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綠山咖啡風潮 讓星巴克不得不買單嬉皮創業 掀起美國「膠囊咖啡」革命

2011-9-26  TWM

綠山咖啡靠著咖啡機與咖啡膠囊,席捲美國咖啡市場,股價狂飆,在全球股市重挫的悲觀氣氛中,綠山咖啡的 成長故事特別引人注目,到底它是如何辦到的?

撰文•乾隆來

一九八一年,三十七歲的嬉皮羅伯.史提勒(Robert Stiller)在美國東北部的佛蒙特州,人口只有一千五百人的 威茲小鎮 (Waitsfield , Vermont ) ,以二十萬美元買下綠山咖啡館,三十年後的今天,在歐美主權債務危機的超 級風暴中,史提勒賣出他手中五十萬股綠山咖啡持股,平均每股一○七.四三美元,落袋新台幣十五.五億元現金
,而這只是他持股的三十分之一。

綠山咖啡(Green Mountain Coffee Roasters)是二○一一年最引人注目的美國超級成長股,這家公司過去二十八 季,也就是連續七年,每季營收都維持兩位數成長。今年六月底發布的財報顯示,綠山咖啡公司單季營收七億二千 萬美元,年增率一二七%,稅後純益五千六百萬美元,年成長二○六%。

公司的股價從年初至今大漲將近四倍。這家小鎮起家的咖啡公司,如今在那斯達克交易的股票總市值高達一六六 億美元,換算新台幣高達四千八百億元,是台灣最大的食品公司統一企業總市值的三倍。


老董賣大麻菸紙賺第一桶金從一家小鎮的咖啡館,到總市值近五千億元的咖啡王國,綠山咖啡到底發生什麼事? 七○年代,史提勒出生紐約布朗克斯,曾是崇尚自由、叛逆的嬉皮,大學念過紐約軍事學院、雪城大學機械系,兩度被學校趕出校門,最後在愛荷華州的帕森(Parsons)畢業。正如同大多數嬉皮,大學時期的史提勒穿破牛仔褲、滿臉的鬍鬚、一頭久未修剪的長髮,而且天天都泡在派對裡尋求快樂。

特別的是,史提勒是個有生意頭腦的嬉皮。當時嬉皮抽大麻時,都必須用口水沾黏兩張薄薄的菸紙,史提勒跟朋 友開一家大麻菸紙公司,生產兩倍寬的捲菸紙,讓吸大麻的嬉皮們不用再伸舌頭吐口水,產品大受歡迎,市占率高 達二五%,包括後來的美國總統柯林頓都曾是用戶。史提勒與合夥人將公司賣給菸草公司,兩人平分六二○萬美元 的獲利,賺到第一桶金。

一九八一年,史提勒到滑雪勝地佛蒙特州度假,喝到綠山咖啡館的阿拉比卡頂級咖啡,他覺得咖啡生意應該比大 麻穩健,於是拿二十萬美元頂下這家咖啡館以及貿易商的生意。

一開始,史提勒強調百分之百採用高級的阿拉比卡咖啡,而且綠山咖啡確保所有咖啡豆來源都是符合環保、勞動 人權,以及有助第三世界發展的「公平交易咖啡」。四年後公司轉虧為盈,綠山咖啡隨即成立環保委員會,強調社 會責任、銷售有機咖啡豆,與早十年創設的星巴克咖啡,走的都是先進路線。

買下咖啡機公司    營收大躍進不過,綠山咖啡成長並不快速,九一年才有能力買一台三萬美元的烘焙機,九三年 營業額突破一千萬美元,九四年才做第一筆出口生意(有趣的是,綠山咖啡第一批外銷,就只賣到台灣與加拿大,金 額八萬美元),一九九七年綠山咖啡在那斯達克上市交易,當年的營業額是三千八百萬美元,稅後純益一二六萬美元,以當時的幣值換算約為新台幣六千六百萬元。

史提勒買下綠山咖啡,經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到二○○六年六月,公司發展才大躍進。當年綠山咖啡的營業額是 二.二五億美元,卻用一億美元現金,買下原本已持有三五%的咖啡機製造商酷哥(Keurig)其他六五%的股權。 酷哥生產家庭和辦公室所使用的小型咖啡機,一直是賺錢的中小企業,九六年綠山成為酷哥股東,花十年才將酷哥 納入成為子公司。

買下酷哥後,當年已六十二歲的史提勒準備大幹一場,他找來布蘭德福(Lawrence Blandford) 接任總經理,布蘭 德福不懂咖啡,卻是賣家電的高手,他曾做過飛利浦電器北美公司的總經理,賣大型的平板電視,也做過美國洗衣 機大廠Maytag的業務總經理,這些都是年營業額二十億美元的大公司,而綠山那年營業額才二億多美元。

接下來,史提勒與布蘭德福發動一場驚人的「膠囊咖啡」革命。美國幾乎每個家庭、公司、旅館房間都必備一台 即溶咖啡機,提供味如嚼蠟的咖啡粉。

綠山咖啡合併的酷哥咖啡機,則是革命性產品,酷哥用綠山咖啡提供的高級阿拉比卡咖啡豆,裝在如奶油球大小 的容器中,卡入公司生產的單次使用咖啡機,啟動沖泡按鈕,三十秒就可沖泡媲美星巴克的現煮咖啡。膠囊咖啡簡 潔俐落,更美妙的是,這些創新技術,專利權都抓在酷哥手中,他們有三十三項美國專利、七十三項國際專利,競 爭者即使眼紅,也無法模仿。

升任董事長的史提勒管產品與策略,布蘭德福則拚命與大型連鎖店簽約銷售,酷哥咖啡機一台零售價新台幣四千 到六千元,咖啡膠囊一盒二十四顆,售價從十三美元起跳,也就是說,每天早上花新台幣十六元起,就可喝到新鮮

的現煮咖啡。酷哥咖啡機大賣,○六年賣二十四萬台,○九年成長到二三四萬台,今年預計賣四百萬台。

更重要的,如同惠普賣印表機,賺的是碳粉錢,酷哥機器熱賣,膠囊咖啡的收入更驚人,例如今年第二季,七億 二千萬美元營業額中,機器貢獻一億多美元,膠囊咖啡則賣四億八千萬美元。

布蘭德福發揮他賣家電的經驗,短期內大幅擴張綠山咖啡的銷售網路,○七年總共七千二百個點,到今年六月,銷售點已暴增四倍到三萬五千多點。不僅沃爾瑪早就加入綠山的銷售陣營,連最大的競爭對手星巴克咖啡,也從今年秋天在門市銷售酷哥膠囊咖啡與咖啡機。星巴克估計,酷哥產品在星巴克的年營收將達到十億美元!

