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爆表】瘋狂融資後,在線教育行業的隱憂與錢途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402/149482.html

黑馬說:這真的不是逗你玩。愚人節前兩天,三家在線教育公司的融資炮彈一發接著一發。

3月30日,跟誰學對外公布完成了5000萬美元A輪融資;猿題庫宣布獲得6000萬美元D輪融資;3月31日,小站教育宣布完成2900萬美金融資B輪融資。

“想過今年會很熱,但沒想到這麽熱。”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表示。

教育是一個可以跟醫療相提並論的巨大市場,根據艾瑞資訊公布的數據,2014年中國在線教育的市場規模達到了824.9億元人民幣,預計2015年將達到965.2億元人民幣。不過,在線教育在瘋狂融資的背後,也引發了一些擔憂。



文 | 本刊見習記者 周路平

編輯 | 周群鋒
 

風頭背後的“和諧”
 

 

盡管都在有意無意地搶著風頭,但這三家公司不管是市場布局,還是模式打法上並沒有太多沖突。

 

去年6月,前新東方總裁陳向東創立了跟誰學,9個月時間拿下了在線教育行業A輪融資最高公司的桂冠。作為教育類O2O平臺,跟誰學與大眾點評的模式很相近,甚至連界面風格都讓人產生錯亂感。後者找消費,前者找老師。老師入駐跟誰學之後根據各自情況給課程定價,學生可以在線咨詢,課後點評。在線上線下兩條學習路徑上,也進行了創新,可為用戶提供四種選擇:學生上門、老師上門、協商地點、在線教學。

 

猿題庫瞄準的是市場廣闊的K12領域,服務於中學生,以內容帶動流量。據猿題庫創始人、CEO李勇透露,猿題庫擁有1300萬中學生用戶,旗下拍照搜題APP——小猿搜題,目前也擁有600萬用戶。猿題庫的亮點是在海量的題庫中篩選出最適合學生能力的內容。這些需要通過智能算法分析學生的能力,並作出判斷,進而提供相配套的題目,實現個性化的一對一智能出題。因此,猿題庫對技術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站教育主攻留學培訓市場,采用“社區+網校”的方式,借用網絡實現一對一教學匹配,滿足托福、雅思和SAT不同的教育需求。用戶可以在社區里討論,並分享留學經驗和學習資料,在網校接受線上課程服務。目前,小站教育的社區論壇的註冊用戶已突破百萬。小站教育也開始嘗試“保分”模式,將一對一的培訓服務流程化和標準化。

 

融資之後的“錢途”
 

 

在得到資本市場青睞的背景下,巨額融資案例接連曝出,但是在盈利模式上,各方並未找到明確的方向。

 

在線教育的盈利模式大致存在五種方式:內容收費、增值服務、平臺傭金、軟件收費、廣告收益。以前面三家為例,盡管他們都處在快速擴張期,目前賺錢有保證,但是否可以持續盈利卻未曾可知。

 

作為典型的O2O電商平臺,跟誰學的課程基本都需要付費,但這部分錢因為不收傭金,最終也都流向了老師的口袋。即便未來也一直不收,跟誰學的賺錢路徑相較而言也更加容易:除了廣告,還可以在平臺搭載售賣輔導教材等增值服務,,甚至可以學習淘寶天貓等,給老師競價排名。

 

目前,小站教育的贏利點是一對一的VIP課程服務,前端免費,後端付費。先通過免費產品化的資源吸引用戶進入,形成足夠的流量後,有更高需求的用戶就會通過付費方式獲取更為便捷有效的服務,從而轉化為付費用戶。小站教育COO於洋表示,“現在並不急著去拉攏用戶付費,而是希望更多的用戶體驗我們的產品,把流量放大。”

 

猿題庫是三家中最難見到錢的平臺。以內容為主打決定了它的糾結:國內用戶沒有付費習慣,收費往往導致用戶大面積流失,也容易給對手可乘之機。更重要的是,內容版權得不到很好保護,靠這方面維持生存會變得相當艱難。事實上,猿題庫剛開始也嘗試過按月收費,僅僅40天之後,就宣布永久免費。不過,李勇透露,猿題庫完成6000萬美元融資後,將在近期推出基於數據挖掘和個性化學習的直播輔導平臺“猿輔導”。該平臺將成為最主要的收入來源。猿題庫COO帥科也曾表示,“未來在用戶量更大的基礎上,我們會根據用戶需求,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這可能成為一個盈利方式。”

 

傳統的教育機構通常以盈利作為衡量指標,而在線教育則開始關註用戶數和日活躍量。然而,教育與其他行業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性,門類繁多,個性化需求太大,導致了很難有足夠規模的用戶數或者日活躍用戶數,這在客觀上給變現造成了很大困難。

 

火爆背後的擔憂
 

 

進入2015年以來,在線教育最先感受到春天的來臨:全通教育以11.3億元收購繼教網、西安習悅,隨後股價迎來暴漲,創造了A股最高股價;答疑軟件阿凡題宣布獲得1800萬美金融資;組卷平臺易題庫獲得騰訊產業共贏基金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一起作業網也完成了1億美元的D輪融資,成為在線教育最大一筆融資額……

 

在線教育的火爆情景能維持多久?“在線教育還處在春秋時期,還不到戰國時期,當前僅僅是資本層面的較量,比得是氣勢,誰比誰錢多,還沒有到比用戶和市場占有率的層面。”互聯網教育研究院院長呂森林表示,當前的火熱,泡沫和政策利好兩方面的因素都存在。一方面,國家對教育行業更加重視,投入占到了全國GDP的4%,大環境有優勢;另一方面,與互聯網行業本身的特點有關:要麽不熱,要麽就熱得一塌糊塗,但這個是必要的,需要把這個市場迅速做起來。

 

創新工場投資總監張麗君認為,當下的集中爆發在於四個因素:教育需求旺盛、移動互聯網設備普及、美國在線教育的興起和O2O經濟模式上的創新。“傳統的教育模式發展到一兩億的營收就很難繼續上升,而在線教育則提供了打破瓶頸的想象空間。”

 

不過在線教育的井噴,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一些擔憂。陳向東表示,今年20-30%的在線教育機構可能會淘汰出局。呂森林認為小項目並購會大幅增加,新入局者依然會很多,整體上不會出現大蕭條的局面,也不會出現一家獨大,因為可以開拓的細分市場足夠廣闊。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周路平,編輯周群鋒;文章為原創,本刊版權所有;如轉載請聯系zzyyanan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如果你對更多創業幹貨感興趣,請加微信heimage0001,註明“姓名+公司名+職位”,否則黑馬哥不會把你拉入創始人雲集的微信群。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280

重學「坐臥行走」壓力爆表免吃藥


2015-09-07  NM

明明時間已經很晚,早已筋疲力竭,理智上,完全知道應該睡覺了,但頭腦還是無法控制轉個不停;經常 沒來由的焦慮不安,不知道人生為什麼而戰。但為了怕親友擔心,總是努力維持表面的平靜,不流露內心真正的想法。上一次開懷大笑,已經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 了,就算是吃了「趕走壞心情的快樂食物」也沒有絲毫愉悅。不時覺得胸口緊繃、肌肉僵硬,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總在原地踏步、人生空轉?難道是我還不夠好、 還不夠拚命,才會這樣不停為未來感到擔憂?本期由專精正念減壓訓練的石世明臨床心理師,分享如何善用「正念」緩解身心壓力。

目標:拋掉對未來的擔憂鍛鍊覺察力,接納當下

現代人為什麼常常會覺得壓力很大、人生空轉?主要原因是太忙碌,總是想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最多的事情。在公司忙完一天回家,跟孩子吃飯時,急著把飯吃完, 趕快叫孩子去寫功課。洗碗時,又急著叫孩子趕快去刷牙、洗臉、準備上床睡覺。連泡了杯好茶,也是咕嚕咕嚕匆匆喝掉,有時連到底有沒有喝掉?喝起來什麼滋 味?也回想不起來。

