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每日一黑馬】途家網4億元融資背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5043.html

羅軍是上海人。《創業家》記者印象中的他做事職業,雷厲風行,走路快,說話也快,總是面帶其標誌性的微笑。

2011年8月,他從中國房產信息集團離職。之後幾個月,聽說他做了一家度假公寓預訂網站—途家網,隱約有些短租的概念,後來的消息就很少。再過一年,途家網突然重回大家的視野,不久前宣佈完成B輪融資,A、B兩輪融資合計達到4億元人民幣,據說VC搶著要投。

難道羅軍是個資本運作的高手?他用什麼辦法讓VC們如此瘋狂?為此,《創業家》記者找到羅軍,請他現身說法,談談他和他的新公司途家網。

可能一些讀者還不瞭解途家網。其實途家網的業務很容易理解:為「房叔房姐」們閒置的房子提供託管,再把這些閒置房屋按高檔酒店的標準提供給旅客住宿,收入和房東對半分成。當然,這些閒置房子必須符合途家的各項標準,比如地段位於景區或者商務區,裝修也要達到一定的條件等等。

途家網和同行的區別是,其他短租網站比如螞蟻短租、小豬短租等是C2C的交易平台,由房東直接發佈信息、對接租客;而途家網是B2C模式,深度介入房屋管理,左手房東,右手旅客。

在國內熱炒房地產、房屋空置率居高不下的現狀下,途家網盤活了很多閒置資產。舉一個例子。A君在北京工作,但在海南三亞購置了一棟海邊別墅,一年也去不了幾次,大部分時間都在空置,如果請人管理還得付一筆不菲的管理費。途家網接過來託管後,加入高檔酒店的服務(清理衛生、接機),以每晚1500元的價格賣給了來三亞度假的B君,而同地段、同水平的星級酒店一個標間的價格可能就高達2000元。這樣,B君一家老小以優惠的價格得到了一次不錯的住宿體驗,A君不僅解決了前述的問題,還得了途家網給他的750元分成,皆大歡喜。當A君想去三亞度假時,他只要提前預約,就可以再住回自己的別墅。不同的是,作為房東,A君享受的服務是免費的。

模式是好,可是一個問題接踵而來:在途家之前,這種模式在線下已經存在,也有人在嘗試互聯網化,但都走不出某個旅遊地。為什麼只有途家網能各地複製,做成目前同類型的最大網站?

和羅軍聊完之後,這個問題就有了答案:這跟羅軍的職業履歷有關—懂互聯網的人不如羅軍懂房地產,而懂房地產的人又不如羅軍懂互聯網,羅軍恰好兩邊跨界。至於VC為什麼搶著投途家?他們更看中羅軍和他的團隊。事對,人對,當然搶著投。

下面,就讓羅軍自己來講述他的途家網:

原點

我做途家網最初的啟發是在美國的一段經歷。2001年9·11事件發生時,我正在夏威夷。事件發生後導致出境管制,不得已在170美元一晚的希爾頓酒店住了4天。我的另外兩個朋友住的卻是45美元一晚的公寓,幾個人合住,分攤下來大概是一人一晚10美元,還能自己做飯,過得比較幸福。而我在酒店洗一件襯衫花的錢都相當於在國內買一件新襯衫,在酒店也吃不慣,過得一塌糊塗。那時候我也不知道度假房屋租賃的概念,只覺得這個事情值得做。

後來我到新浪樂居做了五年總經理,從零開始,對房地產產業有了更深的接觸。我發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中國有很多空置房。老外一個家庭有幾套房子的沒多少,而中國一個家庭有兩三套房子的很多,我就想起之前在美國的經歷。再後來,我又瞭解到國外的HomeAway、Airbnb。我一看這個模式不錯,把房子放到網上去,與用戶對接產生交易,要麼收取廣告費,要麼達成交易後抽成。前者是HomeAway,後者就是Airbnb。

但中外市場環境不同。第一,美國的社會誠信較高,租客、房東在第三方平台上自主交易不成問題,但在中國就會成為問題;第二,短租在中國是住不起酒店的代替選擇,比方說農村人來北京看病,酒店住不起,那麼就在醫院邊上找個房子。這樣低端地做下去就沒有誠信,市場就會被做爛。

所以完全照抄是不行的,一定要結合中國的特色。我決定線上線下一起做。我也知道線下難管,會有問題,但是這樣做口碑會更好。到現在為止,我們的推薦客源達到97%,就是說100個人裡有97個人說他還會再住,或者推薦朋友住。這是為什麼呢?不是我們已經盡善盡美了,而是我們性價比高,租客花更少的錢,就能享受到希爾頓級別的服務。實際上,我們幫租客省掉了很多費用,比如說我們沒有準備大型游泳池、健身房,也沒有多餘的服務員和門童。這些成本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但我們沒用,就可以降低成本。

另外,做線下相對來說品質就控制了,別人敢和我們做生意了。我們是當場查詢、當場定單,全實時的,原因在哪裡呢?因為我們在後面能控制房源,顧客要留房我是能保證的,我們每個店都是這樣做的。

2011年8月份,我辭去了上市公司(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總裁職務。辭職之後的第二天,我就背一個雙肩包,穿一雙拖鞋去了海南。我在那裡招第一個員工,刷第一個馬桶,收第一個房源,賣第一個房間,途家網就這樣幹起來了。