暴漲的股價恐有泡沫化風險除了拓展通路,綠山咖啡也積極購併品牌。繼前年買下Tully、Timothy品牌,今年又 花近十億美元買下加拿大第三大咖啡品牌 Van Houtte,還增發私募股權給義大利最大的連鎖咖啡公司老咖啡(Luigi Lavazza S.p.A.)。如今綠山咖啡提供超過二五○種產品,膠囊的內涵也擴張到紅茶、綠茶、可可(與可可大 廠 Swissmiss合作)等全面的口味。

掀起消費市場革命的公司,股價大漲是必然,但投資人瘋狂追捧的結果,卻讓綠山咖啡股價來到令人訝異的超漲 區,瘋狂的投資人連董事長、總經理大賣持股都不怕。

今年五月五日,總經理布蘭德福公告出售五萬一千股持股,出售的均價是六十八.三四美元,而且他一次賣掉四 五%的持股;不只如此,當天連董事長史提勒也賣三十一萬股,均價跟總經理相當。

但是,兩人公告出售持股沒有嚇跑投資人,從五月五日到八月四日,短短三個月內公司股價又漲近六成,布蘭德 福已經沒有股票可賣,董事長則又在一○七美元大賣五十萬股,但股價只回跌一周,而且跌幅不到五%,到截稿為 止,綠山股票又漲回一○八美元。

現在綠山咖啡的股價,相當於分析師預估二○一一年稅後純益的六十六倍本益比,或今年每股淨值十一美元的十 倍,但是綠山咖啡這幾年快速購併,有極高的購併溢價需要攤提,如果以公司有形資產淨值來計算,目前的股價等 於三十六倍淨值。還有,除了董事長、總經理早就大賣持股外,公司有一二.五%股票已被融券放空,這檔飆股已 走入脫離基本面的軋空行情。

一個令人感動的產業革命,會不會演變成一場令人遺憾的泡沫,如何在消費者與投資人之間取得平衡,真是令人 疑惑的大問題。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76

一顆毒膠囊的誕生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20/100382400.html

4月15日下午3點,位於河北省阜城縣學洋明膠蛋白廠內一幢白色的辦公樓裡,突然燃起大火。此時,公安執法人員正準備進入該廠檢查。

  火災撲滅後,大樓裡的電腦及辦公桌椅已燒得面目全非,一些鐵皮櫃裝著的票據和文件化為灰燼。經公安機關調查確認,此系人為放火,嫌疑人是該廠經理宋訓傑,目的是銷毀、隱匿證據。

  在宋訓傑縱火前兩個半小時,央視「每週質量報告」欄目剛剛播出節目《膠囊裡的秘密》,曝光了宋訓傑的這家企業將來自皮革下腳料的工業明膠,銷售給一些不法廠商生產藥用膠囊。

  央視的節目報導了長春海外、四川蜀中、通化金馬、修正藥業等九家製藥企業生產的13批次膠囊藥品,使用的明膠空心膠囊鉻含量超標。這些鉻超標空心膠囊的原料,正是皮革下腳料熬製而成的工業明膠。

  當日,通化金馬網站被黑客攻佔。匿名黑客在頁面留言:「我的爛皮鞋被你們拿去做膠囊了嗎?」

  4月16日凌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緊急叫停上述13批次膠囊藥品。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也迅速展開了調查。截至目前,調查仍在持續深入中。

  據財新記者瞭解,這並非近年曝光的第一起「毒膠囊」事件。早在2004年就有媒體曝出部分明膠企業將工業明膠作為食用明膠出售,最終被製成食品或膠囊流入市場。八年來,由明膠引發的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危機從未平息。

「毒膠囊」產業鏈

  一顆「毒膠囊」的誕生,大致需要經過這樣幾個環節:皮革廢料經由生石灰等重酸鹼化學品的漂洗後,在明膠生產企業歷經萃取、提純、蒸濃、冷凝、烘乾、粉碎等工藝流程,製成淡黃色顆粒狀的工業明膠;通過分銷商的配送,這些工業明膠進入空心膠囊生產企業,製成空心膠囊;製藥企業採購空心膠囊,在膠囊流水線上進行藥劑填充,成品膠囊經過分揀、包裝,進入市場。

  多年來,這條由皮革廢料供應者、明膠生產商、空心膠囊企業、製藥企業構成的地下產業鏈,源源不斷地向市場輸送著鉻、汞、砷等重金屬含量超標的「毒膠囊」。

  明膠是一種半透明、淺黃色的堅硬的非晶態物,由動物結締或表皮組織中的膠原水解而來。在輕工業行業中,明膠通常被劃分為工業明膠、食用明膠和藥用明膠三種,分別執行不同的行業標準。不過,三種成品明膠肉眼幾乎無法辨別,在產品性能上也難辨高低,只能通過成分檢測加以辨別。

  行業標準規定,食用明膠應當使用新鮮的、經過嚴格檢疫的、沒有經過任何化學處理的動物骨骼和原皮加工而成,並在全封閉的流水線進行烘乾和粉碎。而工業明膠的生產,可以使用來自皮革廠的下腳料。

  在皮革廠,生皮用石灰、硫化鹼、氯粉、硝酸和鉻粉等進行去油、去脂、脫毛和鉻鞣處理後,會呈藍色,也叫做藍皮或藍礬皮。

  2010年版《中國藥典》規定,生產藥用膠囊所用原料明膠至少應達到食用明膠標準;醫用明膠中鉻含量不得超過2毫克/千克,重金屬含量不得超過50毫克/千克,細菌總數不得超過800個/克,大腸桿菌、沙門氏菌不得檢出。工業明膠則沒有相關規定。

  中國明膠協會秘書長姚龍坤告訴財新記者,此次被曝光的河北省衡水和江西弋陽,的確也是食用明膠的重要產區。但這裡許多未獲食用明膠生產資質的企業,或將藍皮等廢舊皮革為原料熬製的工業明膠充當食用明膠出售,或在食用明膠中摻雜工業明膠,混同銷售。

  上述兩種方式生產的「食用明膠」,均不符合國家對食用明膠的有關規定,企業也涉嫌違規生產。

  姚龍坤表示,不法企業將工業明膠作為可食用原料銷往食品、藥品加工廠商,已是明膠行業半公開的秘密。

  膠囊生產地則集中於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比如此次曝光的浙江省新昌縣,共有43家膠囊企業,其中被譽為「膠囊之鄉」的儒岙鎮有34家。

  據該縣空心膠囊行業協會秘書長徐宏輝介紹,新昌縣每年約產膠囊800億顆,約佔中國空心膠囊年產量三分之一,產值近8億元人民幣。

  這些明膠空心膠囊大量被國內製藥企業採購,分銷至全國各地,成為膠囊製藥的重要輔料。

  事發後,新昌縣所有膠囊企業已被要求停產檢查。據浙江省藥監部門4月18日下午公佈的對新昌縣18家膠囊企業的抽檢結果,在目前已完成檢測的96批次涉嫌鉻超標的藥用膠囊中,已檢出33批次不合格產品。

  此次被曝光的九家藥廠之一的吉林海外製藥,其藥用空心膠囊正是從新昌縣採購而來。在未經檢驗的情況下,檢驗人員直接在檢測單的鉻檢測項上標註為「合格」。檢驗人員稱,鉻的原子吸收檢測比較麻煩,得專門安排時間才能檢測,所以先寫上「合格」。

  就這樣,藍皮製成的工業明膠,在幾乎不經過嚴格檢驗的情況下,進入最終製藥程序。「毒膠囊」最終流向市場,進入消費者的胃中。

「毒」藥兇猛

  工業明膠中的外來鉻,主要來自藍礬皮。製革鞣製過程中添加的重鉻酸鹽裡的六價鉻離子,與皮革中的膠原蛋白起絡合反應,形成含鉻蛋白絡合物。未經脫鉻處理,很難從明膠成品中去除。

  根據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綜合監測中心的檢測報告,此次曝光的藥品空心膠囊中的鉻含量,均超過國家標準2毫克/千克,其中通化頤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批號為110601的「炎立消膠囊」,其空心膠囊鉻含量高達181.54毫克/千克,超出國家標準近90倍。

