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價值投資也會看圓表、也會看未來走勢?(一)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114


巴黎:

昨天看了維斯的一篇有關毆洲股神的訪問,談及有關他仍會看圓表作決定。
原本我以為那又會是一些錯論,但看完後我才知毆洲股 神的真正的意思------原來如此!

千萬不要誤會巴黎又想在教育投機者,我並無此意,投資人的快樂回報永遠要建築在別人愚蠢行為上。愈 多人選擇愚蠢的投機,投資人的回報就只會愈增加,我們為何要倒自已的米呢?

最近投資初學君問了一些有關他努力分析的一間他認為是高內在價 值的企業時,我像有話但卻不知如何說,直至看完維斯的轉載,我才醒覺Graham曾經提出過,有關價值投資理論和實踐時要注意的一個重要的問題。事實上巴 黎在實行價值投資時,就曾經犯錯,因此,我認為同道者應以巴黎的錯誤為鑒,而此中道理正正涉及看圖表與未來看法在價值投資上的運用,實際上,巴黎原來在過 往一般日子中,亦有在不知不覺中使用這兩種方法。

投機人不知就裡,可能又會說,那個死硬派還不是也用圖表吧!

我會在下回 說出此圖不同彼圖,此未來看法不同彼未來看法,我相信投機人 仍會像看維斯轉載的文一樣不明白毆洲股神的真正道理,那也無所謂。但是對於幾位同道Blog友,你們或會明白過中的原因,從而避免一些股神或價值投資派在 最初行使價值法時常常犯的錯誤,你們或許因而節省幾十萬或一百萬的學費。

當然這個Credit也是屬於Graham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03

價值投資也會看圓表、也會看未來走勢?(二)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136


巴黎:

我看到一些Blog友的光明前路,我可不是隨便說的。

我從前是蠢才一名,IQ只有80,連基本的科學精神也沒有, 但我卻從張五常教授的多部書籍中,學懂什麼叫科學方法、什麼叫附會理論。

Graham說:好的理論、邏輯,在現實運作時可以有非常失望的 結果。

愚蠢的人會說,既然是這樣,你的理論有何用?那個賺大錢的人的理論不是更可信,更有自辯力嗎?

這就是投機人常常找 一些附會的理論的想法,這種想法是危險兼愚蠢。

以交通意外為例,人們因應不同意外的形成,制定了交通規則,在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依從交通 的規則,意外可以避免。但是,萬物是互動的,天氣、別人對交通法例的了解、環境和道路的突變......等等,都會產生意外,當閣下認為自已以經遵守了交 通的規則,仍發生意外時,你失望之餘,會放棄這些規則嗎? 

明顯不會,下一次在同一道路,即使交通燈說你可以行,你只會更加小心,你會 減速、望望有沒有失神的車輛、行人、或交通燈失靈。而決不會去請教一位,天 天開快車,數十年不守交通規則,說自已只注重路面情況的行運司機bull shit!

但 這卻是投機的人想法!愚蠢嗎?!

投資初學君來文引Mr. Figo之話,是非常值得Blog友細味,天底下,任何客觀的理論,一經人使用便變成主觀,Blog友依足價值投資 理論,低P/E、P/B、資本比、Interest Cover、等等、等等,但是你有沒有問,那個Profit,Book Value......等等的數字是從可而來?

明顯地,公司的年報的公告的數字,是用於滿足不同種類的人,例如稅局、會計守則、高級人員 花紅的厘定.......,而非只是價值投資人,它不可能在沒有調整下便適用在這價值投資理論。

而又因種種有心人的安排,數字可能被更 改、或不足....或被誤解,而即使數字是原始,但投資人也因自身的知識,做成主觀的理解。

證券市場的情況就像一條繁忙的交通道路,穿插 著不同的車輛、行人、天氣環境,每天都會有意外事情的發生。

價值投資能受殘酷的現實環境考驗嗎?它只是一種附會的理論嗎?又如何實行其理 論才能避免意外?下回繼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96

價值投資也會看圖表、也會看未來走勢?(三 .完)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2145

巴黎:

E= MC2 是愛恩思坦一條非常抽象的方程式,世人對它在現實中的運用的了解,是從戰爭開始,但是它仍可能在其它領域發展它的供獻,原因是它有正確的科學邏輯。

永恆不變的方程式
巴黎思考如何組織一個簡單易明、但又一定要以正確科學的說法關於Graham的價值投資法時,終於想到了一條方程式。又在思考過程中令自已更加明白,市場上的散戶的行為錯在那裡,如果你常到這Blog,那麼,請你注意,這是我最重要的一篇,希望你以後在市場投資時,能夠記著這條方程式。

                                                        I = P
I= 內在價值,P= 市場價格,
張五常教授說,任何科學推論,必須要有前題範圍和被觀察得到,而上面的方程式的前題是
1.人是自私;
2.人是理性;
3.市場的資訊是自由;
4.  I 不變。

假如上述的前題有任何變動,方程式將會變動,I將會大過或小過P,

如果I沒有改變,在時間0, T(0)時:
1. 若I(0)  > P(0),以P(0)買入,因為P(0)-P(1)= Profit;
2. 若I(0) < P(0),以 P(0)賣出,這才能有最大的Profit

現實的考慮
但是在實際上的運作,我們在時間T(0)買入,面對T(1)的來臨時,有兩個問會出現:

A)前題1,2,3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在T(2)時才能回復;
B)前題4,I(0)與I(1),可能出現的相差;