好不容易躺在床上,還不忘刷手機,工作上的Line群組不得閒,想到做也做不完的待辦事項,心情又更加疲憊,難以入眠了。緬懷過去,心情不免憂鬱;擔憂未 來,情緒怎不焦慮?心總是活在下一個時刻裡,就像是手裡抓著一把砂子,越是想把砂子握緊,卻總是讓砂子從指縫中流失,忙來忙去一場空。

那「正念」是什麼?是一種正向、樂觀進取、愛拚才會贏的人生態度嗎?如果這麼想,就誤會了。正念是一種健心的訓練,就像勤上健身房,可以逐漸把肌肉鍛鍊起 來。而正念則是能讓心得到專注與覺察的訓練,是刻意的把注意力放在此時此刻,對於現在正在發生的經驗,不管是好、是壞,是悲傷或沮喪,都如實接納,並且不 給予批判,透過「眼、耳、鼻、舌、身」這些感官的經驗,重新學習「活在當下」。

方法一:用五官感受一顆葡萄乾

學習正念減壓的養生法,第一個練習的活動,並不是靜坐、禪修,而是從花十分鐘,吃一顆葡萄乾做起。

用手指拿起小小的葡萄乾,手指捏起來的觸覺是什麼樣?肩膀跟手臂的肌肉是緊繃的,還是放鬆的?湊在鼻子前面聞一聞,左鼻孔跟右鼻孔聞到葡萄乾的香氣,有沒 有不一樣?是什麼樣的不一樣?眼睛看到的葡萄乾,是什麼模樣?放在嘴裡,舌尖、舌根、嘴唇的感覺是如何?咬開葡萄乾之前、之後,味覺有什麼的變化?口中會 分泌比較多的口水嗎?

慢慢吃一顆葡萄乾的練習,是為了突破日常的慣性作專注力、覺察力的體驗式學習,藉專注力集中在吃葡萄乾,重新體驗葡萄乾的豐富滋味,產生內在的愉悅感。而 許多過去討厭葡萄乾的人,也會發現「討厭葡萄乾,是受過去記憶的干擾,若能回到當下,所覺察到的葡萄乾滋味會是全新的體會。」過程中會有什麼念頭跑出來, 也是清清楚楚。這個正念飲食的概念,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延伸到好好品一口茶、好好吃一口飯或好好嚐一口巧克力上。

方法二:花十分鐘專注呼吸或行走

正念減壓法是有彈性的,並不著重在生硬的技術,像是十分鐘的正念呼吸訓練,可以靜靜坐著或躺著,眼睛睜開或閉著,把專注力放在一吸一呼之間,清楚空氣進出身體時的感受,同樣的,只要發現專注力被分散,不須批判、沮喪、生氣,覺察後,再把心溫柔的帶回呼吸。

如果心未曾接受訓練,很容易分心、焦躁、靜不下來時,也可以改成動態的十分鐘正念練習,從平常無意識的單純趕路、運動,改成有意識的正念步行、正念伸展, 專注在行走時,感受腳、膝蓋、大腿,乃至全身的律動。伸展時,感受在皮膚上流動的空氣,能讓想法被憂心綁住的人,藉由體驗式學習,找到內在的力量,及時解 除糾結在胸口的壓力。

各種正念練習是為了脫離以往對健康、事業、生活擔憂的舊迴路,讓專注力、覺察力能夠帶到此時此刻,在大腦裡,多開發一個叫「活在當下」身心平衡的新迴路,讓累積在心裡的壓力多個出口,避免六神無主、行屍走肉的慣性循環。

若是自學有疑問,可參加各大醫院或工作坊所開立的正念減壓團體課程會比個人諮詢得到更多經驗的分享,分享的內容,並非掏心掏肺的私人隱私,主要是分享各種正念練習所體會到的經驗。

【延伸閱讀】正念減壓3要訣

人生的壓力,就像無法控制的波浪,勢必會來來去去。正念減壓的練習,可讓人學習當個壓力衝浪高手,專注、覺察眼前的波浪,御浪而行。

1.STOP心法有壓力時先停下來、正念呼吸、覺察內心的念頭,冷靜下來再前進。2.正念喝水煩躁時,慢慢專心喝一杯水,感受水的溫度和流動。3.專注一件事一次做一件事情是最快的方法,再把省下來的時間用來品味生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185

東北多地空氣汙染“爆表” 有城市遲遲不啟動預警

環境保護部6日晚透露,近期,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多地相繼出現重汙染天氣,東北地區多個城市“爆表”,但有些城市遲遲不啟動應急預警。

近日,受大範圍靜穩、大霧天氣的影響,氣象條件不利於大氣汙染物擴散,我國東北、華北和華東地區多地相繼出現重汙染天氣,在京津冀區域重汙染天氣尚未消退的同時,東北地區重汙染天氣今年又卷土重來,從哈爾濱開始,沿哈大線一路向西南偏南方向傳輸,直至山東半島、江蘇和安徽北部,波及6個省30多個城市,跨越1600多公里,多個城市“爆表”,汙染程度之重、影響範圍之廣為歷年少有。

環保部介紹,11月2日起,該部相繼派出12個督查組持續在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黑龍江、吉林、遼寧、江蘇等省市的重點地區開展督查。現場檢查發現,各地普遍存在重汙染天氣預測預報能力不足、響應級別偏低。

有督查組稱,哈爾濱市嚴重汙染持續26個小時,空氣質量指數(AQI)達到500持續14個小時,但按照哈爾濱市的預警分級標準,僅啟動了藍色預警;大慶市實際重度和嚴重汙染持續37個小時,其中AQI達到500持續24個小時,應啟動紅色預警。但大慶市僅預測到一天重汙染,實際啟動了橙色預警;內蒙古通遼市近2天AQI指數持續達到500,在環境保護部及自治區環保廳督促下,才啟動藍色預警。

環保部介紹,督查還發現,一些城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不完善。大慶市對重點大氣排汙企業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工作沒有強制性或約束性要求,重點排汙企業也沒有按照預案要求制定配套的重汙染天氣應急響應實施方案,應急響應措施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吉林省本級及多個市州未按要求對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進行修訂,應急響應啟動條件偏高。

此外,企業排放問題仍較突出。環保部介紹,黑龍江省是全國唯一大型燃煤電廠沒有安裝脫硝設施的省份,省內各城市熱電聯產機組熱力管網覆蓋的地區仍存在大量燃煤小鍋爐。東北三省獨立的采暖燃煤鍋爐基本沒有安裝脫硝設施,在一些中小城市甚至連脫硫設施也沒有安裝,超標問題突出。吉林省現場檢查的10家企業中有8家企業存在環境問題;遼寧省沈陽市熱源廠在線監控數據顯示超標排放;山東聊城、江蘇徐州面源汙染管控不到位情況較為普遍。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為切實分析此次重汙染成因,摸清來源,研究提出下一步防控建議,環境保護部6日組織召開了會商會議。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大氣室主任宮正宇研究員表示,這麽大範圍同時發生重汙染天氣,主要原因還是大氣汙染物排放量過大,這是內在原因,而不利的氣象條件是重要誘因。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柴發合介紹,東北地區冬季發生的大範圍極重汙染天氣過程,已經連續出現了4年。此次東北、華東地區大範圍的汙染過程,始於11月3-4日黑龍江省哈爾濱、綏化和大慶一帶,重汙染主要源於當地冬季燃煤采暖和生物質燃燒排放,這是導致區域性大範圍重汙染的“元兇”。

