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收服四大唱片商 讓披頭四跳腳罵黑心

2013-11-04 TWM
 
 

 

30歲瑞典天才 把全世界音樂變免費就算是天才,也有踢鐵板的時候。出生於瑞典的丹尼爾.艾克為了達成他的網路創業夢,也踢了不少鐵板。今年三十歲的他,是怎麼從瑞典盜版王國出發,變成全球音樂產業最重要的人?

撰文‧楊卓翰

大家都說音樂產業不行了。在網路時代,從音樂、電影、電視劇,甚至書本都可以透過盜版免費下載,超過六成五的音樂被非法盜版下載,也難怪,全球音樂產值迅速萎縮。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統計,去年全球音樂產業產值是一百六十億美元,僅是十年前的一半。

空前絕後

用免費 讓音樂產業起死回生你也可以想像,當 Spotify創辦人兼執行長丹尼爾.艾克 ︵Daniel Ek︶跳出來,向索尼、環球唱片、華納、EMI等年年虧損的四大唱片老闆說:「把音樂版權全部交到我手上,我有辦法拯救你們:﹃就是讓全世界的音樂都變免費!﹄」的時候,大家會怎麼想。他那流氓般的大光頭一點幫助都沒有,沒有人把他當真。

讓全世界的音樂變成免費,可以讓音樂產業重新賺錢?這個看似荒謬的邏輯,丹尼爾讓全球音樂公司跌破眼鏡,成為Spotify這個網路音樂平台在全球各地稱霸的唯一公式。成立五年的Spotify,在今年九月底正式進軍台灣,成為它征服的第三十一個國家。

現在,台灣消費者也能享受全球兩千四百萬用戶的服務:只要下載軟體,你就可以免費合法地在線上收聽兩千萬首歌曲,包括滾石合唱團那張已經絕版的現場專輯;或是商店還來不及鋪貨的女神卡卡最新單曲。只要忍受一點廣告,你就可以立刻在Spotify享受。

兩千萬首免費歌曲能賺多少錢?去年Spotify營收達到五.七億美元(約新台幣一百八十億元),比起前年成長了兩倍,也是台灣類似音樂服務業者KKBOX的九倍。雖然公司仍然虧損,但去年Spotify從音樂公司購買的版權等於全球音樂產值的二○%,其規模僅次於iTunes;去年全球數位音樂產值超越傳統實體唱片, Spotify整整一倍的營收成長絕對是最大功臣之一。

所以《時代》雜誌把Spotify列為十個改變世界的新創公司之一;出生於瑞典、今年才三十歲的丹尼爾,也被《富比世》雜誌以「全球音樂產業最重要的人物」之稱而登上雜誌封面。連美國知名網路創業家,臉書首任總裁西恩.帕克(Sean Parker)在聽到Spotify後,都親自警告佐克伯,臉書應該「投資所有可能的錢在這傢伙身上,否則你一定後悔。」因為他,重新定義了現代音樂的商業模式。

不過,丹尼爾的創業生涯爬得很高,也曾跌得很重。二十一歲的丹尼爾,曾開著法拉利跑車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高級夜店撒錢,但不到兩年,他卻窮到得搬回父母家借住。見過大風大浪,讓他選擇和一般創業家不一樣的路,才有了Spotify舉世無雙的創造。

單親家庭出身的丹尼爾,繼父是位電腦工程師,讓他從小就對程式很熟悉。丹尼爾曾說,他在小時候拿到了一把吉他和一台電腦,從此決定了他的一生。一九九七年,十四歲的他用學校電腦製作廣告網站;十六歲時他申請要當谷歌的工程師。他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害羞地說:「結果谷歌要我先念完高中再來申請。」