  鉻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但過多攝入重金屬鉻,可能造成慢性中毒。研究表明,六價鉻化合物可誘發肺癌和鼻咽癌,對肝、腎等內臟器官和DNA造成損傷,在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並可能誘發基因突變。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朱毅介紹,六價鉻在進入人體後的15分鐘時間內,就有50%會進入細胞,並穿透紅細胞膜,與血紅蛋白結合,影響造血功能。在進入人體的六價鉻中,有10%會被人體吸收;被人體吸收的10%裡又有10%的鉻會在肝、腎和內分泌腺中存積,存積時間最長可達五年,其代謝和被清除的速度極為緩慢。由於六價鉻的強氧化作用,慢性中毒往往從局部損害開始,逐漸發展為癌變。

  鉻並不是工業明膠中惟一含有的有毒物質。由於工業明膠原料雜質較多,制膠企業往往會在加工過程中添加許多化學製劑,可能導致明膠成品中多項重金屬、亞硫酸鹽、菌群落等指數超標。

  根據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主管藥師謝秀紅等人於2010年1月發表在《今日醫藥》雜誌的論文,該團隊在廣州醫藥市場上,隨機抽取五家企業生產的空心膠囊,結果在四種膠囊中,檢出鉻以外的多項重金屬指標超標。

  上述論文參照原外經貿部《藥用植物及製劑進出口綠色行業標準》中的相關重金屬指標。該次測定的五種膠囊中,有兩種鉛含量超標,一種鎘含量超標。同時,若參照《法國藥典》中的相關規定,有四家企業生產的藥用明膠膠囊,還存在汞超標情況。

  「在健康方面,藥品使用者比普通人要脆弱,是『弱勢群體』,重金屬更不能超標。」朱毅說。

企業無良

  相對於使用藍礬皮等回收皮革為原料的工業明膠,食用明膠和藥用明膠的選料標準要嚴格得多,這也造成三種明膠產品在成本和售價上的巨大懸殊。而工業明膠與食用、藥用明膠在物理性質上有極高的相似性,使得明膠摻假幾乎沒有難度。據財新記者瞭解,在銷售市場上,工業明膠的一般售價為每噸9000元左右,黏度為7度的高品質工業明膠售價也不過每噸13000元。普通食用明膠的售價則約為每噸19000元,凍力達到140的優質食用明膠,價格可達每噸21000元。藥用明膠價格則更高,可達工業明膠的3.5倍至5倍以上。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僅有十多家擁有生產許可證的大企業,能生產合格食用明膠。2011年全國產量5萬噸左右。近幾年,國內每年存在食用明膠缺口約1萬噸。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則估計,如果不算被工業明膠替代的「食用明膠」,合格食用明膠的實際缺口,可能遠遠大於1萬噸。

  「連四川蜀中、通化金馬、修正藥業這樣大公司,都沒把好關,我們可以反推那些還沒形成品牌、沒有上市的公司,在質量控制上的表現,可以推測一下還有多少無良企業在食品、藥品中摻入工業明膠。」董金獅說。

  不過,此次被曝光的一些製藥企業並不承認錯誤。修正藥業高級副總裁王之光在接受網易財經採訪時指出,央視送檢的批號生產日期在新國標實施前,而此前鉻元素含量並未納入檢測範圍,因此「央視報導有所失實」。

  事實上,無論是明膠還是空心膠囊,中國都已頒佈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早在200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頒發了《膠囊用明膠》標準(YBB00252004)。標準規定,生產膠囊所使用的明膠,鉻含量不得超過2毫克/千克,鎘含量不超0.5毫克/千克,重金屬(以Pb計)不超30毫克/千克。

  依照衛生部2011年1月發佈的《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製藥企業在進貨、生產、出廠檢驗各環節都應實施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對於首次進貨的產品,應進行質量檢測;對於原材料供應商,應對其供貨資質進行審核和評估;穩定供貨後,還應對貨源質量進行長期、不定期的抽檢。顯然,這些標準、規範,並未得到有效貫徹。

  「產品質量達到國標,是企業生產的最低限度,只能得到60分。食品明膠其實是有更高標準的,把鉻控制在1毫克/千克以內就是A類明膠。改進技術、嚴控質量,爭取拿100分,這才應該是企業努力的目標。現在60分都達不到,又怎麼能期待它達到100分呢?」董金獅遺憾地告訴財新記者。

工業明膠氾濫

  在朱毅看來,「毒膠囊」只不過是明膠亂象中的冰山一角。

  實際上,在日常接觸的食品中,明膠無處不在,牛奶、小籠包、布丁、冰淇淋、奶飲料裡都含有微量的食用明膠。按照業內潛規則,有明膠的地方,就存在工業明膠進入的風險。

  由於成本和售價的原因,廉價食品裡出現工業明膠的可能性更大。令朱毅擔憂的,正是銷往農村地區的大量廉價糖果、飲料等「山寨食品」。

  「果凍也好,老酸奶也好,明膠只佔食品成分的千分之幾,含量微乎其微。膠囊藥品也不是每天吃,雖有影響,還不至於太嚴重。但在軟糖中,明膠含量可達5%到10%,如真出現工業明膠替代食用明膠的情況,鉻等重金屬在人體中的累積速度是極快的,很容易造成慢性中毒。」朱毅告訴財新記者,以藥用明膠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膠原蛋白面膜、膠原蛋白口服液等新興化妝品和保健產品,也存在工業明膠進入的風險。

  在魚龍混雜的明膠行業和膠囊行業,行業協會正試圖通過倡導自律尋求解決方案。2005年,中國明膠協會針對工業明膠進入食品添加劑明膠和藥用明膠市場發表呼籲書,向明膠生產企業、經營銷售單位、食品和膠囊生產企業、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質量監督管理部門等,分別提出建議。

  2009年3月,中國明膠協會再次致函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呼籲監管部門對藥用明膠生產、經營、使用企業加強監督管理,「不允許無藥品生產許可證的單位生產、銷售藥用明膠,不允許假冒偽劣的『藥用明膠』在醫藥企業和膠囊企業應用。」協會還呼籲藥品和膠囊生產企業規範進貨渠道,採購有相應資質的合法正規企業生產的合格產品,加強鉻離子等重金屬和微生物指標檢測,防止不法廠商以假亂真。

  2006年10月,中國醫藥包裝協會也發佈了一份自律公約。在這份自律公約中,「杜絕使用藍礬皮明膠」及「生產過程中嚴格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要求進行」,成為核心內容。

  不過,姚龍坤坦陳,自律公約只對協會的會員單位具有約束力,而大量小企業不是會員。「年年開會倡導自律,但明膠行業依舊要出事。」

  董金獅則指出,借此次事件,國家必須清查明膠產業鏈,整頓違法違規企業,建立食用、藥用明膠生產登記制度,完善明膠生產許可制度和獎懲機制,提高食品藥品生產准入門檻,建立食品藥品質量追溯機制。

  本刊見習記者昝馨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34

“毒膠囊”事件後:小作坊清退 行業該往哪里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110.html

“毒膠囊”事件後:小作坊清退 行業該往哪里走?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11-17 19:56:00

在中國,每年空心膠囊的使用量達2000億粒,人均使用量超過150粒/年,不光是藥品,日常保健品也是膠囊的大用戶。國內的膠囊市場,發展至今,應該考慮從量到質的改變。

在中國,每年空心膠囊的使用量達2000億粒,人均使用量超過150粒/年,不光是藥品,日常保健品也是膠囊的大用戶。

在“毒膠囊”事件之後,這個行業正在發生飛速的變化。“過去,家庭作坊式生產占據膠囊生產70%的市場份額,現在,行業內前5名企業已經可以占據50%的市場了,而且行業還在不斷集中。”江蘇力凡膠囊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勝輝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雖然市場集中,但全憑價格競爭的膠囊格局仍未改變,“膠囊作為主要輔料,當藥企成本承受壓力後,自然而言地想到在這一塊下功夫。”

那麽“毒膠囊”事件之後,行業到底應該往哪里走?