5日下午,受東北方向氣流影響,汙染氣團向西南偏南方向持續傳輸,經長春、沈陽至大連一線,跨過渤海灣到達山東半島,並在6日上午影響到江蘇和安徽北部地區。汙染氣團的長距離傳輸,疊加本地的燃煤、工業和機動車排放貢獻,是吉林、遼寧、山東、江蘇和安徽等地多個城市出現重度甚至嚴重汙染的原因,部分城市PM2.5濃度受汙染氣團傳輸的影響可能高達30-50%。

對京津冀地區本次重汙染過程的分析表明,有機組分和硝酸鹽仍是本次過程中PM2.5的主要組分,工業和機動車排放是此次重汙染的主要來源。但隨著各地逐漸啟用燃煤采暖設施,在夜間近地面的高濕環境下,硫酸鹽的二次轉化加劇,對PM2.5的貢獻有所加大。

針對此次重汙染天氣應對過程中暴露出的一些突出問題,柴發合認為,今後大氣汙染治理應著力提高冬季防控措施的針對性,提高冬季汙染治理措施的針對性,特別要關註居民燃煤散燒、供暖設施起爐過程、稭稈露天焚燒等汙染防控。

柴發合說,目前,環保部針對京津冀地區已采取了三大措施:燃煤電廠全部實現超低排放、重汙染工業企業錯峰生產和持續推進能源結構調整(特別是大規模用電和天然氣替代散煤),以確保北京及周邊城市不會出現極重汙染“爆表”現象。但其他地區缺乏重大減排措施支撐,在極端不利氣象條件下,若不提前采取更加有力的應急管控措施,仍有出現“爆表”的可能。

柴發合認為,應強化區域大氣汙染聯防聯控,加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現在的《大氣汙染防治法》僅明確了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負責,但未規定其導致的區域性大氣汙染責任。對這種情況要有法律條款,有問責的要求。同時,建立區域性的大氣環境管理機構,完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厘清各地相互影響,切實落實責任,才能有效應對區域性重汙染天氣。

“還要盡快完善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柴發合說,應以保障公眾健康為根本目標,降低重汙染天氣預警啟動門檻,提升預測預報能力,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措施的可行性和針對性,做到應急措施的有效減排。如遇到極重汙染天氣,要立即啟動有效的管控措施,切實將汙染峰值削減下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590

網紅助推“顏值經濟”爆表!整形醫生月入十萬很平常

“醫療美容是僅次於互聯網的暴利行業”,業內人士的話某種程度上道出了玄機。

在市場需求量龐大的深圳,這兩年進入醫療美容行業的機構數量呈幾何級增長,非常火爆。包括開發商在內的一些大型機構也開始涉足該行業,瓜分這塊蛋糕。

近日舉行的廣東省2017屆高校畢業生醫學類急需緊缺人才專場供需見面會上,整形外科專業的研究生非常搶手,不少人還沒有畢業就被用人單位招走了,有的招聘單位甚至開出了十幾萬元的月薪。

第一財經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這個薪水對於普通的研究生不太可能,但是對於那些之前有過從醫經歷的研究生算是平常。對於普通研究生來說,雖然一畢業就拿十幾萬元的機會渺茫,但是由於高端人才匱乏,這個行業的薪水要超過其他很多行業。一個普通的畢業生兩三年後就可能拿到一兩萬元的月薪,10年後拿10萬元以上月薪的大有人在。

出於人類的愛美天性,再加上網絡審美時代“小鮮肉”與“網紅臉”當道,也使得“顏值經濟”紅透半邊天。

隨收入水平的提高,整形美容風潮也隨著“韓流”刮進中國。

據相關產業研究機構統計,截至2015年,中國泛醫療美容市場的規模超過5000億元,近幾年行業增速達20%~30%。

蛋糕雖誘人,但是對於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來說,壓力也不小:一方面人力成本和廣告費用擠占了相當一部分利潤;另一方面,大量沒有資質的整形機構侵壓了大部分的市場。

醫療美容“爆發期”

美聯國際集團人事主管遊偉玲在供需見面會上對媒體表示,醫療美容是僅次於互聯網的暴利行業,銷售、美容咨詢師一般入職一年左右,月薪能過萬,發展前景好,但醫療美容專業的學生較少,目前非對口專業學生也可以應聘。

業內人士估計,“月薪10萬”不排除招聘機構炒作的可能性,但是這個高價位的月薪還是有可能的。

醫療美容行業一位資深人士推測,如果是國內知名整形外科方面專家的研究生,10萬元以上的月薪並不難。他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這些人之前在醫院工作多年,又回到學校進修,臨床經驗豐富,技術好,畢業時可能都40歲了。”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複與再塑。深圳整形美容行業協會秘書長張洪濤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醫學美容和整形美容是一個概念,比如說隆鼻隆胸隆下巴之類的,但與美容美發之類的生活美容機構截然不同,雖然這些機構很多也在私自接整形美容的活兒。”

這兩年,醫學美容機構呈現爆發式的增長,不過大部分市場被沒有整形美容資質的美容機構搶占。目前,我國各類合法的醫療美容機構已經超過1萬家,但是據業內人士估計,大大小小的生活美容機構超過300萬家。

張洪濤介紹,目前深圳整形美容醫院有9家,主要指專科的民營醫院;各類門診部和診所接近250家,包括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的整形科。與2013年相比,這個數字翻了一番。

張洪濤所在的深圳市整形美容行業協會,也是在2016年年初才登記成立,亦是全國首家醫美行業協會。

為何醫療美容行業這兩年發展勢頭如此迅猛?除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韓國美容產業示範效應的拉動之外,技術的突飛猛進,也讓愛美者們整形時少了很多痛苦。

深圳一位40多歲的張女士最近在拼命減肥,每天一下班就奔向健身房揮汗如雨,只為了努力甩掉不小心長出來的三四斤贅肉。一個多月前,愛美的她割了個雙眼皮,醫生禁止她劇烈運動,防止術後出血。她笑著告訴記者,打了麻醉藥,沒有想象中的疼,“還能跑跑”。她還給記者指了指眼皮上的一條細細的刀口:“你看你看,幾乎都快看不見了。”

割眼皮只是一個小小的整形,其他的整形技術也在日新月異。深圳一位整形美容醫生石明(化名)介紹:“比如說隆胸,以前是割開一個口子,現在有一種方法是在肚子或大腿上抽一點多余的脂肪,拿針頭註射到胸部,打個小孔,不用動刀,屬於微創整形。”

收入到底有多高

80後的石明原本是深圳一家公立醫院泌尿外科的醫生,3年前看好整形美容行業,雖然猶豫掙紮了很久,但是最終跳槽到當地一家民營整形醫院。

由於之前從事的專業與整形風馬牛不相及,他給自己制定了一個明確的職業計劃:先學習沈澱幾年,然後逐步贏得口碑和客戶。

今年是石明學習的最後一年,目前他主要做一些諸如割雙眼皮之類的小手術。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現在的工資不高,好的時候一個月能拿到八九千元。但是明年正式簽訂外聘合同以後,能接更多的手術了,月收入會多一些,估計能拿到一兩萬元吧。”

等再積累幾年,石明的工資可能就不止一兩萬元了。

廣東一位資深的醫療美容醫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整形美容的醫生待遇非常高。以前,婦科醫生的待遇還行,但這兩年整形美容的醫生收入超過任何一個科室,一個月少的能拿一兩萬元,多的能有七八萬元。”

他解釋道:“一般做個兩三年,能基本獨立完成手術,手術效果還可以,差不多就能拿一兩萬元;如果做個10年,技術水平更高一些,一個月就可能會拿到七八萬元。”

當年他學醫的時候,並沒有專門的整形美容專業,比較接近的專業是燒傷整形等。畢業後,他一開始去的也是公立醫院的外科,不過後來他敏銳地意識到整形外科的市場需求,便去進修了。

與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的韓國整形美容業相比,中國的整形美容起步晚,布局和規劃不足,很多美容醫生是外科醫生半路改行而來,而今不少已經成為醫學美容界的“大咖”。

金字塔尖的元老暫且不談,普通的高端人才缺口也仍巨大。按照業內的說法,這里的高端人才是指臨床經驗豐富、手術做得漂亮,一般本科畢業至少要10年經驗才能達到這個層級。

由於粥多僧少,醫療美容機構之間挖墻腳現象也較普遍,一些從業人員的工資也借勢被推得很高,甚至出現了一位臨床經驗不太豐富的博士後被挖走,月薪從2萬元倏地拔高到8萬元的極端例子。

合法整形機構中1/3盈利

在人才匱乏的尷尬現狀下,高端人才收入被推高,那麽整形美容機構的日子怎麽樣呢?

