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上海20餘鋼貿企業遭銀行起訴 互保聯保引訴訟潮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120912/070313113315.shtml
商業銀行和鋼貿企業之間的法律糾紛仍在繼續。

  僅9月10日一天,上海市金山區法院開庭審理了光大銀行上海金山支行訴包括上海辰世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正韓鋼鐵貿易有限公司、上海軒展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等近20餘家鋼鐵貿易企業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

  9月11日,在上海市金山區東北方向的浦東區法院調解室內,民生銀行(5.74,0.07,1.23%)上海分行同上海惠錦鋼材(集團)有限公司之間的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正在這裡調解。

  至此,距離8月6日滬上銀行開始集體起訴鋼貿企業已經過去了1個月了,仍沒有停歇的跡象。在市場持續低迷和資金鏈吃緊的情況下,上海多家鋼材市場已不復往常的喧囂與熱鬧。

  在銀行不斷催貸、抽貸甚至通過訴訟方式集體向鋼貿企業施壓下,8月9日,上海市2028家鋼貿企業聯名上書上海市政府,請求政府出面協調鋼貿企業同銀行的關係,幫助處置和應對爆發於鋼貿行業的系統性危機。

  然而,諸多鋼貿企業沒有等來上海市政府方面的回應。據上海地區最大鋼貿行業協會——周寧上海商會的執行會長肖志成介紹,一些商業銀行除了加緊對鋼貿企業催收貸款外,甚至還暫停了一些鋼貿企業主的信用卡,更大的恐慌情緒開始在鋼貿企業主之間蔓延開來。

  昔日座上賓

  今日成被告

  鋼貿企業的違約,使得同銀行之間原本親密無間的關係出現了裂痕,昔日的座上賓成為了今日銀行談之色變的對象

  「我的鋼鐵網」資深分析師朱喜安對法治週末記者介紹說,鋼貿行業屬於資金密集型行業,上游鋼廠訂貨要付保證金,提貨需要付全款,下游用鋼企業需要墊資,造成資金使用量大周轉時間長,而鋼貿企業自身資金量有限,因此,鋼貿企業需要通過大量的銀行融資來維持整個資金鏈的正常運轉。

  「在2008年以前,國內鋼材市場處於上升週期,鋼材價格不斷上漲,鋼材成為了非常優質的抵押品,加上鋼貿企業對資金需求巨大,鋼貿企業一度是銀行的座上貴賓。」朱喜安對法治週末記者說。

  在《致上海市人民政府的請求信》中,記者看到,在以往的貸款中,銀行通過以貸轉存、存貸掛鉤、浮利分費、承兌匯票、配比購買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基金、黃金、保險產品等一系列商業手段,再加上擔保等費用,使鋼貿企業融資成本高漲。

  按照上海市銀監局的統計,上海地區的鋼貿貸款餘額約為1500億元,若以15%的平均融資成本計算,那麼銀行每年可從中獲取的回報將遠超200億元。

  朱喜安介紹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在國家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的帶動下,國內鋼材市場的需求保持增長勢頭,加之銀行信貸比較寬鬆,鋼貿企業同銀行之間的關係也是比較融洽的。

  不過這種好勢頭從2010年開始逐漸出現逆轉。朱喜安表示,一方面,鋼鐵產能愈發過剩;另一方面,國家實施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加之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投資大幅回落,導致鋼材市場需求大幅下滑,鋼貿行業的盈利能力也不斷下降。2011年以來,情勢更是急轉直下。

  市場需求急劇下降,鋼廠虧損面不斷擴大,以往靠「利薄多銷」經營原則的鋼貿商為了償還銀行貸款,也大量拋售手中囤積的鋼材庫存,進而引發鋼材價格的暴跌。

  2012年8月底,中鋼協鋼材綜合指數降至101.53點。而1994年此指數推出時是100點。這就意味著,18年之後,鋼價重回原點。

  鋼鐵行業無疑已處於低谷,鋼貿企業的資金鏈也愈發緊張。而隨著鋼材價格不斷下滑,抵押物價值下降,導致銀行要求鋼貿企業追加抵押,或收回一部分貸款,從而加劇了資金匱乏的窘境,已有部分鋼貿企業出現了信貸違約。

  鋼貿企業的違約,使得同銀行之間原本親密無間的關係出現了裂痕,昔日的座上賓成為了今日銀行談之色變的對象,更有一些商業銀行內部傳出了「防搶防盜防鋼貿」這種帶有歧視性的說法。