高端化未能突破低價”圍城”

2012年“毒膠囊”被央視曝光,當時一些企業使用已加工皮革的下腳料作為明膠原料制作膠囊。但由於工業皮革通常使用含鉻的鞣制劑加工,因此,這些皮革下腳料制成的膠囊往往出現鉻超標的情況,事件一度驚動衛生部及公安機關。

三年後,曹勝輝作為行業親歷者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毒膠囊事件之後,行業內的小作坊少了很多,但仍然不能完全遏制。主要原因在於,國內膠囊用藥以普藥為主,醫藥招標的政策讓普藥價格不斷降低,作為主要輔料,膠囊也經常作為壓成本的對象。”以市面上一盒7元的阿莫西林(24粒裝)為例,每一顆膠囊的成本約0.015元,可以占到整個輔料成本的30%-40%。而藥用、食用以及工業三種不同類別的明膠,價格分別為5萬/噸、2-3萬/噸以及1萬/噸,價格成本相差也很大。

其實,“毒膠囊“至今還不時見於報端,2014年,浙江寧海檢察院通報了一起非法生產“毒膠囊”的案件,5個月內,對外出售了9000萬粒。今年初,“毒膠囊”又重現,濟南警方搗毀了6處涉嫌制售假藥窩點、查扣500余萬粒重金屬鉻含量超標40倍以上的“毒膠囊”。

“中國醫藥重複建設,同類產品拼價格的情況只會讓行業又走進死胡同。”曹勝輝認為。力帆最近就投產了投資6000萬元的高端膠囊車間,希望走高端路線。與該公司相似,爾康制藥(300267.SZ)控股子公司湘藥制藥今年也披露,投資4180萬元建設了年產84億粒澱粉膠囊制劑車間的項目,並將澱粉植物膠囊產品運用到阿莫西林膠囊的生產。據了解,目前高端膠囊主要指腸溶膠囊、植物源膠囊,價格通常是普通膠囊的2倍到3倍。

同樣經歷過“毒膠囊”事件的山東赫爾希膠囊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晨曦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也表示,“毒膠囊”事件之後,市場開始關註植物源膠囊的產品,原因是安全性高,不會出現瘋牛病、口蹄疫等問題。不過他也坦言,因為價格較高,可能藥品行業比較難接受。

這種高端化的做法,其實並未能打破行業低價競爭的格局。“這種植物源膠囊,至今還沒有進入2015年《中國藥典》,因此也沒法獲得註冊批件,目前只有生產許可,所以只能供應到國外市場或者國內的保健品市場。所以廠家也不敢盲目去做,整體生產量還是很低。”董晨曦說。以歐美市場為例,目前以澱粉、纖維素的植物源性膠囊的應用相開始顯現,全球需求量的年均增速達40%。

曹勝輝認為,國內的膠囊市場,發展至今,應該考慮從量到質的改變。

監管標準亟待精細化

國內的膠囊產業,整體規模近30億元,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包括蘇州膠囊、力凡膠囊、黃山膠囊、廣生膠囊等。在“毒膠囊”事件後,行業人士向本報記者反映,國家對金屬鉻含量的監管有明顯加強。

目前,國家對空心膠囊的規管主要參考《中國藥典》,當中特別將“鉻”從重金屬的檢測中單獨出來,要求按照標準方法檢測,含鉻量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在2010年時,中國藥典已經將此項單獨抽出,但業內一直沒有重視監測,其中的原因也包括了檢測儀器比較貴,但毒膠囊之後,監管部門明顯加強了對重金屬的檢測。”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

不過,在業內看來,監管標準還需要細化。今年先後獲得了賽諾菲、拜耳的大額訂單,與雅培全球層面的戰略合作也在進行中,曹勝輝說,企業為走出海外布局了起碼5年,直到今年才少有收獲,過程中,他看到了很多其他國家對空心明膠膠囊的監管方式,“相較而言,國家對膠囊的監管還處於粗放型階段。”

曹勝輝首先以重金屬舉例,對於其他重金屬,目前國家主要使用‘熾灼殘渣’的方式判斷,要求不透明膠囊的雜質在2%以下。"但現在好的企業,基本可以將雜質控制在百分之零點幾,百分之一左右的也大有人在。而且,不管是百分之幾,重要的是里面到底含了什麽東西,到底是土壤還是其他重金屬”。

除了重金屬外,曹勝輝還建議,國家應該將抗生素、激素等檢測都加入檢測範圍。“其實在國外,對生產用水系統也非常關註,我覺得這方面中國也可以參考。比如美國,它主要對電導率、有機碳總量進行檢測,前者主要是檢驗雜質的含量,要求在1.1ml以下,而我們國家的標準是7-10ml,後者則與潔凈度有關。雖然檢測項目不多,但抓住的都是關鍵點。”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28

“毒膠囊”事件後:小作坊清退 行業該往哪里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110.html

“毒膠囊”事件後:小作坊清退 行業該往哪里走?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11-17 19:56:00

在中國,每年空心膠囊的使用量達2000億粒,人均使用量超過150粒/年,不光是藥品,日常保健品也是膠囊的大用戶。國內的膠囊市場,發展至今,應該考慮從量到質的改變。

在中國,每年空心膠囊的使用量達2000億粒,人均使用量超過150粒/年,不光是藥品,日常保健品也是膠囊的大用戶。

在“毒膠囊”事件之後,這個行業正在發生飛速的變化。“過去,家庭作坊式生產占據膠囊生產70%的市場份額,現在,行業內前5名企業已經可以占據50%的市場了,而且行業還在不斷集中。”江蘇力凡膠囊有限公司總經理曹勝輝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雖然市場集中,但全憑價格競爭的膠囊格局仍未改變,“膠囊作為主要輔料,當藥企成本承受壓力後,自然而言地想到在這一塊下功夫。”

那麽“毒膠囊”事件之後,行業到底應該往哪里走?

高端化未能突破低價”圍城”

2012年“毒膠囊”被央視曝光,當時一些企業使用已加工皮革的下腳料作為明膠原料制作膠囊。但由於工業皮革通常使用含鉻的鞣制劑加工,因此,這些皮革下腳料制成的膠囊往往出現鉻超標的情況,事件一度驚動衛生部及公安機關。

三年後,曹勝輝作為行業親歷者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毒膠囊事件之後,行業內的小作坊少了很多,但仍然不能完全遏制。主要原因在於,國內膠囊用藥以普藥為主,醫藥招標的政策讓普藥價格不斷降低,作為主要輔料,膠囊也經常作為壓成本的對象。”以市面上一盒7元的阿莫西林(24粒裝)為例,每一顆膠囊的成本約0.015元,可以占到整個輔料成本的30%-40%。而藥用、食用以及工業三種不同類別的明膠,價格分別為5萬/噸、2-3萬/噸以及1萬/噸,價格成本相差也很大。

其實,“毒膠囊“至今還不時見於報端,2014年,浙江寧海檢察院通報了一起非法生產“毒膠囊”的案件,5個月內,對外出售了9000萬粒。今年初,“毒膠囊”又重現,濟南警方搗毀了6處涉嫌制售假藥窩點、查扣500余萬粒重金屬鉻含量超標40倍以上的“毒膠囊”。