張洪濤不認為行業存在暴利,目前整形美容行業的確火爆,但是競爭也十分激烈,高利潤時代已不再,加上非法整形機構的大量不合理競爭,導致深圳合法的醫美機構中,只有1/3是賺錢的。“人工成本和廣告宣傳占總收入的65%,刨去耗材和運營成本,所剩無幾。”

業內估計,目前全國泛醫療美容行業一年5000多億元的總收入中,90%被非法整形機構拿走了,劣幣正在驅逐良幣。

深圳希思整形醫院院長柯吟笑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我們所有的東西買進來都必須有證,比如說一管進口的玻尿酸拿回來成本要2000多元,但很多不正規的機構拿回來的是A貨或水貨,低價吸引消費者,它們賣出的價格是我們拿進來的價格,很難PK。”

韓國整形博物館中展覽的面部頜角骨

他預估,醫療美容行業市場的擴張勢頭還會持續,少則5年,多則10年。

目前,整形美容機構多由莆田系投資,但是一些其他的大型機構也開始涉足這個市場巨大的行業。2015年6月,恒大健康在醫學美容行業的首個項目——恒大原辰醫學美容醫院在天津開業,這意味著恒大集團正式進軍醫療美容行業。

然而,部分風投也對醫療美容行業持謹慎態度。

深圳市商弈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唐安浪說,雖然有朋友正在投資醫美行業,但他近期並無此打算。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醫美行業尚未形成大的集團規模,醫療事故也屢見報端,有太多不確定因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71

日本福島核電站輻射量爆表,人暴露於內幾十秒即可致死

據新華社報道,東京電力公司根據最新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內部拍攝的視頻圖像分析估測,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最大輻射值可能達到每小時530希沃特(1希沃特為1000毫希沃特),人若暴露在這種輻射中幾十秒即可致死。

1月底以來,東京電力公司開始對2011年核事故中爆炸損毀的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核心區域進行調查,以確定核事故中壓力容器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殘渣的位置等。調查通過安全殼貫通孔將前端帶有相機的管狀設備伸入安全殼內部進行拍攝。

福島第一核電站(資料圖)

由於相機不帶有測量核輻射值的功能,東京電力公司2日通過分析視頻噪音等對內部輻射量進行了推測,稱最大輻射量可能達到每小時530希沃特,這遠遠超過此前測定的每小時73希沃特的最高值。人若暴露在這種環境中可能幾十秒即可致死。

東京電力公司認為,上述估值可能會有30%左右的誤差,該公司計劃本月投入小型機器人進入安全殼內部進行檢查。

此外,東京電力公司經過詳細分析1月30日拍攝的畫面後還確認,壓力容器下方的網格狀鐵制平臺出現一平方米左右的破洞,可能是極高溫的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泄漏時所致。想要取出堆芯熔化的核殘渣絕非易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334

福島核電站輻射量爆表 外交部發布赴日旅遊安全提醒

針對福島核電站輻射量爆表的報道,外交部發言人陸慷6日表示,外交部已經發布了相關的安全提醒。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

福島第一核電站(資料圖)

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到,據報道,東京電力公司根據最新對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機組內部拍攝的視頻圖像分析估測,2號機組安全殼內部最大輻射可能達到每小時530希沃特,人如果暴露在這種輻射中幾十秒即可致死。中方對此是否感到擔心?是否會影響中國公民赴日本旅遊?

陸慷表示,我們註意到有關報道,中方一向高度關註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我們也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及時做好有關處置,同時也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對日本福島核泄漏及其對海洋環境、食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產生的影響,我相信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會持續高度關註。我們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本國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

陸慷指出,外交部已經發布了相關的安全提醒,我們相信中國公民會妥善安排自己的出行計劃,切實做好安全防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531

【TMT】2年,7輪融資,20多個投資人,ofo與摩拜瘋狂賽跑,深度調查共享單車融資爆表背後……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663&summary=

【TMT】2年,7輪融資,20多個投資人,ofo與摩拜瘋狂賽跑,深度調查共享單車融資爆表背後……

ofo又雙叒叕融資了。


3月1日,ofo宣布完成D輪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融資。此次融資由DST領投,滴滴、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Atomico、新華聯集團等機構跟投。此輪融資後,ofo正式進入獨角獸行列。


十天前(2月20日),同處於共享單車第一梯隊的摩拜單車也宣布再次獲得D輪後新融資,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Temasek) 的股權投資,同時,曾領投摩拜C輪的高瓴資本再次追加投資。但是,並未披露具體金額。


短短兩年,ofo和摩拜相繼完成七輪融資,小步快跑進入獨角獸行列,身後的投資人更是多達20多家。


聯想到兩年前的滴滴快的,完成D輪融資後在2015年2月14日戛然合並,雖然背後的代價是幾十億美金的巨額補貼戰。


就在昨天,摩拜單車也啟動充100得210的補貼活動,但目前來看,燒錢補貼在共享單車市場或許並不奏效,這並不是一個速戰速決的戰場。


“D輪合”的魔咒並未在共享單車市場上演,但隨著北京入春,街頭巷尾的“橙黃單車”也開始躁動。ofo和摩拜手握多輪巨額融資,戰爭的硝煙已經燃起。


從校園走出的ofo,這家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年輕公司,經歷過項目失敗、融資困難、地推受阻以及產品被詬病等等,但其創始人兼CEO戴威並未自亂陣腳,堅持平臺化運營的“滴滴打法”一路打怪升級,如今“小黃車”已經遍布全國近40個城市。


一周前,《中國企業家》記者獨家專訪ofo創始人兼CEO戴威以及多位聯合創始人。揭秘“數學天才”戴威如何用數字模型搭建他的ofo單車王國。


以下是中國企業家雜誌2017年第5期特寫《“騎行狂人”戴威》全文:


歐洲飛回北京的航班上,戴威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封校”。


時間是2016年初春。手握1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的ofo大舉擴張,校園數量從5個激增到25個,日訂單量卻卡在兩萬單,不增反降。戴威意識到,學校規模增加了,單車數量增加了,但是密度和使用頻率下降了。


當時還關在校園運營的ofo,被騎出校門無法收回,一時間變成“海澱小黃車”。投資人的電話打過來,“城市用戶沒有學生證不能註冊認證,在街上看到小黃車不能用,提前投放城市吧。”戴威並未采納這一建議,而是把車堵在校園。


