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問題所在 hiking
From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3248
本周平均成交372.9億,比上周跌55.7億,恆指則升604.28點。匯控除權,港鐵全年少賺45%,是本周成績最好的藍籌,派息34仙,繼續以股代息;新地半年少賺95%;國泰全年盈轉虧,蝕86億,不派息,預期今年燃油衍生合約仍來帶來虧損;太古A全年少賺78%。下周中移動、交銀、港燈、煤氣公佈全年業績,信和、新世界、恆基公佈中期業績。至今,藍籌只有國泰見紅,其餘全部倒退,當中,成績最好中電,只跌1.74%,新地半年少賺95%最差。股神周初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美國經濟陷入深淵,不會瞬間好轉,今年起計,五年內「經濟體制會運作良好」。另一項值得記存的是,經濟復蘇可能觸發較70年代更大的通脹威脅。「有排衰」、「通脹」,遇到同路人,特別抄下來記存。如果真係有排衰,咪之後三、四年都唔駛買股票?這個是個相對的問題,例如未來三年,預期企業盈利倒退~30%,~20%,~10%,加埋大約為現時的一半多DD, 而股市一下子跌一半的話,資金提前投入股市,便會對股價作出支持,這時便會出現經濟慢慢衰,但股市開始反彈。由於這筆資金是基於以上假設而作出決定,若果 情況與預期相差得遠,股市又會在經濟慢慢衰的同時作出波動。由於人性的貪婪,人會傾向愈估愈遠,希望早別人一步趁低吸納,由於遊戲是互動,股市沒有特定的 高低位,超買只是買家比預期多,超賣只是賣家比預期多,超買後可以超超買,往後超超超買,相反亦然。界線是好工具,在超買時將小投資者的股票吸納過來,在 超賣時讓投資者蜂擁接貨。匯控供股問題,繼續成為茶餘飯後討論重點,個人而言,由於還在月供,而且股數不多,供與不供實際影響不大,花太多時間去研究,並不化算,最簡單的做法,是先供股,支持匯控,然後往後半年,每月供少一點便成。最大問題是匯控佔退休組合愈來愈大,這要用時間慢慢調整過來。司徒寶介紹倪匡散文,連續多篇介紹金庸新修版如何精彩,令我不禁借了笑傲江湖。看小說是讀書時代的玩意,當時沒有i-pod、nds玩意,坐地鐵時人人一本小說,或者漫畫,時移勢逆. ,在公共交通工具看書的年青人近乎絕跡。金融海嘯的陰影下,飲食業揚言上半年會陸續有食店結業,星期六晚,六時二十分到附近的金潮晚飯,年頭金潮搬到區內一間凶舖,過去十年不是空置,便是開業不久便結業。面積大了一倍的新舖,門外人頭湧湧,問Model太 子女要等幾耐,佢睇完訂檯紙後,建議我下次先來幫襯。今日中午往中央圖書館,順道往民聲食肉餅飯及豬排,同樣客似雲來。結業的食店也許要怨金融海嘯,但並 非問題所在。就業市場也類同,失業減薪者可以怨資方無良,政府不出手相救,但同樣並非問題所在。回程時看到一班雷曼「苦主」遊行,心想,同樣並非問題所 在。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