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在去年尾發放4G牌照後,業界有評論指2014年將成為中國4G元年。因為今次三大電訊運營商全都獲得頒發同一制式的運營牌照,令三家運營商可以互相合作、租建結合,以期有效節約資源和投資,降低運營成本,並最終可望降低手機費用。在我們看來,中國進入4G商用,建網投資規模及網路設備需求大小,都未必如投資市場所預期;而三家電信運營商可否受惠於4G帶來的爆炸性數據需求,從而提高每戶每月平均收入(APRU),相信亦非短期可見。
不過,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三家電訊運營商在2014年需要大量採購4G手機終端。因內地發4G牌後,電訊商為搶佔市場,將與手機廠商合作,利用升級換代這機會,推出大量更先進、更豐富的4G手機終端。據報導,今年TD-LTE手機種類將超過200種,中移動亦將推出自家品牌手機,預計今年銷售TD-LTE手機1億部,連同3G銷售量將介乎1.9億至2.2億部。可以預期,不管是內地還是國外手機生產企業,都會在2014年加快推新機,促使各手機牌子的出貨量將會是記錄新高,而內地市場亦會進入百花齊放的終極時代。
事實上,據日經新聞報導,索尼已公布會提高美國與中國市場的智能手機銷量,力拚兩年內將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由2013年的4200萬部增加1倍,至8000萬部。而三星早前亦宣布將把重點放在中低檔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上,意味未來將進一步著眼中國等新興市場。同一時間,國產手機廠商亦迅速冒起,繼小米科技公布2014年至少供貨4000萬部手機後,另一國產品牌酷派(2369)亦計劃今年供貨6000萬部,其中LTE終端裝置達到4000萬部,部署搶佔中國4G市場佔有率。
據IDC預測,2013年智能手機全年出貨量,將從2012年的約7.2億台上升32.7%,至約9.6億台;迄2017年時,全球手機出貨量將接近17億台,每年平均增幅為18.4%。而Digitime研究的預測則更顯示,2014年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達12.4億部,增長三成。無論我們參考哪一個預測,智能手機在2014年供貨肯定大增。
然而,不管是內地還是國外牌子,著眼點都放在中低檔智能手機上,因此,另一個肯定的是,市場競爭會非常激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手機生產商能否保持過去的毛利率,是一個不確定性因素;因此,我們認為,手機生產商股可以順勢炒,但不宜視作serious的投資。
由此路進,在智能手機概念裹,一年前,我們提議讀者投資上游手機零部件生產商,如專責生產手機聲學設備的瑞聲科技(2018),還有生產手機及平板電腦前後鏡頭的舜宇光學(2382),及量產塑膠智能手機保護殼的嘉瑞國際(822);但經過一整年的炒作,這個板塊已在2013年被炒爆的可能性很高。
更加重要的是,上述手機零部件生產商在2014年有很大可能要面對來自弱日圓及日本出口產品的競爭。據日經新聞報導,由於中國對中低階智能手機需求竄升,包括索尼和日本顯示器公司(Japan Display)在內的日本電子零件製造商,紛紛擴大零件產量,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例如製造智能手機相機CMOS影像感測器的全球最大製造商索尼,正大幅擴大產品線,推出用於中低階手機的影像感測器。雖然索尼主要為高階智能手機供應CMOS影像感測器,但預期中低階產品的比重在未來幾年將日益攀升。
日本顯示器亦擬擴大出售相對低價面板予中國智能手機製造商,這些面板的價格將比最新面板低10%至20%。該公司的低價面板已用在多款2012年上市的手機,該公司預期中國手機業者將把這些面板用在2014年推出的智能手機。公司預期銷售予中國的面板比重將由2013會計年度(2014年3月底止)的15%左右,升至2014年度的逾20%。
我們認為,隨著各中外牌子的智能手機在2014年進行量化,生產相關產品的外判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因此,從業務本質看,對從事智能手機及終端代工業務的比亞迪電子(285)和富智康集團(2038)將最有利。當然,有分析認為,由於整個代工行業面臨着參與企業太多、利潤太低的局面,因此,在市場需求增加的同時,競爭的激烈令代工價格不斷被壓低,這可從富智康的業績看到賺錢不易。然而,2013年已經過去,競爭者間未來大力搶客,進一步拉低代工收費的空間已經不多,如何在獲取代工權之餘也要實現盈利,可能是智能終端產品代工業在2014年要面對的眼前挑戰。
當中,受惠成功開發塑料與金屬的混融技術(PMH),比亞迪電子以平板電腦及智能手機外殼業務幾乎盡攬中外著名手機商的訂單,客戶包括華為、TCL通訊(2618)、蘋果、諾基亞、三星、黑莓、HTC、惠普等。去年上半年集團奪得HTC One的金屬機殼訂單,收入及盈利顯著增長之餘,更顯示其掌握高端機殼的製作及裝嵌技術,有利日後爭取更多更全面業務,並擴大與客戶的合作範圍,有利未來比亞迪電子接單接到手軟。
至於富智康,這家台灣鴻海集團旗下的子公司近年猶如「黑氣纏身」,早年有跳樓事件,隨後原本的大客如諾基亞、摩托羅拉等的銷量一落千丈,導致富智康業績慘淡。但「黑氣終有散去的一天」,由於富智康產能過剩,近年只能開拓內地的小型品牌客戶,而其一正是「當今大紅人」小米,而且更是小米從一開始就的主要代工商;現在小米銷量強勁,富智康可謂「押中寶」,2014年可望帶動業績大翻身。值得留意的是,insiders近月在股價4元水平增持公司股票,或可視為入場價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