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商的毒瘤:員工腐敗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5747.html

正處行業低谷,電商企業的內部腐敗事件卻屢屢被曝出,過去高速增長期電商企業大量燒錢且監管不嚴埋下的惡果已逐步顯現。

日前騰訊科技獲得的一份內部郵件顯示,拉手網上月內部通告了兩起違紀事件,一是處罰了上海採購杜永海,指其向商家索賄,涉嫌職務侵佔犯罪,立即解除與杜永海的勞動關係,配合公安機關尋求制裁;二是公司惠州銷售總監李裕達等私自成立公司,並運用該公司代理其他旅遊公司與拉手簽約,嚴重危害公司利益,被解除合同。拉手在內部郵件中強調,員工私設公司並利用公司與拉手交易,收受賄賂且涉嫌金額巨大、所簽合同嚴重偏離市場行情的一律解除合同。

據騰訊科技瞭解,進入到2012年下半年後,拉手加大了對腐敗的打擊力度。該公司一位高層向騰訊科技表示,拉手在流程等方面進行了優化,正從制度上預防腐敗。最近,騰訊科技還收到前拉手員工散發的舉報信,其中內容指出拉手內部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包括一位前牛姓女高管被指借廣告投放機會上下其手暗中牟利,一些關鍵部門的員工也多有收取回扣或註冊私人公司與公司做生意的行為。

騰訊科技向拉手核實,其一位高層認為,拉手有內審部,如果接到舉報,一定會按照規則制度進行處理,在沒有調查前,拉手不便表態。不過,拉手在2010年和2011年團購行業最瘋狂的時候,曾向電視、公交、地鐵投放超過億元廣告,這其中存在巨大利益空間。

在電商和團購行業,內部腐敗事件並不僅僅是一兩家企業的偶然事件,貪腐已成為很多電商公司最為頭疼的內部管理問題之一。去年5月阿里巴巴就爆出聚划算事件,當時的負責人甚至被刑拘,此後淘寶內部又有多名「小二」因涉嫌腐敗而被處理。京東商城日前也爆出一採購經理從供應商處高價採購贈品謀取不當經濟利益,涉案金額數百萬元,被公安機關刑拘。

在2010年到2011年那段瘋狂時間,儘管電商和團購企業虧損不斷,卻有不少企業員工大受其益。在如今電商企業普遍資金緊張的形勢下,所有的問題都更加突顯。酒仙網CEO郝鴻峰就對騰訊科技表示,很多企業大筆燒錢的背後甚至是企業虧得越多,個人賺得越多。

業內人士爆料稱,一些電商網站的採購部門日子過得最為滋潤,供應商經常求著採購上單子,一些採購都是自己註冊公司和公司做生意以獲取中間利潤,一個普通採購人員甚至一年賺取40-50萬很輕而易舉。

電商員工教唆老闆投廣告 藉機中飽私囊

由於有交易發生,電子商務越是紅火越流行越有利可圖,電商粗放式發展的過去幾年,很多行為不受制約,這不僅讓深處其中的人更貪婪,也讓不受電商企業深受其害。甚至有觀點指出,電商研究者往往忽視腐敗作用,而這恰恰已成中國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最大問題。

最早爆出問題的是阿里巴巴,去年淘寶在自查中就發現,聚划算在招商過程中存在不規範、甚至有小二謀取不當利益的舉報就接連出現。阿里內部郵件顯示,內部員工借助公司平台謀求私利,幾人出資創立杭州愛婚婚軟件有限公司,而愛婚婚是聚划算運營商。

甚至阿里巴巴對閻利玟採取法律行動也被認為是抓小放大,「淘寶小二」的腐敗已發展成從技術人員、活動策劃人員到客服人員的全方位、跨部門、跨專業的團夥性作案。京東此前也被曝出,早在2009年就有采銷員工存在接受廠商賄賂、私自抬高進貨價謀取私利的現象。

去年被收購的一家電商知名創業公司也曾被腐敗問題困擾加速衰落。知情者稱,該公司腐敗問題涉及採購等業務,這不僅導致與供應商關係緊張,還傷害用戶體驗,因為紅孩子網站上時不時推薦比市場價更高的商品。該公司一位員工不經意透露,自己原打算一年掙20萬,沒想到半年掙60萬,自己喜出望外,言下之意是其收取很多回扣。這家公司獲知後,將這名員工告上法院。隨後揭開的黑幕令人驚愕:公司採購業務板塊存在嚴重腐敗情況,尤以北京地區為甚。