  而鋼貿企業對也銀行也不乏苛責之聲:「銀行為了降低自己的風險,也開始不守信用,提前催收未到期的貸款,甚至欺騙鋼貿企業提前還貸。」一位鋼貿企業負責人對法治週末記者說。

  肖志成介紹說,上海周寧商會成立16年以來,從沒有壞賬,從沒有發生過銀行違約事件。然而當下的危機也使得個別會員企業不得不站在法庭的被告席上。

  截至2012年8月30日,僅上海市奉賢法院就已受理了80多起涉鋼貿企業糾紛。可以說,不斷上演的訴訟也將銀行和鋼貿企業之間最後的溫情拋卻。

  互保、聯保引發訴訟潮

  在目前鋼鐵行業的系統性風險面前,互保和聯保這種原本降低銀行風險的擔保方式也已失去了其最初效用

  依照常理,如果鋼貿企業是作為一個個獨立的主體向銀行借貸的話,尚不至於引發鋼貿行業集體性的違約風險,也不至於引發訴訟潮。而自8月中旬以來爆發的針對鋼貿企業的訴訟潮則從側面反映出鋼貿企業已身陷系統性危機,這也將銀行信貸中所用的「互保」、「聯保」方式的弊端完全暴露。

  所謂「互保」、「聯保」,是指銀行為了降低風險,在貸款人不能提供足值抵(質)押物時,要求三家到五家企業自願組成一個互助小組,小組成員協商借款金額,聯合向銀行申請授信,聯合對貸款提供擔保,每名成員均對小組授信承擔連帶擔保責任。

  在這種擔保模式下,只要一家鋼貿企業整體陷於虧損和周轉失靈的狀態,就會使多家企業遭到牽連,在此輪銀行發起的對鋼貿企業的訴訟中,很多銀行都是將到期不能還貸的企業連同互保、聯保企業「打包」一併告上法院的。

  中國政法大學、中國法學會銀行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劉少軍對法治週末記者介紹,「互保」、「聯保」最初是10餘年前,中國農業銀行(2.48,0.03,1.22%)支持農村經濟發展針對農戶推出的一種貸款方式。

  「由於農戶缺少抵押物,銀行為了控制風險,當時要求農戶在貸款時找一家農戶或者幾家農戶為其擔保,一旦出現還不上貸款的情況,就由其他農戶承擔還款連帶責任。由於農戶貸款金額較少,即使出現風險,也在銀行承受範圍內。」劉少軍說。

  劉少軍表示,「互保」、「聯保」這種原本適用於農村的貸款方式一旦擴展至資金量較大的中小企業身上,本身就積聚著很大的風險,「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容易對銀行的風險控制體系造成衝擊。

  在目前鋼鐵行業的系統性風險面前,互保和聯保這種原本降低銀行風險的擔保方式也已失去了其最初效用。按捺不住焦慮的銀行開始了集中發難,於是就出現了文章開頭的一幕。

  信貸風險大

  銀行收縮貸款

  重複抵押對所貸資金投向監管不到位的確加劇了鋼貿行業信貸風險的嚴重性

  隱藏在鋼貿企業的信貸風險不斷蔓延開來,也驚動了銀行監管部門。2011年下半年開始,上海市銀監局先後多次向轄區內銀行發文,要求各家銀行重點排查鋼貿企業的信貸風險。2011年11月底,上海市銀監局發文指出,鋼貿行業貸款過於集中,整個上海地區的鋼貿貸款餘額約為1500億元。

  上海市銀監局接二連三的風險警示無疑讓銀行緊張起來,於是風險排查隨即啟動。

  在調研排查過程中,一個讓銀行恐慌的現實被揭露出來。上海銀監局的調研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末,上海用於質押的螺紋鋼總量為103.45萬噸,是螺紋鋼社會庫存的2.79倍。

  這就意味著鋼貿行業存在著重複抵押的問題,這無疑會放大銀行的信貸風險,而且上海銀監局已經發現某些銀行在風險處置時無法對鋼材質押主張權利。

  與此同時,以「從事鋼材貿易」名義套(騙)取銀行信貸資金的案例開始被銀行發現,於是收縮鋼貿企業信貸成為了一些銀行挽救損失的最後一根稻草。

  一位知情人士對法治週末記者透露,2008年鋼材利潤越來越微薄,一些鋼貿商家便以囤積的鋼材做抵押品,從銀行獲得貸款,名義上從事鋼材貿易,其實有不少投向房地產、炒期貨,甚至放高利貸,以求獲取更高的利潤。

