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佛羅倫斯歸來

2013-10-07  TCW
 
 

 

剛從義大利回來,翻開報紙皆是對立、杯葛、罷免的新聞。對上週,商周創辦人金惟純在專欄所述:「台灣人你為什麼愛生氣?」深有同感。對立、杯葛、罷免,真能解決問題,讓台灣更好嗎?大家該冷靜思考。

此行,我在佛羅倫斯停留一晚。佛羅倫斯原是安置退役軍人的村莊,後來能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不是羅馬),是一頁傳奇。促成這頁傳奇的是發跡於此城的銀行家梅第奇(Medici)家族,這家族興盛三百年。七百年前,他們富裕後逐漸控制佛羅倫斯政治,家族成員出過三位教宗、兩位法國皇后。這是文化素養深厚的家族,據說,他們第一位嫁入法國宮廷的家族女子凱薩琳還將用餐的刀叉文化帶入,之前的法國人是以手抓食。

梅第奇家族在擁有政商影響力後,做幾件影響深遠之事,進而促使文藝復興的萌芽。首先,在知識封閉年代,他們請人大量翻譯古希臘等文學,並且設立圖書館,慷慨的供民眾閱讀,啟蒙佛羅倫斯人民的人文主義,埋下此城文藝復興的種子。這家族的慷慨不僅於此,他們大量養士,贊助藝術家創作。讓畫匠的社會地位提升到藝術家層次,能與王公貴族平起平坐。「文藝復興三傑」的其中兩位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神曲》作者但丁都是誕生於此城之人。梅第奇家族不但大量贊助,更可貴的是不私據,將藝術品公開陳列,以米開朗基羅的大衛雕像為例,這麼重要的曠世巨作竟然露天放在廣場幾百年,所有人皆可親近,直到後來腳趾局部毀損,才移到室內。今天的佛羅倫斯基本上就是一座露天博物館。

古今中外的富豪家族不勝枚舉,但如梅第奇家族這般富而好禮、不私有的,已難列舉第二。這富可敵國的家族留給世人最震撼的一筆是,家族的最後一位傳人安娜‧瑪麗亞,在辭世時捐出家族所有的蒐藏,這包括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人的作品。這就是今天烏菲茲美術館的由來。

佛羅倫斯能成為文藝復興的搖籃,絕非偶然:一個偉大的家族、一群天才與有覺察與素養的人民。從佛羅倫斯歸來感觸許多,真盼望政客們能有更多的理解,台灣實在沒有本錢與時間再繼續內耗下去。我們小,資源有限,只有齊心,才能有未來。所謂的齊心,是要有更多的包容,一起解決問題的心。繼續對立,無助於改善問題。

(本專欄每兩週刊登一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