坐在位於北四環的理想國際大廈11層ofo北京辦公室,回憶起當時的困境,ofo創始人兼CEO戴威依然面露苦色。對於他來說,那是一個不完美卻不得不做的決定。


戴威調派運營師傅滿城去拉小黃車回校園,但是,“架不住學生騎的多。”ofo聯合創始人楊品傑說。創始團隊五個人討論了兩個晚上,最終決定封校,“當時在武漢是全封,北京、上海實行單雙號限行。單號車只能在校內騎,雙號車交99元押金可以騎到校外,但是必須本人騎回來。”到了5月份,訂單一下子起來了。


如果時光倒流,戴威或許會采納投資人的建議。在ofo聯合創始人薛鼎看來,“如果那個時間點開了城市,或許摩拜就沒有機會了。但是一旦車丟了,沒有投資跟進了怎麽辦?只能說風險越大,收益越大。”



上線第一天,走在北大校園,身邊一輛輛ofo經過,ofo聯合創始人薛鼎感到興奮,“當時連APP都沒有,只有微信服務號”


結局終究無法假設,ofo雖未在一年前掃清戰場,但是在過去一年半,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開拓城市近40個,連接單車超過100萬輛,註冊用戶超過1500萬,為用戶提供出行超過2.5億次。締造出這份數據的,除了龐大的用戶需求,自然離不開資本這枚助燃劑。


單看融資規模,成立兩年半的ofo經歷了多達七輪的融資,身後集結了DST、滴滴出行、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金沙江創投、東方弘道、真格基金、天使投資人王剛、順為資本等資本大咖。與ofo同處第一梯隊的摩拜單車亦是如此,已經收獲愉悅資本、熊貓資本、高瓴資本、華平、紅杉資本、啟明創投、騰訊等的投資。雙方的投資人加起來超過20家。


這個被貼上“資本吹起來”的標簽的新風口,一如當年的千團大戰、打車大戰,一時間甚囂塵上。除了ofo和摩拜,入局單車領域的玩家前僕後繼,例如小鳴單車、優拜單車、小藍單車、騎唄單車、由你單車、HelloBike,以及永久等傳統單車布局的共享單車項目。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過去這一年的狀態,戴威說是“開著飛機換引擎”——這也是程維常說的。


不難預見,ofo“小黃車”和摩拜“小橙車”間的戰爭必將不輸當年的滴滴和快的、滴滴和Uber。今年26歲的戴威表現得性格溫和、儒雅,讓人很難將他與這場火熱的“單車大戰”聯系起來。他曾拒絕用“打鬥、戰爭”一類的暴力詞匯形容即將到來的那一刻,雖然他知道,“競爭是難免的”。


從0到1


一篇題為《這2000名北大人要幹一票大的》的文章,在北大內網瘋傳。


作者張巳丁是戴威的大學同學,也是ofo聯合創始人。同為自行車愛好者的兩個人在大一開學就加入了北大自行車協會,在鳳凰嶺的騎行活動中相識。


文章的內容是戴威對ofo共享單車最初的構想,“在北大招募2000名勇士把自行車共享出來,這2000個人就共同擁有了2000輛車的免費使用權,其他同學要用需要付費。這也是單車市場的分享經濟和分時租賃兩大流派的根本差異。”從一開始,戴威就堅持做平臺,“不生產自行車,只做自行車的搬運工”。


2015年9月7日,ofo共享單車正式上線。上線第一天,就湧進200多個訂單,當時戴威的第一反應是,“這事靠譜了”。走在北大校園,身邊一輛輛ofo經過,這種感覺讓薛鼎感到興奮,“當時連APP都沒有,只有微信服務號。”上線10天後,日單量達到1000多。


毫無防備下,ofo火了。但是瘋狂上漲的訂單量背後,ofo也遭遇了成長的煩惱。

“剛上線時愁增長,後來訂單蹭蹭漲,服務器又不行了。”雖然嚴峻情況不及當年滴滴快的大戰時的“七天七夜”,但是對於戴威來說,也是不小的挑戰。


最初的那段日子,他經常陪技術一起通宵。這樣的通宵持續到2016年9月初,“大學開學的時候日訂單從幾萬單一下子漲到40萬單,學校數量從30個漲到200個,整個服務器的壓力非常大”。戴威在公司旁邊的酒店開了一間房,技術通宵奮戰,困了就去睡,醒了繼續幹活。整個後臺的架構全部重寫一遍,在40萬單的峰值時終於扛住了。


創業,就是不斷解決問題。當戴威發現共享單車的第一波規模紅利有限,他決定在校園投放一批自生產的“小黃車”。但小黃車的出現並不在最初的構想中,購車、開發、技術、運營等高額成本隨之而來,100萬天使融資很快就要用光了。戴威開始四處借錢。楊品傑回憶,“最後是東方弘道投了300萬pre-A輪,我們才挺過來。”


戴威稱,“整個2015年幾乎都是在借錢中度過的,直到金沙江創投的A輪融資進來。”


起初,在北大校園發現小黃車的是金沙江創投副總裁羅斌。他也是北大畢業生,回母校時發現身邊有小黃車頻繁經過。


戴威清楚地記得,那是2016年1月29日,ofo日峰值訂單接近兩萬單,一個自稱是“投資人”的人打電話到ofo客服。戴威第一反應是,“這位羅先生絕對是騙子”。當時他對融資這件事已經喪失信心了。他本打算春節後再啟動融資,但還是抱著懷疑的態度回了信息,“感謝關註,有機會上門拜訪”。


意外的是,對方秒回,“明天早上10點,國貿三期56層。”在金沙江創投辦公室的那次見面,是戴威和朱嘯虎的第一次見面,也成了改變戴威和ofo的重要時刻。


二十多分鐘的談話中,“每天的使用頻率是多少,未來的市場規模和成長空間有多大”,都是朱嘯虎最關心的問題。戴威回憶,金沙江創投最初給的估值並不高,和他的預期有一定差距,“我們當時的預期是1億人民幣估值,但最後打了六七折的樣子。”


按照朱嘯虎的風格,在敲定投資之前,圈里的共享單車都研究了個遍,“有些模式太重了,互聯網要靠輕模式迅速占領市場,以後再慢慢做重,這是互聯網的一貫打法。戴威的思路很清晰,而且很多打法都很young(年輕化)”。


第一次見面後,戴威並未著急做決定,“我和巳丁當時還是比較淡定的”。走出金沙江創投辦公室,兩個人都不說話,站在國貿三期地下一層的圍欄邊,拿出手機百度“Allen(朱嘯虎的英文名)、金沙江創投”,發現“這個基金還挺厲害,這個人也挺牛”。去之前,戴威並不知道會見到朱嘯虎,更不知道見面後的Allen就是這位滴滴的早期投資人。


回到公司,戴威又咨詢了當時在機構實習的大學同學,得到的回複都是,“金沙江是你們這個階段能找到最好的投資人”。第二次見面後,雙方簽訂了融資意向。


雖然過去的一年時間里,戴威所帶領的ofo迅速完成了七輪融資。但他坦言,“我依然不是一個擅長融資的人,我的判斷主要基於雙方的價值觀是否有認同感,但這不是一個常規的融資辦法。尤其是在B輪融資的時候,我們選擇的甚至不是價格最高的那個,而是和公司的感覺最像的那個。”這樣的融資邏輯,聽起來似乎有些任性,其實不然。


在ofo聯合創始人兼COO張嚴琪看來,在ofo幾乎很少有純憑感覺做決定的事,有了感覺之後會把這個感覺的內容分析清楚,有時對有時錯,但是這個感覺需要有,不能無感,這是在戰鬥中鍛煉出來的。



