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信用卡 取之有道
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3/10/blog-post_20.html#more前篇文章指有調查發現香港人的信用卡欠款出現不少問題,讓止凡討論一下對信用卡的意見。我喜歡運用信用卡,因為交易過程方便,減省零錢找續,而且交易金額可以遲一點才真正過數,變相賺了點點時間,同時又可以累積信用卡積分,平均每 250元簽賬就有一元回贈。加上某些商戶又不時會有特定信用卡優惠,所以信用卡消息好處多多,令我一定選擇信用卡交易多於現金。信用卡又方便又多著數,而大部份信用卡都沒有年費的,到底銀行為何要推出這樣的產品「益」街坊呢?
這都是運用信用卡的好處,如果有信心、有能力駕馭這張信用卡及其消息模式,的確你絕對可以免費享受其好處。信用卡公司賺的錢都是商戶給他們的手續費,銀行就更加收取不到你一分一毫。可借,信用卡提供了一個「先花未來錢」的方便,甚至乎給你一個花錢大於你能力的可能,令你有機會賠付信用卡公司及銀行所設下的高利貸陷阱。
一般信用上年利率達 35釐,35釐是一個什麼樣的數字呢?今天銀行戶口利息 1釐也沒有,樓宇按揭利息也只是 2釐多,借股票孖展的利息也只是 7釐多而已。今天數百億美元身家的巴菲特,近 40年前投資 10萬美元,多年來的平均年回報大約 23釐左右。
35釐,如果是 10萬元的投資,20年後就有大約就有 1000倍的回報,即 1億元。如果數學不太好或財商一般的 blog友對以上的數字還是沒有太大感覺的話,至少要明白一點,平均 35釐是投資者夢寐以求的「天文數字」回報率,而你付信用卡利息正正是以這樣的利率供養銀行。
當然,欠信用卡金額不可能沒有還款,所以不會讓本金一直複利「生長」下去,不少人喜歡只付「最低還款額」,即每月結欠的 5%,其實這是蝕非常多利息給銀行的。假設欠 10萬卡數,月還「最低還款額」即 5000元,但 35釐的利息即要近 3000元月息,即還款有 6成是在還新生利息的,這個模式還款下去,要還 12年多(最少最低還款額為 250元),總還款額是23萬元左右。可能有些人以為是 10萬除 5000,即兩年內可以還清,35釐即還多付 3萬多元而已,希望這些人從前能更清楚明白。然而,以上例子已經假設還款期內沒有新的卡數,否則根本沒完沒了。
不過,我有時在想,到底受信用卡賬目困擾的人,是「不知而做」呢?還是「知而不做」呢?或是「知而不能做」呢?即好像賭徒一樣,不少賭徒明知要贏賭場接近不可能,但跟他們說理,叫他們不賭,他們仍要賭,賭徒心理可能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心癮作怪多於天真得以為能贏賭場。所以,叫香港人小心用信用卡,把數字及理據攤開討論亦作用不大,控制不了信用卡的始終會是大部份,因此銀行的信用卡收入實在不用擔心。
電視常說「先瞭解、後投資」,我認為是 「先理財、後投資」才對。要投資成功,不如先在自己的財務下點苦功,起步點是能駕馭信用卡,如果連信用卡也運用得不夠好,又怎能進一步研究更為複雜的投資項目呢?
曾有朋友說控制不了信用卡,所以早把所有信用卡取消掉。又有朋友說買基金的成績比買股票好,因為基金買賣受一定的限制,比股票少了一點方便,所以能較容易作長線投資。更有朋友說他平日放假的話一定不可以在家上網,因為他一定會把股票買入賣出,令投資組合蝕本。這些論點,其實聽得我一頭霧水,明顯欠缺自制能力,對自己的壞習慣投降,承認自己沒有自制能力而用其實操作配合,這樣做合理嗎?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