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避稅兩兆 三明治手法大公開

2013-06-03  TCW
 
 

 

對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Tim Cook)而言,今年風波不斷,先是因為股價大跌傳出可能下台,上週又因蘋果被指控為「最離譜避稅企業」站上火線辯護。

美國參議院常設調查委員會指控,蘋果過去四年間,以避稅架構省下海外所得的稅務約七百四十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兆二千億元),比過去兩年蘋果公司的淨利總和還多。

蘋果所在地加州的公司稅加上聯邦稅率為四三.八四%,但是翻開去年蘋果財報,最近三年的稅率都僅介於二三%到二五%之間。

蘋果省下稅金的秘密,就藏在愛爾蘭西南邊的科克市(Cork),此地人口僅十一萬,面積僅約台北市的八分之一。但蘋果卻將歐洲總部設於此,當地僅有一條產線,約三千名員工,占蘋果的三.五%,然而,此地是為蘋果公司三分之二的海外營收省下稅金的關鍵。

也就是,我們購買iPhone 時,錢不是直接進蘋果位於加州總部口袋,而是先到了愛爾蘭。

早期在蘋果公司服務過五年,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副總經理周思齊指出,蘋果是節稅功力博士等級的企業,「跟蘋果相比,國內所熟知,將公司設在維京、開曼群島的節稅方法,簡直是幼稚園水準。」

避稅行為合法》美國政府難追回蘋果稅款

蘋果在一九八○年代首創的避稅架構被稱為「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Double Irish with Dutch sandwich )。

「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怎麼做呢?

第一片土司:一家愛爾蘭銷售公司,總部設立在海外;愛爾蘭政府為吸引國際企業,只要實際營運位於海外原則上可以不用繳稅,這家公司享有零稅率優惠。

第二片土司:實際在愛爾蘭營運的公司,適用愛爾蘭一二.五%企業稅率;蘋果的運作的方式是將海外營收匯到第二片土司。但如果直接由第二片土司轉給第一片土司,會被課稅。所以只要在荷蘭設立另一家公司成為中轉站,由於歐盟間交易享有免稅或低稅的優惠,最後由荷蘭子公司將營收轉給享有零稅率的第一片土司——蘋果愛爾蘭子公司,節稅三明治就完成了,只要這筆海外款項不匯回美國就不必課稅。

此架構讓蘋果公司的海外稅率僅為約二%至三%,如果匯回美國,聯邦企業稅率至少三五%起跳。周思齊分析,這跟設立BVI(英屬維京群島)等空殼公司不同,蘋果的避稅架構完全合法,美國政府很難再追回稅款。

美國財政窘迫》有錢企業成政府眼中肥羊

美國擁有全球最複雜的稅法,為了防止企業將所得塞往低稅率國家,美國以兩項法案:「受控外國企業(簡稱CFC)」與「有效管理(簡稱PEM)」法案,希望課徵企業留在海外的所得。

但美國稅率甚至較歐洲高稅負國家法國還要多兩個百分點,對企業是不可承受的重。前英特爾稅務副總裁帕爾曼(Robert Perlman)就曾經指出,如果早知道美國稅收規則,會建議英特爾把母公司設立在美國境外。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大企業精巧架構出更複雜的節稅方法,包含英特爾(Intel)、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等跨國公司早競相在愛爾蘭設立子公司,師法蘋果。

為何此時拿蘋果開刀呢?跟美國政治考量和財政窘迫有關。蘋果公司擁有一千二百億美元現金,約六八%現金留在海外,但四月三十日卻在美國募集史上最大一筆,一百七十億美元,利率僅三.八五%的公司債,在老美眼中,這無異是「錢放海外,債留美國。」

美國政府盯上企業大把現鈔,不只蘋果,美國企業坐擁現金創新高,但繳的稅卻很少。

根據穆迪投資服務公司統計,美國企業儲存的現金,每十美元就有六美元來自科技業,去年科技業的帳上現金累計達一兆四千五百億美元,史上新高,但美國來自企業稅金的卻僅占GDP一一%,四三%還是來自個人所得稅。

至於台灣的企業稅法呢?勤業眾信會計師陳光宇認為,國內的稅法簡單,避稅的空間少,根本不用這種架構。

台灣修法在即》兩條法案要斷企業避稅路

然而,現在躺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兩項「所得稅法部分條文修正案」:四十三條之三和之四,預計將海外所得納入課稅範圍,可能改變局勢。

其中四十三條之四,如果被認為實際營運地在台灣,卻將海外所得的盈餘放在開曼群島等免稅天堂,可能面臨被開徵一七%營業所得稅的命運,首先衝擊的就是F開頭,總部都設立在境外的五十二家第一上市公司。

一位不願具名的會計師開玩笑的說,不少上市公司都像蘋果,把現金放在海外的小金庫,美國的法令至少讓蘋果要用更複雜的方式節稅,台灣的租稅法簡單到僅要設立一個開曼公司把盈餘掛上去就好,「至少我們也得讓企業節稅困難一點。」

原本該項法案完成二讀,現在被國民黨立委擋下進入協商。

勤業眾信協理曾大忠觀察,所得稅法修正案不只打算開徵企業海外所得課稅的議案,還包含了 IFR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修正條文,這影響企業明年未分配盈餘課稅問題,勢必得在本會期(五月三十一日)表決,包裹在內的四十三條之三和之四是否會被擱置,還得觀察。

這兩項修正法條,將挑動台灣企業稅制的敏感神經。

【延伸閱讀】「雙層愛爾蘭夾荷蘭三明治」避稅妙招—蘋果設立3公司操作流程

1、第一片土司:愛爾蘭A公司設銷售公司,總部在愛爾蘭海外(如免稅天堂加勒比海),在愛爾蘭無營運行為,被視為非稅務居民,適用零稅率

由C公司轉到零稅率的A公司,荷蘭與愛爾蘭有租稅協定,雙方交易部分免稅

2、第三片土司:荷蘭C公司(多設於歐盟國家)

將愛爾蘭B公司主要海外營收轉到C公司,少部分留B公司課稅

3、第二片土司:愛爾蘭B公司設營運總部,負責實際營運,須繳稅給愛爾蘭,適用12.5%企業稅率,蘋果主要海外營收灌到此公司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

【延伸閱讀】4大避稅天堂,企業新歡!國家:愛爾蘭節稅優勢:歐盟最低企業稅率12.5%

國家:荷蘭節稅優勢:擁最完整租稅協定,避免雙

國家:香港節稅優勢:對於企業海外所得原則上不課稅

國家:盧森堡節稅優勢:來自專利權營收80%免稅,成為無形資產最佳節稅地

資料來源:各國稅務網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9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