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賊鬥輕功 You jump, I jump!
1 :
GS(14)@2012-07-30 13:46:51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730/16558918

【本報訊】荃灣深井上演三級跳追賊記,一名竊匪潛入村屋2樓單位搜掠6,000多元財物,被男戶主撞破慌不擇路從露台跳出單位,經外牆冷氣機頂位、一樓簷篷、再跳落地下逃走。男事主身手同樣矯健,連翻帶跳窮追不捨,一度拉着賊人上衣幾乎成功擒賊,礙於擔心賊人取出武器反撲,最終目送歹徒逃向山邊失去蹤影。猶幸戶主胞弟一枚放在鞋盒內的4萬元名錶得保不失。
記者︰黎志偉 翁鈺輝
現場為深井村一幢村屋二樓的單位,任職運輸業姓傅兄弟同住上址。近日單位有裝修工程,露台門窗鎖頭損毀未修理,懷疑賊人有機可乘潛入。
昨日凌晨4時許,傅兄從外返家,撞破賊人正在單位搜掠,立即高聲喝止。賊人以斜孭袋帶同3,000元現金,價值3,000元 Armani名錶,及200元戒指等贓物,狗急跳牆爬出露台窗口,從2樓飛身跳到1呎多外,經隔鄰單位外牆分體式冷氣機頂,從8呎高位置跳落1樓簷篷。
匪徒疑取武器 戶主不敢再追
姓傅事主身手同樣敏捷,緊追跳落簷篷拉着賊人上衣發生糾纏,混亂中賊人掙脫後飛身從離地近10呎高簷篷,跳落地下經後巷逃向山邊。事主緊追而至,見賊人伸手入袋,狀似取出武器反擊,惟有放棄追逐,目送賊人逃去。
警員接報趕至兜截無果,事主經點算後,幸好胞弟一枚放在鞋盒內,價值4萬多元名貴手錶得保不失。現場對面村屋閉路電視系統,成功拍攝賊人入村情況;警方帶走影帶作證物,通緝一名年約30歲、蓄平頭裝、身穿白色上衣及黑短褲、攜帶斜孭袋賊人歸案。
事主聲稱,村內治安一般,間中有零星爆竊或偷竊案,較早時村長亦曾經遇竊,損失數十萬元財物。
【科技籽】《週刊少年Jump》黃金年代不再 《全職獵人》復刊打救
1 :
GS(14)@2017-06-16 01:48:40厚厚一本的《週刊少年Jump》,實在很難儲,尤其在香港。
【科技籽:發燒專科】網絡不發達的年代,是港、日漫畫的黃金時期。日本《週刊少年Jump》的《Slam Dunk》(男兒當入樽)1993年開始連載,《龍珠Z》連載又未完結(1995年8月完結),加上《幽遊白書》等大作,創下每期銷量超過600萬本的傳奇!香港亦有《EX-am》、《天下少年》分途連載Jump的作品,但來到現在大作相繼完結,又有網上電子版,《週刊少年Jump》今年1月至3月的每期平均印刷數只有191.5萬本。不少fans期待冨樫義博的《Hunter×Hunter》(全職獵人)月尾再次連載,會帶來甚麼衝擊?
近年最多人鬧的日本漫畫家,應該非冨樫義博莫屬,不是他畫功差兼無橋,反而他的作品質素一直很有風格很高質(連載時的草稿除外),而且故事引人入勝,卻因為他每年只連載約10話,令fans極度失望,因愛成恨,更把《Hunter×Hunter》列入「有生之年」、「結局要個孫燒畀我」漫畫之首。2016年連載了11話,官方理由是因為作者腰痛,網民卻估計他是懶惰愛打機愛打麻雀,每逢看到有他的新消息,都會以《生存確認》為題,揶揄他「原來未死」。再來每次宣佈連載再開之後,網民又會猜想他打麻雀輸到無錢,或暫時未有機打,手痕畫幾話。說說數字,其實自2006年開始,每年連載話數已經非常不穩定,最叻2010年連載了20話,2015年卻完全休載,達成「休載率100%」成就,外國更有fans幫他製作了網站「Hiatus×Hiatus」(休載×休載),大量統計數字圖表(
https://hiatus-hiatus.rhcloud.com)。來到今年,上月尾剛剛正式宣佈6月26日出版的《週刊少年Jump》30號,將會有《Hunter×Hunter》連載再開。fans怎樣看?香港漫畫網站「紙本分格」一員、《男兒當入樽》專頁「Slam Dunk-4814 Days After」主理人Karman說:「我睇佢都係連載10話左右,夠數出單行本又會停。」應該早已沒期待,加上作者最愛玩的國民RPG《勇者鬥惡龍》最新11集會於7月29日推出,情況的確不樂觀。
在《爆漫》中,我們看到成功的少年漫畫都要有熱血、友情、勝利的元素。「都未必,《死亡筆記》有熱血同勝利,但冇友情喎,佢殺晒自己啲friend喎。」Karman說。
Karman平常都只看單行本,喜歡把漫畫書拿上手的感覺。
Karman很喜歡冨樫義博,近期日本推出的《Jump流》,找來不同漫畫家示範畫漫畫。
創653萬本銷量 老翻即期《龍珠》中文手寫版