因應這兩個問題,A)方面,Graham提出要買入一些大的,行內前列的企業,這會令市場快些重新注意那支股票(我認為應該是市場重新醒覺、理性對待那支股票三個前題1,2,3),便會引導I=P重回正軋,即T(1) - T (0)= 接近 0。B)方面,Graham認為應該以過去多年,例如平均10年的內在價值作為參考,他認為這會減少I(0)與I(1)的落差,即I(0) - I(1) = 接近 0。另一方面,增加Margin of Safety( M),令到在T(0)買入後,方程式的另一面不單只是I(0),而是I(0)+M,那即使在時間T(1),I(0)以經改變成較小的I(1)時,I(1)+M仍然是大於P(0),P(0)-P(1)仍然存著利潤。

親身的例子
我以自已的親身例子,說出有關上述Graham的建議的效用,巴黎曾經在I(0)>P(0)時,分別買入冠軍科技、匯豐、和PMI,冠軍科技在T(1)時仍然未受大眾的注意,所以即使他的I(0)= I(1),I(1)仍然>P(1),可能要等到T(2),T(3)時才出現方程式的情況,所以我決定賣出,反觀匯豐,他受到大眾的注意,I(1)現在雖然仍然 >P(1),只是幾個月,兩者的差距已經收窄,而PMI因為我的(M)是21元+,即使I(0)從22元下跌至I(1)的12元,I(1)仍然>P(1)的7元,但我的利潤已經是差不多有十倍。

差之毫厘的危險
上述的方程式常被投資人誤用,雖然只是小小的毫厘,但足以變成災難,他們改成:
                                          I(f) =  P(f)
I(f) = 未來內在價值, P(f)= 未來價格,而又把I(0)與I(f)的關系完全、或不合理、沒有合理的証據,粗糙下分格開去,I(0) < > I(f) 得出結論是:
1) I(f) > P(0),所以買入;
2) I(f) < P(0),所以賣出
細心一看,因為I(f)並不是一個可被觀察,沒有任何懷疑的前題,那麼無論P(0)有多大,I(f)仍然>P(0),或無論P(0)有多細,I(f)仍然<P(0),做成了任何股票都便宜的牛市和,任何股票也不應買的熊市的荒唐不合常理的情形。

結論
從上述的方程式I=P的推論,我們會發現,歐洲股神*、股神、芒格等等高手,一些看似遠離Graham價值投資的操作,實際上從來沒有離開過方程式,而他們都只是想在那4個前題上做多點功夫去更加肯定而已。巴黎看圖,目的只有一個,從過去的歷史去肯定它將來被人注意的機會是多少,但是更簡單的做法是,買入一些生產普通產品的大企業,例如糖果、銀行、跌路、速食、...便已經足夠,當然這些企業賤賣的機會不大,所以才會出現因選了一隻看似不是普通行業的股票而要看圖的時候。看行業的未來的前景亦是一樣的道理。這些策略,只是為保護,而非為進攻而設,他們只能依附在方程式下才能生存。

對同道Blog友的建議
我非常感謝幾個Blog友的一些問題,唯有這樣,我才會更有條理去思考一些現實的考慮。你們談到的股票組合,因為我沒有做過徹底的研究,我可不能亂說話,而我只能在有限的知識下,寫了上述的方程式的推斷給予你們的考慮,這或會有助閣下更加了解買入那些股票後的處境是否已很安全,又或有否更好的選擇轉股,清出於藍勝於藍,學無前後,這正是我認為你們將有一個美好的投資成果的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40

