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4-27 例會記錄 Romney 濟南實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ad4e2650101jnhd.html
 

例會記錄過的太快,大部分公司印象不深,一個總體的大印象是:許多公司屬於長不大的公司,十來年過來,淨利潤也才一兩個億,這樣的公司看起來沒什麼味道。

  第二個印象是,凡是不專注的公司,最後都沒啥大出息,很多公司賺了錢都去搞房地產,炒股票。這種公司沒什麼意思。

   第三個印象,稍微好一點點的公司,比如ROE超過15%的製藥公司,都可以獲得很高的溢價。5倍以上的PB是起碼了,10倍以上PB倒也不少見了。

   看到最有意思的一個公司是一個藥企,在其放棄對艾滋病疫苗的研製之後,其盈利開始迅速回升。這個有趣的案例告訴我們: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妄圖創造奇蹟的,大部分沒啥好下場。腳踏實地看起來更靠譜一點。

   寫兩件事情。

1、和bruce關於GDP增速和股市關係的討論

   和bruce對於GDP增速和股市漲幅有一個小小的討論,這裡做一個小小的記錄。從歷史上看,GDP迅速增長,但是股市不漲不是個例,美國的1899-1920年,GDP迅猛上升,但是股市卻是大熊市,不怎麼動。

    我們覺得造成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的。

    GDP增速最快的階段,往往是所謂的「野蠻生長」的階段,也就是所謂的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過度的競爭導致了企業的盈利並不樂觀,根據經典微觀經濟學理論,完全競爭市場內,企業的經濟利潤應當是零。

    作為股東來說,他應該只能獲得等於資本的邊際產出的收益。而無法分得壟斷利潤。

    但是隨著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作為壟斷廠商的企業開始能夠獲得壟斷利潤。而這個時候因為沒有新的競爭者的進入,產能擴張最迅速的時期應該已經過去了。表現在GDP上,應該是GDP增速的放緩(GDP是對終產品產值的度量)。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當GDP增速開始放緩的時候,才是股市更好的時候,因為大浪淘沙,剩下的公司都是競爭中的勝利者,而產能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集中了。此時,壟斷者可以緩慢的提價,而規模的集中,則讓他們的提價能夠給他們的淨利潤帶來迅速的提高。而股東則可以從中獲得更高的回報。

   一個典型的案例就是當年的格力空調。在市場開始進入寡頭壟斷的時候,產能集中完成後的格力,可以從容提價。而讓利潤迅速上揚。

    GDP的高增速,會讓經濟中產生許多所謂的「成長股」,因為市場的迅速擴容,會讓許多公司活的很滋潤。但是這些公司並不是價值投資者的理想標的。

    只有當經濟增速放緩,產能開始逐步集中的時候,我們才能發現體質更強健的公司。並能在其利用壟斷地位獲取壟斷利潤時,從中分一杯羹。

      從這個意義上講,經濟增速的放緩,也不是一件壞事情。

 

2、飛亞達物業的估值問題

   飛亞達算是做完了,對於其三棟大樓的估值,自己吃不準。這裡把估算過程貼出來。煩請大家指正。

   根據搜房網的數據:

    飛亞達科技大廈的租金是89.76元/平米·月,其建築面積是83000平方米,算得其每年可以獲得的最高租金為:8940萬。

     飛亞達大廈的租金是100.00元/平米·月,其建築面積為19600平方米,算得其每年可以獲得的最高租金為:2352萬元。

    保守估計,深圳的租金回報率是10%,那麼這兩棟樓的估值應該是11.29億。

    如果取7%的租金回報率,則估值為16.13億。

    如果根據當前的租金回報率4.6%(依據:http://esf.sz.soufun.com/newsecond/news/8517111.htm),則其估值為24.54億。

    另外一棟樓是西安飛亞達大廈,2007年10月以2億元的價格收購,假設該樓保持收購價不變。

    那麼算得,飛亞達持有的物業的總體估值,最低估值為13.29億,最高為26.54億。

    目前飛亞達A的市值是26.68億。

     究竟怎麼估值比較合適,還沒有想到,燕子說找附近出售的樓盤更好。這個暫時沒找著了。

    這個公司,其他的問題倒也沒啥好說的,就做到這裡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2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