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人人網:在移動互聯網的孤註一擲?!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9/57253.html

近日美國科技BusinessInsider編制出一份按用戶人數排名的全球社交網絡公司列表,其用戶人數的統計時間截止日為2013年10月30日,在列表中排名中國市場第一名的是QQ空間,其次是新浪微博、微信等,頂著“首家赴美上市的社交網站”光環的人人,排名中國位第七。人人網錯失了社交網絡的大潮,也錯失了移動互聯網的開局。現在,他們決定重新出發,重回自己熟悉的校園,合並PC和移動端平臺,開放API,征集開發者。他們的戰略是發力校園用戶移動通訊市場,開放平臺大賽引入開發者,制作更多應用,增強年輕群體的用戶粘性。多條戰線並行的教訓人人網市場副總裁 胡琛 口述:這兩年我們的教訓是如果沒有充足準備,擴張的想法需要特別謹慎。我們曾經推出了“啵啵”“美美”等應用,美美是一款照片分享型App、啵啵和啪啪類似也是語音相冊為切入點。我們當時看到行業的熱潮以及自身團隊的研發實力,就試著都做做看。前段時間陳一舟在采訪時也提到這個有意思的問題:“如果做5個1000萬日活躍用戶的App,和做1個有5000萬日活躍用戶的App,哪個更有價值?” 我想微信的流行已經給了大家答案。(i黑馬:前不久在美國上市的3G門戶,其創始人張向東說:“移動互聯網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四個主要的入口:應用市場、瀏覽器、超級 App 和手機桌面”。人人此次的戰略轉型不言而喻,就是渴望成為超級App,開放API,引入更多開發者為人人開發應用,提升用戶粘性。)在2到3年前,中國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犯了一個節奏和判斷上的錯誤,是什麽呢?就是當出現App store的時候,大家認定這是一個在搜索框時代之後的新入口,於是就類似站長複制多個域名搶占流量一樣,大家希望能把雞蛋放到更多的籃子里,在誰也不知道哪個會贏之前,顯然策略都是盡可能多的去占坑去搶占先機。可是問題來了,當你做出很多個App之後,你是否有運營的實力讓用戶保持對每個產品高頻詞的使用?以及是否有這個資源來推廣好每一個App?精力就會變得很分散。我們現在工作的核心就在人人網本身的這個App,把它做的玲瓏剔透,每個面兒都閃光。我們目前需要把其它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遮蔽住,專心聚焦,做好眼前這件最重要的事情。重頭再來,重回校園雖然過去兩年我們在無線領域錯失了一些機會,但在校園領域我們還是非常有自信,我們在這個領域已經做了整整8年,我們當然希望能把校園這件事做更深入、更靠譜。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產品和品牌更新,把校園這塊兒夯住,畢竟這才是我們的根據地。人人網這次戰略調整,涉及市場定位和產品重心,是一脈相承的,距離我們核心用戶更近。(i黑馬:人人網曾經名為“校內”,之後模仿Facebook向校外擴張,更名“人人”,但是效果並不理想。現在面對移動互聯網,人人重回自己的根據地,從校園打起,應該是個靠譜的戰略起點。)目前也有其他家在做移動社交,和微信打,但我們的方法不一樣,如果你把移動社交比喻成一根甘蔗的話,來往和易信是在這頭和微信掐,送紅包也罷、送流量也罷,都是和微信的正面火拼,這會對產品的差異化要求更高。對我們來說,去擠那個熱鬧的窄點沒有意義,為什麽我們不從另外一頭做?從我們最熟悉最有經驗的校園用戶開始,抓住年輕人市場,因為這個人群對我們的品牌認知和產品粘度是比較高的。或許將來用戶有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向上滲透,但現在一切都不好講,我們就先從這個年齡做好眼前的事情吧。這次移動端更新我們增加了即時聊天、群組等功能,公共平臺和公共賬號也會陸續推出。我們認為此次的群組功能也是一個重要創新,通過針對校園人群的特性,可以發布活動通知、活動相冊等,這個對我們的價值會非常大。至於如何面對微信對校園的滲透這個問題,每個學校的需求不一樣。實際上,人人網在註冊時用戶就已經填寫了學校班級,在這個賬號誕生的瞬間就意味著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相對純凈的關系連接。而微信里的社交關系來源比較複雜,相比人人來說是一個更多樣化的關系鏈組成,可能是搖出來的陌生人,也可能是你留過手機號被人查找出來的。兩個平臺對學生來說,應該是各有各的吸引力和價值點。孤註一擲:往目標直沖人人公司副總裁 黃晶 口述:在手遊方面,將來可能更多的會和第三方采用聯運的模式,而不是社交打通的模式;社交打通的遊戲一般會是人人獨家研發的遊戲。人人網這次更新過後的移動客戶端現在已經推出兩款自己研發的遊戲人人打豆豆、人人果凍連擊,用戶在玩兒遊戲時分數超過好友時,會向對方發一條消息,從而實現用戶之間的交互加強,同時也幫助應用實現在手機上能夠好的傳播。休閑手遊的用戶需求很大,而用戶粘性也會因為遊戲而加強,據統計,用戶每天玩休閑遊戲的時間會占到用戶每天休閑時間的60%。未來我們會考慮陸續推出優質的休閑遊戲,並逐漸加入卡牌等重度高一點的遊戲,得到比較明顯的經濟回報,但這暫時不是我們短期考慮的事情。從2008年人人網開始運行公共平臺以來,我們陸續加大投入,今年年初把兩種平臺完成整合後,現在有幾十個人的團隊在運行這件事情,對於好的應用,我們會舉辦一些活動實現開發者和VC的對接,人人公司也會考慮投資一部分。開放平臺蘊含了很多可能性,希望我們在這個過程中通過不斷的試錯和改進,即使可能大部分人會折戟而返,但也意味著會有更大可能性的出現。像當年開心農場直接推動人人網、Facebook在臺灣的用戶數量迅速增長一樣,開發平臺和平臺之間會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平臺是一種基礎的功能,能提供長久、持續的需求;而第三方提供的App則通過不斷的推陳出新,推動著平臺往前走。接下來我們會給予開放者更多的初期支持,使其能通過手機通道得到更好的傳播,而我們並不會參與獨立App的利益分成。對我們來說,現在放在面前已經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只要往那個方向沖就行了。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孔明明 韋物主義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5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