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解開網秦用戶和市場份額的懸疑! 美股絕對專家

http://xueqiu.com/4631389477/25966255
網秦:一家神奇的公司!
為瞭解開大家對網秦這家神奇公司的用戶以及市場份額疑問,我花了幾天時間仔細研究原因,把成果和大家匯報下。希望大家仔細讀完,相信能夠幫助大家解開之前的各種懸疑。

第一部分 網秦年報中的user account和用戶的差異
======關於網秦4.6億用戶的分析=======
大部分投資者是不看網秦財報的,對於網秦用戶的定義,網秦在上市和年報中有非常清晰的定義:
1,網秦說的是user account,不是user。就像QQ賬號和人的區別,一個人可以有10個qq賬號。因為網秦沒有用戶身份證,因此不可能知道是否是真實的一個人,只能知道賬號,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說的其實是賬號。
2,user account就意味著,一個人可以有多個手機,一個手機上可以裝多個網秦的產品,比如網秦安裝,比如網秦私密空間,等等,每一個產品用戶可以創建獨立的user account,一個手機如果安裝了多個產品,就會有多個user account。就像一個用戶你有qq號,又有微信號,如果沒有把qq號和微信號打通,就只能認為是兩個user account;
3,4.6億是累計的註冊user account,就像qq有累計幾十億的註冊號,比中國的人口都多,這很正常。
4,每個月活躍的user account是1.2億,這是全球的量,國內大約佔一半。還包括網秦其他的安全和非安全產品,比如飛流旗下有十幾個產品,比如音樂搜索類產品,等等。但是由於網秦在國內常常被惡意對手攻擊,有的產品並沒有用網秦品牌,否則根本成長不起來。關於月活躍用戶的定義,網秦的年報也寫的非常清楚,每個月鏈接服務的user account,就是monthly active user account。因此,大致推算,網秦在國內的月活躍user account,就是6000萬左右。如果考慮到一個人有多隻手機(假定1.3的比例),有的手機有裝多個網秦產品的情況(假定1.3的比例),網秦在中國的實際的月活躍用戶量(人)應該在6000/1.3/1.3=3500萬左右。
5,渾水把最大的4.6億數字拿出來,讓大家一下感覺到巨大差異,實際理性分析,差異並不大。

第二部分 網秦的3500萬在中國的月活躍用戶在哪呢?
======關於網秦用戶知名度的問題=====
這兩天做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對這個問題有了更加清晰合理的理解:
1,網秦和中國移動/華為/中興/聯想/酷派等大運營商和大手機廠家的合作,肯定是事實,網秦3個星期前剛剛發佈了相關合作的新聞。上市公司發新聞,一定是需要這些大品牌同意才允許的,絕對不可能隨意發。華
為/中興/聯想/酷派,4家今年的出貨量就在1.8億左右,未來一年的全球出貨量就是3億台左右,如果網秦和他們有預裝合作,加上網秦的存量用戶,這就是3500萬月活躍用戶量的基本保證。這裡不考慮其他線上渠道(appstore,廣告網絡)等等。

2,網秦和某些大廠家的合作,是通過OEM的方式,比如中興的安全產品,掌心管家,後面的核心安全模塊和服務採用網秦,但是普通消費者不會去注意到這些。因此網秦有用戶量,但是還沒有消費者品牌知名度;
在各家市場調查統計時,也不會把這些OEM的產品統計到網秦。
估計網秦和這些廠家合作時,是有Nda的,不能對外披露這些信息,這是為什麼網秦有用戶,但不一定有用戶知名度和品牌的原因。

3,上週,市場輿論壓力很大,有些大廠家沒有正面承認,但是沒有否認,就已經證明了合作的事實。
上週五,聯想接受bloomberg的採訪,證實了與網秦的合作。這也減緩了其他廠家的壓力,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廠家願意出來證實。
普通投資者可能不理解,網秦要和大廠家合作,就必須保持好的商業信譽,一般不能隨意披露合同以及合同內容(否則這些大廠家將來誰敢和你合作啊?)。
所以,如果大家在網上仔細搜搜,網秦發過多次類似的解釋,但是估計因為合同原因,沒法深入細緻的解釋。常常就要吃啞巴虧。

4,由於國內有315事件,再加上有360,騰訊等巨大的壓力,網秦在市場品牌上一直比較弱勢。因此,估計網秦採用分散品牌策略,有的產品不用網秦品牌,否則產品一上線就被鋪天蓋地的惡評攻擊。
我們之前的討論,沒有不計算飛流的產品,不計算ios的產品,不計算其他沒有用網秦品牌的產品,不計算網秦的云安全平台用戶(把網秦平台開發給第三方產品使用),等等。
因此,基本的結論是網秦的月活躍用戶賬號user account在中國6000萬左右,月活躍用戶3500萬左右的數字是基本沒有問題的。
核心的問題是,網秦的品牌需要時間讓消費者認知。

第三部分 市場調研報告的結論是市場份額,還是品牌認知份額

之前有多個市場調研報告有不同的結論,其實仔細想想結果有差異很容易理解:
1,一種是採用電話訪談,比如iresearch的調查,問用戶你用網秦嗎?有的用戶可能用了網秦,或者網秦公司的其他品牌的產品,但是他不知道網秦這個品牌,就很可能回答不是。這種調研方法的本質不是市場份額調查,而是品牌知名度調查!

2,另一種是基於廠家/銷售渠道的宏觀數據的調查,比如賽諾的報告。用手機廠家預裝量,銷售渠道檢查看到的預裝量(是調查員去檢查,不是消費者去檢查),這種看到的安裝量,我個人認為是比較客觀真實的,更符合市場份額調查的需要。
因此,市場調研報告的方法決定了他們的結論是品牌認知份額,還是市場份額。這是所有問題的核心!!!也是之前所有分歧的核心!!!

第四部分 用戶量還是品牌認知問題?
======渾水的疑問,本質不是網秦用戶量的問題,而是品牌認知的問題======
因此,我個人認為,網秦的user account數字基本沒問題,問題是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問題。渾水的質疑,其本質是網秦的品牌沒有獲得消費者和投資者很好認知的問題。
這個問題,之前分析過很合理,上市前,315對品牌有影響,國內惡性競爭導致對網秦品牌一直是強力遏制,網秦的品牌之路需要較長時間。
就像有的投資者說,如果今天網秦品牌和360,騰訊一樣時,網秦不應該是個10億美元的公司,而應該是100億美元的公司。

這次渾水事件,我個人看法對網秦長期發展可能是好事:
1,知名度極大提高,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要做到這樣的知名度,要投入多少廣告費啊,這次事件一旦澄清,知名度極大提升,無論是投資者,消費者還是廠家,網秦都讓所有人知道了,完成了品牌建立最困難的第一步!!!
2,認同度和美譽度:如果事實澄清,網秦可以一洗多年背負的品牌包袱;而且,網秦這次危機應對,再次證明這個團隊具備極強的戰鬥力,在315之後還能成功上市,絕非偶然。
3,進一步鞏固和行業合作夥伴的長期合作,每個大公司都會經歷類似的風波,也都知道每一次這樣的風波,沒有讓企業滅亡,就會讓企業更加強大!

個人分析,歡迎討論,杜絕謾罵,僅供參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06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