三個難點

模式想清楚了我們就開始做。但做的時候發現有三個難點,如果克服不了就做不成這個事。

第一,我們的系統沒人懂。這個很可怕,住宅公寓、家庭旅館大家都知道,以為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弄一下網絡,你下定單,我接電話,幫你處理就好了,然後人來了,打掃乾淨,走的時候收拾好,就結束了。其實沒這麼簡單,它有一套流程,還有一套系統。中國沒有人做過這麼一套系統。怎麼辦呢?我幸運地找到了Melissa (楊孟彤),她是Escapia(被Homeaway收購)的CTO。

Melissa說正好也想做這個,但是找不到人合作。她有技術和經驗,我有管理和市場,並且熟悉國內的房地產業,於是我們一拍即合,自己開發出一套線上系統。

第二,我們沒有線下的流程,也沒有房源和品牌。中國和美國不一樣,美國的房子全在個人或者中介手上,只要找到個人和中介就行。但是中國的新房全在開發商手上,而這對我來說不是難題,因為中國的開發商我都認識。途家現在簽了200個項目,中國十大地產開發商中有七家都跟我們簽約了。

我們站在開發商後面,給買房的顧客兩種選擇。一種是把買的房子交給我去經營;另一種是不要經營的,我就幫他做管家,一星期開一次窗戶通風,一個月打一次蠟,你來我接,你走我送,都不需再付錢,三年的服務費已經由開發商包含在房費裡。這些服務讓開發商的房子更好賣,目前10個新業主裡有3個把新房交給我們託管,還有7個交給我們做交易,這7個做交易的我還能從中掙錢,這就是我們的運營模式很掙錢的原因。

房子有了,流程呢?我就買斷了美國的斯維登(Sweetome)酒店管理集團的品牌,拿它的流程過來,我只要教下面的人怎麼用就可以了,所以第二個難題也解決了。

第三個難點是流量問題。所有的新創互聯網公司都有一個問題,就是去哪兒接流量?如果選擇百度,錢就給李彥宏了。我以前在新浪樂居,一次就給他2個億,但如果途家網也這樣做的話就死掉了。我找到攜程,說酒店這塊你賣給我吧,我來幹,然後我應該付你錢,但我是創業公司,付不起,給你股份行不行?這樣一換,等於我的開始流量是從攜程過來的。比方說去青島租個房間,在攜程上面一個五星級的要2000塊錢,我們和五星標準一樣,420塊錢,於是流量嘩嘩地過來了。它是大管子,對我這個細管子,所以我現在壓力也很大。

我還有一條方法論。中國創業公司一般都做什麼?做C端,把很多用戶聚起來,然後跟投資人說,你看我有這麼多用戶。但我們不是這樣做的,我先做B端,用媒體的方式,用新浪的方式,把B端市場做起來。投資人問到的人全說途家好,那麼他開始投錢,錢進來後我再把C端轉起來,這是反其道而行之。另外一點,我的做法是中高端切入,這樣進可攻退可守,這也是方向性的策略,也得益於我接近20年的經歷。

關鍵節點

途家網是我的第二次創業。和第一次創業新浪樂居不同,這次範圍更廣,涉及旅遊、房地產、互聯網三個行業,難度也更大。現在想來,途家網經歷了三個關鍵的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2011年12月1日上線。從8月幹到12月,那時候擔驚受怕,怕收不到房子上不了線。等到房子收上來了,又怕房子賣不出去或者是房子太少了。房租雖然是有交易後再分成的,但是房東如果看到一個月都沒生意,那肯定就走人了。

我相信春節一定是一個旺季,就大膽地收了大量的房子,然後盯著攜程幫我們帶流量。結果一套房不剩全賣了,第一個季度就掙了很大一筆錢。這個階段,我們在海南初步驗證了自己的模式。

2012年春節過後,第二個節點就來了。大概三四月份的時候,我們在全國新增了四個地區,將海南的模式複製過去,這是我當時最擔心的。比如南京和海南是不一樣的,到底怎麼個弄法?後來一個季度發現可以複製成功。也是在這個階段,我們做完了A輪融資。投資人都很聰明,全都住我們的房子親自體驗,模式行不行他們一看就知道了。A輪一共來了36家機構,我們選了四家:攜程、鼎暉投資、光速創投,還有我們這個行業的老大HomeAway。

第三個節點是2012年下半年。我們全國佈局完成之後,無數的VC衝了過來,都要投我們。我找到華興資本CEO包凡,說你去幫我擋著。後來包凡在投資方公告上寫了一句話,他說途家網被那麼多投資人爭搶,是他未曾經歷的。當時有一個投資人,為了多投10萬美元,打電話跟我軟磨硬泡,從晚上11點半聊到12點半。最後我沒辦法了,只好答應了他。10萬美元不算什麼,但對投資人來說,能多投進一分就算一分,將來回報就不一樣。

投資人點評

投項目時,一半賭團隊,一半賭行業。之所以投途家網主要還是看中團隊,羅軍對業務的節奏把控得很好,與合夥人也很互補。途家網的模式很創新,但牽扯到的產業鏈很長,既有互聯網,又有線下運營,怎麼融合在一起是個很大的挑戰,而組織架構上的挑戰也不小。此外,服務的品質控制是有難度的,但途家網是非常謙虛地在學習,用戶應該是最好的老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6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