“中國醫藥重複建設,同類產品拼價格的情況只會讓行業又走進死胡同。”曹勝輝認為。力帆最近就投產了投資6000萬元的高端膠囊車間,希望走高端路線。與該公司相似,爾康制藥(300267.SZ)控股子公司湘藥制藥今年也披露,投資4180萬元建設了年產84億粒澱粉膠囊制劑車間的項目,並將澱粉植物膠囊產品運用到阿莫西林膠囊的生產。據了解,目前高端膠囊主要指腸溶膠囊、植物源膠囊,價格通常是普通膠囊的2倍到3倍。

同樣經歷過“毒膠囊”事件的山東赫爾希膠囊有限公司總經理董晨曦接受本報記者采訪也表示,“毒膠囊”事件之後,市場開始關註植物源膠囊的產品,原因是安全性高,不會出現瘋牛病、口蹄疫等問題。不過他也坦言,因為價格較高,可能藥品行業比較難接受。

這種高端化的做法,其實並未能打破行業低價競爭的格局。“這種植物源膠囊,至今還沒有進入2015年《中國藥典》,因此也沒法獲得註冊批件,目前只有生產許可,所以只能供應到國外市場或者國內的保健品市場。所以廠家也不敢盲目去做,整體生產量還是很低。”董晨曦說。以歐美市場為例,目前以澱粉、纖維素的植物源性膠囊的應用相開始顯現,全球需求量的年均增速達40%。

曹勝輝認為,國內的膠囊市場,發展至今,應該考慮從量到質的改變。

監管標準亟待精細化

國內的膠囊產業,整體規模近30億元,規模比較大的企業包括蘇州膠囊、力凡膠囊、黃山膠囊、廣生膠囊等。在“毒膠囊”事件後,行業人士向本報記者反映,國家對金屬鉻含量的監管有明顯加強。

目前,國家對空心膠囊的規管主要參考《中國藥典》,當中特別將“鉻”從重金屬的檢測中單獨出來,要求按照標準方法檢測,含鉻量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在2010年時,中國藥典已經將此項單獨抽出,但業內一直沒有重視監測,其中的原因也包括了檢測儀器比較貴,但毒膠囊之後,監管部門明顯加強了對重金屬的檢測。”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

不過,在業內看來,監管標準還需要細化。今年先後獲得了賽諾菲、拜耳的大額訂單,與雅培全球層面的戰略合作也在進行中,曹勝輝說,企業為走出海外布局了起碼5年,直到今年才少有收獲,過程中,他看到了很多其他國家對空心明膠膠囊的監管方式,“相較而言,國家對膠囊的監管還處於粗放型階段。”

曹勝輝首先以重金屬舉例,對於其他重金屬,目前國家主要使用‘熾灼殘渣’的方式判斷,要求不透明膠囊的雜質在2%以下。"但現在好的企業,基本可以將雜質控制在百分之零點幾,百分之一左右的也大有人在。而且,不管是百分之幾,重要的是里面到底含了什麽東西,到底是土壤還是其他重金屬”。

除了重金屬外,曹勝輝還建議,國家應該將抗生素、激素等檢測都加入檢測範圍。“其實在國外,對生產用水系統也非常關註,我覺得這方面中國也可以參考。比如美國,它主要對電導率、有機碳總量進行檢測,前者主要是檢驗雜質的含量,要求在1.1ml以下,而我們國家的標準是7-10ml,後者則與潔凈度有關。雖然檢測項目不多,但抓住的都是關鍵點。”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29

每年新增胃癌患者40萬 膠囊胃鏡誰來買單

像劉婷婷(化名)一樣,明知自己胃不好,卻又遲疑著不敢去醫院做一次胃鏡檢查的人不在少數。的確,惡心和疼痛讓大多數做過一次胃鏡檢查的人做夢都怕再做第二次。

但是前兩天,劉婷婷和她的閨蜜一起嘗試了一種新的胃鏡方式,只需要吞服下一顆白色膠囊,就可以毫無痛感地完成一次胃部檢查體檢,通過安裝在膠囊內的攝像機可以360度的旋轉拍攝胃部情況,檢查完畢後這顆膠囊會隨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這是一個由辭職的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創立的機器人項目,聽起來似乎很神奇,不過,這種新的胃鏡方式,靠譜嗎?

3760元做一次,要不要嘗試?

劉婷婷在當天就拿到了自己和閨蜜的胃鏡報告單,兩人均顯示有慢性非萎縮性胃炎,但是婷婷還檢查出了胃底息肉,體檢大夫對此作出的診斷是,她可能需要進一步複查胃鏡,看是否有必要在胃鏡下進行息肉摘除。

“在過去的一年里,我們完成了接近1000例像這樣的膠囊胃鏡檢測,因為完全無痛苦,所以特別適合懼怕做胃鏡的患者來做前期篩查。”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上海市長海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廖專用“極高”二字來形容患者對這種新檢查方式的接受度。

哪怕,相比較普通胃鏡,膠囊胃鏡的價格貴出了10倍:在上海,膠囊胃鏡做一次的價格為3760元,其中等同於傳統胃鏡的250元可以通過醫保支付。

上海區域將膠囊胃鏡納入醫保範圍是有目的:他們希望借由這一項目提高上海市民胃部疾病的早篩率。

作為胃病大國,胃部息肉的發病率在我國正在升高。“上海有3000萬左右的人口,按照比率來算,這其中有300萬人都需要去做胃鏡下的治療,但因為做胃鏡太痛苦了,很多人不敢去做這樣的檢查,從而不能及時發現自己的疾病。”廖專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了這樣一組數據,目前醫院中查出的胃癌患者,90%都已經是中晚期,而如果是早期胃癌,90%的病人是可以完全治愈的。

“如果到了晚期,3年花費20萬元治療疾病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於很多家庭來說,這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廖專透露。

在國家層面,這一開支更是讓人印象深刻,目前中國的胃癌病人占了全世界總量的42%,每年新增的胃癌患者超過40萬,而國家每年在此一項上花出的醫保費用超過1500億。

在去年,長海醫院消化內科曾經做過一組比對試驗,讓一組檢查胃鏡的患者先嘗試膠囊胃鏡檢查,再做普通胃鏡確診。結果顯示,前者的準確度達到了94%,100%的參與者表示,今後胃鏡一定會選擇這種新的“膠囊”。

不過,這6%的差別還是讓一些醫生在針對已經確認患有嚴重胃病的患者時,不會將膠囊胃鏡作為首要推薦方式,“膠囊胃鏡目前還是最適合早期篩查,因為體檢醫生操作手段的差異,目前還沒有辦法做到完全精確。”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對此表示。

舉例來說,劉婷婷的閨蜜因為僅查出了慢性胃炎,這種疾病在中國有大約80%的正常人都會患有,只需要正常調理飲食即可恢複,但劉婷婷的胃部息肉癥狀卻需要進一步在醫院做診斷,在目前,超聲胃鏡會是更好的方式,盡管會有惡心疼痛,但可以更精確地診斷出息肉的大小以及良性還是惡性的屬性。

4個多億,3位華人博士共同研發

作為清華同方的創始人之一,安翰膠囊胃鏡的創始人——清華大學物理系原教授吉朋松自從辭職以來前後參與了17個項目的培育和發展,其中8個已經實現了融資上市,而膠囊胃鏡是他從1999年開始參與培育的重點項目,也是他眼中下一個會在創業板實現上市的標的。

