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賽特(0153)前傳: 新加坡借殼上市失敗篇
中國賽特這隻股票,帳目上很有正面因素,例如業績持續增長,現金水平高,並無負債等等,但是這間公司在新加坡的經歷,真是使我有點怕。
在2007年,根據招股書所稱,因當年宜興上鼓勵當地企業取得上市地位,所以這公司前身希望友海外上市,因當年香港可能上市規格嚴謹一些,最終選了新加坡上市。宜興市政府亦介紹一家當年有新加坡上市地位的公司上市,所以經政府官員的商討,並考慮之前已上市公司的架構後,結果就把集團旗下主要經營公司江蘇賽特鋼結構有限公司作出重組,以開展上市計劃,並成立Site Holdings Pte. Ltd. 以控制江蘇賽特鋼結構有限公司。
Site Holdings Pte. Ltd.在2007年成立,公司當時只有1股,由卓僑興代由童惠建及創辦人蔣建強分別持有51%及49%,其後購入江蘇賽特鋼結構有限公司,作價8,946.84萬人民幣,資金全由童惠建撥付,估計這作價是考慮到上市公司的價值釐定的,並無溢價。並由卓僑興負責上交計劃,但是因為可能因為這公司內部問題,導致上市計劃時間較長,及以高昂代價購入無作用公司後,其後亦無繼續進行計劃,至於卓僑興最後先把股權轉予自己持有的境外公司綽基國際有限公司,其後把股權亦全部轉予兩人。但根據資料,童惠建在網上資料並不多,當年是如何擁有這些錢,完全沒有提及。在這次重組中,其實有很多急就章的地方,例如當時注入計劃,股權仍是由卓僑興,相信注入時亦是希望由卓僑興先注入,然後慢慢把股權透過轉讓或分派又或是配股方式減持予這兩位股東,但或者更可信的是,童惠建也可能只是人頭,資金可能是由卓僑興或者地方政府相關人士利用能力先撥付給他們支持收購,再圖後計,所以股權是寫卓僑興名字,而不是寫童惠建的名字。
至於
卓僑興,他的名字原來真是響噹噹,他是新加坡ICH Capital的總裁,專門負責把山東、福建及宜興等地的地方公司上市,其中筆者一直認為的造假股
俊知集團(1300),
他亦為股東之一,其創辦人錢利榮也是出自同市的、也是在新加坡上市的亨鑫控股(1085)。
這間公司當年要賤價把股權出讓,資本投資者完全是低價取得股份,並不取直接上市,還要借殼上市,可以見到這隻股面幾年前的真實度有如何高的了。況且這股發源地宜興,卻是產生出不少帳目有水份的股票,除了上面提及的公司外,例如中國龍新能源(395,前稱亞洲鋯業)、中國稀土(769,前宜興新威)和同老闆的泛亞環保(556),以及另一隻由同一組管理層產生的華耐控股(1020)。至於華耐控股的新股東陳洪,也是兩隻現金多多,其中一隻疑似是假股票的中國安芯(1149,前博智國際藥業)及中華網(8006,前香港網)的主要股東,這些公司情況差不多,帳目也是出現差不多的情況,所以希望大家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