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追逐下一任美聯儲主席的薩默斯似乎天生就注定是一個經濟學家:他的父母是經濟學家,他的伯父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 和舅舅阿羅(Kenneth Arrow)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其次,薩默斯在MIT獲得了學士學位,隨後又在哈佛獲得了博士學位。令人驚訝的是,他在不到30歲時就成為了哈佛的終身教授,隨後在世界銀行擔任了兩年的首席經濟學家,並於1993年加入克林頓政府,且於1999年擔任財政部長。
儘管薩默斯的經歷如此豐富且又如此具有天賦,但Quartz指出,從以下三個角度來看,薩默斯仍不適合擔任美聯儲主席:
1.薩默斯曾是克林頓政府時期的財長,他在去監管化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而正是去監管化導致了這場金融危機。
在擔任財長期間,薩默斯參與了《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中關鍵細節和段落的制定。該法律正式取消了大蕭條時期的一些保護措施,如美國保險、證券及銀行業者不得跨業經營等,這使銀行可以通過控股經營等方式參加國債交易和企業債承銷等風險更高的活動。
這一法案的出台普遍被視為是30年來去監管化的高峰,薩默斯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也曾表示:「到20世紀末時,我們將會用21世紀金融體系的法律基礎來替換一系列過時的限制措施。」
相反,這一法案為21世紀的第一次金融大動盪提供了舞台,在雷曼倒閉後,美國政府和納稅人不得不花費數千億美元來拯救美銀、花旗以及AIG等華爾街金融機構。
現任CFTC主席Gary Gensler曾在薩默斯擔任財長期間就職於財政部,Gensler曾公開承認,克林頓政府期間的去監管化活動可能有些過火。克林頓政府的副財長Neal Wolin也認為,克林頓政府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比較沉醉於去監管化,且在這條路上走的太遠。
而薩默斯的老闆克林頓也在後來曾表示:「我認為他們(薩默斯和薩默斯的前任財長魯賓)錯了,而且我也因為採用了他們的建議而犯下了錯誤。」
2.在金融衍生品的問題上,他大錯特錯。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時,當時的CFTC主席Brooksley Born希望公開探索對金融衍生品進行監管的事宜,但此舉遭到了薩默斯、魯賓以及格林斯潘等華盛頓高官的反對。而薩默斯關於金融衍生品監管的反對意見也在他1998年的國會證詞中可見一番。
金融危機期間保險巨頭AIG的頻臨倒閉使得金融衍生品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當時美國政府曾花費了1820億美元的紓困資金來救助AIG ,但即使如此,目前關於衍生品監管的話題仍未塵埃落定,該問題仍是一個政治皮球被踢來踢去。而若下一任美聯儲主席能夠在衍生品監管上花費些時間和精力,則這對於該問題的解決將是大有裨益的。
在2009年和時任財長蓋特納合著的評論中,薩默斯承諾將對場外交易進行有力的監管,但他對金融衍生品監管的立場似乎不那麼堅定。
3.薩默斯對金融危機的警告持敵視態度。
2005年的傑克森霍爾會議一度演變成了對即將離任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表彰大會,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Raghuram Rajan憤然離場以示抗議,同時還遞交了一份報告,他在該報告中對格林斯潘監管下的金融體系內的風險累積發出了警告。
隨後會議變得不那麼和諧,薩默斯稱,Rajan報告的前提假設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誤導性。但最終,Rajan對金融系統內風險的預測被應驗。在經過多年的經歷以後,美聯儲主席的人選最好能夠對這類警告給予更多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