“目前該產品的銷售額每年已達20億,其中四分之一來自設備銷售,四分之三來自膠囊銷售的收入。”安翰醫療董事長吉朋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目前,這一膠囊胃鏡機器人已經走進了全國400多個醫療機構,其中三分之一為三甲醫院,三分之二為體檢機構。

“消化道的檢查是最痛苦的,在目前,全球已經有4家企業可以實現膠囊小腸鏡的生產,其中三家在海外,一家是國內企業。而膠囊胃鏡,全球只有我們可以做到。”吉朋松透露,“這其中有很多的技術難點,包括通過磁鐵控制膠囊拍攝的角度,重量需要達到航天要求的指標,而且為了保證檢查的完整性還需要低功耗等等。”在安翰的團隊中,很多是來自航天系統的精密儀器專家,而膠囊胃鏡的研發前後花費了8年,斥資4個多億,由三位華人科學家主要參與。

“國產醫療企業要打開市場並不容易,何況是一個之前大家都沒有接觸過的新技術。”吉朋松說,在產品推向市場的第一年,他們和眾多的國產醫療器械廠商一樣,不得不在醫療市場“拿錢做實驗”,“我們選了全國最頂級的中山醫院、長海醫院、301醫院等,給他們免費做了一年的患者實驗,我們先做,再比對傳統胃鏡,看結果以及患者體驗,最終拿到了學術認可。”吉朋松說,按照他的規劃,在未來隨著胃癌早篩市場以及情感關愛市場的到來,這一國產的醫療器械市場空間將會被進一步打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353

“膠囊列車”從《摩登家族》駛入未來

動畫片《摩登家族》(The Jetsons)中所描繪的傑特遜一家乘坐的未來交通工具正在逐漸變成現實。在漂浮的低壓管道中運行的高速列車時速能夠達到760英里/時,比普通的波音747客機還快,這已經不再只是一個夢想。

每隔45秒發射一枚膠囊

這種叫做“膠囊列車”的新型交通工具,未來能有望成為比高鐵更快、更便宜的超級快速運輸系統嗎?科技狂人馬斯克最早提出超級列車概念還是2013年,按照馬斯克的設想,“膠囊高鐵”將會是汽車、輪船、火車和飛機之後第五大交通方式,通勤時間也將大幅縮短——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的交通時間將由目前駕車6小時縮短到30分鐘。馬斯克沒有就此申請專利,他希望其他力量也可以參與到這個項目中來。概念提出兩周後,一家名叫Hyperloop的公司就開始實施,此後,又有一家叫Hyperloop One的公司同樣致力於“膠囊列車”的研發,雖然兩家使用的技術完全不同。此外,美國一家名為ET3公司的“真空管道運輸項目”也是基於這種想法設計的。

“我們已經測試了全員滿載的乘客艙,滿載時能夠坐30人,每間隔45秒發射一枚膠囊,預計每年運送乘客1000萬人次。”Hyperloop創始人CEO Dirk Ahlborn今天在上海車聯網和智慧交通展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今年年底前美國的土地準備即將完成,開工後3年內列車就能投入運營。”也就是說,按目前計劃,到2020年“膠囊列車”就能實現通車。

這種高空管道運輸的交通工具像一個“膠囊”,每一個膠囊被放置於管道中,像炮彈一樣被發射至目的地。“膠囊列車”的原理是在接近真空的管道里面,讓膠囊迅速實現加速度,理想狀態下時速能夠達到1200公里/時,一般情況下也能達到600-800公里/時。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膠囊列車在技術上是有前途的,可以再搞下去。可以和有高鐵的地方做個對比,也要做性價比和可行性的研究,有些地方用高鐵,有些地方用膠囊火車,這些都要理清楚。”

中國是完美的試驗田

Ahlbor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Hyperloop公司已和斯洛伐克共和國政府簽訂了協議,擬共同探索建設一個連接斯洛伐克首都伯拉第斯拉瓦、奧地利維也納和匈牙利布達佩斯的Hyperloop超級高鐵系統。據介紹,全速前進的話,Hyperloop從伯拉第斯拉瓦開往維也納僅需 8分鐘。”他還表示,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19個國家都對Hyperloop表示興趣。“Hyperloop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中國人口眾多,地域廣闊,城市人口密集,汙染又是個大問題。以後在北京或者上海周邊,10分鐘就能到市中心,非常高效。”

據Hyperloop的中國合作投資方透露,公司已經與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政府以及鐵路相關部門進行接洽。希望不過與技術相比,新型的交通方式所面臨的更大的問題是政策。就好像前一陣空中客車“巴鐵”進行測試所遭到的質疑也大多來自於有關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是搞高鐵交通最好的地方,因為首先要人多,小國家沒法搞,只有像中國這樣的距離足夠長,足夠多人口的地方,這種新型的交通才更有發展前途,但是政策法規要一起配合。”

Hyperloop的投資方以及中國運營方相兌投資創始合夥人張哲對第一財經表示:“任何一個新科技誕生,一定會受到很多質疑,一定是要眼見為實,我私下走訪過Hyperloop全球很多研發中心,認為它距離現實是相當近的,因為技術都已經成熟,只是需要短時間內有個團隊能夠把這些技術迅速集成。”相兌投資管理著1.25億美金,過去一年多還投資了包括SpaceX、Palantir、Wrightspeed等近十家全球科技領域的顛覆性企業。張哲還對記者表示:“如果這個項目能進中國,基礎設施一定是讓中國來做,比如會選擇中鐵建這樣的合作夥伴,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挖掘技術都是全球領先的。”

等待更好的上市時機

不過Hyperloop落地最早還是有望在美國。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的車票價格僅為30美元。Ahlborn透露,馬斯克最早想在加州建“膠囊高鐵”就是因為他覺得加州的鐵路是“最慢最貴”的。Ahlborn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30美元的車票,我們可以維持8年盈利。在研究項目可行性的時候,我們不僅僅看它的技術可行性,而且會看它產生的經濟效應。目前所有的鐵路和地鐵都是虧錢的。”據Ahlborn介紹,以紐約地鐵為例,每年虧損多達22億美元。Hyperloop產生的能源要比消耗的能源多,運營成本相當低。

另一項令Hyperloop引以為豪的技術是增強現實的AR車窗。目前德國鐵路已經采用這種全新的車窗娛樂技術。由於在高速狀態下,乘客的眼睛是沒有辦法透過窗戶看清窗外的風景的,Hyperloop采用了一個增強現實的電視屏幕來取代車窗。“它不僅能把車窗外的現實世界展示出來,還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增加具有娛樂屬性的數字信息,讓乘客在旅途中充滿歡樂。”Ahlborn表示,“乘客可以透過屏幕看到海底世界、侏羅紀公園,或者巴黎、倫敦等城市的景色,這是一個非常棒的體驗。” 據了解,Hyperloop的車窗屏幕采用眼神追蹤技術,在人眼註視的地方顯示出相應的數字信息,同時通過眼動頻率來調整畫面和頻率。

Hyperloop首輪已經融資1.65億美金,按照Alhborn所預估的每公里2000萬美金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來計算,可以鋪設8公里。“我們不缺錢,缺的是聰明的資本。”Ahlborn對記者表示。不過,Hyperloop原本今年三季度上市的計劃有變。Ahlborn說:“現在市場狀況比較差,不是一個上市的好時機,我們在等待更好的上市時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897

膠囊胃鏡、載人深潛器,今天的上交會展出了這些智能新品

在今日舉行的(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下稱“上交會”),一批涵蓋了人臉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無人駕駛等智能制造與智慧生活的新技術與新產品集中亮相。

