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功甫帖》紛爭

2014-01-20  NCW
 
 

 

藝術品真偽,市場說了算?專家說了算?

◎ 本刊記者 周群 文zhouqun.blog.caixin.com 近來, 《功甫帖》引發了藝術品市場的一件公案。 《功甫帖》是900多年前大文豪蘇軾寫 給友人郭祥正(字功甫)的告別信,共“蘇軾謹奉別功甫奉議”九個字。

2013年9月,這件《功甫帖》被滬上收藏家劉益謙以822.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037萬元)從紐約蘇富比拍得。同年11月,劉益謙支付了拍賣款,將其帶回到上海自貿區保稅倉庫,決定在2014 年3月其私人美術館——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時展出。

50歲的劉益謙為新理益集團董事長,在資本市場上素有“法人股大王”之稱,旗下有天平車險、國華人壽等金融機構、上市公司天茂集團(000627.

SZ)和匡時藝術品拍賣公司等,是近年來藝術品收藏市場的大買家。

不料,2013年12月21日,上海《新民晚報》刊文稱,上海博物館(下稱上博)書畫研究部鐘銀蘭、單國霖和凌利中三名研究員經鑒定考證,認為此《功甫帖》是“雙鈎廓填”的清代偽本,相關的研究成果隨即發表在《中國文物報》上。一石激起千層浪,劉益謙三發聲明,蘇富比也發佈了14頁不具名的報告回應。至今, 《功甫帖》真偽難定。古書畫鑒定界則對此表示了緘默。

資本與古書畫學術界本井水不犯河水,這次卻陰差陽錯,擦出巨大的火花。

劉益謙對此反應激烈,幾度發佈聲明。他代表的是資本的一種看法,認為 有交易就有價值,鑒定界關於拍品真偽的學術爭論不休,彼此很難說服,對買 家來說, “好比耳邊一隻蚊子嗡嗡嗡” ,是否值得買,最後還是要看市場。

2014年1月8日,劉益謙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他認為上博應發佈聲明與此案撇清。如果此事沒有很好了結,不排除與三名研究員和上博對簿公堂。

上博認為並無必要回應此事。1月14日,上博有關工作人員告訴財新記者,文章僅是研究員的一份研究報告, “比如高校里一個老師發表一篇文章,你們

會認為他代表校方嗎?”

紛爭始末

在《新民晚報》報道發佈後,上博鐘銀蘭、單國霖和凌利中三名研究員隨即刊發了對《功甫帖》真偽的署名研究文章。

2014年第1期《中國文物報》上,上博三名研究員以個人名義發表了兩篇長達1.4萬余字的研究報告。鐘銀蘭和凌利中共同署名的文章認為, 《功甫帖》墨跡本鈎摹自《安素軒石刻》 , 《功甫帖》墨跡本出現了種種非自然書寫的特徵,缺失了蘇軾書法穩健渾厚的特質等,且帖上的騎縫印也有問題。他們認為, 《功甫帖》墨跡本製作時間在約道光四年(1824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之間。

另一篇署名單國霖的文章稱, 《功甫帖》筆法上的瑕疵不合乎蘇軾筆性特點,雖形體極其相似,但氣韻不暢等等。

蘇軾《功甫帖》原跡最早見於安岐《墨緣匯觀》 ,為安氏家藏十余件蘇書之一。單國霖認為,安岐著錄的有可能即是這份《功甫帖》 ,鐘銀蘭和凌利中則認為《功甫帖》墨跡並非安岐舊藏。

針對這一紛爭,拍賣機構蘇富比表示,由全球頂級專家對《功甫帖》進行鑒定。1月14日,蘇富比發佈了研究報告,稱此次拍賣的《功甫帖》是蘇軾真跡,不同意上博三位研究員所指認的該作品是清中晚期“雙鈎廓填”本的結論。

蘇富比這份報告針對前述三位研究人員的分析一一進行了回應。比如,通過實物對比和高清照片放大後對比發現, 《功甫帖》墨跡本上所鈐鑒藏印不存在三位研究員所指認的鈐印印色相同之說,墨跡本“世家”鑒藏印不存在因鈎摹自拓本而產生的騎縫章問題。蘇富比報告認為,通過專業分析, “雙鈎廓填”是可以被識別的。使用毛筆先雙鈎勾勒出字劃的外形輪廓,再相繼填入墨色完成的書法作品,再怎麼完美,在墨色變化上,是達不到自然書寫效果的。

“傳世雙鈎墨本,包括時代久遠至唐宋時期的摹本,也是能夠看出雙鈎或是填墨處的破綻來的,何況研究員先生所指認的僅僅是清中晚期的雙鈎填墨本。 ”蘇富比稱,這份報告經過其專家團隊再次論證,並聽取了包括多方專業意見形成的,但報告沒有披露其專家團隊的成員,也沒有指明聽取了哪些國際、國內專家的意見。報告中引用的兩位鑒賞大家對此帖的看法,但專家本人均已作古,如徐邦達已經去世近兩年,張蔥玉則已去世50多年。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古書畫鑒定尚健在的頂級專家屈指可數,為何對這麼一件引人注目的作品不公開發表看法?