少年得志

賣掉自創公司 入袋五千萬不過,他在高中畢業後沒有去谷歌,瑞典皇家科學學院(全球頂級理工大學,也是負責評選諾貝爾獎的學院)把他挖去,給他一筆獎學金希望他好好念書。

丹尼爾在學校的二個月,發現課本上都是理論和假設,讓他充滿挫敗。於是,丹尼爾加入賈伯斯、比爾.蓋茲的「輟學俱樂部」,自己成立公司,寫網路廣告軟體;○四年,二十一歲的丹尼爾把自己創立的公司賣給了瑞典當時最大的網路行銷上市公司Tradedoubler,這筆交易,讓他入袋一百萬歐元(約新台幣五千萬元)。

「天才總是容易辨認,而丹尼爾則是明顯的天才。」Tradedoubler董事長馬汀.羅倫佐(Martin Lorentzon)回憶。這位董事長比丹尼爾年長十四歲,他自己也是以創業為樂的冒險家,更是丹尼爾的「伯樂」。當馬汀見到當時丹尼爾的「辦公室」只有一張床墊和幾台筆電時,他就知道這孩子和一般創業者不一樣。

不過,丹尼爾並沒有善用他的財富。賣掉公司後,他買了法拉利跑車,還在市中心買了閣樓套房,整天在最高級的夜店泡著,最後終於入不敷出,甚至欠了一屁股債。「我當時真的迷失自己了,不知道我想做什麼,只知道我有太多錢。」丹尼爾說。最後,他把車子、房子都賣了還債,搬回家裡和父母住,每天彈吉他、玩樂團。如果沒有馬汀,丹尼爾的創業故事可能在這裡結束。

○六年,馬汀.羅倫佐辭去Tradedoubler董事長的職務,想再創業,他找上了失志在家的丹尼爾。「我知道丹尼爾有潛力,所以我提供資金,讓他東山再起。我們先租了辦公室,但連產品是什麼都不知道!」馬汀說。他先花了一百萬歐元種子基金投資丹尼爾,而丹尼爾則註冊了公司名字「Spotify」。

丹尼爾這次一改作風,不求短線操作,放慢腳步,每天就在空蕩蕩的辦公室和馬汀聊天、上網,直到有一天,丹尼爾想到他們該做什麼了。

喜歡音樂的丹尼爾發現,在瑞典這個盜版王國(瑞典還有「盜版黨」,在歐盟議會占有一席位,主張網路盜版無罪化),很多人雖然不願意買專輯,但是也不想當盜版用戶。

耐心等待

策畫七年 將Spotify推向世界因此,丹尼爾和馬汀決定做起網路音樂平台,和以往的盜版分享不同,Spotify幫消費者買下音樂版權,再用少部分VIP用戶每月一四九元的收費來賺取營收。「這個創新,讓我們變成消費者和唱片公司間不曾存在的橋樑,像幫吵架的夫妻牽起了手。」丹尼爾說。

一開始向唱片公司推銷企畫時,沒人相信丹尼爾。直到丹尼爾「先斬後奏」用盜版音樂當音樂庫,真的建起驚人的用戶流量後,唱片公司才嚇得一身冷汗。「Spotify免費所創造的市場,是傳統收費制度沒有辦法比較的。他們才發現,這是音樂產業的未來。」丹尼爾說。

不過,版權的法律問題仍然費時,丹尼爾等了兩年才解決歐洲的法律問題,讓歐洲版在○八年上線。

「一般的網路創業者才沒有耐心等兩年!」如今已是Spotify董事長的馬汀說:「丹尼爾很有耐心地把一切都磨成型。」而丹尼爾又等了三年,才在一一年將美國版上線。之後又再過了二年,台灣、香港和新加坡才持續上線。

但Spotify雖然用免費創造了不可思議的營收,它仍然無法讓虧損縮小。丹尼爾去年要付出五億美元的版權費,比當初創立時還要多出三倍,而雖然用戶成長快速,但付費使用者並沒有等比成長,這讓Spotify的獲利能力被畫上問號。

其次,因為Spotify變得太大,造成許多藝人指責其壟斷數位音樂市場。

例如知名樂團齊伯林飛船和披頭四,都拒絕讓專輯在Spotify播放。曾來台開演唱會的英國知名搖滾樂團電台司令(Radiohead)也公開反對Spotify,說丹尼爾是「吸藝人血」的黑心商人。