“商業競爭就像下棋,對方下一步你下一步,你很可能因為對手的動作而改變,這是動態的。”ofo聯合創始人兼COO張嚴琪說


ofo雛形


ofo共享單車並非戴威的第一次創業,在此之前悄然失敗的騎遊項目,發起時間在2013年7月,也就是戴威大學本科畢業那年。


他拉來張巳丁和薛鼎算了一筆賬:20萬買一輛車租一天能賺300塊,要租1000天才能回本。2000塊錢買一輛山地車租一天100塊,20天就可以回本,這個比租車賺錢多了。但是想法並未成行,三個人聊了兩次之後,戴威就開始了青海的支教工作,但是關於創業的討論並未結束,甚至ofo這個名字就是戴威2014年2月在青海註冊的。


名字的由來也經歷了一番波折,從騎百客到7bike、17bike到最後放棄英文和諧音,選擇象形ofo,因為戴威覺得,“自行車是全球通用的語言”。


從青海回到北京,戴威和張巳丁、薛鼎三人正式籌備創業。戴威記得很清楚,“ofo的一號員工是薛鼎的高中同桌,以前是制藥廠做藥檢的。挖不到別人,只能挖他。”沒有成熟的創業模型,戴威幾個人懷揣對騎行這件事的癡迷,就這樣上路了。


2014年,他開始做騎遊項目,組織大家晚上八點鐘從海澱黃莊騎車到天安門,一路20多公里。期間他還嘗試過很多與騎行有關的項目,比如高端山地車以租代買等等,但騎遊是主營業務,而且在2014年年底拿到了100萬天使投資。戴威說他做夢都沒想到。


可是不到半年,100萬花光了。在2015年4月這個資本火爆的時間點,戴威用了三個月時間聊了幾十家投資機構,沒有一家肯投錢給他,“公司有10個全職員工,我連工資都發不出來了。”戴威說,那是他最迷茫、最睡不著的一段日子。


“當時比較作,拿到100萬融資覺得自己太有錢了,就開始效仿滴滴搞補貼。”戴威回憶,ofo騎遊做了環臺灣島、環海南島幾個團之後就想規模化發展,在廣州、深圳、廈門等這些旅遊城市做地推,與租車行合作發展一個用戶送一瓶脈動。沒想到,地推團隊不到一個月談了三四百家店,每天補貼就要三四萬塊錢,100萬很快就沒了。


每天被鋪天蓋地動輒上千萬的融資消息沖擊著,戴威整個人變得很浮躁,“市場很熱,所有人都在融錢,為什麽我們不行?”眼看公司賬面只剩幾百塊錢,要麽死,要麽變。戴威慌了,但他並未把這種負面情緒傳遞給其他兄弟。


“不到最後一刻,還是不太想放棄。”薛鼎找戴威商量,決定把環青海湖項目做到極致,團隊自負盈虧,總部不用管。帶了三個兄弟和幾萬塊錢,薛鼎在青海租了個一室一廳的小房子,用了一個月時間把沿青海湖所有的民宿、餐廳、自行車店、保障車、應急救援全談下來了,最終把價格壓到4天環湖遊299元。


就在薛鼎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千里之外的戴威正在問自己,“我身邊真正存在的痛點是什麽?”他最終找到答案,丟車。以他自己為例,本科四年的丟車經歷多達五次,這是每個大學生都逃不過的魔咒。戴威做了一個大膽的設想,“最方便的就是出門看到車就可以騎,騎到哪放下就可以不管了。”


2015年5月12日,戴威對這個日子記憶深刻。午飯後,他和張巳丁在公司附近遛彎,隨口說出了自己的設想,沒想到兩個人一拍即合。他隨即打電話給遠在青海的薛鼎,三個人的想法更是不謀而合。決定了,轉型。


就在戴威還在思考如何說服青海那邊的兄弟回到大本營重新再來的時候,晚上十一點多,薛鼎一個電話打來,四個人已經連夜出發往北京趕,“兄弟們都是歸心似箭,打電話的時候已經快到蘭州了。”三天後,勝利會師。


回到北京,薛鼎、戴威和十來個兄弟喝了頓酒。酒桌上的話都已經模糊,薛鼎只記得那晚大家都喝多了。當時,所有人對於成功也是模糊的。


創業初心


與戴威一起遠赴青海支教的楊品傑現在也是ofo聯合創始人,他見證了ofo從騎遊到共享單車的進化全過程,但是他對騎遊項目一直不怎麽感興趣,“我覺得騎遊這個市場有點小,而且做旅遊的上遊才賺錢。”到了2015年5月,ofo賬上只剩下四百塊錢,楊品傑似乎感覺到戴威轉型的決心,“老戴要想折騰點什麽事情,一定會往死里磕。”


當年從青海回京的路上,楊品傑曾問戴威,考公務員和創業你選擇哪個?戴威想都不想,“創業”。



ofo聯合創始人楊品傑最自豪的是,2015年年初百度搜索“共享單車”,什麽都搜不到;但是現在一搜一大堆


本科畢業那年,戴威“先斬後奏”,做出了一個家人都反對的決定——去青海省大通縣東峽鎮支教,而且他選擇的課程是數學。他堅信,“所有問題最終的本質都是數學問題。”


2013年8月26日,戴威和三個小夥伴到了青海。


在那里,戴威感受最深的是冬季沒有水,也沒有暖氣,只有冰山融化的水。最冷的時候零下二十五六度,晚上蓋三床被子,穿三雙襪子穿著衣服睡,屋里比屋外還要冷。“長這麽大,從來沒有這麽冷過。”東峽鎮的艱苦程度,讓戴威始料未及,他講了一個故事,當地老師給他蠶豆一樣的食物嚼著吃,戴威含在嘴里嘬了好長時間,才把一顆豆子吃下去。


東峽鎮到縣城17公里,到西寧市區42公里,多山路,崎嶇難行。一輛山地車成了他往返鄉鎮和縣城17公里路的唯一交通工具。周末到縣城吃上一頓德克士,是戴威難得的幸福時刻。楊品傑回憶,第一次去縣城,兩個人吃了160塊錢,戴威一個人就吃掉了143塊。


正是那段經歷讓戴威感悟,“騎行是一種最好的了解世界的方式。”2014年4月,戴威註冊公司決心創業。


北大附近的那間金和茶餐廳,是戴威與創業這件事的“第一次親密接觸”。


2010年的時候,戴威讀大二。在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就讀的學生,骨子里都有一股“怎麽著也要折騰點事”的勁兒,戴威也是一樣。但他回憶,當時自己對於“創業”這兩個字眼的認知非常模糊。


與那間茶餐廳的相識源於一張“糊塗卡(SmartCard)”,類似於團購的雛形。剛上大一的戴威就加入了全球最大的學生商業社團聯盟“SIFE”,負責拓展海澱橋片區的商戶加盟,在北大學生中間發行的糊塗卡可以到店消費打折,此間結識了金和茶餐廳老板。


當時老板正處於經營低谷期,開業一年多一直在賠錢,戴威又發現自己和同學每晚做PPT、頭腦風暴都要去清華附近的24小時咖啡廳,北大附近並沒有。於是,他和老板商量,“晚九點到早九點歸我,白天歸他。”他買了幾個插線板、臺燈,把自家的路由器搬過去,把附近酒店大堂的網線拉過去,大概五千塊錢就打造了一個24小時刷夜學習的地方。


開業時間選在期中考試前夕,第一天免單。讓戴威意外的是,一下子湧入幾十人,整晚爆滿。此後,每人每晚收12塊錢通宵費,最誇張的時候,要提前三天才能訂到座位。更讓戴威興奮的是,當時雇了一個人看夜場,解決了一個社會就業問題。這次“初體驗”持續了半年時間,之後的經歷曾被多家媒體報道,戴威從學院幹部晉升為北大學生會主席。那段日子,他並未放棄創業的念想,只是換了一種表達方式。