黄氏核心人士:陈晓做什么 我们也会做什么

http://epaper.nbd.com.cn/shtml/mrjjxw/20100825/1529698.shtml


每经记者 谢晓萍 郎振 发自北京
国美电器公布的中报业绩,让国美现任董事会和管理层颇为满意,但在黄光裕方面看来,却是一份备受质疑的业绩报告。
“陈晓完全避重就轻,业绩情况数据粉饰得太严重了,应该与苏宁对比才准确。”黄氏家族核心人士昨日(8月24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离9月28日特别股东大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不过大股东已经按照原先的规划积极 “备战”。“陈晓做什么,我们也会去做什么。”该人士表示,目前对于大股东方面来说,需更深入地同投资机构沟通,以争取更多主动权。
昨日,网易财经报道引用黄光裕家族发言人的话称,除了黄光裕个人的永不动用基金,黄光裕家族已经出售建国大饭店来回笼现金,国美商都也是在售状态,同时还得到潮汕老乡以及其他商业伙伴的借款支持,“现在资金额还不方便对外透露,不过我们已经做到心底比较有把握。”
昨日晚间,核心知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黄光裕家族出售建国大饭店是去年的事,国美商都也是去年就已经挂牌出售。不过,该人士拒绝透露出售建国大饭店的具体收入。
大股东指管理层“粉饰业绩”
国美电器上半年业绩可谓靓丽,收入248.73亿元,同比增长21.55%;净利润9.62亿元,同比增长65.86%。“应该说,陈晓在这方面(半年报)下了不少工夫,但是其中的硬伤非常明显。”上述核心人士表示。
该人士指出,要考量业绩的好坏,应该横向比较,同时也需要和长期的表现做一个比较。2009年上半年是国美受到金融危机和黄光裕事件影响下,表现最差的时期,因此应该和2008年同期比较。
该人士指出,同竞争对手苏宁电器相比,国美的业绩可以说是相当“难看”。苏宁电器2010上半年净利增56%,达20亿元,在净增加134家门店(包括 47家县镇店)后,2010年上半年收入总额同比增长32%,达360亿元;同店销售额同比增加23%,净利润同比增加56%。
“2008年中期,苏宁收入仅为国美整体(包括国美上市、非上市、大中)的70.09%;但现在已达国美整体收入的96.37%。利润上,国美只有9.62亿元,苏宁已达20亿元。”上述人士指出,董事会刻意强调收入增长数据恰恰回避了最关键的市场份额对比。
“他们在财报发布会上,一直强调单店盈利水平,但这是通过什么方式获得的呢?是不断地关掉店面。”该人士指出,经过近一年多的大量关店,国美在二级市场的先发优势已经尽失。对于双寡头格局的家电连锁来说,有些区域一旦退出,被竞争对手进驻就很难再有机会。
不过,国美方面对于大股东评价非常不认可。“2008年上半年是国美经营比较正常的一个阶段,而现在国美正处在恢复期当中,这样的比较是不合理的。”一位接近国美高层的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
国美电器副总裁也在8月2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苏宁在近两年的确是高速发展,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事实。
前述接近国美高层的人士认为,“黄光裕入狱,让国美面对极大的困难,为了应对资金困难,国美必须选择收缩战略,这是客观事实,当时国美索要考虑的不是去和苏宁争市场,而是要想办法让企业活下来”。
“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就是,苏宁的平效是在降低的,但是国美的平效在上升,国美这半年的业绩有质的增长”,该人士补充道。
发展规划或成“筹码”
截至目前,国美大股东和董事会均在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规则争取自己的最大权益,而国美未来的发展规划将是双方争取“选票”的关键“筹码”。
显然国美董事会一方已经做好了准备。国美最新发布的五年规划显示,国美电器未来5年将实现门店翻番,即新开700家门店,这部分需要资金7亿~21亿元;建设11个全国和区域性物流基地,总投资将在22亿~55亿元。
同时,国美电器还计划全国改造400家现有门店,总投资4亿元,同时建设11家自有超级旗舰店的投资达到26.5亿元。记者粗略统计,在上述计划中,至 少涉及80亿元资金。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国美需要保有约40亿元左右的流动资金,“这就意味着国美在未来5年之内还需要募集资金40亿元, 再加上一部分可转债的赎回,未来国美还会有很大的资金压力”。
对于国美这个宏伟的发展规划,有业内专家表示并不认同。
有业内人士 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5年时间太长,“这个计划看起来非常好,但是从规划到落地中间还有很多步骤要做,变化和不确定性会有很多,国美管理层在这个时候推 出五年规划,更多的是在策略层面来考虑。从零售行业的通常规划来看,企业一般不会进行太长时间的规划,苏宁一般只进行半年到一年的规划,而百思买的规划最 多也就是一个财年,这种漂亮的计划更多的是在对投资者的一种争取。”
“陈晓这样做就是为增发铺路。”上述黄系核心人士指出,大股东目前手里的300多家未上市的门店一直希望可以注入上市公司,但是陈晓给的条件是只能现金收购,而不能以划股权的方式。种种迹象表明,陈晓一直在做的就是希望通过增发稀释大股东的股权,让大股东出局。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按照相关规定,个人股份超过35%,则意味着要发起收购要约,即必须具备将公司全部买下的能力。如果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以正当理由向管理当局申请豁免,但这对于黄光裕来说,又有一定难度。因此,黄光裕只能增持2%左右的股份。
机构态度将是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双方来说,机构的态度非常重要。据国美方面透露,陈晓等人前往摩根大通香港总部,召开分析师电话会议。此后几日,陈晓等人将开始进行机构路演,为特别股东大会拉票。
“对于大股东黄光裕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需要争取更多投资机构的支持。”上述黄系人士指出,接下来大股东方面也将到各地路演,争取机构的支持,“陈晓做什么,我们就会做什么!”据他透露,大股东方面也拟定了国美未来发展的规划,该规划将于一周内对外公布。
有资本人士指出,对于机构来说,唯一看重的依然是投资收益。如果黄光裕败走股东大会,如果黄光裕收回“国美电器”的商标权,陈晓管理层需要面对的是千家 失去商标权的上市公司门店,黄光裕所掌控的300多家门店如期注入上市公司的计划很有可能成为“泡影”,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投资者的积极性。
相关链接
半年报业绩刺激下 国美股票成交升温
从昨日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投资者似乎认可了国美董事会交出的成绩单。
国美电器在昨日复牌低开后迅速冲高,之后保持高位震荡,午后涨幅扩大,报收2.44港元,涨幅达到3.39%。成交总额也创下了近几日的新高,为6.98亿港元。
业内著名并购专家冀书鹏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认为,昨日国美股价大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直观地看,国美董事会交出的成绩单还是比较好 的,所以在二级市场得到了一部分投资者的认可。其次,游资和投机资金的炒作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股权之争本身就会刺激股价异常波动,在国美这么敏感的 时刻,对黄光裕方面和国美董事会方面认可的游资都有,他们也在利用这个机会进行操作,使利益最大化。
此前有消息传出,黄光裕家族已经募集到20亿元援助资金,主要用作应对陈晓为首的董事会可能做出的增发计划。业内人士分析,即便国美电器不增发,20亿元资金也可以在二级市场增持,以提高股权。
冀书鹏对此表示,按照常理,昨日接盘的大笔买卖可能是对国美董事会更为认可的游资,不会是支持黄光裕方面的资金,股票大涨是对国美管理层的认可,黄光裕方面不会为国美董事会做嫁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62

企業也會遭受歧視 巴黎

http://hk.myblog.yahoo.com/tonylaw-vaueinvesting/article?mid=4489

巴黎:

我在此先多謝天知君,以下所有裕興科技的引用,如果正確都是屬天知君,如果有誤,就是巴黎之誤。

天 知君對價值投資法下的功夫甚巨,我對他是非常尊重。人性的弱點是:"憎恨說壞消息的誠實人,歡喜說好消息的不誠實人"。這是千真萬確,以往報告前方戰敗的 口信員,往往被處死,所以一些"懂時務"的人,就寧願說些好聽的大話。但我相信天知君是個聰明的朋友,那我就直話直說了。

我看到天知君的有關8005裕興科技的分析,這支股票,多年都沒有盈利過,但手上卻有一重要資產,非真接擁有約500萬股A股平安保險值的權益,以近來平安A的股價,這批股票約值25億,而裕興科技的市值,在天知君建議買入時股價0.48時只有7億多。

巴黎得此消息,馬上研究它發生過的事,我的第一步是看近期的股價線形圖,為什麼呢?因為我想知道,天知君是否知道得很晚,有沒有人比他知得早,市場是否已有反應,從這角度看這幅近期價格變化圖,我得出在0.5元水平的印象是還不致太遲。



第二是我看要看它的更長歷史股價圖,發現除了在二千年科網泡高價外,它還在2005年開始拾級而上,之後在2007年就大跌,並一路跌。這些圖非常有作用,但作用又是什麼呢?