但這些指責,無法阻止Spotify的快速成長。

據了解,在新加坡成立總部後,丹尼爾如今已是倫敦、斯德哥爾摩、加州、新加坡等四地的空中飛人,到處接觸全球的創投和唱片公司。

Spotify的創新商業模式若要正式宣布成功,恐怕還要等到公司正式獲利的那一天;不過,光是憑著截至今天、如同傳奇一般的成績,或許已經為眾多網路創業者提供了足夠的興奮劑,從音樂、電影、電視劇,甚至書本,在不久的未來,會不會都將「Spotified」呢?

丹尼爾.艾克

出生:1983年

現職:Spotify創辦人兼執行長地位:《時代》雜誌改變世界的十大新創公司、2011年《富比世》音樂產業最具影響力人士Spotify叩關,KKBOX嚴陣以待 —— Spotify與KKBOX比較SpotifyKKBOX

瑞典公司總部台灣

1732012年營收(新台幣億元)20 2400使用者量(萬人)1000 2000歌曲數量(萬首)1000 無限暢聽免費每日5首歌月費149可選付費(新台幣元)月費149

32國

歐洲、美國、亞洲等服務地區7地區台、香港、澳門、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資料來源:Insight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700

沒有他,披頭四只是呻吟的小貓

2016-06-27  TWM

當古典元素碰上搖滾樂會迸出什麼火花?一九六二年六月六日音樂天才馬丁與披頭四合作,錄製的單曲〈Love Me Do〉在當時掀起一陣旋風,也激盪出傳唱至今的披頭四傳奇。

「人想飛,要有一雙翅膀,一邊叫貴人,一邊叫高人。翅膀一隻不夠,要一雙才能飛。

最偉大的樂團「披頭四」The Beatles,沒有飛起來以前,先遇到一位貴人布萊恩.愛普斯坦(Brian Samuel Epstein),當大家都以為約翰.藍儂和保羅.麥卡尼是「亂叫的貓」時,他覺得是老虎。他看出他們的天賦和潛力,成為他們的經紀人,教他們拋掉牛仔褲,打上領帶,穿上西裝,頭髮剪整齊,塑造新形象……,但他們還是慘遭各大唱片公司的白眼和吐舌頭。

愛普斯坦知道怎麼談生意,怎麼推披頭四,他也知道披頭四的音樂有問題,但他不知道怎麼改?他需要一個音樂高人,他找到了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

創造亮點〉加入特殊音效

喬治.馬丁從小就是音樂天才,他沒有老師,靠自學就會彈鋼琴。他不須看譜,光用耳朵聽,就能學會整首古典樂曲。二戰時,他加入英國海軍航空隊擔任飛行員。戰後進入音樂學院,學作曲、指揮、鋼琴和雙簧管。一九五五年,二十九歲的他成為EMI唱片集團旗下最年輕的音樂總監。

馬丁聽了披頭四的試唱帶,感覺實在不是什麼值得注意的東西,但他感受到一種不同於一般的特質,是他沒有經歷過的樂感,所以決定試試。

一九六二年六月六日,馬丁和披頭四進入EMI在倫敦的錄音室,開始第一次的錄音,錄的是〈愛我吧〉(Love Me Do)和〈附注,我愛你〉(P.S. I Love You),他改變前奏和結尾,加入特殊的編曲技巧,創造了閃亮的光點,並且堅持加入人聲的和聲,這後來成為披頭四的招牌特色。

最關鍵的是,馬丁告訴披頭四,他們的鼓手皮特.貝斯特(Pete Best)不是「最好」,是「不好」。一九六二年八月十六日,林哥.史達(Ringo Starr)加入披頭四,成為新鼓手。

