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玩出誘惑?
電商性,訴求,就是轉化性,訴求。
那,電商,性訴求,訴求什麼?
才能讓電商性訴求,去轉化性訴求?
如果你看暈了,那你被吸引了,往下看吧,乖…
我很好的哥們小可,有一個品牌叫做ciao,因為這個意大利語實在是太優雅了,以至於很多人都給記成了cao ,在幾年前,這個女裝曾經火爆至極。
很多人在搜索時會發現,系統會提示cao女裝。
後來,我發現隱晦的羞澀性訴求已經抵擋不了腎上腺素品牌夢的時候,諸如「賤」這樣的牌子出現了,它的英文MGBGHH被大家親切的稱之為MGB搞highhigh。
跟它的廣告語一樣——擋不住的誘惑,MGB這牌子,視覺和產品確實讓我感覺很high。類似「無妖,不女人」這樣露骨的文案也很high。但大家high,才是真的high,目前從銷量看來,賤品牌的成績平平。
為什麼成績平平?避開運營的角度不說,這樣的品牌可以在瞬間強姦你的眼球,但可能不太能夠刺激你的消費,就跟看打架一樣,觀戰的人還是多的,真上的人還是傻的。
iParty在兩年前推出「騷賤」手機殼時,一度成為多家媒體議論的焦點,而且也吸引了諸如mike隋之類的「網絡紅人」使用,但是銷量一直不溫不火,跟這個姓訴求的價值觀還是有一定的關係。大家還是比較願意門前立個貞操牌坊,背後偷雞摸狗……
另一個女裝品牌的性訴求,則隱晦得多,也成功得多,那就是荷芙風格旗艦店。在一年前,一個叫荷芙風格的品牌曾經打出了「駕馭,女神」的營銷,此品牌是做繃帶裙的,這種裙子就是現在歐美及港台明星走紅毯時,或參加高端晚宴時必穿的。荷芙風格這個品牌名其實也就是傳說中的「女神」裝。
但,荷芙風格的缺陷是天生的。中國人很少有晚宴、PARTY、酒會等,需要這種衣服的人少之又少,而唯一流量較大的伴娘裙市場,已被做爛。在此時,我的一個朋友為它出謀劃策,叫荷芙風格跨界情趣女裝市場。
於是就有了荷芙風格「駕馭,女神」這個性訴求營銷。
「她不是AV,她是女神」「男人,這輩子要駕馭一次女神」
「穿上它,你是她的女神」「女神還是小姐?自己選!」
「走台如走紅毯,賜你女神身價」
這個營銷的成功在於:
1.性訴求讓本來一個很小眾的東西,變得大眾了。
2.性訴求增加了它的復購。(買情趣內衣的人,不會只買一件的)
3.性訴求增強了好多個購買誘因,不管你是——想勾搭男人的女人,想讓女人勾搭自己的男人,想變身女神的女人,想變成女神男人的男人,以及苦苦徘徊於灰色行業的女人。她們希望通過女神化,提升自己的品牌溢價能力。
誘惑不能玩得太過了
我朋友在給我講這個方案時,兩眼發光,情到深處,差點流下兩行口水。
我也深受其方案的打動,真的在荷芙風格買了兩件「女神裝」,實地感受下,確實有難以形容的「駕馭,女神」感,而且不會像很多情趣內衣一樣,質量不好,容易過敏,也穿不出去。
荷芙風格是一種,既能上得紅毯,也能入得廳堂,更能上得大床,還能搭件外套出門的「神衣」。這樣一想,誰說小眾品牌無出頭之日的,大眾品牌不都是從小眾開始,可口可樂不一開始也在藥店出售麼?(咖啡因飲料)
但是,「性訴求」到底應該怎麼用?怎麼才能用得好?又不讓人反感呢?
其實就是黃色書籍和黃色笑話的差別,黃色書籍的傳播相對私密,不能登大雅之堂。而黃色笑話,卻可以成為國民幸福指數的標準,因為大家都靠它逗一樂。
總結一些性訴求的方式方法,供大家「窺視」和「抄襲」。
1.早期的品牌速成。有趣的姓訴求是可以讓一個品牌在短期獲得眼球的。
比如日本有名的「男前豆腐」,完全像牛郎一樣的賣豆腐方式,確實得到了日本熟女們的愛。但是,想靠這種東西成為一個長遠的品牌,還需要積累,畢竟它如黃色笑話一樣,不能被典藏。又如,淘寶曾經風靡一時的愛肯性感牛仔,最近的風頭略減。
2.促銷時的道德底線。在大家都比價格的促銷時,你玩點「脫光」的噱頭。如果你用一張半裸型男,內褲上寫著——「低到底線,不能再低。」會不會很吸引眼球?
3.騙點擊的小廣告。諸如直通車質量得分、鑽展通投等情況下,或許用點陰招也是沒辦法的事兒。但是,如果你的東西高大上,就別搞了。如果你的東西跟性,關係不大,建議你搞,比如一瓶性感的搓泥寶,一杯慾望的普洱茶,一把騷氣的拖把和一支誘惑的拖鞋。
然後是我最愛的「偽君子」式的姓訴求營銷,那就是姓暗示版的公益廣告。
1.國外的皮草公益廣告、粉紅絲帶的公益廣告。明星們紛紛為了這個神聖的理由而輕解羅衫,堂皇脫光 。而你也獲得了想要的關注和宅男的讚許。那些賣PU包包的店,大可以打出,保護動物,環保皮香的文案。
2.大可以請來一買家,大圖拍出——「裸為動物代言」。
3.然後再爽11的時候,只要滿500,將獲得此人全套高清套圖1G。點亮無數宅男屌絲心中那神聖的光……
需要說明的是,荷芙風格和曲美家具,都說明了尺度的分寸問題。賤品牌,不是可愛無厘頭流氓兔的那種賤,而是色情的賤,性的賤,把自己主動劃歸到站街女、夜店女的文化認知範疇內,從品牌上,恐怕只能是個極小眾品牌,最後被人笑話,轉眼凋零。
玩笑至此,「葷文」一篇,祝那些使用「葷營銷」的電商人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