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改變世界的技巧 蔡東豪Tony Tsoi


2013-09-05  NM
 
 

 

上月,一個憑着科技改變世界的企業巨人去世,他是米曹(George Mitchell),享年94歲。有人認為米曹對世界的影響,不下於喬布斯。米曹是頁岩氣(shale gas)之父,頁岩氣今日有機會改寫世界能源歷史,最重要人物是米曹。

世界正在經歷一場頁岩氣革命,由美國為首的國家,近年大量開採頁岩氣,頁岩氣令天然氣成為最重要的能源來源。2000年頁岩氣佔美國天然氣供應2%,2012年比例升至37%。有了頁岩氣,美國從天然氣輸入國變為輸出國,改變美國能源市場格局。有了頁岩氣,美國在不久將來達至能源自供自足,到時不再依賴入口能源,全球能源價格可能會大跌,而美國經濟面貌將會煥然一新。頁岩氣不單改寫美國能源市場格局,還影響着全球地緣政治。當美國能源自供自足,美國不再需要在中東地區擁有這麼大影響力。當石油的重要性不停下降,中東國家轉型乏力,經濟出現危機,它們的政治環境有可能變得更激進。另一些依賴出口石油和天然氣的國家,外匯收入將受打擊,例如俄羅斯普京這種不得人心的政權,過往尚且能以打經濟牌穩住人心,將來能否支撐下去?頁岩氣不是新事物,不是由米曹發現,以前頁岩氣的問題是開採成本過高。頁岩氣埋藏在地底深處,以當年開採技術,開採成本高昂,不符商業現實。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米曹認為採用「水力壓裂法」(fracking),可提升開採頁岩氣能力,降低開採成本。水力壓裂法不是由米曹發明,這技術一直存在。米曹與眾不同的地方,是他意志驚人。行業人士不看好,後來連米曹的同事也覺得他太固執,所有人認為頁岩氣不可能成為商業現實。米曹不理外間聲音,傾家蕩產,不停改良水力壓裂法技術。全世界只有一個人認為有機會成功,是米曹本人。由開始到最後成功,米曹用了十七年時間。笑到最後的是米曹,他的技術把開採頁岩氣成本降低,開始天然氣革命。2001年,他以35億美元,把以他命名的能源公司售予一間大公司,過去十多年,他過着慈善家生活。有人認為外界過度讚揚米曹的成就,指美國政府在研究開採技術方面,也出了很大力,包括直接參與研究和提供科研資助。我認為這指控非但不成立,更凸顯米曹的成就。政府的研究成果和金錢上支持,所有美國能源公司也能享用,包括一些規模比米曹大得多的對手,但只有米曹有毅力堅持到底,過程中盡用政府資源。

米曹的故事對我最大啟發是,創業者能人所不能。米曹令人最難忘的,是他的眼光和毅力。很多創業者都有毅力,包括失敗者。堅忍本身不會令創業者成功,毅力以外,一定要加進另一些元素,在米曹的例子,是他的眼光。米曹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一些現成的資訊和技術落在他手中,經過他改良,變成一件改變世界的東西。大家都在看一幅圖畫,只有某些人看得出有用的觀點。只有米曹懂得把其他人發明的東西,做得更好。喬布斯被譽為近代最偉大的企業家,大家細想,他發明了什麼?答案是沒有。喬布斯的天才不在發明事物,他把一些所有人都接觸到的東西,不停地改良,做到最好。由無至有,發明者功勞很大,但發明的東西能否變成有價值,很多時不是發明者能力範圍之內。創新不只是發明,發明只是第一步,由發明到有價值,需要喬布斯和米曹這類人。這類人擁有過人眼光,看到什麼事物有什麼價值,需要做什麼來發揮出這些價值。這類人為一些資源和技術,不停篩選、賦予有用的脈絡、創造一個有利創新的環境。這些人的過人之處是,在雜亂中提出看法、重組價值、不停把手上東西改良至最好。在網絡年代,這技巧有一個名字,叫策展力(curation)。對,喬布斯和米曹是策展人。

蔡東豪Tony Tsoi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7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