馬丁非常滿意第一支單曲的錄製效果,決定為披頭四製作第一張專輯《請取悅我》(Please Please Me)。整張專輯一氣呵成,錄製時間只花了十一個小時,而且上市就大賣,成為流行音樂的經典奇蹟,所以約翰.藍儂說:「喬治.馬丁在最初幾年,使我們成為我們!」愛普斯坦是貴人,喬治.馬丁是高人,讓呻吟的小貓變成插翅的老虎,一飛沖天。

馬丁高明的地方在於,第一,他把大量古典音樂的元素加進披頭四,讓披頭四與交響樂團合作,把藍儂和麥卡尼想像中的音樂,用更豐富的層次和內涵具體表現出來。第二,他實驗許多全新的錄音技術,大量運用四軌音效和人聲合成,同時運用各種音樂特效,讓披頭四從普通的搖滾樂,提升至藝術搖滾的境界。

他為披頭四所做的貢獻,其實是整個流行音樂的里程碑,是唱片業的分水嶺。他改變的不只是披頭四一個樂團,他改變了搖滾樂的內涵,擴大了搖滾樂的面向。

打造傳奇〉共製作12專輯披頭四總共有十三張專輯,馬丁製作十二張,唯一沒有做的就是《順其自然》(Let It Be)。這時,藍儂和麥卡尼正在鬧分裂,而能調和他們的愛普斯坦,已經在一九六七年八月二十七日,因使用藥物過量而死亡,三十三歲英年早逝。

披頭四也想嘗試不要製作人,自己來搞。在《順其自然》之後,麥卡尼認為沒有馬丁不行,又把他請回來,為他們製作專輯《艾比路》(Abbey Road)。

這時藍儂與麥卡尼如同水火,事事不能妥協。

最後馬丁妥協,做了一個奇妙的決定,他把唱片A面給麥卡尼,B面給藍儂,滿足完全不同的音樂訴求。這是披頭四最後一張專輯,之後披頭四就拆夥了。

我們平常只看到台上的歌手,看不到幕後製作人的重要。好的製作人會怎樣?馬丁在接受《滾石》雜誌採訪時說:「我要求自己啟發他們所有的才華,具體表現出來。身為製作人,我要走進他們的內心,每個人都不同,藍儂自由奔放,麥卡尼條理清晰;藍儂想像力豐富,麥卡尼行動力更強;藍儂不善溝通,麥卡尼樂於交際。對我來說,我需要真正體會他們的想法。」是的,喬治.馬丁定下了傑出音樂製作人的高標竿,他自己就是偉大的製作人。他後來又為麥卡尼、席琳.狄翁、麥可.傑克森等人製作許多專輯,成績精采非凡。麥卡尼說過:「喬治.馬丁像一雙舊鞋子,哈哈,你知道,他是我見過最好的音樂製作人。」二○一六年三月八日,喬治.馬丁以九十歲高齡離世。他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他的逝世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

撰文 / 郝廣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24

「披頭四」御用監製佐治馬田逝世

1 : GS(14)@2016-03-11 00:51:14

英國影響力最大搖滾樂隊「披頭四」的御用監製佐治馬田(George Martin),前晚在家中離世,享年90歲。佐治馬田因為發掘披頭四、監製其絕大多數專集並參與編曲演奏,被譽為「披頭四第五人」(Fifth Beatle)。


■佐治馬田(右二)與披頭四炮製了多張金唱片。


佐治馬田的經理人和披頭四鼓手靈高史達,昨宣佈他死訊。英首相卡梅倫指佐治馬田是「音樂巨人」,與披頭四合作炮製眾多偉大音樂。1926年出生的佐治馬田,二戰參軍後讀音樂,演奏雙簧管,29歲就成為EMI唱片子公司Parlophone主管,62年一聽披頭四,就洞悉他們流行潛力,一力簽下對方。佐治馬田以他的廣闊音樂知識,助披頭四音樂探索不同音樂元素,急速成長,亦不時客串彈鍵盤和負責管弦樂部份編曲,得意傑作包括在金曲《Yesterday》加上弦樂。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0/195235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496

