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儲“首席投資官”朱長虹本月底離職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4291
2014年1月28日8點26分原文 1月29日更新外管局確認內容
《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因行事低調被稱為外管局“隱形人”的朱長虹已辭去外管局儲備管理司首席投資長一職,辭職原因及今後去向不明。在《第一財經日報》發布消息次日,外管局發函確認,朱長虹的任期截止於本月底,
按照計劃的安排,朱長虹總監在國家外匯管理局中央外匯業務中心的工作到2014年1月底就結束了。
2010年2月,朱長虹辭去全球最大債券基金之一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的要職,出任華安投資首席投資官。
在香港註冊的華安投資以中國外儲資產的保值升值為職責。當時媒體指出,朱長虹加盟華安投資與時任中國外管局局長易綱力邀密不可分。
告別華爾街以前,朱長虹為“債券之王”格羅斯成立領導的PIMCO效力十年,只用6年時間就升至董事總經理,在PIMCO管理政府債券、機構債券以及衍生品部門的投資組合。
對持有巨額美元資產又需要多元化投資的外管局來說,朱長虹十多年闖蕩華爾街的經歷無疑是又一筆“財富”。
一位在華爾街任職的投資人士說:
朱長虹是在衍生品方面頂尖的華人之一,應該算是華爾街華人圈中投資領域成績最好的一位。
朱長虹加入外管局後,中國外儲投資美國資產出現重大變化,企業債、股票的投資比重明顯增加。
中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09年6月30日至2010年6月30日,中國外儲的股票投資由原來的780億美元增長到1270億美元,增幅62%,同期公司債券和機構債券持有量也大幅增加。此後,這種增持股票和公司債券(機構債券)的策略跟隨市場的步伐甚至有所加碼。
而對美國債券的購買量,雖然整體仍然繼續上行,但在整個外儲規模中的比例穩步降低。
2012年6月,這一比例降至35%左右,持有量為1.14萬億美元。截至2013年5月,外管局投資於美國政府債券的外儲約1.32萬億美元,而4月末,中國外匯儲備總額為3.44萬億,占比為38%。
在朱長虹領導下,外管局也增加了美國以外地區的投資,如日本股票、歐洲救助基金(EFSF)。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投資日本資產,朱長虹近兩年來拿捏投資時機準確,展現了專業水準。
2012年開始,中國連續7個月增持日本國債,日本財務省公布的國際收支報告統計顯示,在此期間中國累計增持額達到2.31萬億日元。但在8、9兩月期間,中國開始拋售日本國債,減持量接近2.8萬億日元。
去年有專家評論:
8月份日元兌換美元的匯率比價一路走高,中國出售日債屬於高位獲利,符合中國對外匯資產保值增值的要求。
專業人士估算,中國外管局在日本國債這宗交易上,收益率約在9%至10%。
此外,朱長虹在日本股市2012年底至2013年的持續上漲的踩點也非常精準。
有業內人士描述朱長虹的投資風格為:
穩重與強悍隨機結合、據勢而行。
從工作經歷可以看出,朱長虹低調的行事風格及其強悍的投資風格源於其在華爾街衍生交易中的歷練。
去年年中,《華爾街日報》以“投資中國外儲的隱形人”為題報道朱長虹,評價:
從物理學家,到債券交易員,朱長虹實現了一次又一次令人驚訝的轉型,現在他是中國外匯儲備的首席投資長,但中國媒體將他稱為“隱形人”。
雖然外媒不吝贊美,但眾所周知,管理中國外儲的投資絕非易事。
十年前,中國的外儲尚不足6000億美元,截至去年年底已增至3.82萬億美元,增量巨大令人稱奇。
目前中國是擁有美元外匯最多的國家,但黃金儲備在其中僅占1.5%左右。
去年6月,中國外匯占款余額減少412億元人民幣,至27.39萬億元人民幣。對於外匯占款新增額去年年內首現負值,當時專家預計中國可能重啟逆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