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i黑馬:如何才能進入谷歌工作?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3506.html

     【i黑馬導讀】谷歌一直是世界頂尖的公司,谷歌走俏的背後是更挑剔、更艱巨、更來世洶洶的求職之戰。招聘的標準不再是「你能不能勝任工作」,而是「你是否足夠優秀」。

       2010年初,一件熱點事件佔據了許多媒體的重要版面,中國和美國無一例外。那就是,北京時間3月23日凌晨3時零3分,谷歌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德拉蒙德公開發表聲明,宣佈其搜索業務退出中國內地,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

姑且不去探究這件事情的始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谷歌火了。火到什麼程度呢?有人說,「谷歌出其不意的在全球範圍內成功運作了一場投入產出比奇高的商業炒作,所獲得的全球品牌傳播效果不可想像。」那一年,甚至是公務員考試的面試熱點問題也有它。

毋庸置疑的是,谷歌一直是世界頂尖的公司,作為互聯網巨頭的它,這幾年勢頭依舊不減當年。從求職者的角度看,「谷歌就是山頂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那兒是最聰明的人做最酷事情的地方。」

近期《財富》雜誌公佈2013年最適宜工作的100家公司,谷歌毫不意外的排在首位,這已經是谷歌第4次摘此桂冠了。谷歌給出的福利讓所有公司之外的人羨慕不已:美味的有機事物、可愛的路邊設備、免費的洗衣機、可以免費上外語課、免費洗車、換機油……2012年,谷歌又增設了三個健身中心,並且為員工提供了超過10萬小時的免費按摩服務。你可能要為此驚嘆,天哪,這是公司嘛?!

當然,谷歌走俏的背後是更挑剔、更艱巨、更來世洶洶的求職之戰。招聘的標準不再是「你能不能勝任工作」,而是「你是否足夠優秀」。很顯然,大部分的求職者都是能勝任工作的,可悲的就在於,你的大部分競爭對手同樣也可以勝任工作,你必須表現的更為優秀才行。

因此,如何能夠躋身於世界頂尖公司,超級暢銷書作家威廉·龐德斯通新出版的這本《誰是谷歌想要的人才?》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書中列舉了無數個稀奇古怪的面試題目,並傳授了不少面試技巧。作者稱,只要能回答書中列舉的問題,不論是到谷歌還是其他任何地方應徵,都能獲得錄用機會。

當真有這麼神奇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這本書最終目的並不是立竿見影保你成功,而是能夠讓你在快速變化的商業社會裡,保持清醒的頭腦,靈活應對挑戰。或者說,讓你看清,劍在何方。

針對這些刁鑽的試題,作者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估算題。例如:上海每年會賣多少個冰激凌?你感覺無從作答嗎?作者認為,這樣的估算題其實有很大的優點。「企業家必須要估計市場、成本和利潤……但僱主們發現,許多求職者往往很難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世界。」

另一類面試題,考察的是求職者的創新能力。按照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的看法, 當發散思維表現為外部行為時,就代表了這個人的創造能力。作者概括為,在具體社會背景下將新穎性和實用性結合起來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有個詞叫「頭腦風暴」,即由一樣東西聯想到更多、更新穎的東西或解決辦法。它的前身是吉爾福特提出的發散性思維(Divergent Thinking)。發散性思維與收斂性思維(Convergent Thinking)互為補充,成功的創新家需要兩者兼備。你通過發散性思維想到各種不同的解決辦法,再通過收斂性思維判斷方法的實際可操作性。僱主們希望通過這個方法,找到那些能夠以全新方式思考的人。

闡述了這些刁鑽問題存在的合理性,作者緊接著拋出錦囊:谷歌的招聘機制是什麼?怎樣的精神是谷歌所欣賞的?面試官遴選人才的思路有哪些?怎樣的思維方式至關重要?如何快速找到答題思路……書中都做出了詳細的介紹。在閱讀的過程中仔細觀察作者的邏輯吧,這比死記硬背要點更重要。

曾有一位優秀的編輯指出,外國作者的寫作,是一個拉滿弓的過程。結論並不重要,這不過是授之以魚。重要的是,你是否具備了作者的思維邏輯,是否懂得舉一反三,是否學會了像作者一樣去思考?值得欣喜的是,威廉·龐德斯這本《誰是谷歌想要的人才?》不僅收錄了豐富的面試試題,在書後還附上了近100頁的答題思路。創新性的試題好比生活,永遠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任何人都可以給出一個合理解釋。說不定,你的答案更出色!那就按作者說的,「大膽使用」!

讀什麼樣的書,決定了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興許你的目的並不是踏入谷歌,但是你完全可以通過這本書成為優秀的人才。我很喜歡作者在序言裡的結尾,「我希望,中國的讀者同樣會覺得它發人深省,與個人發展休戚相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49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