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買賣好方法 止凡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1/blog-post_5144.html一位80後朋友對某物業有興趣,由於第一次買賣物業,所以他向止凡徵詢意見。這是很好的舉動,雖然我並沒有太多的物業買賣經驗,但至少都曾經買入物業,瞭解整個物業買賣包括銀行按揭的流程,所以都能給一點意見,讓他少走一點「冤枉路」,甚至少交一點「學費」吧。有關他有興趣的物業單位,雖然我並沒有親身到過現場,但也透過問他一些問題,大概瞭解一了他的目標。我發現他對同區物業的價位都有基本認知(他近年一直都有在同區看樓盤,做足功課),他心知這個目標單位比起同區平均樓價約貴一成,而銀行估價亦足額。
他表示自己到過單位之後,的確十分喜歡,就算比同區貴一成,但銀行估價足額,亦有靚裝修,因此他認為亦算開價合理。我當然無法客觀確定值與不值,於是建議他以不同角度再次思考及分析。假設有兩頂帽,一頂是「白帽」,另一頂是「黑帽」,戴上「白帽」時,就只能想所有好的理由,戴上「黑帽」時就想所有壞的理由,然後把兩邊的理由寫在紙上作分析。
例如先幻想自己戴上「白帽」,高層、靚景觀、靚裝修、銀行估值足額、供樓負擔能力可以、自己喜歡單位、有自住需要、利息低位、樓價開始穩定、近期二手放盤疏落而選擇有限等。 再幻想自己戴上了「黑帽」,比同區貴了近50萬、靚裝修可能是「化妝樓」、業主沒有議價空間、樓市乃歷史高位、息口將只升不跌、政府未來幾年供應將會增加、樓市下行比上升機會大等。
本身又要一直留意世界及香港經濟脈搏,例如今天的外圍環境如何?政府的辣招動機何在?美國收水將至,息口走勢如何?世界經濟大時代是什麼狀況?未來香港樓房供求如何?
分析後,不是一定要決定買或不買,至少到議價時多一點背景知識,不會因求住心切而匆匆決定而日後後悔。自己喜歡亦有個價,到底自己多付了多少金額去買入這個「喜歡」呢?為這個海景又付多付了多少萬?自己又是否覺得值得?經過這個帽子分析法,可以很實在地比較,量化你的「喜好」。近日再跟這為80後朋友仔談回這個物業,他說已經放棄了。記得當時我沒有對他說過什麼立場,沒有提出我的意見,亦沒有跟他辯論買與不買,所做的都只是一個啟法思考的討論,因為所有資料他都已經掌握了,只是要有系統地分析出結果,就算今天決定錯了,相信日後他都不會「怨」我的,用這方法給投資建議也不錯。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