楊品傑清楚地記得,戴威競選學生會主席時的主題就是,學生會產業化。按照戴威的理論,“大家畢業以後去找工作,如果是兩個一模一樣的人,一個創業失敗過,一個沒有創業過,公司肯定選擇經歷豐富的。”


戰鬥意識


今年1月15日,楊品傑接到母親電話,“你看《新聞聯播》了嗎?摩拜創始人見總理了。”


他把這個消息告訴戴威,兩個人找了一個茶館開始複盤。楊品傑回憶,“那段時間負能量有點多。”



熟悉戴威的人都說,他是一個抗壓能力很強的人


他跟戴威說,“老戴你最近有瓶頸了,沒有新主意提出。”戴威說他,“最近沒有深度思考,工作太流於瑣碎了。”最後兩個人都找到了問題的節點,也找到了情緒的出口。


熟悉戴威的人都說,他是一個抗壓能力很強的人。但是短短一年時間里,ofo的員工數量從15個人急速上漲到800多人,單看去年9月C1輪融資之後,就增加了600多人。這樣的速度讓戴威既興奮又焦慮。


楊品傑說,有一段時間團隊在思想上遇到了瓶頸,沒想好到底應該怎麽發展。公司從幾十個人,到一百多人,再到現在的八百多人,從一開始天天聚會,到後來坐四五桌,到現在都坐不下了,大家如何求同存異,統一思想?前段時間ofo內部組織了“使命願景價值觀”的討論,最後定的願景是,ofo要成為一家影響世界的中國企業。


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之前,戴威剛剛結束一場面試。人才,是他現在最渴求的財富。去年11月,張嚴琪加入ofo。生於1986年的張嚴琪,曾經的標簽是“Uber全球最年輕的區域總經理”,負責中國優步30個城市的業務。加入Uber之前,他是中國銀行總行的外匯交易員,2014年成為中國優步的前五位員工之一。不到兩年時間,他先後將成都、北京的月訂單量做到全球第一,在成都從滴滴手中搶到30%的市場份額。


2016年9月,四川會館。戴威的生日會上,張嚴琪隨朋友一同參加,是兩人的第一次碰面。


張嚴琪回憶,“我預期戴威應該是90後的模樣,沒想到很成熟,溝通起來很順暢。更重要的是,我對共享單車這個行業感興趣,兩人的思維方式很像,如果我來做的話也會那麽做。”閑聊下來,兩人有很多一拍即合的感覺。


彼時,滴滴、優步中國合並不久,張嚴琪正在滴滴負責汽車後市場業務。但他很快發現,這個領域不足以讓他感到興奮。有了加入ofo的想法,張嚴琪征求程維的意見,“程維對年輕人創業都是抱著支持的態度的。”當時,滴滴投資ofo還未敲定。在張嚴琪看來,“這是一個巧合”。


當被問及從滴滴到ofo的原因時,張嚴琪說了四點,“共享單車未來的市場規模和戰鬥規模將超過滴滴和優步中國;平臺型的商業模式很有想象力;創始團隊的理念很專註,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是我很認同的;戴威對數字很敏感,所有商業決定都是數字驅動的。”


加盟ofo,也符合張嚴琪“開拓者”的風格。“我更多的感受是一種興奮,比如你明天有一場演出,有可能會忘詞,但是你還是很興奮,因為你並不知道觀眾會怎麽樣,你只知道你有一個Show,這個Show沒有人看過。這是一種隱隱約約的興奮。”除了自己的興奮感,張嚴琪還帶來了優步中國的老同事們,“有運營、法務、戰略,還有以前Uber最大城市的總經理。”


在戴威看來,張嚴琪給ofo團隊帶來的不僅是人才,還有“戰爭意識”,“ofo之前的團隊是沒有戰爭意識的,都是獨立決策的。在競爭局面里需要有博弈,制定策略也要顧及對手的打法。我們討論一個問題,他會說如果對手這麽做怎麽辦。現在,我們會做沙盤推演,如果其他人這麽做,我們怎麽做。”


張嚴琪的戰鬥經驗,得益於當年滴滴和Uber的戰爭,他說,“就像是下棋,對方下一步你下一步,你很可能因為對手的動作發生改變,這是動態的。這就像是格鬥,在家打沙袋你永遠都可以贏,也可以有很多花拳繡腿的動作,但是真正的格鬥是ugly的。打過仗的人和沒有打過仗的人,對事情的理解是不一樣的。”


采訪程維的時候,身邊人評價他有一種“合並夢想”的本事,楊品傑說,“戴威的身上也有這種魔性,能聚攏一幫牛人。”


拉楊品傑入夥,戴威只用了一頓火鍋的工夫。但是戴威從不打無準備的仗,楊品傑笑稱,“都是套路”。


2015年9月,張巳丁那篇《這2000名北大人要幹一票大的》風靡之時,楊品傑也是ofo的用戶之一。到了年底,ofo的天使投資人組局,戴威和楊品傑都在場。就是在那場飯局上,楊品傑在醉意間被成功“洗腦”。


楊品傑回憶,戴威給他看了兩段視頻,其中一個已經忘記,另一個是日本的廣告片《人生不只是馬拉松》。鏡頭中有一堆人在跑馬拉松,突然鏡頭停止,大家四散跑開,有的去結婚了,有的去看電影,有的去養貓。“表達的意思就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方式多種多樣。”楊品傑嚎啕大哭,“在那個時間點,非常戳我(的淚點)。”讓楊品傑最有成就感的是,2015年年初在百度上搜索“共享單車”,什麽都搜不到;但是現在一搜一大堆。


舍命狂奔


天剛蒙蒙亮,張師傅已經將數十輛小黃車排在望京地鐵口。這樣的搬運,每天都在重複。


地鐵、公交站、小區門口,北京幾乎每一個人流集散地,都有小黃車和小橙車的身影。原本分別盤踞北京和上海、校園和城市的兩個共享單車玩家ofo和摩拜,去年8月份在北京戰場正面交鋒。


2016年4月22日,摩拜單車正式在上海試運營,同年8月開始在北京投放,掃碼、無樁、電子鎖等設計迅速引爆媒體、社交平臺,共享單車的概念旋即在街頭巷尾被熱議。


我問戴威,“當時壓力大嗎?”


他笑笑,“當然啊,之前一年都是默默在學校做,從來沒有競爭過。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四五個月,我第一次感受到互聯網競爭的慘烈,太多事都是被推著往前走。”摩拜驚現北京街頭,ofo走出校園的腳步瞬間提速。戴威反思,“最初想要做到2000個學校再做城市的策略是錯誤的,競爭讓我們很快糾正了這個問題。”


時間拉回到“海澱小黃車”的2016年3月份,戴威有些後悔,“當時已經布滿大街小巷了,為什麽不能放開讓老百姓用呢,我們當時沒有意識到城市用戶有這麽強烈的需求。”如果那個時間幹脆放開,或許ofo會發展更好。楊品傑說,當時確實沒有想到城市用戶的勢能那麽大,現在有些後悔,“進城市晚了五個月”。


但戴威的生存法則是,“發展才是硬道理”。尤其是創業階段的公司,與大公司相比,制度不健全、缺人才、文化不完善等等都是問題,這種狀況下沒有增長,肯定得死。用他的話說,“一快遮百醜”,創業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舍命狂奔。


除了正面戰場的交鋒,資本戰場也並不平息。此前有媒體報道,ofo和摩拜在2016年9月的融資僵持了半個多月。


一位投資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2016年9月,整個資本市場的觀望情緒比較大,投資人分別見了ofo和摩拜,但都不敢出手;而兩家公司也很難受,因為雖然見了很多投資人,也有人表示興趣,但真正白紙黑字敢投的不多。”滴滴當時也在猶豫要不要自己做,短途出行是其在出行領域覆蓋的盲點。當時,投資人認為最大的風險就是滴滴投資摩拜或者滴滴自己做。


滴滴會不會自己做?這也是朱嘯虎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作為程維和戴威的“紅娘”,朱嘯虎稱,“當初我們投ofo的時候就跟滴滴說過,因為共享單車這個事情是和滴滴的業務有相關性的。”他和滴滴說好,先做早期布局,等時機成熟了滴滴再進入。這個“時機成熟”,出現在去年9月26日,戴威和程維敲定融資意向也是在金沙江創投辦公室。


回憶起和程維的第一次見面,戴威印象深刻,“當時小範圍的分享會上,我坐在臺下聽他發言。直到去年9月份融資的時候,才真正聊過幾次。現在經常聊聊微信,程維在發展方向、戰略上會給我一些建議,畢竟他打過那麽多戰役。”


我追問,最受益的一條建議是什麽?戴威欲言又止,“這個不能說,是ofo即將要推的一些事情。”


當滴滴戰略投資ofo之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滴滴為什麽沒有自己做?