蘇富比的報告應披露論證結果由哪位或哪些頂級專家作出。誰實誰虛一望而知。

引發《功甫帖》事件或與2013年10 月一篇名為《博物館鑒定專家為何越來越弱》一文有關。該文作者祝君波曾是上海朵雲軒總經理,他在文中稱, “從這一二十年的趨勢看,民間的鑒定家會越來越強,博物館的鑒定家則越來越弱。 ”他稱紐約蘇富比負責《功甫帖》拍賣的張榮德這樣的人,是民間的行業人才,不妨受聘到博物館兼職。

張榮德曾任上海朵雲軒拍賣公司總經理,2005年與劉益謙合資創辦上海明道拍賣公司並擔任總經理,拍賣《功甫帖》是其到蘇富比後首次主持書畫業務。

收藏業內人士稱,祝君波發表這篇文章,有給張榮德捧場之意。但或刺痛了旁人。

一位收藏界的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祝君波此文指向了博物館研究員的鑒定能力,可能激起了個人恩怨。 “一般書畫學術界秉承和市場井水不犯河水的原則,交易發生前會給些專家意見,但聽不聽,聽誰的,取決于買家自己 ;真正交易發生之後,學術界一般不會再公開發表對真偽的看法。 ”

買家的憤怒

認為自己可能“躺槍”的劉益謙至今難耐不平。他向財新記者表示,此事一定要討個說法, “就算買個假的東西,跟上海博物館有什麼關係?”離上海地鐵七號線花木路站約一公里遠的羅山路2255弄210號,是劉益謙夫婦創辦的龍美術館(long museum)浦東館。這家意為“長久”的私人美術館在2012年12月開館,剛過了一周年。

2013年最後一個周末的下午,龍美術館的參觀者寥寥無幾,參觀者的腳步聲顯得特別明顯。劉益謙坦言,由於目前國人對藝術品的欣賞習慣沒有形成,加上浦東館地理位置較偏,目前觀展的人數波動較大。劉益謙的夫人王薇最近透露,在一年中,有近5萬人次參觀了龍美術館,售票約1.5萬張。與劉益謙的其貌不揚相比,王薇頗有藝術氣質,為劉益謙的原配,兩人有四個孩子,並有共同的藝術品投資收藏愛好。在分工上,現代藝術品和油畫由王薇負責,龍美術館也由王薇管理。劉益謙自己則主要負責古代字畫。他稱自己平時並不太關心藝術品市場,只在一年兩季拍賣時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東西要買。

在已經開館的龍美術館浦東館,一層展出當代藝術品,二層主要是“紅色經典”與民國時期的老油畫,三樓是傳統藝術展廳。這些展品是劉益謙夫婦二十多年的收藏。三樓的傳統藝術展廳不乏乾隆的字,張大千、齊白石的畫,還有一些瓷器和玉器等。

龍美術館中存放的只是劉益謙夫婦的部分藏品,其餘仍在其家中。 “我提供展品,我的學術團隊梳理、篩選。 ”劉益謙說。

龍美術館即將在浦西設立西岸館。

劉益謙表示,一方面是政府邀請,另一方面是新館在浦西徐匯濱江,地理位置更好,會有更多的人來參觀。他表示,盡管目前備受爭議, 《功甫帖》仍會在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時按原計劃展出。

“我5000多萬元買個東西,你一句話不說,背後給我來一刀。我在感情上很難接受。 ”劉益謙這麼說,是因為此番發難的三名上博學者中有兩位和劉益謙相識多年,單國霖還是龍美術館學術委員會成員之一。在12月21日, 《新民晚報》刊出報道之前,劉益謙並不知道兩人對這件作品的真偽有異議。他深感不解的是,如果是個人有意見,鐘銀蘭和單國霖完全可以在他拍下前或者付款前與其溝通,沒有必要在付款並宣佈將展出後公開發難。

“ 《功甫帖》對我的熱情打擊比較大。

浦東這個館一年虧1000多萬元,1萬多平方米。浦西的更大,3萬平方米, (預計)一年虧個兩三千萬。 ”在最近發表的聲明和接受採訪中,他都認為,這是公立美術館對私立美術館的打壓, “人家感覺我5000多萬元買的東西都是假的,那買的其他東西是不是都是假的?”“我不是錢多、人傻。買蘇東坡的東西,這麼大名聲的東西,如果稍微有爭議,我都不會去碰。 ”劉益謙在《功甫帖》受爭議後回應媒體採訪時表示,在拍賣《功甫帖》之前,咨詢了不少業內專家,僅有一位專家說《功甫帖》不好。因為這位專家和蘇富比有些個人恩怨,劉益謙未聽取他的意見。