它能令我應集中一些重要研究的時間,究竟2005年來發生過什麼事情?除後為什麼會跌,這些事情和今天的大折讓有沒有關連?


沒有這幅歷史股價圖我
懷疑自已能否在這麼短時間內有一個如何行事計劃表。

因此,我在看它年報時,特別注意這部份時間的報告詳細,並了解這些事情有沒有手尾,對企業價值有沒有延續的影響,後決定以@0.51買入20萬股。
這間公司一直都是蝕錢,老實說,如果不是那些平保,我一秒也不會花時間在它身上,連像林奇君打黑股衝動也不會有,我非常配服天知君的勤力,可以找到一線機會,然後掌握它。

我也發現它在8月時公司以三角多配了1億股給第三者,公司
在2006年發了約1億多認股權給管理人,而這批平保的獲得是在2004年因收購建力寶時非直接獲得。其後2007年平保股價到了頂,裕興科技亦是,接下來的一年,雖然平保回升,但這批股票因為非直接由裕興科技持有,產生一個權益誰屬的官司,直至近日,消息公告,裕興科技勝了這官司,公告說,他有全權財務利益及處置這批股票的權,這解釋了那些圖表正是因反映了當天是官司而大跌。


巴黎算一算連同配股和認股權,以當時計市值約是8億幾,我就買入了,除後我便後悔,如果我不想持有這支股票十年,我一秒都不應持有,以下是我對它的估值:
(A)
生意部份     -3億
平保             25億
                 --------
總資產        22億
                  =====
這個結構,雖然折讓大,買的時候是8億多,可是風險非常大,假若總資產22億淨值不變,但結構是下面,情況就不一樣:

(B)
生意部份   10億
平保            12億
                 --------
總資產        22億
                  =====
因為B的結構,即使那些股票官司,再出現上訴或得而復失,我的資金,並不會像A的結構可能會全泡湯。我只會在B公司損失一個12億的Bonus,本金的價值10億還在,雖然A的賭注仍較很多傻哈哈的優勝,但我決定放棄。

幸運地幾天後在0.61全部賣出,賺了20%。Thanks天知君

圖表的運用原則
老實說,我有沒有用圖表,明顯有,圖表對企業過去事故有一種統計上的暗示。能夠令你有一個初步的印象,但就如一個新相識的朋友的外貌,只是一個印象而已。

我們不會馬上知道這個新相識的朋友面上的疤痕,是因為打鬥,或是交通意外、或是因為救人而來,我們也不知這個膚色和我們不同的人是壞是好人,但我們就知道可以籍其外貌,膚色有一個發掘他具體人格的起始點。

如果你找到一幅和裕興科技的圖表差不多的另一間公司,劃一些量度的線,並認為會有相同的形態,未來升跌也會是一樣,你不是就在承認,差不多膚色、外貌的人,都會是一樣的好人、或一樣的壞人?連發生過的事也沒有興趣去求知、求真,就如一些人合理化自已對別人毫無根據的歧視,這又算不算對企業使用意識形態的歧視?

我絕不同意像我這種單單把股價統計線圖表作如此的使用,說成是技術分析,因為我們完全可以以一本企業歷止事件薄代替它,用上述的例子說,效果會更加好。

但 如果把這種簡單的線形圖,混在一些頭肩、交加....等等的圖列作那些形態分式TA一類,並又說價值投資派也用TA,那就很冤枉了,這也只會出自對價值投 資法沒有認識的人的口,因為從來價值投資派都憎恨上述那種單懇企業股價形態外貌,作對企業歧視性選擇的方法,無論你是以什麼名字稱呼它。  

這是一個如何分析的原則,而不是一個投資法的外號、名字。

下回我會post一篇毆洲股神的訪問,他是一個價值投資派,最近有Blog主說毆洲股神也同意技術分析,籍此暗示他自已的技術分析方法並不應受價值投資派排斥,我會在下回引文詳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77

對的企業也會衰敗 一只牛的投資日記

http://feigan.blogspot.com/2012/01/blog-post.html

A+級企業的衰敗原因﹐分成5個階段﹕

  1. 成功後的傲慢﹔忘記大環境轉變﹑市場變化﹑顧客需求﹐自負是衰敗第一征兆。
  2. 追求更大更快﹔過度追求成長及回報﹐而進行不正確的投資﹐忽略風險與穩健。
  3. 輕忽風險
  4. 病急亂投醫
  5. 放棄掙扎


巨企不一定會衰敗﹐及早了解征兆仍然有機會扭轉乾坤。

**************

聰明的投資人﹐更應該百分百戒備以上的征兆。猶如在任何的場所﹐永遠應該盯著逃生門。

  • 以合理價格買進好公司﹐比好價錢買進平庸公司好多了。
  • 重點在於穩定一致﹐避免基本方面常改變的公司。
  • 不要和壞人合股做事。
  • 專著於經營得當的公司﹐通常這些公司未來成功的機率比較高。
  • 公司表現佳﹐經營團隊杰出﹐它的股價遲早會反映其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01