  「在這種情況下,鋼材的商品屬性已經逐漸被其金融屬性所代替,鋼材成了融資的工具和載體。」該知情人士總結道。

  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以及目前低迷的資本市場環境顯然影響到了這部分鋼貿商的投資收益,面對銀行的收縮政策,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便暴露無遺。

  2012年4月,銀監會辦公廳甚至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及時調整信貸方向和政策,防止部分鋼貿企業需求貿易背景的套(騙)取銀行貸款行為發生。

  對於外界所說的鋼貿企業存在重複質押,以及將所貸資金投向房地產、期貨等高風險領域而導致信貸違約的現象,肖志成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這種情況的確存在,但不能以一家企業或少數企業的做法就否定整個鋼貿行業,這個行業中的大部分企業還是堅守在本業上。

  儘管如此,重複抵押對所貸資金投向監管不到位的確加劇了鋼貿行業信貸風險的嚴重性。

  「商業銀行,應當建立起完備的風險管理程序,除了要做好貸前審查、額度核准外,還要做好貸後跟蹤,尤其對企業的信貸資金使用情況要加強追蹤確保信貸資金的安全和真正使用到位。」劉少軍對法治週末記者說。

  貸與不貸款

  同樣一條不歸路

  肖志成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期望上海市能夠對鋼貿市場和企業「區別對待、分類處置」

  據估計,2011年全年鋼材貿易貸款1.89萬億元,而同期全國貸款總額54萬億元,鋼材貿易貸款在整個銀行貸款中的比例高達3.5%。而在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鋼貿企業聚集地之一的上海,銀行貸給鋼貿企業的金額和所蘊含的風險則更引人注目。

  上海銀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末,上海鋼貿企業在銀行的貸款餘額達1515.41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29.05%。其中,部分銀行的信貸行業集中度過高,4家銀行的鋼貿企業貸款餘額佔比接近或超過20%,7家銀行鋼貿企業承兌匯票佔比超過50%。

  為了收回貸款,從8月中旬到目前,上海一些銀行和鋼貿企業之間官司不斷,也讓股民們憂心忡忡,鋼貿行業資金鏈是否就此斷裂,銀行對鋼貿商的現有貸款無法收回。

  這種擔心也表現在股價上了。9月5日,民生銀行股價大跌,鋼貿相關的不良貸款激增被認為是罪魁禍首。但無論如何,眼下鋼貿企業信貸危機的確將包括民生銀行在內的諸多滬上銀行類金融機構置於一個兩難境地。

  上海一家銀行信貸部工作人員對法治週末記者坦言:「現在如果對鋼貿企業完全不貸款,那麼肯定會大量倒閉,銀行壞賬一定會大量增加;但如果繼續貸款,就怕壞賬越來越多,就如同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作為周寧上海商會的執行會長,肖志成也為商會中數以千計的鋼貿商的未來憂慮。肖志成一方面號召商會會員「守法經商、堅守誠信、抱團過冬」,同時採取籌集風險基金、下調擔保費等方式抱團取暖,肖志成希望通過自救來全力維護信貸誠信。

  不過,肖志成覺得從上海鋼貿行業目前危機的廣度和深度來看,鋼貿企業自身的努力無異於杯水車薪,已回天無力。

  肖志成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示,期望上海市能夠對鋼貿市場和企業「區別對待、分類處置」,對惡意脫逃銀行貸款的害群之馬要嚴懲;而對資信良好而資金短缺的企業能給予信貸支持;對暫時無法還貸的企業能適當增加還貸延展期,而不是「一刀切」。

  銀行在經濟繁榮,鋼貿行業出於上升週期時「過量」放貸,而在行業發展低迷時緊縮貸款的做法讓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謝太峰更加意識到順週期調控模式思維的侷限性。

  「順週期的調節方式往往會起到一個助漲助跌的作用,鋼鐵行業是一種週期性行業,必然受到經濟週期波動的影響,而在目前經濟不景氣或者說經濟形勢比較複雜的情況下,正好是這些企業需要資金或者面臨困難的時候,如果採取逆週期的信貸管理模式和思維,而不是一味地為了控制眼下的風險而去進一步緊縮貸款或者進一步去逼企業壞債,可能會是解決這類問題一個比較好的思路。」謝太峰說。

  不過劉少軍認為,銀行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是否要採取逆週期信貸管理在於銀行自己的判斷,作為監管層只能是對其進行適當的引導,並不能做強制性規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2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