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6歲年輕分析師大戰華爾街巨頭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642

本月9號路透報導了一位來自Hedgeye Risk Management的26歲年輕分析師Kevin Kaiser看空全美第三大能源公司的報告,他曾發郵件給客戶建議他們去做空或規避這只股票。隔天Kaiser還出具了一份關於此公司的完整報告,聲稱其股價被大大高估了,兩天以後 Kinder Morgan的股價先小幅上漲後急速下跌。此時Kaiser的報告引起了大銀行的分析師們的注意,有人質疑Kaiser年輕的資歷,並在華爾街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討論。那麼Kaiser到底真的是一個天才還是是一個自大無知的人又或只是不小心捲入了華爾街派系之爭的倒霉蛋?


直到今年初Kaiser都還只是華爾街上的一個無名小輩,一家油氣勘探製造企業-Linn Energy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當時巴倫週刊和著名投資評論家John Hempton都報導了Linn Energy財務和經營方面存在問題,隨後Kaiser開始深入研究了Linn Energy的狀況,結論得出公司股價被高估,並且Linn Energy此前提議與Berry Petroleum的合併要實施起來也存在很大的難度,所以他建議客戶做空Linn Energy。但是Linn Energy也不乏忠實的小夥伴們-比如Jim Cramer,一位著名的CNBC經濟評論員,他和Kaiser所在的公司Hedgeye展開了一場口水仗,稱他們是密謀聯合做空者操縱市場。當然Hedgeye對此說法表示否認。

隨著事件的發展,Kaiser的名字也漸漸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今年7月1日Linn宣佈與子公司LinnCo一起正接受SEC關於會計賬目及與Berry Petroleum合併議案的調查,不過事情發展到了本週風向一轉,Linn突然宣佈SEC已經表示其合併可以繼續進行。


而比起Linn僅僅10億美元的市值,Kinder Morgan算得上是龐然大物,其是由四家上市公司組成的業主有限責任合夥企業(MLP),總市值超過1100億美元。

Kaiser指出Kinder Morgan在其輸氣管道維護上花費的資金比應有的要少,他認為這意味著兩種可能:一是企業確實對維護這一塊的投資嚴重不足,二是財務報告有問題,誤把維護管道的費用計入了別的項目。如果是第一種情況,目前的維護不足在將來會使企業投入更多的資金來修復這些管道,更不用說管道狀況不佳可能導致的油氣洩露等災難性後果。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麼Kinder Morgan便是高估了自己的現金流狀況,公司股價也應該貶值。

事實上,市場上很多人把Kinder Morgan削減管道維護支出的行為看作是一種利好,在這些人看來Kaiser完全是來搗亂的。確實,Kaiser很年輕,剛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才3年,而且入行以來除了能源開採與生產企業就沒有接觸過別的領域。

Kaiser認為自己的從業經驗淺反而是一種優勢,他表示因為Kinder Morgan所屬的MPL股票15年來一直處於上漲勢頭,所以人們似乎就忽視了企業本身存在的問題,他說道:「正因為我對過去15年中發生的事沒什麼概念,所以才能夠客觀的來看這件事。」

MLP公司漲勢驚人,如果在2000年分別投資1萬美元於晨星美國市場指數基金和MLP公司股票,那麼到2013年4月前者價值14976美元後者價值97000美元。
華爾街上對於Hedgeye操縱市場的傳聞此起彼伏,不過話說回來,街上的分析師總是分成多空兩派在互相博弈的,像Kaiser一樣本該為多方的投資者服務的分析師也有可能會與做空者勾結,一方唱空股票為另一方創造利潤。

但是按空方分析師的觀點來看,街上那些投資了某隻股票或給這家公司融資的投行也同樣會毫無節操的吹捧此公司。Kinder Morgan多年來經常發行巨額債券,銀行光從代理手續費就已經賺的盆滿缽滿。Kaiser對此說道:「顯而易見,也許這就是華爾街為什麼那麼愛這些MLP的原因。」

不過目前為止,我們都還不好判斷Linn和Kinder Morgan的案例中到底誰是對的誰又錯了,年輕分析師Kaiser的職業生涯會就此終結還是飛黃騰達,只有讓我們期待時間來證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