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4.1.10 巴菲特的信1966&1967 BY Jane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pll3.html
1966
1966年是巴菲特的第一個十年,巴菲特把這十年的業績列出,每一年都跑贏道指,並且在熊市時表現尤為突出,年復合收益率28.8%。但同時巴菲特也指出這十年在未來十年是不可能複製的:1.資金規模不一樣2.市場變化不一樣 3.競爭更加激烈了
。並且巴菲特說了自己不會去投資高科技的公司,因為他對這些公司的科技不瞭解,這些因素對決策影響很大。我猜測那個時候有很多人追捧科技股,並且創造了大量的、短期的收益,但是巴菲特認為既然自己無法說服自己去加入他們投資科技股,就不要隨大流,而是堅持自己的理念,用最後的結果去征服別人。

巴菲特介紹了其不同種投資類型上的投資金額及收益,並對每一種投資的收益作出了簡單的解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點是:1.對於控制權股票,熊市的時候,把錢投到實際生意上比投入股市要好,牛市時相反。2.對於Generals– Private Owner
型股票,當市場價格低於價值時,更傾向於買入,所以可能在當年對公司整體收益會有損害,但是需要有長期的眼光。但是在這種類型股票上會有較多長期與短期的衝突,當股票價格上升時,會因為提高了購買成本而減緩購買計劃,甚至,如果遇到一些特殊事件,比如第三方提出了股權收購方案,遇到這種情況,由於未來無法有好機會買入該公司股票,巴菲特選擇全部賣掉。3.對於Generals– RelativelyUndervalued,在每個單獨年份的表現可能是非常不穩定的,但會在將來的一年或四年的範圍內產生超額的收益。巴菲特對這種類型股票發揮了大力去研究檢驗,持續的評估這家公司的各個方面,並對認為其優於其他投資機會的假設進行檢驗。這種持續地評估和對於不斷變化的價格的比較對投資運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而當確定是好機會的時候,會允許將淨資產的40%都投資到某一隻證券上。不夠仍舊會堅持自己的保守原則,無法證明新想法更有效時,沿用舊方法,並且不會冒永久失去本金的機會。4.套利型投資比重會減少,只會投入適量資金。

1967
業績表現突出,超過道指19%,高於既定的10個百分點的目標,並且賣掉了大量長期證券。並常規的與四個基金公司業績進行了比較。1967年是個牛市,有很多基金業績超過100%,吸引大批投機者,增大了風險。
1967年,套利投資取得了有史以來的最差收益,巴菲特說過:「在這一部分投資中,我們並不考慮謠言或者內幕消息及其有關事項,我們只考慮我們可以公開得到的信息,我們會一直等到消息公佈。這項投資的風險並不在於一般市場行為的風險,而在於一些人為製造的麻煩,它們可能會影響到公司的預期發展得不到實現。」而1967年華爾街充滿了各種人為製造的麻煩,另外巴菲特的集中投資策略也使得年度收益率波動更大,但是巴菲特堅信長期是可觀的。
在市場走強的情況下,控制型股票會繼續表現不好,但是巴菲特又在1967年控制了兩個公司,並且巴菲特表明,優秀的高品質的管理人對他而言很重要,與這些優秀人保持良好關係優先於獲得更多高刺激的預期收益,所以即使在股市中能夠獲得更多收益,但巴菲特仍舊會堅持這類投資。優秀的管理人可以創造更多留存收益,並且對於未來控制的公司儲備優秀人才。
在1967年牛市的情況下,相對被低估的普通股投資部分賺取了大量的利潤,並且其中大部分是由於某個單項投資超過總資金的40%,不過巴菲特認為這個單項投資超過他所設定的單項投資上限的情況是個特例,以後不會再有。
並提到由於去年信中寫到目標收益率要降低,有部分合夥人撤資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2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