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東方電氣2013中報看點 鱷魚先生

http://xueqiu.com/6731669366/25050236
總的來說,還是應該把東方電氣定位為公用事業企業,當然現在分紅方面還達不到。畢竟中國大規模的能源需求增長階段已經過去了,除非電動汽車大行其道,要不然很難指望其市盈率超過供水、電力跟高速公路。

中報顯示公司核心業務的競爭力不足,新增長點近期內還不能寄予希望。但今年業績目標應該可以實現,因為現金流顯著改善了。

中報看點如下:

1、    燃機才收入5.55億,新增訂單10億,從體量上根本不可能成為增長點。估計是由於天然氣氣價太高,政府電價補貼能力有限,故短期內無法取代煤電成為主力,只能等待將來了,等待PM2.5的進一步倒逼。在目前的收入規模下,公司聲稱其燃機市場佔有率依然領先,可見總的市場空間還很小。

2、    脫硝合同總在手訂單45億,只有一年400億銷售額的九分之一,而且毛利率才17%,故雖然增長很快,同比達到150%,但是一是不可持續,只是短期的爆發,另一個是基數太低,故不可能對業績有重大影響。類似地,電站服務在手訂單僅10億,雖然毛利率達40%(這個有點跳躍,去年同期為20%)。長期來看也許是方向,即從製造往服務轉型,但是近期3年內對業績也無足輕重。所以,加上燃機,3個新的增長點全都靠不住。

3、    核電常規島毛利率才5%,競爭實在激烈,那麼在常規發電設備方面,東方電氣有什麼護城河呢?沒有啦,三大動力競相殺價,五大發電集團樂觀其成。另一方面,核島的毛利率卻高達29%,這似乎才是競爭力,但是可惜市場不夠大。燃機毛利率也從16%下降到不到13%,這個可能跟議價能力關係不大,主要是關鍵部件無法國產化,這個不奇怪,燃機技術其實跟航空發動機技術差不多,東方電氣要取得技術突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今年總體毛利率下降1.3個點,從根本上反映了東方護城河的淪陷,或者從來就不曾存在過。

4、    工程與服務放在一個業務模塊中,但是電站工程對東方來說就是一把辛酸淚。沙特拉比格項目還不知要賠多少錢,當然,那筆損失已經提前計提了,現在波黑的電廠剛剛開工,希望不會有什麼不可控因素。目前在建項目19個,裝機容量1450萬千瓦,其中總承包4個。看來,東方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大型工程的協調能力還不足以勝任EPC總包的要求,短期內還應以賣設備做分包為主,但是長期看,要把核電站建到國外去,還是必須發展出這種能力的,在這點上,巨羨慕華為的海外人才資源,當然體制不同,完全無法比擬。

5、    公司火電上半年兩個都是神華的項目,一個是萬州2×1000MW,一個是安慶二期2×1000MW鍋爐(說明汽輪機、發電機訂單沒拿到),看來煤炭企業的一體化動力很足。是否從一個側面說明原煤的市場出路堪憂,只能自身消化呢?除了辦電廠,煤化工是煤炭的另一個下游藍海。似乎可以看好神華。

6、    風機銷售收入上升24%至42億,雖然毛利率下降1個點。但是上半年產量只有45套/7.3萬千瓦(平均每套1.5MW),同比下降41%,產值按每千瓦3000元計大概2.2億,顯然收入只是確認了前幾年的銷售。訂單不足,產量不能提高,則後面是無法持續確認的,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已。可能還不算隱患,作為一個觀察項吧。

7、    費用控制效果超出預期,發出了管理提升的強烈信號,對央企而言難能可貴,不知是否Sars激勵之功:管理費用降低,不再膨脹,但原因是研發支出減少,對未來不利;銷售費用增加15%遠超收入的增加2.3%,只不過主要是質保金增加,無足為慮;財務費用為負,收入4500萬,有些偶然性。經營現金流從去年同期的流出23億,變成流入8.86億,但可惜主要不是由於貨款回收(本期應收賬款沒有減少),而是採購支付減少,這樣擠壓上游有點不厚道,也不可持續;投資現金流持續流出,但同比下降了一半,為3.8億,希望不是又投資什麼固定資產了,不然每年又要增加幾千萬的折舊成本,現在毛利要增加幾千萬談何容易啊;籌資了5.3個億,希望是發債不是銀行借款,賬上現金有100億,還要借款,有點奇怪,另外,這麼多錢,幹嘛不多分點紅呢,這樣如何做公用事業呢?總而言之,應收賬款減少所導致的壞賬準備轉回本期還沒有對業績形成貢獻,這是一個將來的或有看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46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