真偽的標準

在藝術品收藏界,劉益謙向來出手大氣,綽號“毛毛” 。有媒體報道稱,2009年劉益謙在藝術拍賣市場投入了13億元,2010年達到20億元。 他向財新記者確認,2013年上半年在藝術品拍賣中投入應該 有5億元,下半年也有數億元,這些年在字畫藝術品花費幾十億元。

劉益謙是市場中人,多年來的投資業績奠定了他的自信。2013年8月,歐洲最大保險公司安盛集團經過嚴格的盡職調查,決定與劉益謙創建的天平車險合資,出資40億元。

但在藝術品市場上,劉益謙不是第一次牽涉到古字畫真偽爭議當中,他是買家也是賣家,旗下有匡時拍賣公司等機構,是藝術品市場活躍的做市商。

中國古字畫近年來價值持續飆升,但古書畫鑒定歷來被認為深不可測。即使是偽本,如果水平很高,年代久遠,被人收藏過,本身也價值不一,亦需要鑒定認定。1994年,國學大師啓功對文物鑒定有三議:鑒定有模糊度,鑒定不僅是真偽的區別,鑒定中有世故人情。

業內專家介紹,古書畫作偽南北朝就有,北宋末、明末、清末民國與現今是歷史上四大作偽高峰時期。古書畫鑒定有兩大門檻,一是技術門檻,一是文化門檻,前者靠積累,後者靠修養。鑒定方法,包括個人風格特點演變、印章比對、歷代著錄、紙絹時代、裝裱樣式等都是技術門檻,關鍵是個人藝術修養、見識程度,以及對這些方法運用的水平。

如果看幾十年假古書畫,就會把假的當作真的。鑒定者是否有機會看到過名家真跡,對鑒定水平亦至關重要。

2011年,劉益謙通過拍賣行賣出齊白石《松柏高立圖》 ,成交價4.25億元。

拍賣後,此圖隨即被質疑是偽品,至今買家沒有付款。 “這張畫的事情現在還沒完結,還是要他支付。我認為,不是誰說一句真,誰說一句假,就能顛倒黑白。 ”劉益謙表示, 《松柏高立圖》案中,自己是賣家,有利益在裡面,所以不好多說話。他認為,買家不願付錢,可能有最近藝術品市場波動的原因。

此前黃庭堅書法長卷《砥柱銘》被北京一家房地產商王耀輝以4.37億元價格拍得,並以該作品為質押物發行了4億多元的藝術品信托。但隨後被台灣故宮博物院的專家質疑是贋品。在外界就《砥柱銘》真偽炒得甚囂塵上之時,王耀輝回購了這一標的物,中止了該信托產品,結束了這一爭議。

劉益謙對這件藏品並不忌諱,採訪中他告訴財新記者,他曾私下兩次通過拍賣行,試圖以2.5億元價格購買《砥柱銘》 ,但是王耀輝沒有同意。

不過這種買家之間的幫襯之舉,外界很難判斷虛實。在競拍《功甫帖》前,劉益謙曾向收藏家朱紹良徵求過意見。

朱紹良在1月6日發表聲明說,自己保持此帖為真跡的初始意見,並願意購藏《功甫帖》 。劉益謙則以“爭論正處方興之期,輕言放棄尚早”謝絕。

判斷藏品的價值,劉益謙自有一套邏輯。他坦誠自己並無這方面的專業能力,雖然有自己的學術和鑒定團隊,但從不迷信哪位專家或學者,而是普遍聽一圈意見,自己拍板。他認為,能一言九鼎鑒定古書畫的老先生基本已過世,在世的專家學者無論是經驗、閱歷還是名望,都難以跟他們相比。 “現在不是哪個人說假的就是假的。這種說假,就像夏天耳邊飛個蚊子一樣,手一招就可以了,你怎麼把它當成一回事?”“中國古代字畫已經到了一個超越真偽的年代。檢驗一件藏品的好與壞,不在於哪個人去看,而在於有沒有人競買這個東西。 ”劉益謙認為,這是不易犯錯誤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 “我競買東西很少去看,是去聽,聽多少人在舉牌。 ”劉益謙以《功甫帖》為例,從30萬美元起拍價最終800多萬美元成交,先後6人電話委托70多輪舉牌競買,證明市場認可《功甫帖》 。 “如果這件蘇東坡(作品)30萬美元起拍,我50萬美元買到手,我自己都覺得是假的。 ”收藏家劉益謙。

蘇軾《功甫帖》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0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