《週刊少年Jump》於1968年7月創刊,起初是雙周刊,到1969年轉為周刊,70年代代表作有橫跨40年至2016年才完結的《烏龍派出所》,還有1979年開始連載的《筋肉人》。如果你是40歲開外的漫畫迷,80年代要數經典會有《北斗之拳》、《魁!!男塾》、1984年開始的《龍珠》、1985年的《城市獵人》、1986年的《聖鬥士星矢》、1987年的《JoJo奇妙冒險》,去到1989年《週刊少年Jump》銷量已突破500萬本,那個年頭香港漫畫迷應該要去「大丸」買書,而且不是即期。之後近一點,還在看報紙的你應該最年輕都三十多歲吧!來到我們的黃金年代了!有《Slam Dunk》、冨樫義博代表作《幽遊白書》,還有1993年的《地獄老師》、1994年的《熱鬥小馬》、《浪客劍心》。1995年創下653萬本銷量紀錄。那絕對是全盛時期,在香港,未有授權漫畫推出時,已經有「海豹」等多間出版社推出不同版本單行本,當年在很多賣漫畫、遊戲的商場,更有即期的《龍珠》連載影印本賣,即是把日本《週刊少年Jump》的《龍珠》,用塗改液塗去日文對白,換成手寫中文對白,再影印出售,有不少學生會夾錢買來看,我經歷過,記得那應該是悟空變超級撒亞人的時期。年紀比我小的Karman卻只是聽過,「雖然我好鍾意《Slam Dunk》,但嗰個年代我仲讀緊小學,連《天下少年》都冇買,係睇單行本。」所以他手上的《天下少年》只從他在網上認識的「網友O」手中借來,為要研究當年港、日《Slam Dunk》結局的不同之處。
《Hunter×Hunter》今次連載再開,由361話開始,比較一下,只是早其一年開始連載的《One Piece》(右圖),已經去到868話。
不時會出現的《冨樫義博生存確認》日本網民改圖。
第一個黑暗時期
「我覺得嗰個年代係最勁嘅,不但有之前講嘅大作,仲有桂正和嘅作品。之後《Slam Dunk》、《幽遊白書》完了,還有《One Piece》(1997年)、《Hunter×Hunter》(1998年)、《Naruto》(火影忍者1999年)等作品頂上。」不過其實於1996年《Slam Dunk》完結之後,也出現過短暫低潮期,在1997年銷量曾跌至230萬本,當年《浪客劍心》已經是擔大旗之作。再來到十多二十歲的漫畫迷,應該都已習慣上網睇漫畫吧!就算之後會買回單行本收藏,但網上看最新連載方便得多,當然亦一早已經沒有港版《週刊少年Jump》了。說到港版,當年因為《龍珠》、《Slam Dunk》版權分別由「文化傳訊」、「自由人出版社」取得,所以才會分途推出連載主打《龍珠》的《EX-am》,以及主打《Slam Dunk》的《少年畫王》,之後《Slam Dunk》版權再易手至「天下出版」,才有《天下少年》出來。不過,雖說是每周連載,但也要遲日本一星期。說回日本,上年《火影忍者》、《暗殺教室》、《Bleach》、《烏龍派出所》、《美食獵人》相繼完結,《One Piece》單天保至尊,應該是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當然,日本有合法的網上電子版也是主要因素。
1996年6月21日,香港《天下少年》的封面,你出世未?
Karman在網上買回這幾期《週刊少年Jump》,因為還有井上雄彥的4期完連載《Hang Time》,以Jordan神為主題。
當年井上雄彥在黑板上畫的《10 Days After》,曾推出不同版本的印刷版,不過也只是記錄黑板上的畫面。
港版獨有《Slam Dunk》結局篇彩稿
Karman可說是香港的《Slam Dunk》專家,最愛漫畫家井上雄彥。「當然鍾意打籃球睇《Slam Dunk》,更加喜歡井上老師特立獨行嘅個性,好似會喺第1部完結後去神奈川縣一間高中嘅課室黑板上畫《10 Days After》,又會為展覽親自畫畫到開展前夜,見到fans又會出嚟同佢哋打籃球,親民得嚟有一種獨特嘅魅力。」想到在這個專題找Karman訪問,還因為看到他早前一篇在「紙本分格」的分析文章,就是說《Slam Dunk》結局篇有香港獨有的彩稿。「當時有個網友話我知,我真係冇印象亦唔知有件咁嘅事,半信半疑下,網友直情拎番本《天下少年》上嚟,同我啲《週刊少年Jump》對比,咦,真係喎,就算日本版嘅彩稿都唔係呢種彩色,之後問佢借咗嚟逐個位對,發現都有幾多唔同,而且真係未喺其他地方見過。如果當年呢啲彩稿係為香港版而畫,咁都幾犀利。」那個犀利年代,曾經歷過的你,現在還有看漫畫嗎?還有追哪一本《週刊少年Jump》作品?還有拿着實體書看嗎?我們那一代漫畫迷都喜歡揭來揭去、看完再看的感覺,趁現在有點熱血有點衝動,快去摷你床下底的漫畫出來翻看吧!
1993年至1994年,還有桂正和的《DNA2》。
若不是Karman提起,也不記得當年香港初有授權版日本漫畫,《龍珠》單行本因想緊貼日本進度,而分途推出最新和第1期,那是1992年8月。
早年天下推出的完全版《Slam Dunk》,當然也要收藏。
《Slam Dunk》結局篇連載對比,右邊就是港版獨有的彩稿版。
令fans又愛又恨的冨樫義博。
《週刊少年Jump》50周年展
《週刊少年Jump》明年踏入50周年,將分三期舉行展覽,第一擊於7月18日至10月15日在東京六本木Hills森美術館舉行,漫畫迷值得一去朝聖。
記者:陳孝義攝影:林栢鈞編輯:馮秀珍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4/2005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