows業務成為微軟的主要營收來源。

2017財年第一財季,微軟的營收為204.53億美元,與去年基本持平。凈利潤下滑4%至46.90億美元,但遠超華爾街分析師預期。

最重要的是,微軟的雲業務保持了高速增長:

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部門下的Office365服務收入增長51%;

企業級Office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5%;

消費級Office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8%;

Dynamics產品與雲服務收入增長11%;

智能雲部門的微軟雲Azure(註:微軟的公有雲平臺)營收同比增長超過116%。

在上一財年,微軟雲Azure營收同比增長了113%。微軟表示,雲計算業務是促使其第一財季業績表現強勁的主要原因。

目前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增長率為10%,另一競爭者亞馬遜的AWS業務增長率也僅為30%。微軟在增速上遙遙領先。

“主要是微軟在企業客戶方面有很多積累,比如Windows、Office大量的企業級用戶,可能在轉雲計算的時候首先都會選擇微軟。”IT獨立評論員孫永傑對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微軟的雲計算業務肯定主要面向企業市場,這是優勢所在。

目前,美股市值排名前5的公司,就有4家涉及雲服務,包括蘋果,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軟,亞馬遜。而這4家公司最近五年的股價一路上漲。其中,蘋果上漲了120%,谷歌上漲了174%,微軟上漲了154%,亞馬遜上漲了276%。

今年上半年,亞馬遜的雲服務AWS營收54.5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0.8%,占公司總營收的9.15%。但蘋果和谷歌均沒有單獨披露雲服務的營收。此外,甲骨文公司2017年第一財季雲業務收入增長了59%,占公司總營收的11%。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留意到,今年二季度,阿里雲計算業務的收入為12.43億元,同比增長156%,連續五個季度保持三位數增長。同樣在二季度,騰訊的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75%,達到34.79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得益於支付相關服務及雲服務收入的增長。

根據市場機構Gartner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末,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已達1750億美元,預計2016年將達2030億美元,而2019年有望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達到3120億美元。

股價複興背後的“小算盤”

雲計算固然可以提升微軟的投資價值,但如果你認為這是其股價創出新高的唯一推動力,那你就太天真了。

有一點點炒股經驗的人都知道,股價不僅取決於一家公司的經營狀況,也取決於各種概念,而微軟的概念是“大額回購”。

這些年來,微軟一直在系統性地回購股份(這相當於自己炒自己股票了)。標普道瓊斯指數高級指數分析師HowardSilverblatt對此進行了統計,截至2015年6月的10年時間里,微軟斥資1236億美元回購股票,遠超任何一家公司。

自2004年1月至今年6月,微軟回購了1360億美元的股票,股本流通總數減少了26%。同樣的營收和利潤,在股本減少後,可以提升每股收益率,這是微軟股價上漲的另外一個邏輯。

需要註意的是,雖然經歷了“失去的17年”,但微軟依靠其長期在PC操作系統領域的霸主地位,每年仍可獲得穩定且巨額的利潤,這是其得以完成股票回購的底氣所在。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記者統計發現,過去的完整三個財年,微軟共計實現511億美元的凈利潤,截至今年6月30日,微軟的現金和短期投資(可迅速變現)總計超過1100億美元,這意味著微軟仍有足夠的財力維持回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