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4-29 學習感悟 Romne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ke4b.html 從自習室回來的路上想到了幾個有意思的問題,在這裡寫一寫。
因為是自己瞎想的東西,所以純屬拍腦袋的東西,如有錯漏,煩請大家指正。
1、看不到的成本
在實體行業中,產能的擴張經常會帶來邊際利潤的下滑。
這是因為,隨著產能的擴張,邊際收益會下降,而其邊際成本,在不存在規模經濟的條件下,則會上升。
於是,邊際利潤,會隨著產能的擴張而下降。
這條規律對於銀行業是否成立呢?
首先我們考慮,什麼是銀行的產能。我個人認為,銀行的產能擴張過程就是他的資產負債表擴張的過程。這種擴張,可以源自於信貸,也可以源自於資產證券化等等金融創新。
表現在宏觀上,是社會融資總量的上升以及信貸的氾濫。
從賬面上看,銀行的息差和ROA,似乎在銀行信貸的大擴張之中,並沒有太大程度的下滑。似乎銀行的產能擴張,對銀行本身來說,並沒有帶來邊際成本的上升,也沒有帶來邊際收益的下降。是銀行業更為特殊嗎?
我想之所以產生這種假象,是因為,在銀行擴張其資產負債表中,潛在壞賬並沒有入賬。
銀行業最重要的成本之一,應該就是潛在的壞賬成本了。這一成本在銀行使用其資本的過程中,應當如同折舊一般計提。因為銀行業如felix所言,會定期發生危機。因此,根據貸款額來計提壞賬減值準備,是一件很符合邏輯的事情。
在銀行擴張其資產負債表的過程中,它所選擇的客戶的質量應該會越來越差。假設銀行能識別客戶的質量,那麼它應該先貸給優質的客戶,然後再帶給劣質的客戶。因此,銀行信貸擴張的過程,或者說其產能擴張的過程,也是其資產質量逐步惡化的過程。
因此,這樣看來,我們不僅應該根據貸款額來計提壞賬減值準備,還應該隨著銀行貸款額的增加,其撥貸率應該是遞增的。這樣才能更全面的反映隨著銀行產能擴張而帶來的資產質量的加速下滑。
我的結論是:產能擴張(對於銀行是資產負債表擴張)所帶來的邊際成本遞增定律,對於銀行也是成立的,但是它反映在了資產質量的下滑上。這一點並沒有很好的計入成本。
所以,對於銀行業而言,過快增長的信貸,以及過快增長的淨利潤,都可能是假象,因為其資產質量的下滑,並沒有反映在其利潤表當中。
我們應該警惕那些所謂「高成長」的銀行。因為「高成長」的背後很可能是更加壞的資產質量。
隨手亂彈,如有錯漏,煩請指正。先寫那麼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