另一個腐敗高發板塊出現在廣告領域。由於電商企業大多數都是通過投放廣告購買流量,廣告是電商企業的一塊重要成本,很多電商企業每年的廣告投入預算都超過億元,回扣則是廣告行業無法迴避的問題,甚至在一些領域的回扣比例可以多達10%到20%。這也意味著企業投放廣告越多,負責廣告的獲益越多。

據騰訊科技瞭解,2011年中一家B2C企業在北京投放地鐵廣告,費用高達500萬到600萬,廣告一投完,市場總監即離職,一方面是因為帶來的品牌效果不明顯,百度指數提升不大,另一方面則是由於中間的回扣問題。實際上,在這筆地鐵廣告投放之前,公司CEO並不同意如此規模的廣告投放,只是經不住這位總監多次遊說。

另一個例子是,2011年底電商寒冬漸起之際,一家品牌部規劃2012年線下廣告投入,預算規劃多達7000萬到8000萬,儘管負責投放的經理一個勁向企業創始人勸說,創始人始終不予回應,這一品牌部門甚至被撤銷,創始人或許也早想到策略經理背後的思量。

一位負責線下投放的媒介經理對騰訊科技表示,線下廣告針對電視、報紙、雜誌、地鐵的投放的折扣都不一樣,而且跟金額和購買時長等相關。企業一般不直接找這些媒介投放,而是中間通過代理公司完成。假如拉手是10萬元做一次廣告,通過代理公司是12萬做一次,中間的2萬元就相當於存在貓膩的地方。

熟悉電商行業的人向騰訊科技指出,不少公司廣告投放人員均為公司高層的心腹。該人士披露,一位電商公司總監,來北京的時候還賣過盒飯,住地下室,條件不可謂不艱苦,後來到一創業電商公司任職,隨著公司做大及其職務上升,成為老闆心腹,掌管線上廣告投放後,經過其手投放的廣告超過億元,負責線上投放業務1年後就全款買房買車。

很多電商公司視腐敗為公司大敵

隨著電商公司發展,不少公司已經將腐敗問題視為公司大敵。從2011年爆發阿里巴巴客戶「欺詐門」開始,阿里巴巴就成立了廉正部,負責人為阿里「十八羅漢」之一蔣芳,阿里還希望從從科學制度上規避潛在風險。以聚划算為例,增加機器審核的環節,加大對個人權限的管理,實行團隊領導人問責制,將人工因素干擾降到最低。

在一採購員工貪污遭刑拘事後,京東發表聲明,稱對於任何貪污、受賄等腐敗和違規違紀行為奉行零容忍的態度。同時,公司也在內部分工模式和制度等方面加強腐敗預防和監督。京東CMO藍燁對騰訊科技表示,員工好好接待客戶,很敬業、獨立,鬧點小脾氣,或者每年鬧加薪都沒事,但如果欺騙用戶,吃回扣,就算奉獻再高沒有用,直接走人。

一位電商公司CEO對騰訊科技表示,對於內部腐敗,有些公司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些是私下交流,有些則是直接交給警察法辦。

一位資深人士指出,電商和團購行業之所以問題多,在於很多人用投機心態做事,當初環境好時,給員工做出很多承諾,隨著行業大勢已去,又對員工沒有任何挽留和感謝,最終導致公司人心渙散、企業文化被動搖,不少從昔日團購市場的翹楚到今日業務每況愈下。

上述人士指出,應鼓勵電商企業內部建立誠信監管機制,設立員工舉報制度,鼓勵自發反腐。相比法律監管,企業內部管理更有時效性與便利性,因此充分利用企業內部監督機制,嚴格處理違規人員,同時發揮企業員工的監督作用,從源頭防止監守自盜現象的出現。

此外,企業需完善商業模式和管理模式,逐步減少漏洞,從根源上杜絕誠信缺失事件的出現。無論是聚划算閻利玟犯罪,還是淘寶店小二腐敗、阿里巴巴欺詐門事件,從根源上是由於企業內部的管理模式與制度缺陷,加之企業在所在行業領域內的近乎壟斷性地位,使得部分店小二、乃至高管利用職權與商家之間進行不正當利益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9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