保羅 靈高帶隊睇披頭四紀錄片

1 : GS(14)@2016-09-17 17:53:00

英國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影響深遠,最近名導朗侯活(Ron Howard)將樂隊由62年至66年的巡唱片段剪輯成紀錄片《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走過披頭歲月》上映。紀錄片昨日於倫敦舉行首映禮,披頭四成員74歲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及76歲靈高史達(Ringo Starr)一齊出席,保羅的女兒Stella亦有捧場,而已故成員佐治夏里遜(George Harrison)遺孀Olivia、約翰連儂(John Lennon)遺孀小野洋子都有現身。



首映禮吸引了不少猛人出席,星光熠熠,包括朗侯活、美國樂壇天后麥當娜(Madonna)、《魔戒三部曲》金像大導演彼德積遜(Peter Jackson)、英國殿堂搖滾歌手Eric Clapton等。撰文:泰米


■大忙人麥當娜亦不錯過披頭四記錄片。美聯社

■紀錄片剪輯了披頭四由62年至66年的巡唱片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17/197729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482

【馮仁昭四圍超】披頭四派對第一擊阿B鄧梓峰組老男Band

1 : GS(14)@2016-09-30 08:09:04

■阿B(中)同鄧梓峰(右)組成樂隊OLD BOYS,近日不停為音樂派對排練。





鄧梓峰(十郎)因為個樣似卡通人物巴斯光年,一度成為網民熱話對象,日前被讀者楊先生透過本報「爆相爆片」,分享佢捕獲十郎嘅相片。日前下晝3點幾,楊先生喺大坑見到十郎,原來佢約咗大纜都扯唔埋嘅鍾鎮濤(阿B)喺餐廳吹水,楊先生喺電話話:「佢哋傾到好多動作,仲聽到阿B話『好正』㖭。」



■因為大家都鍾意The Beatles嘅歌,所以促成咗OLD BOYS嘅出現。

■鄧梓峰(左)同阿B約埋喺大坑一間餐廳密斟。讀者提供相片


唔係普通Band

十郎被馮仁昭問到同阿B係咪好熟?佢話:「平時都係點頭,睇吓溫拿騷嗰啲熟囉,但大半年前朋友話阿B好鍾意The Beatles(披頭四),有機會一齊組band玩,我哋決定搞隊OLD BOYS,雖然我年紀大咗啲,但個心仲係好後生,始終冇人見過我玩band,遲啲我哋喺銅鑼灣HMV開party,表揚吓披頭四嘅歌。」阿B就話OLD BOYS唔係一隊普通嘅band,係一隊專玩The Beatles歌嘅band:「披頭四係我音樂啟蒙,如果冇咗佢哋,我可能唔會做呢行。」咁溫拿點呀?阿B話:「溫拿係一隊騷band,好少係為興趣,五年玩一次。」咁點解會搵十郎咁樣嘅隊友?阿B話:「我成日聽講佢有彈bass,唱披頭四嘅歌,我哋band仔有句『打band好過打牌』,佢玩披頭四嘅歌頭頭是道,大家都係好瘋狂嘅披頭四迷。」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30/197859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730