一臺外骨骼機器人正在展位上模擬人的步態勻速行走,也吸引眾人駐足觀看了解。據了解,該機器人核心技術是力反饋,通過裝置在各個關節、不同力矩和位置的19個傳感器,以及11個分布式CPU(中央處理器)模塊,能夠識別傳感信號、了解使用者的走路意圖。機器人後臺會根據眾多不同類型患者使用反饋數據,建立一個步態曲線數據庫,可依據使用者走路習慣、步幅大小、步頻快慢等,在步態曲線的各個點處進行調整。

據傅利葉智能現場工作人員向第一財經記者介紹,這款機器人是直接穿戴在人身上的,所以不同於工業機器人,能與使用者、環境實現交互,擁有“觸覺”。

傅利葉外骨骼機器人

隨水吞服一顆膠囊胃鏡,它以每秒2幀的速度進行拍照,將食管、食道、胃進行全方位檢查,短短15分鐘即可拍攝數上萬張照片,完成無痛、無創、無麻醉、無交叉感染的精準胃部檢查,檢查後膠囊機器人隨消化道排泄。

可以無痛來檢測胃部的狀況成為將眾多病人從傳統胃鏡痛苦檢查中解放出來的妙招。上海安翰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郇丹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安翰的膠囊機器人已經在一百多家醫院和三百多家體檢機構開始使用”。

膠囊胃鏡

展會現場,一款憨態可掬的人形機器人在人群中穿梭,靈巧的動作絲毫不會觸碰到身邊正常的行人。“我們的核心技術是室內定位導航,所以我們所有的機器人都具備很強的移動能力。應用方面,機器人可以不僅可以帶人或跟人走,還能帶著東西、載著人走。”雲跡科技現場工作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在酒店內,雲跡科技機器人“潤”所提供的服務主要有兩方面,帶房服務和送東西服務,可完全代替人類runner。

地球表面70%是海洋,國際海洋界把6500米以下的海域稱之為“深淵”,全球6500米以下的深淵海溝有26條面積總和大約是美國領土的兩倍。科學研究初步表明,深淵海溝里蘊藏著風度的戰略資源,包括了能源、金屬、生物、可再生資源等,深海世界的發現讓人類對海洋有了新的認識。但深海探索研究開發面臨著壓力、溫度和供氧等挑戰。

展會中展出了一家名為彩虹魚的企業就為這樣的挑戰研制了一種載人裝置,把科學家安全、便捷地送達大洋深處。而如今,它也將這一技術運用在民用領域。根據現場工作人員對第一財經記者的介紹,目前該公司已經與四季酒店達成合作協議,在馬爾代夫、斐濟等度假海島中投入使用,運用於民用的載人潛水器可以下潛120米至200米深的海域中。

民用載人潛水器

“腳踏‘風火輪’,步履矯健,或滑動自如,或邁步前行,馱載四個成年人,不費吹灰之力,上下起伏,始終平穩自如……”這神話般的描寫,可不是神話小說中的哪咤,而是此次出現在上交會現場的科技創新項目,名為“北理哪咤(BIT-NAZA)”的輪足機器人。

據現場工作人員對記者的介紹,這一誕生於大學生團隊的輪足由於運動方式靈活、能源效率高、地形適應性強和負載能力大等優勢,其所應用前景也頗為廣泛。例如在軍用領域,既可以作為移動式無人武器平臺,加裝偵查、火力裝備等,也可以作為戰地後勤保障機器人或步兵班組支援系統,實現在平整道路上的快速突進和複雜地形下的穩定行進,大負載能力,可滿足包括步兵班組裝備攜帶等戰地後勤需求。而在民用領域,可以在複雜地形下,實施搶險救災和資源勘探,還可以為殘障人士提供服務保障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715

【美食解讀】美味與環保共存 咖啡膠囊回收學問

1 : GS(14)@2016-03-06 16:13:00

最近,德國漢堡市政府頒佈「綠色採購指南」,表示當地公營機構將禁止使用「構成污染的產品或成分」,矛頭直指全球流行的「膠囊咖啡」,成為世界熱烈討論的話題。其實膠囊咖啡的出現,全為了迎合現代人對方便快速的要求,當然因此而衍生的廢棄物問題亦是不爭的事實,為此不少大型品牌都會研究回收膠囊計劃,以盡可能切合環保原則。以Nespresso為例,其全鋁製咖啡粉囊既能保持咖啡品質,亦是可回收物料,官方亦表示再生鋁所產生的碳排放,比首次生產節省了95%,所以品牌在全球設有過萬個回收站,香港除了專門店外,亦提供上門回收咖啡囊的服務。



UMUTIMA wa Lake Kivu,產自盧旺達基伍湖,咖啡櫻桃能充份享受日照,帶來濃郁味道,且充滿果香餘韻,適合調製Espresso或Lungo。

TANIM de Chiapas,來自墨西哥恰帕斯州,咖啡農世代在茂盛的熱帶雨林護蔭下栽種咖啡,提升了咖啡果實的香氣。

品牌與衣索比亞、肯亞和南蘇丹等咖啡豆盛產國推行永續計劃,同時保障咖啡豆品質及咖啡農的福祉。


不少品牌亦設有咖啡粉囊回收計劃,例如Nesprsso就於全球設有回收站,甚至能讓送貨人員上門循環回收咖啡粉囊。


而更值得一提的,是品牌同時亦非常支持小農戶,這些散落在世界不同角落的小型農夫,對自家出品的咖啡要求相當高,亦愛護自家的農地土壤,比需要大量生產的農地更環保、更可持續發展。好像今年春天推出的兩種限定口味,就分別來自盧旺達基伍湖的肥沃土地及墨西哥恰帕斯州的火山高地,基伍湖的UMUTIMA咖啡豆全由咖啡農親手挑選,經烘焙後味道細膩而濃郁,且散發優雅的果香餘韻;而記者更喜歡恰帕斯州的TANIM,咖啡豆取自咖啡農家中的後園田地,代代相傳的家業技術能生產出絲滑芳香,並帶有堅果回甘的濃香咖啡。



當然,我們難以否定咖啡囊對環境的影響,而即使品牌大力推動回收計劃,亦必需要用家配合才有成效,對於環保意識不算高的香港來說,我們大概更需要反思如何實在地參與環保課題,平衡現代生活與保護環境所需,同時亦能享用美味咖啡。記者:黃穎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306/1951789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058

【專題籽】香港首間膠囊旅館 367呎的優質睡眠空間

1 : GS(14)@2017-06-16 01:48:40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作為繁忙都市人的你,會選擇以甚麼方式去憩息一下?



