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風向標】油氣,一路向北!

http://www.infzm.com/content/97567

北極能源開發的「加速度」,讓石油公司蜂擁而至,也讓哈默菲斯特這個全世界最北部的小城開始火起來。然而,在各國目光聚焦北極之時,來自各界的警告也越來越強烈。

湖南人張隆滿每天都能面對「最純淨的自然」和「最極端的氣候」——他的工作是在北極圈以北的巴倫支海上開採液化天然氣(LNG)。這裡是北緯70度的挪威高北地區,也是被稱為全世界最北城市的哈默菲斯特市(harmerfest)。這個北冰洋上被冰雪覆蓋的白色小島,近年因為張隆滿及其他來自19個國家的上千名同事及家屬而變得熱鬧起來。

在人煙稀少的北極地區,這個小城越來越被世人所知,是因為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的液化天然氣項目斯諾赫維特氣田(Snøhvit,意為白雪),這是北部挪威史上最大的工業項目,也是全世界最北端的液化天然氣項目。

「巴倫支海的油氣開發是一個新產業,這個地區也是新的戰略區域。」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斯諾赫維特項目運營管理經理øystein Holt對南方週末記者說,挪威海上油氣的開發區域已經由傳統的北海、挪威海深入到北極的巴倫支海。

不僅是挪威國家石油公司,殼牌、BP等石油公司也在加速其北極勘探計劃,紛紛去往更冷、更遠、更難的北極開發油氣。2012年8月,殼牌在向北極勘探投入了45億美元後,開始在阿拉斯加海岸的北冰洋鑽探作業。

這是氣候變化帶來的「福利」,大量被巨大冰層「雪藏」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因為北極冰川融化而變得觸手可及。據俄羅斯和挪威等國的估算,北極地區的原油儲量大概為2500億桶,相當於目前被確認的世界原油儲量的1/4。同時,北極地區天然氣的儲量估計為80萬億立方米,相當於全世界天然氣儲量的45%。

冰川融化帶來的另一個「利好」,是冰封的北冰洋航道通了。2012年11月,「鄂畢河」號油輪滿載了15萬噸的LNG從哈默菲斯特出發到達日本,成為北極油氣開發史上的又一個標誌性進展。這意味著油氣運輸的航道不再是繞行傳統意義上連接歐亞的地中海或好望角航路,而是直接一路向東穿過常年冰封的北冰洋,這讓航行時間縮短了一半。

如今,北極能源開發加速的趨勢看上去已經難以阻擋。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是,北極能源開發的「加速度」已讓哈默菲斯特這個人口不到1萬人的小城開始火起來。哈默菲斯特市貿易和產業部長Odd-Børge Pedersen告訴南方週末記者,油氣開發為這個不到1萬人的小城新增了大量人口,小城新的電影院、購物中心正在規劃建設。

另一方面,來自各界的警告也越來越強烈。2013年7月,英國《自然》雜誌刊出《人類將為北極變化付出巨大代價》文章,稱正在快速融化的北極地區是一枚「經濟定時炸彈」,有可能給全球造成至少60萬億美元的損失。研究人員稱:「人們正在計算北極融化可能帶來的數十億美元經濟利益,而我們談論的是北極融化可能帶來的數十萬億美元經濟損失和額外的影響,多年來,北極地區變暖的速度至少是全球其他地區的兩倍。」

儘管一直被警告著,但各國對北極的經濟訴求卻越發強烈。北極理事會副會長Nina Buvang Vaja 告訴南方週末記者,作為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瑞典、俄羅斯和美國等八個北極國家組成的政府間論壇,北極理事會前10年討論的議題以自然資源為主,2004年左右氣候變化開始成為主要議題,到2009年經濟開始成為議題,「而2013年加拿大一當主席國,就提出了要再搞一個北極經濟論壇」。

2013年5月,中國被批準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中國開始積極參與北極事務的信號。12月10日,中國正式宣佈成立中國-北歐北極研究中心,以推動中國和北歐5國在北極資源、氣候、經濟和政策立法上的交流合作。

「我們不會害怕中國加入北極理事會,而是歡迎,但我們並不希望中國把北極作為頭號外交重點。」挪威外交部北極事務官員對中國媒體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21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