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敗局】北大青鳥:一飛不復返!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54433.html

【導讀】「北大青鳥是個悲劇!」說到曾經的IT培訓業巨頭,黑馬導師、珍品網創始人曹允東在黑馬大賽教育行業分賽上不停地惋惜。無獨有偶,另一位黑馬導師、學大創始人金鑫也發出過類似的聲音,在他看來,北大青鳥是2000年後IT培訓潮中最可惜的企業。這出「悲劇」到底是如何發生的?

「它衰落的趨勢太明顯了,我甚至都覺得它快倒閉了。」談及北大青鳥,曾經的加盟商趙明(化名)不禁感慨。在大多數人看來,北大青鳥正江河日下,甚至淡出了業界的視野。從2008年的240多個校區到目前僅有10餘個校區,從IT教育市場份額佔比39.8%到被遺忘,從年營業額超過20億元到不值一提,北大青鳥用了不到5年時間。

2006年4月3日,隨著「你該充電了」的廣告片在中央電視台播放,已經蓄勢近7年的北大青鳥開始走進千家萬戶。北大青鳥的加盟校區在全國遍地開花,至2007年,大陸除了青海和西藏都有北大青鳥的校區。當然加盟商積極的前提是高利潤——當時一家教學中心一年很容易就招到500個人,每個學員每年學費至少1萬元,而且全是現付,沒有應收賬款。「而成本不到一半,無非是找幾個懂行的人,租個地方,做個廣告就有人來,至於培訓效果好不好,是另一碼事。」趙明向黑馬哥透露。

北大青鳥之所以風生水起,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2005年之前通過高考上大學比較難。很多人上不了大學,青鳥就是針對這些人進行IT知識的培訓,為他們一定程度上解決就業問題。此外,當時高校的IT教育質量很差,學生通過在北大青鳥的學習,確實可以在實踐中更好發揮作用。

在許多人看來,如同英語培訓領域的新東方,北大青鳥在IT培訓界功不可沒,開了教育加盟的先河,包括加盟店的管理、門面設計、教室佈置以及崗位管理等。北大青鳥也一定程度上推動了IT培訓業的繁榮,華育國際和武漢思遠等IT培訓學校皆脫胎於它。另外,它也為教育培訓界輸送了大量人才,比如瑞思學科英語的創始人夏雨峰等。

但好景不長,最大的問題就是市場變了。一方面,IT產業發展越來越成熟,越來越細化。學會一個最基礎的編程到哪兒都能工作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近年既有JAVA、遊戲動漫和測試等,還有安卓和iOS的興起。很少有機構能覆蓋這麼大的領域,畢竟教材研發和就業體系開拓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當然,依然有人做這些細分領域的培訓,比如51test專門做測試培訓,亞嵌教育只做嵌入式培訓,千鋒僅做安卓方面的培訓。

另一方面是高考擴招。2007年,高校計劃招生567萬人,錄取比例約為50%,3年後上升至61.67%,之後更高達72.35%,這意味著北大青鳥的上游生源池被抽乾了。一位青鳥負責招生的前員工透露,原來招生一半以上都來自高考落榜生,擴招幾乎讓所有人都有了大學讀。

更糟糕的是,不像競爭對手達內專注於大學畢業生回爐再造,北大青鳥的重心一直在高中畢業生上。達內一定程度上是靠這種就業實訓在IT培訓界站穩了腳跟,因為2005年之後,大量高校畢業生因為缺乏實踐技能而遇到就業難題,進而產生了IT培訓需求。

一個公司的成功點,也往往會成為自己再次成功的羈絆。囿於過去的部門利益關係和員工慣性,北大青鳥的招生對象從高中畢業生到大學畢業生的轉變並不順利。大學畢業生的錢的確比高中畢業生的難賺,前者的消費更加理性,不易被「八千月薪」的廣告所「忽悠」。此外,目標受眾鎖定大學畢業生也存在很大硬傷,因為他們集中學習的時間也只有3-4個月,而一個培訓中心的房租交納和人才僱傭不大可能按照這種週期。

由於不注重教學內容的積累,導致眾多加盟商可以迅速脫離青鳥。假如一個加盟商學會了市場拓展和校區管理,北大青鳥就沒有特別之處了,也就沒有人再願意上交佔收入近30%的高額管理費。實力強的加盟者可以做自己的品牌,而且不一定比北大青鳥做得差。「既然大家都已經做自己的內容了,北大青鳥這塊牌子其實也沒什麼價值了,願意掛就掛。」曾經的加盟商趙明向記者說。

2008年,北大青鳥原本有一個非常好的上市條件,但抱著業內老大的心態,無法和投資人談攏估值,因此放棄了IPO計劃。

當然,一蹶不振的IT培訓公司不只是北大青鳥。2004年,從北大青鳥獨立出來的華育國際以「訂單式」培訓和高就業率為賣點迅速躥紅。在火爆的市場支撐下,華育國際於2007年獲軟銀賽富2000萬美元投資,隨之而來的狂熱擴張:半年內增加了22所分校,至2008年它共擁有50家分校,營收達到了1.5億元。軟銀賽富副總裁徐哲當時樂觀地展望—1-2年內華育國際在全國各地開100所分校,爭取兩年內在海外上市。

然而隨著2008年經濟危機的到來,華育國際的發展也戛然而止。經濟危機最先衝擊到IT行業,就業崗位減少,華育國際宣傳的高就業率受到質疑。再加上高校進一步擴招,能頒發文憑的民辦院校招生都頗有困難,更別提只有一張培訓證書的華育國際。除此之外,華育國際急於跑馬圈地,師資跟不上,導致培訓質量大大下降。分校的經營成本又高居不下,全國每月上千萬元的運營經費都要靠總部承擔,2010年,華育國際終於吃不消了。這年初,華育國際總部資金鏈斷裂,全國範圍內,分校倒閉了近七成。2011年後,華育國際便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即便被提到也往往是當做反面教材。

天津曾經有一個IT教育培訓界的圈子,高峰時聚集了大概近40家企業,現在基本都倒閉了。隨著整個IT行業的發展,技術更迭加速,從物聯網到云計算,再到大數據,面對如此多的歧路,「青鳥」還能找到自己的歸途嗎?

黑馬導師金鑫點評:

2008年,北大青鳥本有機會上市,並且已經完成了路演,而當時創始人因為股票定價比較低就撤銷了IPO申請。後來形勢就更急轉直下了,一方面是源於IT培訓的大衰退,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資本市場窗口期關閉。北大青鳥現在已經江河日下了,但青鳥體系確實出了不少人才。

黑馬導師曹允東點評:

2006年要上市的時候,因為股權糾紛一直沒解決,北大青鳥就拖了兩年,然後就吵架,之後因為估值問題,又沒成功上市。現在,大家很少聽見北大青鳥的聲音了,所以有時候機遇抓住就在,抓不住就沒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0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