劉傑克:創始人創立之時也會有離開之日

http://www.bnet.com.cn/2012/0307/2082306.shtml

劉傑克老師認為,一般企業的創始人都具備的基本素質主要可以分為幾個方面:專業素質,道德素質,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企業的創始人必定是在自身所學領域有所擅長,有深入研究的人,有一技之長,才可以發現別人未曾發現或未能解決的問題,這是他們成功創業的基礎。

企業的創始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誠信是其創業之本,因為創業者們深知他們的道德品質決定著自身企業的市場聲譽和未來的發展空間。以良好的自身口碑才能帶來良好的企業口碑,使企業可以成功創立,逐漸步入正軌,漸入佳境。失信於人必定會讓企業失長久之利。

企業的創始人都具備過人的判斷能力和商業能力,有敏銳的市場眼光和市場洞察力,以及一定的商業能力。敏銳的洞察力是指一般創業者都會有獨樹一幟的預見能力,能使創業者能有效地預測和把握方向。準確把握了市場的動向和市場的機遇點,才能適時的發現良機,成功將企業推出市場。

創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創業成功更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全部具備的綜合體,缺一不可,所以企業的創始人一般都擁有一個良好的健康心態來面對挑戰。他們自信,勇敢,富有冒險精神,堅韌而專注,才會最終歷盡艱辛成功創業。是這些強大的心態一直支持著創業者們發揮無限的力量,堅持到底,最終把夢想變為現實的。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信心,是創業者們不斷向前的動力,而在風險和機會並存的創業界,時刻擁有對市場決斷的勇氣和敢於為先的冒險精神才能讓他們可以走在市場的前頭。對事業全身心的投入,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創業成功的基石。創業的過程必定會有坎坷,有直面失敗的勇氣,面對壓力可以臨危不亂,處變不驚,才能最終戰勝一切困難,也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利益回報。此外,創始人自身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能夠吸引別人的人格魅力,在他們身上可以感覺到一些能夠讓人追隨的力量。

具備「理想的」企業家素質的企業創始人是不存在的。成功的企業創始人也一定是有所長,也有所短的。根據其優勢和風格的不同,劉傑克老師認為,創始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交際型:充分利用自己的人際關係,為自己創業提供資金和經驗的幫助,建立了廣闊的社交圈。面對商業圈,面對媒體和大眾都可以遊刃有餘。這樣的創始人會讓企業在一個良好的商業氛圍中生存和成長。

沉默寡言型:一般為技術型的創始人,靠自己的技術打天下,不善言辭,魄力不足。一般技術型的創始人大都缺乏良好的商業管理和運作能力,在創業初期憑藉技術上的優勢和領先為企業尋找到了一片藍海,但在企業發展壯大時期,在面對重大商業決策之時往往顯得領導魄力不足。

個人魅力型:個人風格強烈而突出,有強大的自信心,靠自己的人格魅力變身為企業的代言人,充分代表了企業的形象。他們有智慧,有才幹,擁有卓越的個人品質,言辭和行為一般都具有強大的感染力,被人們所追隨。他們是企業的精神領袖,也是企業的掌舵者,在企業內部可以起到一個激勵的榜樣作用,個人的魅力讓員工敬佩,也讓大眾崇敬,但這種創始人一旦離開企業,對企業的影響是巨大的。

穩重求勝、穩紮穩打型:從創業初期開始就很有規劃,很有計劃性,喜歡學習前輩的經驗教訓,在經驗積累和探索中慢慢找到適合自己企業發展的道路。有明確的階段計劃、發展目標,以及戰略藍圖。這樣的創始人會讓企業在腳踏實地中穩步的發展,不為外界的各種動向所動,堅持自己的道路,步步為營,循序漸進,穩定中帶領企業不斷向前。但過於求穩的創始人會容易錯過企業的最佳轉型時機,企業難以有突破性的發展。

一條路走到黑型:患有持續症,不懂適可而止,拋棄先前帶給他們成功的東西會破壞他們良好的自我感覺。守舊,拒絕改變。企業的成功不會維持的很長久,最終會走向衰敗。

那麼,創始人是否最終都會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什麼情況下可以選擇不離開?如果離開,應該怎樣選擇離開的時間?在離開的時候,創始人應該收穫哪些?劉傑克老師認為,創始人是否最終都會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這個問題是不確定的,因為答案也不是創始人一方說了算的,有時候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

創始人離開自己創辦的公司的原因無非有這幾個方面:一些創始人離開是因為私心作祟,個人犯錯,最終被迫離職;業績不佳,不得不走;公司內部鬥爭,創始人同公司在戰略上或管理上發生分歧和衝突,被迫離職;創始人與控股方不合,被趕走;公司被收購,創始人的職位被職業經理人代替。可以看出大多情況下,創始人的命運並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因為種種原因而被迫出局的佔大多數,即使他們不願離開,也無能為力。尤其是在企業融資發展的過程中,公司創始人或管理團隊在同投資方過招中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乃至被趕出公司的,可謂不乏其例,這已經成為創始人與一手創辦的企業之間不可踰越的鴻溝,一個不可打破的魔咒。

如果創始人可以同控股方保持良好的關係,在自身方面以身作則,遵守公司條例,在任職期間公司業績良好,同公司管理層在戰略和管理方向上達成一致,那創始人會離開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如果創始人可以自己選擇離開的時間,那麼在企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更需要具有大型企業組織、管理和運營經驗的人來管理企業是,創始人如果相較於管理,更適合創業的話,可以選擇主動離開,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另外,當企業內部另有更優秀,更強勢的領導人才,創始人在公司的地位已經可有可無,並無很大的發揮空間時,為了自身更好的發展,可以選擇離開自己的公司。

