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鍾意回顧過去,分析未來,特別係環球形勢
因為只要捉到一個大浪,基本上每日或每月的波動係唔需要理會。
呢輪大家極熱烈討論的樓市
係度又講下
買樓的動作保持了手上資金的購買力。
你可以話,我完全生活係本土,唔旅遊唔返大陸,可以唔理會匯價問題。
好抱歉,香港本土已基乎沒有生產線,9成完成品及原材料都由外地入口,升幅一定與匯價掛鈎。
因此乜都唔做,公司每年加你5%人工,你的購買力依然係跑輸大市。
睇番過去幾年樓市的表現,買入香港樓自住,鎖定支出,而做到增值之效。
如果買黎投資呢?
試下睇兩個CASE,以5年投資時期作基準,假設左聯繫匯率係呢5年都不變。
CASE1 買香港樓
買入香港樓投資,3成首期再租出去,每月租金只約等於供款利息(4%),要補貼差餉管理。
以一層250萬樓為例,3成首期75萬,供20年每月供1萬1度,放租收番1萬,差管加埋約每月$1,500。,即每月共要補貼$2,500。
當樓價每年咁癲升1成,5年後值400萬,減去銀行負債173萬,以及一買一賣佣金厘印雜費開支15萬,及每月差管及供樓支出共15萬(2500×60月),得回197萬,獲利122萬。
CASE2 買內地樓
如果用投資咁買入內地樓又如何?
買一層85萬人仔的內地樓(每平方米10,000×85平方左右),即係港元90萬。
3成首期HKD27萬,20年計每月供RMB4400/HKD4650(內地按揭息口較高,6.5%計),放租可以收RMB2,500。管理費RMB200,即每月要貼RMB2100/HKD2220。
同樣每年升1成,5年後值137萬人仔,減去買賣開支5萬,中間補貼14.5萬(已計及平均人仔每年升7%,平均一月RMB2420),還埋銀行條數,得回58。5萬人仔。
但5年後,人仔對港元已升到0。67:1,即1蚊人仔可得1.5港紙
58.5萬人仔再對回港紙,變番HKD87.8萬。獲利約HKD61萬。
CASE1,首期75萬,每月補貼HKD2500,預期獲利港元122萬
CASE2,首期27萬,每月補貼平均RMB2420(已計升值因素),預期獲利港元61萬。
CASE1,特點如下
1.遇上租霸或丟空時,每月補貼金額會暴升,現金流不足之人有機會要被迫斬倉賣樓,守唔到樓升果日。
2.香港市場(或曰香港人)熱得快凍得仲快,轉向速度可以快到你唔信
3.香港市場有超級界王拳俾你玩,鍾意既可以去盡D95按,20倍界王拳。
CASE2,特點如下
1.人仔升值的可預期及穩定性較高
2.樓價波幅較香港更大,可以一年升1倍或倒轉跌50%都得。
3.按金(首期)比率較高,無95呢支歌仔。
呢D都係一D粗淺計算估量,但作出一個重大投資決定前,如果連呢D數都唔計,而盲目相信傳媒或所謂專業投資者的建議,咁真係祝你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