朱嘯虎的回答是,“滴滴現在的想法像騰訊一樣,要做開放森林。程維現在不想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打造一個開放的生態體系很重要,這樣才能做得更大。而且,自行車和汽車之間是有一些割裂的,自行車只能是一個側翼的防護。”


外界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ofo和滴滴會打通嗎?戴威說,“肯定會。就像滴滴接入微信,是一個道理,滴滴平臺會增加一個ofo的模塊,正在開發中。”


正是在滴滴投資ofo敲定之後,其他投資人開始迅速跟進,ofo的估值一下子從此前的1.5億美元上漲到3億美元。


9月,滴滴戰略投資數千萬美元被ofo稱為C1輪融資,半個月後的10月10日,ofo又進行了C2輪融資,投資人陣容堪稱豪華:美國對沖基金Coatue、小米、中信產業基金領投,經緯中國、元璟資本、金沙江創投等跟投。機構的體量都很大,而且意猶未盡。據稱幾家機構的高層打電話來問,“能不能再多投一點?”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資本狂熱的2015年,ofo融資艱難;到了資本寒冬的2016年,ofo卻在融資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在張嚴琪看來,“資本相當於催化劑,還需要本身的業務有造血的生命力。如果本身不具備造血能力或者商業模式不成立,資本很快就會看到事實。”


虎口奪食


去年10月,完成C輪融資後,ofo大規模擴展學校和城市,戴威發現,城市運營人員的壓力太大了,他決定把合夥人全部下放到主要城市去。薛鼎被派到上海(摩拜的大本營)和摩拜死磕。


他到上海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摩拜總部對面租下一間辦公室,“從北京總部出發的時候,確實是立了軍令狀的,因為上海太重要了。拿下上海的過程,就是虎口奪食。”


在校園,薛鼎的突破口是複旦大學,他用了一個月時間。“上海的推廣一開始並不順利,因為很多用戶已經被摩拜教育過。”薛鼎只能耐心解釋,“ofo已經創業兩年了,是從北京來的,有很大的數據支撐。這是個複雜的過程。”


另一位聯合創始人楊品傑被派到了武漢、廣州。他印象最深的是,“特別像打仗,每天都在數據驅動下非常緊迫。雖然大家都是合夥人,但是開周會總結的時候完不成任務還是很尷尬。老戴(戴威)會翻著筆記說,你上周新增用戶是多少,沒有完成任務啊。”每個月幾千塊錢的工資,楊品傑基本都拿來請地推的兄弟們喝酒吃飯了。


當然,碰壁都是難免的。楊品傑回憶,“一開始我們介紹ofo的項目是北大的,發現人家根本不在意,幹嘛要支持北大?後來,我們找到誌願者團隊或者學生社團,以項目的形式推進學校。”他本以為武漢大學全是坡,不可能有人騎車,但最後發現,武漢大學學生用車很瘋狂,校園里看不到停著的小黃車。小黃車壞了找到修車點之後,等20分鐘修好再騎走。


張嚴琪說,ofo進城市的方式也不是一股腦沖進去,10月份在北京上地、上海楊浦區投了一點點車測試,這在商業上是非常穩健的做法。後來發現,數據增長非常好,ofo才開始正式進城。


從北京一路狂奔,如今小黃車已經遍布全國近40個城市。戴威的開城邏輯很簡單,第一步先把省會城市開了,第二步選擇哪個城市交給區域經理決定。這樣的邏輯與當年的Uber中國相似,“三個人一座城”。


熟悉戴威的人都說,他對數字十分敏感。采訪中,他對時間和數據的記憶準確到驚人。在ofo共享單車上線那天,戴威就算好了數學模型,雖然從學校逐步拓展到城市,但是基本的數學模型並未改變。在城市中多了押金這個新的變量,定價機制發生了變化,但並未影響核心元素。


從機械鎖和智能鎖、實心胎和空心胎,如今兩家的產品形態在競爭中日益趨同。對此,張嚴琪認為,“在產品上確實是接近的,但模式相差很大。ofo是一個開放平臺,車型會越來越多,來源於全世界各個國家的生產商。這個區別就像寶馬做了一個APP可以打車,但只能叫來寶馬,叫不了奧迪,但是Uber可以叫到幾乎所有的車,甚至可以叫飛機遊輪,這是本質的區別。”


國內的單車大戰戰局未定,戰火已經蔓延到了海外。ofo啟動出海,對於戴威來說,出海這件事從創業第一天就在腦子里。幾年前,他在巴黎從凱旋門去埃菲爾鐵塔,走路太遠,想租公共自行車又用不了中國的信用卡。相似的狀況發生在很多國家和城市。戴威最近看到了一份行業報告,全球70%的人會騎自行車,也就是50億人,這是一個龐大的人群。這更加堅定了戴威國際化的野心,“以共享單車這件事來說,全球不可能有企業打得過我們,全世界80%的自行車是中國生產的,我們的成本優勢特別大,還有很多排他的產能。”


“現在談競爭還太早,是大戰的前夜。”張嚴琪的判斷是,3月份以後戰鬥的味道就要出來了,真正的大戰在6月份以後。“到時候你會感覺到,硝煙四起。”(完)


掃描下載新財富APP,深度投研,大咖講座,盡在新財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182

黑色系午後熱度爆表 鐵礦石一度觸及漲停

午後黑色系繼續上行,鐵礦石期貨一度觸及漲停,最高報於515元/噸,逐漸遠離昨日創下的五個月低位,截至發稿,鐵礦石漲7.34%,焦煤漲近6%,焦炭漲超6%,螺紋鋼、熱卷漲近4%。

中鋼協數據顯示,3月末鋼鐵協會CSPI中國鋼材價格指數為101.81點,環比由升轉降,降幅4.15%;同比升幅47.83%。報告認為,受進口鐵礦石等原燃材料價格回落影響,鋼價難以再大幅上漲,將呈逐步趨穩態勢。澳新銀行周五在一份報告中稱,鐵礦石價格在上周遭遇賣盤壓力之後持續回升,且市場人氣更為正面,但預計鐵礦石價格漲勢或將放緩。普氏62%鐵礦石指數4月20日報65.75美元/噸,較前一交易日上漲0.60美元/噸,漲幅0.92%,連續兩日上漲。必和必拓表示,計劃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煤炭業務投資2億美元,預計昆士蘭州煤炭生產擴張將強勢回歸。

弘業期貨分析師認為,鋼鐵和鐵礦石價格環比下降,主要是前期企業生產加快,導致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像現在港口積壓的鐵礦石比較多。

“從下一階段來看,國家加大去產能力度,使得鋼鐵價格總體預期還是偏樂觀的,但是還是要長期觀望,畢竟不確定的影響因素還是比較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3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