創始人應該明白,創立之時也會有離開之日,資本的力量和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原則才是永遠不變的真理。離開自己創辦的企業必定會有一份難捨之情,但等待著離開的創始人們去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離開不一定是壞事,市場是廣闊的,帶著收穫的經驗,財富和建立起來的社交網,迎接創始人們的是光明的未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01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市場足夠大,上帝也會參與

http://www.cbnweek.com/yuedu/ydpage/?raid=1851
 據說如果一個人想讓自己的文章更容易讓人接受一點,那就用水果來比喻他所要說明的東西。這裡邊例子有很多,比如把性感的女孩比喻成桃子,把不太好看的女孩比喻成核桃。西方的經濟學家們也早就這麼做了,而中國的經濟學家們這麼做的人很少,這可能是因為西方經濟學進入買方市場的時間比較早。喬治·阿克洛夫在1970年的一個經濟學論文《檸檬市場》裡,運用了桃子和檸檬的比喻。


  阿克洛夫所說的是一個局域二手車市場,狀況比較好沒出過大車禍的二手車就是桃子,而那些看起來還能開,但說不準什麼時候軲轆就會掉下來的二手車就是檸檬。二手車市場的信息單邊性極強,買主都想買到桃子,但他們不瞭解這些舊車的車況,如果一個桃子值4000塊,由於市場上還有很多檸檬,按照買主們的考量,桃子和檸檬各佔一半,按照概率計算,買主只願意出2000塊,因為他們認為有一半的可能性買到一文不值的檸檬。


  但是,事與願違,賣主們知道車況,如果市場價格只有2000塊,他們就不會把價值4000塊的桃子放到市場上,除非特殊情況,他們急需要錢。而市場上,到處都充滿了一錢不值的檸檬,桃子出現概率要比買主想像的低得多。如此一來,這種概率又影響到市場價格繼續下跌……最後,市場消失了—世界是不公平的,阿克洛夫憑藉桃子和檸檬的論文,在2001年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另外他在高中時騎自行車撞到過水果攤,當時被那個小販要走了20塊錢。


  事實情況是這樣的麼?可以舉的最好的反例就是淘寶C2C市場。在這個沒有多少控制的市場中,其實很多賣家都具備「作惡」的條件。賣家比買家瞭解商品,他們可以騙人,把自己賣的檸檬說成是個桃子,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市場被上過當的買家拋棄,市場消失。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淘寶的交易額不斷增長,在淘寶上受騙的買家只佔到極少數。


  淘寶和阿克洛夫所說的局域二手車市場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呢?只有一點,淘寶市場足夠大,而二手車市場不足夠大。一個足夠大的市場,競爭才會使得良幣驅除劣幣,而一個不足夠大的市場,劣幣驅除良幣的可能性則要大得多,更可能變成一個「檸檬市場」。


  在資本市場上,市場足夠大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在世界上幾個大的股票交易所,欺騙投資者的檸檬比率都隨著它們市場的規模擴大而減小。市場足夠大,所有的監管部門如果不希望自己的市場變成檸檬市場最後退化掉,最好的辦法是把市場做得足夠大,比如把全世界的資本市場打通,電算化和互聯網已經為這種事做好了技術上的準備。


  以上的討論得出了個結論,投資者如果要參與投資,就要參與一個儘量大的市場,至於所謂的監管嚴格並不是主要問題,因為只要市場足夠大,上帝也會參與其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5107

聰明人為什麼也會很愚蠢 管我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5ve.html

(文/ SallyAdee)福樓拜曾寫道:「大地有其邊界,人類的愚蠢卻沒有盡頭。」這件事幾乎弄得他精神錯亂。在寫給法國詩人路易莎·古內(LouiseColet)的許多封信裡,福樓拜對他那些愚蠢的同類作了生動的譴責——正是這位女詩人觸動了他的靈感,使他寫出了《包法利夫人》。在他看來,愚蠢無處不在,從中產階級的流言,到學界人士的講座,哪裡都透出一股子蠢勁,就連伏爾泰都逃不過他批判的目光。他對人的愚蠢入了迷,在生命的最後幾年收集了幾千個事例,為的是編寫一本愚蠢百科全書。然而,在這本巨著完成之前,他就突然辭世,終年58歲。有人說,他是在著書的研究過程中憋屈而死的。

將人類的愚蠢蒐集歸類,這本身似乎就是蠢事一樁。可能正因為如此,對人類智力的研究往往專注於聰明的那一端。但實際上,人類的智力千差萬別,這也產生了許多有意思的問題。比如,如果聰明是一種顯著的優勢,那為什麼我們不都是一樣聰明呢?是不是聰明有什麼缺陷,以至於腦筋遲鈍的人有時反而能佔到上風?另外,即便是最聰明的人,為什麼也容易犯傻呢?

現在看來,我們平常用來測量智力,特別是智商IQ的手段,和惹惱福樓拜的那些沒有理性、沒有邏輯的行為之間,似乎沒有什麼關係。你可以智商很高,同時又非常愚蠢。明白了聰明人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做出糟糕的決定,你就會對一些大災難的成因有所領悟,包括不久前的那場經濟危機。

說起來令人吃驚:將聰明和愚蠢看作是同一條線上對立的兩頭,這是近代才有的看法。文藝復興時代的神學家伊拉斯謨(Erasmus)將愚蠢,也就是拉丁文中的Stultitia,描繪成一個獨立存在的實體,認為它來自掌管財富的神和掌管青春的精靈。另一些人將愚蠢看作是虛榮、固執和模仿的組合體。荷蘭的歷史學家馬蒂斯·范博克塞爾(MatthijsvanBoxsel)寫過好幾本關於愚蠢的書,他指出,到了18世紀中葉,愚蠢才開始和智力平庸劃上等號。「那個時候,資產階級掌握了權力,理智也隨著啟蒙運動而成為新的社會規範,」他說,「這使得每個人都得以掌握自己的命運。」

