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債券與股市的關係 張化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c88c400101nv88.html
-11月24日在倫敦某午餐會上發言(節錄)

1986年6月,我到人民銀行總行工作。第一份月工資54元(含雞蛋補貼5元,和交通補貼3元)。可是,辦公室扣掉了我10元國庫券的認購。那時候,每個幹部都要認購國庫券,年息10%,5年期。大家咕咕噥噥,但也只好接受。

那時候,西單和三里河到處是二道販子,倒買倒賣國庫券,也是五年期的。我記得很清楚,基本上都是半價,甚至3-4折。為什麼?原因有二:國庫券沒有合法的二級市場的轉讓。而且,通脹嚴重。在通脹嚴重的情況下,我覺得那時候黑市的國庫券價格相當合理。

未來5到10年的通脹如何,我不會預測。不過,現在十年期國庫券的收益率在4.7%左右,這是市場很樂觀的象徵。樂觀當然是好事。明天總是更美好。可是,一旦大家發現自己過於樂觀,債券價格會下跌,特別是長期債券價格!

債市跟股市是相通的:大家對債權市場的樂觀當然也會影響股市。也就是說,大家現在對股市通脹率和風險係數的預測都是相當樂觀的。我覺得那個時候的人也許比現在更聰明。

我想重複三句大白話:(1)股市的市盈率是長期市場利率的倒數(在國債利率基礎上要加一些百分點)。短期內,這句話不見得正確,但是,中長期,它是沒有問題的。

(2)通脹本身就是緊縮性的。怎麼講?在通脹的情況下,如果央行迎合通脹(accommodating),即,提高信貸總額的名義增長率,那麼,名義市場利率會相應地上升。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過去三十年來,咱們基本就是這個螺旋式上升。反過來,如果央行反擊通脹,保持信貸的名義增長率不變,那就是變相的緊縮。如果央行更進一步,降低信貸總額的增長率,那麼,短期內流動性就會緊得不得了,就像卡了脖子一樣,喘不過氣來。當然,這樣的話,通脹率就會很快下跌,甚至出現通縮,然後股市在大跌以後,迎來的是藍天白雲。

(3)股市中人(特別是分析師們)基本上都是"啦啦隊員"。一味唱好,並不覺得自己有失公允。本人當了啦啦隊員十多年,略有體會。我們容易把希望跟判斷混為一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00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