【專題籽:港情講趣】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作為繁忙都市人的你,會選擇以甚麼方式去憩息一下?旅行?看電影?還是攤在家中甚麼也不做?你有沒有想過,可能你最需要的,只是深度的睡眠。



從上環走上歌賦街會經過一條長長的樓梯,一不留神,你可能會錯過這間座落於巷弄間,滿有個性的膠囊旅館——Sleeep。門牌寫着的“A Space For Recharge”,已足夠讓人停下腳步,伸長脖子探頭一看,只見一道黑漆漆的門緊緊閉着,像一下子分隔開外面的世界似的,更讓人好奇裏頭到底有甚麼。Sleeep的三個“e”意指“Sleep is an essential activity for everyone, everyday and everywhere”(睡眠是所有人、任何地方以及每天都需要做的事。)這亦是兩位創辦人Alex Kot及Jun Rivers常掛在口邊的金句。


枕頭被鋪床褥 可自選軟硬度

別以為住膠囊旅館只是backpacker的專利,這間旅館除了住有外國旅客,亦吸引了不少本地住客。「旅館主要有三個目標客戶群,外國旅客、在上環附近上班想補眠數小時的人或是住得很遠的Long Commutor(通勤者)。」在附近上班的打工仔想午休一下,或者OT至凌晨,但翌日又要晨早上班的人便很適合。「香港是世界上其中一個最sleep deprived(睡眠剝削)的地方,每人每天平均可能只得6.4小時的睡眠時間。」空間不足、人口密度高、睡眠不足正正是香港人面臨的社會問題,於是Alex及Jun決定針對以上三種問題,於這片彈丸之地,為忙碌的都市人帶來喘息的空間。367呎的空間,擺放了八張床、儲物櫃、兩個淋浴間和兩個坐廁,身兼室內設計師及建築師的Jun,把每一吋空間妥善地用盡。
Sleeep不但在設計上費盡心思,就連房間裏的每一樣設備都經過精心挑選和安排,為的就是讓住客擁有寧靜而且安穩的睡眠。由住客入住的步驟開始,就已啟動了靜音模式,並提供多項個性化選擇。預訂過程中,住客可預先選擇適合自己軟硬度的床褥、枕頭、被鋪等用品,完成網上預約、付款後,QR Code便會透過電郵取得;到達旅館後,輕輕一掃手上的QR Code「門匙」,便可以自助形式完成check-in手續,預訂了的床鋪便會眨燈提示,毋須額外的人手服務,既省時又方便。


慳水節能 每晚$599至$799

「這裏的每一個Sleeper都是獨立的,即使睡在上層的人搖晃亦不會影響到下層的人。」取代窗簾的磁力布幕作用亦一樣,隔音之餘,內裏設有安全扣,那就不怕其他住客會突然拉起布幕,為住客提高隱私度。床鋪的設計上具有多個貼心的細節位,為了營造柔和舒適的觀感,Jun將膠囊的四個角落設計成圓滑的弧形,床上亦設有Smart Lighting,住客可以自行調校燈光光度,配合休息需要。「我們亦會為住客設計Light Alarm,光會慢慢自然地喚醒你,就像太陽慢慢升起一樣。」沒有那陰魂不散、刺耳的鬧鐘聲,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種自然的喚醒方法,實在令人驚喜。除了對膠囊設計的要求特別高以外,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亦是Alex及Jun最關注的議題,旅館在環保節能方面亦十分講究。為使膠囊內的空氣流通,不少旅館都會把走廊的溫度調低,確保冷氣能夠抽入床鋪中,但這方法其實很消耗能源,因此,Sleeep的膠囊均內置出風口,而冷氣所產生的廢熱,透過熱能轉換器,用作燒熱水供住客淋浴之用。收費方面,旅館以單個床位來計算,每晚$599至$799,住客亦可按每小時收費計算,一小時$149。



從上環走上歌賦街會經過一條長長的樓梯,一不留神,你可能會錯過這間座落於巷弄間,滿有個性的膠囊旅館——Sleeep。

367呎的空間,擺放了八張床、儲物櫃、兩個淋浴間和兩個坐廁,身為室內設計師兼建築師的Jun,把每一吋空間妥善地用盡。

不但在設計上費盡心思,就連房間裏的每一樣設備都經過精心挑選、安排,為的就是讓住客擁有寧靜而且安穩的睡眠。


為了營造柔和舒適的觀感,Jun將膠囊的四個角落設計成圓滑的弧形,床上亦設有Smart Lighting,住客可自行調校光度。

磁力布幕隔音之餘,內裏設有安全扣,那就不怕其他住客會突然拉起布幕,為住客提高隱私度。

顧客可使用環保水樽自行裝水,目的是減少即棄水樽的使用。


膠囊旅館提供基本所需的日常用品,如有機棉毛巾、水壺等。

旅館每一個角落都令人有家的感覺,入口處更設置了鞋櫃,讓住客換上舒適的布拖鞋。

Sleeep的膠囊均內置出風口,而冷氣所產生的廢熱,透過熱能轉換器,用作燒熱水供住客淋浴之用。


雖然地方小小,卻能提供兩個淋浴間,善用每一吋空間。

減少坐廁用水量亦是旅館的環保計劃之一。

Sleeep創辦人之一Alex Kot。

facebook:weSleeep地址:上環皇后大道中242號1樓



記者:莊芷君攝影:王國輝編輯:梁浩維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4/200546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492

【超方便】換頭式咖啡機 三把刀飲盡市面九成膠囊咖啡

1 : GS(14)@2017-10-09 03:18:01

Trent& Steele HQ101多種粉囊兼容咖啡機$1,479。



膠囊式咖啡機,對愛咖啡之人的確帶來不少方便!嘆到優質咖啡之餘,亦有即溶式咖啡般的便利性;不過當中有一個小問題,就是不同咖啡公司推出的咖啡膠囊,有如楚河漢界,非同樣品牌旗下的咖啡機,絕不能享用。近期香港新引入了一款名為Trent& Steele HQ101多種粉囊兼容咖啡機,其獨特之處,是可以對應多種不同品牌的咖啡膠囊。



針對這部咖啡機,請教了友和咖啡機顧問Michael:「HQ101與一般膠囊咖啡機有點分別,它使用了可更換式內膽設計,內膽部份可細分為刀片及膠囊容器,只要更換相對應內膽,就可以飲到不同牌出品的咖啡。」跟機的三套內膽,分別為Pacific Coffee、Nespresso及Dolce Gusto,Michael:「別小看這三款內膽,它們已可對應香港市面九成咖啡膠囊。」記者不是咖啡客,反而對不能對應的大牌子咖啡膠囊更感興趣,「如果說到不能對應的大牌子咖啡膠囊,就有Lavazza及illy等。」



咖啡膠囊內膽可更換,能對應不同品牌咖啡膠囊,還可拆下來放水喉沖洗。

跟機的三套內膽,分別可對應Pacific Coffee、Nespresso及Dolce Gusto,已對應差不多達香港九成的咖啡膠囊。

不同品牌的咖啡膠囊除大小有別,就連開膠囊用的「刀片」都有明顯差異。

機身設計與一般膠囊式咖啡機無異,機背有一個小水箱,每次加水後可供2至4人飲用;前操控面板設計簡單,只有三顆按鍵,分別為開關掣及沖大杯、細杯飲品的按鍵;留意位是下方還有一個小櫃,使用過的咖啡膠囊會自動跌入這裏存起來,操作方便。Michael:「其實可更換內膽式膠囊咖啡機,還有一個明顯優勢,就是傳統膠囊式咖啡機,裝膠囊位置設在機內,在清潔方面,大多只能依靠機身內置的清洗程式; HQ101使用更換內膽式設計,刀片及膠囊容器都可拆下來仔細清洗,對於不同類型用家,都可切合他們的清潔需求。」清潔工作雖然重要,不過沖出來的咖啡味道是否有原裝機風味?「HQ101沖咖啡時使用了19 Bar壓力,其實市面一般優質咖啡機大多使用這個設計,除非是商業用咖啡機,它們才會使用上21 Bar或以上壓力,不過機身一般都比較偏大,對普羅大眾的家居環境,則可能未必放得下了。」



HQ101沖咖啡時使用19 Bar壓力,沖出來的咖啡好明顯能見到新鮮的咖啡油。

咖啡機的燒水方法,使用了即熱式設計,開機幾秒已有咖啡出,沖好後有80.9℃。

查詢:友和(觀塘巧明街112號友聯大廈6樓)記者:朱崇德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2/201601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1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