現代人研究人類能力的差異,注重的往往是智商測量,也就是用一個數字代表一個人的智力。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心理學家理查德·尼斯比特(RichardNisbett)指出,智商或許應該看作是對抽象推理能力的測量才對。「如果你的智商有120,微積分就會很容易。如果是100,你能夠學會微積分,但必須努力加把勁才行。如果你智商才70,那就絕不可能掌握微積分。」智商似乎可以預測人在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就。

許多因素會決定你處在智商量表的什麼位置。我們的智力差異大約有1/3取決於我們成長的環境,比如攝入的營養和接受的教育。與此同時,基因在兩個人之間的差異中所起的作用也超過40%。

這些差異或許可以在腦的神經連接中顯現出來。聰明的腦在神經元之間似乎有著更加高效的網絡連接。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的心理學家詹妮·法瑞爾(JennieFerrell)認為,這或許決定了一個人能否在短時「工作」記憶中,將分散的觀念聯繫起來,並迅速制定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她說:「這些神經連接是建立高效心理連接的生物學基礎。」

智力上的差異已經讓一些人懷疑,卓越的腦力是否需要付出代價——要不然,我們怎麼就沒有都演化成天才呢?可惜的是,這方面的證據還不充分。比如,有人主張抑鬱症在越聰明的人當中越普遍,導致他們的自殺率更高,但是沒有一項研究支持這個主張。只有一項研究指出了智力的一個「劣勢」:智商較高的士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場上更容易陣亡。不過,這個關聯十分輕微,還可能有其他因素影響了數據。

智力的荒原

另一種理論認為,我們的智力差異可能源於一個被稱為「遺傳漂變」(geneticdrift)的過程,發生在人類建立起文明、緩和了刺激腦部演化的種種難題之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傑拉德·克拉布特裡(GeraldCrabtree)是這個觀點的主要倡導者。他指出,我們的智力取決於大約2000到5000個不斷變異的基因。在遠古時代,那些因為變異導致智力遲鈍的人無法存活到傳下自己基因;但克拉布特裡提出,隨著人類社會越來越注重協作,智力超群的人取得了成就,頭腦遲鈍的人也能跟著搭個順風車。事實上,他說,要是把公元前1000年的某個人放到現代社會,他會成為「我們的同事和朋友當中頭腦最聰明、智力最活躍的人之一」(參見《遺傳學趨勢》,第29卷,第1頁)。

這個理論常被稱作「蠢蛋進化論」(idiocracy),那原本是一部電影的名字,影片中假想了一個未來世界,社會安全網絡在那裡創造了一片智力上的荒原。儘管有人支持這個假說,但它的證據並不牢靠。要估算遠古祖先的智力並不容易,況且人類的平均智商在最近一段時間還略有上升。至少,英國約克大學的心理學家艾倫·巴德利(AlanBaddeley)說,「這證明有一種擔心是沒有必要的,那就是智力越低的人會生出越多的孩子,導致整個國家的智力因此而下降。」

無論如何,關於智力演化的這些理論可能需要徹底轉變一下思路,因為最近的發現已經讓許多人懷疑,人類的思維活動不是只靠智商就能夠衡量的。批評者早就指出,智商分數很容易受到閱讀障礙、教育水平和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影響。尼斯比特說,「如果讓18世紀的蘇族印地安人來設計智力測驗,我十有八九會不及格。」此外,在智商只有80的人中也有能說好幾門語言的,甚至還有一個英國人參與了複雜的金融詐騙活動。反過來說,高智商也不能保證一個人就一定會理智地行動——想想那些堅持認為氣候變化是個騙局的聰明的物理學家吧!

正是這種不能權衡證據、不能合理決策的愚蠢,讓福樓拜大為光火。然而,與這位法國作家不同的是,許多科學家都不願意對愚蠢本身多說什麼——用巴德利的話來說,「這個詞不科學」。不過,福樓拜發現最聰明的頭腦也會在邏輯上犯下重大的失誤,這個認識倒是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研究情緒和智力的心理學家兼作家迪倫·埃文斯(DylanEvans)承認:「高智商的蠢人是存在的。」

這個表面上自相矛盾的現象要怎樣才能解釋?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因為對人類行為的研究而獲得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丹尼爾·卡恩曼(DanielKahneman)提出了一個理論。經濟學家向來假設人類的本質是理性的,但卡恩曼及其同事阿莫斯·特韋爾斯基(AmosTversky)發現並非如此。他們發現,我們在處理信息時,腦子裡運轉著兩套不同的系統。智商測試測量的只是其中的一套,這套處理系統較為審慎,在有意識的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默認使用的,卻是另一套系統——直覺。

愚蠢的源頭

首先,這些直覺賦予了我們演化上的優勢,在認知上開闢出捷徑幫助我們處理過載的信息。直覺之中包含了一系列認知偏差,比如刻板印象(stereotyping)、確認偏誤(confirmationbias),還有拒絕模棱兩可(resistance toambiguity)——即傾向於接受問題的第一個解答,即便它明顯不是最好的答案。

這些在演化中形成的認知偏差,儘管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有助於我們思考,但如果我們一味依賴它們而不加批判,它們就會破壞我們的判斷。因此,無法識別這些認知偏差,或者無法抗拒它們,都會成為愚蠢的源頭。「腦子裡邊沒有哪個開關寫著『我只會對餐廳產生成見,對人不會』,」法瑞爾說,「你得訓練它這麼做。」

這類愚蠢和你的智商無關,因此要真正理解人類的愚蠢,你需要另外一個測試來檢驗我們對於認知偏差的敏感程度。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認知科學家基思·斯坦諾維奇(KeithStanovich)就提出了這樣一個測試。他目前正在開發一套「理性商」(Rationalityquotient,RQ),用以評估我們超越認知偏差的能力。

