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2012年的投資碎片(一):標準與選擇——方法論之殤 Mikko-投資主義

http://xueqiu.com/2567273760/22718174
——「不論意圖如何高尚,我們認為只有結果才是檢驗的標準。」

■標準與選擇——方法論之殤

標準與選擇間的博弈似是永恆的主題——基準利率?「相機抉擇」還是「泰勒法則」?固定匯率還是浮動匯率?標準對應著確定性和穩定靜態,而選擇對應著不確定性、風險與波動。在投資領域中,問題無外乎:你的選擇(行動)基於什麼樣的分析?你的分析(認知)又基於什麼樣的標準?當你的分析系統奠基以後,你的行為會否偏離你的分析?(知行不合一)

交易時——一些選擇基於技術分析,另一些則基於基本面。而分析時,一些基於歷史對比;另一些的視角則更為演進——這兩者並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只是先驗、經驗成分各有多少?這很難回答。

對於分析而言,我是更為偏好演進的視角的,所以《關於美元的預測》以及《美元的分析邏輯》兩篇文章,現在看來,實在有些背離我的本性——這也是我為什麼對歷史基據的分析越來越迷茫的催化劑。元妃發給我的文章,更是讓我受困這種心裡矛盾,這種矛盾也許源於自身意識形態對演進視角和動態視角的偏好和認定,而排斥了投資分析的那種「標準化」的進程和體系。這樣的心理矛盾投射到了我的工作和分析成果之上——當我被要求制定一個宏觀研究框架和黃金的分析框架的時候我感到很困擾。當然,我也因此因禍得福,對未來的無知和對過去的懷疑促使我今年的總交易額只佔到了淨值的50%。當你什麼都無法弄明白的時候,什麼都不做是最好的選擇。

對於傳統的分析方法,我有許多疑問,當我們魯莽地在拿歷史對比各個國家的行業發展進程的時候,我們有沒有考慮各國稟賦的差異?有沒有考慮中國特殊的政治和經濟環境?戶籍制度、國企本位、不開放的資本項目、帶著枷鎖的人民幣,這些東西可比嗎?

當我們在分析估值和增速的時候,行業平均PE真的有意義嗎?估值國際化真的是大勢所趨嗎?汽車15倍的時候我給最悲觀下限是8倍,今年最低摸了6倍。拿歷史最低PE做底部,難道真的不是刻舟求劍嗎?

當我們把投資者的意圖投射到黃金之上的時候,避險也好,保值也好,商品性也好貨幣性也好,這種割裂和分類真的有必要嗎?人對黃金的需求必然是穩定的嗎?毫不猶豫地揣測他人的意圖並投射到可以感知的物理性之上,這是自負還是試錯呢?

我想,判斷一種分析標準和分析體系的優劣之核心,在於這個體系和標準是否是「擁抱變化」的。如果是動態的,那這標準就變成了動態的選擇集,而集當中的構成就是一個個行為選擇節點,從而串聯起了你的投資歷程。從重視預測轉變為重視預期,從重視對錯轉變為重視試錯。不過這樣一來,標準的意義又何在呢?也許投資分析和交易根本就不存在什麼靜態的標準,而一個可變的動態標準是否就是索羅斯所謂之主客雙向呢?你的標準影響的你的選擇,你的選擇又反過來影響你的標準。從而使得兩者不斷優化。

懷疑並敬畏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0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