【西遊記】披頭四與陳奕迅與地盤工人

1 : GS(14)@2016-10-21 05:29:11

【文化籽:西遊記】打正旗號是史上唯一獲官方授權的披頭四紀錄片,官方授權喎,《走過披頭歲月》(The Beatles:Eight Days A Week)當然報喜不報憂。難道你以為Paul McCartney會很誠實的跟觀眾剖白為何與John Lennon反目,團員們又究竟有幾憎恨小野洋子?老牌大導演朗侯活(Ron Howard)向來是正能量大使,最喜歡宣揚人性光輝。他說《走過披頭歲月》可以拿來跟舊作《太陽神13號》(Apollo13)相提並論,我便從來沒有妄想這齣紀錄片會紀錄任何有關披頭四的陰暗面。談到他們隊過草,已經難能可貴。正如,看文匯大公,不會有人期望看到讚揚朱凱廸調查梁君彥。只是,也想不到電影甘於純粹地集中在披頭四有幾紅有幾紅有幾紅,就算。一開場,輕輕交代了披頭四不是一夜走紅,便講到他們組團成功由英國利物浦殺入德國漢堡初試啼聲。再之後,已經是瘋魔全球的社會現象,鏡頭不斷聚焦在少女們有幾投入有幾瘋狂有幾不能自控,跟中國大媽的搖頭舞技不遑多讓。有關披頭四對人類文明的貢獻,只提一提他們拒絕表演場地隔離有色人種的政策,為種族融和行前了一大步。其餘大部份時間,是解釋不停的巡迴演唱,對披頭四帶來幾大折磨。最大的折磨,是讓他們了解到,觀眾的喜好,與表演者的喜好,原來是完完全全兩回事。電影有解釋他們為何要四出開騷,因為,要賺錢。基於合約問題,以披頭四的驚人唱片銷量,也不足夠讓他們取得理想利潤。於是,又趕飛機、又趕火車,去完美國去歐洲,去完歐洲過亞洲,再不樂意也要死撐。表演場地當然越大越好,一樣地唱一樣地彈,賣的票越多,賺的錢自然越多。反正歌迷無限。正因為歌迷無限,表演場地的政府根本不批准披頭四隨便在細場開騷,怕撲唔到飛的歌迷在門外暴動呀!凡事卻有極限,為填飽觀眾,披頭四在最誇張時候,選擇了容納到五萬幾人的運動場館來開演唱會,要音響公司特製巨型喇叭應付需要,都唔夠力。四個成員明知入場的歌迷其實乜都聽唔到,不問表演質素,只為離遠見偶像一面,本末倒置。鼓手Ringo Starr說得最誠實,他當時在台上根本聽唔到自己的鼓聲,只能倚靠目測John Lennon的屁股擺動來判定節奏。在走紅的頭幾年,一下子谷得太盡,令四位成員的壓力和不滿極速爆煲,才讓披頭四徹底放棄巡唱,選擇留在錄音室離群地創作,埋下了往後團員不和的種子,導致樂隊在幾年後便拆夥。看完電影,看到一則報道,指陳奕迅近三年多,總共開了一百三十四場演唱會,袋了兩億酬勞。重點不在兩億,重點在三年多。再熱愛表演,這樣唱法,也是不能想像。不知有沒有關係,事隔兩日,又有另一宗報道,陳奕迅的父親接受訪問,話自己為兒子鋪好路做建築師,曾經力阻兒子入行做歌手。理由是「有多少個張學友?」恰恰就是《走過披頭歲月》沒有品題的片段。披頭四的發起人John Lennon年幼時由姨媽撫養,姨媽千辛萬苦為John Lennon鋪好路,讓他能在考試成績不及格的情況下就讀利物浦藝術學院,希望阻止John Lennon夾band。理由是玩音樂搵唔到食。假設越被阻撓越被睇低,才越有動力證明自己。我常想,如果John Lennon一直由送結他給兒子做禮物的生母養大,地球上會否反而出現不到一隊披頭四?理想與現實很容易有牴觸。對唱片銷量數以億計的披頭四來說,尚且存在掙扎,何況在一個車位可以賣四百幾萬而一張唱片賣十元港幣也沒人要的今天?如果,你有兒子,兒子在成長過程中,跟你談理想,其實,你會不會暗暗情願他的志願、興趣和天份,都是當一個地盤工人?辛苦少少,可以月薪十九萬的地盤工人。大學生起薪點十幾廿年來沒有上升過,你已經不能再用讀唔成書搵唔到食來做藉口強迫貴子弟努力讀書考取功名啦。



成員Ringo Starr(左)及Paul McCartney出席電影宣傳。

六十年代走紅,1965年更獲英女皇頒授大英帝國勳章。

《走過披頭歲月》(The Beatles:Eight Days A Week)是史上唯一獲官方授權的披頭四紀錄片。


Profile: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b方俊傑



編輯:梁浩維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21/1980704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7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