來看看下面這個問題,它是用來測試模棱兩可效應的:傑克看著安妮,但安妮看著喬治;傑克結婚了,而喬治沒有。那麼,是有一個結婚的人看著一個未婚的人嗎?候選答案有「是」、「否」和「無法確定」3種。絕大多數人都會回答「無法確定」,因為這是他們會首先想到的答案——但仔細推敲一下就會發現,正確答案應該是「是」。

RQ還可以測量人的風險智力(riskintelligence),風險智力決定了我們衡量某些幾率的能力。比如,埃文斯指出,我們一般會高估自己中彩票的幾率,低估自己離婚的幾率。風險智力低下,會讓我們不知不覺做出壞的選擇。

那麼,哪些因素決定了你是不是生來RQ就高呢?斯坦諾維奇發現,與智商IQ不同,RQ不是由你的基因或者孩提時期的撫養因素決定的。RQ的最大決定因素是一種被稱為「元認知」(metacognition)的東西,那是評估你自身知識有效性的能力。RQ較高的人都掌握了某些策略,能夠提高這種自我認識能力。斯坦諾維奇說,一種提高RQ的簡單方法,就是在解決一個問題時先用直覺得出一個解答,再思考一下相反的解答,然後再作最終決定。這樣,對於自己知道什麼和不知道什麼,你就能建立起一個準確的認識了。

愚蠢不是你的錯

然而,即便是RQ天生就高的人,也會在自己無法控制的局面下犯錯。法瑞爾說:「你個人的認知能力可能很高,但環境決定了你必須要如何行動。」

或許你已經有所體會,情緒干擾可以成為你犯錯的最大原因。悲傷、焦慮之類的情緒會擾亂你的工作記憶,減少你用來評估周圍世界的認知資源。為了應對這個局面,你或許就會不自覺地退回到直覺模式,通過捷徑來解決問題。法瑞爾說,這或許還能解釋一些更為持久的體驗,比如「成見威脅」(stereotypethreat)。這是少數群體在知道他們的表現可能被人用來證實既有成見時產生的一種焦慮感。實驗屢次證明,這是可以降低測試成績的。

說到對愚蠢的鼓勵,或許沒有什麼比得上某些商業行為了,這是安德烈·斯派塞(AndréSpicer)和馬茨·阿維森(MatsAlvesson)發現的。斯派塞來自英國倫敦的卡斯商學院,阿維森則來自瑞典的隆德大學,他們在做出這項發現時,原本關注的都不是愚蠢。他們研究的初衷是,調查聲譽卓著的企業如何管理高智商的僱員。但是沒過多久,他們就不得不推翻了原先的課題。

同樣的模式一次又一次顯現出來:某些企業,特別是投資銀行、公關公司和資訊公司,會僱用資質很高的人。但是,斯派塞並沒有看到這些天才能夠一展所長,「我們震驚地發現,他們之前訓練出來的專長立即就被『禁用』了」。他們把這個現象稱為「功能性愚蠢」。

他們的發現用偏見和理性的理論可以解釋得通。「我們起初並沒有將卡恩曼的理論當作自己研究的依據,」斯派塞說,「但我們後來意識到,我們的研究和他在實驗室裡觀察到的那種事情之間,存在有趣的聯繫。」比如,在企業中任職往往會「禁用」僱員的風險智力。斯派塞說,「他們的行為和結果之間沒有任何直接的關係」,因此他們就無從判斷自身行為造成了怎樣的後果。企業壓力還放大了模棱兩可偏見。斯派塞說:「在複雜的機構中,模棱兩可隨處可見——而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模棱兩可的企業同樣隨處可見。」

由此帶來的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在2012年所作的一項整合分析中,斯派塞和阿維森發現,功能性愚蠢是造成金融危機的一個直接原因(參見《管理學研究雜誌》,49卷,1194頁)。「那些人聰明絕頂,」斯派塞說,「他們全都知道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和結構性貿易融資有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非但沒有人研究,僱員還會因為擔憂這些問題而面臨受到處罰的風險,或許是因為提出這些擔憂似乎就冒犯了上級。結果就是,那些原本聰明的僱員都把邏輯留在了辦公室門外。

愚蠢共和國

考慮到經濟崩潰的現狀,這些發現似乎證實了福樓拜的擔心:一大群蠢人獲得了權力,這被他戲稱為「愚蠢共和國」。經濟危機也證實了范博克塞爾的部分觀察:高智商的人犯傻是最危險的,因為他們往往肩負更大的責任:「智力越高的人,他們的愚蠢就越是會造成災難。」

在斯坦諾維奇看來,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金融機構多年來一直在呼籲,要尋找一款好用的理性測試方案。目前的RQ測試還無法像智商測試那樣給出一個確定的分數,因為你必須先比對大量自願者的數據,然後才能設計出穩定的量表,讓你能夠在不同的人群之間進行比較。然而,他已經發現,單是接受這樣的測試,就能提高我們對於常見認知偏差的識別能力,能夠幫助我們抵禦它們的魔咒。2013年1月,他開始設計這套測試題,這都要多虧慈善組織約翰·坦普爾頓基金會提供的一筆為期3年的資助。

福樓拜開啟的「事業」,會不會有人來收尾,這是另一個問題。范博克塞爾打算寫完他的第7本關於愚蠢的書之後就金盆洗手。不過,美國國會圖書館或許會在無意之中接過下一棒——他們決定將世界上的每一條推特都記錄歸檔。

對於我們其他人而言,瞭解自身的愚蠢有助於擺脫它的掌握。或許,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比如伊拉斯謨,完全能夠理解愚蠢對於我們的統御能力。在他們為愚蠢(即Stultitia)繪製的寓意畫像的下面,你會看到這樣的聲明:「主宰我的是愚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7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